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浅议影响幼儿园发展的因素论文(精选9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浅议影响幼儿园发展的因素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浅议影响幼儿园发展的因素论文 篇1
一所幼儿园从创办到成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在这漫长的过程中有许多的因素影响着幼儿园的发展,我仅从以下几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幼儿园的定位准确十分关键,它是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前提,也是幼儿园奋斗的目标与依据。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幼儿园竞争越来越激烈,因而只有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基础上,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规划明确的办园目标,制定详尽的幼儿发展目标,因地制宜的展开特色教学,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清楚办园条件定位、收费定位、师资定位、服务定位、教育定位,才能生存与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时刻关注时代的变化,教育的革新,调整步伐,重新定位也是势在必行的。只有这样才能永远处于领先者、优秀者,才不会被社会所抛弃。反之,盲目的办园,陈旧的思想,不变的环境,错误的定位必然导致幼儿园的衰落。
注重不断提升幼儿园的声誉,形成品牌效应。
首先端正教职工的思想,树立主人翁的精神,使大家意识到自己是大家庭中的一分子,要为家的兴旺贡献自己的力量,关心、关爱、关注这个与自己命运紧密联系的大家庭。其次,注重外在形象的宣传,加大宣传的力度与频率,开办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提高幼儿园的美誉度与声誉度。再次,教育要求教师要有爱心、耐心、关心、责任心,把幼儿园变成幼儿的乐园,教师成为幼儿的朋友、伙伴,并不断更新观念,转化教育行为,变灌输为启发,变说教为引导的教育方式,促进教师技能的提高,从而使保教质量有个新的飞跃,同时要保证每一个幼儿每一天开心、快乐、健康、安全的成长。最后做好家长工作,提高家长满意度。家长对我们的肯定与支持,是我们最大的收获,也是最好的宣传方式。细致全面的家园联系,及时多种的沟通方式拉近了距离,加强了沟通。一本本手册,一个个电话,一封封信都代表着我们对家长的尊重,对孩子的关心,让幼儿园、家庭、社区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若幼儿园忽略形象的建设,会失去许多宝贵的机会,让更多的人了解你,选择你,更加影响幼儿园的发展。
合作与奉献精神是影响幼儿园发展因素之一
精神是行动的指南,理念是坚定的目标,幼儿园要里有向上的积极的精神与理念,幼儿园才具有生命力,才有创造力。二十一世纪是个信息时代的社会,它需要合作精神,我们是为二十一世纪培养人才做准备的教师也必须有合作意识,包括班级教师的合作,年级组教师的合作,全体教职工合作、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合作。要创设合作的氛围,提供合作的机会,这样才能体现集体的凝聚力、才会有超凡的成绩。教师的工作是清贫的但却又是最富有的,它所带给我们的是辛苦是平凡,但当我们“桃李满天下”时,却别有一番滋味上心头。俗语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烛泪始干”说的就是教师的一种奉献精神。只有在我们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正确的认识之后,才能体会教师工作的真谛,只有奉献才不会埋怨,只有奉献才有收获,只有奉献才能感到工作的快乐,生活的美好。如果幼儿园中少了合作与奉献,那将出现何种局面:教师们孤军作战,强调个人英雄主义;面对加班斤斤计较,谈条件,牢骚抱怨,试问这样的幼儿园具备战斗力吗?教师能安心工作吗?家长能放心吗?回答是肯定的——不会。
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创设平等、和谐、宽松的人际关系也是促进幼儿园发展的因素之一。
了解每位教职工,主动热情的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建立平等对话的关系;相信尊重每位教职员工,知人善用,激励教职工各尽所能,各尽其职,给他们提供展示的舞台,将赏识教育引用到管理中,营造民主管理气氛;学习依靠每位员工,善于征求员工意见,采纳建议,依靠教师的群策群力促进幼儿园的发展。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人的'责任感和工作效率,而实现这一目的关键是调动成员的积极性,树立管理向服务转变的思想,使教师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感受到因自己的创造性工作而带来的喜悦和满足,增强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若在幼儿园中实行“权威式”“命令式”管理,园长独断独行,以我为尊,不听取教师的意见,不尊重教师的人格,必将造成负面的效应。久而久之,幼儿园会因员工的消积与被动影响发展。
师资队伍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为保持优势和创造生命力奠定基础
做一名优秀教师关键是要用心。孩子是在生活中成长的,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可增长其知识、开启其智,只要你花心思,融进幼儿的生活,你便能很快找到教育他的方法,从而有效促进他的发展。教师不把孩子或孩子的发展放在心上,就永远不可能成为好老师,甚至永远成不了合格的教师。只有自己喜欢这一行职业,热爱自己的工作,才会全身心的投入这项工作,才会有良好的精神风貌,才会有事业心,才会有奉献精神。勤奋亦是持续优势的动力,所有的教职工必须以“勤”字当头,克服“懒惰”思想,才能屹立于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才能提高品牌形象,产生品牌效应,同时应提倡学习读书,就生活和娱乐而言,读书可以帮助提高品位,提高生活质量;就工作和事业而言,读书则可以起到补充能源的作用。幼儿教师的知识面狭窄,学历层次低,唯一的方法是参加各种各样的进修,也可以买书回来多挤时间看,这样才不甚于被时代所淘汰,与现代知识脱节。我们要形成终身学习的观念和开放的心态广纳中西方教育精髓,并成为自我发展的营养,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技巧与观念并重、学历与能力并重。为幼儿园提供一支爱专业、懂理论、精业务、会沟通的专家型,科研型的教师队伍。
幼儿园的发展壮大需要许许多多的人为此付出,甚至是毕生全部的付出。这里没有鲜花与掌声,有的是默默无闻;这里没有高薪与地位,有的是辛劳付出。但我们无怨无悔,因为我们获得一份贵重的礼物——孩子的快乐与健康。
浅议影响幼儿园发展的因素论文 篇2
幼儿阶段是人生的开始,也是人生最重要的阶段,因此,幼儿教育不能忽视。特别是当前,绝大多数幼儿都是独生子女,甚至有很大部分幼儿的父母都是独生子女,不知道该如何教育自己的下一代,因此,幼儿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重要地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也正是当前加强幼儿园管理的现实要求。
人是教育的主体,也是教育管理的主体。幼儿教育的根本宗旨即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幼儿园管理中理应把人本思维作为首要推动力。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把人本思维贯穿在幼儿园管理的各项工作中,使幼儿教育中所有参与主体,幼儿、教师、幼儿家长---都感受到人本关怀,共同参与,促进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健康有序和谐发展。
一、以幼儿为中心,创新教育教学模式
幼儿园的教育说到底就是按照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尊重每个入园幼儿的自身条件和特点,促进每个孩子在原有基础上健康、快乐的成长。为实现这一目标,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都应该以更好的为幼儿服务为本,了解幼儿发展需要,尊重幼儿自身特点,按照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进一步深化幼儿园课程改革,强化细节管理,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让每一个幼儿实现科学发展。
(一)尊重幼儿的前提下与幼儿沟通
在以往的`幼儿教育中许多家长及幼儿教师总是忽略对幼儿的尊重问题,往往按照成年人自身的规范许可对幼儿实施“粗糙”的教育。究其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把孩子当孩子看待,常常以成年人的思维去考量孩子,常常以成年人的是非标准去要求孩子,这些都是错误的教育方式,会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是绝不可取的。教育者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自身的观念,把每一个幼儿看成和自己平等的个体,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幼儿,尊重幼儿的人格,这是幼儿教师与幼儿良性互动沟通的前提。
(二)了解幼儿的基础上安排教学活动
在尊重幼儿的基础上,教师还必须主动去了解幼儿,做到因材施教。幼儿是非常有活力并且充满个性的群体,对于成年人的语言感知力是有年龄差异的,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也有着不同的行为举止和习惯。因此幼儿教师必须做到对每个幼儿自身年龄特征、身心特征、性格特征做到了如指掌,从幼儿自身出发,做好对幼儿人际关系的处理。在幼儿园课程设置及活动安排等各个环节中都体现对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尊重,寓教于乐。比如,多设置能吸引幼儿兴趣的情境,多安排幼儿乐于参与的游戏环节,合理利用幼儿感兴趣的道具等,以此间接推动其思维的形成以及心理的成长。幼儿园的班级装饰、走廊装饰等环境也应依据幼儿的特点和需要去创设,避免幼儿教育流于形式。
二、以幼儿教师为中心,创新师资管理方法
(一)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理念
幼儿教师是幼儿园的重要主体,是幼儿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幼儿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这就要求在幼儿园师资管理中引导幼儿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在这方面,幼儿园可以采用理论讲授、参观学习、观摩教学、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去引导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
(二)创新考评办法,激发教师潜能
在幼儿园师资管理中不能只侧重于对教师的“管”,更要考虑对教师的“爱”。新时期的幼儿园师资管理,应在如何满足广大教师自身的不同需求、如何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以及如何发挥每位教师自身优势上下功夫。
在公办幼儿园中,由于资金来源属于财政拨款,“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情况时有发生,这种现象不采取措施尽早解决必定会大大挫伤热爱幼教事业的教师的积极性。因此在幼儿园师资管理中必须下大力气创新教师考评办法,多层次多侧面进行教师考评,建立健全奖惩制度。一方面激励那些爱岗敬业、务实求新的教师,另一方面也鞭策那些幼教队伍中的落后分子,真正实现“干和不干不一样”。
另外,幼儿教师与其他教师不同,案头工作太多会增加其负担,很可能影响她们教育探索的热情,因此幼儿园师资管理方式创新中应该适当减轻幼儿教师的案头工作,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幼儿的日常行为、研究每个幼儿的特点,进而设计符合幼儿自身特点的教学课程。
三、以幼儿家长为中心,创新家园共育方式
幼教事业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参与主体就是幼儿家长。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宝贝,离开家庭走入幼儿园以后的生活如何是每个幼儿家长十分关心的事情。因此在现代幼儿园管理中不能忽视对于幼儿家长的人本关怀。
(一)了解家长实际需求,发挥幼教作用
近年来,幼儿家长越来越关心幼儿在幼儿园吃饭、睡觉、学习、游戏的一切细节,更关注幼儿园的安全问题。因此,幼儿园在日常管理中理应把幼儿家长的要求考虑进去,在幼儿园安装监控设备,一方面监督幼儿教师的行为,另一方面也能够满足广大幼儿家长的需求,让家长们随时随地能够看到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表现。也可以安排幼儿园开放日,让家长们随意参观幼儿园,对幼儿园更加了解。
另外,幼儿家长来自不同行业,上下班时间难免不同,幼儿园在接送幼儿时间的安排上理应考虑到这一点,不能整齐划一,要考虑到特殊情况。
(二)让家长参与幼儿教育,实现家园共育
近年来,湖南卫视的大型户外亲子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很受观众喜爱,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迎合了观众的口味。现代社会,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幼儿家长尤其是爸爸们很少有机会跟幼儿一起互动玩耍,即使有闲余时间,许多幼儿家长陪幼儿互动的方式也很单一。考虑到这种实际,幼儿园在日常安排上可以设置亲子活动日,在幼儿园里安排各种活动让幼儿家长参与到幼儿教育当中,一方面可以弥补家长与幼儿互动缺失的不足,另一方面也可以增进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了解,让幼儿家长对幼儿园的各项工作提出宝贵意见,真正达到家园共育的效果。
总之,现代幼儿园管理的时代背景是独生子女时代甚至是后独生子女时代,这样的现实注定了幼儿园管理要不断进行理念的创新、制度的创新以及方法的创新,归根结底是要以人为本,尊重幼儿、幼儿教师以及幼儿家长,只有以这三方面主体的需要为根本出发点,不断推动幼儿园管理创新,才能真正实现幼教事业健康有序和谐发展。
浅议影响幼儿园发展的因素论文 篇3
摘要: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广泛实施,标志着独生子女时代的终结。二孩时代的全面到来,势必会带来人口数量的增长,人口数量的变动不可避免地会对不同阶段教育的发展、资源配置、规模等产生影响。
关键词:二孩政策;教师;教育规模;教育资源配置
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变化,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一政策的提出,将对未来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产生重大的影响,也给幼儿教育的发展和规划带来新的挑战。“百年人生,立于幼学”,幼儿教育担负着“人之初”教育的重大责任。作为人生的初始工程,它关系着亿万幼儿的成长发展,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关系着民族的命运与祖国的将来。
一、学前教育迎来新的机遇
“2015年11月4日,按照我国计划生育有关部门的预测,全面实施二孩政策后,未来几年新生人口在一定程度上会有所增加。数据显示,最高年份人口出生数量会超过2000万。”新生人口数将在2016年到2020年迎来增长的高峰。西南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全面二孩”政策2016年正式实施,从2019年开始,学前教育资源将大幅度增长。2016年到2020年在园儿童人数将从4000万增长到5000万,约新增1000万个需求。《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提出:“到2020年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地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需求在不断增加,实际却依旧面临着学前儿童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随着政策的落实,人口数目的增长,原本存在的问题将变得更为突出,但问题的加剧也带来了学前教育发展的新机遇。二孩的到来,对学前教育的需求进一步增加,品牌较好的私立幼儿园收费标准可能会变得更高,公立和普惠性幼儿园学位紧缺。对于年轻的父母来说,综合各种因素公办和普惠性的幼儿园将成为他们的首选。而公立及普惠性幼儿园却供应不足,造成了学前资源的相对紧张以及学位不足。针对这些问题的出现,增加公益性幼儿园,重点发展普惠性公办幼儿园,坚持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促进学前教育服务公平化将成为当前发展的重点。私立幼儿园也应更新理念提高质量,在与国际新的教育理念接轨的同时融合本土特色,为民众提供多种选择。与此同时,与学前教育相关的早教行业、培训机构等也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
二、幼儿教育的方式、观念产生变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幼儿教育被越来越多的家长所重视。“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许多家庭从原来的“四二一”形式的家庭结构变成了“四二二”形式的家庭结构。很多家庭将转变为非独生子女结构,长久以来的独生子女的教养方式、教育理念和教育内容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家庭结构。二孩的到来,亲子关系发生变化,家中的老大不再孤单,有了新的游戏伙伴。但同时也产生了新的问题,家长不再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一个孩子身上,由于二孩较小,家长很容易将较多的精力放在老二身上,使得家中的长子(女)出现心理落差感觉爸爸妈妈不再爱自己,他们害怕自己不再是家中的唯一,担心弟弟或妹妹夺走父母的爱,并将这种失落感归罪于自己的弟弟或妹妹,从而开始抗拒家里多了一个弟弟或妹妹,并采取各种极端的手段威胁抵触。因此做好沟通,协调好家长与两个孩子关系以及教导两个孩子和谐相处是每个二孩家庭必须面临的新课程。家庭对幼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家庭教育在学前儿童的成长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面对家庭结构的变化,对家庭教育方式作出适当地调整也是家长们面临的挑战。作为两个孩子的家长,公平理智施爱是必要的,关注长子(女)的心理变化是必须的。家长应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转变传统的独生子女教育观念,建立新的家庭教育方式,引导孩子适应新的亲子关系,做好二孩生育前的沟通和解释工作,让孩子早些适应自己即将成为哥哥或者姐姐的事实,缓解其心理压力。独生子女家庭,孩子成为几代人的唯一寄托,家长把所有的爱和所有的期待都集中在一个孩子身上,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惜一切地对孩子进行各种培养。二孩的到来,这种唯一状态将会被打破,家中有了两个孩子,两个孩子的存在使得父母过于集中的注意力得到分散,原有的过度关注、过度期望的.教育观念将会得到平衡和改善。
三、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前生育二孩的家长大部分是80后和部分的90后以及少数的70后,随着近些年媒体的介入与宣传,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已经成为广大家长的共识。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这种需求将变得更加强烈,无论从对幼儿园的教育理念、配套的硬件设施,还是对幼儿教师整体素质上,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最首要的问题是提高幼教队伍的整体素质。一方面,家长对幼儿教师期望的增高;另一方面,幼儿教师短缺却在进一步地加剧,尤其是高素质幼儿教师。各幼儿园渴望拥有热爱学前教育、受过高等教育、具有一定教科研能力、有新的学前教育理念、技能扎实全面、愿意在幼儿园长期工作的学前教育工作者。然而长久以来,我国幼儿教师的入门资格较低,部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水平达不到合格的标准。放开二孩政策后,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已无法适应新的需求。二孩的到来,家中幼儿的社会关系也产生了新的变化,家中的老大要接受弟弟或妹妹到来的现实,弟弟或妹妹也要学习如何和哥哥或姐姐相处。如何应对这种关系的变化,不但是家长需要面对的问题,也是幼儿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新的教学活动中,幼儿教师不单要进行常规的教育教学内容,同时应更加深入地了解幼儿的心理状况。加强与幼儿的沟通交流,注意幼儿的情绪变化。培养孩子互帮互助的精神,相互分享的意识,使幼儿树立正确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
四、对教育资源发展规划的影响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资源严重短缺,地区之间也存在较大差距。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落实,人口数量的增长,问题将进一步加剧。因此,应当未雨绸缪,对学前教育资源进行新的发展规划,确保学前教育的稳定发展。首先,通过多种形式兴办幼儿园。鼓励社会公众以多种形式兴办面向大众的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城区配套幼儿园,充分考虑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与此同时更应注重广大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发展,充分考虑农村人口分布情况,合理增配师资以及修建新的园舍,确保教育公平。其次,加强学前教师的培养和补充。幼儿教师的不足严重影响学前教育质量,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师德高尚、技能全面、组织完善的学前教师队伍。针对各地区实际情况,全面合理地扩充幼教队伍,完善幼儿教师权益保障体系,提高学前教师的地位,特别应加强对农村地区幼儿教师的创新培训,以缩小城乡学前教育的差距。最后,通过多种形式增加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将提高幼儿园的办园条件作为政府投资的重点。二孩政策的全面落实,给我国的幼儿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因此,必须抓住机遇,建构新的学前教育理念和教育机制,保证所有幼儿都能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
浅议影响幼儿园发展的因素论文 篇4
摘要:幼儿阶段的教育是每个人启蒙阶段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于国家和社会整体的未来发展也同样有着深远的意义。目前我国幼儿教育水平处于机遇难得但挑战并存的状况,亟待国家从整体角度出发以战略眼光看待幼儿教育的发展规划。具体而言,幼儿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人口素质提升,增强国家发展原动力,同时又能提高人民生活的幸福感,保障妇女权益,另一方面还能促使个人发展机会公平,为社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安定因素。
【关键词】幼儿教育;发展战略;社会价值
幼儿教育对于个人发展机会、国民素质及国家教育水平的提高、国民经济发展转型,甚至对未来综合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增强均有具有巨大的价值,能够提供社会经济发展原动力。随着各种相关研究在近年来的成果显示,幼儿教育的价值越来越被重视,世界各国陆续将幼儿教育提升至推动社会发展以至于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程度,因此需要以大刀阔斧的改革力度推行幼儿教育改革,通过完善法律、推出新政、增加经费、施行免费教育等多种方式,改革幼儿教育也成为了各级政府应当重视的工作内容。在这一点上,英国政府堪称典范,通过制定相关战略,确保每一个幼儿的发展都能受到重视,将幼儿阶段的教育视为人生的重要开端,并认为幼儿教育是对整个国家和社会都具有深远影响的重要举动。
1良好的幼儿教育能够提升国民素质,加强人力资源质量,增加国家竞争力。
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为日后的学习和人生打好基础,能够提高每一阶段的教育成绩,提升求学效果,从而使得更多人完成基础教育,教育质量与效益得到显著提高,为每个人获得良好的发展和增强做出贡献。早在2000年,美国政府在教育法相关内容中提到,要保证每一个儿童都接受高质量的教育,这种教育要适合每一个人的实际发展需要,并能有助于其日后的更高阶的教育;同时,印度政府的国家教育政策认为,幼儿教育可为初等教育打下良好基础,有利于未来的人力资源开发。可见,许多国家都认识到,优质的幼儿教育能有助于儿童接受学校教育并适应日后的各阶段教育,提升个人教育质量。包括我国在内的诸多部级教育研究都表明,幼儿教育对个人做好入学准备具有很大帮助,这些准备包括学习方面和社交方面的准备,能够为培养思维、观察、理解和学习能力打下良好基础,帮助提高与人交往能力,提高独立自主意识等。美国在其早期开端计划的研究表明,对幼儿开展早期教育能够有利于认知和语言能力;另一项美国在某一州范围内的研究项目使得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儿童和非裔儿童提升了其认知和语言能力。同时,接受良好的幼儿教育能提升学习成绩和个人教育水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明文指出,缺乏幼儿教育将严重阻碍个人的终身教育。无论在发达还是发展中国家,幼儿教育的研究结果都表明,优质的幼儿教育能够提高日后学习阶段的入学表现,有助于学业成功,帮助顺利进行各阶段教育。Promesa项目的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幼儿的升学率远高于控制组;High/ScopePerryPreschoolStudy对美国贫困黑人儿童的追踪研究表明,实验组儿童的`辍学率远低于控制组,而高中阶段的毕业率远高于控制组。
2幼儿教育能够使女性获得更多权益,家庭生活更加和谐。
事实表明,幼儿的健康成长能够提高家庭生活的质量,提升幸福指数。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飞速提升,当今家长更是十分重视孩子的学业教育和全面发展,幼儿教育已成为家庭和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幼儿教育质量提高更更能使得父母们安心工作、生活幸福。同时,由于儿童的教育从早期就已抓起,幼儿教育的负担被减轻,父母双方尤其是女性将能从家庭负担和育儿重担中得到解放,女性的生活和就业将更加轻松,女性不必过多为育儿而放弃自身发展的机会,获得更多学习和工作的机会,寻找新的发展途径,从而从根本上提升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使得家庭生活质量和物质水平更上一层楼。幼儿教育质量提升后,家长自身的教育观念也将有所改善,亲子能力也将更加和谐。幼儿教育离不开家长的推动作用,强调家长的引导作用和多重影响使得幼儿教育更加优质,因此良好的幼儿教育能够提升亲子关系,幼儿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家长的教育观念也由此改善,幼儿教育意识与教育能力更加进步,家庭关系得以保持长期和谐融洽。美国一项针对幼儿及其家庭关系的研究表明,良好幼儿教育组的父母与儿童关系更加和谐亲密,互动反馈更多,在各方面都愿给予儿童更多支持。良好的幼儿教育一方面能够能够为儿童的成长创造良好和谐得的家庭环境,另一方面幼儿教育带来的积极影响还能通过儿童本身的成长传递至其成年后组建家庭对后代的积极作用,提高每一代人家庭生活的质量。美国一项对贫困黑人儿童的追踪研究表明,实验组的儿童更少受到内部和外部对家庭关系的不利影响,如酗酒、吸毒、离异、家庭暴力等,他们成年后的表现更好,拥有吸毒等问题的人数占比也远低于控制组,这表明接受良好幼儿教育对一个人一生的家庭关系都有重要影响,家庭关系、生活质量、家庭责任的承担情况等都与此息息相关,家庭会因为良好的幼儿教育变得更加关系稳固,个人发展也将朝着良好方向迈进,父母子女关系更加亲密和谐。
3幼儿教育具有纠正社会不公的显著作用,个人发展机会更加均等。
由于资源分配不均等原因带来了社会和个人发展不均衡,贫富差距也日益扩大,这在世界各国都有不同程度地发生。以我国为例,长期以来的区域发展不均衡和资源分配不均衡带来的我国地域之间、城乡之间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甚至城市本身不同社会阶层的差距也在不断拉大,我国的基尼系数在世界上属于较高水平,早已超合理范围,社会公平发展存在严重问题,社会矛盾值得关注。社会的公平归根结底是个人发展的公平,个人发展的公平又是教育公平的反映,幼儿教育均等发展能够为教育公平打下坚实基础。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幼儿教育对社会不公具有较强的纠正作用,消除个人先天及成长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缓解社会阶级固化现象,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缩小社会阶级差距,减少社会分层,使得社会发展进入良好循环。
3.1幼儿教育对具有先天缺陷的儿童具有更大的帮助意义
每个人在个人发展的过程中,其神经系统与大脑并非定型发展而是具有可塑性的。但是在不同年龄不同阶段,可塑性也在动态变化中;相较而言,成人大脑可塑性更小,损伤发生难以复原无法增殖,但儿童的大脑由于处于发育阶段,发展也尚未定型,可塑性较强,出现损伤更易修复,大脑开发的潜力巨大。在这一基础上,如果儿童出现各类天生缺陷并得到及时发现与确诊,那么,通过早期干预和专门教育的影响,则能够起到弥补缺陷克服障碍的作用。例如,对语言的学习方面,幼儿大脑的相关部分如果受到损伤,则可以通过训练和相关措施将功能转移至其他大脑区域加以完成,从而克服语言学习的生理障碍,正常学习语言。
3.2通过幼儿教育对个人的弥补能够消除儿童个人发展的不利因素
英美国家早期开展了大量对幼儿早期教育的研究项目,众多研究结果均表明,由于家庭贫困、父母文化水平较低、成长环境不健康等带来的对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不利因素,都可以通过补偿性幼儿教育对发展弱势的儿童产生帮助意义,使这些先天成长环境不利的儿童能够获得更多对自身发展有利的因素,打破家庭等因素对自身发展带来的固有影响,帮助这些儿童在个人能力、社交能力和个人潜力挖掘等方面获得更多可能性,使得他们更好地完成学业,降低人生失败的概率,消除更多潜在的犯罪和对其日后建立家庭出现的不利因素。从而有效提高成长环境不佳的儿童在个人发展上的可能性和公平性,增强其独立自主能力,摆脱对福利社保的依赖。幼儿教育对社会公平、个人发展机会公平等长治久安问题具有战略性影响,并且得到了世界各国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4幼儿教育能够使国家获得长治久安,社会发展更加稳定和谐。
近年来,相关学科和研究不断进步,为儿童发展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科学和事实依据,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幼儿阶段对大脑的刺激将会改变大脑结构,影响大脑发育水平,因此不利因素和不良环境将会使得相应环境下的儿童更容易出现伤害他人及扰乱社会的行为,这种不利影响同时具有持久性,将持续影响个人不同的发展阶段,随着个人年龄的增长,这种反社会的行为将会有更大程度的爆发。而良好的幼儿教育则能够纠正儿童在早期出现的不良行为和习惯,提高儿童的社交能力和自控力,增强社会性和与人友好相处的意识,同时这种影响会潜移默化影响人的一生,能够长期有效地对个人发展产生良好作用,持续降低暴力犯罪和反社会的可能性,从而使得社会更加安定,国家能够长治久安。通过使用科学手段对不同类型儿童的大脑结构和发育水平进行研究时可以发现,缺乏良好的幼儿教育,甚至在体罚、家暴等环境下成长的儿童,这些不良信息和经验将改变该儿童的大脑结构,出现功能异常,使得日后的成年阶段出现暴力攻击行为和酗酒吸毒等多种社会问题。但是如果幼儿教育得当,则使得儿童能以正确的方式对待环境中出现的问题,抑制反社会性,增强社会友好性。举例而言,美国一项研究表明,贫困黑人儿童的暴力行为和犯罪率情况,能够通过几十年的追踪得出与以上理论相印证的结果。受到良好幼儿教育的儿童在早期阶段的犯罪率远低于未收到良好幼儿教育的儿童,而在他们成年之后,两组数据的差异则更大,未收到良好幼儿教育的儿童在成年后出现了更多的暴力及犯罪行为,并且继续随着年龄的增长反增不降,可见儿童需要以良好的幼儿教育手段预防个人暴力行为和犯罪现象的发生,幼儿教育也正是这样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浅议影响幼儿园发展的因素论文 篇5
幼儿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和可塑性,作为幼儿教师,必须把握住这个有利时机,有计划、科学地培育幼儿,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守纪律的一代新人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幼儿教育中的误区
1.品德教育知识化
道德品质的培养包括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它们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然而,在当前的幼儿品德教育中,人们大都过于注重知识的教育而忽视行为习惯的养成。一方面,家长、教师教给幼儿许多道德品质方面的知识,幼儿也能绘声绘色地讲解许多包含行为规范、为人处事道理的故事。另一方面,幼儿在行为中多表现出任性、自私、争抢、不懂礼貌、不分是非等,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品德教育过程中只讲知识,忽视操行,以知识代替行为习惯,最终忽视的是德育知识与行为规范的双向联系。
2.智力开发超前化
幼儿时期是个体发展的关键时期,就人的智力而言,在这一时期更具发展的可能性。把握时机开发幼儿智力,应是幼儿教育的重要任务。但是,幼儿智力的开发必须与幼儿生理、心理的发展相称,晚则失去良机,过早,特别是超出幼儿接受能力的“超前教育”,则会事与愿违。在现实中,家长、幼儿园教师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往往出现过于超前的现象,结果导致了幼儿对学习缺乏兴趣、情绪消沉、逆反心理较强,甚至产生对学习的恐惧心理。
3.素质培养功利化
在许多家长看来,素质教育就是让孩子什么都学、什么都会,所以不惜精力、财力送孩子上各种培训班。他们在选班的时候,往往很少考虑孩子的兴趣、发展可能及趋向,甚至不注意孩子心理的承受能力,致使孩子学习负担过重、学习兴趣不定。有的家长将幼儿的业余生活安排得很紧,孩子不堪重负,对学习厌倦,脾气也很大,以至于在幼儿园经常和其他小朋友争吵、打架。许多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往往出自自我梦想的延续、同事间攀比、孩子的出路等目的,带有明显的功利化色彩,而某些幼儿园则为了声誉做表面文章,宣传在幼儿园里什么都可以学到。由于这种利益的驱使,家长与教师在对幼儿教育时或监督惩罚、或金钱物质刺激,长此以往,孩子们反把学习当成了任务,当成了逃避惩罚、获得利益的手段,进而形成对学习的错误认识。
二、走出幼儿教育的误区
1.幼儿教育应遵循发展相称原则
发展相称原则是指幼儿接受学习训练的准备与学习训练内容要相适应,也就是儿童的发展潜力与潜力开发的要求及采取的开发方式、手段等相吻合。幼儿时期是开发人的潜力的最佳时期,但这并不意昧着可以任意开发,教育者必须依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及规律实施教育。所以,对于教育者而言,以科学的态度为幼儿确立一个可行的目标尤为重要。因此,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发展趋向和可能,进行有选择、主次明确的教育。从幼儿教育的目的来分析,幼儿教育的目标不应只是让幼儿识多少字、背多少古诗词、具有某种特长,而主要在于开发人的潜力,使其在智力发展水平上有所提高,为今后成才奠定良好的基础。培养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幼儿坚定的意志品质、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教育者切不可把自己的兴趣、需要强加给幼儿,而是要在发现、培养幼儿兴趣的方向上下功夫。
2.幼儿教育既要言教幼儿教育既要言教,更要身教
不少教师把德育看成一个单向的知识传授过程。于是,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只注重言语上的循循善诱,不注重实际生活中的行为规范。殊不知幼儿年龄小,如同一张白纸,对大人的言行深信不疑。家长经常教育孩子要遵守交通规则,可是自己却常闯红灯,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为什么你们可以……我不可以……”这是孩子经常疑惑的地方。家长、教师的正确言行会使幼儿学到正确的处事要领,也会使幼儿是非不清,甚至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幼儿时期是行为品德养成的重要时期,而这种养成是要通过行为来实现的。一方面,幼儿非常注意家长、教师的言行,确定他们的言行是否一致,另一方面则加以模仿,并在不断的模仿中形成道德标准。所以,家长、教师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要用自己的正确言行为孩子树立榜样,使其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3.幼儿教育要寓教育于游戏之中
儿童喜欢游戏,游戏是他们的基本需要,他们通过游戏来认识世界、获取知识。作为教育者,要在幼儿教育中巧妙地将教育寓于游戏之中,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如通过游戏中的角色扮演,学习人与人之间相处、交往的正确态度,模仿角色的良好行为,通过比赛、做操来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其身心的健康成长。陶行知先生说过:“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芽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所以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之根本。”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一定要认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幼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衡、导之以行,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行。
浅议影响幼儿园发展的因素论文 篇6
分类管理是指对民办学校按照非营利性与营利性的标准进行差别化管理。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政策在我国已酝酿多年,如今已是大势所趋、呼之欲出。2015年4月,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联盟第二次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的新形势,为民办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要构建非营利性和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差别化扶持的政策体系,在财政、税收、土地等方面突出对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支持的导向,引导民办学校为社会提供更多优质的公益性教育产品和服务。”分类管理政策的实行将对我国民办教育发展产生何种影响?各级民办教育管理机构要如何应对?本文以福建民办幼儿教育为例,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相关教育决策提供参考。
一、我国实行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政策的背景
对民办学校实行分类管理是国外的通行做法,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政策体系。我国则是近十多年来才开始关注并思考民办学校分类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我国民办教育经过30多年的长足发展,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原先基于捐资假定而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已经背离了当前以投资办学为主要特征的民办教育的现实基础,导致宏观管理与微观运行产生激烈冲突。如2002年颁布的《民办教育促进法》虽然明确民办教育属于公益性事业,但是又规定,民办学校在扣除办学成本、预留发展基金以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其他的必需费用后,出资人可以从办学的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2004年颁布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进一步规定:出资人根据民办学校章程的规定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可以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时,从民办学校的办学结余中按一定比例取得回报。国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的目的是解决民办学校的合理回报问题,吸引更多社会资金进入教育领域,然而由于我国民办学校的法人地位属性不明晰,法律规定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在实际落实中遇到诸多困难,甚至使民办教育的公益性受到侵害。我国教育界对于民办学校是否实行分类管理、如何确定分类管理的标准,以及如何设计不同法人属性民办学校的差别化扶持政策等问题一直存在较大分歧与争议。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积极探索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教育分类管理。”至此,关于民办学校是否实行分类管理的争论在政策层面有了定论。同年10月,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确定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深圳市、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作为民办学校分类管理的试点地区和学校,先行开展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改革实践,探索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办法。2015年1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一揽子修正案草案,明确提出对民办学校实行分类管理,允许举办营利性民办学校,从顶层设计的层面为民办教育的科学、规范、持续发展扫清法律制度障碍。实行分类管理是我国民办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是解决我国民办教育错综复杂问题的必然举措和有效路径。在前期相关理论探讨和试点改革实践的基础上,教育部将“研究制定民办学校分类管理配套政策”列为2015年工作要点,这意味着我国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政策制定工作已接近尾声。
二、福建民办幼儿教育发展现状
近年来,福建民办幼儿教育得到长足发展,有效缓解了“入园难”问题,全省适龄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位居全国前列,为满足社会的多元化教育需求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民办幼儿园数量规模发展迅速
《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颁布后,福建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意见》,积极鼓励、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民办幼儿教育数量规模取得快速发展。至2014年,民办幼儿园数占全省民办学校总数的94.50%,占全省园数的70.57%,约为公办幼儿园数的2.4倍;民办在园幼儿数占全省民办学校在校生数的57.70%,占全省在园幼儿数的54.37%;民办幼儿园专任教师数占全省民办学校专任教师数的58.85%,占全省幼儿园专任教师数的64.54%。
(二)大力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福建目前仍未对民办幼儿园实行分类管理,对民办幼儿教育的政策导向主要是扶持民办幼儿园向普惠性方向发展,保障民众的入园需求。政府通过购买服务、减免租金、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等方式,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优质普惠的教育服务,在审批登记、分类定级、评估指导、教师培训、职称评定、资格认定、表彰奖励等方面给予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与公办幼儿园同等的地位。自2010年起,福建进一步加大对民办幼儿教育发展的财政支持力度,省级财政对入园幼儿人均月收费在150元(不含伙食费)以下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按上学年末在园幼儿园数予以100元/年人补贴,用于民办园购置设施设备、教玩具、安防维护设施等。同时,对民办幼儿园实行一系列的税费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快民办幼儿教育发展。这种对所有民办幼儿园一视同仁的做法有失公平,容易导致一些“搭便车”现象产生。
三、福建民办幼儿园分类管理路径
民办幼儿园分类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改革工程,涉及利益调整、制度重建等多个方面。福建民办幼儿园数量多、规模大,推行分类管理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协同合作,理顺关系,积极稳妥地推进民办幼儿园分类管理工作。
(一)明确分类标准与依据,引导民办幼儿园
分流、转型发展教育行政部门要以“办学是否追求合理回报,办学结余是否进行分配”为分类标准,对现有的和即将举办的民办幼儿园实行严格的法人登记注册制度与归口管理。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由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在民政部门注册为民办事业单位法人;营利性民办幼儿园由教育行政部门与工商管理部门共同审批,在工商管理部门注册为民办企业法人。在分类管理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不能以办学者的申报为分类标准,而要以其行为(办学利润和剩余资产的最终归属)为标准;二是不能以是否有盈利为分类标准,例如公办幼儿园也可能有盈利,但不能将之确定为营利性机构;三是不能以收取学费的高低为分类标准,学费的高低受成本、区域、供求等多种因素影响,不应简单地以学费的多少作为划分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的标准。无论是营利性还是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都是幼儿教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非营利性幼儿园主要满足民众普惠性教育需求,营利性幼儿园以满足多样化、选择性教育需求为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充分尊重办学者意愿,允许民办幼儿园自主选择办学类型与方式的前提下,引导民办幼儿园分流、转型发展。既要大力倡导和积极鼓励举办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也要为营利性民办幼儿园创造发展的环境与空间,从而实现分类管理的平稳过渡。此外,民办幼儿园的分类归属并不是永久不变的,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审计和税务部门每年对民办幼儿园的财务和财产审计结果,对民办幼儿园的分类归属进行适时变更和调整。
(二)坚持公益性导向,促进民办幼儿园良性
竞争、共同发展教育既是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也是公益事业。无论是营利性还是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都要回归教育的公益属性。公益性体现在改善教育服务质量、维护师生权益等诸多方面。营利性与公益性并不是一对矛盾的概念,营利性不等于非公益性。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实行分类管理时要坚持公益性导向,尤其是对民办幼儿园的扶持与优惠政策要把公益性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加以考量。民办幼儿园分类管理要遵循公平原则,不能对营利性民办幼儿园存在制度排斥和政策歧视,不仅要大力扶持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的发展、提倡捐资办学,而且要落实营利性幼儿园的办学自主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激发社会力量投资办学的活力,使两者在良性竞争中实现共同发展,促进民办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在国外,民办学校仍以非营利性为主,营利性学校只占少数。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适当控制二者的'数量、规模比例,保障民办幼儿教育发展的正常秩序。
(三)完善配套制度,推动民办幼儿园规范、有序发展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民办幼儿园实行分类管理,必须加快制定和完善一系列相关配套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建立完善民办幼儿园分类审批制度。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当地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根据学龄人口变化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加大民办幼儿园布局结构调整力度,在分类管理的背景下,依法严格审批民办幼儿园。对不符合当地教育发展需求的,要向申请者讲明教育发展形势和要求,防止盲目建设和资源浪费。对符合当地教育发展需求的,要在实施分类管理的政策指导下,参照同级同类公办学校的设置标准,加强对举办者法定条件、经费保障、规划用地、学校章程、决策机构等进行审查,并组织专家委员会评议,充分听取专家委员会提出的咨询意见。不符合办学条件或未经专家委员会评审的不得予以审批设立。
第二,健全完善民办幼儿园财务监管制度,加强对民办幼儿园收入、支出等情况的监管。民办幼儿园要坚持优质优价、公开透明的收费原则,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参照公办幼儿园执行,营利性民办幼儿园须报价格主管部门备案并公示后执行,所收取的费用应主要用于教育教学活动和改善办学条件。同时,要推进民办幼儿园资产和财务信息公开,接受政府、社会和学校教职工的监督,强化董事会对幼儿园年度财务预算、决算的审议。
第三,完善民办幼儿园财务会计制度。教育行政部门可以与民政、税务等相关部门共同协商制定适合民办幼儿园的财务会计制度,明晰民办幼儿园的办学成本构成、产权归属,明确规定提留教育发展基金的比例(用于学校再发展)、办学风险基金比例、福利奖励基金比例以及用于合理回报的比例。民办幼儿园要委托会计师事务所依法进行审计,并公布审计结果。
第四,完善民办幼儿园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对民办幼儿园的过程监管。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可以借鉴日本等国的经验,设立监事会,作为董事会的制衡机构。为防止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的家族化倾向,可规定学校举办者的人数不得超过董事会全体成员的三分之一,教职工和社会人士代表的比例不得低于三分之一,园长及学校关键管理岗位实行亲属回避制度。同时,可通过派驻审计员和会计师等办法,加大对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财务收支情况的监督,防止牟利行为的发生。营利性民办幼儿园可以按照“股份合作制”的做法,成立股东会、董事会、校长、监事会,规范董事会与园长的职责和权限划分,充分发挥董事会、园长、教师在民办幼儿园内部管理中的作用。在尊重其办学自主权的前提下,教育行政部门也要加大监督和管理力度。
浅议影响幼儿园发展的因素论文 篇7
随着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提出,幼儿教育业逐渐的进入人们的视角。幼儿园的办学宗旨是确保幼儿教育质量,为义务教育的学习做铺垫。目前,我国的中部地区县城幼儿园教育的发展中存在诸多的问题,故研究我国幼儿园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幼儿园教育发展的现状
随着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提出,幼儿教育业逐渐的进入人们的视角。幼儿园的办学宗旨是确保幼儿教育质量,为义务教育的学习做铺垫。幼儿是我们国家的未来,也是家庭的未来。目前,我国民办幼儿园的数量在飞速的发展,这对我国幼儿园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改变了我国幼儿园公办的体制,一些地方幼儿园已经或正在转型。
二、我国幼儿园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不全面。
随着国家对幼儿教育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幼儿教育的师资力量及办学条件均取得了很大成就,幼儿教育活动的开展日益增多,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幼儿教育的形式。但在开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县城地区的幼儿园,如没有具体的规划,幼儿教师一般都是随意进行教育,幼儿园也没有一定的评价指标,对教师的教育成果和教学目标缺乏评价等。管理方面的缺失直接阻碍了幼儿教育的成效。
2.教学内容存在问题。
在一些民办幼儿园中,部分幼儿园的投资比较多,为吸引生源,一般都开设了实验、双语等课程,这极大地冲击了科学幼育的教育理念,这类幼儿园在中部地区的县城极为少见。在县城中,幼儿园的`规模比较小,其幼儿园的师资水平及办园条件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这些规模小的幼儿园主要靠低收费和提前下放小学教材等方式来吸引生源。这种提前下放小学教材的做法往往超越了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大大降低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3.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新课改为我国幼儿园教育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我国幼儿园教育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目前专业的幼儿教师还比较缺乏,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幼儿园中,幼儿教师一般都是非学前专业出身的教师。根据幼儿园教育授课内容及对幼儿的培养目标来看,幼儿教师应具有较高的综合技能,同时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
4.对幼儿教育存在错误的观念。
这个科举时代遗留的过时观念,仍旧深存人心。部分学生家长及幼儿教育工作者对幼儿教育存在错误的认识,认为幼儿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在县城也不例外,导致教师及家长过早地给幼儿灌输学习成绩能代表一切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认为只有成绩才能证明教师的教学成果,忽视幼儿的实际需求。
三、我国幼儿园教育发展的对策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幼儿教育观念直接影响幼儿教师教育幼儿的方向和目标,并对幼儿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随着人们意识的增强,人们逐渐意识到身体素质是科学文化素质的物质基础。素质教育的宣传和实施,能促使人们重新认识人才素质和成才观,更新幼儿教育观念,促使幼儿教育向积极保护和推广的方向转变。
2.提高幼儿教师的综合素养。
随着新课改的提出,为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求,促进幼儿人格的健康发展,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要有较高水平。为适应现代幼儿教育的需求,幼儿教师应进行继续教育,使知识得到不断补充和发展,不仅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还应掌握相关的教育心理学知识等。幼儿师资力量是保证教学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教学质量。
3.提高学校教学管理水平。
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但教学管理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教学是一个动态系统。随着幼儿教育的需求,可适当将封闭式教学转化为开放式教学,改变教师包办一切的教育形式,用主动式的管教方法,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教学空间和教学时间。
4.树立正确的课程价值观,探索符合幼儿发展的教育课程。
幼儿园课程是以满足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为根本价值的。在幼儿园活动内容的计划和安排上,既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同时,必须建立相应的制度,避免课程内容的选择过分随意和无序。在幼儿园层次和班级层次上,课程理念的确定和改变、课程目标和内容的确定和变革等方面,都应有相应的规则。
四、结语
发展幼儿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针对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现状,要实现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规划目标,各级政府就必须高度重视幼儿教育,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办园,扶持县城及农村幼教发展,大力保障幼儿教育事业经费的投入,努力形成城乡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促进幼教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浅议影响幼儿园发展的因素论文 篇8
一、农村地区幼教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农村幼教发展是基层教育发展的紧迫需要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正处于社会发展的“基层”,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地区对幼教的需求不断增强。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收入的提高,中国人逐步增强了教育经费的储备意识,对家庭儿童的疼爱往往使家长做出优先支出教育经费的选择。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农村幼教的健康发展具有必然性。
(二)农村幼教发展是儿童健康发展的需要
一方面,儿童的发展和健康成长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方面,儿童的成长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农村幼教体系是儿童的小社会环境,与儿童的成长息息相关。另一方面,家庭环境和邻里、周围地区社会环境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周边环境和人员的言行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农村幼教的发展是涵盖幼教设施和周边环境的广义概念,而发展是这一概念的必然要求。
(三)农村幼教发展是整体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
农村幼教事业是整体学前教育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可以实现教育与农村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增强幼儿教育发展的动力与活力,有益于社会环境的整体优化。幼教社会化已成为现阶段幼教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二、农村地区幼教发展的现实瓶颈
(一)“硬”设施不健全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幼教事业发展的基本保障,是办好幼教事业的首要条件。基础教育设施不完善是制约村镇地区幼教发展的主要瓶颈。
1.独立设施不完善,教育设备不足。对于广大村镇地区而言,硬件设施薄弱是当前面临的首要问题。许多幼儿园的硬件设施仍停留在“求有”的层面,远远不能满足“求优”的时代要求。许多偏远乡镇的幼教硬件设施多挂靠在小学,保教设施得不到及时更新,特别是玩具教具、大型户外游戏器械及幼儿读物均不足,不能很好地满足幼教发展的需要。
2.土地保障不到位,园区布局不合理。目前,幼教建筑面积、户外活动面积仍然匮乏,用地矛盾突出,从空间上制约了幼教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03]13号)中明确了对园区布局的发展要求,但目前村镇地区的幼儿园办学条件仍然简陋,多数幼儿园未采用幼儿专用活动室建设标准,园区布局缺乏科学的规划与标准。
(二)“软”保障不充分
师资力量、校园文化等“软”设施是幼教发展的软保障。目前村镇地区“软”设施建设参差不齐,供需矛盾突出,主要体现在:
1.公办教师与非公办教师不匹配。公办教师是幼教师资的主体,是“软”设施建设的主要架构,非公办教师是重要补充。两者在工作性质方面无差异,但编制保障和工资待遇却有较大差距,不符合“同工同酬”的规定要求。同时,非公办教师对自身的发展十分担忧,情绪上难免受影响,工作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挫伤。
2.师资水平与现有入学需求不匹配。非公办教师虽然也经过严格的考核面试和后期培训,但难以适应迅速增长的入学需求,边学边工作的时间较短。同时,非公办教师的科研能力也难以适应时代需要,提升难度大,特别是在缺乏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的情况下,这种差距正逐步扩大。
3.教学思路与时代创新变化不匹配。不少教师的教学能力不够成熟和完善,研究意识不强,不能有效形成教学促教科研、教科研促教学的良性循环。由于经费紧张,近年来,乡镇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也得不到保障。除了参加本市幼儿园提供的观摩机会外,走出市外学习观摩的`机会很少。教师专业发展的缓慢也给幼儿园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力。
(三)“政”保障不到位
1.政策保障缺乏。政策保障是幼教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虽然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单位)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等指导性文件,但缺乏实施细则,各地方政府的政策落实参差不齐。幼教事业发展长期未能纳入干部考核的“时间序列表”,导致在幼教领域存在“官员不重视”“干部不办事”的现象。
2.部门衔接有缝痕。教育部门的垂管资金不足,未能设立幼教专项资金,幼教的发展多挂靠小学教育,同时地方政府缺乏合法的渠道和突破口,让地方财政资金投入幼教领域。教育资金总量匮乏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最终原因。
三、突破农村幼教发展瓶颈的思路对策
针对以上农村幼教发展现状和存在的瓶颈,要明确新时期加快农村幼教发展的主攻方向,提高幼教发展的整体水平和效益,引领幼教事业健康发展、跨越发展。
(一)加强宏观指导,明确发展目标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幼儿园的合理分布是营造健康有序的教育生态环境的前提。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遵循适应和平衡原则,合理规划幼儿园的分布和数量,幼儿园分布规划应与城市发展规划、城区改造等结合起来,保证幼儿园整体布局的合理性。
2.明确定位,加大投入。政府应加快制订《学前教育法》,明确学前教育的责任、管理体制、教师待遇等重要法律关系问题。政府要加强对幼教事业发展的引导,不断加大对幼儿教育的投入,整合现有的幼教资源,重点扶持社区内教育质量好、管理严格的幼儿园,以带动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3.加大宣传,促进共享。通过舆论宣传和政策引导,宣传科学的幼儿教育理念,提高全社会对幼儿教育的认识,突出宣传幼儿教育办得好的地区,以点带面,促进其他地区和单位幼教事业的发展。同时,大力宣传优秀幼儿教师、幼教管理工作者的事迹,表彰他们所作出的贡献,形成促进幼教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以师为师,以友为师”,提升师资水平
拓宽培训渠道,提高幼教师资专业水平,特别是要加强对新入职教师和小学转岗教师的培训。
1.“抛砖引玉”,引入交流模式。教育部门定期派遣县级骨干教师深入农村,送教上门,送课下乡,通过教学旁听、开展观摩课、观摩竞赛等方式,让教学“质量”下乡,教学成果“上门”。通过给农村幼儿教师评课,有针对性地对农村教师幼教工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加以指导,促进教学互长,提高农村幼教水平。
2.“以师为师”,促进垂直流动。教育部门应把幼教师资的垂直交流作为一种常态化制度坚持下去。科学划定教学时间和交流细则,精心挑选支教教师(可从市县相关幼教机构中选拔),在支教的过程中为农村幼儿园送去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同时,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支持农村幼教到市、县幼儿园交流学习,不断提升农村幼教师资水平。
3.“以友为师”,抱团提升水平。“从师”与“访友”应当并重,应强调农村幼儿园教师间的内部交流与合作,改变教师之间“相互隔绝”“各自为政”的状况。骨干教师应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做好牵头工作,为同事提供指导和帮助。同一幼儿园的教师之间应相互学习、分享经验、共同提高。
(三)“以责促改,以激促升”,完善幼教管理机制
1.完善机制,竞争上岗。探索和引进竞争上岗、择优聘任的机制,打破学历、职称界限,以工作实绩为主要依据,实行高职低聘或低职高聘,在用人上遵循“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通过签订聘用合同,确定园方与教师个人之间的关系,建立职务能上能下、能高能低、人员能进能出的教师任用新机制。
2.明确职责,增强意识。通过制订合理明确的岗位职责,增强教职工的岗位意识。岗位职责的制订要具体且有针对性,明确园长、各部门负责人、教师、保育员、厨房、门卫的岗位职责,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教职工的绩效考评要有具体合理的标准,以增强教职工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3.奖惩结合,科学考评。建立科学可行、量化细化的评价体系,通过专项与综合考核,日常与学期、学年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衡量岗位责任人的履职服务能力。考核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通过自评、互评、家长考评等方法,对教职工的德、勤、能、绩进行综合评价,考核结果要直接与工资待遇和奖惩挂钩,以促进幼儿园各项工作目标的实现。
浅议影响幼儿园发展的因素论文 篇9
摘要:伴随我国城乡地区经济建设发展距离持续增加,幼儿教育不均衡性更加严重。幼儿教育是幼儿培养的启蒙阶段,对其今后能否健康成长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就城乡幼儿教育如何均衡发展展开进一步分析,对优化幼儿教育水平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城乡;幼儿教育;均衡发展
1幼儿教育均衡发展内涵
孩子享受均等教育是其享有的合法权益,为此应确保其享受到均衡的教育环境、师资配备,进而实现充分发展。幼儿教育均衡发展需要利用法规体制保证适龄幼儿享有相同的学习权力,政府应为幼儿们创造公平的受教育条件,秉承公正客观的态度,利用合理科学方式,确保教育效果均等性,该过程核心便在于配置资源的合理均衡。通常来说,均衡性幼儿教育涵盖三个层面,即教育过程、机会以及结果的均衡平等。
2城乡幼儿教育非均衡状况
纵观当前城乡地区幼儿教育现状不难看出,其呈现出非均衡状态,首先起点便存在差距。这是由于城乡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使得幼儿教育出现差异。农村地区幼儿无法享受更为优质良好的学前教育,一些地区甚至出现幼儿没机会享受学前教育的'问题。相反,在城市经济发达区域,幼儿则可达到全部入园的状态。由入园率水平我们便可明确,农村区域幼儿入园水平始终低于城市区域,这对我国学前教育发展质量形成了负面影响,严重阻碍了学前教育快速前进的步伐。另外,城乡地区幼儿教育平等性也呈现出不均衡的问题。当前,教育机会、实践过程与最终结果的平等成为幼儿教育建设发展体现最大差异的环节。由于城乡地区幼儿教育层面呈现鲜明的差异性,例如农村家庭认为孩子年龄较小可不进行正规教育,自然发展的陈旧观念仍旧普遍存在。加之,教育单位长期发展进程中的不断精简与合并,使得幼儿没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就近入园,令他们无法享受更加良好的幼儿教育,甚至不具备受教育的机会。从结果层面来说,城乡幼儿教育早已体现出非均衡性,具体是幼儿们在受教育后标准水平包含明显差别,而入园准备则是重要表现。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农村地区幼儿入园准备与城市地区幼儿相去甚远,后者无论是认知水平、学习方法、语言能力、个性特征上均优于农村儿童。该类入园准备差别致使农村儿童同城市儿童很难实现同步成长。为真正缩短城乡教育教学差距,我们应由基础环节出发,幼儿教育应变成普遍受关注的重要环节,进而实现最终的教学管理、收获成果的公平性。不同经济以及文化环境下,幼儿入园准备将对其未来成长发展形成极其明显的影响,国外发达区域更加注重幼儿学前教育,同时投入较多精力。我国当前虽然渐渐重视学前教育均衡性,然而各级政府单位由于投入经费并不均衡,因此也成为幼儿学前教育不均衡发展的重要成因。
3城乡幼儿教育均衡发展策略
由我国当前幼儿教育师资力量审视,教师团队并不稳定,特别是农村区域,由于教师待遇水平不高,加之学历层次较低,直接影响了职业认同感,出现了教师转岗率不断提升、人才流动性较大的现象。另外,社会保障体制较难全面执行,令教师团队更无法稳定,这均对农村幼儿教育形成了负面影响。为稳定农村幼儿师资团队,应全面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依照农村教育内在特征以及现实状况,持续做好教师人才聘用以及人事管理工作,编制一致标准,面向社会进行教师人才公开招聘,并对在岗幼儿教师实施统一管理与注册,由财政进行统一拨款,以保证教师人才应有的工资待遇,确保农村教师团队的可靠稳定。幼儿教育始终是教育事业发展之中的重要环节,因此具体实施状况需要获得全力保障。为预防农村儿童在上学之前不能受到应有教育,应从转变传统观念入手,真正将幼儿教育囊括到义务教育的领域之中,进而从早期入手做好幼儿教育,提升基础教育教学起点,推动我国城乡幼儿教育培养的稳定均衡发展。当前,幼儿园管理经营制度急需改善,幼教规模需要进一步扩大,这是树立正确教育意识的基础保障。唯有真正明确幼教工作重要性,提升幼儿教育经营投资对于经济增速发展的拉动效应,方能确保幼儿教育获取最大化投入,确保各地区幼儿教育均衡性。城乡幼儿教育工作中,势必应更新观念,科学创新各项工作体制,方能更好地实现最终目标。幼儿教育工作的健康有序还离不开充分的物质资源,然而当前幼儿教育费用由乡镇政府下拨,由于地方政府承担能力有限,进一步导致城乡幼儿教育陷入失衡状态。为此,政府单位应进一步扩充农村区域幼儿教育管理财政支持度,通过多元化渠道、丰富对策加强资源管理。另外,应多重途径进行经费筹集,确保各项幼儿教育资源的科学有效配置,进一步缩减城乡地区教育管理距离,确保城乡幼儿教育实现均衡、良好的发展与升华。4结语总之,幼儿教育属于现代社会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政府承担着发展优化幼儿教育的重要职责。而城乡幼儿教育实现均衡发展则是确保教育管理以及社会良性发展、公正和平的基础指标。为此,幼儿教育身为起点环节,应积极促进城乡地区均衡性,明确该项工作的战略意义,方能夯实基础,全面发展。
【浅议影响幼儿园发展的因素论文】相关文章:
浅析乒乓球产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论文05-15
林业经济发展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论文04-20
环境因素对企业营销的影响分析论文04-13
影响学前教育毕业生职业发展的几个因素与完善对策论文04-22
浅议装饰工程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论文05-03
文化因素对中介语可变性的影响论文04-20
高校篮球教学改革影响因素与发展方向05-23
讨论影响大学田径课教学效果的因素论文05-01
浅议精确林业论文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