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历史小论文武则天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小论文武则天,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历史小论文武则天 篇1
武则天,一个迷信文字的女皇帝石碑上竟没有刻一个字。其说法有几种:一、武则天立无字碑以夸耀自己,表示自己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达;二、武则天有自知之明,立无字碑,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论;还有人认为李显恨透了武则天,把她本写好的碑文藏起来,留下一块无字碑等,众说纷纭。究竟武则天是怎样的人?做了什么事?为何世人对她的看法如此不同?
武则天的父亲是个富商,但很早就去世了,武则天便过着艰苦的生活,直到被选入宫。刚开始太宗很宠她,但后来他听信大臣袁天纲的预言——唐三代而灭,武氏之女王昌。于是冷落了她。太宗死后,武则天入住感业寺。但由于她跟刚即位的高宗藕断丝连,所以不久后许皇后便召武则天入宫,希望她与自己共同对抗萧淑妃。结果武则天在短短几年内便解决了这两个人,当上了皇后。后来高宗患上风疾,便让武后处理部分政务,随着高宗病情的加重,武后处理朝政的机会越来越多。然而她并不知足,为了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力,她参加泰山封禅、扶植外戚。高宗死后,武后相继废了两个儿子,立第三子李显为皇帝。一切准备就绪后,武则天废了李显,坐上了皇帝的宝座。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史称“武周”。直到张柬之等大臣联合右羽林大将军发动政变,她才“退休”。同年十一月,武则天去世。对于武则天,世人评价褒贬不一,以下是我对武则天的一点粗浅看法。
首先,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以知人善任著称,号称“君子满朝”。
武则天称帝后,掌握了最高权利,大事自行裁定,日常政务则交给宰相们处理,正是因为这样,武则天更加重视对宰相重臣的使用及选拔,她改革科举、提高进士的地位、举行殿试、开创“武举”,自举,试官等多种制度、认用过去犯过罪的官吏、在罪犯的家属亲朋中选用人才、破除了门第,年龄,学历等限制,力排众议,把实际才能和政绩表现放在第一位。努力做到“野无遗贤”。她的做法让大批出生寒门的子弟有了一展才华的机会。
女帝论功行赏,重用那些帮助她登上王位的人,傅游艺就是其中一位,他在一年之内,连升四次,一跃成为三品宰相;当然,几家欢乐几家愁,在傅游艺飞黄腾达的时候,宗楚客(女帝的亲戚)就因为接受贿赂,而被人检举。女帝没有丝毫包庇心理,二话不说便把宗楚客流放到岭南;李昭德。他为人刚直,很有才干,胸怀宽广,不拘小节,女帝对他十分信任。但李昭德政绩斐然,为那些平庸之辈所记恨。武承嗣就曾对女帝进谗言,企图谋害李昭德。但女帝却冷冷地拒绝道:“朕就是因为任用了李昭德,才能够高枕无忧,这是你不知道的。”说得武承嗣悻悻而归;娄师德。他很有才能,每到一地,每任一职,都有突出的政绩。女帝曾下诏表彰他。他还推荐狄仁杰为宰相,狄仁杰当了宰相后却不知恩人是谁,他和李昭德都曾取笑过娄师德,说他是“乡巴佬”,而娄师德却很有气度,总是一笑置之,说:“我当然是乡巴佬,我不是乡巴佬谁是呢?”。
从这里可以看出,女帝对有才能、有功绩、忠于国家的.人,特别赏识,并且善于用这些人来治理国家。
不仅如此,对于自己怠慢贤臣的过失,女帝也会想办法弥补。
王及善就是个很好的例子。王及善,其父在随太宗作战时身亡,他十四岁继承父位,不久便晋升。在女帝诛杀吏来俊臣一事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因他曾屡次上奏说张昌宗兄弟(女帝的男宠)仗着女帝的宠爱横行霸道,目中无人。于是女帝便冷落了王及善。就连他生病了,女帝也不闻不问。但在他死后,女帝却下令废朝三天,追赠他为益州大都督,赐号贞,并准许他陪葬乾陵。这种大礼,无一不体现出女帝的悔恨之心。
当然,光有文臣是不够的,女帝当然知道这一点,她在重视文臣的同时,也特别注意能够用兵打战、平定外患的武将。唐休璟善于用兵,战功累累,甚少打败仗,女帝便提拔他为夏官(兵部)尚书,并讥讽宰相等人,说他们十个也抵不上唐休璟一个。
更可贵的是,女帝对于推荐人才之人,也给予鼓励。有次御史张循宪,在视察途中,发现了很有才华的张嘉贞,便推荐给了女帝。女帝召见张嘉贞,马上进行测试。结果令女帝非常满意,便把有荐贤之功的张循宪提升为郎中,官至五品之上。
综上观之,女帝武则天是善于用人的,就连玄宗开元年间的几位重臣,如姚崇、宋景等都是武则天时期被选拔出来的。因此,宋太祖赵匡胤对武则天的评论:“则天,一女主耳,虽刑罚枉滥,而终不杀狄仁杰,所以能享国者,良由此也。”不无道理。
女帝的功绩不止这些,她执政的半个世纪中:国库充足、政局稳定、物价低廉、人口增加、农业和手工业有所发展、削弱士族官僚集团、“虽有边疆战争,但无农民起义”、“父教其子,兄教其弟”、“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有“贞观遗风”的美誉,为其孙唐玄宗的开元之治打下了长治久安的基础。
总之,武则天为历史做出了重大贡献,唐朝的雍容华贵离不开她的辛勤耕耘。其谋略、眼光、风度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虽然她曾做出任用酷吏、奖励告密、大兴土木修建寺院等负面行为,但我认为武则天的功绩远远大于她的过错,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朵奇葩!
历史小论文武则天 篇2
摘要:
本文力求在史实的基础上浅谈武则天的用人艺术,用客观资料评价武则天对待臣子的态度,同时稍论笔者对武则天的看法。
关键词:
用人纳谏求贤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唯一女皇。从她参与朝政,自称皇帝,到病移上阳宫,前后执政将近半个世纪。对武则天的看法,历来褒贬不一,但她无疑是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
一、注重吏治
吏治对社会状况至关重要,武则天知道,对官吏光用法律的形式来约束是不行的,要使他们“称职”必须加强教育,使其懂得为臣之道。为此,她亲自撰写《臣轨》一书,从十个方面对臣下提出要求:同体、至忠、守道、公正、匡谏、诚信、慎密、廉洁、良将,利人。
显然,其中心思想是要求臣子成为德才兼备,忠君爱国的人物。由于此书采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要求严而不苛,因而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使武周时期官员较为廉洁奉公。
二、亲理朝政
改唐为周时,武则天67岁。已近古稀之年的她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精力。史载,“太后春秋虽高,善自涂泽,虽左右不觉其衰。”①“临御天下,忧劳兆庶。宵衣伫旦,望调东户之风;旰食忘眠,希缉南熏之化。”②为了使各项政令有益于民,武则天十分注意了解民情。早在参与朝政之前,她就认识到上下蒙蔽的坏处。称帝后除继续利用铜匦等手段外,还常常派遣使节至民间调查,有时会亲自过问民间之事。圣历元年(698),武则天曾问群臣:“比在外有何好事?”③久视元年(700),鸾台侍郎同平章事陆元方因说:“人间细事,不足以烦圣听”,而被武则天免去了宰相职务。
根据了解到的实际情况,充分听取大臣意见后,再采用相应的政策,是武则天的一贯做法。为了及时处理各种问题,武则天除每日早朝以外,还特令宰相轮流宿值。她深知掌握实权的重要,因而总是紧握权柄,防止大权旁落。
三、贤才控中枢
(一)求贤
武则天特别注意人才的擢拔。早在即位前,她就多次颁发《求贤制》,大力搜罗人才。登基后,在这方面做得更加突出。
1.进一步发展科举制,注重通过常举和制举选拔人才。
科举制是继九品中正制后的一种新的选官制度,起于隋而兴于唐。它包括制举和常举两种形式。与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制在当时无疑是一种比较进步的选官制度。据粗略统计,唐高祖武德年间由科举入仕者仅32人,每年平均不到3人;所用宰相12人,出身科举者只有1人。太宗在位23年,由科举入仕者224人,每年平均不过10人;所用宰相29人,出身科举者不过3人。除此之外,考试制度不够健全,“不贡举”的情况时有发生。制举偶尔举行,常举也只有秀才、进士、明经。
高宗时,由于高宗和武则天的重视,科举制有了较大发展。在唐高宗在位的34年中,通过科举入仕者约630人;所用宰相47人,出身科举者11人。而且,科目也有所变化,“秀才”被取消,“进士”的地位有所上升。但是,制度仍不够完善,有时“不贡举”,有时科目少。这对于网罗人才是不利的。
针对这种情况,武则天在临朝称制后,采取有力措施,对科举制进行了一番改革:
(1)使“常举”制度化,坚持每年开科取士。
(2)扩大制举。主要表现在:
①缩短制举间隔。以前数年一次,自此基本每年一次。
②扩大录取人数。以前每次只有1至2人,自此人数增多。
③增加制举科目。以前每次不过1至2科,自此增至7到8科。
(3)调整取士科目。重点发展进士科,降低明经科的地位。如分神都、京师两处举进士;增加明法科及第人数,垂拱四年至30人。⑤
(4)武则天令贡举人停习《道德经》,学习所撰《臣轨》一书,更新了考试内容。
(5)创立殿试。
这些改革无疑具有进步意义,这从发展进士科和扩大制举两项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出。进士科与明经科不同,不以背经为要,而以写策为主,因而易于招揽关心时政、富有远见的人才。制科亦为搜罗才俊的重要途径之一,“宏材伟论非常人亦时出于其间,不为无得也”。⑥
通过这些改革,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张文成曾说过:“乾封以前,选人每年不过数千;垂拱以后,每岁常至五万”。⑦后来大名鼎鼎的张柬之、张说、裴耀卿等人,就是此时及第的。
2.要求臣下自荐并推荐人才。
对官员大力提倡自荐,此外,确有才能,愿意进仕者平时可以投匦自荐。鉴于许多名士不愿意自荐的情况,武则天特别强调推荐,把荐举人才作为官僚的一项任务。有时还特别要求某些大臣荐举有关人才。如圣历元年,令宰相各举尚书郎一人。
当然,武则天是要荐真贤的。范履冰因推举犯逆者而被杀。狄仁杰荐其子光嗣为地官员外郎,很称职,赢得了武则天的夸奖。⑧
由于通过各种渠道、命令、鼓励荐举人才,又不限门第高低、富贵贫贱,也不限种族、离京远近等,因而,选司空前忙碌。她敢于冲破以往狭窄的选官范围,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因而谋臣猛将和文苑俊杰涌现,这不仅是治理大周所需要的,而且也为后来开元盛世的出现准备了一个重要条件。
(二)赏善罚恶
武则天坚持对众多的官员进行筛选,对于从各地搜求来的人才,武则天皆予厚待,“量才授职”。⑨
天授二年(691)创立的试官制度,即让搜求来的人才担任一定职务而锻炼他们的政治才干,则又是一大胆创举。武则天在他们赴任时,往往赐袍训诫。史载,她的堂姐的儿子宗秦客兄弟居官贪浊,“奸脏事发”,武则天毫不留情,将他们“配流岭外”。⑩对于智能之士,武则天往往破格提拔。如殷仲容精通书法,知名当时,武则天爱其才,官至申州刺史。k
后来促成“开元盛世”的许多著名大臣,都经受过武则天的赏识和提拔。姚崇、宋璟、张说就是如此。
武则天选拔人才时没有成见,主要看其是否称职:
1.即使是敌人的后代,只要有真才实学,又能改变政治态度的,她都尽量擢为己用。
上官婉儿,是李唐五言诗“上官体”的鼻祖上官仪的孙女。上官仪是唐初重臣,曾一度官至宰相。高宗李治后期因不满武则天执政,便秘令上官仪代他起草废后诏书。上官婉儿14岁那年,太子李贤与大臣裴炎、骆宾王等策划倒武政变,上官婉儿为了报仇也积极参与。但事情败露,太子被废,裴炎被斩,骆宾王死里逃生。上官婉儿以为自己也将被处死,但结果却完全相反:竟被武则天破例收为机要秘书。原因何在?主要是上官婉儿有才,而武则天又尤为爱才。
上官婉儿14岁时曾作了一首名为《彩书怨》的诗,被武则天无意中发现。武则天不相信这么好的诗竟会出自一位女孩之手,便以室内剪彩花为题,让她即兴作出一首五律来,同时要用和《彩书怨》同样的韵。婉儿就很快写出:“密叶因栽吐,新花逐剪舒。婉儿从武则天的言行举止中,了解了她的治国天才、博大胸怀和用人艺术,对她彻底消除了积怨和误解,代之以敬服、尊重和爱戴,并以其聪明才智,替她分忧解难,成了她最得力的心腹人物。武则天此举,表现了一种容人的.大度,也反映了一种待人的风格。人是社会中最复杂、最具智慧的生灵,用人一定从心开始,赢得人心必赢得人才,这是以宽容而待人的谋略,也是用人的高超艺术。
契丹将领李楷固善用飞索,马上功夫超群,曾擒官军将领麻仁节、张玄遇等人。被俘后,武则天“惜其才不杀,用以为将”。
2.尊重并注重保护谏臣。
如狄仁杰在汝南任职时,有人上表说狄仁杰的坏话,武则天不为所惑,更以狄仁杰为相。
(三)虚心纳谏
在《臣轨》一书中,武则天就提出,臣子应“外扬君之善,内匡君之恶”。
改朝换代之初,武则天为稳固政权,继续重用酷吏,独断专行,似乎不能纳谏,但这是由当时的环境决定的。政权稳固后,武则天一方面打击酷吏,把他们一一杀掉;另一方面,健全谏官制度,越到后来越为突出。
中国历史上有一些有作为的皇帝,统治前期颇能纳谏,但到晚年却往往刚愎自用,如秦始皇、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m由此可见武则天的用人原则,她并不是有些人指责的喜欢溜须拍马臣子的皇帝。
四、相权能者掌
许多人说武则天时期是酷吏、外戚、男宠的天下,说武则天最重用的就是这些人。皇帝最重用臣子的表现应该是让其掌握“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权,现在就来看看这些酷吏、外戚、男宠的掌权情况。
(一)酷吏
从大量材料来看,酷吏并没有掌握朝廷要职。武则天时期最有名的酷吏是索元礼、周兴和来俊臣。索元礼官止游击将军(从五品上);周兴止尚书左丞(正四品上);来俊臣止殿中丞(从五品上),司仆少卿(从四品上)。酷吏中当上宰相的只有两人。一个是傅游艺,一个是吉顼。前者为相一年,后入狱自杀。后者为相不足一年,并且史家对于他是否应列为酷吏争论激烈,因为《新唐书》并没有把他列入《酷吏传》。
酷吏只不过是武则天打击政敌,建立和巩固武周政权的工具。事实上,酷吏也大都是按照武则天的旨意办事的。
但是,酷吏毕竟是残暴的,滥用刑法的官吏。当政局稳定,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趋于缓和后,武则天毫不犹豫,先后杀掉索元礼、周兴等人,为了消除酷吏造成的恐怖气氛,甚至下令禁止天下屠杀。所以,夸大酷吏的影响,说武周是酷吏的天下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这也反映出武则天应时用人的特点。
(二)外戚
武周时期的外戚,很少担任军国重任,至宰相者也只有武承嗣,武攸宁,武三思三人。《新唐书》和《旧唐书》中也多次记载了一些大臣在武则天面前批评外戚的过失,甚至作诗嘲弄的事,这从侧面反映出外戚并未专权,否则怎么会有这种事发生。
(三)男宠
武则天的男宠,前有薛怀义,沈南谬,后有张易之、张昌宗。这些人确实受到了武则天的宠爱,也正因为如此,武则天落了个“之君”的丑名。需要注意的是,薛怀义受宠时,武则天已有60余岁;二张入宫之时,武则天已年逾古稀。
笔者总结了一下武则天宠幸面首的主要原因:
1.这些人除了相貌英俊外,本身具有一定的才能,如薛怀义精明能干,沈南谬通晓医术,二张善歌舞音律。
2.保护自己,监视大臣,牵制外戚。
武则天对男宠比较信任,男宠对武则天也确实比较忠心,充当她的护卫并照顾她的生活。
虽然武则天对男宠比较信任,但并不让他们掌握朝廷大权。量才而用是武则天的用人风格。怀义诉于太后,太后曰:‘阿师当于北门出入,南牙宰相所往来,勿犯也’”n这件事说明,武则天是不许男宠染指相权的。
武则天对男宠的态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薛怀义被杀就是很好的证明。所以,说武周是男宠的天下也是站不住的。
五、结语
武则天励精图治,躬亲庶政,通过各种方式选拔有用之才,健全中枢机构,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因而,武周时期在政治上是很有起色的。虽然和地方曾出现过个别贪残之徒,但天下之大,这样得事情即使在贞观时期亦难避免。
笔者认为,评价历史人物,要全面考察他的一生,他一生的活动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比他的前辈人和同时代的人对于祖国的富强和统一,对于民族的兴旺和发达,对于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对于科技文化的革新和繁荣,是否做出贡献,做出了多大贡献。如果这样的标准可以成立的话,根据史料记载,毫无疑问,武则天是一位应该肯定的历史人物。
历史小论文武则天 篇3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正式的女帝,背后有许多流言蜚语,有人说,武则天心狠手辣,心机颇深,为了独揽大权,不择手段;也有人说,她才识过人,政治能力卓越,创造了有一个繁盛的年代。
武则天在唐太宗时期,作了12年的才人。唐太宗死后,虽按当时习俗入寺为尼,却与新帝唐高宗藕断丝连,后又被皇后召回宫,想要利用她“以毒攻毒”,以此重得专宠。不料世事难料啊,武则天却与高宗站在了同一条战线上,反抗元老大臣,武则天还为高宗生了一个儿子。如果王皇后当初知道是如此结果,不知还会不会召武则天入宫呢?很有可能,会。毕竟当时二人的地位权利悬殊极大,以王皇后的身份,动一根手指就能碾死武则天,当然不会担心她对自己的地位有所威胁。反之,武则天可能就算皇后不这样做,也会想办法回去的:只要皇上老爷子一句话,谁敢反抗?唯一的遗憾,就是历史时隔太久,不知武则天对高宗,是否是真心实意——那样一个善于用计的女人。
武则天最终还是作了皇后,本应该皆大欢喜,收敛收敛野心,舒舒服服地过过闲日子了吧:那些有威胁的人都铲除了。不,在武则天的心里,这还远远不够。她乘高宗体弱多病,对自己又信任有加,开始渐渐掌控大权,最后更是代王权,行王事。
虽然历史证明,武则天为了走向更高的地位而不择手段,甚至杀了自己的长女再嫁祸与王皇后,以便登上高位。但历史也证明,武则天是一个好皇帝。她早在皇后时,就上书皇帝,提出了著名的“建言十二事”,在麟德三年正月初一这天,她与高宗一块封禅泰山,充当亚献。而且还给百官赐爵加阶。使百官对她感恩戴德。虽然武则天为了顽固争权,使用酷刑,但是武则天还是任用了很多贤臣来治理天下的:武则天作为一个政治家在历史上以知人善任著称,武则天一朝号称“君子满朝”娄师德,狄仁杰等著名的贤臣均在其列,后来的“开元贤相”姚崇和宋璟也是武则天时期提拔起来的。武则天善于用人还体现在她在用人制度上的改革和创新,她改革科举,提高进士科的地位;举行殿试;开创武举、自举、试官等多种制度,让大批出身低微的`子弟有了一展才华的机会。《资治通鉴》评价武则天;“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竟为之用。”在其执政的半个世纪中,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加;而到了武则天退位时的神龙年代,户口更是增长到380万。武则天为了称帝尊崇佛教,大肆修建庙宇,增加了人民的负担,但尽管如此,她还是应该受人尊敬的。
【历史小论文武则天】相关文章:
历史小论文05-17
历史小论文怎么写?10-11
历史小论文(精选23篇)07-18
初一历史小论文怎么写03-29
家庭历史小论文2000字(精选20篇)05-09
初中历史的小论文怎么写(精选6篇)10-11
有关历史教学的论文12-05
科技小论文03-14
数学的小论文06-18
数学小论文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