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村官:优化培养路径 厚植成长沃土

发布时间:2017-10-14 编辑:莹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大学生村官作为农村的活力因子,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质,让他们尽快在经济发展、脱贫攻坚、基层治理、文化惠民等方面建功立业,离不开各级组织部门的精心培养。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营造良好环境,厚植成长成才沃土,构建村官培养管理链的做法,具有借鉴意义。

  打造“指尖上”的自管会

  江都区现有大学生村官174人。前段时间通过实地走访和调研发现,部分镇存在培养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不平衡性比较突出。有的镇积极组织活动,大力培养使用,村官队伍富有活力;有的镇则重视不够,甚至很少过问,导致队伍涣散,没有朝气。针对这种情况,该区一方面建立了镇干部和村“两委”班子帮带机制,让经验丰富的基层干部对大学生村官实行“一对一”帮带,切实培养他们独立开展工作和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另一方面于今年初在大桥镇试点成立大学生村官自主管理委员会,通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实现自我发展。目前各镇自管会已民主选举出13名主任委员和22名副主任委员,并开通了江都区大学生村官自管会公众平台——“江都村官心连心”。公众平台包括四个版块:村官动态、创新创业、公益为民、微言博语,全方位贴近工作实际,真正打造“指尖上”的自管会。

  推出“450培养计划”

  江都区注重优化锻炼平台,多方联合培养,确保人尽其才。一是挂职锻炼。今年安排了20名村官到全区涉农和社会管理部门相关岗位挂职,区委组织部要求挂职单位明确1名负责人作为挂职村官的帮扶导师。二是分类培养。对在岗大学生村官创新推出了 “450培养计划” ,即从2013年开始,用2—3年时间,动态保持村(社区)两委正职大学生村官50人、“一人双任”50人、人才协理50人和优质创业项目50个。如今,该项工作已呈现令人满意的效果,1名大学生村官走上正科级领导岗位,11人走上副科级领导岗位,累计培养村(社区)两委正职65人。

  厚植创新创业沃土

  强化组织领导,提升创业能力,是江都区大学生村官工作鲜明特点之一。今年3月举办了全区首届大学生村官创业设计大赛,14个创业项目入围决赛,其中2个项目获得扬州市大学生村官创业大赛二、三等奖,郭村镇村官孙立呈的工厂化无土化水蛭养殖项目还获得省委组织部大学生村官创业大赛优秀奖。这些可圈可点的成绩背后,是政策“强磁场”的推动力。该区专门制定了《大学生村官创业扶持资金评审办法》,成立了由财政局、审计局、农委等部门组成的大学生村官创业评审委员会,通过项目申报、实地考察、量化评分等程序,评审发放创业富民引导资金。今年6月份,安排全区有创业项目的大学生村官赴浙江大学举办 “互联网+”专题培训班。以“创新理念、提升素质、引领发展”为主题,采取专题授课和现场观摩教学的方式,让学员们准确把握“互联网+”时代内涵,了解县域经济与“互联网+”的关系以及农村电商创新发展举措,开阔了创业村官的视野、增长了才干。

  丰富村官精神生活

  大学生村官是充满活力的群体,如何让青春的舞台不冷场?江都区通过构建活动载体,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增进了村官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近年来先后组织了全区大学生村官羽毛球联谊赛、优秀村官李庚集中宣传、让青春在基层绽放主题征文、“缘来是你”大型相亲交友、大学生村官集体婚礼等活动,不仅展示了大学生村官的活力和风采,还通过各项活动增进了村官之间的交流,也利于组织部门准确把握村官的思想动态,开展“人性化”管理,确保他们思想稳定,创业理性和心理健康。

  畅通村官流动渠道

  期满出路,是大学生村官普遍关心的话题。江都区认真落实促进期满村官流动的指导性要求,在坚持育好、管好大学生村官的同时,注重畅通大学生村官出路,积极为大学生村官合理流动铺路架桥。注重整合各方面力量和资源,广开流动渠道,为大学生村官“流得动”搭建平台,在“五条出路”上同向发力。一是鼓励担任村干部,继续留村任职;二是鼓励村官报考选调生、公务员、企事业单位,继续保持每年公务员不少于12%、事业单位不少于17%的比例定向择优录取大学生村官;三是扶持自主创业,筹建江都区大学生村官创业基地,引导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进驻“龙会易购”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四是引导另行择业,协调相关部门给予相应的扶持;五是支持继续学习,聘用期间工作表现良好、考核合格的,报考硕士研究生可享受初试总分加10分和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优惠政策等。这些优惠政策让大学生村官吃了“定心丸”,扎根基层、服务农民的意识不断增强。截至目前,全区共有55名大学生村官录用为公务员或选调生,通过事业单位招录73人,考取高校研究生5人,国企招录23人。

江苏扬州村官:优化培养路径 厚植成长沃土相关推荐

栏目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