符姓的来源和姓符的名人

时间:2021-11-05 09:23:40 百家姓 我要投稿

符姓的来源和姓符的名人

  符姓是中国姓氏,符姓源流单纯,出自姬姓,周族始祖后稷的后代,以官名为氏。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符姓的来源和姓符的名人的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符氏来源

  1、《元和姓纂》:鲁倾公孙公雅,为秦符玺令,因为氏。琅琊。《姓氏急就篇》:符氏,鲁倾公孙雅。为秦符令。因氏焉。《广韵》:雅仕秦玺令,得氏,琅琊。宋代欧阳修《符氏族谱》,明代宋濂《符氏世谱记》,明代丘浚《世引堂记》,也基本上如上所说。以上文献说明符氏源出于姬姓,是周文王的后裔,“符玺令”是官名,所以符氏是以官职名命氏的。公元前256年楚国灭鲁国,鲁倾公的孙子雅在秦国任符玺令,世人便称之为符氏,因而可见符氏得姓于战国末年,距今约2240年历史。“符”是古代朝中传达命令,调遣兵将所用的凭证,先用金、玉、铜、竹、木制成某种形态,再从中间剖成两半,君王的使者和被调遣的人各持一半,传令时相吻合,以验真假。

  2.、在距今1600多年以前的南北朝时期,前秦氐族人苻洪改蒲氏为苻氏,从草不从竹,其孙苻坚登基称帝,淝水一战兵败后,苻氏后人有的因避祸逐渐改为符姓,所以苻氏后人也融为符氏的一支。由此可知符姓是世界上历史最久的姓氏之一。

  3、今黎族、蒙古族、苗族、土家族、壮族,回族,满族等民族均有此姓。

  4、五代时,其他姓氏所改。郎姓有改姓符的。

  5、元末湖南由符分出符姓,今已经繁衍约10万人。

  6、1952年国家强制文字改革,有很多符氏改为符氏改为付氏,历史上没有付氏,其中河南省太康县符草楼乡都曾被改写为“付草楼”,当代符氏也因简写分离开一部分为付氏。

  7、源于匈奴族。

  按史籍《赵氏金石录 卷二十》中的记载:“伪汉司徒刘雄碑跋引碑云:‘公讳雄,字符英,高皇帝之胄,孝宣帝玄孙。值王莽篡窃,远遁边朔,为外国所推,遂号单于。’按雄卽刘渊之弟,是屠各胡在当世直冒称汉宣帝之玄孙也。” 符姓出自十六国时期汉国大司徒刘雄,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刘雄,字符英,是南匈奴首领刘渊的弟弟,在刘渊于西晋永安元年(西元304年)创建了汉政权(前赵国)之后,出任其大司徒之职。

  汉国政权(前赵国)从西元304~330年一共存在了二十六年,全盛时期拥兵二十八万余,据有今陕西、山西、河南、甘肃各一部,当时,关陇氐、羌等莫不降附,就连前凉政权的张茂亦遣使贡献。

  到了(西元304年),前赵国末 王侯刘曜曾赫赫有名一时,灭了西晋王朝。后他亲率大军与后赵国石勒激战。

  汉国政权(前赵国)灭亡之后,刘雄的后裔子孙为避免后赵石勒家族的迫害,遂隐去刘氏,改以先祖之字为姓氏,称符氏、英氏,后逐渐文化上汉化,世代相传至今。

  8、源于鲜卑族官位,出自南北朝时期北魏符玺郎中臣拔拔臻,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符玺郎中臣,是北魏时期职掌王廷玉玺、各部印章的重要大臣。

  南北朝时期,北魏政权将下属州、郡、府、县的官府印章设为正、副符方式,正符在朝廷,副符在各级地方行政长官之手,两符合一称作“印信”;凡发生了地方行政长官有抗廷令、谋叛等状况,王廷则击碎正符,副符自然失效,其印亦不复存在,以示其不再具有行政效力。

  在邓名世所撰《姓氏辩证》中记载:“后魏献帝次兄为拔拔氏,后改为长孙氏。”指明长孙氏原姓拔拔氏,出自鲜卑拓拔部王族,时有“符玺郎中臣”河南郡拔拔臻,就是后来的北魏孝文拓跋·宏(元宏), 时任河南郡符玺郎中臣,当时其家族姓氏还未统一为拓拔氏,他在凭吊殷商末纣王王叔比干的碑文中所使用的题名,就是拔拔臻。在后来的北魏时期,除了嫡系的拓拔氏之外,还有庶系的拔拔氏。

  在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的支庶后裔子孙中,有延续拔拔氏之姓氏者,该家族后来有以先祖原官称为汉化姓氏者,改称符玺氏,进而省文简化为单姓符氏,后逐渐文化上汉化族,成为今符氏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之一。

  该支符氏与拔氏、长孙氏同宗同源。

  9、源于官位,出自元朝时期官吏符牌使,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符牌使,全称为“符牌大使”,是元朝时期符牌局的最高长官,辖下有符牌副使,官秩正八品,隶属于工部,专职掌管制造各级军制将领的虎符等符印。

  在符牌使的.后裔子孙中,皆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在明朝时期即汉化为符氏,世代相传至今。

  至于符氏的部分发源地,一说为雅为官的地方,陕西咸阳一带,另一说为雅的祖籍地琅琊,今山东临沂,诸城一带,符雅的后人在琅琊、淮阳一带繁衍生息。西汉至隋唐时符氏在琅琊衍为望族,因为符雅是琅岈人所以学者认为琅琊(今山东临沂)为符氏发源地。山东临沂在2004年成立了鲁琅琊符氏社,2006年马来西亚符氏总会向鲁琅琊符氏社捐款2.6万圆人民币,用于修缮和保护世界符氏文化遗址。

  姓氏名望

  汉代

  符乾仁:方士、著有《修真秘录》。

  符季真:陈留国国相。

  符子:学者,著有《符子》。

  符 融:字伟明,东汉陈郡仪人,少为都官吏,后游太学,卒,葬新淦石牛峰黄牛贺车形行宝见后,汉书列谨録首卷。

  晋代

  符表:孝子,齐郡太守,符季真之孙。

  符朗:诗人。

  南北朝

  符宏:大将。

  苻坚:字永固,前秦皇帝。

  符皇后:桓文皇后。

  苻生:前秦皇帝

  苻融:字博休,略阳临渭(今甘肃天水东北)人,前秦大将。

  唐代

  符龙:妫州刺史,临沂人。

  符敦敏:节度使,临沂人。

  符晖:游击将军,赠常州刺吏,临沂人。

  符令奇:临沂人,大将军,封义阳郡王,封琅琊郡王,死后追赠户部尚书。

  符嶙:临沂人,字元亮,辅国大将军,封义阳郡王。

  符琳:授检校太子宾客,琅琊郡公。

  符济:河东节度使。

  符炀:太原尹。

  符润:御史大夫。

  符泽:琅琊郡开国候。

  符载:诗人,字厚之,四川绵竹人,历协律郎监察御使。

  符子硅:作家,有作品《芳树》。

  符元生:广东南雄太守,中书令,万户侯,唐昭宗(891年)时奉命渡琼抚黎。

  符瑶:忻州别驾。

  五代

  符蒙:字适之,后周探花,官至礼部侍朗。

  符道昭:淮西蔡州人,后梁相,大将,秦州节度使。

  符习:宣武节度使。

  符皇后:嫁于周世宗柴荣。

  符存审:后晋宛丘(今河南省淮阳县东南)人,曾经被赐姓为李,光彩无比。而实际上,他也是一位富有机略的名将,在当时的兵荒马乱之中,从庄宗破梁军,赶走辽兵,大败刘酃,前后大小一百余战,从未有过败绩,与当时的另一大将周德威齐名。以百战百胜的辉煌功绩,此后符存审不但高官厚禄,荣华富贵了一辈子,而且,也为后世子孙打开了平步青云的大门,使得符氏的声誉,越来越是响亮。

  符令谦:南唐时候的将官,智勇双全,不但骑马射箭,冲锋陷阵威风凛凛,而且治理地方也有政绩。一生拼搏战场,能谋善战,又很体恤士卒,深得士卒爱戴,是宋朝大功臣。后当赵州刺史,死后赵州人无不痛哭,人称“良刺史”。

  宋代

  符彦卿:字冠侯,宋朝宛丘人。出身武将世家。他13岁能骑射, 25岁当了吉州刺史,讨王都于定州,大破辽兵于嘉山,击退围阳城的辽兵,封魏王。

  符金定:彦卿女,符皇后,嫁于宋太祖。元代有据其身平编著的戏曲《符金定》。

  符皇后:彦卿六女,嫁于宋太宗赵灵(即赵匡义),封懿德皇后。

  符彦超:安远节度使,彦卿大哥。

  符彦饶:忠正军节度使。彦卿二哥。

  符有辰:清化军指挥使,万户侯,宋仁宗(1025年)奉命渡琼抚黎。

  符诸:武魁出身,1035年由福建莆田渡琼任副总管,后升总管都元帅。

  符惟忠:字正臣,彦卿曾孙,为三班奉职,后擢合门通事舍人,勾当东俳岸司,兴水利,阴契丹,卒后赠客者使,眉州防御使。

  符授:中奉大夫

  符确:海南进士第一人。字坚石,昌化人(今东方市)。

  符林:诗人。苏轼谪后居海南岛时常和诗往来。

  符行中:江西转运使。

  符叙:理学家。

  元代

  符大本:1315年由福建莆田渡琼为官,由此符氏在海南位居高官,家族显赫,海南因而成为最大的符氏聚居地。

  符尚仁:江西人,元末诗人。

  符葆:江南丹阳人,会武功,元末抗元志士。

  明代

  符验:广西按察司佥事。

  符品:兰州人,岁贡生,官四川按察副使。

  符国损:大将。

  符有光:嘉靖年间贵州思南举人。

  符观:字衍观,号活溪,江西新喻(今新余人),弘三禾(1940年)进士,学识渊博,著有《活溪存稿》、《唐诗正体》(今佚)、《宋诗正体》、《明诗正体》。

  符南蛇(1470-1510),海南儋州人,明代黎族起义军领袖。

  符锡曾:湖广诗人。

  清代

  符曾:清朝诗人,他气性清高脱俗,有才气,做的诗不同寻常,的诗不同,深受赞赏。

  符旌:诗人,代表作《海子池打鱼歌》

  符兆伦:著名词人,字雪樵,号卓峰居士,江西宜黄人,有《梦梨云馆词钞》。

  符祥芝:乾嘉年间大收藏家,曾在南京金山书院讲学。

  符生:即符邓奎,道兴时期紫砂工艺家。

  符翕:湖南清泉(今衡阳)人,清末全国知名的金石书画家,字子琴。

  符霖:晚清小说家,有小说《禽海石》。

  符凤举:乾隆年间海南举人。

  符葆森:(1805-1854)著名学者,原名灿,字南樵,江都人,咸丰元年(1851)举人,有《寄心馆诗话》6卷,《谈雪红因》,辑有《国朝诗正雅集》,《国诗寄心集》《后筐中集》。符秉忠:清同治年间武昌县令,同治年间参与黄鹤重建,善对联。

  符璋:清代志学家,温州人,主修《平阳县志》98卷,另有《永嘉词人祠堂碑记》。

  符经甫:民国元年,1912年2月2日,任贵州最高军政师副司长和省教育司司长;1913年被选为国会众议员。

【符姓的来源和姓符的名人】相关文章:

1.艾姓的来源及姓艾的名人

2.杨姓的来源及姓杨的名人

3.二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

4.付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

5.尔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

6.恩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

7.蓟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

8.杨姓的来源及名人

9.藩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介绍

关于我们|致应届毕业生|会员协议|法律声明|问题反馈

觉得【应届毕业生网】对应届生求职有帮助,记得分享给其他应届生,网址是“应届毕业生”的声母YJBYS.com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2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