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管中窥豹的故事典故

时间:2023-01-17 09:46:20 成语故事 我要投稿

成语管中窥豹的故事典故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成语都不陌生吧,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从其起源,经过演变,直至在汉语中沉积下来,你知道有哪些广为流传的成语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成语管中窥豹的故事典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成语管中窥豹的故事典故

  管中窥豹是什么意思

  [释义] 从竹管的小孔中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痕。比喻没有看到事物的全貌;只是片面了解。也比喻可以从观察到的部分推测全貌。

  [语出] 《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书》载庚申令:“议者或以军吏虽有功能;德行不足堪任郡国之选……论者之言;一似管窥虎欤!”南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正音] 豹;不能读作“bāo”;

  [辨形] 豹;不能写作“貂”;

  [近义] 窥豹一斑 管窥所及 以管窥天

  [反义] 洞若观火 一目了然

  [用法] 有时跟“可见一斑”或“略见一斑”连用。一般作谓语、状语。

  成语故事

  王献之,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末子,十分聪明。长大后他也成为了一位著名的书法家,与父亲并称“二王”。

  有一天,他父亲的几个学生在玩打牌。在一旁观看的献之竟然能够给他人出谋,说上几句行内话。哪知学生们都笑他道:“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献之看到他们这样说自己,不禁大愤,说道:“远惭荀奉倩,近愧刘真长。”就甩开袖子走了(遂拂袖而去)。

  “管中窥豹”、“拂袖而去”二成语皆出于此。

  成语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方正》:“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成语繁体:管中窺豹

  成语简拼:GZKB

  成语注音:ㄍㄨㄢˇ ㄓㄨㄙ ㄎㄨㄟ ㄅㄠ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管中窥豹偏正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豹,不能读作“bāo”;

  成语辨形:豹,不能写作“貂”;

  近义词:窥豹一斑、管窥所及、以管窥天

  反义词:洞若观火、一目了然

  成语例子:有的人孤陋寡闻,管中窥豹,却喜欢夸夸其谈,炫耀自己。

  英语翻译:have a limited view of sth.

  成语谜语:眼中唯有金钱

【成语管中窥豹的故事典故】相关文章:

成语典故:管中窥豹11-12

管中窥豹成语故事12-13

管中窥豹的成语由来12-18

成语典故故事:大材小用01-22

10则成语经典故事11-22

古代成语典故故事12-05

成语狗尾续貂的典故故事12-08

博而不精成语典故故事01-17

班门弄斧的成语典故故事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