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档案管理与转递

时间:2024-12-18 09:25:06 文圣 档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毕业生档案管理与转递

  高校毕业生档案是反映个人政治面貌、学习经历和工作经历的历史记录材料。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出来的关于毕业生档案管理与转递相关问题,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毕业生档案管理与转递

  毕业生档案管理有何意义?

  毕业生档案是学生在校期间各方面表现的记录,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管理考察的重要依据。为了充分发挥档案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使学生档案管理工作达到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各级组织人事部门都有统一的规定和要求,毕业生档案管理工作要贯彻“为人事工作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基本方针实行统一管理,以便更好地了解、考察和培养学生,为毕业后用人单位的选聘录用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属于档案内容的材料必须完整无缺。

  毕业生档案内容有哪些?档案有何作用?

  毕业生档案内容包括:学生登记表;毕业生登记表;学年鉴定表;毕业论文及评定表;学生成绩单(学籍表);高考材料(考生正卷、副卷);奖惩材料;毕业生体检表;学位申请书;实习手册或实习鉴定表;《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通知书》;其他录取材料;入党(团)登记表及思想汇报等。

  档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为用人单位人力资源部门选聘和调配使用人员提供重要依据。档案是个人经历、思想品德、学习业务能力和工作表现的历史真实记录,通过档案可以清楚地熟悉、了解一个人过去的各方面表现。档案也是毕业生享受相关人事、劳动、社会保障服务(如办理社会保险、失业保险)等的重要凭证。另外,个人档案记录的工龄、工资、福利待遇、担任职务及社保参保年限等对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有的毕业生误以为既然国家相关政策规定,毕业生暂时找不到就业单位的,其档案可免费由学校保存2年,就无须再到人才代理机构托管档案了。其实,学校保存的只是“学籍档案”,而真正发挥作用的却是人事档案,如转正定级、职称评定等相关事宜都是由学籍档案转换成人事档案后才能进行的。按国家政策规定,毕业生毕业1年后(以报到证签署日期为准)即可申请转正定级,专科毕业并工作满 3年、本科毕业并工作满1年后可申报初级职称,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委托的人才代理机构负责办理。学校保存的学籍档案只是存放,不能起到人事档案的相关作用。所以毕业生对档案的托管、使用不能忽视。

  学校如何转寄毕业生的档案?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的通知》要求,各高校要建立健全毕业生档案管理制度,严格把握好档案接转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严格履行登记手续,严格落实有关保密规定,确保档案材料的公信力,维护档案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切实做好毕业生档案转接各项就业服务工作。

  ⑴ 加强管理,确保毕业生档案资料完整有效。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对毕业生能否顺利入职、落实相关待遇至关重要。学校在毕业生离校时,要及时整理好档案材料并进行归档,确保毕业生档案材料的齐备和准确无误,对于缺少的材料应及时办理补充手续,并且每份档案都应附材料清单,档案离校时确保密封状态。

  ⑵ 规范毕业生档案转接工作。对已落实就业单位且单位有档案管理资格的高校毕业生,可将档案直接转移到接收单位;对已落实就业单位,单位没有档案管理资格的高校毕业生,可将档案转移至单位所在地的市人才服务机构或就业服务中心;对考取研究生、升入本科学校的应届毕业生,可将档案直接转移到录取学校;对未就业且申请回生源地的高校毕业生,可将其档案转移回生源地所在省或地级市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对参加项目就业的毕业生,按照相关组织实施单位的有关要求转接档案;对参加人事代理的高校毕业生,要将其档案转移到代理机构。

  暂时无法落实档案关系的毕业生,有哪些选择?

  高校毕业生就业于个体、民营等无档案管理资格和不需要毕业生个人档案的企事业单位,或者选择个人创业、出国留学和移民等,无法落实档案关系。为了避免发生档案滞留、自带或弃用等现象,毕业生可向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中心提出人事代理申请。由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为毕业生提供相关服务。根据申请,协助办理转正定级、职称评定、档案政审等,解决毕业生无法落实档案关系的后顾之忧。

  择业期内解除劳动关系的毕业生如何办理档案转递手续?

  ⑴根据毕业生意愿可直接将档案存放在各地的人才交流中心(由人才交流中心出具接收档案的商调函到用人单位存放档案的部门办理档案转递手续)。

  ⑵涉及到调整改派的,由毕业生持换发后的《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通知书》(简称《通知书》)到用人单位存放档案的部门办理档案转递手续。

  超出择业期的毕业生档案如何转递?

  ⑴如果改派回生源地的,可直接持《通知书》到存档机构办理档案转递手续。

  ⑵跨省调档的毕业生档案须按各人才交流中心转递人事档案的相关政策办理。

  档案转移有哪些具体要求?

  为保证档案转移的安全和保密,档案通过统一邮寄或管档机构专人提取的方式转递,一般不可个人携带。为了保证档案转移的准确和有序,应有档案去向记录,包括毕业生个人信息、毕业去向、档案去向及办理人签名等内容。毕业生档案接收机构必须具有人事档案管理资格,不可随意将毕业生档案转递至无管理档案资格的单位、机构和交由学生本人自带。

  高校毕业生档案如何转递至户籍所在地

  一、学校直接转递

  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后,若未就业或未与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学校通常会将其档案直接寄回原户籍所在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在此过程中,毕业生无需个人保存档案,以免因保管不当导致档案失效。

  二、通过就业协议转递

  若高校毕业生已与民营企业等无档案管理权限的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其档案一般由户籍所在地或工作单位所在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管理。此时,毕业生需携带就业协议、身份证等相关材料,前往相应的人才服务机构办理档案托管手续。经审核盖章后,将就业协议书交回学校就业指导部门,由学校将档案转至相关机构。

  三、调档函办理转递

  对于已将档案存放至其他机构(如有档案存放资质的国企或事业单位)的高校毕业生,若需将档案调回户籍所在地,可持身份证和户口本至户籍所在地人才中心开具调档函。随后,携带调档函至档案存放机构办理档案移交手续。档案需密封并填写移交通知,由户籍所在地人才中心检查合格后存档管理。

  综上所述,高校毕业生档案转递至户籍所在地的方式主要包括学校直接转递、通过就业协议转递以及调档函办理转递。具体流程可能因地区及学校政策差异而有所不同,建议咨询相关部门或学校就业指导部门以获取准确信息。

  注意事项:

  1、档案材料原则上为原件。

  2、毕业时是积极分子或预备党员的毕业生,积极分子或预备党员材料应转入继续发展党组织,切记不要装入毕业生档案;

  3、毕业时是正式党员的毕业生,应将党员发展过程中的《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入党申请书、政治审查材料、转正申请书和培养教育考察材料归入毕业生档案,发展过程中的其他材料由党组织保管,切记不要装入毕业生档案;

《毕业生档案管理与转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毕业生档案管理与转递】相关文章:

毕业生的档案转递步骤须知09-25

保定毕业生档案转递须知07-11

保定毕业生档案转递流程08-26

潍坊毕业生档案查询转递方法10-07

毕业生档案转递通知单05-21

济宁毕业生档案转递办理指南05-22

本科毕业生学籍档案转递须知09-13

成都大学毕业生档案转递须知09-27

承德市毕业生档案转递方式09-20

人事档案转递制度07-26

在线咨询

论文-AI自动生成器

万字论文 一键生成

输入题目 一键搞定毕业范文模板
AI原创 低重复率 附赠査重报告

点击生成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毕业生档案管理与转递

  高校毕业生档案是反映个人政治面貌、学习经历和工作经历的历史记录材料。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出来的关于毕业生档案管理与转递相关问题,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毕业生档案管理与转递

  毕业生档案管理有何意义?

  毕业生档案是学生在校期间各方面表现的记录,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管理考察的重要依据。为了充分发挥档案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使学生档案管理工作达到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各级组织人事部门都有统一的规定和要求,毕业生档案管理工作要贯彻“为人事工作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基本方针实行统一管理,以便更好地了解、考察和培养学生,为毕业后用人单位的选聘录用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属于档案内容的材料必须完整无缺。

  毕业生档案内容有哪些?档案有何作用?

  毕业生档案内容包括:学生登记表;毕业生登记表;学年鉴定表;毕业论文及评定表;学生成绩单(学籍表);高考材料(考生正卷、副卷);奖惩材料;毕业生体检表;学位申请书;实习手册或实习鉴定表;《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通知书》;其他录取材料;入党(团)登记表及思想汇报等。

  档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为用人单位人力资源部门选聘和调配使用人员提供重要依据。档案是个人经历、思想品德、学习业务能力和工作表现的历史真实记录,通过档案可以清楚地熟悉、了解一个人过去的各方面表现。档案也是毕业生享受相关人事、劳动、社会保障服务(如办理社会保险、失业保险)等的重要凭证。另外,个人档案记录的工龄、工资、福利待遇、担任职务及社保参保年限等对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有的毕业生误以为既然国家相关政策规定,毕业生暂时找不到就业单位的,其档案可免费由学校保存2年,就无须再到人才代理机构托管档案了。其实,学校保存的只是“学籍档案”,而真正发挥作用的却是人事档案,如转正定级、职称评定等相关事宜都是由学籍档案转换成人事档案后才能进行的。按国家政策规定,毕业生毕业1年后(以报到证签署日期为准)即可申请转正定级,专科毕业并工作满 3年、本科毕业并工作满1年后可申报初级职称,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委托的人才代理机构负责办理。学校保存的学籍档案只是存放,不能起到人事档案的相关作用。所以毕业生对档案的托管、使用不能忽视。

  学校如何转寄毕业生的档案?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的通知》要求,各高校要建立健全毕业生档案管理制度,严格把握好档案接转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严格履行登记手续,严格落实有关保密规定,确保档案材料的公信力,维护档案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切实做好毕业生档案转接各项就业服务工作。

  ⑴ 加强管理,确保毕业生档案资料完整有效。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对毕业生能否顺利入职、落实相关待遇至关重要。学校在毕业生离校时,要及时整理好档案材料并进行归档,确保毕业生档案材料的齐备和准确无误,对于缺少的材料应及时办理补充手续,并且每份档案都应附材料清单,档案离校时确保密封状态。

  ⑵ 规范毕业生档案转接工作。对已落实就业单位且单位有档案管理资格的高校毕业生,可将档案直接转移到接收单位;对已落实就业单位,单位没有档案管理资格的高校毕业生,可将档案转移至单位所在地的市人才服务机构或就业服务中心;对考取研究生、升入本科学校的应届毕业生,可将档案直接转移到录取学校;对未就业且申请回生源地的高校毕业生,可将其档案转移回生源地所在省或地级市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对参加项目就业的毕业生,按照相关组织实施单位的有关要求转接档案;对参加人事代理的高校毕业生,要将其档案转移到代理机构。

  暂时无法落实档案关系的毕业生,有哪些选择?

  高校毕业生就业于个体、民营等无档案管理资格和不需要毕业生个人档案的企事业单位,或者选择个人创业、出国留学和移民等,无法落实档案关系。为了避免发生档案滞留、自带或弃用等现象,毕业生可向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中心提出人事代理申请。由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为毕业生提供相关服务。根据申请,协助办理转正定级、职称评定、档案政审等,解决毕业生无法落实档案关系的后顾之忧。

  择业期内解除劳动关系的毕业生如何办理档案转递手续?

  ⑴根据毕业生意愿可直接将档案存放在各地的人才交流中心(由人才交流中心出具接收档案的商调函到用人单位存放档案的部门办理档案转递手续)。

  ⑵涉及到调整改派的,由毕业生持换发后的《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通知书》(简称《通知书》)到用人单位存放档案的部门办理档案转递手续。

  超出择业期的毕业生档案如何转递?

  ⑴如果改派回生源地的,可直接持《通知书》到存档机构办理档案转递手续。

  ⑵跨省调档的毕业生档案须按各人才交流中心转递人事档案的相关政策办理。

  档案转移有哪些具体要求?

  为保证档案转移的安全和保密,档案通过统一邮寄或管档机构专人提取的方式转递,一般不可个人携带。为了保证档案转移的准确和有序,应有档案去向记录,包括毕业生个人信息、毕业去向、档案去向及办理人签名等内容。毕业生档案接收机构必须具有人事档案管理资格,不可随意将毕业生档案转递至无管理档案资格的单位、机构和交由学生本人自带。

  高校毕业生档案如何转递至户籍所在地

  一、学校直接转递

  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后,若未就业或未与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学校通常会将其档案直接寄回原户籍所在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在此过程中,毕业生无需个人保存档案,以免因保管不当导致档案失效。

  二、通过就业协议转递

  若高校毕业生已与民营企业等无档案管理权限的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其档案一般由户籍所在地或工作单位所在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管理。此时,毕业生需携带就业协议、身份证等相关材料,前往相应的人才服务机构办理档案托管手续。经审核盖章后,将就业协议书交回学校就业指导部门,由学校将档案转至相关机构。

  三、调档函办理转递

  对于已将档案存放至其他机构(如有档案存放资质的国企或事业单位)的高校毕业生,若需将档案调回户籍所在地,可持身份证和户口本至户籍所在地人才中心开具调档函。随后,携带调档函至档案存放机构办理档案移交手续。档案需密封并填写移交通知,由户籍所在地人才中心检查合格后存档管理。

  综上所述,高校毕业生档案转递至户籍所在地的方式主要包括学校直接转递、通过就业协议转递以及调档函办理转递。具体流程可能因地区及学校政策差异而有所不同,建议咨询相关部门或学校就业指导部门以获取准确信息。

  注意事项:

  1、档案材料原则上为原件。

  2、毕业时是积极分子或预备党员的毕业生,积极分子或预备党员材料应转入继续发展党组织,切记不要装入毕业生档案;

  3、毕业时是正式党员的毕业生,应将党员发展过程中的《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入党申请书、政治审查材料、转正申请书和培养教育考察材料归入毕业生档案,发展过程中的其他材料由党组织保管,切记不要装入毕业生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