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岗位安排到位。
按照“便于工作、利于管理、适于生活、保证安全”的原则,坚持“六个尽量”定岗位,即尽量充分听取乡镇党委的意见建议,尽量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专业特长,尽量考虑拟任职村的需求,尽量安排到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重点村和县级党建综合示范村,尽量把外籍学生安排到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的村,尽量考虑大学生村官的安全,真正做到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坚持把创造条件、落实待遇作为要求,按月足额兑现大学生村官生活补贴,每逢法定节假日及时看望慰问,确保他们“待得住”。
二是岗位培训到位。
坚持把大学生村官的教育培训纳入农村基层干部培训的总体规划,通过多层次、分类别、有计划地开展岗前培训和专题培训,邀请县级领导、乡镇党委书记、优秀村干部给他们上好“理论课”,安排组工干部担任“学习老师”,落实乡镇分管领导和组织干事担任“思想老师”,确定村干部担任“工作老师”,并建立凤县组工群开展互动交流,赠阅业务书籍,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
三是思想引导到位。
建立县、乡、村三级定期谈心谈话制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岗前心理辅导和教育引导,做到了“三个对待”(即把他们当自己家的孩子来对待、当重要人才来对待、当后备干部来对待)。县委组织部每年在大学生村官欢送仪式上开展集体谈话,为大学生村官上好“心理课”,引导他们要当村官先当村民。乡镇联系帮带领导每月与大学生村官进行一次谈心,摸清思想脉搏,做好心理疏导。村干部每周与大学生村官进行一次交心谈心,使大学生村官真正沉得下去、安得下心。
四是服务保障到位。
对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户口和人事档案,根据本人意愿,户口可落回到生源所在地,也可落在所服务地区县政府所在地,人事档案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所属的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免费代管,党团关系转至所任职的村。大学生村官原则上吃住在村,由所在乡镇党委和村“两委会”为他们提供基本的食宿、办公条件。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费用除应个人承担的以外,由县财政局积极筹措配套资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其落实办理两项保险,并逐月按时发放大学生村官工作生活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