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教育方法探究论文
第一篇:高中物理对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分析
摘要:只有建立起来对一门学科的兴趣,学生才能主动的学习,在学习中表现出更加强劲的动力。对于高中物理教学来说,这门学科难度是比较大的,因此,如果没有兴趣的激发,让学生感到难学和乏味的话,就很容易越学越差。高中物理老师要将一部分精力放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上。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学习兴趣
一、做好学情调查,在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安排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在日常学习中,我们发现很多的老师是完全按照自己的预想在做教学,对教学有一套自己的预测和计划,而很多时候这是不合适的,因为很明显脱离了学生的实际。高中物理课堂也有这个特点,物理是一门科学,该如何教学,按照什么样的逻辑顺序教学教师的确是最有发言权的,可是我们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却也有对教学本身的看法。如果教师的教学不符合大多数学生的期待,我们就会失望,在学习物理的这条道路上就会付出更多的艰辛。所以,作为学生,我特别希望老师能多跟我们交流,下课的时候,向我们了解一下对老师上课时候教学方式和教态语言等的感受,老师在收集上我们的反馈之后最好在以后的教学中体现出来。前面说过,有的学生不喜欢某个教师的教学方式,老师如果不问,学生也不说,老师就不会寻求改变,对于学生来说就会一直忍受下去,兴趣就很难培养起来。另外,有的学生很明显可以看出来,上课的时候状态很差,不认真听讲,老师布置的作业也不完成。这样的学生,老师也不能放弃,而是要重点关注一下。他们自己放弃对物理的学习一定有他们的苦衷,作为老师要了解他们的苦衷,例如,有的学生缺乏自信心,在考试不理想的时候就认为是自己的智力问题,丧失了自信心,也就无法在学习上表现出多少兴趣了。还有的学生他们的家庭可能缺乏爱,让他们无心学习,觉得学习再好也没用,也无法挽回父母的感情。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更是要特别关心,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怀,从而让爱重新回归,让他们对未来重新燃起希望。
二、从精彩的实验教学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的自然科学的学科。而且,学生们大多也愿意动手操作,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物理知识水平和实验操作技能。所以,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们可以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物理实验教学的模式,可以为学生的亲身体验创造更多的机会。特别要加强探索性实验的训练,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在学生已有知识和初步具有实验技能的条件下,由教师提出课题,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在实验中观察现象,主动探索,然后得出物理规律。例如,学习动量定理后,有的教师做了这样的一个实验,拿一根粉笔竖立在讲台边缘的纸条上,然后问:谁能拿出粉笔下面的纸条又不接触碰倒粉笔?做法是可用手捏住纸条的一端,用另一只手的食指迅速打击纸条,这样能使学生在亲自动手实践中,既使兴趣因诱导而生,更使学生在终生难忘的小实验中获取和巩固了知识。所以,老师们这些别出心裁的小实验实际上给了我们学生很多的小惊喜,一个个小惊喜串联起来,我们对物理这门学科的兴趣就变得更加浓厚了。在实验室里展开的教学,老师要尽可能放手让我们学生操作,当然为了保证安全,一定要在实验之前把注意事项向我们宣讲清楚。当然,学生做好了准备,也能提高实验的成功率。教师也要鼓励我们学生多进行创新实验,无论是理论学习还是实验学习,老师都可以启发学生,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实验材料,放飞学生的思想,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三、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我们都发现,在教学中教师风趣幽默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并赢得学生的喜爱、敬佩,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即所谓的“爱屋及乌”的效应。例如,在讲“楞次定律”时,有的老师这样比喻:在被太阳晒过的烂泥塘里,当有人踩上去时,烂泥面会阻碍你下沉;当下沉后,你想拔出腿来,烂泥又会阻碍你拔出腿来。这样讲解真的让我们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楞次定律,又能吸引学生,可谓一举两得。在这轻松愉快的问答之间不知不觉就说明了物体的重力势能和质量有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由于教学既是认知学习的过程,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所以教师上课时的语言、语调、动作要富有感染力。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教学能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从而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总之,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关键。物理难,所以很多学生的兴趣不好建立,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的情况做好了解,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缺乏兴趣的症结所在。另外,老师也要更新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尹德兴.探究物理美激发高中物理学习兴趣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
[2]李娟.浅议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J].教育教学论坛,2013,(13):99-100.611.
第二篇: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的应用
摘要:培养高中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新课程改革对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一大要求。因此作为高中物理教师,更是应该转变自己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这样才能顺应当下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潮流,并且加强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而作为高中生,同样也要深入了解物理学习的重要性,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培养自身的探究能力,这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且合格的高中生。本文主要针对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浅析。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探究式教学法;高中物理教学;应用
将探究式教学法融入到高中物理教学中,实际上也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而这不仅是对学生的考验,更是对高中教师教学水平的考验。纵观当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早已经无法满足当下新课程对于高中学生培养的要求了,所以将探究式教学法应用于高中物理课堂中,也是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并深入学习物理等相关知识。总之,作为教师能够将这种意识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必定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将探究式教学法应用到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意义
1.1符合当下素质教育理念要求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在高中物理课堂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法则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物理作为重要的学科知识,实际上也承载着极高的文化价值,并且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可见,创新高中物理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并科学应用探究式教学法,不仅符合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而且也更加有利于培养高中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逻辑推理能力。
1.2帮助学生更好的应对考试
虽然当下应试教育教学模式已经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冲击,但是考试依旧是当下检测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不过纵观近几年高中物理的考试题型设计,早已越来越趋向于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考察。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有意识的将探究式教学法应用于课堂之上,也是希望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并促使他们也能够更好的应对各种数学检测,考试的题型。与此同时,学生也才有更多机会在重要的考试中脱颖而出。而不具备这种能力的学生则只能完成最基础的题型,更无法拉开与他人的巨大差距。
2将探究式教学法应用到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途径
2.1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和氛围
课堂学习氛围的营造是探究式教学法得以更好实践的关键,因为只有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和氛围,才能促使学生的活跃思维得以施展,从而激发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兴趣。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整个课堂都是以教师为主,从而使得高中生根本没有丝毫的创新意识,自主能力更是难以得到培养,以致于他们对于很多基础知识的学习,也仅仅只能被动的接受,记忆,而这无疑也极大地限制住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因此,作为高中物理教师,应该明确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重要性。所以,在让学生接受知识的同时,也要有意识的将探究式教学法应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之中。比如:在讲到高中物理“摩擦力”这一节课程时,以汽车刹车时,如何才能使其产生最大的制动力为例。关于这个问题,很多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会一致认为刹车的轮子不转动时,制动力最大,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针对学生的错误回答,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及时指正,即打开汽车上所安装的防抱死系统,就能最大程度上防止汽车车轮不转动。而用相对科学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得出的结论则是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滑动摩擦力的原故。由于汽车在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频繁,几乎人人也都能接触得到,加上这些问题多来源于生活,且又能用相关物理知识进行科学的解释,从而更能激发学生对物理摩擦力以及更多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进而也就更有利于良好教学氛围的营造。
2.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传统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常常出现这样的局面:学生总是被动地听老师讲课,虽然他们认真地做着老师讲的课堂知识,但是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从来也不会提出质疑,而这实际上也是不利于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实践的。因此,作为高中物理教师,应该要尽可能的为学生创造更多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机会,尤其要鼓励学生们针对课堂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大胆的想象和猜测,只有给予他们足够多的创新空间,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比如,在讲到“力的分解”以及“滑轮省力”相关知识的时候,就可以引入类似这样有趣的故事情景:有两位大力士在为谁的力气大而争吵,他们都认为自己的力气无人能敌,这时路过的一个小孩子对他们说,自己同样力大无比,只需要有一根结实的绳子就能拉动他们两人,两位大力士看到小孩子向自己挑战,当然不服......由于该类情景教学形式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因此教师可以趁此机会鼓励学生就这一问题进行讨论。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之后,他们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也必定将得到普遍地提高,而探究式教学法也能更好的应用到高中物理课堂之上。
2.3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思考空间
高中物理都具有抽象的特点,由于高中生对于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探究式教学法应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因此,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那么作为教师就应该牢牢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从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堂时间和空间,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加积极并勇敢地走进课堂之中。比如,就“把质量为108g的铝制成体积为50m3的球,到底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这一问题,学生会产生不同的分歧,这时候教师就可以把课堂时间完全交给学生,并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实践,讨论等方式对此问题进行验证。这样不仅能促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一个准确的答案,而且他们也因此获得了一个更加良好的思考空间。由此可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物理思维空间,探究式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也将得以体现。
3结语
自主探究能力是学生所应该具备的优良学习品质,也是学生综合能力得以提升的一大表现。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应用探究式教学法,不仅能促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还能让他们积极的参与到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活动中,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的照本宣科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张虎.自主创新教育的探究[M].光明日报出版社,012.06.
[2]葛新元.实用高中物理学习方法[M].开明出版社,1998.12.
[3]何旭明.学习兴趣的唤起[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01.
第三篇:高中物理教学解析
摘要:对于高中物理教学来说,学生自主的实践学习比教师的理论传授效果更好一些,以学生为主体,营造课堂的气氛以及情感引入等教学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的效率。对高中物理教学提出了一些见解,希望能够为同行们起到一些教学上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高中物理;学习环境;学习热情
物理学科的大部分知识都是一些抽象的概念以及定律,物理是一门能够反应生活科学的学科,作为应试教育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却是一门比较头痛的学科。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所运用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以口头式的教学为主,学生都是出于被动式的接收知识,没有过多的进行思维锻炼导致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都是事倍功半,教师的教学效率与学生的学习效率都不太乐观。学生学习物理大都是将物理一些定律进行反复的背诵,实际的运用以及理解不够深刻,学习的效果很差。而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能有效的改变这种教学的情况。
一、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热情
科学研究表明,人一旦得到了低层次的需求才会去追寻更高层次的需求,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进行有效的运用,根据学生的心理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从情感上着手,将枯燥的物理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需要教师放弃自身的高姿态来融入学生,高中时期的学生容易出现叛逆的心理,过于严厉的教学态度往往会使学生产生逆反的心理。教师需要能够放下自己的身段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学生在受到教师的关怀与鼓励之后往往会由内而外的进行改变,教师给予的尊重是学生学习和进步的动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提出对问题的看法,这时还需要教师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给与学生肯定,然后为学生做出解答,这样学生可以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从而心怀感激,从而增强学生对物理课程学习的信心,这种教学的方式也是一种对学生情感上的激励,这对于学生学习物理来说是非常好的开端。
二、通过物理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以此来优化教学的效果
对于物理学科来说,实验是物理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所得到知识积累比单纯的从课本上了解的理论概念要容易接受。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他们在初中时由于办学条件的原因并不能做很多物理实验,进入高中后,教师应该多给学生提供实验的机会,以此来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学生只有通过自身的实际操作才能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教师也要参与到实验中去,与学生一起,及时的引导学生;学生在设计实验、准备实验、进行实验以及分析结果的过程中,教师都要进行及时的而引导,在过程中鼓励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发散学生的思维想象,从而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提高物理学习的效果。
三、教师要做好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知识的衔接与过渡
初中物理课程基本上都是以一些原理定律为主,学生在掌握这些基础之后,才能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得到思维的拓展,根据所接触过的理论知识来进行分析和理解。学生在高中阶段是属于思维进一步发展的阶段,对于物理的分析也会从定性过渡为定量,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做好知识的衔接与过渡。一些学生在初中时物理的学习成绩比较好,可在进入高中之后,物理学习成绩却是屡屡下降,这是因为高中物理的教学重点与初中的不同,学生需要在初中的定性分析基础上转变为定量分析,用理论知识来进行定量分析,这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做好引导的工作,帮助学生做好初中物理知识与高中物理知识的衔接,从定理的表面现象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物理分析能力。
四、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进行分层推进。学生在进行课堂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分类指导,采用分层推进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进行疑惑解答,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指导。对待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要有耐心有爱心的进行指导,不能用歧视的态度来对待学生,一视同仁,用一样的热情来对待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尊重,增强学习的信心。对于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错误要进行及时的纠正,进行严格的监督,习惯让学生写学习总结。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需要鼓励其进行研究性的学习,组织相同水平的学习小组,激发学习的热情。
五、结语
对于高中物理教学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在顺应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王莹.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初探[J].科教文汇,2014,(11):34-39.
[2]古鑫.浅析高中物理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13,(06):23-26.
第四篇: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提问的实施策略
摘要: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要实施有效提问,我们必须精心设计,注重问的过程实施,丰富提问策略,使“问”成为高效课堂的重要推手。
关键词:高中物理;有效提问;实践策略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织手段,也是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有效策略。美国教育家斯特林卡尔汉曾经说到:“提问是教师增进学生思维,评估教学后果以及推进学生实现预期目的的基础把持手腕。”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精心设计实施提问工程。我们知道,提问并非一个单一环节,可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问的设计、问的提出、问的对象选择、问中引导和问后评价等多个方面。这些环节都是“问”中不可或缺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问”的有效性问题。因此,要实施有效提问,必须通盘考虑,精心设计,科学实施,才能保证“问”的有效性。但在实际物理教学中,我们个别教师对此不加重视,“随意问”、“口头禅问”屡见不鲜,根本就没有对提什么问题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如何提问才有效、为什么要这么进行提问等问题进行思考,导致提出来的问题过于抽象化、书面化、形式化,以至于不能起到很好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这样提出来的“问”就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在全面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今天,提问作为教学的重要一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科学实施,使其具有较高的有效性。
1有效提问的概念界定
关于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的概念界定,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有效提问是引发学生心理活动,促进思维能力发展的一种方法和手段,是成功教学的基础;有效提问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一种相互交流与互动。传递与反馈的桥梁与导航,它将教师的意图传达给学生,又将学生的学习反馈给教师;有效提问即为理解而提问,让学生开动脑筋。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认为有效提问就是要能调动学生思维参与,让他们积极思考,能促进他们自主质疑和问难。而在新课改的实践中,我们倡导以问题为纽带的课堂教学,提倡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问题走出教室。而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物理教学,要求我们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提问,要充分发挥提问诱思、导向的功能。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驱使学生积极思考,参与学习过程,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在积极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学生就逐渐地学会了建构知识,理解知识、领会知识,运用知识或许还会发现一些新的问题。
2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实施策略
提问作为一种高频率使用手段,是调动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方法,我们要在精心实施的过程中,注重问的艺术性和科学性综合设计,注重方式的多样性。
2.1实施生活化问题策略。物理源于生活,是生活的抽象概括
因此,作为问的设计,也应体现生活化的理念,问的内容也就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所谓生活化问题策略是将问题置于现实的生活情境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和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鲜活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在学生的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与自然界、社会发生联系,许多问题的背后都隐藏着使学生心存疑惑、充满好奇的物理问题。
2.2激趣引疑策略
学起于思贵有疑。南宋教育家朱熹告诉我们,学生无疑须教有疑。教学中,我们就应设计出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兴趣的问题来,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参与到思考行列中来。例如在讲“电磁感应”这一课时,采用故事引趣设疑提问方式。向学生讲讲电磁感应发现的历史故事,并通过故事提问:“瑞典科学家科拉顿,与法拉第一样也在研究磁场产生电流的方法,为了减小电磁铁对电流计的影响,他将电路的开关和电流计分别放在相邻的两个房间里,在一个房间接通开关,赶紧跑到另一个房间去看电流计,结果跑来跑去,一无所获,为什么科拉顿会一无所获?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通过这样的情境性的提问,就能很好地起到激趣引思的作用,学生就会在“问”的刺激下产生主动思考的意向和“我要学”的欲望。
2.3分解式提问策略
分解式策略是指教师为使学生对当前问题做进一步理解的需要,事先把复杂的学习任务逐步深入地加以分解,以便学生能自行构建知识体系和物理思维来达到教学目的而采用的一种行为活动。在新课改实践中,我们常常围绕主题设计成一个“大问题”,并把这个“大问题”设置成几个拾阶而上的“小问题”,形成“问题串”,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思考,解决完“小问题”,也就完成了大目标。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牛顿第一定律中关于“力与运动”关系的提问教学片断。教师先演示(1):一辆车(有轮子,正放)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用力推车运动一段时间后停止用力。演示(2):一辆车(轮子朝上,倒放)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用力推车运动一段时间后停止用力。由这两个实验,教师提出了一系列相关的问题:一是谁能描述刚才这两个实验中的现象?根据你看到的现象,你什么想法?请说明理由。二是(1)与(2)现象中,小车在桌面滑行的距离不同说明了什么?三是如果将小车放在水平气垫导轨上来做实验,请同学们猜想一下结果会怎样呢?四是如果老师将水平气垫导轨再加长一点,那小车的运动情况将会怎样呢?五是如果水平气垫是光滑的,而且很长很长,同学们推理一下,小车的运动情况又将会怎样呢?六是你现在认为“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有力物体必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会停止。”这个观点对吗?你现在能描述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吗?这样进行,对学生理解“力与运动”关系就有了清楚的认识。在教学中采用这种策略进行有效提问,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与知识的意义构建,教师的作用是搭桥引领探求知识结论的方向,而不是把答案都告诉学生。总之,在物理教学中,我们不能轻视问的实施,要采取有效策略,特别是能根据学生的实际相应策略来达到有效提问这一目的,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展开思维活动,让他们在”“问”导向下又“生出”许多新的“问题”来。
参考文献
[1]张永花,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提问初探[J].新课程,2015年。
[2]张志永,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提问方式浅析[J].考试周刊,2011年。
【高中物理教学教育方法探究论文】相关文章:
1.高中物理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