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马的历史成语故事

时间:2020-11-19 09:49:21 成语故事 我要投稿

中国与马有关的历史成语故事

  1、泥马渡江

中国与马有关的历史成语故事

  【出处】南宋·辛弃疾《南渡录》

  康王,徽宗第九子,质于金,间道奔窜,倦息崔府君庙,梦神人曰:“金人追骑且至,王宜速去,已备马门前候矣。”王惊觉,马已在侧,王跃马南驰,一日七百里,河既渡,而马不前,下视之,乃泥马也。

  【故事】

  康王赵构是宋徽宗第九个王子,北宋末年,为了与金国媾和,将其派到金营为人质,由于赵构远离故土,水土不服,又思念父母和亲人,趁监管松懈时,逃了出来。

  逃至磁州时,他饥困交加,累倒在崔府君庙里昏睡起来。昏睡中梦见一神人对他说:“金兵铁骑离此不远,小神已在门外备好良马,王爷赶快起驾吧。”赵构惊醒,睡意顿消,跑出庙门一看,果然有一匹骠马。此时从不远处传来人喊马嘶声,赵构不假思索,飞身上马,并狠狠抽马一鞭,骠马长嘶一声,以每日七百里速度,飞驰而跑,赵构紧闭双眼,抱紧马脖,像腾云驾雾似的,半天工夫就跨过黄河。不知为什么,马停下后再也不走了,赵构感到奇怪,下来一看,原来是匹泥马。赵构大悟,才知道是崔府君救了他。后来赵构当了南宋的开国皇帝,史称宋高宗。

  2、人中骐骥

  【出处】《南史·徐勉传》

  徐勉,字修仁,东海郯人也。祖长宗,宋武帝霸府行参军。父融,南昌相。勉幼孤贫,早励清节。年六岁,属霖雨,家人祈霁,率尔为文,见称耆宿。及长好学,宗人孝嗣见之叹曰:“此所谓人中之骐骥,必能致千里!”

  【故事】

  徐勉是南朝梁时政治家,一代贤相。他自幼成了孤儿,家里也很穷,但他非常好学。六岁时,遇到天连续下雨不止,家人祈求老天停雨,叫他写对天的文告,他毫不费力地一挥而就。写成后,被老一辈宿儒所称赞。等到长大后很爱读书,同族人徐孝嗣见了,赞叹说:“这是人当中的千里马,一定会有远大的成就!”

  秦琼卖马

  隋朝末年,在济南府当差的山东豪杰秦琼受命来潞州办事,不幸染病于店中,所带盘费俱已耗尽。无奈之中,牵着他心爱的坐骑黄膘马到西门外的二贤庄去卖。

  秦叔宝将黄膘马拴在庄南大槐树下,二贤庄庄主单雄信听说有人卖马,便去相马。秦叔宝早在山东就听说单雄信是一条好汉,只是眼下穷困潦倒,羞于颜面,难以通报真名实姓。偏偏单雄信听说卖马人是济南来的,便请他到府上吃茶,还顺便打听仰慕已久的山东好汉秦叔宝。秦叔宝谎称:“员外打听的人正是小弟同衙好友。”雄信闻知他与叔宝是朋友,随即修书一封托交叔宝,并付了马价纹银三十两,外加程仪三两,不在马价数内,还取潞绸两匹相赠。

  却说秦叔宝瞒得了单雄信,却在潞州酒楼上邂逅了另一条好汉王伯当。伯当告知了单雄信,害得雄信到处寻找秦叔宝。后来两位英雄终得相识,单雄信盛情款待,让叔宝在二贤庄精心养病八个月。离别时单雄信为其黄膘马配上了金镫银鞍,并以潞绸、重金相赠,从此二人结下莫逆之交。随后二人在推翻随王朝的农民起义中同仇敌忾,为起义军创造了不可磨灭的业绩。唐朝兴起后,秦琼终身保唐,单雄信则抗唐到底。尽管单、秦二人后来分道扬镳,但患难中结下的兄弟情谊始终如故。

  3、马革裹尸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

  初,援军凯还,将至,故人多迎劳之。平陵人孟冀,名有计谋,于坐贺援。援谓之曰:“吾望子有善言,反同众人邪?今我微劳,猥飨大县,功薄赏厚,何以能长久乎?先生奚用相济?”冀曰:“愚不及。”援曰:“方今匈奴、鸟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冀曰:“谅为烈士,当如此矣。”

  【故事】

  马援是东汉名将,,他英勇善战,率兵平定了边境的动乱,威震南方,被光武帝刘秀封为“伏波将军”。马援凯旋回到京城洛阳,亲友们都高兴地向他表示祝贺和慰问。其中有个名叫孟翼的,平时以有计谋出名,也向马援说了几句恭维话。不料马援听了,皱着眉头对他说:“我盼望先生能说些指教我的'话。为什么先生也随波逐流,一味地对我说夸奖的话呢?”

  孟翼听了很尴尬,一时不知如何应对才好。马援见他不说话,继续说道:“武帝时的伏波将军路博德,开拓了七个郡那么多的土地,而他得到的封地只有数百户。我的功劳比路将军小得多了,却也被封为伏波将军,封地多达三千户。赏过于功,我怎么能长久保持下去呢?先生为什么不在这方面指教指教我呢?”

  马援见他还是不说话,便继续说下去道:“如今,匈奴和乌桓还在北方不断侵扰,我打算向朝廷请战,提出当个先锋,作一个有志的男儿。男儿应该战死在边疆荒野的战场上,不用棺材敛尸,而只用马的皮革裹着尸体回来埋葬,怎么能躺在床上,死在儿女的身边呢?”

  孟翼听了,深为马援豪迈的报国热情所感动,不禁真诚他说道:“将军真不愧是大丈夫啊!”

  马援不说空话,在洛阳仅呆了一个多月,匈奴和乌桓又发起侵袭,他主动请求出征,前往北方迎战。

  建武二十四年,武陵的少数民族首领相单程率众发动叛乱,光武帝派兵去征讨,结果全军覆没,急需再有人率军前往。光武帝考虑马援年纪大了,不放心他出征。马援见没有下文,直接找光武帝,说:“我还能披甲骑马,请皇上让我带兵去吧。” 说罢,当场向光武帝表演了骑术。光武帝见他精神矍铄,矫健的动作不减当年,便批准了他的请求。 于是,六十二岁的马援又领兵远征武陵、五溪蛮夷。建武二十五年(49年)三月,马援受阻于壶头山(今湖南沅陵县城壶头山),水急,船难溯行,天炎溽暑,士卒多疫死,援亦病死於军中,应了他当年“马革裹尸”的誓言。

  4、外强中干

  【出处】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兵考十一》引《左传·僖公十五年》

  晋惠公与秦师战於韩,乘小驷,郑入也。庆郑曰:“古者大事,必乘其产。生其水土,而知其人心。安其教训,而服习其道。惟所纳之,无不如志。今乘异产以从戎事,及惧而变,将与人易。乱气狡愤,阴血周作,张脉偾兴,外强中干,进退不可,周旋不能。君必悔之。”弗听。及战,晋戎马还泞而止。秦获晋侯以归。

  【故事】

  春秋时代的晋献公死后,晋公子夷吾结束逃亡生活,回到晋国继承王位当上了国君。在夷吾的逃亡生涯中,曾经答应过秦穆公,若是有一天夷吾能够有机会回国当上国君,夷吾就把五座城镇割让给秦国,当作救命之恩。可是,当上国君之后的夷吾并没有实现诺言。

  后来秦国发生饥荒,晋惠公也没有伸出援手帮助秦国,秦穆公为此怀恨在心。后来,秦穆公发兵攻打晋国,很快就打到晋国的一个城镇,为了抵抗强大的秦军,晋惠公亲自领兵反抗。他下令拉战车的马,一定要用郑国的骏马。大臣庆郑连忙劝告说:“自古以来,打仗时都要用本国的好马,因为它土生土长, 熟悉道路,听从使唤。用外国的马,不好驾驭,一遇到意外,就会乱踢乱叫。郑国的马看起来虽然很强壮,但是实际上却很虚弱,打起仗来一紧张就会不听指挥。到那时,进退不得,大王还是不要做此决定吧!”但是晋惠公一点都不愿意听大臣的劝告,果然,没多久晋惠公的马车就出不听指挥,而晋惠公一下就被秦军捉住,当了俘虏,晋国因此而大败。

【中国与马有关的历史成语故事】相关文章:

与马有关的成语故事08-11

与马有关的成语故事400字08-24

与马有关的成语故事15篇08-24

与马有关的成语故事14篇08-11

中国经典历史成语故事12-03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11-03

中国思想与历史哲学探析08-12

中国速记的历史10-01

与月亮有关的成语故事01-06

有名的历史成语故事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