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融资的基本类型及合作形式

时间:2024-07-10 08:51:28 创业融资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企业融资的基本类型及合作形式

  企业融资是指以企业为主体融通资金,使企业及其内部各环节之间资金供求由不平衡到平衡的运动过程。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企业融资的基本类型及合作形式,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企业融资的基本类型及合作形式

  一、什么是融资:

  融资是企业或个人在自身发展和创业过程中,或在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过程中,通过银行、金融机构、外资机构、投资公司、其他企业和个人等渠道和媒介,以股权形式和债权形式取得适量的资金,满足自身发展的一种途径。

  二、企业融资的合作形式:

  企业融资所采取的合作形式主要有两种:

  1、股权融资:企业或个人以一定量的固定资产、土地、厂房设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及少量流动资金入股,投资方以资金来参股、入股的合作形式。股权融资多常见于高新技术企业、农业深加工和养殖、种植项目,多采用中外合资或合作双方共同出资成立公司的形式。

  股权融资所要确定的主要问题是,投资方的持有股份的比例问题,及投资方是否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

  2、债权融资:企业或个人通过固定回报、借贷的形式,筹集资金,到期还本付息的合作形式。债权融资常见于个人、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石油、化工、交通、运输、冶金、矿产等大型或综合型项目。

  债权融资所要确定的主要问题是企业借款的还款期限,一般情况下还款期以3—5年较为适宜,某些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项目可超过8年。另外债权融资还要询问企业所能承受的还款利率,一般民间借款利率要比银行同期存款利率高2-3个百分点。

  3、风险投资:风险投资主要是针对高新技术、IT、计算机、软件、电子商务或网络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新兴行业,及少量具有高增长率的传统行业,风险投资是以种子资金、高风险、高回报为前提的投资行为,投资方一般采用股权合作,待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回购股权来实现超额赢利。但国内风险投资机构的资金投入十分有限,一般前期很少超过2000万元人民币。预期

  风险投资一般适用于技术含量较高的客户,需要询问客户持有技术的先进性、竞争情况等,要告诉客户风险投资商在投入资金的同时可以利用自身资源和市场推广经验,委派专业人才协助企业经营管理和开拓市场。

  三、企业资金的主要用途:

  1、固定资金:是指企业需要的土地、厂房、设备、人员支出等固定的资金投入,一般常见于企业改扩建项目、房地产项目、生产加工项目等。一般企业的固定资金投入比较大,也比较常见。硬件

  2、流动资金:是指企业出现的销售费用、市场推广及广告费用、购买原材料费用、工程项目中的预付款和垫资部分,流动资金投入一般较小。基本现阶资金

  3、过桥资金:是指企业不存在资金需求,但在等待银行贷款或政府审批、土地所有权属还需要2-3个月办妥,资金问题可以通过自身解决,但是缺乏部分“过桥”资金,而延迟了其主要资金的办理时间。短期周转资金—担保公司业务/私人

  四、融资项目的主要类型:

  具体的融资类型可以分为26个不同的行业和领域。

  包括生产加工、农林渔牧、石油化工、建材房地产、交通运输、邮政通讯、计算机、IT软件、电子商务、生物医药、能源环保、冶金矿产、高新技术、连锁经营、新材料、轻工纺织、食品饮料、日用化工、教育培训、文化娱乐、出版印刷等。

  影响银行与中小企业关系的原因分析

  (一)中小企业信用水平偏低,银行普遍存在“惜贷”行为

  据中国人民银行调查资料显示:截至2000年末,在中行、建行、农行、工行及交行开户的62656户改制企业中,有32140户被金融债权管理部门认定为逃废金融债务,占改制企业的51.29%,其中多数为中小企业。由于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特殊时期,市场发育不成熟,信用体系极不完善,许多中小企业缺乏信用观念,在交易和融资关系中不讲信用,一些企业只想贷款,根本就不想还贷,一些企业借兼并、破产、重组之机,假破产,真逃债,大量银行债权难以收回,再加上地方保护、政府干预和惩治失信行为的法律缺位,使逃废银行债务现象加重。作为银行来讲,为了规避信贷风险,层层上收贷款权限,实行了严格的贷款责任制,提高了放贷条件,出现了较为普遍的“惜贷”行为。

  (二)信息不对称使银行和中小企业关系疏远

  信息不对称是指交易双方的一方拥有相关的信息而另一方没有,或一方比另一方拥有更多的相关信息,从而对信息劣势者的决策造成不利影响。在金融市场上,作为借款者的企业一般比银行更清楚投资项目成功的概率和偿还贷款的条件及动机。由于信息不对称,就可能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信贷市场上,银行为了避免信息不对称可能对银行利益的侵犯,极可能选择不发放或少发放贷款。这就是逆向选择,它发生在贷款之前;另外,在贷款发放以后,企业受高利润吸引,很可能改变贷款合约中承诺的用途,去从事高风险同时预期收益也相对较高的投资项目,这就可能造成贷款难以归还,因此,道德风险的存在,也会降低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的意愿。与大企业相比,由于对中小企业的信用登记、评估、监督等方面的机制不完善,银行很难了解和掌握其真实信息,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起点低,管理不规范,相当一部分企业为避税,做虚假报表,银行很难从其报表上的数字评价其实际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总之,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导致银企关系疏远,是影响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信用担保机构运作不规范

  1999年6月,国家经贸秀了《关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指导意见》,随后,我国许多城市相继建立了信用担保机构,为一些中小企业提供了融资担保服务。但各地担保机构的设立、运作方式、担保比例、担保倍数、损失理赔等缺乏统一的运作规范,担保机构存在较多问题,再加之担保机构性质模糊,多数是盈利性机构,他们除了收取定额担保费和保证金外,还要求企业提供反担保。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目前中小企业普遍反映担保难。

《企业融资的基本类型及合作形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企业融资的基本类型及合作形式】相关文章:

融资形式03-26

私募形式的民间融资02-25

中小企业融资基本知识02-24

项目融资担保的主要担保形式12-20

融资租赁的主要特征与类型03-27

投资中小企业融资基本知识03-19

盘点中小企业融资基本常识03-07

企业融资03-26

国际贸易融资的定义以及类型11-21

在线咨询

企业融资的基本类型及合作形式

  企业融资是指以企业为主体融通资金,使企业及其内部各环节之间资金供求由不平衡到平衡的运动过程。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企业融资的基本类型及合作形式,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企业融资的基本类型及合作形式

  一、什么是融资:

  融资是企业或个人在自身发展和创业过程中,或在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过程中,通过银行、金融机构、外资机构、投资公司、其他企业和个人等渠道和媒介,以股权形式和债权形式取得适量的资金,满足自身发展的一种途径。

  二、企业融资的合作形式:

  企业融资所采取的合作形式主要有两种:

  1、股权融资:企业或个人以一定量的固定资产、土地、厂房设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及少量流动资金入股,投资方以资金来参股、入股的合作形式。股权融资多常见于高新技术企业、农业深加工和养殖、种植项目,多采用中外合资或合作双方共同出资成立公司的形式。

  股权融资所要确定的主要问题是,投资方的持有股份的比例问题,及投资方是否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

  2、债权融资:企业或个人通过固定回报、借贷的形式,筹集资金,到期还本付息的合作形式。债权融资常见于个人、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石油、化工、交通、运输、冶金、矿产等大型或综合型项目。

  债权融资所要确定的主要问题是企业借款的还款期限,一般情况下还款期以3—5年较为适宜,某些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项目可超过8年。另外债权融资还要询问企业所能承受的还款利率,一般民间借款利率要比银行同期存款利率高2-3个百分点。

  3、风险投资:风险投资主要是针对高新技术、IT、计算机、软件、电子商务或网络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新兴行业,及少量具有高增长率的传统行业,风险投资是以种子资金、高风险、高回报为前提的投资行为,投资方一般采用股权合作,待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回购股权来实现超额赢利。但国内风险投资机构的资金投入十分有限,一般前期很少超过2000万元人民币。预期

  风险投资一般适用于技术含量较高的客户,需要询问客户持有技术的先进性、竞争情况等,要告诉客户风险投资商在投入资金的同时可以利用自身资源和市场推广经验,委派专业人才协助企业经营管理和开拓市场。

  三、企业资金的主要用途:

  1、固定资金:是指企业需要的土地、厂房、设备、人员支出等固定的资金投入,一般常见于企业改扩建项目、房地产项目、生产加工项目等。一般企业的固定资金投入比较大,也比较常见。硬件

  2、流动资金:是指企业出现的销售费用、市场推广及广告费用、购买原材料费用、工程项目中的预付款和垫资部分,流动资金投入一般较小。基本现阶资金

  3、过桥资金:是指企业不存在资金需求,但在等待银行贷款或政府审批、土地所有权属还需要2-3个月办妥,资金问题可以通过自身解决,但是缺乏部分“过桥”资金,而延迟了其主要资金的办理时间。短期周转资金—担保公司业务/私人

  四、融资项目的主要类型:

  具体的融资类型可以分为26个不同的行业和领域。

  包括生产加工、农林渔牧、石油化工、建材房地产、交通运输、邮政通讯、计算机、IT软件、电子商务、生物医药、能源环保、冶金矿产、高新技术、连锁经营、新材料、轻工纺织、食品饮料、日用化工、教育培训、文化娱乐、出版印刷等。

  影响银行与中小企业关系的原因分析

  (一)中小企业信用水平偏低,银行普遍存在“惜贷”行为

  据中国人民银行调查资料显示:截至2000年末,在中行、建行、农行、工行及交行开户的62656户改制企业中,有32140户被金融债权管理部门认定为逃废金融债务,占改制企业的51.29%,其中多数为中小企业。由于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特殊时期,市场发育不成熟,信用体系极不完善,许多中小企业缺乏信用观念,在交易和融资关系中不讲信用,一些企业只想贷款,根本就不想还贷,一些企业借兼并、破产、重组之机,假破产,真逃债,大量银行债权难以收回,再加上地方保护、政府干预和惩治失信行为的法律缺位,使逃废银行债务现象加重。作为银行来讲,为了规避信贷风险,层层上收贷款权限,实行了严格的贷款责任制,提高了放贷条件,出现了较为普遍的“惜贷”行为。

  (二)信息不对称使银行和中小企业关系疏远

  信息不对称是指交易双方的一方拥有相关的信息而另一方没有,或一方比另一方拥有更多的相关信息,从而对信息劣势者的决策造成不利影响。在金融市场上,作为借款者的企业一般比银行更清楚投资项目成功的概率和偿还贷款的条件及动机。由于信息不对称,就可能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信贷市场上,银行为了避免信息不对称可能对银行利益的侵犯,极可能选择不发放或少发放贷款。这就是逆向选择,它发生在贷款之前;另外,在贷款发放以后,企业受高利润吸引,很可能改变贷款合约中承诺的用途,去从事高风险同时预期收益也相对较高的投资项目,这就可能造成贷款难以归还,因此,道德风险的存在,也会降低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的意愿。与大企业相比,由于对中小企业的信用登记、评估、监督等方面的机制不完善,银行很难了解和掌握其真实信息,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起点低,管理不规范,相当一部分企业为避税,做虚假报表,银行很难从其报表上的数字评价其实际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总之,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导致银企关系疏远,是影响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信用担保机构运作不规范

  1999年6月,国家经贸秀了《关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指导意见》,随后,我国许多城市相继建立了信用担保机构,为一些中小企业提供了融资担保服务。但各地担保机构的设立、运作方式、担保比例、担保倍数、损失理赔等缺乏统一的运作规范,担保机构存在较多问题,再加之担保机构性质模糊,多数是盈利性机构,他们除了收取定额担保费和保证金外,还要求企业提供反担保。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目前中小企业普遍反映担保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