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民俗类文学作品教学策略论文
关键词:民俗类文学作品;探究;品味;开发利用
1.引导学生走入文本,探究民俗文化内涵。
乡土风情、传统节日、饮食特色等民俗往往反映了当地人民的愿望、情趣和审美倾向。这些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文化积淀,无不体现着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解读此类文本的首要任务是内容梳理,理解其中蕴含的美好内涵,让学生与文本对话,让学生走进文本,让文本走进学生的心里。
“梳理课文内容”这项作业初中学生基本能独立完成。因此,我们可以把它作为“前置作业”,出现在预习案中,可设计成“请用一个动词加一个名词的方式,概括本文的主要事件”;也可以作为教学的第一环节,用“假设情境法”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以生为本,激发兴趣。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文本架构全篇的方式。最后,在“悟意”中完成“审美”,直指文本内核。这样,把握了文本的主要内容,理清了文本思路,也就形成了课文教学的线索。
2.采用多种形式,品味乡土语言。
民俗类文学作品往往会为读者勾勒民俗民风的美丽画卷。为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大部分作品都会采用“场景描写”。在教学中,可着力引导学生用“批注法”自主品析场景,引导学生从段、句、词的角度,来细细赏析场景。如,“用一个段描摹一个场景”“用一个句勾画一个场景”“用一个词点染一个场景”。场景品味时,要注意品中有评、边品边导,品中有读、读中有思,品中有比、前后勾连。可在情境中品,在比较中品,在拓展中品。教师还可以用丰富的语言训练活动,引导学生从描写分析的角度,感受场景描写的有主有次、有声有色、点面结合。如,可让学生通过朗读或是情境表演,感受文章的语言精练,内涵丰富,情趣饱满;可用“替换法”“对比法”或“改写法”,引导学生体会场景描写中运用动词的精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始终扮演“导游”和“主持人”的角色,将学生由“自发主体”引向“自学主体”,实现由“共生课堂”走向“内生课堂”的理想教学目标。
3.开展实践活动,开发利用民俗文化资源。
为了加深学生对民俗文化的了解,学习这类文本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创新实践作业,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和思考。
例如,学习中华传统节日的文本時,可布置综合实践活动作业——《人们为什么要过节》,引导学生研究传统节日:可让学生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节日,如,人类为什么要过节?节日是怎样缓解人们的工作和社会压力的?还可从节日的文化意义或文化功能的角度进行研究,充分利用人们在节日热爱文化表演的特点,对节日进行综合研究。可要求学生“五人结伴三步走”——第一步“观察与记录”:是什么?在哪里?其意义与价值?第二步“分析与推理”:现状怎么样?造成这现状的原因有哪些?第三步“反思与实践”:方法与建议?我的思考?为了完成这一实践活动,学生或走访身边大街小巷,或借助网络,或求助父母或老人,等等。此类语文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利于学生语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促进素养的全面提升。
【民俗类文学作品教学策略论文】相关文章:
高中语文下外国文学作品难点及教学策略论文11-22
文学作品论文提纲11-15
外国文学作品论文12-04
如何引导幼儿欣赏文学作品论文12-08
浅论文学作品氛围的感染力03-18
小学儿童文学作品教学之我见论文11-16
护理专业实践教学策略论文11-16
高校舞蹈教学策略与改进措施论文07-02
外国文学作品分析毕业论文03-07
历史课堂中文学作品渗透之我见论文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