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论文

时间:2024-07-01 16:30:27 财务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财务管理论文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需要怎么写呢?面对论文的你是否措手不及,不知道怎么动手呢?以下是小编为您搜集整理提供到的财务管理论文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参考学习!

财务管理论文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范文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与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小型企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中小型企业在促进社会就业与再就业、活跃社会主义商品流通,方便人民群众生活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但中小型企业由于其本身固有的特点,如经营规模小,流动性强、资金实力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由此,在税收管理上出现了不少的问题,税收流失比较严重。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税收征管上的原因,也有不公平的税收政策和税制环境,导致中小型企业的税负较重,当过重的税负不能转嫁时,各种税收问题也随之产生。本文通过对中小企业在税收管理问题上的研究来进一步探讨如何有效找到应对措施。

  关键词 中小企业 税收管理 现状 税收对策

  引言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中提出了关于稳步推进税收改革的原则--“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严征管的目的是为了在加强税收管理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提高税收管理的有效性。如何做到严征管并且最大限度提高税收管理的有效性是所有从事税务工作的人员所必须认真对待,认真思考的课题。我认为要落实提高税收管理有效性,需要借鉴国内外先进且有效的管理经验。从而实现传统型税务管理向先进税务管理的转变。明确先进管理的相对指标,科学内涵,实现途径,对最终实现税收管理的跨越式发展以及建设先进且有效的税收管理体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近年来,很明显的一个现象就是中小企业发展迅猛,对社会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并且提供了经济方面新的增长点。中小企业是指经营收入少,经营规模小的生产经营性单位。中小企业与其他企事业单位相比有着经济总量大,个体数量众多,地域分布广泛等特点。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了各个地区十分重要的税收来源和纳税主力军。且中小企业发挥了一系列独特的作用:推动中小城镇的建设,进行技术创新,协作社会化大生产,缓解就业压力。由此可见,促进和保障中小企业的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健康较快且平稳有着重要意义。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也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另一方面对我国的税收收入足额入库造成了负面影响。本文就针对中小企业在税收管理的现状和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利用自己已学的专业知识提出了一些浅薄的观点和对策。

  1 目前中小企业税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中小企业的财务核算不健全,可信度不高。

  相对大企业而言,中小企业改革成本低,操作便利、社会震荡小、新机制引入快。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是深化改革的主要推动力量。我国中小企业的主要特点:

  1、投资主体和所有制结构多元,非国有企业为主体,决定了当前中小企业工作要以发展为重点。中小企业特别是非国有企业在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还积极投身国有企业的改革和调整,使改革前单一所有制结构状况有了根本性改变。以工业企业为例,在独立核算的中小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的户数、资产总额和工业总产值仅占总数的14.85%、38.5%和22.8%,即85%的中小企业均是非国有企业。另据调查,目前国有小企业改制面已近80%,余下20%大都是救不活、卖不掉、破不了的极度困难企业。应当说,中小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同样重要。但改革对象主要是国有小企业;而发展则要涵盖城乡各类所有制中小企业。因此,无论从中小企业的主体构成 还是改革进程而言,当前,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应是中小企业工作的重点。

  2.劳动密集度高,两极分化突出,决定了当前中小企业发展重在“二次创业”.中小企业生存并发展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就业容量和就业投资弹性均明显高于大企业。据统计,目前中国大、中、型企业的资金有机构成之比分别为1.83:1.23 :1;资金就为率之比为0.48: 0.66 :1,即中小企业比大企业单位资金安置劳动人数要高,有的要高出一倍,正因为如此,在前10年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所以没有出现严重的社会就业问题,中小企业功不可没。但是,今天的市场背景变了,“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总量需求不足与结构性供应不足共生,使中小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即由劳动密集型带来的就业优势将变为竞争劣势。企业两级分化,中小企业将首当其冲。为此,提高中小企业的有机构成和科技含量,实现“二次创业”是当前中小企业发展中的重中之重。

  3.发展不平衡,优势地区集中,决定了当前中小企业推进要区别特点,先易后难,以点带面。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中小企业分布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据有关数据,按照经济地带划分,中小企业数量东部、中部各占全国总量的42%,西部占15%;而相应的工业总产值东部占66%、中部占26%、西部仅占8%.这表明,在企业规模上,东部中小企业的平均产值规模大于中部和西部,大约是中部的2.5倍 、西部的8倍。实践也表明,选择东部中小企业作业重点试区,就为试点的成功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中小企业还可划分四大区,即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中西部地区和广东、福建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东北地区老工业城市居多,中小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都很重,应主要解决国有中小企业规范改制和与大型企业专业化分工及配套问题;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小企业的汪洋大海,江苏以乡镇企业为主,浙江以私营个体闻名,工作重点是规范引导、扶持发展;中西部地区资源丰富、中小企业欠发达,推进第三产业和科技环保型中小企业发展是重点;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小企业区位优势明显,可借助“老乡”、“老外”发展中小企业的“两岸三地大中华圈”.此外,地方企业为主体,决定了中小企业的支撑层面在地方;中小企业自身基础薄弱,决定了其要么成为大企业的摇蓝(即小巨人);要么成为大企业的伙伴。

  就我国当前的情况来看,中小企业大多经营规模较小,没有规范的财务核算技能。主要表现在:一有些企业不按照相关税收管理的规章制度要求去设置相关的会计成本核算账簿,甚至在一些个体私营企业和乡镇企业依旧采用手工记账的方式;二有些企业的账簿账目混乱,账目不全。例如只设置商品销售的总账而不设立相关明细账。三是会计核算不真实。这体现在企业在处理账务时往往少反映利润情况,多结转相关成本。从而减少应缴纳所得税的数额。四是中小企业对成本的核算采用过于简单的方式。五是有的企业反映在往来帐的交易频繁,但是现实中却没有相关经济成果的反映。有的企业有大量的私人借款行为,但是核查时却没有相关的利息收入。

  1.2 针对中小企业的.税收管理缺乏有效,健全,科学的管理机制。

  目前我国的税收征管机制虽然引进了纳税人信用等级评定管理和税收评估管理的办法,但是这种管理办法依然存在局限性。例如,在审查的时候只去考查企业的相关财务报表,根据报表去计算一些企业经营数据。在这种管理模式是静态的监督形式,并没有考查中小企业动态的运营状况。难以辨别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并且我国的税收管理人员日常工作十分繁忙,暂时还没有充分的精力和有效的渠道去获取中小企业繁多的信息,因而会出现税收管理欠缺,税收管理效率低下等状况。

  1.3 目前对中小企业认定标准和税收管理制度没有统一。

  1.3.1 没有统一的中小企业认定标准。

  1994年税制改革后,我国的商品课税并没有实行全行业的增值税,而是分别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其中增值税的纳税人按照收入和会计核算水平的标准划分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而小规模纳税人就是对增值税征税范围的中小企业的认定。但对营业税纳税人没有确定中小企业的认定标准。

  1.3.2 没有统一的中小企业税收管理制度。

  增值税征收制度规定:一部分小规模纳税人可以按照工业企业6%、商业企业4%的征收率进行征收管理;一部分没有建立会计账簿核算的小规模纳税人采取核定征收的方法。营业税征收制度规定:营业税纳税人分别不同税目按3%和5%的税率征税;同时规定营业税纳税人中如不能提供完整会计资料、不能准确计算其营业额的或没有设置账簿的纳税人可采用核定征收的方法进行征收管理。这实际上是对部分中小企业按简易方法进行税收征收管理。

  1.3.3 没有统一的中小企业所得税征管机构 .

  目前地方中小企业的所得税征管,2002年1月1日以前创办或注册为个人独资和合伙企业的,所得税由地税部门征管,反之由国税部门征管。这种在一个基层行政区域内由国、地税分别负责中小企业不同税种甚至统一税种征收管理的做法,造成人、财、物的浪费,加大税务机关的征收成本和纳税人的纳税成本。

  1.4 我国的财会人员素质低,不遵守有关税法的规章制度。

  在我国,中小企业一般都是私营小企业。企业的波动性和变化性都很强,企业不稳定。企业的一些经营活动也不规范。依法纳税的意识还不怎么强。很多的中小企业因为受到一些经济利益的诱惑,往往采取一些违法法律的举动来逃税。很多企业在账务中显示常年亏损,但是企业依旧维持着经营,股东等人的消费水准不断提高,而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越发下降。有些企业的会计选择的是自己的亲人,对会计方面的专业知识并不了解。不能正确地核算本公司的财务状况。出现了税款缴纳越来越少的状况。

  2 分析中小企业税收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2.1 中小企业财务核算不健全的原因

  首先,由于企业内部的成本的核算缺少相关统一的和必要的程序及相关手续,引发了伪造单据,随意分摊成本,虚构一些业务,发票造假,外部取得的凭证账目不全。这样产生的产品成本核算必然是不真实的,也是不合理的。

  其次,还有一些企业会滥用会计科目。例如:为了隐瞒相关收入,将“预收账款”这个项目长期挂账的同时不予转销。害又为了调整利润,多提多摊“预提费用”和“待摊费用”等科目。这些在会计核算中出现的不健康和不正确行为掩盖了企业真正进行的经济活动。综合以上的一些原因,造成的结果就是税收管理的难度大大增强了。

  再次,有些中小企业在核算中不分摊半成品与产成品,以销产品与产成品之间的成本费用。以产记销,以耗代产,以领代耗,以购代领。有些商业中小企业会用自己设定的毛利率与成本率来直接计算成本。

  最后,有的企业不按照财务核算的规章制度违规核算。采用白条入账,乱摊乱挤成本的方式来伪造虚构一些费用。甚至有的企业存在帐外有帐的行为。

  2.2 中小企业缺乏规范意识

  很多的中小企业没有树立正确的规范的意识,他们没有认识到规范运作对促进自身长远发展的观念,也没有认识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企业本身规范运作之间的互利双赢关系。在税收问题上,有些中小企业,特别是那些处于原始积累的中小企业和处于创办初期的中小企业,他们比其他一些发展时间较长的企业更加缺乏依法纳税和按照税法规章运作的观念意识。

  2.3中小企业的税务管理能力不强,办税能力低下。

  很多的中小企业不怎么重视对本企业的财务管理。并且财务管理的水平还停留在低水平的阶段:只按照流水账的模式去记录;还没有专门的财会人员去管理税务;没有专门的会计机构去操作本公司的税务管理;有的企业甚至没有对财务进行系统的核算;有些中小企业在其业务不断做大的同时并没有让自己的税务管理水平也同时提高。这样的脱节断档、头重脚轻还表现得较为明显。

  有些中小企业并没有和迫切的提高自身税务管理能力的要求和兴趣,他们并没有仔细研究税法,掌握税法的应用。这种对国家税务政策法规知识的缺乏导致了这些企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办税能力低下。因而偷税,逃税,抗税,无意识纳税申报的现象在中小企业中的比例和发生概率较高。

  2.4税务机关对中小企业的征管力度不够,征管精力投入较少。

  税务部门一般会把较多的精力放在对重点骨干企业和大型企业的管理上。去中小企业的税务管理关注较少,力度较小。中小企业在税收征管的方面成为了边缘化的企业。但实际上中小企业由于存在着税源监控难,税源分散和管理部门较多的特点,使中小企业的收税纳税反而存在更多的问题,需要税务机关的管理和督促。 而税务部门却对中小企业管理工作欠缺力度和深度。这种税务部门管理力度的强度和征管精力的投入程度与中小企业对税收管理力量的真正需求程度是不吻合的。

  3 关于中小企业税收管理的对策建议

  3.1 完善中小企业的税收管理政策以及规章制度,提高其实用性。

  3.1.1 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进行考量和评定

  要对纳税的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进行考量和评定。依据不同的级别进行管理。考量和评定可以综合参照以往对中小企业违反行政法规和税收管理行为处理结果,企业的税款缴纳,账簿凭证管理,纳税申报,税务登记等记录来进行。以最终的分数来划分企业的好坏优劣程度。由好到差分为A,B,C,D这四个等级。并且税务机关对评定结果进行公示,定期对企业的等级进行核查。至此以后,对企业的管理依旧划分的A,B,C,D四个信用等级来实施不同的管理。对后两个等级,即较差的等级实行严格的管理和处罚。并且加强对C,D等级中小企业的动态跟踪,加强他们的思想教育和普法教育,使他们认识到税法的严肃性。并且加大处罚力度和监管强度。当该类企业出现错误时要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督促改正,激励他们依法诚信纳税。

  3.1.2 档案微机管理制度和上岗制度。

  对中小企业从事会计工作的职员实行档案微机管理制度和上岗制度。因为会计人员的良好素质可以优化对中小企业的税收管理。例如:对于入网的会计从业人员进行动态的跟踪考查。对中小企业的会计严格依旧会计法的要求,即必须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从业人员与管理者有亲属关系应当主动回避,国家对那些遵守法律规章制度依法申报纳税的人员予以表扬;对那些抗税,逃税,骗税,偷税,弄虚作假的违法税法的错误行为,进行通报,并且严惩不贷。对于违法税法的人员禁止其从事任何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这样可以更有效地管理中小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由此可以提高审查过程中会计资料的可信性和真实性。

  3.1.3 电子信息化手段。

  充分利用电子信息化的手段,建立一个完善全面的中小企业资料库,提供企业的一切税务信息。通过电子化的手段可以提高综合信息的采集,整合以及分析应用能力。为了保证纳税工作的相关需要,一方面要全面收集调查出当地中小企业的税源财务信息,基础信息和经营情况,将资料录入资料库中。另一方面要建立起纳税信息的共享平台,将税务机关采用的纳税评估工程,金税工程,CTAIS等软件与审计部门,海关部门,工商部门,保险部门以及金融部门等连接起来,对所有收集到以及共享的数据资料进行对照,计算分析,这样可以有效提高税务评估的效率和质量。

  3.1.4 税收法律体系

  我国的税收法律体系建设与促进企业税收法律的建设没有同步进行。因此我们要加快制定关于我国的支持中小企业税收管理的法律。从社会服务,市场开拓,技术创新,创业扶持,资金支持等方面来完善我过中小企业税收政策。首先,要为中小企业提供充分的资金支持。保证中小企业获得充足的开业资金和流动资金,解决中小企业在筹集资金方面的困难。例如普遍降低中小企业本收益税税率,普遍降低中小企业所得税税率,对中小企业实行投资税减免。刺激资本向中小企业的流动。其次为了保证税法的稳定性,应当现行税法中“小条例大细则”以及补充通知不断的弊病。最后,在中小企业的创业阶段,可以采取投资减免、加速折旧等税收鼓励措施。如允许中小企业实行加速折旧和特别折旧办法,并对中小企业购置的机器设备,可给予一定比例的所得税减免。同时对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宏观经济政策和对外开放政策的中小企业加大税收优惠力度,确保我国中小企业长远健康发展。扩大税收对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支持,应推动、鼓励和协调中介机构的建立和发展,促进中介机构对中小企业开展多方位服务。

  3.2 不断提高税务管理职员的政治修养和业务素质。

  税收管理人员是我国的税务工作的执法者,执行者。作为行政执法人员,一方面,因为他们从事的是税务工作的管理。所以他们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时俱进,熟练掌握有关金融,会计,税收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现代化的发展决定了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因而他们要能够做到熟练操作运用计算机;面对不同的企业环境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对企业的敏锐洞察力和逻辑推理判断能力。善于从账本以及凭证等会计资料中发现企业管理中存在的显性问题及隐性问题。

  3.3 改进税收工作的征管模式,构建和谐的征税纳税关系

  3.3.1 以各种税收优惠措施促进支持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当然,需要强调的一点是,一系列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并不意味着对中小企业税收征管的放松。相反的是,应当将对中小企业严格征管的工作与建立对中小企业征税的优惠政策结合起来,不可偏废。做好税收征管工作。

  首先要建立一个专门管理中小企业税收的中心。对于在中心的成员,中心工作人员可以在税收,会计,经营等方面对中小企业加强指导和服务。而作为该中心的成员,应当向这个税务中心及时提供一些关于真实账目和真实收入的必备材料和数据。对于该中心的企业成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简化税收征管的程序。包括简化中小企业的缴纳程序和纳税省报程序。这样的操作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中小企业的经营效率,加强对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

  其次,税务部门应当重视对中小企业的税源审核,加大征管力度。在纳税人比较多的地区应当设立服务中心,采用计算机为主的管理模式。在纳税人少的地方设立专门的征税点。在工作量较大的期间,召集所有的工作人员进行征收工作,严格管理,依法处罚不法企业,重点核查,分类管理。

  再次,失误部门应当加强对中小企业的税源监控以及对中小企业的户籍管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对不同的中小企业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强化对管理人员的责任问责制。及时掌握中小企业的税源变化情况,核算方式的改变,企业经营的状况。在对中小企业实施强化管理的同时也要优化对中小的服水平。使得中小企业在保证其经济效益的同时,不断提高其自身的税务管理水平。提高中小企业对国家税收的贡献率。

  最后,税务部门在征税过程中药做到严格执法,规范执法。体现严肃执法,公正执法。建立有效的执法体系。

  3.3.2.简化办理税务的程序。

  中小企业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一般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去处理复杂的账务和报表。而在我国的征管模式下,对大企业,中小企业的纳税期限,纳税程序是一样的。如此而是,中小企业实际比大企业承受了更大的税务压力。并且中小企业存在账簿不规范和规模小的问题。这样便提高了中小企业申报纳税的难度和成本。为此我们应当尽量延长纳税期,精简中小企业纳税时所要经过的程序,减少中小企业纳税申报所要用的材料。这样可以大大减少中小企业纳税的成本和时间。

  3.3.3.税务部门应当扩大实行对所得税征收的范围。

  一方面要缩小审定征收的比率,另一方面对核定征收的纳税定额和应税所得率要确保其精准性。保障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要按照市场运作的规律引导那些核算能力弱建账能力弱的中小企业进行税务代理。做好建账工作和建政的工作。保障在不同层次纳税企业有公平的税负。使得中小企业的应缴税额符合中小企业实际的利润水平。

  3.4 提高税务服务水平,优化税收征管环境

  3.4.1.要树立服务意识。

  要树立服务优先的理念,认真推行在税收征管过程中的全面服务。将大企业与中小企业放在平等的地位。在现实生活中,还存在着一些刁难和限制中小企业发展经营的活动。歧视并且诋毁中小企业。这些行为不但对中小企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从长远来看也是危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行为。我们一切要从实际出发,看到不同中小企业不同的组织方式和经营方式,对企业进行分类管理,因地制宜得寻求发展。

  3.4.2 利用媒体宣传

  利用报纸,宣传栏,电视,杂志,广播等媒体对中小企业进行税收方面的辅导和知识普及。让中小企业充分全面得了解掌握现行的税收政策;建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对中小企业的建账建制进行培训辅导,并且定期考核,这样可以在实际操作中促进中小企业建立自身完整的账务体系;我们也可以适当借鉴一些国外的做法,在开展相关税法普及活动的同时,提供一些关于税务方面问题咨询的机会。并且设立专门的服务机构,使这些服务变成便民的服务,不收取相关费用。这样可以避免一些小道消息,和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对中小企业的纳税者在税法上面的误导。可以让中小企业接受真正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政策。获得相关法律政策变动的可靠信息。

  3.4.3.积极推行实施对中小企业税务代理的模式。

  这样一方面可以减轻税务部门在征税过程中因为纳税人多,纳税申报材料不和规定等等因素所带来的一系列工作压力和工作上的困难。另一方面,代理模式下的税务申报和缴纳工作的失误将大大减少,因为代理人相比中小企业具有更加专业的知识水平,他们可以避免因为不了解政策和一些纳税细则从而导致一些无意识的犯错。这样可以充分发挥税务机关的优势和作用。提高工作效率。

  3.4.4建立健全税企联系卡制度

  建立健全税企联系卡制度,期上门联系制度,定期纳税辅导制度,纳税预约服务制度。切实做好税前、税中、税后的全方位服务。

  3.4.5.建立好关于中小企业纳税的便民服务中心。

  开通中小企业相关的税收咨询热线,设立专门纳税信用网页和税收缴纳的网页。促进税收政策信息的传播面。税务部门应当根据我国目前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相对滞后,账证不全,财务管理水平低的一系列现状,提供一些可以切实帮助到中小企业的优质服务。例如,建立服务中心充分利用其接触面广、信、人才多的优势,为中小企业提供会计指导,纳税辅导,信息咨询,建账建制等一系列服务。

  结 论

  中小型企业由于其本身固有的特点,如经营规模小,流动性强、资金实力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由此,在税收管理上出现了不少的问题,税收流失比较严重。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在于税收征管部门,有的在于中小企业自身。我们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症下药,全方位解决中小企业税收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于外部的税收征管部门而言,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管理与监督,建立帮助中小企业提高税收管理水平的便民服务中心,完善相关税收管理的法律法规。于中小企业内部自身而言,要不断提高依法纳税意识,提升内部财务核算的规范化进程,积极寻求相关服务中心的帮助。通过各部门和各企业的不懈努力,从而创造一个管理有序的税收环境,提高税收管理的有效性。

  致 谢

  首先,在这里要感谢培养我四年的人口学院,虽然你不是很大,不是很壮丽,但你总让人有一种亲切的感觉,我们在人口学院的土地上挥洒着自己的青春,让自己的时光因此而变的更加有意义,更加珍惜。

  其次,要感谢周治国老师,或许您都不怎么记得起我这名学生,但是您真的让我深深的记忆住了,或许只有在您的课堂上让自己真正感受到什么才是大学课堂。

  最后,还要感谢工商系所有的老师,是你们的辛勤劳作才培养出我们系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生。

【财务管理论文】相关文章:

财务管理的论文05-15

(优选)财务管理的论文05-16

财务管理论文[经典]07-17

财务管理硕士论文05-16

论财务管理的目标论文05-14

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关系论文06-20

财务管理论文05-23

财务管理论文11-19

财务管理专业节课论文12-12

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关系论文(荐)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