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行业概念:
1.1.1行业概念
传媒行业是指传播各类信息、知识的传媒实体部分所构成的行业,它是生产、传播各种以文字、图形、艺术、语言、影像、声音、数码、符号等形式存在的信息产品,以及提供各种增值服务的特殊行业。在某种程度上,它更是一门产业!
按照传播媒介的类型来分,传媒一般分为纸质传媒、广电传媒、和网络、手机报等新媒体。
1、纸质传媒
报业:
报业是传统传媒产业,具有很长的历史。与其他单纯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不同,报业往往具有独特的意识形态的属性。在西方,报纸被称为“社会公器”,成了除立法、行政、司法外的第四种力量,而在中国,报纸尤其是党报充当着政府喉舌的角色。可见无论中外,报纸在盈利的目标外还有社会所赋予的责任。由于报纸具有强大的引导舆论的功能,一般都受到所在国意识形态的控制。而报纸的经营方式也具有独特性,一般以“二次售卖”理论进行解释。即报业的运作,先要有采编部门办好报纸,获得发行量和影响力等资源,再由广告经营部门取得回报,因而,报纸的收入一般来源于发行收入和广告收入两部分,而广告收入所占比重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一般的报社包含采编部门、发行部门、广告部门以及行政后勤部门等。采编部门是报社的主体部门,广告部门由于担负着报纸盈利的重任,在报社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发行部门负责发行事务,行政后勤部门则负责人事、财务及后勤保证等事宜。我国报业的现状是:全国共有报纸两千余种,报业集团近四十个。城市中的综合性日报是报纸中的主流,该类报纸出报周期短,内容以“短平快”新闻为主,讲究新闻的时效性、新鲜性,无论在数量还是在经营收益上都占有较大比例,其次还有一些党政机关报、行业报、经济类报纸、IT 类报纸、体育类报纸等相对“窄众”的报纸作为补充。目前中国报业开始组建报业集团,以推进报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化。另一方面。面对网络等新媒体的冲击,中国的众多报纸相继开设了“网络版”,将新闻网站纳入到报社的业务中来。
杂志:
杂志是另一种传统印刷纸质媒介,它具有对其它媒介所传播信息进行补充和完整化的功能。与报纸相比,杂志媒体具有如下传播特点:
(1)出版周期长,态度观点突出:杂志的出版周期众多,最常见的是月刊和周刊。由于杂志的出版周期最短也是以周为单位,它就不可能以即时新闻为其内容,故杂志的特点是深度报道,见解和观点。
(2)市场细分性强:就发行量而言,大多数杂志的发行量远远低于报纸,但杂志的分类却远远多与报纸和其它媒体,每一类杂志都有属于它的特殊读者群,细分化是杂志发展的基本趋势。
(3)重复阅读性和保持价值:由于杂志的内容接触到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和情感,在阅读时往往会引起读者的共鸣。读者在阅读杂志时需要回味,需要思考,容易形成话题,因此,反复阅读和推荐他人阅读的机会就大大增加。这样,杂志不仅具有很高的重复阅读性,而且很多读者还会把自己喜欢的杂志保留较长的时间。
(4)高品质性:在印刷媒体中,杂志装订成册,印刷精美,大量的图片与文字搭配在一起令人赏心悦目,通过高品质给人一种高品位的感觉。这也是杂志吸引读者的特色之一。 同报纸一样,杂志社的收入也主要来自于发行和广告。其部门分工也与报纸大同小异。杂志的分类主要是按照受众兴趣的不同分为大众兴趣杂志与专业兴趣
目前,我国全年全国共出版期刊九千余种,是四大传统媒体中数量最多的媒体。但作为广告载体杂志,却是四大传统媒体中广告量最小的媒体。我国期刊业总体实力偏弱,广告收入微乎其微。但这一局面已随着期刊市场的发展有所转变。
2、广电媒体
广播:
广播的定义是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向广大地区或特定范围传送声音、图像节目的大众传播媒介。广义上的广播包括声音广播和电视广播,一般意义上的广播则是指声音广播。广播作为一种现代传播媒介,在 20 世纪中期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扮演过非常重要的角色。
广播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具有如下特点:
(1)广播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穿透能力强。广播比报纸和电视具有更强的穿透力。因而它所能达到的范围,传播信息的速度,远远超过报纸和电视。这一点早已被国际传播的实践所证明。
(2)成本低。广播节目相对于电视、报纸和互联网,成本要低得多。从听众的角度讲,广播接收机的费用比买电视、电脑和订报纸的费用要低得多。这就是说,受众通过广播获取同样多的信息,要比电视、报纸、互联网更便宜。这种低成本的传播手段,使广播在众多媒体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3)移动性强,伴随接收。广播电台是编制发送广播节目的机构,一个广播电台下设有若干的频道,每个频道又分为不同的栏目。
目前,我国拥有广播电台三百余家,广播业的地位和重要性从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开始衰弱,在媒介竞争中日益边缘化。从全国来看,广播业在与其他媒介业的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
电视:
自 20 世纪 20 年代用无线电方式转发图像的技术在英国开发以来,电视业逐渐成长,直至占据大众传媒的中心地位。所有早于电视存在的大众媒介,包括广播、电影、报纸和杂志都受到电视崛起的影响。至今电视仍然在传统媒体中处于龙头地位。电视的独特优势在于声画合一的特质和具有直观性、现场性和时效性强、覆盖面广等。从电视业市场来说,分为三个环节:内容制作、频道运营、网络播送;四个市场:节目市场、广告市场、网络市场和观众市场。节目市场指内容供应商和电视台之间的市场,即影视公司和电视节目公司将制作的节目出售给电视台;广告市场指电视台和广告主、广告代理公司三者形成的市场,通过广告公司,电视台将广告服务销售给广告主;网络市场指电视台和网络提供者形成的市场,由于国内电视台是“台网合一”。国内电视网络市场尚未发育;观众市场指的是各电视台对观众的抢夺,这是各电视台竞争的主要内容。因为无线电视台的盈利主要来自于广告收入,而电视台的收视率是其获得广告收入的基础。有线电视则主要通过收取收视费获利,因此节目中一般不插播广告。电视台的内部组织结构(以央视为例)一般分为新闻节目中心、海外节目中心、教育节目中心、文艺节目中心、体育节目中心、青少年节目中心,这些都是制作电视节目的主体性部门。除此之外还包括技术制作中心、播出传送中心等技术部门以及广告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等。
我国目前是“电视大国”,电视业现有从业人员近五十万。我国的电视业体制是:台网合一、逐层覆盖、行政垄断。我国的电视业的格局是“四级办台”,即中央电视台、省级电视台、省辖市(地、州、盟)级电视台和县(旗)级电视台。其中各省级电视台中的卫视频道已远远超出了本省范围,能够覆盖多个省份。
3、新媒体:
网络:
网络媒体作为目前最主要的新媒体,又被称为“第四媒体”,这是为了强调它同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一样,是能够及时、广泛传递新闻信息的第四大新闻媒介。从广义上说,“第四媒体”通常就是指互联网,不过,互联网并非仅有传播信息的媒体功能,它还具有数字化、多媒体、实时性和交互性传递新闻信息的独特优势。因此,从狭义上说,“第四媒体”是指基于互联网这个传输平台来传播新闻和信息的网络。网站的信息一般是免费提供的。网站的盈利主要是靠点击量所带来的广告收入。网站中的采编部门所占比例较小,而这一部门才是传媒领域。目前,互联网在全世界包括中国的迅猛发展,从而带动了这一新媒体的快速前进。
中国网络媒体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类如人民网,新华网,央视国际,中国日报网站,这是由传统媒体办的中文网站;二类如新浪、搜狐、网易,包括 TOM、中华网,以及已经或将要在中国互联网市场出现的,国外公司办的超级中文网站;三类如中青网、东方网、千龙网、南方网等,由新闻媒体和商业公司杂交生成。各类网站之间的区别很大:中国对新闻发布有自己的独特规定,商业公司办的网站,不能采访和发布新闻;中国新闻媒体网站是原创新闻的主体,但是因为几乎全部是国有企业,体制和运营不容易与市场接轨,相对商业公司办的网站,缺乏活力。
手机报
何谓“手机报”?简言之,就是把报纸搬上彩信手机。具体点说,是将传统媒体的新闻内容通过无线技术平台发送到彩信手机上,从而在手机上开发发送短信新闻、彩图、动漫和WAP(上网浏览)等功能。手机,近年来被业内看成是继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之后的一种新媒体,俗称第五媒体。手机报,已经成为传统报业继创办网络版、兴办网站之后,跻身电子媒体的又一举措,是报业开发新媒体的一种特殊方式。
1.1.2行业特点
作为一个行业,传媒既有与其他行业相近或相同的共性,也有区别于其他行业的特殊性和内在的规定性。
- 是一种靠注意力赚钱的行业
传媒机构并不依赖出售自身产品获得全部回报,它的一个重要经济回报来自于“第二次售卖”——将凝聚在版面或时段上的受众“出售”给广告商或一切对于这些受众感兴趣的宣传者。也就是说,媒体所吸引的受众的注意力也是传媒经济价值所在,实质是强调“受众本位”。传媒行业的市场价值与以下3个因素息息相关:受众关注程度、受众注意力保持、有效人群选择。
(2)以信息服务为主体。
传媒行业是由若干个子系统构成的庞大产业体系,包括传媒信息服务、传媒制造、相关信息资源服务和多种经营等,各系统互为条件、相互补充和支持。其中,信息服务是主导。
(3)经营主体是传媒企业或企业型组织。
在传媒行业内大量存在的传媒企业,无疑是传媒活动中最为活跃的经济细胞,是生产经营的主体。它们拥有完整法人财产权,以营利为基本目标,追求经济效益。同时,传媒行业的另一类主体是企业型传媒组织。它们承担着提供公共传媒产品和行业所需公共服务等特殊使命。尽管营利不是其主要目标,但其组织、营运仍具有一般传媒企业的共同特征,它们与传媒企业一起总称为传媒机构。
(4)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是市场。
在健全的传媒市场中,传媒行业发展不仅需要政府宏观引导,更依赖于完善的市场机制。传媒生产力要素依赖市场途径进行组织。除公共传媒产品外,一般传媒产品消费完全商品化。通过价格引导传媒资源向效率高、效益好的部门或传媒机构集中,从而有效提高传媒资源的利用价值,促进传媒产业结构优化,更好地满足受众对传媒产品的需要。
(5)生产方式具有工业化的典型特征。
在传媒行业发展过程中,一便士和一美分的报纸功不可没(如美国本杰明·戴伊创办的《纽约太阳报》)。它使价格昂贵的传媒产品由奢侈品转变为普通消费品,成功地融入百姓生活,由此开创了传媒普及化与大众化时代。而这一切得益于由科技革命形成的传媒工业化生产体系。
传媒工业化生产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传媒制作,标准化、程序化、格式化、系列化、规模化是其基本特征,它使传媒再生产活动(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升,改变了手工型、作坊式的传媒生产方式下传媒产品复制规模受限、效率低下的状况。
更重要的是,工业化生产方式改变了传媒产品成本构成,工厂制作成本让位于信息采集成本,物质成本让位于智力成本,信息内容和经营创意成为传媒的核心生产力,它们为传媒开辟了前所未有的获利空间。受此鼓舞,更多产业资本加盟传媒,使传媒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形成良性的传媒投入产出机制。需要指出的是,此处所称工业标准化是指工业生产中的专业化、程序化、系列化、规范化等一般内容,侧重于生产过程中的物化劳动,而非精神劳动与智力创新活动部分的模式化与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