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道路交通安全论文(通用8篇)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道路交通安全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道路交通安全论文 篇1
摘要:本文介绍了当前我国交通安全的现状,并全面分析了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针对性对策,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降低我国交通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道路交通安全;现状;原因分析;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汽车持有量也在不断增加,在给人们的生活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如环境污染、交通拥堵、道路交通事故逐年增加等等。当前,我国的交通事故致死率和万车死亡人数均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20xx年,我国交通事故致死率为22%,而发达国家仅为1~4%;死亡人数为3.3人/万车,而发达国家仅为1.2~1.7人/万车。道路交通安全已经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
1、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
截止到20xx年底我国的公路通车里程已经达到了467.73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到了12.1万公里。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历类似,随着通车公路里程的不断增加,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日益严峻。近些年来,我国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持续占据世界第一。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的中期,道路设施建设、机动车数量以及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均处于高速增长时期。而且,这一时期仍会持续若干年。由于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交通安全问题在若干年内将是相当大的难题。
2、我国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
在车辆的行驶过程中,需要人、车、道路之间的配合,如果配合失调,则可能会发生交通事故。另外,还需要合理的管理,对车辆通行进行一定的控制。因此,分析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从这四个方面来进行。
2.1人的原因
这里的人,包括机动车驾驶员和道路上的行人,没有人的行为是不可能产生交通事故的。因此,人是交通安全的主体。由于人的过失而引起的交通事故,占交通事故总数的95%以上。从驾驶员方面来看:由于经济的发展,车辆持有量快速增加,驾驶员的年龄范围也越来越宽,从刚年满十八岁到六十岁以上的都有。年轻人易于冲动,老年人多数文化素质不高,他们都缺乏必要的安全驾驶技术。其中部分人道德水平较低,在驾驶过程中随意性较大,违法行为严重。如酒后驾驶甚至醉酒驾驶、注意力不集中、疲劳驾驶、在公路上竞逐等等,都会存在交通安全隐患,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在发生交通事故时,驾驶员的主要违规行为包括:疏忽大意、超速行驶、措施不当、违规超车、不按规定让行等五个方面。这其中疏忽大意、措施不当与驾驶员的驾驶技能、观察外界事物能力及心理素质等有关,而超速行驶、违法超车、不按规定让行则主要是其主观上不守法规或过失造成,当然驾驶员技术生疏、情绪不稳定,也可引发交通事故。从行人方面来看:不走人行横道、地下通道、人行天桥,反而翻越栏杆、随意横穿马路,以及不按照红绿灯过马路、过马路时低头玩手机而不注意观察通行车辆等,而导致的交通事故屡见不鲜。从非机动车方面来看:不走非机动车道而走机动车道、穿插抢行甚至逆行,乱闯红灯,制动不灵,骑行技术不熟练,骑行时追逐嬉戏等等,都可能会引起交通事故。
2.2车辆因素
车是交通安全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虽然由于车辆原因引起的交通事故所占比例不大,但也是确实存在的。在由车引起的交通事故中,主要原因有转向、制动、行驶和电气。当前我国仍在运行的机动车种类繁多、性能差异较大。而且,我国当前运行的车辆以国产车为主,在稳定性上与进口车辆存在一定的差距。另外,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道路状况不佳,汽车运行过程中磨损较大。同时,由于机动车数量的增速远远超过了道路的增加量,从而导致交通事故的绝对数量大幅度增加。一些在东部发达地区淘汰的车辆,通过各种途径流入西部欠发达地区,导致西部地区的交通事故发生率也在大幅度上升。
2.3道路因素
道路是影响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如道路设计、道路状况、标志设置等等。随着我国道路建设速度的加快,通车公路里程大幅度增加。但是当前我国的道路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造成了一定的交通事故隐患。我国道路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设计不合理,部分道路直线型公路过长、拐弯半径过小、路口导流设置不合理等等,都可能会引发交通事故。
②道路构成不合理,虽然我国在大力发展高速公路,并且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在近几年来也获得了快速增长。但是总的说来高级公路的里程所占比例仍然较少。
③标志设置不合理,道路上需要设置各种标志,但是当前许多标志的设置不合理,如标志设置过多或多少,设置位置不合理等等。
2.4管理因素
管理因素也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是当前我国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对交通的需求量也迅速增长,而当前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水平尚未跟上;
②是警力、设施、技术等各个方面的配置难以满足需求;
③是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普及程度不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3、减少交通事故的对策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当前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严峻,必须采取一定的对策来改善当前现状,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加大宣传,提高安全意识。提高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是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根本。首先,加大对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已经发生的交通事故的宣传,使人们能够充分了解交通法规,认识到不遵守交通法规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其次,加大对于违规的惩罚力度,提高人们的违法成本,不仅仅要对驾驶员的违法进行进行处罚,对于行人的违法行为也要进行处罚,从根本上遏制违法行为的发生。
2)改善道路交通条件。改善道路条件需要长期的努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主要是增加高级公路的里程数,改善通行条件。在新建公路时要注意道路设计的合理性,减少设计因素对驾驶员的影响。
3)加强管理。通过合理的管理,可以大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完善法律法规,使警察执法时有规可循,有法可依;
②加强警力和基本设施的配置,改善执法条件;
③加强对车辆的管理,避免“三无”、淘汰车辆上路,减小安全隐患。
4、结语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的交通安全事故率仍会居高不下。但是,我们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从人、车、路、管理四个方面全面进行改善,尽可能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避免人们的生产财产安全遭受损失。
道路交通安全论文 篇2
【摘要】但由于各种因素,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越来越来突出,农村道路交通事故逐年上升,并呈高发态势,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与损害。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原因何在、如何进行有效治理,笔者就此作一简要探讨。
【关键词】农村;交通;安全
一、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存在的问题现状
1、农民群众交通安全意识问题。其一,部分村民为了贪便宜、图省事,见车就坐,能挤就挤,从不考虑安全问题,一旦遭遇车祸才感到后悔。其二,车主见利忘义,开无牌无证车、报废车和禁止载客的车辆载客,明显缺乏交通法规和安全意识。农民在生活条件尚未得到改善的情况下,根本不考虑参与道路交通活动的方式问题,。如:农村公路用作晒谷场、堆放场,公路沿线占道的现象相当普遍。
2、学生交通流产生的问题。农村教育体制改革村小集中到乡镇中心办学,给学生交通出行带来状况令人堪忧。这样一来,中、小学校,幼儿上学放学都需由机动车辆接送。但是,部分学生家长为了节省开支,临时雇用部分面的车、二轮摩托车用来接送幼儿。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学生搭乘超载车、货运机动车现象较为普遍。另外,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学生三五成群在公路上追逐玩耍,目中无车,临车横路,搭乘无牌车、超载车、货运机动车。
3、部分货运车辆违法载人现象屡禁不绝。偏远乡村二、三轮摩托车违法载客现象依然存在。轮摩托车一般不受路况的限制,驾驶人多为偏远乡村村民,平时忙完农活,挤出时间赚几个零花钱,以补贴家用。而这些“三无”车辆由于车辆技术状况差,驾驶人员素质低,承担风险能力弱,一旦发生事故,赔偿费用很难到位,给事故处理增加了很大难度。
4、占道乱堆乱放,违章作业现象难以取缔。违法占道作业隐患多,特别是沿袭多年赶集习惯,一到赶集场日,各个村民画地为牢、占道为市,不仅造成交通堵塞,而且不时酿成交通事故。另外,比如建房占用街道、公路有效路面堆放物料;利用路边门面开办汽车修理业务等,不仅影响了道路交通的畅通和车辆行驶安全,还不时引发交通事故。
二、影响农村交通安全的主要原因
1、农村交通安全管理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当前,虽然某些行政村已确立了交通安全员,但大都未建立健全农村墟日安全管理、交通事故责任检查、交通安全定期检查督促、交通安全工作例会等各项日常交通安全管理制度,或即使建立了部分交通安全管理制度,但也未能落到实处,工作流于形式。
2、农村交通安全管理经费难以保障。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农村交通安全协管、交通安全宣传等管理经费不到位,交通安全管理各项措施难以落到实处。
3、交通要素不符合交通安全标准。交通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与“人、车、路”等诸多要素有关。一是交通参与者的素质差。主要表现为:机动车驾驶员的驾驶技术差;沿线村民交通法规知识匮乏;安全意识差。交通行为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二是车辆多、流量大、车型杂、车况差。有汽车、农用车、拖拉机、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等各种车型,可谓应有尽有,车型较杂。有不少二手车,还有拼装车、报废车,车况差。另外,农村公路多为四级和等外公路,弯道转弯半径小,线型设计不合理,通车视线不良,桥面窄、坡度大,平面交叉口多,路况差。
三、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对策
道路交通安全涉及“人、车、路、环境”诸多要素,要切实扭转道路交通安全基础薄弱、基层脆弱、管控软弱的现状,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改。
1、确立政府主导地位,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交通安全管理体制。建立“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社会广泛支持”的大格局。首先,要确立政府主导,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列入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纳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县级人民政府主导全县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对交通安全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一考核;乡(镇)、村组以块为主。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管理体制,要落实城乡一体化的交通安全管理经费。乡(镇)主要领导亲自抓乡村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同时,把乡村交通安全工作延伸到行政村,进一步发动农村自治力量,充分发挥农村村级组织的作用,使各项管理措施真正落实到基层。
2、改善路况,完善交通安全设施,提高行车舒适性。农村道路在新建、改建时必须认真落实交通安全基础设施“三同步”原则。认真落实“谁牵头、谁负责”的工作责任制,完善乡村道路日常养护工作机制,加强乡村道路日常养护,做到责任明确,设施齐全,养护规范,确保路况良好。对农村公路中的急弯、陡坡、视距不良、路侧险要等危险路段进行改造,通过增设防撞护栏,增设标志牌,设置公路线形诱导标志等安全防护设施,提高公路行车的安全性。
3、推进农村客运优先战略,优化车辆结构。实施大客运战略,逐步建立起农村客运车“开得通、留得住、有效益”的有效机制,从而进一步优化农村道路上的车辆结构,建立安全、有序、高效的客运秩序,减少农村交通安全隐患。
4、进一步加强农村道路的执法管理。公安、交通、农机等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农村道路的无牌无证、农用车、拖拉机载人、人货混装、违法占道等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从严查处各类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大力整治农村道路的行车秩序。
5、深入农村宣传,增强农民交通安全意识。加强对广大人民群众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做好农村交通安全工作的治本之策,不断提高群众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总之,要保障农村道路交通的安全、有序、畅通,切实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离不开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离不开广大交通参与者的共同努力。
道路交通安全论文 篇3
摘要:
现如今每个工地项目机械车辆多,外界车辆也多,因此工程交通安全事故多,对信息发达的今天,一旦发生事故就立即曝光,对个人和单位带来不好的社会影响,最重要的是它给个人和单位带来不少的损失、甚至生命,所以对于交通安全事故频发的项目工地有必要谈谈交通安全管理。
关键词:
要制度健全;要建立责任制;要开展安全交通教育;要做交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要做交通安全交底;要进行车辆交通情况检查并考核
项目交通安全事故是越来越多,所以预防交通安全势在必行,对于项目交通安全如何才能减少呢?现在我谈谈我个人看法:
1.要制度健全、学习且承诺保证。
要建立车辆安全管理与日常维护制度、运输车辆安全调度制度、场内交通运输车辆安全管理制度和机械设备管理制度等。要在全项目开个交通安全制度会,邀请所要人员参加学习制度,学习完后,制度给大家发一份,让大家签上字,让大家认真落实。
2.要建立责任制、学习且承诺保证。
要建立驾驶员交通安全责任书、员工交通安全责任书,让人人建立起安全交通责任制。要在全项目开交通安全责任制会,邀请所要人员参加学习责任制内容,学习完后,交通安全责任书发给大家签上字,一份在项目部存档,另一份给个人存档,以此让大家认真落实责任。
3.要开展安全交通教育,并进行交通安全知识竞赛活动。
要组织大家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司机日常行为规范、看看交通安全教育视频,请交警讲课等,并进行交通安全知识竞赛活动。
4.要做交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
为防止意外要做交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预案安质部编制,要给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给项目经理审批,最后给专业监理审核且总监审批,项目部执行预案。预案通过后,项目经理要组织大家进行演练。
5.要做交通安全交底。
要编制有针对性的机动车驾驶员安全技术交底、行人安全技术交底。要在全项目开安全技术交底会,邀请所要人员参加了解在本项目上的交通安全隐患并会防护及应急处理,交底完后,发给大家签上字,一份在项目部存档,另一份给个人存档。
6.要进行车辆交通情况检查并考核。
项目部专职安全员要每天检查车辆交通情况,项目部每星期进行车辆交通安全检查,对车辆部件全不全、灵不灵,一定要看制动器行不行,别开带病车,要行驶速度要慢,别穿拖鞋开车,停车后要检查保养好,车子上面要贴反光条等要检查。每月进行对驾驶员和其它人员进行落实制度、责任、安全交底和行为进行考核评分。在行业内不断完善应急项目处理制度,定期组织竞赛活动,使得员工们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实现自身价值,带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机务段高度重视并大力开展“业务状元评比活动”,完善激励机制,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员工进行奖励,对广大职工起到激励的作用,保证应急工作任务得到全方位有效开展。活动的核心要义在于树立先进模范,鼓励全员参与,不断把培训效果应用到实践中去。任何一项竞赛的开展,对于参赛选手都需要做好岗前技能培训工作,在比赛中也不光要看成绩和分数,更应注重体察竞赛项目在规范措施实际执行过程中和风险防控落实进程中是否有利于运输生产安全效能的进一步提升。能够发现存在的薄弱环节并预见提“速”后可能出现的问题,真正达到以赛促练和同步提升安全风险过程管理规范与应急处置能力的目的。
7.公路交通标志设计。
公路交通标志主要以图形、符号活文字形态呈现,可将较多法定信息传递至驾驶人、行人,有管制、警告与引导作用。从其设计的原理看,主要表现在使道路通行能力提升,降低公害,使路容美化,设计中要求做到符合醒目、易读与公认等要求。具体设计中,相关的注意事项包括:
(1)若需将多种标志同时设置在同一地点,可考虑取一根标志柱设计,且安全标志应控制在四种以下,可采取一定的顺序标志牌。若涉及解除限制、让行与先行等标志,避免同其他标志混设;
(2)安全标志凸显,由于标志的作用在于引导、警告与管制等,需保证标志在位置、高度、角度与照明度等各方面设计都较为合理;
(3)协调一致性,由于安全标志本身有一定的约束力、严肃性,设计中应保证空间内的所有标志与设施都满足协调一致要求,如有左转导向箭头设置于路口车道处,安全标志设计中避免再次进行左转向标志的设计。
(4)护栏形式的合理选择护栏设计中首先要求做好护栏形式的选择,选择中可遵循安全、经济、可靠、美观等原则。常见的护栏形式主要表现为:
①普通波形梁护栏。该类型护栏本身为半刚性护栏,在吸收碰撞能量中主要借助横梁、立柱与土基的变形实现,若护栏部件受损,可直接更换,在视线诱导、外观美观等效果上都较为明显。
②混凝土墙式护栏。该类型护栏为刚性护栏,应用原理表现为在吸收碰撞能量中,借助车轮转动角变化、车体变形、车辆与护栏摩擦、车辆与地面摩擦等实现,设计中主要选择车辆行驶可能越出路外的路段。
③绳索护栏。与刚性或半刚性护栏区别,这种护栏为柔性护栏,设计中需取数根有初张力缆索固定于立柱上,一旦有碰撞能量产生,在缆索拉应力作用下可直接吸收,且可有效抵抗车辆的碰撞。
8.其它。
处在项目大建设之中,运输车辆很多,车辆在现场来回穿梭尤其车辆在施工出入口穿行,这要求我们行驶或者是行走要特别小心,尤其在交叉路口要一停二看三通过,别突然跑到车辆前方,出入口要空旷,要清除障碍物;对于我们车子拉土要有专人指挥交通且布置交通安全设施,车辆行驶要慢行,有扬尘要洒水灭尘。拉货车很多,对于这么多车辆尤其要提防交通安全,施工队要配合项目部做好每台车辆备案。对于行驶便道不要坡度陡、地面凹凸不平且宽度要宽,在便道临边做好临边防护且设置警示标牌提醒车辆慢行。在与外单位交叉路口拉土要专门派人穿反光衣、戴安全帽指挥交通且设置警示标牌提醒车辆慢行。各施工队队长要对自己的人员进行开交通安全会,严格把会议精神传达落实下去且上传相片给安质部备案。对于项目部车辆要求专人专管,出车要经项目领导同意,开车要系好安全带,别开急车。人人要注意交通安全,确保零事故。
道路交通安全论文 篇4
摘要:
在本科安全专业的学习中,《道路交通安全》是一门选修课程,也是培养安全工程人才的专业课程。本文简要分析了该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然后从理论、实践、考试制度这三个层面着手,进行了本课程教学改革的途径探索,以期为广大师生提供参考。
关键词:
《道路交通安全》;课程教学;改革途径
《道路交通安全》涉及到安全系统工程的应用,主要包含了系统安全分析、安全评估以及安全管理等内容。学生学习这一课程,需要掌握交通事故的含义、道路交通安全的重点内容、人的因素与道路因素之间的关系、车辆和交通的关系、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与系统等知识。所以,要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对本课程实施教学改革显得十分关键。
1、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1.1能够提高交通安全技术水平
技术人员的实践操作水平,决定了交通安全的技术水平。所以,对《道路交通安全》课程实施教学改革,能够促进学生和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创新,从而提升道路交通的技术与装备水准。本专业学生走上社会,来到工作岗位后,便能采取科学的安全技术措施,使得社会交通环境与条件得到改善,进而使交通事故得到抑制和减少。所以,道路交通安全的课程教学改革能够使学生掌握系统而全面的知识,提升交通安全整体技术水平。
1.2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当前,创新精神的培养已经成为了人才培育的重大问题之一。创新能力不仅包含了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包含了观察、思维及实践操作能力。要培养本专业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必须要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实施创新教育。学校和教师应当解放思想,采用新的思维方式了解目前的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并鼓励学生想出适合的应对策略。只有在学习和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并分析问题,才能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所以,加强课程改革,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得交通安全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
1.3能够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交通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核心产业,而交通安全则是该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但从目前情况看,交通事故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威胁到了国民经济与人民的人身安全,并对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造成了一定阻碍。从有关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概率仍在上升,伤亡人数也在不断上涨。20xx年因道路交通事故损失的财产直接达到了9.8亿元。因此,面对如此严峻的局势,若要促进道路交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相关课程的教学。广大科学工作者要重点探究我国交通环境特征,找出有效的解决对策,并对道路交通安全课程进行改革。这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课程教学改革的途径探索
2.1从理论方面进行改革
从理论层面着手,教师可以将课堂讲授与学生的自主学习联系起来,采用多媒体等新式教学方法,取代传统的板书教学。要全面发挥出多元化教学的优势,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及效率。对于《道路交通安全》这门课程而言,其理论知识相对枯燥,学生学习起来可能感到乏味。因此,教师更应当采取启发式教学法或讨论式教学法,让学生更加扎实地掌握丰富的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要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积极创新,在夯实理论基础的前提下进一步强化专业知识。比如,教师可以结合一些交通事故案例,实施案例教学。然后把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采用课堂辩论、学生讨论等方法,利用案例进行理论讲解。或是组织交通安全月等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思维。
2.2从实践方面进行改革
所谓实践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把理论和实践结合到一起,还要帮助学生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并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水平以及创新水平。实践教学包含了两个部分,即专业实验与专业实习。前者的主要目的就是养成学生对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认知与实践能力;而后者的目标则是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交通安全工作的意义和规律,让学生对安全设施、监测方式、防治手段等有较为明确的理解。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把握好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比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和外界交流,学校可以邀请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来到校内展开学术研讨和交流,向学生传达有关道路交通安全的专业性问题。同时也可以安排学生到企事业单位进行考察与学习,充分了解这些单位在安全管理、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具体操作情况,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此外,还可以带领学生参加科技活动,研究科学课题,让学生撰写学术论文,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与问题处理能力。
2.3制定科学有效的考试制度
以往的道路交通安全教学大多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使学生不得不对理论知识死记硬背,因此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同时无益于学生创造力的激发。因此,必须要构建起科学有效的考试制度,提升考试检测的有效性。例如,对于《道路交通安全》课程而言,可以采用过程考核与项目任务联合考核的办法,将具体的评价体系分成三大部分。其中期末考试的分数占据70%,实践课程分数占据20%,平时表现则占据10%。在期末考试时,允许学生开卷考试,学生可以自主整理好理论知识点。考试内容应把应用题型作为主体,并提高题目的灵活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对于实践课程,则要注重考查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依据学生的表现和书面报告,对学生进行评分。平时成绩则包含了出勤、课堂提问等。将这几点综合进行考察,能够更为准确地作出评估。
3、结语
要提升教学水准,实施教学改革便是极为重要的任务。学校和教师要能够认识到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并从理论、实践、考试制度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使《道路交通安全》课程的教学方式得到科学改善,从而优化教学效果,使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
道路交通安全论文 篇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政府部门的大力投资,我国交通环境得到改善,交通事业快速发展。但交通安全也成为目前社会关注的重点,我国交通事故中,除了人为等因素,其主要根源是道路设计不规范、交通秩序差、混合交通严重、交通安全设施不足。先进的道路设计是提高交通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道路设计对目前交通安全的影响就面临较大的考验。
1 、道路设计与交通安全
合理的道路设计要考虑自然环境、运营安全、道路性能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一定要采取平纵线形,以消除在道路事故多发点的安全隐患,保证行车安全。在道路的设计上,安全是首位,采取道路立体线形的设计,可以为驾驶员提供舒适、和谐的驾驶环境,提供最大化的安全保障和人性化的服务。在道路设计方面,因为地物是客观存在而无法改变的,所以要求在设计上必须要和道路几何图形相结合,而方向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整个交通工程的设置,对道路营运安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 、道路因素的重要内容
2.1道路线形
平曲线半径与交通事故率关系很大,曲率愈大,事故率愈高,尤其是曲率大于10°以上时,事故率急剧增加;道路竖曲线半径过小时,易造成驾驶员视野变小,视距变短,易发生事故;长、大纵坡对载重汽车行驶很不利,重车车辆往往需要长时间地连续爬坡,致使车速减慢,妨碍后续的快速车辆,因此超车需求增多,“强超硬会”的可能性增大。同时,下坡会使制动器制动效能减弱,更易发生交通事故;交通安全的可靠性与道路的线形组合是否协调密切相关,线形组合不利会导致事故增加。
2.2道路标志标线
道路交通设计中,改善道路标志标线是一个重要环节,通过限制速度和利用交通标志标线来改善视距。视距和速度是成反比存在的,速度越高视距越小,视野越窄。视距不足,紧急状况下驾驶员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做出避开危险的操作。目前,我国的高速公路标志标线采用了国际标准,但是对于一、二级和二级以下的公路仍采用了一些旧的标准,所以在这些道路的实际行驶和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因为交通标志的欠缺和不标准,导致事故频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缺乏正确应用道路“路权分配”标志;第二,采用非标准设计,造成车辆的不平滑运动,严重干扰公路交通流;第三,二级以下的公路道路中线和地面标线已经老化、模糊不清,引不起驾驶员足够的注意。
2.3路侧安全性
我国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路边防护,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一些路况差的山区,根本没有刚性防护栏,形成黑点,导致交通事故频发。还有一些公路采用的是非车辆防护装置,只能起到安全警示作用,却无法防护车辆冲出。
2.4道路路面质量
路面的强度、稳定性、平整度和抗滑性是影响道路安全行驶的重要因素。不平整的路表面会增大行车阻力,并使车辆产生附加的振动。城市内快速环道具有车速高的特点,其路面结构中较小的破损都可能导致大的交通事故。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交通事故调查中发现,路面湿润、降雪、结冰时的事故率分别为路面干燥时的2倍、5倍和8倍。
2.5道路平面渠化
道路渠化的作用是将不同类型、不同速度及不同方向的车辆分流,这是一种采用物体分离的方法和措施。其优点是效果好、成本低、工期短。我国对二级和二级以下的公路渠化较少,或者是因为渠化方法不合理,造成“空间路权”模糊不清,而驾驶员为了尽快找到车辆出口而盲目地违章行驶,造成交叉口处车辆的冲突和碰撞,引发交通事故,而且事故的责任人很难定性。
3 、道路设计对交通安全问题的改善措施
3.1设置合理、良好的视距
在道路设计中,视距问题尤其重要,经常用到的有停车视距、超车视距和会车视距,另外,还必须保证驾驶员在平面交叉口、平曲线弯道内侧具有良好的视距。如果有障碍物存在于交叉口视距三角形内,就会在某些地方形成盲区,既会使司机缺乏安全感,也容易造成被交道路的车辆冲突,使紧急情况来临时驾驶员做不到及时反映,从而因采取措施不当而造成事故。公路的弯曲地段很容易造成驾驶员的视距不足,为了增大视距司机们习惯把车辆靠到道路中心线甚至对向车道,这种做法很危险,如果出现对面迎来的行驶车辆,很容易造成两辆车正面相撞,或者司机为了互相躲避而撞向侧面。
3.2 道路平行线形设计
在我国公路的平面线形设计中,道路平面线形的使用主要是直线、圆曲线、回旋线,对各种线形的选择,应结合各种因素进行考虑。直线是道路设计中运用最广泛的线形,直线在设计过程中有勘测设计简单、距离短的优点,但直线单调。驾驶人员容易产生乏味感,降低集中力。驾驶人员在直线路段一般都会加速行驶,故过长直线的运用不利于行车安全。设计选用直线线形时,一定要十分慎重,要对该路段的圆曲线半径、超高、视距、运行速度进行检验。
3.3道路纵面线形设计
纵面线形的选择要考虑到驾驶员的视觉感受,采用视觉连续、平顺而圆滑的线形较为适宜。纵面线形应注意纵向坡度和变坡点处的竖曲线设计,与平面线形相比,在视觉上往往是影响线形质量好会的主要因素。道路设计原则上按在同一设计车速路段保持同一行驶状态来进行设计,纵向坡度受车辆和行驶性能的影响较大。爬坡能力明显不同的车辆混在一起,如不采用适当纵向坡度和在路段设置爬坡车道,就会降低道路通行能力和发生交通事故。因此,纵坡坡度一般以平缓为宜,要在经济容许范围内按尽可能较少的降低车辆速度的原则来确定,最大纵坡与不同纵坡最大坡长一般不宜采用。当不得已而设置陡坡时,应对运行速度进行验算,以确保道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符合要求。
3.4 平纵组合设计
在对道路的平纵组合进行设计时,要首先遵循满足汽车运动学和力学要求的原则,同时还要考虑到汽车司机在视觉和心理上的感受。在视觉上,平纵组合的设计要能够使驾驶员视线连续并得到自然的诱导,同时,只有平纵面线形的指标大小均衡,才能与驾驶员的视觉、心理保持协调。
3.5线形与道桥、隧道的配合设计
对于行驶速度要求较高的道路,除特殊结构的大桥外,均应符合路线总体布设的要求,使桥头引道与路线的线形连续、均衡,避免线形的突变而引发交通安全事故,桥头引道的纵坡不宜过大,过大容易引起桥梁结构的安全。隧道、隧道洞口连接线与路线的衔接应符合路线布设的总体要求,隧道进出口前后是交通安全事故多发路段,因此,隧道进出口附近的平、纵面线形均应满足要求,进出口前后 3S 范围内的线形设计应保持一致,进出口纵坡也应满足车辆行驶要求。
3.6合理设置交叉口的位置和数量
平面交叉口最好设置在直线段上,如果情况特殊,必须设置在平曲线上,其曲线半径必须不小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圆曲线半径;平面交叉口尽量不要设置在凸型竖曲线的顶部及其附近;进出交叉口的纵坡和交叉口范围内的纵坡的变化要适当。要严格控制一级和二级公路平面交叉的最小间距。如果两条公路相交,其交叉口的角度要不小于540,交角不够大很容易造成迎面行驶车辆的对象冲突,而且也影响了驾驶员对被交道路的'距离和交通状况的准确判断。
4、结语
道路的设计是影响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在道路的整体设计上,我们不仅要遵循科学性、合理性的原则,还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使道路的设计更加人性化,避免任何安全隐患的发生。通过合理的设计、有效的施工,使运行道路达到良好的道路线形、平整坚固的路面结构、清晰易懂的交通标志、合理有效的防护措施,能为驾驶员提供安全可靠的行车条件,减少交通事故、避免或减轻生命财产损失。
道路交通安全论文 篇6
1、评估指标体系确立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效果评估指标体系确立的方法,利用柯氏的“四级评估模型”和考夫曼“五级评估模型”理论,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活动效果评估从满意度层面、影响力层面两个大的层面来开展,由于一次交通安全教育活动的社会影响较小,评估重点在于对受教者的改变上。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活动效果的评估相对于工作层次、项目层次的效果评估要简单,评估主要采用实施者自评的形式来完成,目的是完成对日常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活动的改善,是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微观层次,也是构成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工作和项目的基础。在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效果评估指标值的确立方法的指导下确立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活动效果评估指标值,实现对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效果的综合评估。
2、评估指标的含义
(1)满意度满意度指标的含义主要指的是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活动开展后,受教者的主观感受情况,重点是针对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活动开展后,受教者对教育内容、教育形式与方法、施教者、教品教具是不是感到满意,是主观性的指标。
(2)影响力影响力指标的含义主要指的是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活动开展后,受教者道路交通安全受教的知识、态度与意识、行为与技能的变化情况,考虑的是影响受教者的情况,是客观性的指标。
3、评估流程
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活动的效果评估,相对于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工作、项目的效果评估要简单,评估形式采用施教者“自评估”的形式,评估流程主要如下。
3.1评估准备
第一步:明确评估目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活动效果评估的目的是为基层交警部门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活动服务,测试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活动的实际效果,供交警部门自查、自评,通过反馈控制持续改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活动。第二步:明确评估主体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活动效果评估主体是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活动的施教者,主要是基层道路交通警察。
3.2评估实施
第一步:随机分组对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活动的施教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实验组和控制组,分组时考虑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的均衡,希望实验组和控制组的组间系统误差最小。第二步:事前评估在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活动开展前,对控制组的受教者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测试,测试的主要内容为受教者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受教者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与态度改变情况、受教者道路交通安全教育自报告行为改变情况三项内容。第三步:事后评估在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活动开展后,对实验组的受教者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测试,测试的主要内容为受教者主观感受——满意度情况、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受教者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与态度改变情况、受教者道路交通安全教育自报告行为改变情况四项项内容。其中受教者主观感受——满意度情况测评,除测试是否满意外还需要受教者对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的施教内容、施教的形式与方法、教品教具以及施教者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做定性分析使用。
3.3评估分析
第一步:对比分析分析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受教者对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知识掌握情况、道路交通安全意识与态度改变情况、受教者道路交通安全教育自报告行为改变情况三项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将实验组与控制组之间的差别作为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活动直接提升的效果,这是纵向对比。除此以外,相同教育主题在不同的受教人群上的效果对比,称之为横向对比。第二步:综合分析分析实验组受教者主观感受——满意度情况、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知识掌握情况、道路交通安全意识与态度改变情况、受教者道路交通安全教育自报告行为改变情况四项内容,进行定量化评分,通过专家问卷法得到各项具体指标之间的权重,综合分析,得到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的总得分,明确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活动整体效果。并对受教者对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的施教内容、施教的形式与方法、教品教具以及施教者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整理归纳。
3.4反馈控制
第一步:结果反馈道路交通教育活动过程中受教者反映的针对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的施教内容、施教形式与方法、教品教具以及施教者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的整理归纳结果以及对比分析、综合分析的结果,寻找出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二步:结果控制针对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活动效果评估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进行改善,以更好地开展下一步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活动。
3.5结果存档
第一步:活动材料存档对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活动开展的相关文字资料、图片资料、音频、视频等进行整理,存入档案或数据库。第二步:评估材料存档对评估过程采集的问卷资料和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存入档案或录入数据库。第三步:评估结果材料存档对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效果评估分析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存入档案或录入数据库。第四步:结果反馈控制资料存档对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效果评估结果分析所得出问题和下一步整改意见的资料进行整理,存入档案或录入数据库。评估实施的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4、结语
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活动在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中处于微观位置,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活动是指特定时间点一次具体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活动。应用柯氏四级教育评估模式和考夫曼五级评估模式理论,考虑受教者的主观感受和客观变化,从满意度和影响力两个层面来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活动的效果评估。在应用评估指标确立方法及指标值获取方法的基础上,确立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活动效果指标体系,并对指标具体含义进行解释,确立评估流程。
道路交通安全论文 篇7
摘要:本文从建设交通安全管理文化入手,对创建道路交通安全文化,有效预防和遏制各类交通险情及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安全
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收入的增加使得车辆的人均占有量大幅度增加,车辆数量的增多给人们的生活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也增加了道路交通运输压力,特别是增加了交通事故的发生频率,我国是世界上交通事故发生率最高的国家,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解决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1、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分析
1.1 车辆驾驶员的安全意识薄弱
车辆驾驶员是道路交通行为的主体,车辆驾驶员的思想观念影响着车辆驾驶员的交通行为,从而影响着交通安全事故的数量。调查显示,由于车辆驾驶员主观因素造成的交通事故占交通事故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由于车辆驾驶员的安全意识薄弱,在行使中过于自信,不能小心开车,疏忽大意造成意外伤害,疲劳驾驶、酒后驾驶、超速超载等违法交通行为造成的事故发生率占总事故的百分之九十。虽然国家近年来对酒驾、超载等问题严格控制,但还是不能杜绝这类现象的发生,即使在道路交通状况都良好的情况下,也依然会有交通事故现象发生,这说明车辆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对交通事故起着决定性作用,只有具备安全意识,才能正确引导交通行为。
1.2 车辆质量有待提高
车辆质量对交通安全的影响也很大,车辆的质量如果不高,即使车辆驾驶员有较高的驾驶技术也难以保证安全行使,车辆质量主要包括车辆制动、转向装置、车轮、喇叭、前后桥、灯光、仪表等部件的质量,车辆故障还有漏水、漏气、漏油等因素,影响着车辆的技术性能,从而影响行车安全。在这些影响车辆质量的因素中,车辆制动、转向装置、轮胎、灯光等是引起交通安全事故的最重要因素,大多数交通事故都是由这些因素引起的。车辆质量不高还因为我国的汽车维修技术和检测技术有限,不能全面检查车辆存在的问题,国家对车辆的控制也还存在漏洞,有一些应该报废的车还能够上路行驶,给道路交通带来了隐患。
1.3 道路承载力有所下降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机动车数量直线上升,人均车辆占有量也大大增加,人们为了自身出行方便,纷纷购买私家车。但是我国道路设施的发展远远落后于车辆数量的增长速度,道路基础设施不完善,承载力也下降,面对越来越多是车辆,道路交通变得拥挤,路面也受到破坏,没有时间整修,人车混行的现象比较常见,缺乏合理的道路交通规划,公路铺装率较低,高级公路在公路总量中占有的份额也较小,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道路的建设速度和养护质量也不能达到应有的要求。我国道路设计不够合理,很多道路的车道宽度、视距、线形、转弯半径等都不合理,每年因为道路面光滑造成的交通事故比重最大。
1.4 道路交通环境需要改善
道路交通环境包括交通标志、天气因素、安全设施和交通管理等。车速的设定一般根据道路的等级和道路沿线的地形地貌决定,但是很多高速公路为了节约建筑成本或者由于工作的疏忽,没有完善交通标志和安全设施建设,使得对此路段地形不熟悉的车辆驾驶员降低了安全警戒意识,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特点是在阴天下雨下雪的恶劣天气,没有交通标识会增加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从管理方面来说,交通管理不善也是影响交通安全的重要原因,我国关于交通管理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交通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执法人员的水平较低,力度欠缺,对违章驾驶的执法不严,对安全驾驶的宣传力度不够等。
2、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的解决措施
2.1 加强对车辆驾驶员行为的管理
1)应该加强对车辆驾驶员的宣传教育,提高车辆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定期通过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对车辆驾驶员进行宣传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安全驾驶的重要性,从而指导他们的驾驶行为,自觉遵守安全行驶规章制度。
2)应该严格对车辆驾驶员的管理,规范车辆驾驶员培训市场,严格机动车驾照考试制度,对车辆驾驶员进行严格的培训和管理,只有在车辆驾驶员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和能力才能发证,坚决杜绝买证行为。3)重点做好大型营运汽车车辆驾驶员的思想工作。大型营运汽车的车辆驾驶员负责数十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责任重大,交通部门应该重点对这类车辆驾驶员进行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以及责任心和职业道德素质。
2.2 提高车辆质量以及检修养护水平
提高车辆的质量和检修养护水平需要技术手段和行政手段相结合来进行,既要完善车辆安全检测制度和车辆维修制度,又要积极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车辆驾驶员应该重视的车辆的检修和养护,抽出时间定期对车辆做一个全面的检查,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对车辆进行检修能够提高车辆使用寿命,保证行车安全。车辆检修部门应该积极引用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提高车辆检修技术的科技含量,积极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提高车辆检修水平,及时发现车辆存在的安全隐患,保证车辆在安全状态下上路行驶,减少事故发生率。
2.3 提高道路承载能力
道路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缓解日益增长的汽车流量和日益下降的道路承载力之间的矛盾,国家应该加大对道路交通单位的投资,帮助道路管理部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公路的定期养护工作。国家还应该提高公路建设的质量,加大对高等公路建设的力度,严格施工质量管理的建设标准,杜绝道路建设**工程,同时,应该加强对道路规划建设,改善路网结构,合理进行道路规划,避免人车同行的混乱局面,还给人们一个标准有序的道路行驶环境。
2.4 改善道路交通环境
首先,应该完善交通标志、安全设施建设,在需要提醒驾驶人员的位置务必要明确交通标志,交通标志要根据道路的特点进行设置,不能千篇一律,只搞形象工程。改善高速道路的环境,在路边种植一些植被,起到缓解车辆驾驶员疲劳、愉悦车辆驾驶员心情的作用。其次,交通管理部门要加强管理,落实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针对人们与交通管理部门的矛盾出台相应的对策,完善交通事故管理机制,严格安全《交通管理处罚条例》来进行道路交通管理,加大违章驾驶的处罚力度,交通管理工作人员应该提高职业道德,对违章行为严肃处理,坚持公平公正。
3 、总结
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因素主要有人为因素和客观因素,客观因素又包括车辆质量、道路承载力、道路交通环境几方面,虽然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客观因素比较多,但主观因素仍然是最重要的因素。因此,交通部门应该加强交通安全宣传工作,尽量避免由于主观原因造成的不必要的安全事故。
道路交通安全论文 篇8
摘要:农村道路客运交通是农村经济和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安全水平对于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我国农村道路客运交通受若干客观因素影响,发展速度较为缓慢,特别是在交通安全方面存在着很多不足和隐患。加强农村道路客运交通安全治理刻不容缓。文章围绕农村道路客运交通安全问题进行探讨,首先,分析了我国农村地区道路客运交通安全方面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其次,对如何加强农村道路客运交通安全提出了建议、对策。
关键词:客运交通;安全;道路状况
引言
我国拥有着面积广大的农村地区。农村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农村地区经济、社会活动日渐频繁,人们出行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从而给农村地区道路客运道路交通带来很大压力。特别是和城市发达的客运交通系统相比,农村地区道路客运交通无论是规模还是服务水平都存在一定差距。巨大的客运需求加速了农村道路交通事业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存在缺陷、客运网络分布范围广、站点众多以及人们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问题都对农村道路客运交通造成了负面影响。面对新的问题和困难,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分析,研究、发展安全防范策略,保证人们出行安全是当前交通管理部门的重要任务。
1、农村客运交通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1.1农村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实现了高速发展。但由于国家宏观政策、资源配置等原因,农村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和城市还存在很大差距,这种差距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会存在,并给农村各项事业发展造成显著影响。在道路交通方面,农村地区路网工程建设缓慢,技术标准和施工质量也有所不足,许多道路在建设投入和后期维护、管理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或问题。比如有的农村道路宽度、路面质量等规格较低,不能满足当前日益增加的农村公路交通运输需求,道路负荷超过设计标准的情况比比皆是。这种情况不仅加剧了农村道路损耗速度,缩短道路使用寿命,还极易引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给通行车辆和行人带来威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交通事业获得了巨大发展。但受历史原因和基础薄弱等因素的影响,农村道路交通事业发展水平还较为落后,对农村经济和社会活动的快速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妨碍。
1.2农村道路客运车辆状况较差
由于缺乏对农村客运安全问题的足够重视以及管理方面的原因,农村道路交通客运车辆状况水平普遍较差。相对于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视,农村地区对于交通设施、设备的关注程度明显不够,不但公共交通网络建设步伐较慢,用于承担客运工作的车辆状况也较令人担忧。在选择客运车辆时,人们更加重视的是汽车的价格,从而使得二手车辆乃至接近报废的车辆更加受到欢迎,广泛应用在农村道路交通上。这些廉价车辆性能、质量普遍不高,有的还存在较多的故障隐患,运行安全远远得不到应有保障。部分地区对于农村客运交通车辆管理也缺乏足够重视,许多按照有关规定不应该用于客运交通的车辆别投入实际使用中。这种情况虽然可以降低运营成本,但同时造成了行车安全水平下降的问题。我国政府正逐渐认识到这个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严加整治,特别是加大了对违规使用和超载车辆的经济惩治力度,在很大程度上对农村客运交通安全事故起到了控制作用。但由于我国农村区域面积广大。客运线路分散,有限的行政检查资源难以起到决定性效果。目前我国交通部门通常使用在道路节点设立检查站的方法对来往车辆通行情况进行检查、控制,但部分违规超载车辆为了免于惩罚,在到达检查站之前驶离主干道,进入农村公路,给农村道路带来远超设计标准的运输负荷,公路状况进一步恶化,提高了农村道路的交通事故发生的几率。
1.3农村客运安全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
除了上述因素外,农村地区客运交通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道路客运经营企业为了实现更多的经济利益,降低运营成本,增加客源,在设置运行路线时尽可能地延长线路,将更多的村庄纳入经营范围内,这无疑会提高道路交通部门的管理难度。再加上传统观念中对农村道路客运一直存在一定程度的轻视,特别是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得不到足够的重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缺乏足够的制度保障和资源支持,相关措施落实不到位,管理力度偏弱,难以取得应有实效。
2、强化农村道路客运安全措施相关建议
农村道路客运交通是农村地区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农村道路客运交通安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迈出的重要一步。针对上文所述的各类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采取措施,提高农村道路客运交通安全水平,推动农村道路客运交通事业的健康发展。
2.1降低农村道路客运运营成本,推动农村客运用车的升级换代
在农村道路客运管理方面,政府部门要充分承担起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通过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对农村客运企业提供资金补贴,专项用于客运车辆的购买和升级,促进农村客运车辆的质量、性能和安全水平的提升,物价部门可以对高品质客运车辆的票价进行一定程度的提升,加大利润空间,鼓励客运企业提高运营车辆层次。同时,加大对不符合交通客运相关规定的客运车辆的查处力度。通过正反两方面的措施促进农村客运用车的升级换代。
2.2引导客运经营者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增强农村客运市场活力
由于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农村客运经营的个人和企业普遍存在数量多,规模小的问题,不同客运经营企业之间差异很大,良莠不齐,进一步加大了农村客运交通的管理难度。针对这个问题,交通部门要通过科学的措施,去芜存精,引导广大农村客运经营企业向着规模化和集约化的方向发展。这样不仅可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农村客运市场良性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客运服务,也为客运企业创造了更大的利润空间。
2.3大力推动农村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改善农村客运交通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
良好的路网设施是道路交通安全运行的基础条件。各地政府和交通管理部门要加大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设置专项资金,推动新路建设和旧路的升级改造,做好道路日常维护,不断完善相关配套设施,提高路面等级。
3、结束语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出行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正在逐步加快,农村地区的经济实现了飞速发展,带动了社会事业的不断进步。加强农村道路客运交通安全管理正当其时。道路交通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村客运交通安全建设,想方设法加大资源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制度保障体系,强化管理力度,真正建立起农村道路客运交通安全管理体系,为农村地区人们的出行安全作出保证,为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道路交通安全论文】相关文章:
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论文10-16
道路设计对交通安全的影响论文10-16
道路交通安全解决措施的论文10-16
对道路运输需求分析论文09-08
关于道路交通的论文04-21
道路交通论文10-16
道路工程学生论文10-23
试析道路运输需求的分析论文09-08
有关交通安全论文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