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的故事及成语解

时间:2021-01-02 15:52:02 成语故事 我要投稿

草船借箭的故事及成语解

  三国时期,魏国占据北方,蜀国占据西南方,吴国占据南方。

草船借箭的故事及成语解

  有一次,魏国派出大军,从水路攻打地处长江边上的吴国。不多久,魏军就进发到离吴国不远的地方,在水边扎下营地,寻找时机出兵作战。

  吴国的元帅周瑜,在研究了魏军的情形后,决定用弓箭来防守来犯之敌。可是怎么在较短时间内造出作战所必需的十万枝箭呢?因为根据当时吴国的工匠情况,要造出这么多箭,至少要用十天时间,而这对于吴国的防守来说,显然等不了这么长的时间!

  当时蜀国的军师诸葛亮正好在吴国进行访问。诸葛亮聪明过人,周瑜于是向他请教怎样以最快的速度得到战事所需的十万枝箭。诸葛亮对周瑜说,三天时间就可以了。众人都认为诸葛亮是在说大话,但是诸葛亮却写下了军令状,如果到时完不成任务,就甘愿被斩首示众。一直嫉妒诸葛亮才能的周瑜则在暗地里乐开了怀,一心等着诸葛亮完不成任务,命丧黄泉。

  话说诸葛亮写下军令状后,并不着急。他向吴国的大臣鲁肃说,要造这么多箭,用常规办法自然行不通。接着,诸葛亮让鲁肃为他准备二十只小船,每只船上要军士三十人,船上全用青布为幔,并插满草,诸葛亮一再要求鲁肃为他的计谋保密。鲁肃为诸葛亮准备好船和其他必需品,但并不知道诸葛亮用来做些什么。

  诸葛亮说三天时间就能备好十万枝箭,可是第一天并不见到他有什么动静,第二天还是这样,第三天马上就要到了,一枝箭也没有见到,大家都为诸葛亮捏了一把冷汗,如果到时候没有完成任务,诸葛亮的人头可就不保了。

  话说第三天半夜时分,诸葛亮悄悄地把鲁肃请到一只小船中,鲁肃问:“你请我来干什么?”诸葛亮说:“请你跟我一起去取箭。”鲁肃满脸迷茫地问:“到哪里去取?”诸葛亮故作神秘地笑着说:“到时候你就知道了。”于是诸葛亮命令二十只小船用长绳子连接在一起,向魏军的宿营地进发。

  当天夜里,大雾漫天。雾越大,诸葛亮越是命令船队快速前进。到船队接近魏军营地时,诸葛亮命令把船队一字排开,然后命令军士在船上敲鼓呐喊。鲁肃吓坏了,对诸葛亮说:“我们只有二十条小船,三百余士兵,万一魏兵打来,我们必死无疑!”诸葛亮却从容地说:“我敢肯定魏兵不会在大雾中出兵的,我们只管在船里喝酒好了。”

  再说魏军营中,听到敲鼓呐喊声,主帅曹操连忙召集大将商议对策。最后决定,因为长江上浓雾重重,不知道敌人的具体情况,所以派水军弓箭手乱箭射击,以防敌军登陆。于是魏军派出约一万名弓箭手火速前往江边,朝着有呐喊声的地方一个劲儿地射箭。霎时间,箭像雨点般飞向诸葛亮的船队,不一会儿,船身的草把上都扎满了箭。

  诸葛亮瞅准时机,命令船队火速转头,把没有受箭的一面朝向魏军,这一面很快也扎满了箭。诸葛亮估计船上的箭扎得差不多了,就命令船队迅速返回,这时大雾也渐渐开始散去,等魏军弄清楚发生的事情时,气得捶胸顿足,那叫一个悔啊!www.360changshi.com

  诸葛亮的船队到达吴军的营地时,吴国的主帅周瑜已经派五百名军士等着搬箭了,经过清点,船上的草把中足足有十万枝箭。吴国元帅周瑜对诸葛亮的.智慧佩服得五体投地,自叹不如。那么,诸葛亮怎么会知道当天晚上水上会有大雾呢?原来啊,他善于观察天气变化,经过推算,得出当天晚上水面上会有大雾的结论。就这样,诸葛亮运用自己的智慧巧妙地从敌军那里弄来了十万枝箭。成语“草船借箭”便由此引申而出。

  ——《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

  【求解驿站】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活学活用】诸葛亮观察天象,~,周瑜甘拜下风。

  【妙语点拨】周瑜虽有大将之才,却心胸狭窄,嫉妒胜己一筹的“智多星”诸葛亮,甚至想置诸葛亮于死地,他以军中缺箭为由,生出一计,诱导诸葛亮立下军令状,短时间内造出十万枝箭,由此看来,周瑜不仅妒忌心强,而且万分狡猾、阴险。然而,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却胸有成地答应下来,趁着大雾漫天,用草船从曹营借了十万枝箭,顺利完成任务。诸葛亮用实际行动给了周瑜一个响亮的耳光。有道是“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与其妒贤嫉能,不如努力让自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成语接龙】草船借箭→剑(箭)拔弩张→张灯结彩→彩笔生花→花容月貌→貌合神离→离心离德→德高望重→重于泰山→山清水秀→秀外慧中→中庸之道→道听途说→说三道四→四面八方→方寸之地→地久天长

【草船借箭的故事及成语解】相关文章:

举棋不定的成语解释及故事01-08

择善而从的成语故事及解释12-13

不伦不类的成语故事及解释12-09

前倨后恭的成语故事及意思07-28

大材小用的成语故事及解释12-09

江郎才尽的成语故事及解释12-09

多则成语故事及解释01-16

手不释卷的成语故事及解释12-09

投笔从戎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11-10

势如破竹的成语故事及解释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