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腾讯校园招聘软件研发笔试题

时间:2018-03-30 笔试题目 我要投稿

  在机缘巧合下参加了腾讯2013年校园招聘笔试,其中有一道有关fork()的题目比较经典,转载网上一篇文章,原文如下:

  前两天有人问了个关于Unix的fork()系统调用的面试题,这个题正好是我大约十年前找工作时某公司问我的一个题,我觉得比较有趣,写篇文章与大家分享一下。这个题是这样的:

  题目:请问下面的程序一共输出多少个“-”?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void)

  {

  int i;

  for(i=0; i<2; i++)

  {

  fork();

  printf("-");

  }

  return 0;

  }

  如果你对fork()的机制比较熟悉的话,这个题并不难,输出应该是6个“-”,但是,实际上这个程序会很tricky地输出8个“-”。

  要讲清这个题,我们首先需要知道fork()系统调用的特性,

  fork()系统调用是Unix下以自身进程创建子进程的系统调用,一次调用,两次返回,如果返回是0,则是子进程,如果返回值>0,则是父进程(返回值是子进程的pid),这是众为周知的。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是,在fork()的调用处,整个父进程空间会原模原样地复制到子进程中,包括指令,变量值,程序调用栈,环境变量,缓冲区,等等。

  所以,上面的那个程序为什么会输入8个“-”,这是因为printf(“-”);语句有buffer,所以,对于上述程序,printf(“-”);把“-”放到了缓存中,并没有真正的输出,在fork的时候,缓存被复制到了子进程空间,所以,就多了两个,就成了8个,而不是6个。

  另外,多说一下,我们知道,Unix下的设备有“块设备”和“字符设备”的概念,所谓块设备,就是以一块一块的数据存取的设备,字符设备是一次存取一个字符的设备。磁盘、内存都是块设备,字符设备如键盘和串口。块设备一般都有缓存,而字符设备一般都没有缓存。

  对于上面的问题,我们如果修改一下上面的printf的那条语句为:

  printf("-\n");

  或是

  printf("-");

  fflush(stdout);

  就没有问题了(就是6个“-”了),因为程序遇到“\n”,或是EOF,或是缓中区满,或是文件描述符关闭,或是主动flush,或是程序退出,就会把数据刷出缓冲区。需要注意的是,标准输出是行缓冲,所以遇到“n”的时候会刷出缓冲区,但对于磁盘这个块设备来说,“n”并不会引起缓冲区刷出的动作,那是全缓冲,你可以使用setvbuf来设置缓冲区大小,或是用fflush刷缓存。

  我估计有些朋友可能对于fork()还不是很了解,那么我们把上面的程序改成下面这样: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void)

  {

  int i;

  for(i=0; i<2; i++){

  fork();

  //注意:下面的printf有“n”

  printf("ppid=%d, pid=%d, i=%d n", getppid(), getpid(), i);

  }

  sleep(10); //让进程停留十秒,这样我们可以用pstree查看一下进程树

  return 0;

  }

  于是,上面这段程序会输出下面的结果,(注:编译出的可执行的程序名为fork)

  ppid=8858, pid=8518, i=0

  ppid=8858, pid=8518, i=1

  ppid=8518, pid=8519, i=0

  ppid=8518, pid=8519, i=1

  ppid=8518, pid=8520, i=1

  ppid=8519, pid=8521, i=1

  $ pstree -p | grep fork

  |-bash(8858)-+-fork(8518)-+-fork(8519)---fork(8521)

  | | `-fork(8520)

  面对这样的图你可能还是看不懂,没事,我好事做到底,画个图给你看看:

 

 

  注意:上图中的我用了几个色彩,相同颜色的是同一个进程。于是,我们的pstree的图示就可以成为下面这个样子:(下图中的颜色与上图对应)

 

 

 

  这样,对于printf(“-”);这个语句,我们就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哪个子进程复制了父进程标准输出缓中区里的的内容,而导致了多次输出了。(如下图所示,就是我阴影并双边框了那两个子进程)

 

 

2013腾讯校园招聘软件研发笔试题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