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干货之邹博的立论与辩论

时间:2020-10-25 19:10:03 辩论赛 我要投稿

辩论干货之邹博的立论与辩论

  参加辩论赛的你是不是想要看看立论与辩论这个知识呢?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辩论干货之邹博的立论与辩论,欢迎阅读。更多资讯请继续关注辩论赛栏目!

辩论干货之邹博的立论与辩论

  从第一届CDA开始,西南UEK战队就一直在赛场上闪耀着,而其中的灵魂人物邹博也经历了一路风雨坎坷,从第一届被斥为流氓风的例子强推,到第二届注重立论却又显得生硬冰冷的骨感型,到第四届平和稳重甚至稍显木讷,却又变得萌萌哒的“鳄鱼”辩手,四年历程过来,他对辩论的理念,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于是就有了下面这段音频,来源于11年8月份,张俊学长邀请邹博学长进行的一场关于辩论的网上讲座。被称为“妖辩”的辩手,讲起立论来,又是何种“风情”呢?

  讲座人背景:邹博,西南大学辩论灵魂人物,演讲与辩论协会创始人之一,第一二三届CDA亚军,第四届CDA冠军,第一届大马星辩6强,第二节大马星辩5强。

  (其中观点,仅代表邹博学长11年的看法,至于如今的观点,则欢迎大家与他进行探讨,或者持续收看或参与到第二届桃李辩天下来,看如今的邹博桃李队,又要演绎怎样的风采。)

  我想用几个问题来展开今天的交流,首先第一个问题很简单,为什么要辩论?个人觉得,辩论的起因,多半是由沟通与交流的欲望支撑,由表现的欲望去支撑的。(当然这里的欲望是中性词,既不是褒义也不是贬义)由这种交流表现的欲望支撑起来的辩论会有更多的激情和冲动,但很少有人把它当成一门修炼来做。把它当成一门技巧,或者跟英语语文数学一样的,当成一门基本能力来做的人,非常少。

  而我的观点,一切为了辩论而辩论的辩手,得到的东西会非常非常有限。可能很多人会持有截然不同的观点,觉得辩论和辩论赛是两回事,辩论赛无论如何都要取胜,流氓也好,诡辩也好,打定义战也好,都无所谓,能赢就可以了,反正不是辩论。就像人在做一件比较龌龊的事情的时候,总会给自己找借口。(比如你们的学长,大街上看美女,他肯定会给自己找借口,说我只是看她的衣服,而不是看她有没有走光。:-D)。所以我的观点是,不要很在意,或者很去考虑自己会不会输,能不能赢。我觉得辩论的意义,要分成两个部分来看:一部分是,只要你做足准备,实力ok,一定会赢(比较大概率的获胜几率)。所以不要担心太多评委会不会黑,比赛会不会不公平。虽然这些东西会影响胜负,但你的担不担心似乎不起作用,所以我建议大家把精力放在自己身上,因为自己是自己可以把控的。

  第二个部分,按照很大陆风的方式去辩论,严格定义啊,战场推进啊等等,这样的辩论方式来获取胜利的话,可能到最后,获得的人生收益其实是负值的。我觉得我的技巧在大学里面,就已经封顶了。到今天为止,我的技巧没有任何的进步(邹博学长的辩龄12年)甚至我个人觉得,技巧这东西,花个一年就可以了,只要有足够的比赛去打,就能立即很快地成长,像逃避问题啊,花辩啊,诡辩啊,这些其实都是很程式化的东西,像电脑程序一样,每个人都知道怎样去做:“对方辩友,你是不是怎么怎么样,这是充分条件还是必要条件,还是充分必要条件”,说起来很顺口。

  其实这些东西,每个人都会很快地得到。但我觉得他不构成你人生中的正收益,因为你有付出啊。从做生意的观点来看,这也是一个亏本的生意,想想看,准备辩题很辛苦,多则一个月,少则三五天一周,最后获得的人生却收益为负,那是一件很不划算的东西。

  辩论的输赢不一定是以技巧或者是不是有够流氓来判断的,当然,比赛输了,包括我自己都很不爽,第一个不爽的肯定是评委,但辩论又和跟足球不一样,足球哪怕有黑幕,进了就是进了。可是辩论没有完全客观的评价,所以很多人在输比赛后,都会想,我是不是不够流氓。人都有这样一种冲动,我能不能变得更厚黑一点,要能更厚黑一点,我是不是就可以爽了。但不是的,绝对不是的,我的态度和观点是(当然也不是绝对的,我们参加cda后(西南uke战队)的风格也一直在变化,第一届也不是这样来打的,也是到后来慢慢变化的):我们战队会把每个辩题都当成是一篇媒体人的专业报道,或者是一个项目工程来看。假设我是一个总工程师,我要解决这个问题,或者自己把自己设定为一个政府官员,这是我面对的难题。我们不会把它当一个辩题去解它,而会把它当成一个真实的问题来看待,

  我们觉得,所有辩题的所有立场都是有得解的,你会发现,能很快找到一个东西叫平衡点,解到最后,发现所有的辩题立场都是均衡的。有些辩题我们会觉得有利的辩题,但它不是真正的有利,只是很民粹,但有些人拿到这种民粹的辩题,会喜欢打得流氓一点,设很多追问很多设问,根本不管这个辩题的意义。

  我曾经在一篇稿子里写道,在中国现有的教育体制下,辩论,对所有人的最大作用不是一场比赛的输或者赢,而相当于一个必修课的感觉,你必须去修炼它。因为我们从小到大的教育,都是先告诉你一个答案,再告诉你原因1,2,3,a,b,c。这首先是一种培养民粹的做法,他先告诉你,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再说原因。但辩论最大的特点是哪方都没有天然的正确,或者天然的错误,所以我们必须先靠自己去论证自己的正确,再靠自己去论证对方的错误,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再回到立论这个层面上,因为一场比赛的立论基本决定了这场比赛的基调,如果我们抱着把辩题当做真正的问题去分析的心态的话,出来的立论会很不一样。我挑一个我们之前打输的辩题,中国应不应该取消城管制度。我们打的是反方不应该。可能很多人一听到城管,就觉得应该取消城管,很唾弃它,像一种公愤一样,像过街老鼠一样。

  但在我们的体系里,如果你很平和地去看待这个社会问题,会发现,如果把城管制度取消,那么他现在拥有的行政处罚权会分派到11个部门去。也就是说,11个部门都会上街,都有权利去惩罚小摊小贩。所以我们不是说城管好,而是说其带来的危害会小一些。因为它权力集中嘛,所以社会很关注,就成为了众矢之的,聚焦的能量会比较多。可能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把城管约束起来,这样会比取消掉城管让11个部门上街更现实一点。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不一定要去说城管有多辛苦有多好,也能得到很不错的立论。所以每一个看似民粹的问题,如果保持一种平衡的心态,用项目经理,或者相关人员的态度去看待,会得到完全不一样的东西。

  我始终觉得,这样的辩论才是有意义和价值的。否则的话,你得到的可能是一个很棒的立论,但不见得对你本人有帮助。当然我们也会关注定义,关注每个词的词性,但更多的在于,不管它对我们的有利还是不利,定义都定的很快,哪怕会略有不利。我们一般都会选择大众接受的定义,公认下被接受的是什么状态,我们的定义就是什么状态,不管他是有利还是不利。

  以前我也操作过,对定义的每个词都很严格,但从05年,06年开始,很多人就在抱怨定义战,怨声载道。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定义战,可能你指责对方打了定义战,但你其实打的也是定义战。

  怎么判断定义战,有一个很客观的标准:如果一旦对手承认了你的定义,就把比赛输了,那它一定是定义战,而如果你的定义天然就在论证你的观点,那也应该是定义战,你可能定了一个很复杂的定义,然后想着如果它成立了,你们就赢了,那就是定义战。

  所以我们现在不打定义战,我们会抱着一个切身利益者的心态去解题,假设自己将来就是一个工程师,产品经理,行政人员,或者市长,县长,交通局局长。当然,一个辩题可能会需要代入多重身份,代入很多人各种不同的角度,但这样才能解出一个比较正确的答案。

  再讲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辩题,要不要开征房屋空置税。很多人拿到这个辩题就会想到,房屋空置税和哪些人有关系。这是正确的,立论第一步就是搞清楚,辩题跟什么人有关。

  因为人其实是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根本。和这个辩题社会角色有关的人,才是你的研究对象。像那个房屋空置税,跟什么人有关系呢,我们都想到,和业主有关系,业主又分自住的,炒房的,投资的。但我们就被卡到这个地方了,无论是从与政府的关系,或者其他买不起房的人的关系,都推不出这个税应不应该缴。虽然中国号称万税之国嘛,但这个税似乎切入不进去。

  后来,我们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但被所有人忽略的社会角色——租房子的人。我们翻了很多资料,看了很多报道,结果一直在考虑买不买得起房,却忽略了一个最弱势的群体。人们理想当中,好政策就是让房价降下来,让我能买得起房,但市场经济中完全没法制定出这样的政策。如果让每个人都能买到一套房,要是买不到就加很重的税去补贴他们,这好像是计划经济的做法。但解决住房问题的途径,并不一定是靠买房。如果我们今天收了很重的税,做了很多宏观调控,好不容易让房价降了一些,让一部分人能买得到房,但这些人其实都是过得还可以的。而最弱势的人,却是那些租房者,刚毕业的大学生,蚁族,他们怎么办呢。所以这个政策可能会造福一切人,但会深深伤害到那些弱势的人,像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比较高级一点的,和刚毕业,收入很低的大学生。

  分析到这个情景时,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因为房屋空置税是所有调节房价的税种中,唯一一种,税征得越少,取得的效果越好的'税种。

  因为这种税费开征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收钱。空置税征得越少,效果越好;控的越小,房租就越低廉,

  放在租房人的角度再去分析的话,原来它是这个样子的。原来它是有一定道理和根据的。

  所以我想用这两个案例告诉大家一件事情:不管是城管也好,税收也好,不管你拿到怎样你觉得“有利”或者“不利”的辩题,真实的平衡的状况,都是存在的。除非这个问题非常严重,否则你就可以飞快地找到正方双方的平衡点在哪。虽然大家的立论方式都不一样,但如果能都遵守这一点,双方的辩题是公平的,辩题是平衡的。

  但大家为了定义战,不去往前推或者往后收,往后收,就是留一个缓冲的地带,做定义上防御的姿态;往前冲,可能就是抢占一些地盘,定义定的比较霸道,往前站两步,可能整场比赛到结束,都没法把我逼过平衡点。

  但如果能飞快地找到真实的问题,真正的状况,真正的可讨论的部分,或许一下子,你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找到了平衡点之后,往前往后,往左往右,你就能很快地划出,彼此之间,对方和你最有可能的立论方式。他们采用的论点到中线,距离离得越远,你反驳的东西越多,离得越近,反驳的东西越少。

  你的定义点越接近中点,防守得最容易,如果推得或前进的比较多的话,相对来说,推会好一点点,但前进来说,肯定会加重困难的。

  当然,刚才的讨论仅供参考,我们仅仅是一个学校现在有这样的看法,欢迎大家来继续跟我讨论。如今cda的辩题超过两百个辩题,有那么一两个,你可能找不出来很势均力敌,很平衡的双方。但其他的,都能找出来很明确的平衡点。

  如果你能用看真实问题的方式去看待正常比赛,去做剖析得话,那么就能得到不光真实,还很好很棒的立论。

  这就是我今天想要讲的东西。

【辩论干货之邹博的立论与辩论】相关文章:

辩论技巧之虚构-辩论赛01-04

创业辩论赛的辩论材料09-27

演讲与辩论争辩的技巧11-28

关于辩论赛实用辩论技巧02-14

法庭辩论电影有哪些-辩论赛01-04

辩论赛自由辩论技巧2篇02-07

关于辩论赛实用辩论技巧2篇02-14

中学生辩论赛的准备-辩论赛01-04

关于辩论赛的实用技巧-辩论赛02-10

辩论赛前需要做哪些准备-辩论赛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