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析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坚持与发展

时间:2022-12-04 10:24:35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论析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坚持与发展

  论文关键词:劳动价值论;生产要素;分配;剥削

论析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坚持与发展

  论文摘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并未过时,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在社会商品经济条件下,技术是商品,本身不创造价值。科技工作者和经营管理者的劳动是价值创造的重要源泉。生产要素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不等同于剥削,判断是否存在剥削的关键是劳动者是否享有与贡献相应的剩余价值。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否过时是当下理论界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一部分学者依据传统马克思主义观点,严格坚持劳动价值论,但又无法合理解释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体中利润的构成和工资收入呈现的分化现象;另一些学者则直接或间接地否认或放弃劳动价值论,采用西方要素价值论的观点,认为除劳动外的各生产要素也都参与了价值的创造,试图解答前者无法解答的现实问题。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社会的生产力水平、资源配置方式、经济结构和所有制结构、分配方式以及社会阶层等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去认识和解读上述变化所带来的新的问题,这对于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其实,马克思主义本身就蕴含着发展的要求,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经济生活急剧变化的今天,对新的社会实践状况作出新的理论描述和概括,本身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

    一、科学技术工作者与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孟要源泉。

    目前学术界,在否定劳动价值论的学者中有很大一部分认为马克思所指的劳动暗含着属于简单劳动的前提,并就此做出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已经处于知识经济”的今天劳动价值论已经过时的判断。还有一部分学者根据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在现代社会生产中作用越来越突出,甚至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由此认为技术也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巨大的价直,以此否定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两种观点其实都是不正确的,产生这种不正确认识的原因主要在于未能真正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把劳动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价值就是“商品中凝结的无差异的人类劳动”。的确,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简单劳动是社会劳动的主要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劳动这一特定的、具体的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由这些形式所体现的人类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抽象人类劳动并未改变。我们绝不应因此放弃劳动价值论,而是以其自身的逻辑与精髓拓展其内涵,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

    事实上,在社会化商品经济的条件下,技术也是商品,是生产资料。它本身并不创造价值,只能转移其本身蕴含的价值。所谓技术“创造“的价值,其实来源于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劳动付出与应用技术工程人员的劳动,仍属于马克思意义上的抽象人类劳动范畴。技术应用于生产的过程中,工程人员本身也要运用复杂的技能,属于复杂劳动,除了将技术中极高的价值转移至商品,本身还创造出新的价值。而技术中原有的极高的价值则是由科技劳动者所创造的,是他们智力体力耗费的结晶。需要指出的是,绝大多数科技工作者所得到的也仅仅是自己相对较高的劳动力仃馗,虽然在专利保护的情况下这种情况有很大好转,但仍然有相当大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占有。在西方经济学“外部性”的概念中也可以看出这种付出与获得的不对等。

    至于经营管理活动和技术创造活动,马克思早已指出其属于劳动,并将从事经营管理活动的抽象掉资本家身份的经理人和科技工作者纳入至“总体工人”这一概念。并根据前者指出资本主义“利润中也包含一点属于工资的东西·,·…”,只是这一部分在当时所占整个利润的比例非常之小,以至于可以忽略不计。由于当代市场经济与马克思时代有很大差别,私营企业主的劳动户_远玩超过熟练劳动的支出,是高级的脑力劳动,甚至表现为“创新劳动”,其所创造的价值和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都已达到一种不可忽视的程度。

    钟盛熙教授认为:在“脑力劳动日益处于主导地位”的现代社会中,“复杂劳动的内涵发生了变化”,“呈现出多层次性”,“既包括经过专门训练的体力劳动,也包括一般的脑力劳动,还有一部分更升华为具有全新意义的创新劳动”。这种劳动的显著特征是,它“既包括发明一种新技术,开发一种新产品,获得一种新知识,也包括开拓一个新市场,获得一个新的供货渠道,以及建立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充满创新精神的科学技术工作和经营管理工作正成为创新劳动的主要形式。创新劳动与简单劳动不再是简单的倍乘关系,而是具有几何级数的扩大效应,在现代商品经济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有学者进一步认为,现代企业家的管理劳动包括“决策劳动”、“创新劳动”、“组织劳动”、“学习劳动”,不是一般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而是一种高级脑力劳动,是科学管理劳动,并对以上管理劳动的四个组成部分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在现代社会财富的创造过程中,劳动要素的贡献已经越来越重要,超过了资本、土地等其他生产要素。而在劳动要素中,科学技术劳动与经营管理劳动的重要性愈来愈强。然而,是否可以凭借这些劳动要素就应获取全部的剩余价值,则是下文要讨论的内容。

  二、生产要素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不等同于剥削,判断剥削的标准是劳动者是否得到与其劳动相应的剩余价值。

    马克思在肯定劳动是价值唯一源泉的同时,并没有否认其他生产要素在使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贡献。他所批判的剥削是由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对劳动者剩余价值的全部占有,也就可以理解为其批判的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劳动者对剩余价值索取权的完全丧失。于是,我们不难发现,马克思其实并没有排除生产资料可以占有与其在使用价值的贡献中相应的剩余价值。

    按照这种思路,杜奋根教授认为,“价值创造解决的是价值源泉的问题,价值分配解决的是价值归属问题,因此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之间并不是,也不必是一一对等的关系。’,畴中盛熙教授认为,“既然价值的生产过程同时是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生产过程,而物质财富的创造离不开多种生产要素的作用,那么在资源有限、存在着生产要素所有权垄断的情况下,要素所有者必然要参与剩余产品的分配,否则,不利于资源的充分合理的利用,最终不利于生产的发展。并以计划经济下的我国由于土地资源所有者不享有收益,导致土地资源严重浪费为例,说明即使在剥削制度消灭以后,只要还存在生产要素所有权,要素所有者也都应参与剩余产品的分配。

    可问题是,为什么马克思本人并没有考察生产资料按照其在使用价值创造中的贡献,部分地取得剩余价值的情况呢?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马克思认为在西方典型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必然矮化为商品被排除在生产过程之外,因此也就必然完全被剥夺了剩余价值的求索权;而在取代前者的典型公有制社会初级阶段,每个人除了自己的劳动,谁都不能提供其他任何东西,另一方面,除了个人的消费资料,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转化为个人财产,因此只能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这里马克思所定义的公有制社会,其生产力一开始就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发达生产力水平之上,是其所定义的“第三大社会形态”,其公有制的本质不是简单的生产条件和产品的“公平”占有,而是把生产方式提高到更高形式,是发展生产力和个人的全面的能力,生产资料共同占有本身并不会自动地为“人类社会的最高形式”创造条件。可见,要达到这种社会形态,生产力的发展是长期的。但马克思在深刻揭示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并看到其给人民群众带来巨大灾难时,主张以一切可能的方式加快建立“共同占有”的关系,这样,也就必然会出现“第二大社会形态”生产力条件下的公有制形式,这也正是今天我们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而马克思本人并没有对此加以考察。

    我们认为,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是承担起为“第三大社会形态”创造条件的经济形式。那么也就必然存在生产资料所有权占有的分散化问题。而判断是否存在剥削的关键是劳动者是否享有与其贡献相应的剩余价值。仅仅以生产要素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酉改靛当作是马克思所批判的对劳动者剩余价值的全部占有,我们认为是不严密的,也是不科学的。

    这里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上述的结论并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西方要素价值理论的折衷。相反,其本身具有不可忽视的理论意义。19世纪典型资本主义分配方式,是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劳动力商品化的产物,劳动者只获得劳动力价值,日复一日地只能重新生产自己的劳动力,却永远改变不了从属于资本的地位。而劳动者享有与其贡献相应的剩余价值,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资本化的产物,是劳动者劳动力资本作为社会主义价值增殖过程的要素投入和其他形式的生产要素一样分割一部分剩余价值,从而根本改变了资本的性质及其与劳动的关系,资本不再独占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劳动也不再隶属于资本,资本和劳动的对立,被取代为不同资本形态即劳动力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联合。“劳动者合乎逻辑地成为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全部生产要素最终都转化为劳动者的财产。’.日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对立也因此就逐步演变为劳动者的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并最终走向“重新建立劳动者个人所有制”四,这也就是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自然史的过程。

【论析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坚持与发展】相关文章:

论析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08-22

大学生心理障碍原因论析08-27

试论《体育教学论》中几个观点的辩析08-12

论析加强土建施工管理工作08-05

谈计划行为理论的发展08-19

论析机关党建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论文09-14

浅析自然资源价值: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设释04-15

论塞尔对言语行为理论的创新08-03

析当代西方文学理论与批评之转向08-30

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其防治论析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