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人才需求:
传媒需要人才
到目前为止,广告传媒界的职位需求每月都以 15 个指数的平均速度增长。传媒人才正成为现时职场上的 “ 领军人物 ” 。但是,传媒人才市场的尴尬的现状是:每年有 20 %的人才需求增长、30%增长,但仍有越来越多的传媒机构都在感叹:找不到合适的传媒人才!
媒体的多元化、全球化,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和多变的市场格局,使得它对人才的需求产生了明显的变化。单就新闻这方面来说,“ 融合 ”是多媒体新闻样式的核心。多媒体新闻的采编人员应该是集新闻编辑、多媒体工程师、创意艺术家于一身,具有很高业务素质和操作技能的复合型新闻专业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说,多媒体新闻真正的最大的挑战是人才。
传媒,它成功的前提和重要特征就是密集性:知识密集性、管理密集性、资金密集性、人才密集性、技术密集性。所有这一切,都是 建立在人才高度密集这一前提和基础之上的。依赖一个优秀、高效、新锐的智力密集性团队去运作和实施,才能提供密集的知识、技术和管理,才能保证媒体的正常运转和竞争优势。正是传媒业市场化进程的加速,给了传媒人才很多成就事业的机会。年轻、有创意、流动率快、薪资高,是传媒人才给外界的一贯印象。但也正是由于这些特点,使传媒人才的培养格外局促。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传媒人才,仅不停地转换工作积累工作经验是不够的。从业人员如要对自身进行深加工,则需要在平时尽量多参与活动策划等工作,尽量多接触不同行业,积累自己的职业经验,说 “ 通才 ” 也不为过了。
行业对传媒人才的要求
传媒业最需要这样三种人才:一是既能跑动又有学问的人才。二是既会管版又会管人的人才。三是既懂媒体又懂经营的人才。因此,传媒人才评价的标准也有三个层次:第一分层是专业型传媒人才;第二分层是职能类管理人才;第三分层是职业经理人才。
①专业型传媒人是传媒业的中坚力量。其专业能力决定着传媒产品的质量,传媒组织的兴旺与荣誉。专业型传媒人即记者、编辑等意义上的一线采编人员,他们是传媒业的中坚力量,其专业能力直接决定着传媒产品的质量水平,决定着传媒组织的兴旺与荣誉。
②职能类管理人才要会品牌运营。在传媒品牌建设中,没有优秀的人才比没有资金更可怕。而实现职能类管理人才的合理配置是品牌运营的关键。职能类管理人才即市场、策划、发行、广告、人力资源管理、品牌运营等职能人员。当前的传媒人现状是:能搞采编的人才多,能搞市场经营的人才少。而针对市场有效运作的机制和规划中所必需的高技术含量、成本核算等,都离不开人才智慧的结晶。
③职业经理人才要具备通才意识。即传媒业务经理人和传媒管理者的高层代表。这类人才与职能人员、专业人员最大的区别在于其综合性,突出的职业特征是能够融媒体传播与经营管理的知识和能力为一体,是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专业人员精传媒业务;职能人员精传媒管理;他们却既懂传媒、又懂管理。他们关注的不仅仅是新闻产品的加工生产等业务层面的运作,更关注新闻产品的市场、受众和客户的需求以及传媒机构本身的管理和运作。
当前行业人才之“最”
在传媒行业中,哪些职位目前最需要人?前景和空间又有多大?让我们来看看当前该行业的人才之“最”吧!
一、最稀缺——传媒经营人才
有学者曾经形象地概括国内媒体十几年来的“三步曲”:20世纪90年代早期出名记者,90年代中期出名编辑,90年代末至今出经营者。这一说法客观地体现了国内传媒从内容采编到报道策划再到经营管理的发展轨迹。时至今日,随着传媒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快和国内外传媒竞争的日益加剧,传媒经营管理人才备受重视。
在传媒行业,一名优秀的媒体人才必须是一位“传媒职业经理人”。发行人、总经理、总编辑、内容总监、发行总监、广告总监、生产总监、人力资源总监以及网络 媒体的首席执行官等,均可称为“媒体职业经理人”。他们不仅要具备“职业经理人”的经营头脑和才干,也要具备“职业新闻人”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既能够在传媒产业领域从事专业性的经营管理工作,也能从中国传媒产业的特殊性出发,实现传媒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由于之前传媒市场化程度低导致人才储备严重不足,随着改革日益深入,中国传媒业在几乎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推向了市场。专业的经营型人才和策划人才立刻出现人才空缺,大多数报社、电台、电视台的管理、策划人才都是媒体人出身,虽然其中不乏优秀的人才,但是很好的编辑、记者并不代表精通管理。业内人士透露,年薪10万元就能够聘请到高素质的新闻从业人员,但即使愿意花50万元年薪,也未必能够聘请到真正既谙熟新闻行业和传媒市场运作、又懂媒体管理和经营的高级复合型媒体管理人才。
二、最有发展前景——国际化本土传媒人
几年前,《广州日报》、香港《星岛日报》就已经在澳大利亚联合推出了“澳洲版”,将扩张的触角伸向了国际传媒巨头、新闻集团老板默多克发迹的澳大利亚。开始了内地传媒集团向海外扩张、争夺在全球传媒业市场“话语权”的前奏。
有业内人表示,内地传媒业在经历近20年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后,已经成为市场规模达数千亿元、全球最具潜力的传媒市场。虽然眼下大批境外传媒巨头向国内蜂拥,使内地传媒行业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但随着内地一批具有较强实力、较大规模的传媒集团的不断成长和迅速壮大,内地传媒业距离“走出国门、进军海外”已经不远。所以,在“经济全球化”、内地传媒业已经逐渐迈出海外扩张步伐的背景下,那些熟悉本土传媒市场,又深谙国际传媒市场运作,具有全球化实业的高级媒体管理、经营人才将迎来最好的发展前景。
三、最受宠——传媒型网络人
随着第四媒体——网络媒体的日益强大,新闻领域逐渐对互联网放开,网络媒体直接或间接获得新闻采访权,网络媒体将引入越来越多的一线记者,新闻类网站记者和网络编辑的人员配备从过去的大约10:1会逐渐增加到1:1,门户类站点也将达到大约3:1、2:1这样的规模。未来网络对传媒型人才的需求很大,而此类人才缺口较大,未来两年将会供不应求。
基于上述原因,随着Web2.0概念网站向传统媒体等的转变,另一场人才争夺战会紧接着打响——传媒型人才、产品型人才的供不应求将使得网站向传统媒体挖人。因为Web2.0概念网站在风光无限的最近一两年里,积累的传媒人才并不多,现在要转型,就得从传统行业挖人,原创编辑挖报社,无线编辑挖互联网,主持人挖电台、电视台,这些方面的人才本来就是资源稀缺,而且培养起来相当不容易,所以争夺是不可避免的。这在互联网大肆发展的今天已经得到了有力的证实。而传统媒体人为了发展转型到网络,已经成了必然的趋势,当然,这也是网络媒体中求之不得的。所以,为了好的发展前景,为了好的待遇,传统媒体人流向网络后,势必会提高网媒的新闻质量,而与此同时,又给大量的新入行者提供了进入传统媒体的机会。
四、最时尚——数字媒体人才缺口巨大
随着数字电影、数字电视在全国的推广,数字影视制作人才特别是网络流媒体和手机电影等新媒介人才正在逐渐走俏,其发展带来的人才缺口在20万人左右,这对于广大求职者而言,绝对是个好消息。招聘会现场火爆场面也从另一方面印证了这一事实:江苏国视旅游文化投资有限公司曾打算在一次招聘会上招聘近40人,但在该公司的招聘简章上,对于影视策划和后期制作人员、编导的招聘人数并未做明确的规定,问及原因,该公司的负责人表示:由于公司的发展壮大,对影视制作人员的需求逐年递增;其次,以他们的招聘经验来看,想要招到满意的影视制作人才并不容易,所以他们希望越多越好,因此才没有规定具体人数。
据了解,目前,我国有2000多家广播电视播出机构、5000家影视制作公司以及规模各异的近万家网络媒体公司,需要大量的数字影视制作人员。据业内人士初步估计,未来几年内数字影视制作行业需要的影视人才数量超过70万人,尤其在高层次的编导、策划、制作人才方面存在较大缺口。新媒体的发展如火如荼,人才短缺已成为中国数字媒体产业发展的软肋,尤其是有经验的高端人才储备不足。预计在未来3至5年内,中国数字媒体人才的缺口将达60万人之多。新媒体产业与传统广播电视事业人才最大不同在于,新媒体产业中的采编人员不仅需要熟通传统业务,同时还需通晓与之相关的互联网技术、视觉设计等。新媒体人才不是指纯掌握技术的人,也不是指纯掌握艺术的人,而是指在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具有一定艺术修养和潜质,在先进的技术平台上从事媒体内容创作的人。所以,只有培养掌握多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才能适应和胜任快速发展中的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