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安全行车小常识

时间:2024-11-19 11:26:19 林强 常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秋季安全行车小常识

  告别了炎热的夏天,我们进入了凉爽的秋天。然而秋季特有的干燥、霜雾天气,却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很多的不便,加大了小伙伴们出行的安全隐患。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秋季安全行车小常识,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秋季安全行车小常识

  1、防疲劳驾驶

  俗话说“春困秋乏”。“秋乏”是随着季节变化而产生的一种生理反应,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因此,驾驶人应及时调整好身体状态,尽快适应秋季驾驶作业。要保持休息和充足的睡眠,注意劳逸结合,尽可能地避免加班加点,防止开“疲劳车”,从而保证驾车精力集中,避免事故发生。

  2、出行前的车辆检查

  检查车辆的安全技术状况,特别是制动、灯光、雨刮器等。因为雨雾天视线不清,行车时为了让对方较早地发现来车,应适时使用防雾灯和示宽灯。由于雾气凝聚于挡风玻璃上面,增加模糊度,还由于雾水落于路面,使得路面光滑,降低了路面的摩擦系数,故而雨刮器和制动器等都必须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以备随时发挥最大效力。

  3、出发前擦拭车窗

  秋天由于雾气比较大,水很容易就凝结在挡风玻璃表面,从而影响驾驶员的视线。所以在秋冬季,车主们在出行前最好擦拭一个玻璃车窗。以前开车除雾,一般都是抹布不停地擦。但随着汽车的发展,除雾变的越来越简单了。除雾的最快方法就是打开车窗或打开空调使空气循环。即便在秋季也可以开暖风,将风口吹向玻璃,使玻璃变热来蒸发车窗上的水滴,以达到除雾的效果。

  4、雾天驾驶技巧

  除了出行前的擦拭车窗以外,雾天开车还需特别注意灯光的使用。首先遇到浓雾天时,一定要开启后雾灯,防止后车追尾。同时需要注意的是,雾天一定不要开远光灯,因为远光光轴偏上,射出的光线被雾气反射,在车前形成白茫茫一片,如同隔着磨砂玻璃一样,反而什么都看不见了。

  5、雨天驾驶技巧

  雨天一般路面都会很滑,轮胎的附着力就会下降,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交通事故。所以,在秋雨路滑情况下行车要注意多观察。出车前,请检查车辆性能,特别是制动系统、灯光系统和雨刮;既不要空挡滑行,又不可尾随前车过近,尽量保持中速行驶,有紧急情况时尽可能避免紧急刹车。

  6、正确使用喇叭

  雨雾天视线不好,在郊区和高速正确按喇叭可以帮您起到警告行人和车辆的作用,当听到其他车的喇叭声,应当立刻鸣笛回应,示意本车的位置。不过,在市区内要慎用喇叭。

  7、发生侧滑怎么办?

  秋雨连绵,驾驶员能见度降低,路面湿滑,汽车附着力下降,行车条件变差。当车辆发生侧滑的时候,应采用“点刹”的操作方法,同时将方向朝侧滑的方向转方向,使侧滑的车辆得到控制。禁止踩制动。

  8、保持车距

  养成良好的跟车习惯,不得超速行驶。控制车速在100公里/小时以下,保持200米以上的跟车距离。在风、雪、雨、雾等恶劣天气条件下,更要注意保持一定的跟车距离。

  9、慎用远光灯

  远光灯的光束强且射程远,会使对方驾驶员视觉疲劳、头晕目眩,从而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在夜间会车时,要提前关闭远光灯,在距对方来车150米以外时,使用近光灯。

  10、注意盲区

  养成提前观察的习惯,当车辆拐弯或并线时,要养成通过后视镜观察的习惯,特别是在没有信号灯的路口,一定要观察后视镜,以便提前发现其他车辆和行人。

  11、关注路况

  在道路两侧常会有坑洼、积水以及突出的井盖等,这些都可能导致轮胎受损,进而引发交通事故。另外,一些道路施工区域和非机动车道也会对驾车安全带来威胁。因此,驾驶员要养成在行车前察看路况的习惯,及时了解道路信息。

  12、注意行人

  秋季是人们外出活动频繁的季节,特别是早晚时段,行人和自行车会大量出现在道路上。因此,驾驶员要提高警惕,注意观察行人及非机动车动态,在与之交汇时要提前减速避让。

  13、检查轮胎

  秋季气温逐渐降低,轮胎会因橡胶变硬而变得相对脆,容易产生细小裂纹。因此,在秋季要重点检查轮胎状况,如果轮胎已磨损至极限或发现轮胎侧部有细微裂纹,应立即更换新轮胎。同时,要保证轮胎气压正确。

  14、合理使用空调

  随着秋季的来临,气温逐渐降低,此时要合理使用空调。在使用空调时要注意开启时间不要太长,温度不要打得过低。最好内外循环交替使用,以保证车内空气新鲜,预防感冒等疾病发生。同时也要注意调整吹风方向,避免直接吹到头部和身体部位。

《秋季安全行车小常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秋季安全行车小常识】相关文章:

秋季安全行车常识03-30

夏季雨天行车小常识03-06

秋季登山小常识08-09

秋季护肤小常识10-10

秋季健康饮食小常识04-01

秋季中医养生小常识04-01

秋季健康饮食小常识12-13

秋季饮食养生小常识03-31

秋季宝宝护理小常识06-19

秋季家庭旅游小常识03-22

在线咨询

秋季安全行车小常识

  告别了炎热的夏天,我们进入了凉爽的秋天。然而秋季特有的干燥、霜雾天气,却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很多的不便,加大了小伙伴们出行的安全隐患。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秋季安全行车小常识,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秋季安全行车小常识

  1、防疲劳驾驶

  俗话说“春困秋乏”。“秋乏”是随着季节变化而产生的一种生理反应,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因此,驾驶人应及时调整好身体状态,尽快适应秋季驾驶作业。要保持休息和充足的睡眠,注意劳逸结合,尽可能地避免加班加点,防止开“疲劳车”,从而保证驾车精力集中,避免事故发生。

  2、出行前的车辆检查

  检查车辆的安全技术状况,特别是制动、灯光、雨刮器等。因为雨雾天视线不清,行车时为了让对方较早地发现来车,应适时使用防雾灯和示宽灯。由于雾气凝聚于挡风玻璃上面,增加模糊度,还由于雾水落于路面,使得路面光滑,降低了路面的摩擦系数,故而雨刮器和制动器等都必须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以备随时发挥最大效力。

  3、出发前擦拭车窗

  秋天由于雾气比较大,水很容易就凝结在挡风玻璃表面,从而影响驾驶员的视线。所以在秋冬季,车主们在出行前最好擦拭一个玻璃车窗。以前开车除雾,一般都是抹布不停地擦。但随着汽车的发展,除雾变的越来越简单了。除雾的最快方法就是打开车窗或打开空调使空气循环。即便在秋季也可以开暖风,将风口吹向玻璃,使玻璃变热来蒸发车窗上的水滴,以达到除雾的效果。

  4、雾天驾驶技巧

  除了出行前的擦拭车窗以外,雾天开车还需特别注意灯光的使用。首先遇到浓雾天时,一定要开启后雾灯,防止后车追尾。同时需要注意的是,雾天一定不要开远光灯,因为远光光轴偏上,射出的光线被雾气反射,在车前形成白茫茫一片,如同隔着磨砂玻璃一样,反而什么都看不见了。

  5、雨天驾驶技巧

  雨天一般路面都会很滑,轮胎的附着力就会下降,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交通事故。所以,在秋雨路滑情况下行车要注意多观察。出车前,请检查车辆性能,特别是制动系统、灯光系统和雨刮;既不要空挡滑行,又不可尾随前车过近,尽量保持中速行驶,有紧急情况时尽可能避免紧急刹车。

  6、正确使用喇叭

  雨雾天视线不好,在郊区和高速正确按喇叭可以帮您起到警告行人和车辆的作用,当听到其他车的喇叭声,应当立刻鸣笛回应,示意本车的位置。不过,在市区内要慎用喇叭。

  7、发生侧滑怎么办?

  秋雨连绵,驾驶员能见度降低,路面湿滑,汽车附着力下降,行车条件变差。当车辆发生侧滑的时候,应采用“点刹”的操作方法,同时将方向朝侧滑的方向转方向,使侧滑的车辆得到控制。禁止踩制动。

  8、保持车距

  养成良好的跟车习惯,不得超速行驶。控制车速在100公里/小时以下,保持200米以上的跟车距离。在风、雪、雨、雾等恶劣天气条件下,更要注意保持一定的跟车距离。

  9、慎用远光灯

  远光灯的光束强且射程远,会使对方驾驶员视觉疲劳、头晕目眩,从而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在夜间会车时,要提前关闭远光灯,在距对方来车150米以外时,使用近光灯。

  10、注意盲区

  养成提前观察的习惯,当车辆拐弯或并线时,要养成通过后视镜观察的习惯,特别是在没有信号灯的路口,一定要观察后视镜,以便提前发现其他车辆和行人。

  11、关注路况

  在道路两侧常会有坑洼、积水以及突出的井盖等,这些都可能导致轮胎受损,进而引发交通事故。另外,一些道路施工区域和非机动车道也会对驾车安全带来威胁。因此,驾驶员要养成在行车前察看路况的习惯,及时了解道路信息。

  12、注意行人

  秋季是人们外出活动频繁的季节,特别是早晚时段,行人和自行车会大量出现在道路上。因此,驾驶员要提高警惕,注意观察行人及非机动车动态,在与之交汇时要提前减速避让。

  13、检查轮胎

  秋季气温逐渐降低,轮胎会因橡胶变硬而变得相对脆,容易产生细小裂纹。因此,在秋季要重点检查轮胎状况,如果轮胎已磨损至极限或发现轮胎侧部有细微裂纹,应立即更换新轮胎。同时,要保证轮胎气压正确。

  14、合理使用空调

  随着秋季的来临,气温逐渐降低,此时要合理使用空调。在使用空调时要注意开启时间不要太长,温度不要打得过低。最好内外循环交替使用,以保证车内空气新鲜,预防感冒等疾病发生。同时也要注意调整吹风方向,避免直接吹到头部和身体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