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论文

时间:2022-05-23 10:33:27 其他类论文 我要投稿

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论文(通用15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论文(通用15篇)

  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论文 篇1

  摘要:教育学是极为重要的基础学科,重点面向教育及其发展规律进行研究和探讨,其主旨在于把握教育学的内涵,通过教育实践活动提升教育学学科的科学化水平。为此,要分析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继承和创新的视角研究教育学的发展,更好地优化教育学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教育学;发展;继承;创新;

  教育学旨在揭示教育规律,并为教育实践提供一般性的理论说明和依据,是根植教育、服务教育的知识,表现出教育知识的实体化、整体化和统一化,具有特定的理论取向和体系取向,是具有一定逻辑体系的理论知识,有其相对严格而精确的学术语言,各知识要素之间的关系也是紧密且有逻辑顺序的。同时,教育学还体现出人文取向和价值取向,是具有价值性的科学知识,所有关于“培养人”的问题都是教育学中最为前提性和核心的内容,并引导学习者更好地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叩问人生存在价值。

  一、教育学基本理论研究现状

  (一)对人的关注、实践关注和学科关注

  一是教育活动中对“人”的关注。首先是对学生发展的关注,具体表现在面向实践的立项课题研究,并总结和归纳渗透性探究学习和独立性探究学习两种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次是还对教师发展的关注,可以通过研究性实践、校本课程开发活动、合作研究、课例研究、专题学习等方式,提升教师个人反思和实践的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二是对教育实践变革的关注。这主要是对学校课堂教学和班级建设方面的探索性研究,并逐渐加强课堂教学、班级建设、教师发展、学校管理与评价等方面的更新性研究。三是对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关注。这主要是多元文化融合背景下的中国教育学科建设问题进行研究,包括本土化教育学、中国特色教育学、原创教育学等,以更好地研究和推进教育学学科建设和发展。

  (二)以转型为主题的教育学学科研究基调

  在教育学发展的继承与创新的过程中,转型是教育学学科研究的主旋律和基调,形成了全方位、多层面的转型讨论和分析趋势,引发了社会关于教育观念、教育问题的具体研究,也引发了不同学科领域的特殊问题的研究,由此也可以看到教育学科在社会转型中的利益、矛盾与冲突。

  二、教育学发展中的继承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对教育发展变化的认识不断加深的过程,逐渐地由现象到本质、量变到质变,体现出对教育思想和理论的继承。如师徒授受关系就是人类教育文明史中极其普遍的成果,并且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这种师徒授受关系的继承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主要在于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的增强,由之前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的学习。教育学发展中的继承还包括对其他教育学相关学科成果的继承,是在哲学思想及其方法的引领而不断发展的。在教育学的发展过程中,它体现出对既有哲学的主动选择和继承,以其作为教育学研究的认知论和方法论的思想基础。在对既往哲学继承的过程中,不仅是哲学研究者单方面的过程,也不仅是教育学研究者的研究过程,而应当是具有认知活动的人对既往哲学的继承,表现出领域划分的特点,并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体现出对既往哲学继承的多样化特点,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教育学分支学科。

  三、教育学发展的创新

  (一)教育学概念体系的转型与创新

  一是教育内涵和外延的变化。当今的教育涵盖极其宽泛,它不仅包括各种私立和民办的学校,而且还纳入了研究机构内容;另外,还出现了新的ICT技术生成的各种网络教育、在线远程教育等。二是教师的专业化转型。在基础教育学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尤其是课程和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的改革,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转型引发了极大的关注,包括对教师地位和身份的重构的研究,要求教师向更高层次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和转型。三是教育活动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当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不断涌入的时代下,教育活动的理论和实践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原有的教育结构、类型、层次都有了新的变化,教育机构、教学方式、教育评价标准也不断更新。以课程为例,它不仅仅局限于纸质课本,还涌现出各种不同形式的电子媒介文本和对话,如:电子学习、网络学校、学校组织再造、团体学习、“愿景”等,推动了教育活动的创新发展和进步。

  (二)教育学学科理论的反思与创新

  一是要坚守学科立场。教育学研究要坚守自身的学科立场,要确定学科研究的问题域,以开放的视角重构教育学科知识体系,使之在多学科研究的语境中秉持其独特的专业气质和特色,恪守教育学自身的价值取向和科学性。二是推动本土创生。教育学在发展创新的进程中,明晰了本土创生的教育理论,即:教育本质论、教育功能论、教育先行论、素质教育论、教育公平论。其中,教育本质论提出了社会实践活动说,明晰了教育的本体方位,为教育实践提供依据。教育功能论明确了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生态等功能。教育先行论明确教育优先发展的内涵,为科教兴国提供理论支撑。素质教育论着眼于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德育为先,促进学生的全面、持续发展。教育公平论则主要包括教育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教育结果公平,更好地促进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三是促进学科协同创新。要明确教育学研究成果的普适性、系统性和抽象性,确定教育学原理学科的“元层次”学科属性和学科地位,为解决教育实践问题提供支撑。同时,还要扩大学科视野,注重学术品质,主要包括教育学研究的“问题意识”“本土意识”“学科意识”和“方法意识”,不断优化和创新现有的科研评价机制、学术成果质量保障机制。另外,还要优化学术队伍,加强学科之间协同创新,整合学科资源,共同探讨和研究学科重大课题,获取更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三)合理利用教育学大纲和教材

  教育学担负着培养学生教育教学素养的任务,要通过教学大纲明晰教育学知识体系的内容,并以教材为主要媒介,结合学生的不同学习特点和需求进行教学设计。首先要立足基础,突破重难点。要结合教育学课程的教学大纲,立足于教育学基础知识概念和体系,进行教育学内容的深化和扩展,围绕教学重难点进行学习。其次要合理简化教材学习内容。要以教育学教材内容为主线,明晰其知识架构,合理地进行简化,使教育学知识内容化整为零、化繁为简,更好地帮助学习者加深和巩固教育学知识的理解和体悟。

  (四)推进模块化与动态教学机制改革创新

  要树立大教育学观念,立足于课程教学一体化和科学知识理论,将教育学课程组建为基本理论、教学设计、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技能、教学智慧生成、教育教学改革、科研、教育学名人名著欣赏、名师风采等不同模块,以核心知识团为基础,精心遴选教学模块群,根据不同课时和学习需求动态调整。在动态组合教学中,要使各模块群之间的知识点独立完整且相互联通,任课教师之间也可以动态组合,相互交流、沟通、探讨、分享和研究,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教学。同时,还要采用不同的辅助教学形式,灵活组织课程教学资源,根据不同的学习要求,采用各种辅助教学策略和方法,提升学习者的教育素养和知识。

  (五)增强学习的主动意识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分阶段、分步骤地进行学习,在合理制定学习计划和任务的前提下,充分运用发现学习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通过学生的发现学习获悉教育学知识并掌握学科特有的学习方法,并通过角色模拟、案例研究、合作小组讨论等方式,引领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在积极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培养学生对教育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另外,学校要加大资金投入,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环境,教师也要积极运用多媒体信息化教学手段,利用其直观、生动的特点,为学生展示和呈现教育学知识内容,更好地提升教育学教学效率。

  (六)教育评价模式的创新

  在教育学发展的进程中,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难以真实完整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对于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有较大的挫伤影响。为此,要对教育评价模式和方法进行创新,将学生平时的学习表现、学习参与活动、社会实践、考勤及作业完成情况等,全面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并进行学生学习状态的信息反馈,及时有效地帮助学生改进和完善,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白洋.初探教育学原理在教育学专业发展中的“专业哲学”使命[J].教育教学论坛,2017 (32) :228-230.

  [2]辛萌,侯怀银.教育学传统解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17 (1) :87-92,123.

  [3]唐林伟.对我国职业教育学发展困境的一些思考[J].职教论坛,2017 (2) :1.

  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论文 篇2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形态愈加复杂,我国青少年的思想意识受到了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逐渐偏离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中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为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爱国主义精神。为此,本文就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展开深入探讨和研究,希望能够为中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

  当前社会形态不断发生转变,传统思想政治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加强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研究,是新时代下中职教育的改革方向,同时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目前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建设已取得较为理想的成果,但同时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需要进一步探讨研究。

  一、提升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

  目前,中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虽然给人们带来了更加富足的物质生活,但是人们对传统道德价值的观念却越来越轻,越来越多的人处于“善与恶”的中立地带,面对传统道德价值的继承却经常出现左右为难的局面。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提升中职院校思想政治学科建设对中职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社会形式愈加多样化,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我国经济结构、就业形势都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同时也对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工作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其次,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学生的思想、价值理念带来了严重影响,由此可见,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的转变直接导致了学生心理、价值观的改变,提升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引导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降低社会快速发展对中职院校造成的冲击,保障了中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教学目标。

  二、深化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研究

  1.加强理论学科的建设。思想政治学科建设作为中职院校重要的教学部分,必须秉持着严谨的学科态度,坚决杜绝嫁接、拼贴等学科建设方法,要从具体实践过程中不断分析和总结,将政治思想学科的授课内容、教学目标及授课方法、途径等理论问题加以深入研究,抓住科学有效的教学观点,通过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相互结合,从而建立一套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此外,在思想政治学科建设探索环节,还要充分借鉴国外最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并将其教学方法、内容、目标及教学途径进行深入探讨研究对比,实现我国中职院校思想政治学科建设的创新,促进思想政治学科建设的快速发展和稳定。2.设置合理的学科边界。只有稳定的学科边界才能称之为独立的学科,由此可见,设置合理的学科边界是深化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研究的重要基础。思想政治教学的目标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科学、正确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的精神文明和价值文明,进而培养出高素质人才。3.开展特色的德育工作。开展思想政治德育工作是当前中职院校的关键教学目标,同时也是我国德育教育的特点。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加强人们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是展现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方式。

  三、开展中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学的方法探究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在学生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学校的建校宗旨、师生的价值理念和校园风气等方面。健康的校园文化能够帮助学生的心理建设和相关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构建一个文明、愉悦的教学环境也是当前中职院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2.完善多样化教学方式。首先,明确形式教学在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开展形式教学工作,不断提升学生对国际发展形式以及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方向的深入认知,强化学生正确的思想理念。其次,还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形成社会主义荣辱观,这需要教学实践工作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最后,不断研究学生的实践形式和内容,鼓励中职院校学生参与到社会活动之中,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

  3.克服学生实际问题。虽然现阶段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逐渐丰富,但中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学的关键在于克服学生的实际问题。一方面,学校要切实解决贫困学生的经济压力,将国家助学贷款与学生诚信道德挂钩,在保障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的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另一方面,为学生就业提供有价值的指导和构建真缺德职业规划,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形态,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避免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迷失自我,并且能够在工作岗位上实现自我价值。

  四结论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在中职院校教育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不断进步和发展,才能为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提高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质量,我们还需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学科研究和建设,为社会培育出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范凌燕.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探索[J].人大建设,2017,(08).

  [2]郭凤颖.探究社会转型期中职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31).

  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论文 篇3

  [摘要] 本文结合作者自身教学经历,从教学思维角度出发,以心理学教学实际应用为主要目的,提出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心理学知识是开展良好教育的基础,有效的心理学教学思维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教育心理学 问题 对策

  引言

  我国教育心理学的体系缺乏统一的核心内容,其系统性和整合性不够,还没有建立起一个“范式”。有的学者认为,这种庞杂、零乱的现状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统一的心理现象被分割成易于实验和易于控制的小块,研究者各自为政,联系甚少;第二,研究课题繁杂多样:从小学生的记忆实验到中学生的思维研究,从教学技术到学科教育心理,从学习的神经心理学到教学策略的研究,五花八门的课题充斥于教育心理学领域。虽然多样性是学科进步的标志,但我们不得不说教育心理学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核心;第三,不同时期心理学研究范式的更迭(从行为观到认知观、人本观,再到社会文化历史观等),导致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侧重点发生变化,使得不同时期

  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都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理论局限性。

  一、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根源

  (1)过多地仿效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忽视人的特性 传统的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实证法,二是现象学的方法,这两种方法在不同时期各有侧重。 心理学的特点是人研究人,心理学研究的首要困难也恰恰在于人研究人。自然科学是人研究物,物性变化的表象与表象背后的真相都是客观而真实的,不以研究者的意志为转移。在心理学,以人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时,无论研究情景如何精密设计,终无法避免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因主观因素而造成的偏差。这就是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即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性”,而不是一般自然科学所研究的“物性”。教育心理学正是由于过多地仿效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忽视人研究人所形成的复杂人际关系的影响,无法达到根据外在行为表现以了解内在意识或动机的目的。

  (2)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程度不高 心理学家在面对教育心理学问题时,会表现出两种不同的研究旨趣:理解与应用。这便有两种不同的研究类型: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应该说,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侧重于应用的科学,应对教育实践有直接的指导作用,也即教育心理学理论研究不能脱离教育实践,而应该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紧密结合。但是从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和现状来看,传统教育心理学过分注重基础,所提出的理论和方法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往往是通过将教育心理学原理应用于其他教育学科(如教学法)而间接起作用的再有,即使是现在,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大多研究课题均来自于理论而非教育实践,这也使得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难以对教育实践提供有效的指导。

  (3)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总的来说是对教育心理学学科性质定位不够明确。具体来讲,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脱节。教育心理学研究更多的是从理论到理论,难以指导实践,而教育部门的实践工作者虽深感教育心理学有用,却又不知如何去用。第二,目前的教育心理学更多的只是服务于学校,这种单一的服务范围局限了教育心理学广泛的应用性。

  二、解决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的对策

  (1)用整合的观点构建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

  综观过去近一个世纪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的发展变化,我们能够发现,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呈现出明显的综合化趋势。 以整合的观点构建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我们应该遵循以下三个原则:第一,人类教育的共同目的决定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的基本框架,科学合理的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必须符合教育的真正目的;第二,教育的对象特点和需要是选择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的基本依据,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必须依据教育对象的特点和需要,在保障学科主干内容的前提下,灵活选择教育心理学的具体内容,即教育心理学在内容选择上既要有共性部分,也要考虑教育对象的实际需要,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和对象性;第三,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要在稳定和发展之间寻求平衡。教育是复杂的系统,人们对教育规律的探索也在与时俱进,这要求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必须随时代的变化不断发展。同时教育又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教育的目的、要素以及基本的教育理论(比如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都是相对稳定的,这要求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也要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稳定

  (2)教育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应处理好几对关系

  1.1.要处理好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关系。

  定量研究采用源自自然科学的方法,力图保证所研究问题与结论的客观性、可靠性和概括性。定性研究旨在从不同的角度来了解个体或社会的现象,这种研究通常在现象发生的真实环境中进行,借以把握该现象的整体轮廓。

  2.要处理好实验研究与史论研究的关系。

  教育心理学家都强调实验研究。教育心理学中的实验研究主要是指对教育现象有控制的观察研究。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实验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教育心理学同样有许多理论问题值得我们去探索,这就是教育心理学的史论研究。实验研究要以史论研究为基础,史论研究是实验研究的升华。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历程,实际上也就是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也正是理论体系的日趋完善,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成熟的基础。

  (3)以素质教育实践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指南

  21世纪是我国积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时期。当代教育心理学要想作出应有的贡献并使自身充满生命的活力,就应当结合我国教育实践和改革,深入研究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这对于促进我国教育改革的全面深化和教育心理学的自身发展都具有特殊的意义。国内有学者指出,近20年来,教育心理学的一些研究成果已经对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实践起到了推动作用,如张大均等(2005年)指出,教育心理学的以下研究成果为我国素质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1)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与教育环境关系的研究:

  (2)学生智能发展与知识学习的研究;

  (3)学生社会性发展与规范学习的研究;

  (4)教学的有效性与人才培养规律的研究;

  (5)教师职业素质与专业性发展的研究。

  但是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应用性为主的学科,其为教育实践所提供的指导还远远不够。为此,教育心理学研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为素质教育实践提供更多的指导:首先,继续加强德育心理研究。其次,美育心理研究应该进一步得到重视,为学校审美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其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健全心理素质培养的研究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践服务。

  (4)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研究

  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研究,就是要解决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国化(也称本土化)这一问题。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主要是指中国的心理学工作者在研究工作中要做到从研究者本位出发,准确地发现国人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地揭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类心理的相同点和相异点,为世界心理学发展作出贡献。

  总之,在现代教学体系中,教师自身的心理学知识是开展良好教育的基础,有效的心理学教学思维是成功教学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冉苒,张长英.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3).

  [2]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3]张爱卿.20世纪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3).

  [4]林崇德.试论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十大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1).

  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论文 篇4

  人类文明已经进入了21世纪这一高科技和高信息化的时代,在新世纪阳光的沐浴下,“学前教育”的全球化、长期化的主题正在注入新的思想与理念。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向教育提出了现代化的高要求,现代幼儿教育的超前性规律告诉我们,教育改革与发展不能只满足于眼前的社会需要,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种着眼于新世纪的、系统化的新的幼教模式,以便更好地发挥教育的功能。探索、构建符合时代特征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学前教育是我们每一位幼教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发展目标:

  总目标:以新的理念构建管理模式,实施目标管理,提高师德修养,增强凝聚力,努力营造“团结、奉献、探索、奋进”的良好氛围,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求发展,以特色求声誉,以科研求品质,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向建设一个环境优美、管理精良、师资强大、科研扎实、质量过硬、特色育人的现代化优秀幼儿园而努力。

  具体目标:

  环境优美——应从“硬环境”和“软环境”两方面入手。不断改善园内环境,以创设优美、互动的教育活动环境为目标,尤其注重孩子们的参与,让孩子成为幼儿园的主人,充分发挥主动性。在园所文化的创设方面,应注重师德的培养,增强教职工的凝聚力,让所有教师共同参与幼儿园的管理,树立“以园为家”、“园兴我荣、园衰我耻”的集体荣誉感。

  管理精良——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意识,优化管理机制,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使人本管理与自我管理相结合;完善层级管理机制,合理调整,充实各管理层人员,运用现代化管理系统,使各项工作层层落实、行之有效。

  师资强大——跟随时代的发展,建立新的自培模式,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鼓励保教人员在工作中边思考、边实践、边总结,用爱心滋养孩子,用童心陪伴孩子,用诚心关注孩子,用恒心塑造孩子,与孩子心心相印、结伴成长;鼓励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张扬个性,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特色。

  科研扎实——坚持课题从问题中来,课题从反思中来。使教师通过科研从经验型向专家型,传授型向研究型教师转变,促进幼儿园教研的提升,促使幼儿园通过科研形成自己的特色。

  质量过硬——秉承“教育幼儿、服务家长”的宗旨,以“帮助幼儿获得成功”为出发点,以制度提升管理能力,以科研挖掘质量潜力,以特色扩大办学张力,努力建设成规模大、口碑好、声源足、效益高的“品牌”幼儿园。

  具体措施:

  1、遵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幼儿创造一个潜能得以自由发展的生态型社会化环境,使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2、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加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以幼儿发展为本,全面实施新教材,逐渐形成以创新教育为特色的园本课程,探索构建和谐师幼关系的途径方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3、立足于“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的教育理念,以“创一流的设施、建一流的管理、树一流的园风、培一流的师资、争一流的质量”为办园目标,坚持硬件抓配套,软件练内功,全面加特色,整体创一流,积极创设适合幼儿发展的、富有情趣的教育环境,以“帮助幼儿获得成功”为出发点,树立三位一体的大教育观,形成教育合力,关注每一个幼儿的健康发展。

  深刻地审视过去,冷静的剖析现在,总结经验,反思不足,才能保证幼儿园的未来能乘风而上,踏浪前行,真正实现跨越式的可持续发展。

  幼儿园是教师显现生命价值的舞台;是幼儿积聚生命潜能的乐园;是父母放飞家庭希望的起点;让我们用激情与智慧把长泾中心幼儿园变成孩子们幸福的源泉。

  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论文 篇5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知识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许多人想要提高自身的素质,进行不断地学习。然而毕竟大学的时光是短暂的,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在回到大学里去进行再一次的学习,但是如今的网络技术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改变了资源分配的原则,优秀的资源我们可以共享。于此,许多高校开展了特有的网络教学模式,将优秀的高校教学资源,放到网上,提供给许多需要需要继续学习的人。网络教育和媒体式的教学,以覆盖很长的距离。在现今信息社会时代,网络教育发展占市场优势,而且给许多需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的带来的巨大的便利,带来了一种新的教育方式。

  一、网络远程教育的优势

  就当前社会发展的态势看,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导致在职人员的工作压力加大,生活节奏加快,加上现在多数在职人员没有时间去学校接受教育,而他们又普遍有较强的求知欲,想通过各种途径为自己充电,以增强自身竞争力,适应未来新环境的挑战,因此远程教育就成为他们的理想选择,从而将影响更多人的生活。

  1、利用Internet远程教学:学习者不会有太大的学习压力,轻松学习,娱乐学习、这是因为Internet远程教学表现形式多样化:有游戏教学,娱乐教学以及丰富多采的视听觉的艺术感受。使学生真正放松身心又有吸引力在知识的学习上。

  2、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人与人交流不受空间物理特性的约束,学习时间也不必受上下班,上下学,还是白天晚上的限制。

  3、取代了19,20世纪的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旧传统,而是以学生为中心,遵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4、Internet远程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教育的广泛性,平等性、监控力度公平化。班级里没有前排、后排之分,老师对待每个同学都是平等的,视听效果也是平等的。

  5、不仅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而且还打破了学生的年龄限制。在当今人才竞争激烈的社会里有很多成年人仍需要继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网络远程教学就给这些人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其实所谓的这些人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人,只要有条件,人人都应该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是现代社会的需要,也是21世纪教育的理念。

  6、教师控制手段和方法更加科学化。教师起到学习者的帮助和促进作用、控制手段减弱,旨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可以应用更多的手段方法来控制教学。而由于师生互不相间,这种控制是比较隐蔽的,是潜移默化的。

  7、交互操作好。使交流师生有天涯若比邻的感觉,学生可以随时在网上请教所学专业的一流专家,学者或教师,可视电话如同面对面的交流一样。

  8、经济实惠。学校进行网络教育,从一定程度上节约实际成本,对于高校来讲是非常好的一种方式。对于学习者来讲,也是非常划算的,给教育者也带来的许多的便利。

  二、中国远程教育发展的分析和推断

  根据我们对远程教育具有多重属性的认识,从上述6条分析推断远程教育发展的原则、思路,历史发展机遇的启示,以及远程教育的发展必须将理论上和规律判断上的优势,转化为实践优势这一命题和假设出发。中国远程教育将在以下几个方面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1、理论和学科建设日渐成熟而成为一个独立学科。远程教育是一项朝阳的教育事业,也是一项前景看好的教育产业,把它作为一个专业和学科去建设,正在成为学术界的共识。在中国的学科分类中,教育学是一级学科,教育技术学与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等同属二级学科。目前远程教育只是教育技术学

  2、办学与服务领域将从高等学历教育向构建终身学习体系转化。历代(阶段)中国远程高等教育在其创办和起步时期都是以扩大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和提高就业人员的素质为主要目的的,高等学历教育一直是远程教育办学的重点。的一个日益受到重视的应用、研究领域和学科方向。

  3、高校的网络教育必须要及时了解相应的市场变化以及实际的需要在这样的双重压力之下,一定要有创兴新的思路。考察远程教育技术发展趋势,应着重处理好以下关系: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的关系;新老媒体的关系;教育观念、教学法和教育技术的关系;资源开发与应用的关系;标准化与品牌特色和市场化的关系等等。

  4、学习的服务体系会按照实际的需求,网络教育会朝着多方面的方向进行发展。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是远程教学系统中,区别于传统面授教育的一个很有特色的子系统。这是由远程教育师生之间、教的过程与学的过程处于一种准永久性分离状态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

  三、总结

  我国的高校等一系列开展的网络教育,完成了阶段性的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希望未来应该以科学的发展为指导,扎实推动我国现在远程教育事业稳步而快速的先前发展。

  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论文 篇6

  高等继续教育作为非全日制大学教育模式,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同于全日制教育,高等继续教育的教育对象大多数为已经工作的社会人员,他们的学习时间较为分散,学习自由度较高,学生的流动性远高于全日制学生,因此,探究新时代背景下的高等继续教育学籍管理工作,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终身教育体系添砖加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高等继续教育学籍管理历史沿革

  (一)学年制学籍管理。学年制学籍管理是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效仿苏联的大学制度实施的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其最大的特点是参照全日制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由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制定规范完善的学籍管理制度,有具体的课程学习计划、课时量和学年安排,要求参加学习的成年人在规定的时间内修完规定的课时量。学年制学籍管理制度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高等继续教育改革。

  (二)学分制学籍管理。20世纪80年代初,面对当时大学录取比例低、全日制大学生数量较少、不能满足社会对高学历人才需要的现状,高等继续教育扩大招生规模,学籍管理也从传统的学年制学籍管理向学分制学籍管理制度改革。不同于传统学年制学籍管理,学分制学籍管理要求学员必须获得相应专业课程的学分,累计学分达到标准才有资格获得高等教育毕业证书。针对传统学年制学籍管理制度中存在的学员无所谓成绩好坏、不关心知识掌握程度、只要一个学年结束就能拿到学分、无法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等弊病,学分制学籍管理要求学员必须通过相应的专业课程考试,且学习时长达到规定数才能申请相关证书,保证了高等继续教育的育人目的。同时,学分制管理还给予了学生一定的学习自主权,学生可以在修完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的同时,选修自己感兴趣的选修课程,有利于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三)弹性学分制学籍管理。进入21世纪,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世界知名高校纷纷开展了公开课、慕课等在线网络课堂建设,只要有一根网线,一个智能终端(电脑、平板、手机),现代人就可以实现足不出户进行学习。对应时代的变革,高等继续教育的学籍管理也从传统的学分制学籍管理向弹性学分制学籍管理变革。弹性学分制管理最大的特点是将“弹性”学制与学分融入学籍管理中,学员可以通过学分银行系统进行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有利于学员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专业内容,学分转换系统则搭建起了终身教育的“立交桥”,串联起不同学校、不同教育机构、不同学习方式之间的学习成果,让高等继续教育沿着培养综合性复合人才的道路不断前行。

  二、高等继续教育学籍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学籍异动率高带来的管理混乱。高等继续教育与普通全日制高等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学员情况复杂,大多数为在职人员或者社会人员,工作和学习时间冲突,大部分只能利用周末及节假日进行学习,有可能受到更换工作、结婚、生子、离婚等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影响,从而出现如降级、休学、转校等频繁的学籍异动,给高等继续教育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加之与全日制高等教育不同的是,高等继续教育的学员虽然是先参加统考,考试通过后在教育部的学信网上注册学籍,但因为学习时间自由,学籍相关资料收集管理工作较为混乱,学籍管理难度较大,学员学习随意性较大,不乏中途放弃学习者。

  (二)学籍管理制度相对滞后。相比全日制高等教育,教育部目前没有针对高校的成人继续教育出台相关的学生学籍管理规章制度。不少高校的高等继续教育学籍管理相关规定是参照本校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籍管理制度来制定并实施的。然而正如前面所言,参加继续教育的学员情况复杂,学籍异动频繁,用管理全日制高校学生学籍管理的制度来管理这些利用工作闲暇时间来读书的学员显然是不合适的。同时,继续教育在高校中所占比例较少,高校的重视程度不够,大部分高等继续教育的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缺乏规范的流程和操作,使得继续教育的学籍档案存在不少的问题,部分学员的学籍建档不及时,材料缺失严重,学籍档案更新较慢。

  (三)学籍管理沿用传统办法,缺乏网络操作平台。进入21世纪,全国各大高校的学生学籍管理已基本上构建了网上管理平台,学生可以凭借自己的学号实现学籍查询、考试报名及成绩查询、选课等相关自助查询。然而与之对应的是高等继续教育的学籍管理相对滞后,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的学员没有对应的网络平台,学籍管理还在沿用传统的纸质材料管理方式,随着高等继续教育学员人数的日益增加,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弊端频显:纸质材料既占地方又容易丢失,上报处理不及时等现象时有发生,更有甚者将这些材料堆放到学生毕业申请学位时才统一处理。

  (四)学籍管理工作难度和强度较大。随着高校扩招,高等继续教育的学生人数也在逐年增长,办学形式的多样化和新增专业,让高等教育学籍管理工作的难度和强度加大。首先,如前所述,高校继续教育学籍管理人员面对繁重的事务性管理工作,不堪重负,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思考工作创新的问题。其次,各二级学院、继续教育点主管教学的人员对继续教育学籍管理的政策了解不深入,学生遇到问题时统一推给教务处,也增加了继续教育学籍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三、新时期高等继续教育学籍管理创新举措

  面对当前高等继续教育学籍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应当从规范高等继续教育学籍管理制度、建立新时期开放型成人高等继续教育学籍管理体系入手,提升学籍管理人员的素质,建立相应的学籍管理网络平台,创新新时期高等继续教育学籍管理。

  (一)建立规范的高等继续教育学员管理制度。高等继续教育学员频繁的降级、休学、转校等学籍异动,除了学员自身的原因外,还存在学籍管理制度不完善、相关信息通知不到位的因素。因此,首先要从建立规范的高等继续教育学员管理制度入手,在学员入学时做好相关学籍材料收集工作,为每个同学建立一套完整的学籍管理档案,加强对继续教育学员的管理通知,利用现在便捷的网络通讯工具,通过QQ群、微信群等形式,及时通知学员学校相关信息,保障每一个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的学员不因为错过学籍通知而留降级。对于因为自身原因需要留降级甚至转学的学员,学校要从理解支持的角度做好学员的学籍异动工作。

  (二)完善高等继续教育学生学籍管理制度。针对当前各高校的高等继续教育学籍管理相关规定,参照本校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籍管理制度制定并实施的现状,高校要重视继续教育的学籍管理工作,从继续教育学员学习的特点出发,制定一套适合社会学员学习的学籍标准,例如,使用弹性学分制学籍管理方式,做好学员的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共同搭建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立交桥。同时,学校应当建立继续教育学籍档案负责制,做到资料收集齐全,检查、归档和保密措施一一做到位,保证高等继续教育学籍档案的严肃性,做好学员的学籍管理工作。建立由二级学院各继续教育点主要负责的学籍管理模式,加强各继续教育点与教务处学籍管理办公室的衔接工作,共同做好高校继续教育学籍管理工作。

  (三)建立高等继续教育网上学籍管理平台。高校应当重视继续教育学籍的网络平台建设,做到继续教育学员学籍材料电子化,使学生可以通过网络随时查询自己的学籍状态,打印相关课程成绩。高校继续教育学籍数字化也节省了学籍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无纸化办公节约了纸张资源,节省了档案堆放空间,践行了生态环保理念,做到了学籍管理的科学化与信息化。同时,为了做好互联网时代“人人皆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工作,高校还要思考如何将课程教学与网络云课堂相结合,推动新时代下的网络慕课、公开课建设,为广大爱读书、想学习的成年人提供形式多样的学习途径。

  (四)学籍管理工作中强调“以人为本”。高校继续教育学籍管理也应该强调“以人为本”,学籍管理工作中要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首先,高校继续教育学籍管理工作要正确认识到已经工作了的继续教育学员彼此学习能力差异较大,学习时间零散,学习目的多样化,针对继续教育成人学员要实施更有弹性、更人性的学籍管理制度,以帮助学员顺利完成学业。其次,加强对继续教育学员的管理工作,做好学籍管理的宣传工作。教务处从事继续教育学籍管理的工作人员可以考虑,将相关学籍管理规定装订成册发给学生,让学生在入学时就能清楚知道学校的学籍规定。最后,教务处要做好高校继续教育学历管理的二级管理工作,通过加大教学点相关工作人员的相关培训工作,减轻学籍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

  参考文献:

  [1]方敏.高等继续教育学籍管理的变革及其发展探析[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3.9:78-80

  [2]罗世乾,杨晓华.学习型社会视域下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高教学刊,2016.11:178-180

  [3]王凤英.成人高等继续教育学籍规范化管理探索[J].山东工业技术,2013.14:218-219

  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论文 篇7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以及严峻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前,不少研究者对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方面的论题进行了充分的研究。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国内高校实际情况以及在大学生创业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目标、模式、具体方案措施,以期推动大学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

  目前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开展方面水平较低。师资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创业教育类的课程主要由辅导员来担任,而辅导员的专业结构也不尽相同。在课程设置方面,尚未划分出专门从事大学生创业方面的专用课时。创业教育主要通过课外任选课的形式进行,开设公共选修课程,课程的受众面也比较低。大学在大学生创业理论教学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另外,创业教育的开展不仅需要大量的理论研究,同时也需要拿出专门的场地开展实践教学。目前高校在支持和资助创业教育的教师积极参加创业教育方面课题的研究,以及在积极配合创业教育的实践教学,开辟供学生实践的专门场所方面支持力度还不够。鉴于大学在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方面存在的主客观问题,本文积极探索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新模式,明确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原则和目标,提出了有效的促进大学生创业教育开展措施,利于大学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目标

  目前人们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提起创业,往往想到开店,做个体,再者就是开个公司,导致创业教育不易被接受。事实上,创业教育本质上就属于大学生人才培养范畴,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创业就业能力,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和生活,最终实现自己的价值。要想取得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效,就必须明确将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素质,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并为之做贡献的创新型人才作为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目标。

  三、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模式

  要想取得大学生创业教育项目的成功,达到创业教育的目的,需要开创适合学校校情和学生生情的创业教育教学模式。可以借鉴校外和国外的先进理念和教学模式。大学创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一、做好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在创业理论通识课程的基础上,还要开设市场营销、会计、法律等课程,达到创业对创业者的多元化要求。二、采取合理的教学方式,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学要改变原来“填鸭式”教学方式,加强课堂互动讨论和第二课堂的实践训练,通过模拟创业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三、要利用好校外资源,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大学将此项目引入校园,这样既可以使学校创业教育师资得到提升,同时,这个项目对学生来说是个“新鲜事物”,同学们易于接受,大幅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最后,调整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降低理论知识获取在评价体系中所占的比重,着重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此衡量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教学效果。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的模式。在我国的传统教育管理里,特别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在学生实践训练方面缺乏重视。随着高等教育的深入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成为了教育的重心,因而产生了创业教育。在我国创业教育的开展过程中,依然存在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不协调的情形,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照本宣科,夸夸其谈,但对学生的实践训练不够,为了改变学生实战能力差的普遍现象,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就业坚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手抓,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实践方面的训练,带领学生参与创业训练活动,只有使二者有效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创业教育的目标。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模式。在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依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实际情况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之变为学生主动求知的课堂。他们能够积极主动的探索,追求创新,才能够培养出创业必备的能力和素质。坚持开放与合作的模式。在全球化的社会大背景下,我国的高等教育也日益开放,应该果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大学生创业教育本身就是在这种形势下的产生的,要达到创业教育的目标,就必须走出校门,密切关注社会的发展,并作出适当的调整。不但要学习国外在创业教育方面的先进经验,同时要注重与企业间的合作,把企业作为对学生开展实践教学的平台,让他们去体验企业的运行,从而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为他们将来的创业积累经验、储备资源。积极搭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基地。通过课堂内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创业所要的理论知识。要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就必须加强实践环节的培养,激发创业意识和潜能,提升创业能力和素质。这就需要加强创新创业基地的建设,如建立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等平台,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开展创业训练,成立公司,模拟运营。实现创业教育与国家举办的“挑战杯”创业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有效对接,学校团委负责竞赛和训练项目的组织工作,提高学生参与竞赛和创新创业训练的积极性,同时检验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具体措施及实践

  大学生缺乏进行双创的基本常识和方法,需要学校提供有效地技术指导以及发展平台。因不能有效地掌握创新创业规律和熟知其实现途径,有可能使得大学生在迷茫中探索,既要付出极大的代价,还可能导致更多的失败。所以高校可以就创新创业教育开展以下具体措施及实践:

  1)对大学生进行双创基本常识和方法的教育和实践活动。除了在校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对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之外,还应对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开设创业指导及实训类课程,即以互联网为思考基点,以创业如何起步,以创业成功追求为目标,带领大学生创业者初步掌握互联网创业思维、方法、工具、策略的系统选择技能;对已经开展创业实践的学生,开展企业经营管理类培训,即让大学生创业者了解如何基于策略基础上获得低成本精准的实操系统,并有效转化为业绩、如何组建团队、如何全程管控全网创业运营体系等。这三种课程,看似都属于双创教育,但对于大学生来讲是截然不同的三类,第一类属于启蒙,既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兴趣;第二类则是提升,对已有双创意愿的学生进行下一步具体时间的培养,需要将课程升级的更加专业,更有实践价值;第三类则是更需要专业性与创新性,对已经进入双创轨道的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与创新发展。

  2)广泛举办各类创新创业大赛,支持高校学生成立创新创业协会、创业俱乐部等社团,举办创新创业讲座论坛。如曾在长安大学成功进行双创教育演说的三位:上海梵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裁孙绍瑞,美联英语创始人罗林,超级演说家第二季总冠军刘媛媛就是很典型的创新创业讲座主讲人选。他们都拥有自身创新创业经验,通过实际经验分享来鼓励同学们在大学中历练自我,勇敢实践,在当今大社会中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并且不断放大,他们的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鼓舞也得到了大学生群体的热烈回应。

  3)高校要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并在现有相关评优评先项目中拿出一定比例用于表彰在创新创业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要深入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积极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政策落实力度,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小微企业减税降费、创业培训补贴等各项扶持政策,重点支持高校学生到新兴产业领域创业。推动相关部门加快制定有利于互联网创业的扶持政策。要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要求,制订本地本校创新创业学分转换、实施弹性学制、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等具体措施,支持参与创业的学生转入相关专业学习,为创新创业学生清障搭台。

  4)大学生进行双创缺乏休学的'制度条件。在我国,大多数高校实行“学年学分制”,大学生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指定的学分方可毕业。有的高校还规定每个学期必须选择多少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分以及相应的绩点。如果大学生由于创新创业休学,就可能导致其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修满学分、达到绩点,当然就会影响其正常毕业。所以,将大学的“学年学分制”转化为终身学习的学分制不能不成为必要。另外,如何将大学生创新创业后所取得的成果与大学生学业的毕业要求之间进行有效的挂钩,也是必须要进一步探讨的。如果说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将学到的知识用于认知世界、改造世界,那么创新创业所取得的成果不仅说明大学生在这方面已经具备了所需的知识,而且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到今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却仍然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尚需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师团队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党和政府出台的相关有助于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在落实方面还需加强,加之各学校之间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尽相同,造成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的总体水平相对缓慢和滞后。总之,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的工程,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会造成整个创业教育的失败,需要在长期探索中完成。应当是融个人愿望、学校支持和社会责任“三位一体”的全面系统工程,唯有全面深入的协调发展,才能实现伟大的创业梦想,最大程度的发挥大学生创业教育在整个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论文 篇8

  一、乡村教育运动促进了高等农业教育的勃兴和农业学科调整

  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关系决定了教育必然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并体现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职能。为适应乡村教育运动的需要,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全国各地相继成立了一批农村教育或建设学院,有些综合性大学还设置了为农村培养人才的涉农学科。据不完全统计,当时成立的乡村教育学院有河南村治学院、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四川乡村建设学院、安徽农村合作研究训练院、河北定县中华平民教育总会专科学校、上海农村服务专修科等多所,[1]这些学校都带有农业教育或农村教育的内容,聘请农科大学的教师前去任教。一批学校增设了涉农专业或农业学院增设了服务农村的学科。1933年后,教育部曾指定中央大学、金陵大学、武汉大学分别办理农艺、园艺、机械等职业师资科,如1939年金陵大学农学院奉命令举办园艺职业师资科;1934年燕京大学正式成立农村建设科,1930年成立的江苏教育学院附设了农事教育专修科。一些大学还设置了农业教育系。如金陵大学农学院农业教育系、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农业教育系、福建协和大学农业教育系、国立青岛大学教育学院乡村教育系、湖北教育学院农业教育系等,根据教育部1939年的规定,一些大学设立的与农业培训有关的农业专修科、乡村教育科等统一改为农业教育系。农业教育系中开设了乡村社会学、农业合作、农村教育概论、农业推广学等贴近农村实际的课程。在乡村教育运动的影响下,加之教育行政力量的推动,许多教育家关注农村教育和建设问题,创办了一批农村教育学院,综合大学增设了农业教育学科,使得近代农业教育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涉农学校、涉农学科快速增加,而且创造了许多更快、更有效地为农村服务的教育培训形式,培养了一大批农业教育、乡村教育人才。

  二、乡村教育运动带动了知识分子走向农村

  乡村教育运动的发起者和参与者以大批洋博士、洋硕士和高校的教授学者为主体,他们以其拳拳报国之心,走出高楼深院的象牙之塔,离开繁华的大都市,走向农村,到乡村施展自己的抱负,与农民为伍,为农民服务,成为乡村教育运动中的靓丽景观。1926年底,陶行知先生联合赵叔愚教授在南京近郊筹办乡村实验师范学校,1927年3月15日该校正式开学,标志着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下乡的开始。1929年后,以晏阳初为代表的定县实验,更是延揽了相当数量的一流知识分子。在各乡村教育流派和各建设试验区中,都有一批高层次的知识分子参与其中。如在农业和乡村教育方面,有美国康乃尔大学农业经济学博士冯锐,衣阿华大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农业工程专家刘拓,康乃尔大学乡村教育博士傅葆琛;在卫生教育方面,有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毕业的陆志潜;在乡村文化教育方面,有曾留学日本的原国立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校长郑锦,留法归来的原北京大学教授、北京《晨报》副主编孙伏国,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曾担任政法大学教授兼教务长的矍菊农等等。中国农村社会学的开拓者之一、留美博士杨开道教授,康乃尔大学教育硕士、金陵大学农学院院长章之汶教授,金陵大学农学院主任章元玮教授等等均参加了乡村建设实验;还有一批农业专家被乡村建设学院聘请讲课。这些参与乡村教育运动的博士人数,已很难统计准确,它以定县、南京晓庄和山东的邹平为中心,形成了波及全国的博士下乡运动。他们积极参与乡村教育改造,“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为乡村教育与建设尽心尽力。以洋博士为代表的近代知识分子对广大农民寄予了深切的同情,怀着振兴农村与改造社会的美好愿望,从城市走向农村,以埋头苦干的精神,把做学问与做社会服务结合起来,走知识分子与民众相结合的道路,并在不同程度上做了大量有益于“三农”的工作,尤其在改良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农业科学知识,改造乡村卫生条件,推进扫盲运动,普及文化科学知识,提高农民的道德水平和改善农民精神面貌上,取得的明显的成绩。乡村教育运动对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高度关注以及他们那种敢于走出城市,走出书斋,走到乡村与农民结合的精神,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就是在今天也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乡村教育运动实践,探索出了高等院校和知识分子如何与农村发展相结合、如何为农民大众服务的途径。他们走向乡村献身乡村教育的精神值得进一步倡导,他们的行动为今日知识分子走向农村、建设农村做出了榜样。

  三、乡村教育运动促进了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建设相结合

  “教育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的无形的手”,[2]正因为如此,乡村教育家们认为“改造中国必先改造乡村,改造乡村的关键是重视乡村教育”。正是基于这一共识,乡村教育派才全身心地投入到乡村教育运动。在乡村教育和乡村建设试验中,尽管各派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方式不尽相同,但综合不同乡村教育流派的观点和实践,“培养乡村教育人才、改进农业、改良乡村生活”是三条途径是共同的,因此,农民教育、农业教育和农事推广工作,成为乡村教育与建设运动中的重要内容。正如黄炎培所说:“我们要以新农业推行到普及到农村,而农村经济农村自治也都是相连不可分的。于是我们的职业教育中农业教育就变成到农村去作一种整个农村改进运动了。”乡村教育运动的特点决定了高等农业院校和农业专家在这场运动中的重要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乡村教育和建设运动中,高等农业院校、综合大学农学院和一大批留学归国的洋博士、农业科学家纷纷走向农村,加入到乡村建设的洪流中,他们不但参与了各种教育团体建立的乡村试验区,成为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而且许多农科高校、大学农学院利用农业学科和技术优势,以农业教育、农业推广为基础,创建了各具特色的乡村建设试验区,开展综合性的乡村建设试验,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了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建设的紧密结合。以晏阳初为代表的定县实验区,由南京东南大学农科教授冯锐担任其农业教育部主任,傅葆琛教授担任乡村教育部主任,农业工程专家刘拓也参加了农业和乡村教育工作。[4]中华职业教育社与中华教育改进社、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东南大学农科和教育科等单位,在1926年共同开辟了江苏昆山徐公桥实验区,由职业教育家黄炎培负责,成立乡村改进会,建立农艺实验场,推广金陵大学农科的改良品种,进行农业新品种的实验、农业技术和农机具的推广、组织合作社等。

  1931年,梁漱溟在邹平县创办的乡村建设研究学院也汇集了一些农业教育专家,并与山东大学在济南合办实验场以改良农业生产。农业大学或综合性大学农学院在乡村教育中的活动也各具特色。如北京大学农学院在京郊罗道庄建立“农村建设实验区”,其组织办法大纲中规定:农业推广教育业务既包括教育事业,也包括社会事业。教育事业包括农村成人补习学校、妇女补习学校、儿童简易学校,社会事业包括农业科学之推广、农民知识之提高、农民自治之提倡、农民生活之改良、农民健康之促进。可见,乡村建设实验不仅仅局限于农业技术的推广、生产生活的改善,也注意到了农村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是全方位的农村建设试验。而金陵大学农学院在农村建设中成绩斐然,赢得了国内外关注。自金大农科创办以来,就采用美国农科大学的教学、科研、推广三位一体的制度,十分重视社会服务。先后建立了江宁农业推广示范县和乌江试验推广区,其中乌江试验推广区是1930年与中央农业推广委员会合作创办,其宗旨是:

  (1)从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农村教育、农村卫生、农村组织及地方自治等方面,推进试验区的乡村建设。

  (2)作为金大农学院农业推广工作试验地,将大学研究成果推广到该区农民。

  (3)作为金大农学院学生及其他机关研究乡村问题的实习地。试验区成立以后,成绩卓著,名声在外,许多机关团体相继前去参观和考察,认为乌江“讲求实际干的很好”,所进行的事业,使农民获得了利益,无论是农业技术的推广、经济生产上的合作事业,还是提高农民文化水平与素质的各种教育、改良农民生活状况的社会活动,都对农民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等产生积极的作用。而且,试验区成为了金大农学院的实验实习场所,帮助了农学院的科学研究和学生培养,形成了双方良性互动。

  四、启示

  1、高等农业教育的目的需进一步明确。虽然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其教育目的仍需要进一步明确。尽管传统的观念认为,大学从事知识的普及与推广,是“令人难以置信的荒唐事,是不必要降低自己的身份,使自己庸俗化和机械化”。[5]但自从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在1904年发端于威斯康星大学后,不仅为当时美国其他州立大学所接受,而且逐渐影响到美国乃至世界各国大学成为大学的重要职能之一,从此为社会服务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可逆转的潮流。近代农业教育家过探先认为,农业教育的目的“是要造就一般有知识的人,为现在的农业谋发展、为现在的农业谋福利罢了”。[6]他用一句话概括了他的农业教育思想,“农业教育的宗旨,在辅助农民,改良农业,发展农村”。[7]高等农业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改良农业、改变农民、发展农业服务。只有高等农业教育通向农村,才能使农业人才、知识、技术通往农村,使其在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实现其教育的最终目的。

  2、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建设的结合仍需加强。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建设紧密结合,才能促进教育与经济的和谐发展,互动提高。高等教育为农村服务的前提是要适应农村的实际需要,符合农村的生产、生活实际,符合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学院式的研究,往往容易脱离实际,研究成果束之高阁,不能为实际所用和被实践检验。乡村教育运动的实践证明,专家走出书斋,深入农村,就会使高等教育和农村生活打成一片,从中不断修改研究课题和研究计划并获得新的研究课题。这不仅可以使农村的发展直接得益于高等农业院校的科研成果,而且也使高等农业院校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质量不断提高,达到“和谐发展,互利双赢”之目的。

  3、农民素质的提高仍是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乡村教育运动中,尽管各教育家所关注的重点不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重视农民的教育。如中华职业教育社在上海漕河泾创办的“农村服务专修科”,晏阳初在定县创办的“平民学校”、“平民职业学校”、“平民教育讲习所”,陶行知的“乡村工学团”,梁漱溟的“乡村服务人员培训部”等等,都是通过教育培训来提高农民知识水平。而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人力资本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要素,农民的素质更决定了农村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农村兴,则中国兴;农村富,则中国富。而农村的兴与富,最终依靠的是大批有知识文化的新型农民。

  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论文 篇9

  一、新信息技术在我国中小学中的总的策略

  新信息技术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总的或根本的策略应该是树立教育观念,强调运用教育技术的与支持和指导新信息技术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现代信息对教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人才的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上要求从培养知识积累型人才转向培养创造型人才,要求者能够有良好的素质和持续的能力。这就要求更加重视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让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包含更多的主动获取知识、处理信息、促进发展的成分。为达到这样的培养目标,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提供了好的机遇,它不仅为学习者提供了各种供选择的学习资源,还将导致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课程、教育模式、教学方法、教育手段乃至教育体制等全方位的变革。因此必须以现代教育思想来考虑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发展策略。

  新信息技术本身不会孤立地在教育中必然地发挥作用,它必须要在现代先进的教育价值观念、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才能对发展全民教育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只有把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为中小学教育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地确定课程内容和目标,正确地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特征,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确定合理而科学的评价标准等教育教学过程中各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用教育技术的思想和方法进行支持和指导,才能发挥教育系统的整体功能,真正做到充分、合理、有效地发挥新信息技术的功能效益和优势,达到优化教育系统的目的,实现全民教育的宏伟目标。

  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的思想和方法符合现代教育观念,强调应用系统思想和方法对各种教育系统进行全面地分析、设计、开发、管理和评价。

  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学习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的认知过程,学习资源是学习过程中所要利用的环境和条件。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扩大了学习的资源,改善了学习环境,丰富了传授的方法与途径,但必须对与新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关的教学过程和新信息技术所构建的学习资源环境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才能保证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这正是教育技术的领域的组成部分。

  二、新信息技术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一般策略

  (一)必须加强调查研究,进行科学决策

  教育中应用新信息技术是百年机遇,不可放过,但必须走一条自己的路,要面向未来、着眼现阶段,作好分阶段总体规划是当务之急。

  应建立各种专家咨询和调查研究的机构和组织,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重大决策应在有关专家多角度、多层次评议、论证的基础上进行,以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政策的连续性。

  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是一个新的、投入较大、深远的课题。国家教委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需要围绕这一新课题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应从新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整体改革,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学习方式、方法和过程等多方面的影响进行有效的实验,并定期地、有组织、有计划地作定量定性的跟踪调查,以及时分析现状,发现,修订策略,推动进一步发展。

  要重视对信息社会中人才培养规格和目标、模式的研究,建立适应国际化、个性化、信息化的信息教育课程及其它相关课程目标,着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尤其在机教育的目标、内容、课程方面作深入思考,重新确定计算机教育的政策和目标、学科内容,摆脱强调程序设计语言的偏向,以计算机应用为主,把计算机作为教与学的工具,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和其它手段去探索、获取和处理各种知识信息的能力。

  要重视对新信息技术所构建的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建立与新信息技术应用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开展与新信息技术应用相适应的课程目标、教学结构、教学评价的研究,重视对新信息技术应用的评价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这包括对成本效益的评价、对应用新信息技术的教育系统有效性的评价、对学生学习成就的评价等与新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关的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的各方面的评价。

  要制定信息中的政策,尤其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中的规划、政策和策略。无论是视听技术、机技术,还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它们在教育中的应用都需要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尽快作出合理的规划,制定相应的发展政策和策略,并切实有效地组织实施,这是当前新信息技术的发展特点所要求的。

  (二)加强政府行为,切实处理好几个关键的

  1.领导的重视与认识问题

  各级领导的重视是推动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关键。领导者的重视及正确的认识可以直接转化为政府的一系列有效行为。由于存在经费、认识、师资、软件以及升学压力等多方面的原因,当前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发展十分缓慢。如果政府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通过政府行为来推动,十分有利于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应用的发展。

  2.经费投入问题

  首先,各级政府应为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建立稳定的经费来源渠道,确保经费投入,可以考虑以下一些可供选择的措施:

  (1)在中央和地方财政中设立专项资金,通过拨款、奖励、补助、贷款等形式向中小学增加投入;

  (2)通过制订向学校资助经费可抵税收的政策,鼓励企业向学校提供资助和各种设施;

  (3)通过教育附加、勤工俭学等多种形式,多渠道筹措经费,同时通过奖励、补助等形式鼓励中小学继续自筹经费,投入新信息技术的应用;

  (4)考虑确立教育部门购置教育资源的价格优惠政策;

  (5)积极争取国际援助,鼓励国内企事业单位和一些民间组织与中小学共建。

  其次,切实保证硬件、软件、培训和管理维护的合理投入比例,发挥资金使用的整体效益。

  再次,国家在经费投入政策上应有所倾斜,尤其对落后地区和条件较差的中小学,要增加拨款和补助的比例,以加快其发展速度,缩小教育差距。

  3.硬件问题

  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程度取决于国家、地区和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发展阶段,不应盲目追求最新、最高技术。每个地区、每所学校要根据自己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不同的教育教学需求、资源与约束条件来确定自己最基本的教育技术设备作为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的条件。

  同时,必须对硬件维修、维护措施作出有效的安排,以保证硬件设备的正常运转和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4.软件问题

  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是保证新信息技术作为工具、手段去改善教育质量的最为重要的因素。为此,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有效的教材建设和软件开发机制与的质量标准教学软件的质量和它能否被教师和学生接受是使用新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教材建设和软件开发必须建立有效的机制与科学的标准。

  中小学教材的设计、开发应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在国家教委主管部门的组织规划下,由学科专家、学科教学教师、教育技术专家、教学媒体专家、软件编程专家、教育心专家和教学研究人员等多方面专家组成的小组共同设计、开发,并要有相应的政府行为,形成相应的规划、投入、管理、设计、开发、试用、反馈、修改、评审、生产、推广、出版发行的工作系统。

  国家教委主管部门应进一步规范视听教材和计算机课件的开发标准和纲要,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和软件规范标准,加强视听教材和计算机课件的评审。所有软件均应有配套的使用说明或手册。

  软件开发中要特别重视教师与学生的参与,要了解学生和教师的需要并考虑到教师和学生在相应教学环境中的相互作用。要注意软件不是课堂教师的替代物。

  (2)建立若干高标准的视听教材与计算机课件的骨干编制基地当务之急是中央和地方应建立若干高标准的视听教材与计算机课件的骨干编制基地,统筹规划,重点投入,分区协作。采用政府与企业联手的方式开发软件(由国家教委提出软件产品的详细指标及要求,让企业投标制作,版权归国家教委所有)以增强软件开发能力,克服开发人员和资源的严重不足。软件开发必须重视前瞻性、适应性、交换性,以实现资源共享。

  (3)在软件开发上提供特殊政策视听教材与机课件属于特殊商品,既要面向市场,又要实行特殊政策,在一定时期以文字教材的收益补贴视听教材与计算机课件的建设,国家和地方都应有重点投入,或采取一定的政策措施吸收资金编制中小学视听教材与计算机课件。通过确立对教育行业优惠的市场机制,教育电视台或计算机传送等多种形式促进视听教材与计算机课件的流通。通过视听教材与计算机课件评选、软件竞争等方式鼓励优秀教师参与教材或软件的开发,对编制视听教材与计算机课件应视为“著书立说”,国家和地方应有相应的认定与奖励办法。

  (4)适当引进国外优秀的教育教学软件适当引进国外优秀的教育教学软件,结合我国中小学教学的实际进行改造和编译,提供给中小学使用。引进的主要目的是和借鉴国外软件制作的经验和技术。

  5.培训

  任何一种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创造力得以发挥的重要条件是教师使用新信息技术的自觉要求和能力。因此,建立一支足够数量的、稳定合格的化干部教师队伍,是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成功的关键。

  (1)建立职前教育与在职培训并重的培训体系要在教师继续教育以及师范院校中开设教育技术课程和计算机等信息文化课程,培养广大教育行政干部、教师和在校师范生的信息文化意识和适应新信息技术的教学和管理能力。培训必须形成制度,经常地定期进行,以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

  (2)要特别重视对校长的培训校长是推动新信息技术在学校应用的关键力量,因此要特别重视对校长的培训。教育行政人员对信息文化和信息技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对与新信息技术有关的国家政策的理解与执行程度,重视对他们的培训,有助于为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提供合理的行政支持。

  (3)要重视专兼职电教教师的培训首先要普遍地进行岗位培训,实行凭证上岗的制度。在此基础上分级组织专业进修、学历、双学历教育和骨干教师培养,逐步形成一支合格的、稳定的、拥有更多教育技术、教学设计和媒体专家的电教教师队伍,适应新信息技术应用的需要。

  (4)对学科教师实行全员培训学科教师是应用新信息的主力军。对学科教师要实行全员培训,除了关心他们技能的提高外,还应注意他们态度的转变,利用一切机会阐明新信息技术和相应的教学软件改进教学过程的教育结果,要尽可能联系课程、联系教师的经验和观点来进行培训。要注意到教师使用新信息技术的勉强性常常是设备使用中实际困难的反映;要注意消除教师对媒体会代替他们或降低他们的地位和作用的担心;要注意消除教师害怕在学生面前暴露他们对新技术的不适应的心理。

  (5)重视加强对师范生的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要重视对师范生的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把“教育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基础”列为必修课,为学校输出适应信息社会和教育现代化要求的合格教师。

  (6)重视对教学软件开发人员的培训重视对教学软件开发人员的培训,使他们不断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尤其要加强教与学的和教学设计理论的培训。

  (7)建立分级培训体制采用分级培训体制,利用和改进现有的培训系统广泛开展信息技术的培训,除调动中央和地方培训机构的积极性外,要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开展培训。

  (8)重视对培训效果的考核和评价要以行政、、等手段规范、吸引广大教师和教育行政干部参加培训,并重视对培训效果的考核和评价。对有一定基础的教师和干部要有一定的政策鼓励他们通过自考、远距离教育等形式进修第二学位或获取证书。

  6.管理体制问题

  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必须按照系统原则进行科学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和效益。

  要将新信息技术的应用状况纳入中小学“双基”督导、检查、评估范围,制定评估标准和相应的政策,分类推进,督导检查,促进新信息技术应用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1)尽快改变视听与机教育分而治之、多头管理的状况由于的原因,我国中小学电化教育与计算机教育基本上是分别管理的,从国家教委到地方,甚至到学校,多为两个工作系统,彼此分离,人们在思想观念上也常把二者分割并列,这已带来管理上的很多,对于未来的更为不利。因此,只有采取相应措施将二者统一起来,才有利于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统筹规划与设计使用,才有利于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协调发展。

  (2)教育电视台的建设与管理在当前是一个非常紧迫的任务它直接关系到卫星电视教育的发展和卫星电视教育的成败,对达到《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的目标至关重要。国家教委应尽快与广播电视部门协商,制定一个教育电视台管理条例,促进教育电视台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对于教育电视节目进入有线电视网,国家应在立法上加以考虑。

  (3)搞好教育电视栏目,合理设计和编排节目紧密结合中小学教学的实际需要,搞好教育电视栏目和节目内容、形式的合理设计和编排。卫星电视教育的主要落脚点是中小学及家庭、社会,卫星电视教育节目播出的主要对象和客观评价者之一是中小学,优化节目播出的基础源泉之一是中小学教育与教学实践。因此,教育电视台应针对中小学实际,播出与中小学教学配套的小版块节目,配合课堂教学,同时办好“开放性课程”和各类教育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应建立校内电视接收和闭路系统,同教育电视台“联网”形成相互配合施教、两翼齐飞的态势。

  教育电视要为中小学提供与学科教学配套的丰富的教学资源,总体上要做到与中小学教学进度基本同步或略超前,这样一方面可以给中小学教师提供一种教学示范,另一方面也便于教师将有关的教学材料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去,以充分发挥教育电视资源的效益。

  (4)重视教育电视节目的反馈要重视教育电视节目的反馈,建立有效的教育电视节目收视情况反馈网络,定期开展节目收视调查,收集反馈意见,以调整播出计划和修改教学节目。

  (三)普及和提高基于视听技术(投影、录音、电视、录像、语言实验室、计算机辅助教育等)的多媒体教学形式,大力发展基于卫星通讯技术的远距离教育形式,积极试验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网络教学形式和基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多媒体教学形式。

  这一策略的实现,可以采取以下具体策略:

  1.分类指导,分层推进

  当前在比较发达,技术和教育水平发展较好的地区,多数中小学的校舍、师资、一般教学设施、正常经费等办学的基本条件已经达到基本要求,学校科学管理基本成型,教育改革被提到议事日程,校长一般具有较强的教育意识,在这些学校中应大力提倡应用新信息技术。在经济、和教育发展较差的地区,多数中小学的办学条件较差,在这些学校应首先改善基本的办学条件,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开展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并利用已有的新信息手段开展师资培训。对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应该考虑到既能在有条件的地区与学校迅速有效地发展,又能对较为落后地区与学校进行辐射与扶持。

  有条件学校,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分别确定不同层次的应用新信息技术的目标和模式,分步推进。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兴起的情况下,必须仍然重视以投影、幻灯、录音、电视、录像等视听媒体为主的多媒体教学形式的应用。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确立一批不同层次、不同应用模式的示范校,要重视和扶持一批条件较好的学校积极试验和推广多媒体教学形式和网络教学形式,和带动一般。

  我国多数乡村贫穷落后,中小学布局分散且条件较差。对这些学校来说,首先的是确保最基本的办学开支、维持正常教学、改善办学条件等问题。有条件的中小学应用新信息技术发展教育可以有两个基本:一是以中心校为点,充分利用县乡建立的广播电视接收装置,接收广播、电视教育节目,获得教学资料和教育信息,建立县乡教学资源中心,开展教研与教师培训,进行德育与公共课教学;二是在学校和班级进行以常规媒体应用为主的实验,取得经验,创造条件,逐步推广。

  2.多类型、多层次布局

  在中小学中新信息技术,可按照如下四种类型和层次布局:

  (1)重点配置,形成若干应用新信息技术的教学点有些中小学的班级、学科较多,物质条件与力量有限,教育方式和手段又需逐步更新。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可以把新信息技术应用的重点放在年级和学科上,在一些宜于应用新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又需重点保证的学科与上,根据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投影、幻灯、录音、录像与机等设备和相应的软件。

  (2)以班级为基点,形成应用新信息技术的班级体系在一些条件较好的中小学,适应班级授课制,把应用新信息技术的基点放在班级,在每个教室里装备投影、幻灯、电视、录像等视听设备和计算机设备,给教师提供相应的软件和教材,方便教师使用。也可以在电化教室、语言实验室、计算机室、音像阅览室等一室或多室配备投影、幻灯、电视、录像、计算机等设备和相应的软件,供一些学科使用。

  (3)以学科为基点,形成应用新信息技术的学科专业体系在办学条件有较大改善,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班级授课趋于“专业化”,个别化教育逐步得到,多数学科教学在专业教室进行。适应这种情况,学校把新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点放在学科,在每个学科的专业教室除装备相应的演示、实验设备,挂图、教具与学具外,根据学科需要装备特定的视听设备、计算机设备和教学软件。

  (4)以多媒体教学形式和教学形式的试验为中心,将基于视听技术的多媒体教学形式和基于卫星通讯的远距离教学形式等多种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形式组合形成教育技术体系。

  在少数办学条件有根本改善的中小学,在新信息技术普遍应用的基础上,以发展多媒体技术为重点,建立校园网,形成包括广播电视、录像、通讯、计算机与投影、幻灯、实验设施等各种应用形式在内的网络系统,覆盖学校教育教学各个方面,并留有接口同国内外联网。

  3.建立资源中心,实现资源共享,强调媒体的优化组合利用

  新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建立正确的资源观念并强调资源共享有利于充分有效地利用新信息技术。当前中小学经费短缺,软件、硬件缺乏,应该在省、市、地、县、乡(镇)、学区建立资源中心,为周围学校提供资源服务,实现资源共享。这种资源中心还将为开放学习和个别化学习提供条件,促进学习的化和社会的学习化,为实施全民教育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任何媒体都有其特定的作用,能够解决特定的教学。我们一方面要在教育教学中积极推广应用新的信息技术或新媒体,一方面也要充分发挥已有媒体技术的作用,通过教学设计,对媒体进行选择和优化组合,以最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问题。

  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论文 篇10

  摘要:随着我国发展政策向农村的倾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被提上了经济发展日程。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关乎“三农”问题能否彻底得到解决,关乎农村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如何使农村教育走出困境,促进农村经济建设持续良好发展,是目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因此需要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立足发展、遵循发展规律等多方面寻求突破出路。

  关键词:农村社区教育;发展困境;出路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的发展基础地位不可动摇,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念的提出与执行,依靠科学技术与人才,走现代农业的发展道路,成为无可更改的顺应时代的大趋势。农村社区教育由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组成,是一种能够利用社区内外的教育对农村居民进行的具有区域性和整体性的教育活动。具有广泛的覆盖性,能够全面提升农村社区居民整体素质,对于经济文化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困境

  (一)教育观念落后

  传统的农村教育观念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脱离农村生活,摆脱落后的生存环境,对于扎根农村,服务农村的意识淡薄。并且此种观念被广泛接受,对于无法通过教育完成脱离农村的情况,多持否定态度,并会终止居民的继续受教育的权利,由于教育的缺乏,居民的教育意识得不到提高,导致恶性循环,使得落后的教育观念得到了“传承”。而且此种情况得不到教育及政府部门的足够重视,没有相关政策作为支撑和扶持,教育观念落后的现状无法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二)教育功能单一

  新农村的建设中需要的不仅仅是低素质的密集型劳动力,更多的是要依靠技术能力强、具有革新意识、大局观及发展眼光的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因此农村社区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符合农村经济建设需求、具有服务农村建设思想的新型劳动力,但是,目前的农村教育仍以普通教育为主,在劳动生产技能、素质培养、创业思维等方面严重缺失,并且不注重社区居民服务农村意识的培养,符合农村经济建设的职业技术教育的缺乏,使得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受到很大制约。

  (三)教学内容脱离农村发展需要

  目前农村的教育内容并不是针对不同的地域性及不同经济发展需求而制定的,导致了教育目的严重脱离了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由于目前农村社区教育的课程安排的内容与城市的一致,都是传授基础知识,以升学为主要目标。而对于劳动技能、素质培养等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甚至没有提到日常的教学计划当中,导致只有少数居民能够通过教育融入到城市生活当中,而大多数居民不但不能通过教育学会在农村环境下的生活技能,并且课程中安排的内容极少涉及到农村生活,导致扎根农村的意识淡薄,不能以稳定的心态适应农村的生活及农村环境下谋求发展。

  (四)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质量偏低

  由于农村教育的财政投入有限,导致教师的福利待遇差,提升自身能力机会缺乏,骨干教师流失、教师数量不足等多种问题的产生。随着农村教学布局的调整,很多地区出现学校合并、班级合并的现象,班级数量过多,教师无法兼顾或是一名教师担任多门课程的教学,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而且在农村社区教育体系中,专业技能教师与基础知识教师的比例严重失衡,甚至出现空缺,从而使社区居民失去职业教育、特殊教育与继续教育的机会。

  二、农村社区教育的出路

  (一)提高农村社区整体教育意识和内容的改进

  根本解决农村教育理念落后的问题,是农村社区教育开展的重要前提。首先要大力开展宣传活动,使社区居民意识到开展农村社区教育能够提升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基层领导要充分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提高农村社区居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及接受社区教育的自觉性。农村社区教育要适应当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不但要包含基础性和统一性的知识内容,更要针对不同的地域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内容,把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进行有机合理的结合。一方面可以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水平,另一方面能够使所学技能适应当地农村建设的需要,促进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

  (二)增加农村社区教育经费投入,整合资源

  农村社区教育的开展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如专业教师的薪资待遇、实践场所、教育器材等投入,仅仅依靠自愿的方式自筹资金是远远达不到社区教育的需求。因此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以及地方财政的大力支持,更可以通过设立居民迫切需要学习的课程,发动居民出资支持社区教育的开展。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有利资源整合到农村社区教育当中去,如鼓励专业技能突出的教师到农村去,并给予一定的扶植政策,允许教师带动社区居民一起创业,在实践过程中完成教育的目的。资源的整合不仅仅包含人力资源,还可以将社区已有的科技、文化、卫生、体育设施运用到农村社区教育当中去,不但达到资源的重复利用,更推动了社区教育的发展。

  三、小结

  由于受教育观念、财政支持、人口密度及师资力量等条件的制约,严重阻碍了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如何使农村教育走出困境,促进农村经济建设持续良好的发展,是目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因此需要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立足发展、遵循发展规律等多方面寻求突破出路。农村社区教育的开展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但能够推进农村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更能够有效提升居民的综合素质。在提升农村社区居民生活水平的同时,更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因此,克服目前农村社区教育中遇到的困难,积极的寻求发展道路,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厉以贤.社区教育原理[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

  [2]简小鹰.农村社区发展中的农村社区教育[J]中国农业教育,2002(2)

  [3]陈乃林.农村社区教育发展思路探析[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5).

  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论文 篇11

  摘 要:体育素质教育是指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的以全面提高学生体育素质为根本目的的素质教育。体育教学的开放性与活动性为发展学生主体性人格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供了客观条件。这就要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法的使用上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体育。体育教学应适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体育素质来体观这一要求。

  关键词:小学体育;素质教育;发展对策

  体育教学是学校整体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体育教师最本质的工作。只有上好体育课,全面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才能使每个学生受到应有的体育教育,素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也才能得到真正落实。

  一、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从而开始了教育的素质教育改革。素质教育,从本质上来讲,它是以受教育者的长远发展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现代体育科学研究表明,体育不仅可以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而且还可以通过体育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因此,体育不仅是素质教育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二、营造宽松和谐的体育教学氛围

  实施素质教育应当首先把教学氛围变宽松和谐,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教师多充分地提倍学生,敢于把“权”放给学生,自己多由过去的“主演”变为“导演”,这样学生才能由被动变为主动,也才能真正在体育课中体验到活动的乐趣。 应当清楚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体育技能技术的形成,主要是以实践中练出来的,而不是靠教师讲出来的。心理素质方面的能力:主要指竞争志力,创造力和人际关系的协调力;体育素质方面的能力:主要包括建设力量。耐力是敏柔韧性,“五自”能力:招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学会自成针文炼,自成组织、自成管理、自成搭制、自成许价的能力,从而与终身体育轨,事实上在体育教学中蕴含关极其丰富的教育因素,有着生动的内容。

  三、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它的这一重要特征要求我们在体育教育当中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既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又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还要提高学生的心理和体育文化素养。另一方面要求学校体育充分发挥其功能,进行学科渗透,在全面提高学生体育素质的同时还要有利于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和生活劳动素质的提高。一些学校中为了在各项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抓住了一些体育尖子生,而忽视了正常的体育教学,结果是,比赛成绩还可以, 达标考试项项红的问题。其实,体育竞技的本体就是在普及中提高,如果普及搞好了,那么提高也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逐渐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势头,不断提高了全体的体育质量。

  四、体育教学中处理好主体和主导的关系。

  传统教育认为体育教育就是要使学生掌握运动技巧,并不断提高运动成绩。过分要求学生对动作的练习。同时在教学中也普遍存在着教学军事化,出现了大批教官式的体育教师。忽视了在体育方面学生的个性发展,压抑了一大批学生的创造性。例如在中小学存在着教材单一,不适应学生年龄个性特点的弊端,许多教师存在着一个教案几堂课,一个教材许多年级的情况。而在基层,由于专职体育教师的缺乏,许多学校还存在放羊式的教学。这极大的打击了学生的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质量。笔者在教学中做了尝试:体育课上,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组织体育课的内容,让学生自己上体育课,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能简单的理解为让学生自由练习,学生爱怎么练就怎么练,甚至于回到原有的“放羊式”的教学当中去。特别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对体育知识知之甚少,在许多的练习方法上还有问题,如果放之任之。就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在一定范围内还将发挥作用。学生的主体活动应是在教师精心设计、启发诱导、科学组织下开展的。学生的主体归根结底,是取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

  五、培养全民健身、终身体育的思想。

  学校体育要引进终身体育的思想,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体育理想,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而目前大部分学校,特别是中小学忽视了体育的社会功能,造成学校、学生轻视体育活动,出现学校很少开展或不开展体育活动的怪现象。青少年学生是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他们的健康成长与国家的前途、命运休戚相关。如何全学生以一个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姿势去迎接下一个世纪的挑战则成为学校体育工作中一个新的重点,面“全民健身、终身体育”则为其解决提供了的新的思路。因此在小学的体育启蒙中,我们就可以通过定期开展一些班级性、全校性、校际性的体育活动,不断的向学生倡导这种思想。培养学生热爱运动、热爱体育。

  结束语:体育教学中的各种教育因素以始至终像一条红线贯穿课的始终,只要我们屹透器材,研究教法,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轨,并不难实观。体育是一门边缘学科,主与众学科相联系,除体育专是各种文化基础外,主还与文学、历史、艺术等学科相联系。体育教师特别应当在文学方面加强自己的修养,谈自己在讲话中词汇丰富,准确简炼,生动形象,并丰富有幽默和号召力,这样才能大大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论文 篇12

  摘要:当前,我国西部地区体育发展与其他发达地区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作为国家的重要扶持地区,西部地区在努力发展地区经济的同时,教育方面的投入也在逐年增加。体育教育,作为学生强身健体的重要学科,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加强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必须每天都要留出一部分时间来加强体育锻炼,锻炼身体,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诚然,西部乡镇中学体育发展教育依然滞后,作为多年西部偏远地区的体育老师,本文就西部乡镇中学体育发展谈谈我的观点,仅当抛砖引玉。

  关键词:西部乡镇中学体育发展

  一、西部乡镇中学体育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学校体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很大程度上体现着人们对体育教育的认知与重视程度。搞好学校体育发展,就是尊重学生身体健康的发展,学校体育也越来越多地被人们重视和关注。当然,由于人们认知层面的不同,人们对学校体育教育的认识程度不同,对学校体育的本质、目的、认知和要求等都不一,目前依然存在着较低水平的认识层。当然,由于西部地区条件的限制,学校体育教育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

  1.忽视学校体育的功能。广大城镇和农村,因城乡的差别,“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人们的观念就是追求高分,考上大学,取得铁饭碗为目标,对孩子参加体育活动不重视。这些陈旧的观念影响着学校体育工作新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全面发展。受这种观念的制约,很大程度上给学校体育的决策、管理和发展带来很大的阻力,因此很难发挥学校体育的各种功能和作用。

  2.学校体育观念的落后。体育学科的教学特点是:有德育、智育、美育、身体锻炼与增强体质的教育功能,其他学科只能具备前三方面的功能,不具备后一个功能。体育具有多功能的特点,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不少人,包括相当一部分领导者,认为体育就是跳跳蹦蹦、玩玩乐乐,而没有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高度和深度去认识。观念的滞后,极大地阻碍了西部乡镇学校体育的发展。

  3.西部乡镇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体系没有形成,体育工作在整个教育工作规划中没有充分体现。组织机构流于形式,农村中小学表现尤为突出(特别是村小和村办联中),对于体育教师、课外体育活动、场地器材建设、体育教学等的要求仍处于目标模糊和“放羊式”的管理方式,缺乏宏观目标和微观管理意识,农村学校体育系列化、制度化和科学化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给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带来阻力和消极因素。

  二、解决西部乡镇中学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推进西部乡镇中学体育工作。我们应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出发,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体育发展实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地推进农村乡镇体育事业发展。以正确的政绩观更新发展观念,增强运用科学发展观推进农村体育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以人为本,把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体育需求。体育部门要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为发展,为造福人民而创造政绩,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认真研究制定城乡统筹兼顾的体育发展政策和规划,合理调整与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加强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和规章建设。按照中央的要求,把构建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作为群众体育工作第一要务,抓住场地、组织和活动三个关键环节,坚持活动和建设并举,重在建设的原则,逐步改善农村居民开展健身活动的环境。

  (二)加强对体育价值的舆论宣传,通过各种新闻媒介大张旗鼓宣传,提高全社会公民体育意识。使每个公民真正了解体育工作的重要意义。通过体育教学与训练,促进人体结构和肌肉完美发展,增强体质,促进智力发展,培养学生崇高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培养学生情感、情操和审美观念,从而培养社会的合格人才。加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的学习,提高思想认识,使他们懂得一些基本的体育知识,充分认识到学校体育的价值具有终身效益。把体育纳入学校教育的发展战略,“五育”同步发展,真正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对体育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是解决农村学校体育工作蓬勃开展的重要环节之一。

  三、加强政府职能发展西部乡镇中学体育事业

  为了使我国体育事业取得长足的发展,必须要在制度上保证。特别是取得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在新农村建设中,乡镇政府职能的发挥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现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乡镇政府通过职能的发挥,也影响着农村地区的体育事业的走向。由于长期以来对于体育工作的忽视,西部农村乡镇中学体育事业已经落后太多。其中,乡镇政府体育职能的缺失,诸如观念落后、为民服务意识薄弱,工作流于形式等,造成了体育事业的发展不能与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相匹配。在政府体制改革和新农村建设的双重背景下,应该对于乡镇政府体育职能新的定位,提高服务意识、以民为本等,使其能够发挥对于农村体育建设的保障、服务等作用。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农村,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的顺利达成不可或缺。在这一进程中,农村体育担当着提高民众身体素质、树立新的观念、构建健康的生活方式的重要使命。

  因此,农村体育的改革与发展涉及到体质与精神双方面的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主要是需要全社会一起来关心和重视这项教育的发展,转变观念,更新意识,刷新思维,把体育教育的重要性提到日程上来。关心学生身体健康,关心全民体育锻炼。政府要加大力度,促使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到一个新的台阶。

  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论文 篇13

  [摘要]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人们对传统中医药学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而中医护理是祖国医药学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推动中医药学事业发展中有着重要地位。目前,中医药发展迎来了新时期,在新形势下,其自身的发展空间与市场需求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在当今政府政策不断倾斜的情况下,我国高职院校明显加大了对中医护理教育的重视。该文在阐述高职院校中医护理教育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高职院校中医护理教育发展新形势,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加快其发展的几点策略,以期能够促进中医护理教育水平的提高,从而推动我国中医药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新形势;高职院校;中医护理教育;发展策略

  中医是我国人民创造发展的传统医学,而中医护理是中医药学中极其重要的部分。中医护理的主要理念为“未病先防,已病防变”[1],重点关注对人的养生、保健和预防。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医护理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而我国对中医护理发展的重视程度也在与日俱增。随着《(国办发〔2015〕70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2](以下简称意见)的发布,我国中医护理教育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在《意见》中,重点指出了我国中医护理教育在当今新的大环境下的发展道路,即立足实际,大胆创新,从而促进中医护理教育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1高职院校中医护理教育发展现状

  1.1管理体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对于中医护理教育的管理机制还不完善,集中表现在其管理方式落后,缺乏科学化、现代化、信息化的管理机制以及多元化评价考核体系,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医护理教育成果显得不尽人意。管理机制存在不足,因而需要我国高职院校进一步推进信息化管理机制改革,深入中医护理教育实际,开展有效的、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建设,突出中医护理教育的特色,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立足实际操作开展实践化教学。

  1.2护理教育方式单一

  在我国高职院校中医护理专业教学中,其教学模式还比较落后,大部分学校教学模式依旧是以教师为中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而学生则通常只能听讲,师生互动较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受到严重的挫伤。其次,在教学内容上,依旧是以中医理论教学为主,对具有实践性的护理操作能力培养却显得尤为不足,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严重滞后[3]。而在考核方式中,单一的分数化考核评价体系难以体现出中医护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1.3师资队伍建设还比较滞后

  中医发展历来落后于西医,而在中医护理教育专业,我国有很多高职院校的主讲教师都是西医院校毕业的医护人员,因而其本身对于中医方面就缺少系统化的理解,自身对于中医理念的理解更是不够深入,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只能进行宣讲式的照本宣科教学,将教学内容简单传达给学生。而具有高水平的中医护理教育方面的教师则极为缺乏,相对于建设完善的西医教师队伍,中医护理教育专业教师显得捉襟见肘,难以适应当前中医护理教育发展的需要。

  2高职院校中医护理教育新形势

  2.1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中医药学在近年来不断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而我国政府也在不断加大中医药学发展支持力度,在《(2015-2020)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4]中明确指出,中医药理念中重视个体化治疗保健,有着极为明确的疗效,兼之治疗方式灵活多变,因而是我国健康服务资源中极有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学健康服务主要是采用传统医学理念来促进人们身体健康,其服务内容集中体现为中医养生、保健、医疗、康复等,不断推进中医药学发展,是促进我国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中的重要手段。其次,在《意见》中,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是促进医疗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目的在于实现医疗服务均等化,从而提高我国人民群众的整体健康水平。而随着我国《分级诊疗试点工作考核评价标准》的实施,在乡镇等基层要建立起中医药服务重心、乡镇卫生院、社区中医药卫生服务站、乡村中医卫生室等一大批基础卫生机构,其中中医诊疗量在同级诊疗机构中所占比例应当超过1/3。因此,在推动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高的同时,不断加快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是实现医疗服务均等化的基本途径。而在此背景下,基层卫生队伍中就需要有足够的中医护理、中医治疗人才的支撑,这对于当前高职院校中医护理专业的学生又是一项促进其实现就业的措施,同时也对高职院校中医护理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

  2.2市场对中医护理的需求不断扩大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然而,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峻的同时,人们生存压力也在不断加大[5],因此,人们对于养生保健越来越关注。而中医药健康服务理念集中表现为“未病先防,已病防变”,重视治未病,因而市场对中医护理的需求在不断加大。而在此背景下,我国高职院校中医护理教育专业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

  3加快我国高职院校中医护理教育的策略

  3.1完善中医护理教育管理机制

  基于以上现状与形势,进一步加快我国高职院校中医护理教育已经迫在眉睫,而首要策略在于完善中医护理教育管理机制。具体来说:

  ①在高职院校中医护理教育专业中,需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中医护理教育设施建设,推动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方式的落实。

  ②需要高职院校提高对中医护理专业的重视程度,依托国家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体系,重点完善中医护理教育课程体系,例如可以在专业课程中根据基层医疗需求开设中医护理项目,如太极拳、八段锦等,让中医护理专业的学生具备足够的中医护理技能的同时还能够具备保健指导能力,从而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的发展。

  4丰富护理教育方式,改革教学手段

  针对传统中医护理教育模式单一的问题,要实现加快我国高职院校中医护理教育的发展,还需要不断丰富护理教育方式,改革教学手段。①高职院校中医护理专业需要深化课程体系改革,以“中医基础、中医护理、健康管理”为课程核心理念,增设药膳食补、推拿等课程,同时开设相应公选课程,扩大中医护理教育影响力。同时,还需要加快中医护理教材的改编,需要突出中医理论教育,结合当前中医技术,还需要联合当前中医护理中临床上护理岗位的具体要求来进行编写,从而让学生们能够学习到最先进、最适合的中医护理技术与理论。②在教学方式中,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多种现代素质教育模式,从而激发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同时培养学生们的实践操作能力[6]。例如可以采用PBL教学法,刮痧法操作教学中,创设问题,将问题提前发放到学生手中,由学生自主查阅相关资料来寻找答案,从而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之后,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讨论的模式对问题进行交流,得出最合适的答案。讨论结束后,由教师进行评价解答和补充。而后,由学生具体扮演护士和病例进行演示操作,再由教师进行点评,分析不足,重点讲述,从而让学生们能够积极有效地参与到中医护理学习中,培养起学生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再次,高职院校需要加快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打造具有中医特色的实训基地,让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实训基地锻炼实践操作能力,从而实现深刻理解理论,增强动手操作能力的目标。与此同时,还需要高职院校中医护理专业与社会临床医院建立起对接关系,增强护理专业学生的实习能力,从而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动手操作联合起来,在实践过程中深化理论认识,培养出具有合格的护理能力的中医护理人才。

  5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扩大社会影响力

  加快中医护理专业的发展,还需要培养一批具有深厚的中医药学理论与实践操作能力的教师队伍,①针对已有的中医护理专业教师,需要开展新技术培训,不断增强其教学能力,使其能够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多样化教学手段。②需要引进中医护理专业毕业的教师,进一步扩大中医护理专业师资队伍。同时,高职院校应该依托社会服务活动推广中医护理项目,例如在社区健康知识宣教时,可以将中医药学知识作为重点项目宣讲,推进中医药学进生活,提高社会大众对于中医药学的了解程度,从而扩大中医护理在社会中的影响力,推动中医护理教育的发展。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医护理教育已经迎来了大发展的新时期,而在新形势下,就需要我国高职院校不断推动中医护理专业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水平,从而为我国中医药学的发展提供足够的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赵俊夺,米娅莉.高职院校护理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才智,2015(11):169-170.

  [2]刘昕昉.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感恩教育探讨[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50-52.

  [3]邓周.加强高职医科院校护理道德教育水平的对策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8):252-254.

  [4]郑晓彦.浅谈高职院校护理教育的人文素质教育[J].中国科技信息,2012(21):203,208.

  [5]王延青.高职院校护理教育质量评价与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3(23):53-55.

  [6]朱士菊.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中医护理教育发展浅析[J].教育现代化,2016(6):236-238.

  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论文 篇14

  【摘要】现代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以其开放性的教学特色最大限度满足了人们求知需求。本文首先简单阐述了高校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现状,随之从转变理念、深化改革和完善体系三方面对新时期高校远程教育发展途径进行探析,以期有效提升高校远程教育质量。

  【关键词】高校;远程教育;发展途径

  现代远程教育主要是通过在线教育来传递信息以满足学生求知需求,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制约,通过公平、广泛且廉价的方式大大提高了教育效率,可见远程教育已经成为时代的发展趋势。而高校作为输送人才的重要基地,其现代远程教育体系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形势下现代远程教育需要充分考虑到线上和线下混合式的教育评价机制,如何让线上的教和线下的学二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不仅是在线教育的范畴,而且是整个高校教学体系的重要内容。为此,本文对今后高校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途径进行了分析。

  一、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现状

  (一)办学体系失衡,缺乏创新模式

  近年来我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日益扩大,已经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远程教育体系,但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比如办学体系失衡,在1200所高校中只有不到0.6%的试点院校,可见远程教育发展规模之不平衡。而且在部分试点院校实行远程教育过程中,仍然采用陈旧的教育模式缺乏创新,因此难以使用新形势下的现实需求。另外一些远程教育存在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的现象,也是办学体系失衡的一方面。

  (二)运行机制欠缺,办学特色虚化

  就目前我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的现有运行机制而言有所欠缺,比如办学特色虚化,虽然远程教育的创立经过了严格审批和管理,但在实际办学过程中试点院校与校外学习中心联合,导致其教学效果和导学能力都有所欠缺,不符合高校自身的办学特色。再比如品牌虚化现象,由于创办远程教育的院校大多是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名校,但部分院校由于利益关系而出现违规招生现象,不仅损害了学生利益,也严重影响了高校的名誉。

  (三)教学行为失衡,教育效果弱化

  目前我国高校在远程教育方面难以提供优质的师资力量,随着教育规模逐渐扩大已难以满足现代教育的人才培养需求,因而出现教育质量不佳、教学效果弱化的问题。另外,部分高校也偏离了远程教育本身的教学行为,忽略了其开放式和远程化的教育属性,反而转变成全日制教育,这些教学行为失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办学效果。

  二、新形势下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发展途径

  虽然部分高校在现代远程教育中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也取得了长足性发展,因此要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的作用,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高校远程教育体系,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转变理念,创新驱动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思维的局限,导致我国高校远程教育缺乏群众基础和社会认同,因此首先需要加强对远程教育的宣传力度,以提高社会各界对在线教育的认知,才能帮助现代远程教育开创良好的发展局面。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如此评价方法和审核评估也会有所转变,比如传统理念下的教学注重考查老师教的质量、水平等,转变后则注重考查学生对对学习的满意度,从学生学习情况来反映教师教学水平和质量。现代远程教育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方面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高校才会意识到需要改进在线教育,否则便呈现较强的惰性。因此,提高远程教育投入的后劲和动力便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在加拿大的阿萨巴斯卡大学在远程教育工作方面非常注重创新,有全球知名和顶尖的学者,该校利用在线教育广泛地吸引了众多国际化学生和学者,于无形中提高了国际化水平,不仅有效提高了教学和科研水平,也带来了非常可观的收益,学校便有了强大的提高在线教育的动力。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可将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数据有效利用,用高精尖的战略高度实现一流化远程教育。另外也可利用远程教育中的数据进行社会服务活动,比如社会培训、扶贫等精准服务战略,树立社会服务意识能够为远程教育创立良好的发展环境。这些都能够有效促进一流大学的建设,并且吸引更多一流学科加入其中。

  (二)深化改革,培养人才

  目前大多高校仍采取填鸭式和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因此需要改进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启发式、探究式和互动型的教育模式。在现代远程教育过程中,首先必须实现教学设备设施现代化,可以方便师生快捷的展示和获取信息。比如利用网络技术、大数据以及计算机技术等建设智慧型教室,改变传统的教室和课堂风格。大多高校教室都会为老师设置一个突出的讲台,如此显得教学过程中老师是主角,讲台是老师表演的舞台,难以实现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因此可将讲台撤掉,使之成为一块平地便有助于老师和同学之间平等交流。或者将教室的课桌椅装上轮子,一改以往固定课桌椅的教室风格,随着造型奇特课桌椅的全面上线,方便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讨论活动,对教学效果大有裨益。高校教育最终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因此建立完善的远程教育机制是深化改革办学模式的重要环节。比如构建“学历+非学历”的办学机构以实现现代远程教育与社会的完美融合,如浙江大学开设的网络工程师认证远程教育培训、哈尔滨工业大学所开设的IT认知培训等,都属于非学历下的在线教育,是办学项目革新的具体体现。办学方向也是深化办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在远程教育发展中强调“量”的同时也要保证“质”,比如创立大专、本科、研究生等不同的教育层次,以满足和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通过优化办学方向来均衡远程教育的发展。另外课堂互动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部分,在新形势的现代远程教学模式中,要充分实现分组教学和多终端学习,比如通过各种操作系统、移动终端、手机、平板电脑等实现实时应答功能,不仅能回答问题还能由数据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三)完善体系,盘活教育

  远程教育也需要考虑一定的成本投入,而针对一流大学的教师而言最大的成本是需要时间在慕课平台开课,但是慕课对在线教育的改革和推进方面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慕课不只是纯粹的慕课,包含了SPOC、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和应用等众多宽泛的概念。通过完善各种体系和制度,从根本上盘活高校现代远程教育,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的人才。比如厦门大学启动的“千门课程上网课程”和“本科生全部课程上网工程”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通过建设实验教学中心,将普通的慕课与实验类的慕课进行对接,开展校级在线开放课程,通过实践表明,越来越多的教师和院长对在线教育认识都有所提高,甚至很多一把手的院长都开始开课了。另外,制度是高校现代远程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可通过建立一定的教学管理制度来倒逼教学改革,比如《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管理办法》、《校内SPOC应用管理办法》等,对教学进行立项,如首轮上线开课的教学工作量可为对应常规课程的二倍,第二轮往后的教学工作量按照1.5倍计算,所有本科生课程必须上网,并将教学工作量与绩效考核和职称评定挂钩等等,通过立项给予开课教师以实际支持,或者通过一些激励体制、评优课程等都可有效促进高校现代远程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现代远程教育在为高校带来收益的同时还能有效提高高校声誉以及教师专业学术声誉,因此要努力提高在线教育投入的后劲和动力,改革教育模式,以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在新形势下社会教育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陶春.在线开放课程如何促进高校教学改革?[J].中国教育网络,2018(01):74-75.

  [2]李志民.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推进教育现代化[J].中国教育网络,2017(11):1.

  [3]吴茜.新时期高校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路径探析[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17(03):9-10.

  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论文 篇15

  摘要: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应当充分发挥其人力资源方面的重要作用,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但是,京津冀三地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协同发展面临着困境,本文将针对这些困境提出发展对策。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对策

  据统计,我国人口数量已达13亿之多,有着极其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是劳动力素质水平却不尽如人意。资料显示,发达国家的工业生产中,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占职工总人数将近80%,与其相比,我国企业工作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还不到员工总数的40%。所以,实践证明,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高素质的技能型专门人才对我国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实现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离不开重要的人力资源的支持,而高等职业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之一。京津冀三地的高职教育协同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部门和政策方面,京津冀三地高等职业教育的协同发展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配合和政策的支持;二是京津冀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缺乏统筹规划,缺少宏观的长远计划;三是院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得不合理,导致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以下几方面提出发展对策:

  一、政府正确引导与政策支持

  1.政府应当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确立高职教育的发展目标,帮助学生及家长树立正确的高职教育理念。高等职业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一部分,高等职业教育虽然也已经招收本科及研究生,但是人们对高职教育只收专科生或成绩不好的学生的偏见还根深蒂固,政府应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在现有的高职本科院校的基础上选拔一些重点示范院校,使学生经历了高职本科院校之后,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水平自由选择更高层次的高职教育类型,从而将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统一引领到正确的轨道上。

  2.完善促进京津冀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相关的政策法规,促进京津冀区域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过程中,高等职业教育要抓住这一机遇,打破阻碍京津冀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各种管理体制,为实现三地高等职业教育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深入合作提供条件。同时,京津冀三地政府要为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制定长远规划,提供保障制度和措施。再者,为打破院校、院企、学校与社会之间的界限,促进高校、企业、社会团体各种资源的自由并合理地流动、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提供各种鼓励政策,鼓励院校、企业、社会之间积极深入合作。

  3.冲破行政壁垒,深化体制改革,打破京津冀三地高等职业教育各自为政的局势。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不能够闭门造车,要充分考虑到整个区域经济的整体利益,为区域经济培养合适的人才。在京津冀各方面协同发展的大趋势下,人才培养势必要求三地相互交流与相互合作。首先从观念上改变认识,应将京津冀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看做一个整体,从全局的意识、长远的目光看待京津冀区域内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体化发展。再者,从行动上冲破壁垒。由国家统筹规划,三地政府成立专门的高等职业教育合作促进部门或者制定相关的政策,为三地的院校、企业、社会的合作提供绿色通道,保证各方合作的过程无任何障碍;同时,还要鼓励个别的成功合作,从而促进更多方面的合作,保证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能够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优秀人才,为三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供人力保障。

  二、京津冀共同制定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规划

  京津冀三地高等职业教育各具特色,教育资源各有优势,但是,京、津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明显高于河北省,因此京津两地应帮助河北高职教育的发展,充分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合作的战略作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应以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全局的意识来分析问题,制定统一发展规划,从而有效地整合规划京津冀区域的高职教育资源,加快京津冀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一体化进程。首先,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联合研究京津冀三地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各自的特点、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再联合社会、企业、研究院所等机构共同商讨,如何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目标进行统一规划与部署,为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人才自由流动、优势互补、协同发展而制定各自的行动纲领和方案。其次,政府应当鼓励院校、企业、社会等机构自由组合,根据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开展多方位、多层次的深入合作,实现各方共赢,为这些合作多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再者,实施“高等职业教育走廊”政策,保证京津两地具有高素质、高能力的教师、科研人员按需要向河北流动,河北院校也要形成去京津两地高校、科研院所培训学习的机制。最后,三地政府应当支持合作办学,为实现优势互补、共同进步而积极参与协同发展的高等职业院校、企业、社会机构给予政策倾斜、经费支持等。

  三、积极设置与京津冀一体化建设联系紧密的学科专业

  在京津冀一体化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要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要求,各高等职业院校应当在办学目标、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不断改革创新,进而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大力扶持和重点建设一批符合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所需要的学科专业,然后通过这些重点学科专业带动帮助其他学科专业不断改革,最终只保留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学科专业。北京正由生产型转变为服务型城市,同时,北京也正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这势必引发对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大量需求;天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努力建设成为国际港口城市,所以京津应当重点加大物流、文化、金融保险、旅游学科建设,培养具备国际化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加大重点学科专业的建设力度,对于重点学科专业要去冗留精,使其向高、精、尖方向不断发展,对于不必要的学科专业进行精减,对于专业方向发展不合理的学科进行改革。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在人才培养方面应当突出特色,应培养面向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赢得企业、行业、社会的认可,为京津冀一体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高等职业院校应不仅注重自身的内涵发展,还应注重人才培养的特色发展。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控制招生规模,做到宁缺毋滥,不断提升的质量。集中所有优势资源培养一批质量过硬、高技能的优秀毕业生,或开办特色班级或专业,以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四、创新办学模式

  高等职业院校与普通高校有所不同,其专业设置灵活,课程实践性较强,与行业企业的密切程度更高。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应大胆探索实践,不要拘泥于传统高校的思想和体制束缚。例如:可建立与区域经济相连接的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实现高职院校与企业、社会的联合办学。一方面,可以加快京津冀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训基地建设,提高教学水平和学生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的培养更加贴近市场需求,充分发挥企业的引领作用。同时,为保证合作的顺利进行,京津冀地区应建立由政府、企业人员、专家、教师等组成的相关组织,监督其发展进行情况。为保障人才在区域内自由流通,可建立京津冀高等职业教育信息网,运用网络等相关先进的信息传递手段建立网络信息平台,及时发布用人单位、求职者等信息,从而使各方了解京津冀区域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动向。又比如,积极开展社会化办学模式,即高等职业院校、行业企业、家长三方合作。高等职业院校应建立健全机制,营造良好的氛围环境,使高等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行业企业、家长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培养行业企业、家长人才培养的责任意识。行业企业则会为学校提供实践基地和各种实践设施设备,家长也会主动募集各种社会资源、提供就业岗位信息、提出各种人才培养意见或建议、帮助处理学校事务等。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局.2013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2]吴岩,王晓燕,等.探索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新模式———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0(8):1-7.

  [3]彭永芳,谷立霞,朱红伟.京津冀区域合作与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1(15):3236-3240.

  [4]高兵.依托职业教育打造“环京津人力资源储备带”[J].教育与职业,2010(23):9-11.

  [5]解艳华.京津冀区域一体化背景下高职教育需求分析与发展对策———以人才需求为视角[J].职业技术教育,2008(1):33-36.

  [6]陈婧.京津冀一体化需建立完善的体制机制[N].中国经济时报,2014-04-14.

【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论文(通用15篇)】相关文章:

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10-14

水资源保护监测的不足和发展建议论文01-26

谈谈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09-24

浅析高校环境法学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论文12-06

商品混凝土结算存在的不足与控制措施论文05-20

浅析法语专业硕士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和对策12-06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的教育学论文09-19

电力营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论文02-04

浅谈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论文04-01

地下室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和要点分析论文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