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学教育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的重要性论文

时间:2024-10-28 21:43:23 教育学 我要投稿

论美学教育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的重要性论文

  研究美学教育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的重要性,目的在于通过发现当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美育的不足,发现美育对学习的重要性,找到优化美学艺术教育的途径。本文介绍了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美育的不足,分析了美学教育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的感知力与创造力;健全人格操守、提高审美修养。并就艺术设计专业中美学教育的举措提出了建议。

论美学教育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的重要性论文

  美学教育,又称美感教育、审美教育,指通过系统和专业的教育,使受教育者能够认知、体验、感受、欣赏自然与社会中的美的元素,并且具有发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即,通过后天的教育,受教育者能够经由被动感知转而形成主动创造美。在此过程中,受教育者的理想、情操、品格、素养等能够提升至美的境界。最初对美学教育的定义十分狭窄,即将艺术理论教育等同于美学教育。随着人们对美育的认识深入,后逐渐延伸为对审美观念的培育及对美学素养的教育。再后来便扩展为广义的美育——将美的原理与其他各专业教育融合、渗透后形成的教育。

  一、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美育的不足

  (一)技术性教育比重过大,学生审美层次粗浅

  受长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国内不少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中美育程度并不高,甚至由于过于关注升学率、关心学生未来就业情况而将艺术设计更多地推向技术设计的程度。分数、策划、作品成了衡量教育结果的唯一标准,考量艺术设计成绩演变为对制图、建模的评价。这种沉默的暗示将学生不自觉地引导到了 “技术好等同于设计好、学习好”的地步。加之部分教师仍然坚持着狭义的美育观念,没有正确理解美感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差异,也就无法在专业教学中适时融入审美教学。功利性的教育形式与狭隘的美育理念造成了不少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审美修养方面常常停留在粗浅的表层,比如只注重形式上的审美,过于看重设计的技术性、技巧性;又或者错误地将流行、时尚与本质美混为一谈,将少数人一时间的审美趣味误作为真实、经典、永久的美。

  (二)缺乏通过美育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

  早在20世纪初期,教育大师蔡元培先生已然明确表示过美育的终极目标在于“陶冶感情”,正确的做法是将美的理念融入教育行为。艺术设计中的 “艺术”已然与美育产生了内在的联系,只需着重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情感、品性、个体修养等方面的美感教育、审美教育。但是,当下不少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却偏离了这个本质的教育轨道,转而将艺术设计这个相对感性的教育专业推向了类似于理性专业的教育模式,即在教学过程中用大量定义、概念、技术操作手段替代了应有的审美、美感教育。艺术设计教学缺乏通过美育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学生的情感、人格都未能在教学中得到应有的素质培育。

  (三)美育与德育背离

  美学大师苏霍姆林斯基的美育理念中,审美教育与青少年“道德标准的形成”必不可分,审美涉及未成年人“精神生活”的所有领域。中国传统教育中也有“大善大美”的理论。可见美育与德育是不可分割的一体两面。然而现实中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中专注于技术和理论的教学,却极少涉及到对思想道德的教育内容,加之市场经济背景下整个社会中无处不在的功利意识、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潮给未成年人造成的不良影响,不少高校学子往往错误地将物质产品中的名牌、大牌与真实的美等同起来。美育和德育的背离不仅造成学生在艺术设计专业学习时难以区别形式美与本质美,更有甚者,一些学生迷惑于广告宣传与社会现实,在人生信念与价值观念上出现了严重的偏差甚至扭曲。

  二、美学教育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的重要性

  (一)提升学生的感知力与创造力

  美育的主要任务包括了四个层层递进的能力培养,分别是基础的“美的感知能力”培养;其次为“美的鉴赏能力”培养;最后是“美的表现和创造能力”培养;最高的境界是“追求高尚的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的培养。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美育的终极目标之重点在于利用技术展示和创造美,而不是为了技术而技术。技术只是手段、渠道,是引领学生最终踏上美的目标之地的途径。艺术设计专业应当培养更多的设计大师、艺术家,而不是一批又一批的工匠。

  创造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旋律,甚至达到了无创造不生存的地步。“苹果”之所以能够快速超越微软成为当前数码界的领袖,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其创新和创造的能力。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实现创造美的前提在于感知美,首先能够感知和体味,之后才能有所创造。比如说,将一个建安黑釉“鹧鸪斑”的斗茶杯放在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面前,他们能够看到什么?对于具备审美鉴赏能力的学生而言,杯身上紫、蓝、粉青、黄、暗绿的大小点和块正如同鹧鸪鸟颈、背、胸和腹上如云如雾的斑点花纹,象极了夜空中灿烂绽放的烟花。若将乳白的末茶汤液置于这样的杯盏中,白的愈白,黑的愈黑,彩色斑块恰如繁星点点,这样的好茶好杯已然成了美的画卷,怎能不让爱茶人痴迷。可若是在缺乏审美能力的人眼中,这样的斑驳却只是杂乱无章,别无其他。两相对比下,前者能够领会何谓“纤纤捧,研膏溅乳,金缕鹧鸪斑”的极雅生活情趣,甚至能够施展想象力,将“鹧鸪斑”的图案应用到诸如服装或建材的表面图案设计中。但对后者来说,一个黑漆漆、釉色杂乱的茶杯仅仅只是个杯子而已。

  (二)健全人格操守、提高审美修养

  美育与德育永远并行,符合美育标准的事物必不违背德育的规范。比如中国人堪称世界上最爱玉石的人,中国古人对玉的喜爱甚至曾经上升到国之礼器的境界,《周礼》中就有“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的论述。虽然玉石确实看上去漂亮、摸起来舒服,然而中国人对玉的喜爱绝不止于表面的形式美。事实上,在中国古人眼中,玉被认为是“德、质、音”皆美之物,故有“玉有五德”之说。更将玉和人的道德品质相关联,称“君子如玉”等。由此可见,中国人对玉的喜爱其实是透过形象看本质,通过玉的形式美深入到其中的本质美,将玉作为高尚人格与道德修养的具象化符号来喜爱和尊崇。

  美学教育其实正如玉的形式美延伸至本质美的特点,受教育者经过美育达到认识美、感知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程度后,则能在相当程度上达到身心平衡,不为外在、物质困扰的较为理想的思想道德境界。尤其在当前这个物欲横流、金钱和物质几乎完全主宰了人类生活方方面面的世界上,能够确实认识到本质美的存在,不被外物污染、得以遵从本心生活的人已然不多。而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美学教育的成果往往不是短期和功利的,它的成效需要时间展示。美育的力量在于健全学生人格操守,使其排除物质世界的纷扰,具有高屋建瓴的艺术视角,有朝一日能够引领学生设计出一件真正具有美学价值、得以传世的“作品”,而不是大批量、甚至可以在流水线上复制、匠气十足的“产品”。

  三、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美学教育的举措

  克服功利性的教育意识,不以技术替代艺术是解决当前艺术设计专业中美育缺失的主要原则之一。学校应当创造条件让学生更多地接近自然中的美学元素,比如更多地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感受天然的美等。“采风”是一种在潜移默化中开展美学教育的较好方式,即使只是到城市近郊观察也是不错的选择。要让学生认识到大自然是形成美、创造美的平台和基地,自然的美是真实的美,不涉及金钱、物质的美往往是本质的美——在农田中辛勤劳作的人、田间地头茂盛生长的植物、为生物带来滋润的雨水、天空中的云卷云舒……这些都有美的元素在其中,自然中拥有无数的美,只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美就无处不在。

  自己动手创造美也是不错的选择。但过于依赖现代化的器械却并非上策。很多时候,电脑或许能够以成百倍的速度和效率帮助人完成一件设计,但也在无形中制约了人类大脑的创造力与想象力。铅笔和泥巴有时恰恰是开展审美教育不可或缺的工具。绘画、雕塑能够形成灵动的双眼和灵活的双手,也在提高着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即使是折纸或剪纸也能以最简单的材料衬托出最质朴、天真、纯净的美感。甚而至于,冬天枯干的树枝、浅河滩裸露而出的大小石子都能够在具有艺术美感的人眼中和手中组合成体现孤寂、悠远、淡然之美的“枯山水”。

  四、结束语

  美学教育是与德育、智育等并重的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广义的美育定义中,美育是与其他各专业教育相融合后的教育。但长期应试教育模式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的美育却被无形中忽略。美育的成果常常是隐性的,这是其被忽略的根本原因。但是,对于艺术设计专业而言,艺术与美本质上的关联注定了美育对学习者层次的提高,尤其是人格完善上的重要作用。因此,加强美育不仅会影响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程度,更重要的是对其道德、品格的引导及修正,这才是美育对学生最根本的作用。

【论美学教育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的重要性论文】相关文章:

论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挫折教育论文03-27

关于高校中艺术教育的重要性的论文05-21

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论文03-14

论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现状与改革11-24

传统图案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应用02-26

美学边界论纲哲学论文11-16

体育教育对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论文03-26

论对企业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性论文01-09

论古希腊模仿论的美学价值哲学论文11-16

论“美学生活化,生活美学化”论文12-06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