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行业发展:
1.2.1 国内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经历了一段黄金发展时期,存贷款规模高速增长,盈利能力大幅跃升,不良贷款率持续下降。但是目前已经步入拐点,未来三年则将进入稳步发展期,存贷款整体高速发展将成往事,过高的资本消耗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具备核心竞争力的银行将开始体现其竞争优势。
负债难度加大,信贷投放进入收缩期1)存款负债难度加大
2004~2010年银行业存款增速和波动幅度都较大,整体增速保持在16%~29%区间内;2011~2013年增速将会放缓,可能落在14.5%~18.5%区间内,且负债难度加大,“存款立行”理念或将重回管理层视野。一是2010年监管当局时隔多年后重祭贷存比调控工具,未来持续运用概率较大。目前,多家股份制银行都徘徊在监管当局设定的75%红线附近,制约了放贷能力,因而加剧了对存款资源的争夺,负债难度将会加大。二是接下来的两三年内,我国都将处于通胀压力之下,紧缩货币将成为央行货币政策的重要取向,M2增速将由接近30%大幅回落至14%~17%,由此,企业派生存款增速将显著回落。三是虽然我国已经进入加息周期,但加息幅度很难抹平实际上的负利率,加上居民理财意识的不断增强,倾向把财富转换为存款之外的其他形式,使储蓄存款负债难度进一步加大。从结构上看,企业存款占比波动幅度缩窄,而储蓄存款占比也将继续延续其缓慢下降的趋势;企业存款定活比将保持稳定,而储蓄存款定活比与通胀的相关性更为明显,活期占比将有所提高。
2)信贷投放进入收缩期
近两年,我国信贷急速扩张,而2011~2013年贷款增速将会显著放缓,增速可能落在14%~17%区间内。这主要是因为:第一,未来三年我国信贷政策调控将进入信贷收缩期。中国信贷政策体现了很强的逆经济周期性,以信贷增量/GDP增量来衡量,2000年以来,我国的信贷分为三个周期:2001~2003年为扩张周期;2004~2008年为收缩期;2009~2010为扩张周期;2011~2013年将进入到信贷收缩期。第二,随着资本市场特别是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直接融资将会进入快速发展周期,比例会有所提高,从而挤压间接融资的空间。我国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占比呈现明显的互相挤压关系,2003~2007年当资本市场特别是债券市场发展相对较快时,银行信贷融资比例呈趋势性下降;2008~2010年当资本市场处于调整阶段时,银行信贷融资比例呈趋势性上升;接下来几年预计债券市场将迎来快速发展,银行信贷也将进入到缓慢增长阶段。第三,在一系列自身内在约束下,银行信贷扩张也将心有余而力不足。虽然各家银行都进行了再融资,但多家银行的资本充足水平并未明显超出现有的监管要求;股份制银行的存贷比大多徘徊在75%的监管红线附近;监管机构加大了对表外资产的监管,银行通过表外向企业的融资难以达到近两年水平;并且目前银行票据融资存量处于历史低位,通过压缩票据融资来“腾笼换鸟”空间已经十分狭小。
盈利能力微幅下降,盈利结构有望改善1)息差提升并不能带来盈利能力的明显提高
2004~2010年,我国银行业盈利整体增长较快,除去受金融危机影响的2009年,其他年份净利润增速基本都保持在28%以上,2007年曾高达到60%。未来三年我国银行业依然是盈利比较稳定的行业之一,但行业增速难以达到2006~2008年的高增长水平,总体回落至12%~20%区间。影响银行盈利水平变化的有息差水平、规模增长、非息收入、成本收入比和信贷成本等多种因子,在利息收入占主导的盈利模式下,规模和息差是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
一方面,加息、存款活期化以及议价能力提高有利于息差提升,从而对盈利增长形成正向驱动。经验数据表明,息差的变化与利率周期完全一致,我国已经进入加息周期,未来三年利率预计至少继续提高125基点。信贷供求关系的变化对净息差的提升也有较为明显的影响。由于国家信贷调控以及银行定价能力的提升,2010年我国银行业定价水平已经恢复到了2007年的水平,接下来这一趋势将得到延续。此外,通胀背景下,存款活期化倾向也会带来负债成本的降低。
另一方面,信贷规模以及信用成本也将对盈利增长形成负向驱动。2009~2010年,信贷规模增长是银行业绩快速增长的最主要推动力,但如前所述,未来几年我国信贷规模增速将有所放缓,回归常态。更为重要的是,未来1~3年信用成本上升将是大概率事件。一是未来通过拨备下降以实现对利润的反哺不再可能,而且银监会2.5%的动态拨备要求还会对利润形成负向冲击。二是房地产贷款以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很可能在未来三年内部分显性化,不良额增加,进而侵蚀银行利润。
2)盈利结构有望改善
首先,银行非息收入占比将会提高。主要原因为:一是通胀背景下的存款活期化趋势以及资本市场存在的向上机会,都将有利于银行代理基金、理财、托管等中间业务的提速。二是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未来几年企业IPO、增资扩股、债券发行等将保持活跃。三是进出口国际贸易的稳步增长将拉动银行结算结汇等国际业务收入的增长。四是银行卡发卡量继续投放,卡均收入进一步增加,银行卡相关收入也将实现较快增长。五是名义价格水平上升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商业银行支付结算等“传统”中间业务收入增速加快。
其次,零售业务利润占比有望提升。主要原因为:一是多家银行在2004年左右就已经开始进行战略转型,经过五六年的投入,有望在未来几年厚积薄发开始进入收获期。二是银行极有可能将个人房贷利率上浮。2009年以来,一线城市房价涨幅高过一倍,目前房地产市场泡沫已现,银行承担的系统性风险较大,而房贷利率一直维持在七折或八五折水平,并没有因承担的风险加大而上调。这使得银行在个人房贷业务上承担的风险与所获得的回报不成比例,违背风险定价原则。随着贷款定价能力的提高,以及进行精确的利润核算,各家银行有望回归理性状态,上浮房贷利率。
再次,“量价齐升”将推高中小企业利润在对公业务利润中占比。从量来看,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消费增长的加快,一大批中小型企业将会成长起来,其信贷需求将保持旺盛态势。从价来看,一方面银行不断强化贷款定价能力;另一方面,相对大企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议价能力较强,在贷款需求旺盛、供给受限的情况下,定价将会呈上浮趋势。
3)资本压力与日俱增,高资本消耗模式难以为继
长期以来,我国银行业发展延续都是依靠风险资产规模扩张的资本消耗模式。虽然从2004年开始,我国银行业经营管理进行了很多卓有成效的改革,但改革并没有扭转中国银行业的“速度情结”和“规模偏好”,经营中仍然注重业务规模和机构数量的增长,追求业务规模的扩大化、机构规模的大型化和市场广度的拓展。各家银行在规模比拼中,使得信贷扩张对资本补充的“倒逼”时有发生,资本硬约束演变成“水多加面,面多加水”的状况。但未来三年,我国银行业面临的资本压力将是前所未有的,高资本消耗模式难以为继。主要原因为:
第一,监管当局继续提高监管要求为大概率事件。巴塞尔协议诞生以来,监管当局日益重视对银行资本的监管,使其成为吸收损失的缓冲机制,也成为制约银行业务发展的主要变量。2010年11月,G20首尔峰会原则上通过了巴塞尔协议III,而提高资本水平和质量是巴塞尔协议III的核心要义。根据巴塞尔协议III,核心一级资本(包括普通股和留存收益)最低要求将从2%提升至4.5%;一级资本金比率将从4%提升至6%;此外,巴塞尔协议III还引入了2.5%的资本留存缓冲和0~2.5%的逆周期资本缓冲。我国银监会是加强监管的倡导者,也必将是践行者。根据监管当局有关领导讲话,我国银行业核心一级资本要求为6%,一级资本要求为8%,系统重要性银行总体资本充足率要求最高可达15%,必要时可达16%,并要求系统重要性银行2012年底达标。如果监管要求最终按此确定,应该说与巴塞尔协议III相比,无论是资本水平还是过渡期安排都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虽然最终实施的标准可能会有所降低,但总体资本充足率要求在目前基础上提高到11.5%~12.0%是非常有可能的。
第二,资本内生能力不能满足新增信贷的资本索求。虽然未来三年信贷增速将显著放缓,但仍存在较大的资本缺口。这主要是因为我国银行业以资本约束为核心的经营管理机制尚未建立起来,虽然很多银行运用了经济资本工具,但并未像西方银行一样使经济资本成为经营管理的主轴,结果是资本的价值创造绩效不高,不能建立起资本补充的自我实现机制。按照16%的年均信贷增速,至2013年,我国银行业信贷规模将达到79.1万亿元,以65%的风险资产比率和11.5%的资本充足率进行匡算,所需对应的资本将高达5.95万亿元。而目前我国银行业资本存量总额约为3.65万亿元,按照银行业保持15%的年均盈利增速,并假设50%的分红比例,通过内生渠道能够解决1.5万亿元资本,仍存在约7600亿元的资本缺口。
第三,进一步融资的空间非常有限。近年来,我国银行业资本筹集渠道日益多元化,引进战略投资者,上市融资,定向增发,配股,发行次级债务、混合资本债务、可转换债务等融资渠道相继被监管当局放行并被各家银行所采用。未来几年,通过股票或债券等外源融资的空间将变得相对有限。1.2.2 国际发展趋势
2007年11月12日,美联储批准了招商银行在纽约设立分行的申请。招商银行是 首家获准在美设立分行的中资银行。到目前为止,2007年10月,民生银行和工商银行相继发布了在海外市场的并购消息,交通银行法兰克福、澳门分行、工商银行莫斯科分行也相继开业。中国国内已经有5家银行先后在纽约开设分行,分别是中国银行、中国交通银行、中国招商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
2006年,中国银行业对外直接投资额为25.8亿美元,而2007年工商银行并购南非标准银行一笔交易金额就达54.6亿美元。
中国银行业的海外扩张大潮已经来临。但是,快速的发展步伐并不意味着高风险。
中国银行业海外扩张的动因从内部环境来说,迅速改善的经营状况为当前中国银行业海外并购提供了资金保证。经过1998年以来的改革,中国银行业的主要指标已经有了较大改善。截至2007年6月末,工行、中行、建行、交行的平均不良贷款率为3.3%,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平均不良贷款率为2.8%。在资本充足率方面,达到8%银行的数目已从2003年的8家增长到135家。2007年上半年,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税后利润2544.3亿元,已经达到2006年全年利润的84%。
通过中国政府的注资和上市融资,中国商业银行募集了大量资金。2003年以来,中央汇金公司代表中国政府分别向中行、建行、工行注资225亿美元、225亿美元和150亿美元。
2006年11月,工行在上海和香港证券市场同时上市,募集220亿美元,为其海外扩张提供了资本。此前,建行、中行、交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等均已上市。
当前国际金融市场的形势有利于中国银行业大举海外扩张。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对大量外资银行造成冲击,贝尔斯登(BearStears)、北岩(NorthRock)等纷纷开始与中信证券、工行、中行接触,寻求对方收购。美元对人民币的持续贬值也使中国银行业收购外国银行较为有利。美国存款量最大的25家银行中,8家已经被外资收购,是5年前的2倍。
中国政府近来也在大力促进中国银行业的“走出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鼓励有条件的商业银行设立和发展境外机构,包括探索采取并购方式参股境外金融机构,为‘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务。”中国银监会对于中资商业银行海外扩张设立了很低的门槛: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权益性投资余额原则上不超过其净资产的50%;最近三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申请前一年末资产余额达到人民币1000亿元以上;有合法足额的外汇资金来源;公司治理良好,内部控制健全有效。
目前中国国内的金融环境也使海外扩张成为中资银行的战略重点。广义货币供应量M2已经由2005年初的25.8万亿元增加至2007年9月的39.3万亿元,流动性过剩使中国金融系统迫切需要寻找投资渠道。中国政府为了抑制流动性过剩造成国内经济过热,多次采取加息、提高准备金率等紧缩政策,这促使国内金融部门把视野转向国外市场。
中国商业银行的外国战略投资者对中国银行业走出去提供了有效的支持。高盛作为工行的战略投资者,担任工行入股非洲标准银行的财务顾问,在并购对象选择及具体交易安排方面起了重要作用。美国银行(BankofAmerica,美银)作为建行的战略投资者,为了整合双方的亚洲业务,促成了建行成功收购美银亚洲。正是在战略投资方苏格兰皇家银行(RBS)的建议下,中行才会考虑进入飞机租赁行业。
低风险扩张策略中国银行业海外扩张的基础是高涨的海外需求。中国对外投资企业的融资需求,使中资银行有了海外发展的客户基础,不会与外资银行发生正面竞争。2005年,据国际金融公司(IFC)调查,中国对外投资企业中58%的企业表示他们在获得融资方面存在困难,77%的企业希望获得长期和中期融资。据统计,中国离岸银行和国际融资业务保持了每年两位数的增长。
中国商业银行的海外发展战略在地域选择上也体现了其在配合中国客户海外业务需求。商务部《2006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中国对外投资中90%的非金融类投资分布在拉丁美洲和亚洲,中国香港、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占了81.5%。
由于香港在中国对外投资和贸易中的重要地位,中行、工行、建行等都把香港作为其海外扩张的始发地,工行、建行、交行在其海外战略规划中都把亚洲作为了其扩张的战略重点。
中国企业对能源、矿产等资源的巨大需求推动了其对非洲等资源富裕地区的投资,中国银行的进入可以为中国企业提供支持。据咨询公司WoodMackenzie估计,中国公司只持有非洲已探明石油和天然气储备不足2%的份额。
针对于此,工行与南非标准银行将成立价值10亿美元的全球资源基金,把握南非能源市场的快速发展。低成本的融资将有助于中国企业在争夺自然资源过程中取得成功。
中国银行业极为注重自身能力与海外扩张方式相适应,在扩张上根据不同市场环境,采取并购和新设相结合的方式。
1.2.3 网上银行的发展
产生于1995年,已风靡全球的网络银行(我国称“网上银行”),正伴随着我国网络业的迅速崛起而发展。1998年,招商银行开国内银行之先河,率先推出了网上银行业务,之后中行、建行、工行出先后推出该项业务。这些不同于以往计算机应用的网上银行,使客户不必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享受每周7天、每天24小时的不间断的银行服务。由于其间广泛运用了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与银行传统的和创新的业务深入交融,不可避免地深刻影响着我国银行业的微观经营和宏观监管。
网上银行对商业银行将产生本质的影响我国网上银行虽然是商业银行在自身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传统银行业务的延伸和创新。但从现实和长远的发展态势看,它对商业银行的经营与管理观念、业务类型、经营方式、组织机构、管理体系、员工队伍等都将产生全方位的影响。
1)对商业银行有重要的战略发展意义
网上银行的技术基础,使其具有灵活、强大的业务创新能力,不仅可以延伸、改良传统的业务,还出现了诸如银证合一、存折炒股、在线支付等新业务。并且其创新的空间还很巨大。同时,网上银行的出现,以其灵活、便捷的优势,正被人们迅速接受,弥补了传统银行业无法或不便涉及的领域,信息容量惊人。可以预料,传统银行业支撑着网上银行业务的快速成长,网上银行也将拉动传统银行业务的持续发展。能否及时、有效地在网上银行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不仅关系到能否保持商业银行现有的市场份额,也将决定其未来的市场结构。 从现实看,我国商业银行与国外商业银行的差距有目共睹,并且成为加入WTO后开放银行市场的一块心病。但在新兴的网上银行技术方面,我们与国外的差距不大,并且国内银行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国外银行进来后,也不可能一下于把网络建起来。因此,加快网上银行的发展步伐,也是迎接WTO的挑战、缩小与国际银行业发展差距的捷径和机会。
2)迫切要求商业银行更新经营、管理观念与管理方式
网上银行具有覆盖面广、客户操作灵活、依靠网络技术、操作的无纸化、虚拟化等特征,使银行原有的管理观念和业务运转方式发生着本质的变化。对此、显然不能简单地套用现有银行的业务和管理体系。比如,应由网点的扩张转向网络的扩展;需要更新银行的服务理念,深化服务标准,调整机构建设、成本控制、管理信息资源的获取与利用等思路,主动扬弃、升华管理制度。更重要的是,以开放、接纳的心态对待这一新生事物。
3)安全与风险防范更为复杂
安全与风险防范是传统银行业经营“三性”之首位要素,在网上银行时代这一要素并没有淡化。这是因为它面对着开放、虚拟、管理松散和不设防的互联网,时刻经受着黑客、网络技术的挑战与考验,具有风险传输快、影响面广等特点,还有来自银行内部人员的操作性风险。与传统银行安全问题集中、具体、风险防范环节多等相比,显得更为复杂。1998年,巴塞尔银行业监管委员会就将对电子银行与电子货币活动的风险划分为操作风险、信誉风险、法律风险、跨境风险,以及与传统银行相同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和市场风险等。这些问题,是发展网上银行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对我国银行业的宏观监管和调控方式提出的新问题和要求监管和调控的目的是理顺社会行为,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监管和调控也要自觉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及时调整工作方式。1998年3月,巴塞尔银行业监管委员会就针对全球电子银行和电子货币的发展变化,及时把它纳入银行监管的范畴,推出了《电子银行与电子货币活动风险管理》的报告。很显然,面对网上银行的出现和电子货币时代到来,我国对银行业的现有监管和调控方式亦要及时适当调整,发挥其规范和保障作用。否则,只会束缚这一新事物的发展。从目前情况看,网上银行正在并将要对监管和调控银行业的诸多方面产生影响,并呼唤着这些监管规则的转变。
1)急需一套权威的网上银行风险与安全标准
由于网上银行缩小了银行市场的地理距离,打破了地域界限,使银行市场,金融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这在带来效率的同时,也潜在着新的风险。防止银行业市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已提上议事日程。就目前而言,我国已有的四家网上银行所采用的安全认证方式各不相同,国家对此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界定。对网上银行的运转行为,也没有相配套的法律做约束和保障,对其中的许多行为和权益将难以公正裁定。网上银行的一系列业务品种也需要确认。面对网上银行的发展,谁是裁判?如何裁判?怎样确保网上银行技术安全的权威性?确定什么样的网上银行市场准入标准和机制?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既对国家相关监管部门提出了新的任务,也困扰着网上银行的持续健康发展。
2)社会货币流通速度将逐渐发生变化
在网络银行时代,由于企业和个人资金划转的效率提高,大大缩短了社会资金的在途时间。毫无疑问,在同样的货币总量条件下,货币的乘数作用被放大,其直接结果是扩大了一定时期的社会货币流量。对此,应引起央行的足够重视,加强监测,增强制定货币政策的准确度。
3)呼唤调整对银行业的监管方式和内容
央行对商业银行现有的监管,主要是针对传统银行,重点是通过对银行机构网点指标增减,业务凭证、报表的检查稽核等方式实施。而在网上银行时代,即使是传统的业务也日益建立在电子化、网络化基础上。机构网点的增加已不十分重要;账务支付的无纸化、处理过程的抽象化,业务量的大幅度增加,均使现有的监管方式在效率、质量、辐射面等方面大打折扣。监管信息的真实性、全面性及权威性面临考验挑战。
由于网络银行是电子化、信息化的产物,使银行业务创新加快。而新的业务品种多突破了现有银行监管的政策法规,比如银证合一的银行卡、存折炒股、网上支付结算等。这些业务又深受社会的喜爱。对此,就不能要求网上银行新业务削足适履;套用现有的监管和调控标准。中央银行必须主动研究新情况,调整现有的规则,防止”以不变应万变”。否则只会束缚和妨碍网上银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