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安全用药基本常识讲解

时间:2025-01-18 09:19:50 银凤 常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儿安全用药基本常识讲解

  安全用药就是根据患者个人的基因、病情、体质、家族遗传病史和药物的成份等做全面情况的检测,准确的选择药物、真正做到“对症下药”,下面是小儿安全用药基本常识讲解,欢迎参考!

  小儿安全用药基本常识

  孩子生病时是不是一定要吃药呢?当然不是。有的疾病靠调整饮食、加强护理与休息等就可康复,如受凉感冒、轻型腹泻等,并不一定要借助药物来治疗。那么,什么样的病才需吃药呢?这也很难一概而论,最好是由医师决定,父母不要自作主张,或甚至要求医师一定要打针、开药。如果必须服药,父母除了要注意喂药的方法外,一般用药的常识不可疏忽。

  (1)不要任意给孩子吃成药。因为成药的成分及主治效果是一成不变的,无法对症下药。有时不但不能针对症状治疗,还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健康。

  (2)不能擅作主张把剂量增加或减少。因为剂量是依孩子的体重、年龄、性别、给药方法、排泄率及药物的作用等条件量定的,随便更改会降低药效。

  (3)要照处方的指示正确服药。例如药水、糖浆用前要摇匀;药物宜避光并放在阴凉处;夏天时,药水易变质或生蜉蝣物,不宜存放太久等。药物有标记脱落、药物变色、溶液产生沉淀或混浊有杂物等情形时,应将药物抛弃。

  (4)服药时间要正确。按照医师指定的时间睡前、饭后、两餐间服用、顿服或临时用药。

  (5)药物应放在高处,避免孩子误食而引起意外伤害。

  (6)喂药时不可过于强迫,须小心避免呛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或梗塞。

  (7)喂药方式:对于较大的小孩,尽量与他沟通或鼓励他自己吃药。对于一些始终排斥吃药的小孩,不妨将药偷偷加到饮料内,让其不知不觉地喝下去。对于更小婴幼儿,家长可把药水或药粉放在空奶瓶内,加少量水让宝宝吸吮。

  小儿常用药的不良反应

  当医生为小儿开出药品之后,家长应当了解所用的药可能有哪些不良反应,以便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最初迹象,并立即停用有关的药物,以避免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那么,小儿常用药有哪些不良反应呢?

  (1)抗感染药:青霉素除过敏反应外,钠盐大剂量快速静注可引起钠负荷过度造成充血性心力衰竭。在氨苄青霉素应用中,约有10%的发生腹泻。四环素在体内存积于骨和牙质中,引起变色和釉质发育不全,在7岁以前是禁止使用的。红霉素抑制茶碱类药物的代谢,从而使茶碱类药血清浓度升高到毒性水平。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以及小诺霉素可引起听神经及肾损害。氯霉素可抑制骨髓造血、增加灰婴综合征的危险性。异烟肼可引起肝损害、神经炎、小脑功能障碍和惊厥。

  (2)解热止痛药:过敏性体质的儿童服用阿斯匹林可发生假变应性反应,如支气管痉挛、鼻炎和荨麻疹;可待因可引起便秘。

  (3)驱虫药:哌哔嗪(驱蛔灵)剂量过大可引起共济失调、眼震和反射减弱。

  (4)抗惊厥药:苯巴比妥可使儿童出现倦睡。酰胺咪嗪量增加过快可引起倦睡、共济失调和复视。苯妥英钠血清浓度一旦达中毒水平,可出现小脑功能障碍和癫痫发作,因而一般不供儿童用;长期服用该药可出现齿龈增生和多毛症。安定可使呼吸暂停、低血压和心脏停搏,以直肠给药为宜。

  (6)止喘药:舒喘灵可引起震颤、头痛、头晕、心悸和心动过速。茶碱可引起失眠、震颤、神经过敏、烦躁,剂量过大可引起全身性惊厥。

  (7)激素类:可使小儿对感染性疾患易感性增加、向心性肥胖、多毛、高血压等。

  (8)心血管药物:地高辛的毒性表现为厌食、恶心、倦睡、视觉障碍和心律失常。心得安引起支气管痉挛。速尿引起营养不良及低血钾症。

  儿童用药有哪些禁忌

  (1)慎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的药物对小孩感冒发热确有良好的解热镇痛作用。但是,对12岁以下的儿童要慎用。因其服阿司匹林容易患瑞氏综合症。儿童患流感、水痘时,服用阿司匹林导致瑞氏综合症的机会,比其它情况要高25倍。

  (2)忌过量服维生素A:维生素A服多了,可影响骨的发育,使软骨细胞造成破坏,骨只长粗而不长长,使孩子成为一个长不高的矮子。

  (3)忌服速效感冒胶囊: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肝脏解毒功能也不健全,在感冒发热时若服用了速效感冒胶囊,易引起惊厥、血小板减少,甚至肝脏损害。

  (4)忌滥服补药:给小孩服用中药滋补剂(人参蜂王浆、冬虫草精、北芪精等)的现象,近十年来可说是司空见惯。其中最常见也比较糟糕的是,不少中药补品中含有激素或具激素作用的物质,儿童服药,可能出现性早熟。

  (5)忌滥用“丙球”:有些家长强烈要求给健康的孩子注射“丙种球蛋白”,认为“丙种球蛋白可以治疗或预防许多疾病”,“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注射“丙球”后,人体能获得对抗某些传染病的能力,但作用时间不能持久,不要把它作为用于各种疾病的应急预防及治疗;再者,丙球是别人身体中的抗体,对自己来说,是一种异型抗原,反复注射后可能会有相反的不良效果,因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要随便应用。

  (6)慎用外用药:小儿的皮肤娇嫩,角质层发育差,血管丰富,故局部涂药或用药水洗澡时有极强的吸收和渗透能力。小儿患皮肤病或进行皮肤消毒时一般不宜使用刺激性很强的药物,如水杨酸、碘酒等,以免使皮肤发生水疱、脱皮或腐蚀。婴幼儿(3岁以内)对滴鼻净(萘唑啉)极为敏感,可引起中毒症状。此外,酒精用之不当也会造成吸收中毒,如小儿高热用大量酒精擦浴,可引起昏迷、呼吸困难;皮质激素软膏大面积外用能引起全身水肿等。

  (7)新生儿忌用退烧药:新生婴儿比较容易发烧,因其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保暖、出汗、散热功能都较差。因为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很差,服用退烧药后,常可使体温突然下降,出现皮肤青紫,严重者还可出现便血、吐血、脐部出血、颅部出血等,可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处理新生儿发热的最好办法是物理降温退烧,如暴露肢体、枕冷水袋、酒精擦身等等。

  (8)2岁以内小儿尽可能完全避免使用的药物:氯霉素、苯乙哌啶、无味红霉素、异烟肼、萘啶酸(3个月以内)、呋喃妥因、磺胺类(2个月以内)、四环素类;慎用或在医生密切监视下使用的药物:雄激素、含哌嗪的驱虫药、阿司匹林、激素类药物、萘啶酸(3个月以上)、吩噻嗪类、磺胺类(2个月以上)。

  另外,小儿服用维生素C时忌吃猪肝等含丰富的铜元素的食物,因铜元素能促进维生素C的氧化,使其降低或失去作用。小儿补钙期间忌食菠菜及菜汤,因菠菜等青菜中的草酸易与钙形成草酸钙而沉淀,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

  1、怎样区别保健食品和药品

  最简单的办法是,当你买药时,一定要先在药品的包装盒上找批准文号,药品的批准文号开头为国药准字,保健品的批准文号开头为国食健字或x卫食健字(其中的x代表某个地区简称)

  保健食品与药品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保健食品没有确切的治疗作用,不能用作治疗疾病,只具有保健功能。现在,有些保健食品利用非法广告进行夸大宣传,号称能包治百病,我们一定不要受非法虚假广告的欺骗,有病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正常治疗、加重病情。

  2、药品为什么要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为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根据药品的用途、安全性、剂型、规格、给药途径的不同,药品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处方药是必须医生开处方,患者必须凭医生处方购买的药品。

  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凭医生处方,消费者就可以在药店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非处方药根据安全性的不同,又划分为甲类非处方药和乙类非处方药。甲类非处方药须在药店由执业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而乙类非处方药,除可在药店出售外,还可在获得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超市、宾馆、百货商店等地点销售。

  3、如何识别药品、医疗器械产品是否经过药监部门的审批

  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药品、医疗器械产品在进行销售时,它的产品说明书、外包装或者标签上应标注产品注册证书的编号。大家可以将这个编号记下来,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网站上进行查询。

  4、如何区别药品的通用名、商品名(品牌名)

  答:通用名:即国际非专有名称,指在全世界都可通用的名称。如阿司匹林。任何药品说明书上都应标注通用名,选购药品时一定要弄清药品的通用名。

  商品名(品牌名):许多生产厂家或企业为了树立自己的形象和品牌,往往给自己的产品注册商品名(品牌名),以示区别。如巴米尔为阿司匹林的商品名,药品宣传大多使用商品名(品牌名),消费者也对商品名(品牌名)比较熟悉,选购药品时,要注意选择质量好,信誉高的品牌。

  5、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医,患者只能用基本药物吗

  答: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医,医疗机构应优先和合理使用基本药物,但确因病情需要,患者可以使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具的处方外购药。

  6、基本药物是价格便宜、质量低、疗效差的药吗

  答:基本药物是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首选药物,基本覆盖了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需要。这些药物是专家根据防治必需、安全有效、价廉质优的原则结合国情和国际经验遴选出来的,绝不是质量低、没有效果的药物。

  7、患者使用基本药物能得到什么实惠

  答:一是节省费用。二是用药合理。三是安全有效。四是方便可及。

  8、购买药品应注意什么

  答:⑴从合法的药店购买合法药品;

  ⑵应明确说明买药的目的和病症;

  ⑶购买处方药时必须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购买和使用;

  ⑷购买非处方药时,应对患者本身的疾病有明确的了解,如以前是否发生过,曾用过什么药品,用药的效果如何,有无过敏史。应仔细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执业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⑸应查看药品包装上标注的生产日期、有效期等内容,必须注意:药品只能在有效期内使用,并注意保存的方法。

  ⑹注意索要和保留购药凭证。

  9、如何正确存放家庭药品

  答:散装药粒需避光要用适当避光玻璃瓶和塑料瓶装置,最好内放干燥剂。液体制剂室温保存。肛门栓剂防软化多数需要放在冰箱冷藏室中,以免软化。眼药水存放依标示。雾剂类药品喜温暖。中药保存应得法必须在低湿的环境中贮存,存放时最好能使用干燥的非铁器类密封罐。

  10、服药时为可不能饮酒

  答:服药时喝酒危害大,因为酒中含有浓度不等的酒精,服药时饮酒可与多种药物发生反应,会降低药效或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如服用阿司匹林时饮酒会增强阿司匹林对胃的刺激作用,会导致上消化道出血。另外,有些药物能加重酒精对人体的损伤。例如,服用甲哨唑等药物时饮酒将会出现严重的酒精中毒反应,出现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头疼、头晕、低血糖、腹泻、腹痛等症状。因此,服药时不宜饮酒。

  目前药物分为两大类:中药和西药,中药是我们中华民族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瑰宝,中药运用的好对很多疾病都有神奇的效果,中医药史上的华佗也好扁鹊也好,都一直被人们所敬仰,《本草纲目》的李时珍更是被人们奉为药圣,他的这本书是中药的典籍。而西药是后来由国外传至中国,西药的作用就是迅速改善疾病的症状,缓解病人的痛苦,比如头痛吃阿司匹林疼痛就会缓解,比如关节疼痛,打一针麻醉的封闭,关节的疼痛就立刻消失。而且,西药的品种也是越来越多,不断有新药研制出来。而且,在目前的医院中,西药的应用远大于中药。

  但是,是药三分毒,所有的药物都是需要经过肝脏来解毒的,用药越多,肝脏的压力就越大,而肝脏的压力大也容易导致身体其他器官的损害。人们都是吃食物长大的,没有一个人生下来不吃食物只吃药物就可以长大的,就像一个庄稼,想要庄稼长的好,就要不断的施肥,而不是不停的撒药。所以,药物要合理的用才不会伤害健康。

  自从有药店开始,人们买药就方便很多,因此,很多人小病小灾的就懒得去医院看医生,自己随便去药店买一点药来吃,但是由于对药物的副作用没有足够的认识,结果导致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之所以称为药物不叫食物,就意味着对身体有一定的副作用,药物的作用和毒性往往只差一点,例如安定片,吃的恰当可以有助于改善睡眠,但是如果过量就成为自杀的帮凶。我们也经常听说,一些药物过敏导致死亡的案例。因此,安全用药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医院里遵守医嘱,一般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但是如果自己在药店买药,一定要有用药的常识。接下里介绍一些用药常识:

  1、应当确诊自己是什么病,比如发烧、头痛,是许多疾病共有的症状,千万不能简单地服一些止痛退烧药就解决问题,这样最容易掩盖病情。

  2、药品的有效期最长是多长时间?国家规定药品的最长保质期是5年。过期的药物千万不能用。

  3、抗生素的不良反应有哪些?过敏反应、中毒反应、耐药性、局部感染、二重感染。因为抗生素是最常用的药物,所以,一定要有这些常识。

  4、喝酒时不宜服药。也不宜用茶水吃药。

  5、大部分口服药物适宜饭后用,特殊药物空腹使用的请遵医嘱服用。

  小儿安全用药基本常识

  1. 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

  使用药品前,应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品的使用方法、剂量、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等内容,避免盲目使用或误用药品。

  2. 确定药品的适用年龄和剂量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对药品的耐受性不同,因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品和剂量,避免过度使用或不足使用。

  3. 遵守药品的使用方法

  使用药品时,应遵守药品的使用方法和用量,避免过量或不足使用,同时还需要遵守药品的使用时限,避免长期使用导致药物依赖或毒副作用。

  4. 注意药品的质量和来源

  使用药品时,要注意药品的质量和来源,选择有信誉的药品生产厂家或药店,避免购买到假冒伪劣药品或过期药品。

  5. 保证药品的安全存放和处置

  在使用完药品后,应妥善保存药品,避免儿童误食或药品被老鼠等动物咬坏。同时,在药品过期或不需要使用时,应按照药品说明书要求进行安全处理,避免对环境和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幼儿园用药安全措施

  1. 建立用药档案

  为每个幼儿建立用药档案,包括个人基本信息、药物过敏情况、用药情况等内容,方便及时了解幼儿的健康情况和用药情况。

  2. 建立药品管理制度

  幼儿园应建立药品管理制度,规定药品的采购、存储、保管、使用和处置等方面的要求,加强药品安全管理。

  3. 严格控制药品使用权限

  幼儿园应严格控制药品使用权限,只有具备相关医疗执照和资质的工作人员才能使用药品,避免教师私自为幼儿用药。

  4. 配置急救药品和设备

  幼儿园应配备必要的急救药品和设备,以便及时处理儿童突发疾病或意外事件。

  5. 加强家长沟通

  幼儿园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及时了解儿童的健康情况和用药情况,并协助家长解决相关问题,共同维护儿童健康和安全。

《小儿安全用药基本常识讲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小儿安全用药基本常识讲解】相关文章:

浅探小儿用药常见问题及如何合理用药06-24

小儿感冒用药的8大误区及护理方法10-09

安全用药月总结【精选】11-29

飞机安全基本常识10-08

客舱安全基本常识10-13

飞行安全基本常识08-28

消防安全基本常识11-11

建筑施工安全基本常识07-09

飞行安全基本常识大全08-29

在线咨询

小儿安全用药基本常识讲解

  安全用药就是根据患者个人的基因、病情、体质、家族遗传病史和药物的成份等做全面情况的检测,准确的选择药物、真正做到“对症下药”,下面是小儿安全用药基本常识讲解,欢迎参考!

  小儿安全用药基本常识

  孩子生病时是不是一定要吃药呢?当然不是。有的疾病靠调整饮食、加强护理与休息等就可康复,如受凉感冒、轻型腹泻等,并不一定要借助药物来治疗。那么,什么样的病才需吃药呢?这也很难一概而论,最好是由医师决定,父母不要自作主张,或甚至要求医师一定要打针、开药。如果必须服药,父母除了要注意喂药的方法外,一般用药的常识不可疏忽。

  (1)不要任意给孩子吃成药。因为成药的成分及主治效果是一成不变的,无法对症下药。有时不但不能针对症状治疗,还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健康。

  (2)不能擅作主张把剂量增加或减少。因为剂量是依孩子的体重、年龄、性别、给药方法、排泄率及药物的作用等条件量定的,随便更改会降低药效。

  (3)要照处方的指示正确服药。例如药水、糖浆用前要摇匀;药物宜避光并放在阴凉处;夏天时,药水易变质或生蜉蝣物,不宜存放太久等。药物有标记脱落、药物变色、溶液产生沉淀或混浊有杂物等情形时,应将药物抛弃。

  (4)服药时间要正确。按照医师指定的时间睡前、饭后、两餐间服用、顿服或临时用药。

  (5)药物应放在高处,避免孩子误食而引起意外伤害。

  (6)喂药时不可过于强迫,须小心避免呛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或梗塞。

  (7)喂药方式:对于较大的小孩,尽量与他沟通或鼓励他自己吃药。对于一些始终排斥吃药的小孩,不妨将药偷偷加到饮料内,让其不知不觉地喝下去。对于更小婴幼儿,家长可把药水或药粉放在空奶瓶内,加少量水让宝宝吸吮。

  小儿常用药的不良反应

  当医生为小儿开出药品之后,家长应当了解所用的药可能有哪些不良反应,以便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最初迹象,并立即停用有关的药物,以避免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那么,小儿常用药有哪些不良反应呢?

  (1)抗感染药:青霉素除过敏反应外,钠盐大剂量快速静注可引起钠负荷过度造成充血性心力衰竭。在氨苄青霉素应用中,约有10%的发生腹泻。四环素在体内存积于骨和牙质中,引起变色和釉质发育不全,在7岁以前是禁止使用的。红霉素抑制茶碱类药物的代谢,从而使茶碱类药血清浓度升高到毒性水平。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以及小诺霉素可引起听神经及肾损害。氯霉素可抑制骨髓造血、增加灰婴综合征的危险性。异烟肼可引起肝损害、神经炎、小脑功能障碍和惊厥。

  (2)解热止痛药:过敏性体质的儿童服用阿斯匹林可发生假变应性反应,如支气管痉挛、鼻炎和荨麻疹;可待因可引起便秘。

  (3)驱虫药:哌哔嗪(驱蛔灵)剂量过大可引起共济失调、眼震和反射减弱。

  (4)抗惊厥药:苯巴比妥可使儿童出现倦睡。酰胺咪嗪量增加过快可引起倦睡、共济失调和复视。苯妥英钠血清浓度一旦达中毒水平,可出现小脑功能障碍和癫痫发作,因而一般不供儿童用;长期服用该药可出现齿龈增生和多毛症。安定可使呼吸暂停、低血压和心脏停搏,以直肠给药为宜。

  (6)止喘药:舒喘灵可引起震颤、头痛、头晕、心悸和心动过速。茶碱可引起失眠、震颤、神经过敏、烦躁,剂量过大可引起全身性惊厥。

  (7)激素类:可使小儿对感染性疾患易感性增加、向心性肥胖、多毛、高血压等。

  (8)心血管药物:地高辛的毒性表现为厌食、恶心、倦睡、视觉障碍和心律失常。心得安引起支气管痉挛。速尿引起营养不良及低血钾症。

  儿童用药有哪些禁忌

  (1)慎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的药物对小孩感冒发热确有良好的解热镇痛作用。但是,对12岁以下的儿童要慎用。因其服阿司匹林容易患瑞氏综合症。儿童患流感、水痘时,服用阿司匹林导致瑞氏综合症的机会,比其它情况要高25倍。

  (2)忌过量服维生素A:维生素A服多了,可影响骨的发育,使软骨细胞造成破坏,骨只长粗而不长长,使孩子成为一个长不高的矮子。

  (3)忌服速效感冒胶囊: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肝脏解毒功能也不健全,在感冒发热时若服用了速效感冒胶囊,易引起惊厥、血小板减少,甚至肝脏损害。

  (4)忌滥服补药:给小孩服用中药滋补剂(人参蜂王浆、冬虫草精、北芪精等)的现象,近十年来可说是司空见惯。其中最常见也比较糟糕的是,不少中药补品中含有激素或具激素作用的物质,儿童服药,可能出现性早熟。

  (5)忌滥用“丙球”:有些家长强烈要求给健康的孩子注射“丙种球蛋白”,认为“丙种球蛋白可以治疗或预防许多疾病”,“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注射“丙球”后,人体能获得对抗某些传染病的能力,但作用时间不能持久,不要把它作为用于各种疾病的应急预防及治疗;再者,丙球是别人身体中的抗体,对自己来说,是一种异型抗原,反复注射后可能会有相反的不良效果,因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要随便应用。

  (6)慎用外用药:小儿的皮肤娇嫩,角质层发育差,血管丰富,故局部涂药或用药水洗澡时有极强的吸收和渗透能力。小儿患皮肤病或进行皮肤消毒时一般不宜使用刺激性很强的药物,如水杨酸、碘酒等,以免使皮肤发生水疱、脱皮或腐蚀。婴幼儿(3岁以内)对滴鼻净(萘唑啉)极为敏感,可引起中毒症状。此外,酒精用之不当也会造成吸收中毒,如小儿高热用大量酒精擦浴,可引起昏迷、呼吸困难;皮质激素软膏大面积外用能引起全身水肿等。

  (7)新生儿忌用退烧药:新生婴儿比较容易发烧,因其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保暖、出汗、散热功能都较差。因为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很差,服用退烧药后,常可使体温突然下降,出现皮肤青紫,严重者还可出现便血、吐血、脐部出血、颅部出血等,可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处理新生儿发热的最好办法是物理降温退烧,如暴露肢体、枕冷水袋、酒精擦身等等。

  (8)2岁以内小儿尽可能完全避免使用的药物:氯霉素、苯乙哌啶、无味红霉素、异烟肼、萘啶酸(3个月以内)、呋喃妥因、磺胺类(2个月以内)、四环素类;慎用或在医生密切监视下使用的药物:雄激素、含哌嗪的驱虫药、阿司匹林、激素类药物、萘啶酸(3个月以上)、吩噻嗪类、磺胺类(2个月以上)。

  另外,小儿服用维生素C时忌吃猪肝等含丰富的铜元素的食物,因铜元素能促进维生素C的氧化,使其降低或失去作用。小儿补钙期间忌食菠菜及菜汤,因菠菜等青菜中的草酸易与钙形成草酸钙而沉淀,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

  1、怎样区别保健食品和药品

  最简单的办法是,当你买药时,一定要先在药品的包装盒上找批准文号,药品的批准文号开头为国药准字,保健品的批准文号开头为国食健字或x卫食健字(其中的x代表某个地区简称)

  保健食品与药品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保健食品没有确切的治疗作用,不能用作治疗疾病,只具有保健功能。现在,有些保健食品利用非法广告进行夸大宣传,号称能包治百病,我们一定不要受非法虚假广告的欺骗,有病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正常治疗、加重病情。

  2、药品为什么要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为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根据药品的用途、安全性、剂型、规格、给药途径的不同,药品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处方药是必须医生开处方,患者必须凭医生处方购买的药品。

  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凭医生处方,消费者就可以在药店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非处方药根据安全性的不同,又划分为甲类非处方药和乙类非处方药。甲类非处方药须在药店由执业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而乙类非处方药,除可在药店出售外,还可在获得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超市、宾馆、百货商店等地点销售。

  3、如何识别药品、医疗器械产品是否经过药监部门的审批

  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药品、医疗器械产品在进行销售时,它的产品说明书、外包装或者标签上应标注产品注册证书的编号。大家可以将这个编号记下来,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网站上进行查询。

  4、如何区别药品的通用名、商品名(品牌名)

  答:通用名:即国际非专有名称,指在全世界都可通用的名称。如阿司匹林。任何药品说明书上都应标注通用名,选购药品时一定要弄清药品的通用名。

  商品名(品牌名):许多生产厂家或企业为了树立自己的形象和品牌,往往给自己的产品注册商品名(品牌名),以示区别。如巴米尔为阿司匹林的商品名,药品宣传大多使用商品名(品牌名),消费者也对商品名(品牌名)比较熟悉,选购药品时,要注意选择质量好,信誉高的品牌。

  5、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医,患者只能用基本药物吗

  答: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医,医疗机构应优先和合理使用基本药物,但确因病情需要,患者可以使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具的处方外购药。

  6、基本药物是价格便宜、质量低、疗效差的药吗

  答:基本药物是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首选药物,基本覆盖了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需要。这些药物是专家根据防治必需、安全有效、价廉质优的原则结合国情和国际经验遴选出来的,绝不是质量低、没有效果的药物。

  7、患者使用基本药物能得到什么实惠

  答:一是节省费用。二是用药合理。三是安全有效。四是方便可及。

  8、购买药品应注意什么

  答:⑴从合法的药店购买合法药品;

  ⑵应明确说明买药的目的和病症;

  ⑶购买处方药时必须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购买和使用;

  ⑷购买非处方药时,应对患者本身的疾病有明确的了解,如以前是否发生过,曾用过什么药品,用药的效果如何,有无过敏史。应仔细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执业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⑸应查看药品包装上标注的生产日期、有效期等内容,必须注意:药品只能在有效期内使用,并注意保存的方法。

  ⑹注意索要和保留购药凭证。

  9、如何正确存放家庭药品

  答:散装药粒需避光要用适当避光玻璃瓶和塑料瓶装置,最好内放干燥剂。液体制剂室温保存。肛门栓剂防软化多数需要放在冰箱冷藏室中,以免软化。眼药水存放依标示。雾剂类药品喜温暖。中药保存应得法必须在低湿的环境中贮存,存放时最好能使用干燥的非铁器类密封罐。

  10、服药时为可不能饮酒

  答:服药时喝酒危害大,因为酒中含有浓度不等的酒精,服药时饮酒可与多种药物发生反应,会降低药效或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如服用阿司匹林时饮酒会增强阿司匹林对胃的刺激作用,会导致上消化道出血。另外,有些药物能加重酒精对人体的损伤。例如,服用甲哨唑等药物时饮酒将会出现严重的酒精中毒反应,出现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头疼、头晕、低血糖、腹泻、腹痛等症状。因此,服药时不宜饮酒。

  目前药物分为两大类:中药和西药,中药是我们中华民族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瑰宝,中药运用的好对很多疾病都有神奇的效果,中医药史上的华佗也好扁鹊也好,都一直被人们所敬仰,《本草纲目》的李时珍更是被人们奉为药圣,他的这本书是中药的典籍。而西药是后来由国外传至中国,西药的作用就是迅速改善疾病的症状,缓解病人的痛苦,比如头痛吃阿司匹林疼痛就会缓解,比如关节疼痛,打一针麻醉的封闭,关节的疼痛就立刻消失。而且,西药的品种也是越来越多,不断有新药研制出来。而且,在目前的医院中,西药的应用远大于中药。

  但是,是药三分毒,所有的药物都是需要经过肝脏来解毒的,用药越多,肝脏的压力就越大,而肝脏的压力大也容易导致身体其他器官的损害。人们都是吃食物长大的,没有一个人生下来不吃食物只吃药物就可以长大的,就像一个庄稼,想要庄稼长的好,就要不断的施肥,而不是不停的撒药。所以,药物要合理的用才不会伤害健康。

  自从有药店开始,人们买药就方便很多,因此,很多人小病小灾的就懒得去医院看医生,自己随便去药店买一点药来吃,但是由于对药物的副作用没有足够的认识,结果导致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之所以称为药物不叫食物,就意味着对身体有一定的副作用,药物的作用和毒性往往只差一点,例如安定片,吃的恰当可以有助于改善睡眠,但是如果过量就成为自杀的帮凶。我们也经常听说,一些药物过敏导致死亡的案例。因此,安全用药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医院里遵守医嘱,一般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但是如果自己在药店买药,一定要有用药的常识。接下里介绍一些用药常识:

  1、应当确诊自己是什么病,比如发烧、头痛,是许多疾病共有的症状,千万不能简单地服一些止痛退烧药就解决问题,这样最容易掩盖病情。

  2、药品的有效期最长是多长时间?国家规定药品的最长保质期是5年。过期的药物千万不能用。

  3、抗生素的不良反应有哪些?过敏反应、中毒反应、耐药性、局部感染、二重感染。因为抗生素是最常用的药物,所以,一定要有这些常识。

  4、喝酒时不宜服药。也不宜用茶水吃药。

  5、大部分口服药物适宜饭后用,特殊药物空腹使用的请遵医嘱服用。

  小儿安全用药基本常识

  1. 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

  使用药品前,应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品的使用方法、剂量、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等内容,避免盲目使用或误用药品。

  2. 确定药品的适用年龄和剂量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对药品的耐受性不同,因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品和剂量,避免过度使用或不足使用。

  3. 遵守药品的使用方法

  使用药品时,应遵守药品的使用方法和用量,避免过量或不足使用,同时还需要遵守药品的使用时限,避免长期使用导致药物依赖或毒副作用。

  4. 注意药品的质量和来源

  使用药品时,要注意药品的质量和来源,选择有信誉的药品生产厂家或药店,避免购买到假冒伪劣药品或过期药品。

  5. 保证药品的安全存放和处置

  在使用完药品后,应妥善保存药品,避免儿童误食或药品被老鼠等动物咬坏。同时,在药品过期或不需要使用时,应按照药品说明书要求进行安全处理,避免对环境和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幼儿园用药安全措施

  1. 建立用药档案

  为每个幼儿建立用药档案,包括个人基本信息、药物过敏情况、用药情况等内容,方便及时了解幼儿的健康情况和用药情况。

  2. 建立药品管理制度

  幼儿园应建立药品管理制度,规定药品的采购、存储、保管、使用和处置等方面的要求,加强药品安全管理。

  3. 严格控制药品使用权限

  幼儿园应严格控制药品使用权限,只有具备相关医疗执照和资质的工作人员才能使用药品,避免教师私自为幼儿用药。

  4. 配置急救药品和设备

  幼儿园应配备必要的急救药品和设备,以便及时处理儿童突发疾病或意外事件。

  5. 加强家长沟通

  幼儿园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及时了解儿童的健康情况和用药情况,并协助家长解决相关问题,共同维护儿童健康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