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问题剖析论文
论文摘要:信息素养包括文化素质、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三个方面。它是信息社会中个体成员必备的基本素质。从信息素养及信息素养教育的内涵、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阐述了大学图书馆发挥教育职能,对大学生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实施途径。
论文关键词:信息素养 信息技能 素质教育 大学图书馆
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信息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信息资源的激增与信息用户需求的变化,使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成为信息社会中个体成员必备的基本素质。在网络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只有具备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资源能力,才能自由地搜集信息、交换信息、共享信息社会提供的信息资源。大学图书馆既是重要的信息源,同时也承担了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职能,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使他们能适应信息社会发展要求。
1.信息素养的内涵
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是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Zurkowski于1974年首先提出的一个整体概念,概括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吸收主要的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决的技术和技能。”信息素养的内涵通常被认为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传统文化素质的延续和拓展;使受教育者达到独立自学终生学习的水平;对信息源及信息工具的了解及运用;必须拥有各种信息技能,如对需求的了解及确认,对所需信息资源的确定,对检索到的信息进行评估、信息组织及处理并做出决策;信息智慧和信息道德,即对信息本身理论和不良信息的态度等…。我认为,完整的信息素养包括文化素质、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三个方面。文化素质是信息素养的基础,信息意识是信息素养的核心,信息技能是信息素养的保障。
2.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
2.1信息意识教育
信息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信息及其信息活动的能动反映,是人们主观意识上对信息的感知程度,是开发信息资源的原动力,包括对信息的识别与获取能力,对信息的分析、判断以及对信息利用和评价素养。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大学对自身的信息需求应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善于表达潜在的信息需求,并对特定的信息有敏感的心理反应。图书馆不仅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透过普通的事物发掘其深刻的思想意义。在初露端倪的事情中认识它蕴含的丰富内容。有了这种能力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发现有利用价值的信息,这种对有用信息的快速捕捉和对潜在问题的超前预见能力提高信息意识的认识基础。此外,信息意识的提高还与学生自身的素质有关,如个人的知识结构、知识的积累程度,分析问题观察问题能力的大小及事业心的强弱等都是影响信息意识的重要因素。
2.2信息能力教育
信息能力是人们猎取信息、处理信息、加工信息和传递信息的能力,它包括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查找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信息组织加工与分析能力,以及信息交流传播能力等。利用搜索引擎工具、网页制作工具、浏览器等获取网上信息资源,并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重新整理加工,组成新的信息资源体系,进行信息创新,从而产生新的信息能力。信息能力教育是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部分。大学生通过系统培训和自觉实践培养信息能力,可以增强使用信息工具的能力,获取识别信息的能力,加工处理信息以及挖掘、创造、传递新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利用网络信息的效率和效益。
2.3信息道德教育
信息道德是指在网络信息活动过程中,调节信息创造者、信息服务者、信息利用者之间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的内容包括人们在信息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信息法律与法规等。在学生中开展信息道德教育,应通过多渠道、多途径来进行,使学生掌握信息社会中应遵循的法律法规,尊重他人知识产权,自觉抵制违法信息行为,合理使用与开发信息,以避免学生由于缺乏相应的信息道德品质,在其利用掌握的信息手段参与信息产业与信息经济开发活动中引起的一系列的诸如信息泄密、信息犯罪等社会问题。
2.4网络知识教育
网络知识主要是指以特网为主的一些与其相关的知识,这些知识包括因特网的产生、发展过程、工作原理、因特网信息资源评价方法和标准等。随着数字图书馆这种新型的信息资源集散地的出现,图书馆有义务教育学生了解虚拟馆藏的发展形式及信息资源内容,如虚拟馆藏的知识组织,信息存取与利用的方法,学生掌握了网络信息资源检索技巧,就能快速、有效、及时、准确地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为自身的学习和工作带来便利。
3.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分析
我国的信息素养教育还普通得不够。在高校,除信息专业或相关专业外,一般专业学生只是从文献检索与利用的课程中得到部分的文献信息资源利用教育。虽然对信息重要性的认识正在逐步深入,但对什么是信息,信息有哪些类型,信息与知识情报的关系,大多数人并没有深入的了解。大学生的信息素养现状大致表现为:
(1)信息意识不够强。据某大学凋查统计,60%多的学生对提供信息的系统(信息源)不了解,了解的只占32%左右。这说明大学生不太重视信息的来源,而实质是大学生的信息意识较淡薄。
(2)信息能力较薄弱。比如,获取信息最佳渠道方面,近45%的学生选择了报刊,通过如互联网CD—ROM、数据库等渠道获取信息的不足50%。这说明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数停留在印刷体文献上,这与信息时代信息获取渠道的数字化或网络化极不协调。
(3)利用网络资源有限。90%上网的大学生上网是进行收发、聊天、娱乐等浅层次应用,而把网络作为一种信息交流以解决学习、研究为主要目的的人却不多。笔者曾对部分学生进行调查,结果71%的学生不知道本专业信息的检索方法,56%的学生不知道如何在网络上检索本专业信息资源。此外,大学生对图书馆利用情况不堪理想。大学生把图书馆当作情报信息重要场所的人比较多,不少学生到图书馆找书不会检索,为了简单方便,干脆到阅览室,而且大数学生是阅览休闲刊物。这些现象充分反映了大学信息素养能力欠缺。为此,提高大学生群体的信息素养是图书馆的主要任务之一,且刻不容缓。
4.实施信息素养教育的途径
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校图书馆规程》明确指出,加强大学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和情报职能,努力培养师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和信息技能。大学生通过有效利用图书馆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从图书馆这个信息源中获取信息、知识来形成对某一知识领域或某一课题的系统了解的过程中,逐渐地培养和提高了自学能力。同时也不断提高对各种信息的呼吸、选择和综合的独立研究能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高低是决定适应信息社会与否的标准。信息素养教育培养的信息能力是进行终身学习、吸收新知识的必备条件。信息能力越强,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就越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就越高。综合素质高的毕业生往往能获得更多更好的择业机会。信息素养教育是大学生踏入社会、走向成功的阶梯,使学生终身学习过中程受益匪浅。
4.1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培养其信息意识。
对大学生进行图书馆入门教育,不仅可以增强他们对图书馆的兴趣,而且也使学生对图书馆有更多的感性认识。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大学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条件也逐步得到改善和提高,许多大学图书馆配备了先进的计算机和通讯技术设备,不仅引进了光盘、数据库,开通了光盘检索系统的校园网络服务,还建立了国内外联机检索系统,通过这些先进的技术设备大学生可以了解到更多的网络信息资源,他们的信息意识也随之有所提高。
4.2搞好信息检索课程教育,提高学生信息能力。
开设信息检索课程教育的目的是使大学生增强信息意识,掌握信息技能,是各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途径。信息检索课主要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来指导学生如何搜集、处理和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掌握信息检索的方法、途径与技巧。必须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不可千人一面。对大多数专业来说,一、二年级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为学科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这些知识一般比较成熟,因而低年级学生对图书馆等信息源的利用明显少于高年级学生,此时安排如何使用图书馆方面的教育比较适宜;对高年级学生,则安排与专业相关的参考工具书、索引等方面的教学更为恰当。不断改进信息检索课教学内容,重点是外文检索工具查询与使用,网络信息资源检索理论与方法,情报分析与研究等。把开启网络信息资源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3组织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强化其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教育应达到授之以渔之功效,使学生能够在无需信息中介的帮助下,独立就特定问题选择信息源、检索相关信息,并对信息进行评估与高效利用。在网络信时代,大学生接受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善于运用知识进行新的探索、新的创造。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不仅能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能培养其运用理论创新的能力和研究能力。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信息中心优势,组织学生参与科研活动,使学生对信息的分析研究与获取有用的信息有更直接的体验,同时也加深对所学专业的有关信息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对提高他们的专业研究水平有辅助作用。在开展科研活动中,培养学生信息意识的同时,侧重他们对信息的敏锐感受力和洞察力,能够从细微处发掘有价值的信息。更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去开发信息思维,从而促进对信息的接受与反馈效率,提高信息的利用率,达到强化信息素养教育之功效。
4.4馆员自身信息素养必须与时俱进,适应教学需要。
由于信息生产与传播趋于服从商业诱导,再加上客观信息存在的无序性,使人们在获取信息时具有一定的难度,这时他们就会寻求信息集合与整理工作者——图书馆员的帮助。图书馆员致力于架设“信息拥有者”与“信息匮乏者”之间的桥梁,并为用户服务。具有广博的知识结构和较高的信息筛选、转化与知识整合能力是图书馆员作为信息素养教育者的基本要求。图书馆员与院系教师充分的交流与合作,是实施专业知识教育和信息素养教育的良好途径,不断地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使受教育者的信息素养更优化。
大学生是信息社会中现实信息用户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信息行为及效率,将对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直接的影响。信息素养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是促进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大学图书在网络环境下担当信息素养教育者,是历史赋予的责任和义务。实践证明,图书馆优美的人文环境和极具亲和力的氛围不仅能吸引更多的读者,培养和提高他们利用这个蕴藏丰富信息资源的兴趣和信息意识,还能对他们的信息素养产生潜移默化的美育作用。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问题剖析论文】相关文章:
网络环境下教师信息素养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方案论文范文05-27
博雅理念下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论文(精选6篇)05-11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生产的网络依赖症论文04-27
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论文05-11
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论文05-11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职能发展思路08-23
简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主体性建构研究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