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如何“读”占鳌头
毕业论文
——数学有效阅读策略浅谈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想这里的“书籍”肯定包括数学,因为它是人类进步很重要的阶梯.如此说来,阅读数学就不显得大惊小怪.其实,自从我们开始学习数学,就从来没有离开过数学阅读,不仅离不开,而且阅读必在先,它是学习数学的敲门砖,是数学素养和智力腾飞的翅膀.以下简述自己在指导学生有效阅读、培养数学阅读能力的1点策略和体会.
1、激发阅读动机
激发阅读动机,关键要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使他们拥有健康的阅读心态.心理学实验证明,阅读动机与阅读效率有着明显的正比关系.所以,在进行阅读指导时,我们应尽量调动学生的阅读需要,增强学生的阅读动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例如,在学生阅读之前,教师适当地创设1些难度适中的问题情境,可以诱发和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在学习“2次函数”时,可创设交通安全的“刹车距离”情境,让学生利用所给的实验数据,动手绘图感知刹车距离与刹车时的速度之间近似于1个2次函数关系,然后观察图象,估计函数类型,并确定1个满足这些数据的函数关系式,进1步利用给出的刹车距离和车速限制判断某次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如此让学生带着1种好奇的阅读情绪去阅读并参与学习过程,肯定会大大提高阅读质量.
2、培养阅读习惯
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习惯,从而使学生学会阅读.教师在阅读指导时,应该站在较高的视点上为学生播下1种阅读的思想,并敦促他们形成优良的阅读习惯,唯其如此,才可能收到理想的阅读效果.
1、学会动手.在课堂教学中,经常看见有学生双手抱臂读数学的情景,这是1种非常滑稽甚至忌讳的数学阅读习惯.要培养学生随时提笔在手,准备圈点勾画:关键概念、关键字词、关键语句、关键图形、关键数据… .
“学会动手”的另外1层意思指学生要善于对数学活动进行体验.有时要根据数学学习内容的具体情况,要大胆主动地去找学具拼1拼,摆1摆、移1移、剪1剪、画1画、折1折、量1量,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如在学习“3角形内角和定理”时,学生把3角形纸片的两个角剪下来拼在第3个角的顶点处,通过拼图,形象直观地验证了“3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几何事实”,还可以启发学生找到证明该定理时作辅助线的'方法.
2、学会比较.比较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使学生明确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这里主要说类比.如学习分式的基本性质、运算法则可以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运算法则:(1)从定义上看它们有较多的类似之处,因此类比对象为分数;(2)让学生根据类比法猜想分式的基本性质;(3)学生交流讨论,指出叙述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有的学生可能会说“…乘以(或除以)1个不等于0的数…”,此时教师可请学生更正.
3、学会置疑.置疑是解决问题的桥梁.它能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悬念,进而激发其探究欲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增强学生理解数学语言的精确性和思维的严谨性、深刻性.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中要勤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例如,填空:1组数据由5个正整数组成,中位数是3,且唯1众数是7,则这5个数的平均数是( ).这是1个比较简单的小题,但从学生做的情况看不算理想.学生根据题意分析这1组数据的构成,但往往还无法得出结论,不免就要提醒再读题,进而置疑:这里的“唯1”有什么作用,对解决问题有什么帮助?只有想起了“1组数据的众数可能有多个”后才会明白“唯1”的真正内涵.从而才作出“3后面必是两个7,3前面只能是1和2”的正确判断.
4、学会用“错”,即善于执果索因,变“错”为宝.根据错误结论查找错误原因,从而反思、改正、优化自己不良的阅读习惯,这是对学生平时学习的要求,也是对教师教学的启示:教师在批改作业、试卷或听学生回答问题时,也要善于从学生错因中“读”出学生的不良阅读习惯 ,从而进行有效务实地指导.如:在海上小岛A看远处的船B俯角为30°,已知小岛顶端A高出海平面40米,则船与小岛的水平距离为( )米.正确结果应为40,而1部分学生的结果为,批改作业时我从学生的错误数据“算”出了学生的错因:他们都把“俯角”想当然地理解成“视线与铅锤线的夹角”了,说明在读概念时没思考其真实内涵.此后再给学生讲解该题时才有了针对性,否则就“误诊”为学生是粗心算错了.
3、优化阅读技巧
实践中发现,很多学生把数学当作语文、英语1样来阅读,那是因为他们不了解数学阅读的特殊性,结果“书读百遍,其意却没有自见”.其实,数学阅读有它较为特殊的方法和技巧.对于信息量大1点的数学内容例如数学应用题教学,1般可尝试如此操作:
首先可通读,初步感受问题发生的背景及整体脉络;要会用通俗的语言把应用题的大致内容描述出来,因为1个应用题就是1个数学故事;
其次是细读,认真读每1个字、每1句话、每1个数据,要让学生真正明白“每1个字,都是珍贵的,每1段句子,都是富有思想的”,特别要认真阅读后面的问题,这样阅读才有针对性;
第3要精读,在多次细读后也许就能知道题中的关键词、关键句、关键数据,再进1步带着问题研读它们,特别要认真揣摩包含数量关系的语句。
第4,读写要结合,这里的“写”是广义的,它可以是把重要的语句和数量关系提炼出来,还可以是画图,也可通过画表格等方法,把数量关系填写出来,并找出相等关系.
(关于此例见下篇)
4、拓宽阅读途径
现在的初中生(俗称90后),社会阅历浅薄.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联系现实生活的问题,他们有时解决起来比较费力,主要是难以适应知识、技能在新情境中的迁移,如“利润问题”、“增长率问题”等等.因此,就应多读1些数学应用方面的数学书,有助于开拓他们的知识视野.例如让学生认真阅读数学教材中的阅读材料,但这远远不够.还要通过第2课堂或者兴趣学习小组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1定数量的习题,并为他们推荐相关的数学书籍来阅读.
1 2下1页
【数学课堂如何“读”占鳌头】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