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村官成长规律的调研报告

时间:2017-05-31 村官调研报告 我要投稿

  虽然大学生村官是一种新生的社会身份,但是也理应有与之相应的社会角色。那么大学生村官应该如何成长呢?有怎样的成长规律呢?下面就和YJBYS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大学生村官成长规律的调研报告

  大学生村官政策自2008年起在全国普遍实施,在此之后,大学生村官迅速发展壮大,成长为一个新的社会群体。这一群体的成长成才状况不仅关系到对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而且也直接关系到青年的自身发展。为了了解当前大学生村官的成长成才现状,探究这一群体成长成才规律的特殊性,增强村官工作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机制研究》课题组于2013年7月至9月在全国范围内,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开展了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现状问卷调查,同时对部分地区的大学生村官、村干部、村民进行了访谈调研。此次问卷调查共回收问卷4,528份,删除无效问卷276份,有效回收率为93.9%,数据运用SPSS17.0进行处理。结合此次调研的相关数据,我们对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的规律性特征进行了初步总结。

  这里的大学生村官,指的是由政府部门正式选聘,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应届或往届毕业生到农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或村“两委”职务的工作者。截至2012年底,全国在岗的大学生村官数量达到了29万。在我们的调研样本中,86.9%的村官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近半数是中共党员(41.2%),年龄构成中21岁~ 30岁占93%。可以说,大学生村官是一批具有较高政治素质、较高学历背景,正处于人生发展黄金时代的青年群体。他们的成长成才既有一般人才运动的共性特征,如交互性、动态性、实践性等,又在成才背景、动机、目标、环境等方面显示出该群体独有的规律性特征。主要体现在:

  成才背景的机遇性

  机遇通常指有利的条件和机会,是在人才成长的过程中走向成功的线索和媒介。社会发展、人才强国战略实施的客观需求,加之从中央到地方的系列导向性政策的推动,构成了有利于个体成长成才的大背景。其一,在宏观层面,大学生村官政策是党中央作出的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重大决策,是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新时期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呼唤,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各行各业对人才的强烈需求,都需要一批有理想、有知识、有潜能同时了解具体国情、对基层有感情的青年人才尽快成长。其二,在具体层面,大学生村官工作自实施以来,各级党组织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有关大学生村官招录、培养、管理等方面的优惠措施和保障政策不断出台,为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提供了诸多利好条件。基层锻炼向来是各类人才快速成长的一条基本途径,而这样的时代背景和政策导向,恰好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深入基层、了解国情、增长才干的绝佳机会和重要平台。对于大学生村官来说,这是一个能够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的宝贵机会,关键在于要有机遇意识,善于抓住和利用好这一机遇。

  成才动机的内驱性

  心理学家们一般用动机(motive)这一术语来描述自己或他人行为的原因,它被视为人们日常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对于大学生担任村官的动机,社会上有不少猜测和议论,如找不到工作才选择当村官、想解决户口等。但本次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选择村官最集中的动机,一是能够积累基层工作经验,二是培养个人能力,三是能够缓冲就业压力。户口、加分等优惠政策对选择担任大学生村官影响较小。

  动机理论的研究成果表明,有高成就需求的人对活动本身感兴趣、能主动从事活动,而且动机越强, 在行动中越能够坚持不懈。多数大学生村官从个人成长和发展角度考虑选择村官岗位,说明他们普遍具有自信而进取的心理品质,有着强烈的成才意愿和长远的个人发展眼界。相对于各种优惠政策等短期、外界利益的吸引,这种基于内在的成长动机能够促发大学生村官产生更高的成就需求,能够更有效地激发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这一点对于大学生村官的成长成才是极为有利的内在因素。

  成才环境的挑战性

  在宏观成长环境充满机遇的同时,大学生村官在具体工作环境上却面临着诸多挑战。从校园到基层,从城市到农村,从集体生活到独处生活,大学生村官在任职前后所面临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对影响大学生村官的几种环境因素进行了调查。从自然环境上看,约58%的村官认为自己工作的环境条件一般,没有感到特别满意。与此同时,大学生村官心思活跃、朝气蓬勃、喜欢接触新鲜事物的成长特性与农村相对单调的文化娱乐环境之间也出现了矛盾。

  更大的挑战来自社会舆论压力(来自家庭、朋友、社会公众等),这是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的最大困扰。例如,大众传媒的宣传程度不够、社会认可度不高等,使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自尊心、工作热情受到挑战;在访谈中,很多大学生村官谈到,刚进入农村时,多数村民持有的质疑、不信任态度,给他们与农民之间的人际沟通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经济不够发达、农村与城市发展差距比较大的地方,很多大学生村官则担忧长期在农村生活可能导致与城市脱轨,由此给另谋职业、重回城市带来压力;此外,大学生村官岗位的特殊性质(村级特设岗位、无编制)、政策执行中的地区差异性等现实问题,也摆在大学生村官面前。

  对于有限任期的大学生村官而言,等待蹉跎、向困难俯首称臣并不是理性选择,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自主、自立、自律意识,主动迎接挑战才是年轻人应有的态度。身处其中,大学生村官不仅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乐观积极的态度,而且还要挡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唯有如此,才能不虚度青春岁月,才能在条件艰苦、工作繁杂的农村顺利成长成才。

  成才目标的多样性

  一般来说,大学生村官的任职年限是三年或两年,任职期满后,大部分大学生村官还要走上新的职业发展道路,“村官”经历只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阶段和过渡。基于家庭背景、专业知识、兴趣爱好、发展志向等方面的不同,大学生村官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不尽相同,成才目标也是多种多样的。在大学生村官期满后的职业规划中,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是大学生村官期满后的首选,比例分别为55.8%和15.6%,两者合计超过70%。同时,希望期满留任、自主创业、继续学习深造或自主择业等的也大有人在,显示出大学生村官多样化的成才目标。

  成才目标的多样化并不与国家实施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初衷相违背,更不能据此否定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施意义。大学生村官岗位实质上是一个综合性的实践岗位,并不单纯以培养某一方面的人才为目的,而更倾向于通过提供这样一种岗位平台,来培养其提升综合能力、增加其基层工作经验、增进其对国情民情的了解和感情,从而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更优质的人才。在这一政策的引导下,每年都会有大学生村官参与到新农村的建设中来,有人离开,也有人进来,大学生村官群体成为既流动又稳定的一池活水,长期驻守、滋养着农村基层的建设。而经受过农村工作洗礼的大学生,源源不断地输入到各行各业,成为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战略意义就是在村官个体流动和群体稳定的平衡中,得到充分而持久的体现。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机制的构建与完善,既要着眼于任期内村官的成长和作用发挥,又要兼顾他们的长期职业发展,既要做好岗位管理,又要及时疏通出口,处理好阶段性村官工作与长远职业发展的关系。

  任期成长的阶段性

  任何人的成长成才都是作为一个过程展开的,大学生村官亦不例外。调研发现,大学生村官在任期内的成长有着鲜明的阶段性特征,根据此次调查所得的资料,我们将这一过程大体分为四个阶段:适应期、参与期、稳定期和分流期。

  在适应期,大学生村官需要完成从大学生到村官的角色转换,尽快熟悉、适应农村环境,同时还要克服刚入职的迷茫、懵懂等不利心理因素,尽快把心态调适好。调查显示,大多数大学生村官自认为能够较快适应村官工作,一般在2个月~3个月内即可以完成角色转换,说明大学生村官有着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和良好的自我调适能力。

  在参与期,大学生村官开始进入到村官角色中来,能够主动参与村务,是干事创业积极性的上涨期。同时,他们在参与实践过程中会进一步思考自己是否能够胜任村官、自身的定位等问题。

  在稳定期,大学生村官们已经融入到村官角色中,对村务管理和本职工作都已经比较熟悉,甚至可以达到游刃有余的地步,是作出成绩、谋求创新的阶段。这时的心理状态也比较稳定、成熟。

  分流期是即将届满的大学生村官谋划前程、思考再就业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开始重新考虑村官任期届满后的出路问题,并为自己的选择提前做准备,如考公务员、继续学习深造、到企事业单位等。由于前途的不确定性,很多大学生村官会在这一时期有不同程度的焦虑、迷茫、倦怠等情绪。这一阶段对他们来说是很重要的,关系到他们的期满出路问题,客观的现实摆在大部分村官面前,应重视这一阶段大学生村官的心理关注及政策疏导。

  总体而言,任职期间归属感强、融入程度高的大学生村官,工作状态比较积极向上,个人成长也比较顺利;反之则比较消极,成长也不尽如人意。了解和把握大学生村官成长的不同阶段和不同阶段的成长诉求,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村官培养、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素质提升的综合性

  基层锻炼一直是我党培养人才的一种优良传统,也是人才成长的一条重要规律。基层艰苦的环境、社区情理以及乡村政治生态,能够极大地锻炼人、培养人,使人才迅速成长起来。通过座谈、访谈等形式,我们了解到,很多被调查者(包括在岗的,还有任期结束已经离岗的)认为村官经历带给他们很多收获,对他们思想境界的提高、综合能力的提升、性格的成熟等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统计数据显示,村官经历确实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个人各方面能力。

  其中,提升最大的是人际沟通能力、性格成熟、思想觉悟提高、工作能力,分析处理问题能力、组织能力、获取信息能力、文书写作能力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相对而言,专业技能、整合资源发展经济的能力没有获得较大提高。这也进一步显示出大学生村官这一岗位对人的锻炼和提升是综合性的,而不是专业性的。村官们认为,个人在村官有限任期内成长越快、贡献越多,日后发展就越受益。排在前面的几项能力,如人际沟通能力、行政执行能力等,也是公务员等党政人才所看重的基本素质,这一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与大学生村官政策“培养党政干部后备人才”的预期目标相吻合。


关于大学生村官成长规律的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1.关于大学生村官成长的调研报告

2.关于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的调研报告

3.关于村官的调研报告

4.黑龙江女大学生村官成长调研报告

5.中组部关于全国大学生村官工作调研报告

6.关于大学生村官的调研报告

7.关于女大学生村官情况的调研报告

8.对大学生村官调研报告

9.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的规律性特征分析与总结

10.关于大学生村官成长和作用发挥的调研与思考

关于大学生村官成长规律的调研报告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