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心理学毕业论文(通用5篇)
大学生活又即将即将结束,众所周知毕业前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有准备、有计划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那么毕业论文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护理心理学毕业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护理心理学毕业论文 篇1
一.了解和学会应用护理心理评估的一般过程
心理评估是应用观察法、访谈法和心理学测验等多种心理学方法所获得的信息,对个体某一心理学现象做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客观描述,将来要成为护士的我们首先要确定病人目前首要的问题是什么,然后确定评估目的。评估病人有无心理障碍,或是有无异常行为比如自杀、自伤行为。要了解被评估病人的一般情况,病人就医的主诉、现病史、家族史及是否一有心理问题,是否需要心理方面的帮助。要对重点发现问题、特殊问题进行详细深入的了解和评估,在掌握一般情况的基础上,对有心理问题的病人的具体问题进行深入了解和评估,可借助各种方法,如焦点问题访谈或心理测验,以及“作品”分析等方法。还要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分析,写出评估报告,得出初步结论,并对病人或家属及有关人员进行解释,以确定进一步问题处理的方案。
二.理解心理评估的实施原则及注意事项
实施原则包括动态实施原则和综合灵活原则,动态实施原则是病人心理活动随着环境、疾病进展等因素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心理评估是个动态的过程,评估者需动态实时评估病人的心理状态及其变化。综合灵活原则是对于已获得的病人资料要综合考虑,灵活分析。了解各种心理评估方法的局限性,不宜将评估结果绝对化,需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并结合其他评估方法综合判断分析。注意事项
1.心理评估人员的要求 ;
第一、评估者对待病人应热情、耐心、细致、尊重病人,同时必须采取严肃认真和审慎的工作态度。
第二、评估者还应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经过心理评估心理测验学方面的专门训练,熟悉各种评估方法的功能、适用范围及优缺点。
第三、评估者还应具备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包括普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病理心理学、心理测量学以及心理评估学等,熟悉一般疾病特别是精神疾病的现象和诊断要点,以便于鉴别正常与异常的心理现象。
2.应用心理评估方法的注意事项;心理评估可以为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的设计、治疗效果评价以及行为发展方向提供客观的指标,因此,心理评估对于临床心理护理有着重要的意义。评估者首先需掌握各类各类心理评估方法的优缺点、适用范围以及该方法是否适合自己准备评估的对象;其次,要熟练运用各种心理评估的方法及各种分析评估结果的方法,并对影响评估的因素有充分的认识;最后,要正确看待评价结果,联系实际情况客观解释结果。
三.理解临床护理心理评估基本方法
行为观察法:
(一)人的心理是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的,因此,对于个体行为的客观观察是心理评估的重要方法之一。行为观察法是指在完全自然或接近自然的条件下,对个体可观察行为的过程或者结果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记录。其目的是描述临床行为表现、评估心理活动、监测行为变化,提供客观依据。
(二)行为观察的设计
观察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观察的结果,为确保观察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在设计一个观察方案时,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观察情境 对行为进行观察既可以在完全自然环境下进行,可以在实验室情境下进行,也可以在特殊环境下进行,在医院中对病人的密切观察大多属于特殊情境下的观察。在不同观察情境下,同一观察都可能表现出不同的行为,例如,领导者即使病得很严重,在工作单位的自然情境下仍然可以游刃有余地处理工作事宜,而当进入医院在客人的陪同下见到医生就有可能退行到任何事都需依赖别人。因此评价观察结果时,就充分考虑观察情境对于结果的影响。
2.观察目标行为 在心理评估中,观察内容包括很多,例如,仪表、言谈举止、注意力、兴趣、各种情境下的应对行为等。而在实际观察中,必须根据评估目的明确观察目标行为,对准备观察的目标行为要给予明确的操作性定义,以便准确地观察和记录。
3.观察时间 包括直接观察时间、观察次数、间隔时间及观察持续时间。直接观察的时间一般每次持续10~30分钟,避免因观察者疲劳对观察结果有影响;观察次数一般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如一天内进行多次观察,则应分布在不同时段,以便较全面观察病人在不同时段、不同情境的`行为表现及规律;如观察期跨越若干天,则每天数次观察的时间应保持一致。
4.观察资料记录
(1)叙述性记录:可采用录音、录像、笔记或联合使用的方法进行客观记录,也可按观察时间顺序做简单记录表,记录重要观察指标。
(2)评定性记录:根据评定量表的要求进行观察记录,例如,记录“疼痛等级3,焦虑等级2”
(3)间隔性记录:也称为时间间隔样本,指在观察中有规律地每隔同样长短时间便观察和记录一次,这种记录方法能够准确反映目标行为随时间变化的特征,间隔时间根据研究需要和目标行为性质而定。
(4)事件记录:也称事件样本,记录在一次观察期间,目标行为或事件的发生频率,这种记录方法常和时间间隔记录结合使用,较多在条件控制较好的观察和实验研究中应用。
(5)特殊事件记录:观察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特殊事件,对于那些不同程度干扰目标行为的事件,观察者应详细记录这些特殊事件,并分析这些特殊事件对目标行为产生的影响。
(三)行为观察法的注意事项
为了使行为观察结果具有良好的客观性、准确性和科学性,许多研究者提出了在进行行为观察时观察者就注意事项:
1.观察者就尽可能客观、系统、全面而准确地观察目标行为,并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角色,做到“客观”,分清是客观的描述还是自己的感觉、反应。
2.观察都应认识到自己对被观察者的整体印象,评价自己的主观判断是否对观察结果产生影响。
3.观察者需控制自己,不对那些与目标行为关系不大的特殊行为和突发事件发生兴趣。
4.对于与自己年龄、文化背景或价值观相差悬殊的人,观察者在分析结果时应尽可能从被观察者的角度而不是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行为。
5.观察者结果尽量采用描述性方式记录目标行为,避免使用解释方式;对观察行为的产生原因需进行合理探索和解释。
(四)行为观察法与其他心理评估方法相比,具有自身的优势和局限性。
优点:直观、真实、简便易行。
缺点:单一、不客观。
临床访谈法:
访谈,是访谈者(临床工作者)与来访者(病人或来访者)之间所进行的有目的的会晤,是访谈者收集信息、诊断评估和治疗干预的基本沟通手段。作为临床沟通的专门技术,临床访谈与日常交谈有本质的区别。访谈的目的很明确,内容及方法都是围绕目标组织设计的。
一般而言,访谈者需要通过访谈了解来访者的一般情况、来访目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更需通过访谈来建立初步的人际关系。最重要的是,通过访谈现来访者建立起协调的关系,以保证心理测验及随后的心理咨询与治疗顺利开展。
(一)访谈的内容
1.一般性资料访谈的内容 访谈初期的目标是获得一般性资料,即来访者的一般人口学信息及基本病情资料。访谈者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设计一个半定式的访谈检查表,按照规律逐一访谈。
2.心理评估资料访谈的内容 在一般问题和病史访谈后,常常要进一步对其心理状况进行检查,这是更加特殊的专业化的心理诊断性访谈。心理诊断性访谈主要围绕病史采集和精神状况检查的内容及诊断需要的资料进行。在进行心理护理前,我们也必须进行心理心理诊断,虽然不像精神科工程师和临床心理学家那样必须详细地对来访者的精神状态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价,但也有必要对其主要精神状况作粗略的检查。在一般问题和病史访谈后,根据需要可进行心理(精神)精神状况检查,主要包括感知阶段思维障碍、智力、定向、注意和记忆、情绪表现、行为方式和仪表、自知力等。
(二)访谈的策略和技巧
1.建立良好的信任与合作关系 访谈者的目的是创造一个可接受且温暖的氛围,使来访者感到安全、被人理解且不担心受到评判。访谈的成功主要取决于访谈者与被访谈者之间能否建立良好的关系。以下方面有助于良好关系的建立:
(1)访谈者保持自然、放松和积极关注的姿势。
(2)用友好的接纳的方式交谈,维持适当的目光接触。
(3)说话的声调平静、温和、富有感染力。
(4)努力使访谈成为双方都积极参与的活动,不轻易中断来访者的谈话,对于来访者的言语和非言语的行为都做出适当的反应。
(5)及时发现来访者由于担心而产生的焦虑情绪,鼓励、安慰他们,打消来访者的顾虑。
2.注意倾听的技巧 耐心、专注、诚恳地倾听来访者的表述是访谈取得成效的关键。倾听时就把握四个要点:距离、姿态、举止和应答。适宜的角度和距离、身体稍前倾的姿势、适当的点头微笑、注视,适度赞许和肯定性语言等,由此体现访谈者对来访者的接纳、肯定、关注、鼓励等感情。优秀的倾听者不但在访谈中注意到来访者说了“什么”,而且还通过他们的声音、表情和姿势注意到来访者“如何”说,通过来访者所讲出来的内容察觉到他们尚未说出的感觉和问题。访谈中访谈者要不断反省自己,调整思维、感觉和行为,使访谈过程轻松融洽。
良好的倾听要求访谈者不仅要注意来访者,而且也要注意自己.当访谈展开时,访谈者要时刻反省自己的需要/价值和标准是如何影响自己的访谈技术以及所形成的对来访
护理心理学毕业论文 篇2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寿命普遍延长,人口老龄化日益明显。进入21世纪年以来,我国老龄人口逐渐增多。到如今,全国早已经进入老龄化社。而老龄化的社会必将带来一系列的新问题。因为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逐渐衰老,出现食欲减退、记忆力和认识功能减退、失眠、视力下降、两耳失聪、免疫功能低下等。随着健康状态和社会环境的改变,老年人的心理也会或多或少地产生一些变化,出现一些心理健康问题,如失落感、孤独感、恐惧感、抑郁、健忘等。与此同时,住院患者的平均年龄也逐年增高,要使老年患者能保持愉快的心情,积极配合治疗,促进健复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护理人员掌握一定的老年心理护理技巧显得紧迫起来。
关键词:
老年人口 心理护理挑战
我国的社会和经济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这就导致了大量老年人生命长度大大增加,这是社会发展的可喜表现。但是与此同时,大量老年人也给我们护理心理行业带来了一些挑战,这要求我们要时刻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也是如今心理护理工作者的重中之重。
心理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能,通过护理手段,控制一切消极影响,帮助患者拥有最佳的身心状态。心理护理的形式分为有意识心理护理和无意识心理护理。前者是指护士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通过设计的语言和行为实现患者心理调控、心理支持或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后者是指在护理过程每个环节中,护理人员的一切言谈举止对患者的心理状态的影响。较理想的护理目的是指帮助患者在其自身的条件下,保持最佳身心状态。即在护理过程中护士能运用护理手段,控制影响患者消极的因素,帮助在各种状态下的患者都能保持最佳的身心状态。
从老年人的身体状态和心理来看,他们在这方面的确有巨大的需求。在我看来,这种对老年人的心理护理并不比普通护理工作难度低,反而是老年人的现实状况更需要我们的这种心理护理。那我们在这个过程中该如何去做呢?
下面是我对如何进行老年心理护理的看法。
1:我们应定期开展老年人的健康教育讲座 首先我们要了解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生活自理能力大大降低的客观现实。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组织器官 生理功能衰退,导致机体调节功能不良,新陈代谢发生紊乱, 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性的能力降低,抗病能力减退,因而有更多患慢性疾病的机会。如听力下降、反应迟钝、近期记忆减退,牙齿松动、咀嚼困难所致消化功能下降、胃肠道蠕动减弱,因骨质疏松易发生骨折等。因此,
我们护理心理工作者应该有针对性地向老年人介绍疾病的基本知识,以此帮助老 年人正确认识疾病。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和自我照顾的能力。最好定期开展有关老年人的心理教育讲座,帮助老年人要树立正确的生死观。要求他们适当参加社交活动,充实精神生活,安排好家庭生活,保持家庭和谐,从而取得家庭成员的理解和支持。使他们提高生活和生命质量,以达到消除或减少老年人各种心理问题的目的。
2:我们应该尽力帮助老年人调整情绪 众所周知,老年人易产生情绪、性格、与人交往改变,智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表现为悲观、苦恼、诉苦、自我为中心、躯体不适、易怒、依赖性强、判断力差、多疑、过于敏感、情绪古怪等一系列的问题。所以护士要多给予老年人特殊的照顾和热情的关怀来减少老年人的精神刺激! 帮助其积极面对疾病和生活中的问题!向老年人讲述和示范各种情绪调节法。如自我教育法,活动转移法,沟通调节法,环境调节法和适当发泄法等。我们护理心理工作者要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活动和锻炼。当然,除了语言交流外,护士还可以增加一些非语言的交流,如轻抚老人和搀扶老人走路等。我们还可以帮助老人做一些喜欢的事情来调节他们的情绪。如果老年人的社会身份有较大变化,他们所出现的情绪也会有较大的变动。这就要求我们做好他们的情绪疏导。
3:我们应该了解老年人的就诊心态和护理需求
老年人到医院就诊有着比年轻人更加紧迫的心理,少数老年患者还会对医院对护士有着抵触心理,这往往是多次就医无效的结果。有很多突然发病、初诊的`老年患者,他们平时身体比较健康,对突然发病心理承受不了,普遍存在着“早就诊,早治疗”的迫切心理,急切希望得到医术高明的医生为他耐心细致的进行全面检查、诊治。希望得到医务人员的关注、安慰和交流,祈求得到照顾的心理,而且对医护人员的态度十分敏感,此时护士应热情接诊,合理疏导患者的情绪,有针对性地向患者讲解疾病发展的原因、治疗方法和预防保健知识,使之获得自我保健和疾病转化的信息。还有一些多次复诊、诊断仍未明确的患者,表现为焦虑、紧张、烦躁,常常表现为坐卧不安或来回走动,不断询问与自己疾病相类似的患者,急于想知道诊断治疗过程、医生 医术是否高明等情况。各种化验或仪器检查使他们加重了紧张感。此种患者期望得到同情、关心、帮助和尊重。护士应主动迎接和引导,耐心解释,协助出诊医生使患者尽早明确诊断和受到医疗保护,满足患者的基本的需求,给予心理安慰,使之产生安全感和信赖感。营造温馨和谐的就诊环境。
4:我们要想办法增强老年人的治病信心
从医学上讲人有了信心才能激发拼搏精神,从而产生顽强的意志。只有保持坦然的心境和乐观的态度才能产生自身抗病的潜在能力,从而配合医生治疗疾病。
老年人在社会中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加,身心问题及社会环境引发的各种问题也日益突出。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水平也有待提高。 事实上,有很多老年人对治病已经失去了信心,他们大多数是来回复诊或者是得了一些疑难杂症的患者。他们对治好病不抱有希望,甚至是不再遵循医嘱。因此,护士在老年人的心理护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护士必须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来帮助老年人改变这些不良的心理行为和生活方式。更多的是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及时为老年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指导他们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帮助老年人保持身心健康及良好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广大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和自身健康的群体水平,主要是增强他们对治愈自身疾病的信心,使他们尽量不受外界的干扰。从而有利于疾病的救治。 5:我们要建立一个良好的护患关系
在护理工作中,护士的仪表、举止和态度都会留给病人深刻的印象。护士的言行对病人具有一定的影响,尤其对老年人更要注意礼貌和尊重,并有同情心,帮助病人排忧解难以减轻病人痛苦,使其身心处于接受检查治疗和护理的最佳状态。然后我们的各种操作要准确、娴熟。门诊护士应具有精湛的技术操作水平,做好治疗前的解释工作,讲解治疗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操作过程中要做到严格执行各种操作制度、准确到位,使患者消除恐惧和疑虑,得到患者心理上的信任和行为上 的配合,从而达到最佳的诊治效果。其次呢我们要重视语言艺术和沟通技巧旧。一般来说老年患者非常重视情感流,护士在施治的过程中应讲究语言技巧,针对不同的患者、不同病情、不同心态进行诚挚的交谈,了解并掌握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状态。最后呢我们要时刻保持仪表端庄、语言和蔼、热情接诊、亲切自然。视患者如亲人,给予患者温馨的照顾,以愉快、积极、乐观的情绪 感染患者及家属,尊重患者、引导患者、服务患者,消除其紧张和恐惧等心理,取得老年患者的信赖与合作。这样我们才能够建立一个和谐的护患关系。
小结:
老年人由于身体的虚弱、家庭的变故、离开工作岗位等多种因素,容易出现各种不同的心理问题,如忧虑、悲观、孤独、对疾病的恐惧等。因此,要鼓励老年人坚持锻炼身体及用脑,保持家庭和睦,保持心境开朗。在护理工作中应根据老年人的心理状况,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尊重、关心老年人,引导老年人的心理向积极的向改变。要提高老年病人的治疗效果,医护人员应重视对他们的心理护理,这样可以排除老年病人的紧张心情和孤独寂寞感,抓住病人的不同心理状态,因人施护,护理效果常是显著的,同时也可以调整他们的情绪,增进护患间的关系和信任度,使老年病人保持良好的心态,以利恢复健康。 总之,针对老年病人的心理特征,护理人员在对老年病人进行护理过程中除了提供功能性护理外,还必须了解和掌握老年病人的心理状况及特点,取得病人的配合,充分保障病人的康复,提高护理人员的心理护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龚世珍.对老年患者心理护理的体会. 实用护理杂志, 1994, (10):35-36.
2:周建英,郝原英,胡亚静,&邢海华.老年人的健康与心理护理. 护理研究, 17
3:杨卫平.(2011).:老年人的心理特征与护理. 中国健康月刊:a(2), 129-129.
4:张文艳. (2012). 老年人心理分析及心理护理.中国医药指南, 322-324
5:苏士云. (2008).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 吉林医学, 1171-1171. 10(10), 29(14)
护理心理学毕业论文 篇3
摘要:本文根据护理人员的心理特点,简要阐述了将心理护理的理论运用到护理管理中的目的和方法,使护理人员能以愉悦的心情投入到护理工作中,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护理工作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心理;护理;管理
护理心理学是以普通心理学的一般原理为基础,以护理人员和患者的个体心理、心理护理、以及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修养为研究重点。因此运用护理心理学,能够维护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促进护士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增强医疗服务各项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护理队伍的凝聚力和工作力。门诊护理工作实行院长领导下的护理部主任、科室护士长二级管理体制。搞好护理工作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实施分级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1]。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学科的发展,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士要从社会、家庭环境、疾病、心理和精神等方面对患者实施全面的身心护理。医院应积极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心理学、管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边缘学科的知识,将心理护理、护理管理中的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工作的管理水平,从而能有效地促进医院的发展和建设。具体做法如下。
1激励护理人员树立自尊自重,克服自卑心理部分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缺乏正确的全面的认识,认为护理工作每天给患者打针、发药、三班轮转、工作单调乏味,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为患者翻身、拍背、吸痰、导尿、端便盆等生活又脏又累,社会地位低,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自卑心理。根据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护理管理者在管理中须根据不同时间、不同情况、不同层次的需要,充分利用物质、精神、信息等动力,不断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树立自尊及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激励对于人的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一切内心要争取实现较好条件,包括希望、愿望等所产生的一种动力[2]。在门诊护理工作中对护理人员运用的最重要的心理护理理论就是激励理论。激励理论就是运用这种内心状态及职工心理需求,激发职工工作动机的一条现代化管理原则。目前管理心理学中的激励理论主要有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及公平理论。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1.1加强医德医风教育通过举行一年一度的庆祝“5.12”国际护士节系列活动,如会议、演讲、巡回医疗、观看录像等各种形式,积极宣传党对护理工作的重视,职工家属对搞好护理工作的期望,充分认识护理工作在医疗卫生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光荣感、责任感。
1.2开展向先进模范人物学习的活动大力宣传医疗卫生事业中的先进人物、事迹,用白求恩、赵雪芳精神激励同行,同时树立本院护理人员中的先进典型人物,认识到护理工作中的真正价值,增加自信心。
1.3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为了防止“高效益、低道德”的现象出现,教育护士长和护理人员,时刻树立“在其位要谋其政,在其岗要负其责”“、今日工作不努力,明日努力找工作”等观念,真正做到“一切为了患者,一切方便患者,一切服务患者”,使全体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普遍增加。
1.4讲究工作方法管理工作者对待自己的下属,防止用简单、粗暴、训斥的方法去处理工作中的矛盾,在开展批评或指出对方存在问题的同时,也要注意尊重对方,肯定其成绩,赞扬其长处,满足对方的心理需要,使其对批评的改进意见容易接受,不易产生反感,避免逆反心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逐月进行护理质量考核,消除侥幸心理护理规章制度是构筑护理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护理人员价值观、道德行为规范、行为准则、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它以规则和制度的形式,对某一文化加以肯定或否定,明确禁则和允则,它是全体护理人员共同遵守的办事准则和行为规则,是关系到护理工作正常运行的保证性文化和支柱性文化[3]。因此医院要完善护理部门的各项规章制度,才能使护理工作管理有的放矢。另外医院护理部可结合医院的具体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护理质量标准,并不断修订、补充,量化后逐月进行百分制考核;定期组织晨间护理检查和夜间查房;充分发挥院护理质量委员会的作用,每季度对全院的护理质量进行一次大检查,检查结果通报全院并和科室资金挂钩。每个人都有自尊心、集体荣誉感,谁也不愿意因为自己侥幸的不执行标准影响科室,从而消除了侥幸心理。
3定期组织培训学习,促进求知好学心理鼓励科室护理人员积极继续医学教育,定期举行科内护理知识考试、技术考核、成绩优秀者给予奖励,考核不合格者给予批评和再培训。
护理心理学毕业论文 篇4
摘要:在医学教育中,护理教育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它所承担的责任是为卫生健康事业培养人才。而护理方面的人才在培养中需要护理教育的关注,这可以保证护理职业人员的素质水平。
关键字:医学教育;培养;护理教育
当今的时代在进步,社会的经济与卫生方面也都在进步,因此我国对护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我国的医生在人口中的比例相比于世界的平均水平来说已经有所超出,但是护士却很少,因此医生和护士的比例严重失调。为医护教育寻求与医院发展需求相匹配的道路,培养医院所需求的护理专业人才,提高卫生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率是如今急需得到解决的一些问题。本文主要对于护理教育现今的情况和发展形势进行分析,为我国护理教育方面的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一、为我国培养出一批优秀的护理人员
现在我国护理教育的方式已经成为了多层次,多渠道的体制,例如专本硕博代表着我国高级护理教育,这个层次的教育已经基本步入正轨。但是护理基层还需要更多的基础工作人员。中级护理教育就是以培养基层护理人才为目标,让毕业的医护学生在就业时选择各个层次的医护单位从事护理工作。在护理教育中,需要着重注意实践理论结合,尤其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培养。教育不仅要重视技术,还要对学生的道德品质进行教育。一方面,我国的护理人员不论是服务的意识或者理念都不及先进国家的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必要。另一方面,现今的生源对教育有一定的影响,而且现在的护士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所以品德教育比之理论的教授与技能提高更加重要。一个人的事业是否成功,与他的思想品德有很大的关系,良好品德的培养是一个缓慢培养的过程,因此应该在教育中对学生们进行培养,让我国的护士具备真诚,尊重,关爱等优秀品质。
二、对医学护理教育的发展投入更多关注
1.增加人文教育类课程。如今,人文关怀在在医学上需要更好的彰显出来。人文关怀简单来说就是“对人展现的关怀,”更多的体现在于弱势群体上。而在医院,体现人文关怀的地方在于对患病者的服务上。在现在的竞争趋势下,很多医院已经对原有的体制进行了改进,在医生与护士的职责中要求对于患者进行治疗与护理时需要尊重患者,开导患者。需要从患者的角度进行思考,考虑病人患病的心情。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为了快速且更好地跟上现代的医学模式转变的脚步,护理专业在教育过程中需要更多地加入人文课程,使其比重上升,对于在校学习的学生,培养他们的医护意识,使其走上岗位时可以把更为人性化的医护服务提供给患者。为和谐医院的建设铺好道路。医院是为人进行服务的,而医护人员是员工的核心人员,也是医院的护理文化的创造与传递者。因此对于护士培养应当从医护学院抓起,也就是对在校生的人文教育加大关注。
2.护理界男性护理人员更有优势。在护理教育的领域中,男护士有其特有的优势,因而成为了护理教育培养的一个新的亮点。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医疗仪器、设备被投入使用,护理也已经不再是以往单纯的健康指导和病情观察等内容了。以前只有女性的临床护理工作慢慢的正被男性给替代。男护士因其特有的优势把大部分医院的护士基本上为女性的局面给打破。要培养有特色的男护士,在培养的过程中应该注重经验的积累,培养优秀的男护士,使其在工作中能够将女性没有的优势展现出来,让男护士在就业时有可以更有优势。
三、改变护生的思想从择业观开始
科学技术在进步,社会也在发展。医学模式已经发生了改变,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卫生保健体制的改革已经开展,人们对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现在的.护理工作模式也已经不是传统观念上的护理模式,护士护理工作的内容和范围开始扩大,护士角色和任务也有了很大的改变。这些变化都对开展护理教育的学校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提出了挑战。因此,护理教育事业的路还有很长要走。我国人口众多,且农村的人口比例在我国有一多半的比重。因为我国的发展还比较落后,城乡医疗资源的配置也还不够合理,学生的就业观念也还不够完善,还有受经济条件的影响,很多学生都愿意生活在大城市中,想在大医院中就业。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健康的认识不断的完善起来,护理的人员数量目前还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所以,在培养人才的同时,应该注重对学生思想的指导,让学生有正确的就业观念。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学校应该教育学生有在社区就业护理工作的观念。要让学生有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为国家的发展付出自己的一份贡献的思想观念。国家应该对护理生毕业后走向基层、走进社区的思想给予支持。护理生应该把所学的知识本领应用在基层,社区中。为基层的人民提供保健性的护理服务,提高基层人民的身体素质,造福于民、造福于基层、造福于百姓。为护理的技术进步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出一份力。
综上所述,护理生的教育依然是严峻的。护理教育的工作者应该加强护理生的职业情感教育,设置合理的护理课程教育,加强教育护理生的护理观念,强化教育学生的护理职业态度和观念,身为一名护理人员,发扬南丁格尔精神不是说说而已。我国应该在保持系统的理论教育的同时,借鉴西方的先进教学方式,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还有动手能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性护理人才。护理学院应该形成以能力培养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心里素质培养,在临床护理和技术培养的基础上强化学生的个人能力培养,培养出新时代的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余剑珍.高等护理教育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2]蒋颖.护理专业校本高职课程设置改革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
[3]王淑曼.高等院校本科护理专业办学特色研究[D].河南大学,2012.
护理心理学毕业论文 篇5
【摘要】对系统化家庭治疗的原则和方法,以及优势和局限性本文进行了一定分析,并说明了它对心理咨询的可借鉴性意义。
随着家庭治疗的扩展和深入,出现了许多不同的适用不同情况的方法,如系统家庭治疗,它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把整个家庭看作一个系统,它的处理方法是理解和改变整个家庭的结构,治疗的关注点是家庭而不是个人的症状。系统家庭治疗也有几种不同的学派,其中结构化、策略化、系统化家庭治疗有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系统化家庭治疗的代表人物包括Milan小组、Hoffma、Penn和Temn等等。
一、系统化家庭治疗的基本理念
1、家庭是一个有边界的系统,它可以适应家庭成员的变化,促进家庭成员的成长,同时为了让家庭正常运转,家庭成员应该共同努力实现家庭功能。而夫妻、亲子、兄弟姐妹分别构成家庭系统中的子系统。
2、家庭的边界必须是半渗透的,以确保它的生存和对社会的适应。因为人在一生中会发生许多变化,如上学、落榜、结婚、生子、升迁、降职、退休等等,每个变化都可能成为一个转析点,如果家庭不能适应这个变化,那么家庭成员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孩子到了青春期,想独立、自主,如果父母仍象过去那样包办代替,孩子就会出现逆反心理,并可能出现问题行为。
3、家庭是一个可调节的自稳态系统,它有能力对外界和内部的改变做出调整来保持自身的稳定。当家庭内部的一部分元素发生改变时,另一部分也发生相应的改变,两者共同作用使家庭恢复稳定。这一过程叫做负反馈,通过负反馈使家庭系统功能稳定和自适应。与负反馈相对应的正反馈指的是,家庭内部发生一个小改变,都因为其他成员的互动作用,使这种改变扩大化甚至异常加剧。一般一个人做了某件事,家庭成员会赞成或反对,会强化或减弱他的行为,比如你有一个12岁的女儿,她告诉你她想与同学一起坐公共汽车到商店买新年礼物,你会同意吗?如果你仍象过去那样认为她尚小,没有大人陪伴会不安全,那么她以后可能再也不会征求你的意见,或者以后始终谨小慎微,没有独立精神,这就是正反馈。
二、系统化家庭治疗的指导原则
系统化家庭治疗人员要遵循三条原则:建立假设,迂回询问和中立。
建立假设指治疗人员以对他所要访谈的家庭收集的信息为基础建立一个明确的假定。在治疗中可以有多个假设,假设多一些,思路就会多一些,对方接受的可能性也大一些。在通常情况下,我们习惯于惯性思维,往往对不同的人采用同样的假设,比如一个女人说我最近心情糟透了,我们马上就会想可能又是婚外情。米兰学派认为提供一个问题的多种假设,来访者的思路就会宽一些,如果第一个假设不对,就用第二个假设。提出假设可以使治疗人员收集到信息,也可以引导来访者思考。米兰学派认为治疗的任务是让来访者用不同的方法看问题,而不是强迫对方改变。
迂回询问指治疗人员针对他所征求的各种关系、变化和差异以来自家庭的反馈为基础而进行的调查。我们在治疗中经常发现,问“你们夫妻关系怎么样?”“你觉得你爸爸和妈妈关系怎么样?”其结果可能是不同的,之间会有很大的差别。前一种问法可能会遇到阻抗,而后一种则不会,甚至还可以掌握有关家庭关系的多种信息。
保持中立。中立原则对于家庭会谈和建立与家庭的关系十分重要。中立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所有家庭成员的中立态度,不站在任何一个家庭成员的一边,对每一个家庭成员保持客观和公正的立场;二是指治疗者对待家庭的信仰、价值观、种族立场、社会准则和阶层观念持一种“非评价”的态度;三是治疗者不视症状为病理学性质的,而是家庭系统功能失调的表现;四是治疗者对家庭的改变和家庭结果保持中立,这意味着治疗者并不提倡某种改变,也绝不能将某种改变强加于某个家庭之上。
系统化家庭治疗之所以强调中立原则,是因为它认为治疗的目的是增强家庭改变时的自由和能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治疗人员应该做到不判断、不责备。
三、干预性的谈话
系统化家庭治疗主张不判断、不责备,只是倾听,那么如何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呢?系统化家庭治疗认为干预性的谈话是最佳途径。
治疗师的每一个问题都会带有某种意图或是源于某种假设。有些问题的目的`是使治疗师能够把握来访者的处境和经历,而另一些问题主要是为了激起治疗上的改变。问题可分为四种:直接的问题、迂回的问题、策略性的问题和内省性的问题。每种问题的目的效果是不同的。
直接的问题,目的是调查性的。主要用于了解家庭成员的现状及其相互关系,这些问题往往会对来访者或家庭产生保守的效果。如一个家庭的妻子对你说她的孩子不听话、难以管教,那么你可能会问孩子什么地方不听话?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什么时候不听话?等等,这就是直接的问题。直接的问题有两个弊端:一是使这个家庭更深地陷入到直接的感受中,无助于挑战家庭已有的信念;一是可能引发判断性的态度,不利于家庭治疗。
迂回的问题,目的是探索性的。问题是要引出人物行动、认知、观点、感情、事件、信念、环境等等之间反复或循环的关系。它往往以对事件间的可能联系的好奇心为特征,而不是特别需要知道问题的来龙去脉。迂回的问题对家庭有潜在的释放作用,使他们逐渐意识到家庭成员固有的方式。例如问妻子:孩子不服管教时你丈夫在做什么?问这样的问题会使丈夫意识到妻子不仅对孩子的行为感到苦恼,也对他的行为不满。迂回问题的主要弊端是随着问询范围的逐渐扩大,可能会偏离问题的核心。
策略性的问题,目的是用一种特定的方式影响来访者或家庭,是矫正性的。治疗师的行为更象老师或教育者,告诉家庭成员他们错在哪儿和他们应该如何做。如:你有没有请你丈夫帮助你管教孩子?这种问题往往对家庭有约束强迫的作用。治疗师尝试着影响来访者按照治疗师认为更健康更正确的方式去想去做。常见的副作用是家庭成员对自己过去的方式感到有罪感或羞耻感。不过,在治疗过程中偶而使用策略性问题也非常具有建设性。这些问题在挑战有问题的思维方式或行为方式时可以大胆使用。
内省性的问题,目的是促进性的。治疗师更象一位指导者,鼓励家庭成员调动他们自身解决问题的资源。内省性的问题对家庭更具有促动性的作用。如:你如果请丈夫和你一同管教孩子会怎么样?治疗师影响性的意图由于对来访者自主性的尊重而弱化了,因此问题的语气往往更温和,家庭成员感觉自己象是被邀请进入新的观点而不是被推拉着。这些问题往往给予家庭成员新的认知状态、新的看法、新的方向或新的选择空间。他们也能重新评价家庭目前的认知和行为,找出问题所在,从而产生新的关系和新的解决办法。
总体来说,采用迂回问题和内省问题,家庭成员更可能感受到尊重和新奇,并自发产生转变,而采用直接的和策略性的问题,家庭成员更可能感受到评判、交互讯问和强迫。
为了使家庭成员发生改变,系统化家庭治疗除了采取干预性谈话方式外,还采取其他策略:
1、正性暗示。治疗者给予症状行为一个良好的解释,来改变家庭其他成员对症状成员和症状本身的知觉,进而改变围绕症状行为的互动方式。比如:孩子也许并不是有意拒绝上学,而是因为她怕妈妈独自在家会因为沮丧而自杀,孩子非常害怕失去妈妈和家庭解体。这种鼓励症状的方式,最终却能起到建设性的改变家庭内部互动关系的作用。
2、“仪式行为”。治疗者为家庭布置一系列任务,包括家庭去做什么、在什么地方做,何时做和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做等等,这样做的目的是在那些互动关系混乱的地方建立起明晰的行为。例如在一个三代人的家庭,奶奶经常干预母亲对女儿的教育,由治疗者设计的仪式行为是让奶奶和母亲在某些特定的时间轮流对女儿进行教育,这项工作通常要作为家庭作业来完成。
3、提出困境。治疗者指出任何一种选择的好处和可能带来的不好的地方,当家庭成员面对选择时,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信仰、情感和恐惧,这样的训练可以帮助家庭作出改变的决策。
四、系统化家庭治疗的优势和局限
系统化家庭治疗作为一种特定的心理治疗方法,一方面拥有自己独特的原则和技术,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还常常有选择的吸收其它学派的治疗方法,因而具有明显的优势。
1、系统化家庭治疗遵循的中立性原则,能更有效地消除家庭成员的抗阻,因为它使家庭成员感到了尊重,治疗效果会更好。
2、系统化家庭治疗建立的多种假设和迂回询问原则,使治疗人员能了解到更多的信息,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及问题所在。
3、系统化家庭治疗的目标是增强家庭改变时的自由和能力,不强迫对方改变,同时它认为治疗人员不能过分卷入,因为这样会使治疗人员深陷其中,不能清楚掌握问题的实质。这一点对热线咨询人员也同样适用。在热线咨询和面询中,咨询员有时会出现衰竭现象,如怀疑自己的能力,感到力不从心,试图逃避等等,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过分卷入,把自己当做救星,一定要解决对方的问题,当自己不能让对方满意时,就产生无力感。或者有过多的情感投入,身处其中,无法掌握咨询的方向。不过于卷入才能使咨询员了解事实的真象,帮助对方梳理思路。有人可能会说这与心理咨询的共情原则是相违背的,其实过于卷入与共情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过于卷入是指对方的事件完全等同于自己的事情,投入过多的情感。而共情是指对方的问题保持高度的敏感,能准确理解对方的意思和情感,并对对方的感情作出恰当的反应。
总之,系统化家庭治疗的目标、原则和方法值得心理咨询人员在咨询中参考和借鉴。如在咨询中建立多种假设,并通过迂回询问验证假设,理清思路,找到问题的根源。通过正性暗示提高其自信心,用仪式行为引导其思考和采取行动。坚持中立性原则,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打破来访者对咨询员的心理依赖,提高其独立意识和自主精神,从而达到提高解决自身问题能力的目的。
系统化家庭治疗的优势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但与此同时这种治疗方法也可能会面临一些困难:
第一,由于没有确定的方案和建议,可能使求助者产生失望情绪。特别在我国,心理治疗还没有普遍,人们对心理治疗缺乏正确的认识。再加上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内心是封闭的,不愿让其他人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一旦家庭成员心理出现了问题,人们都习惯于把它隐蔽起来,直到问题严重到了一定程度,家庭确实无力解决的时候才寻求治疗,而这时又会对治疗师产生心理依赖,把全部希望寄托在治疗师身上。他们迫切希望有一个明确的改变方案,如果没有,他们就会感到无助或怀疑治疗的可能性,怀疑治疗师的能力。
第二,有些来访者对动摇其观念的问题可能会加以抵制。这主要是由于问题已积压了很久,来访者已产生了固定的认知模式,要改变是比较难的。比如:我对这件事已想了很多年了,就是因为他的原因,才造成了今天这个结局,我对这件事没有任何责任等等。另外个性的原因也会加大治疗的难度。
第三,系统化家庭治疗主要采取谈话的方式,治疗师通过问一些问题了解家庭的互动方式和信仰,又通过问问题引发来访者的思考,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但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有些来访者可能难以理解治疗师的意图,双方无法互动,这会大大影响治疗的效果。
第四,内省性的问题可能带来复杂的局面,结果可能是不确定的。在很大程度上,治疗师不得不“在黑暗中工作”,无法判断治疗的最后结果。
因此,在家庭治疗中应对各种治疗方法进行整合,因为每个治疗学派的观点都有其合理性,有适用的空间,但都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只有整合,因人而异,选择最适宜的治疗方案才能扬长避短,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护理心理学毕业论文】相关文章:
护理心理学论文(通用18篇)12-31
大学毕业论文毕业论文的写作12-11
毕业论文致谢词以及毕业论文参考12-03
测绘毕业论文12-09
毕业论文的语言12-08
毕业论文的类型12-03
毕业论文的种类11-14
毕业论文模板11-18
法学毕业论文12-03
毕业论文规范03-04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