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江西梅关古驿道导游词
作为一名尽职尽责的导游,时常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是我们引导游览时使用的讲解词。那么你有了解过导游词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江西梅关古驿道导游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江西梅关古驿道导游词1
现存的梅关古道约8公里,路面铺砌青石的鹅卵石。在古代它是连接长江、珠江水系最短的陆地交通要道,曾被誉为中国南北贸易的'黄金通道。史料对此处如是记载:“长亭短亭任驻足,十里五里供停骖,蚁施鱼贯百货集,肩摩踵接行人担”。在太平盛世,经济繁荣的唐代,古驿道上并未设立关卡,军队驻守也是时有时无。到了宋代,广盐入赣,为加强管理,增加关税收入,公元1063年,南安知军蔡挺在驿道口建筑关楼,并将其命名为梅关。位于粤赣交界之处梅岭之上的古驿道除了在经济上曾经做过卓越的贡献之外,还是历代兵家活动要寨。早在公元前220__年,赵佗就率秦军经过梅岭入粤,在岭口设横浦关。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又两次督师度岭北伐。甚至连开国元帅陈毅也曾带游击队在梅岭战斗过三年,并因此写下了流芳后世的《梅岭三章》。而古驿道两旁林立的花中君子---梅,每至寒冬,竞相怒放,其娇艳独特的景致,更是令得无数经此的文人墨客雅兴大发,自三国吴陆凯的《赠范晔》迄今1700多年,咏梅篇章数不胜数。
古道上,梅岭是粤赣交界的一个隘口,秦时在此设关,叫梅关。梅关是南岭上最重要的关隘之一,关上耸立的关楼,为北宋时筑。关楼拱门两面嵌石刻,北为“南粤雄关”,南为“岭南第一关”。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陈毅曾在此领导了三年游击战争,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梅岭三章》。现在,当年陈毅活动过的地方,已被开辟为旅游景点。
寒冬腊月,满岭梅花盛开,是沿古道观赏粤赣两省风光的大好时节。
江西梅关古驿道导游词2
李坑,是一个以李姓为主聚族而居的古村落,北宋大中祥符三年,也就是公元1020xx年唐末皇帝唐宣宗的后裔孙李洞,自祁门浮溪新田迁居到此建村,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了。李坑村山环水绕景色秀丽、人杰地灵。自宋至清数百年间,先后走出了十八位进士和一个武状元,出任七品以上文武官员的达三十二人,并有十七位饱读经书、能文善诗的学士留下传世著作二十九部,一大批徽商高贾卓有成就,堪舆大师、名医名士更是享誉乡里、远近闻名。到清朝末年,李坑村发展达到鼎盛时期村里有总祠一座、支祠十二座、九百十七户人家,人口达五千多人,被誉为“婺东第一村”。今天的李坑村仍是一个有着二百六十多户,一千多人口的行政自然村。
[至游览入口] 请大家往前看:田野、古桥、石碣、牌坊、柳堤、楼阁、古树误....田园般的景致充满了清新、自然的乡村气息,这就是我们李坑的水口。说到水口,我要告诉各位,在古徽州的每一一个村落,都有水口.水口是村落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村落景观和风水的重要体现。下面就请大家随我一道沿着这乡间小道去探寻-下李坑水口的奥秘,感受一下李坑水口的文化魅力。
〔至中书桥]“不嫌慢步观山景,何妨小坐听溪声”。现在我们来到了村中一座最古老的宋代廊桥一“中书桥”上,这座饱经风雨的古桥建于北宋末年,桥长4米,宽2.5米,高3米。桥面青石板铺就,为一座单孔砖拱桥,这座古老的桥为何取名“中书桥”呢?据《李坑宗谱》记载,宋大观三年(公元1120xx年),李氏十ー世祖李侃考中进士后,官至中书舍人,在京城为官多年后,“逐欲上硫归养,适闻父丧弃归,继遭内艰,志隐不出”。回乡后,见这里行人挑担来往于破旧不堪的木桥,有摇摇欲坠之感,遂决意捐资修建了这座桥,桥落成后,村人为感激他的恩德,便以李侃的官职称之为“中书桥”。八百多年过去了,虽饱经风雨有些破败,却依然屹立在村外的小溪上,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因此,也成为李坑唯一的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不远处的那道石坝,村里人叫它杨柳磁,传说建造年代比“中书桥”更远。李侃归隐后,“当题理田八景”,其中“柳碣飞琼”指的就是这道景。大家看,在堤柳的映村下弯碧水,由碣顶奔腾直下,哔哗的溪水,宛如一道飞泻的白玉,真是美不胜收。
[至牌坊处]“美景不胜收,转眼到牌坊”。牌坊,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建筑形式。牌坊文化源远流长。一般牌坊有二类、一类是旌表类,还有一类是标志类,毫无疑问,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座三间四柱三楼的牌楼,就是李坑村的标志性建筑,额坊上题有“李坑"二字。也许有些朋友会问,村名为什么叫“李坑”?这个问题提得好!其实李洞来此定居后,取名“理田”,道理的“理”,田地的“田"”。据村里老人说,他们的远祖在尧帝时,担任大理(执掌刑法的官)因公平正直深得尧帝信任,后历经五朝,世代担任大理之职,故以大理官职命族,由赢姓改为理姓,后到商约王时,理氏商孙理徴,因直言约王的戏暴无道而被处死,其子利贞与一名叫契和氏的女子侥幸选。选难中,算吃“木子之果”(即李子)得以活命,为不忘李子救命之恩,利贞遂改理姓为今天的“木子”李,李洞取村名为“理田”,意在不忘祖姓,永思祖德。到了元朝末年,聚族而居的李姓人家,沿村中小溪两岸居住,由于当地人习惯把小溪叫“坑”,故而人们把理田俗称为“李坑”,从那时起“理田”村名渐渐被淡忘,代之的是“李坑”的叫法,清末民初,村里还留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叫“李坑五百年”。
[至文昌阁]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八角楼阁,就是李坑的文昌阁,文昌阁属于风水建筑。过去,在古徽州的每一个村子水口处,人们为了给村里培植“文运",以求村人科举高中,出官入仕,往往建起诸如文笔、文峰塔、文昌阁之类的风水建筑。这座文昌阁里面供奉的是文昌帝君,在中国道教文化中,他是各路神仙中主管文运的。
大家看,这里是座门庭坊,号左春坊,对面那座号右春坊,两座对称而建的坊究竟是做什么用的?有一点中国历史文化常识的人都知道,竖坊是为了纪念旌表有德行的人,这两座坊旌表的是南宋末年潭州知府李坑人李芾和他的孙子。李芾和他的孙子都是翰林出生,过去祠堂里有块,區题“祖孙翰林”指的就是他们祖孙俩,有句老话叫“翰林不开坊,开坊无抵挡”,李芾祖孙俩都是了不起的人物,李芾任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时,元军已兵临潭州城下,李带誓死保卫潭州,战至最后,以身殉国,成为我们南宋时期与文天祥齐名的爱国名臣。李芾死后,被朝廷追赠为端明殿大学士,李氏族人感念李芾尽忠报国之举,在李坑村头建了一座忠观阁,塑李芾像以祀之,其孙也不愧名臣后裔,登进士,人翰林,仕途春风,官至礼部侍郎。因礼部官员通称“春官”故这两座坊就有左春坊、右春坊的坊名。
“山村无尘神仙境,圣地有缘翰墨香"。清静之地,并不清静,过去常有莘莘学子来此烧香叩拜,祷求文昌帝君保佑科举中榜,每年二月初五祭文昌,九月初九文人墨客在此赋诗作词,文昌阁是村里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李坑村的文昌阁始建于南宋初年,当年李侃归隐后,在此建阁,整日读书习文,邀友讨究诗赋,归隐生活,道遥自在,以至元代文学家、进士出身,官至礼部尚书的婺源太白曹门人汪泽民站在文昌阁前,睹物思人,感叹不已。“建阁區月,星阁高隐”。“高隐”是对侃公的尊称,也寄托了他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文昌阁修建后,曾多次修葺重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由婺源大茶商、李坑人李镜明出资三千两规银,对文昌图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葺重建,落成后,敬邀清末婺源四大进士,潘超、赵文元、李昭炜、江峰青来文昌阁助兴捧场,并当场为文昌阁提对作诗,这些精美的“诗”、“对”可惜都已遗失,只留下李昭炜的这幅“楼宇喜登临看两涧流清双峰峙秀;人文欣慰起愿五经共读六艺兼通”的对子,对子表达了李昭炜对家乡的热爱和与家乡学子共勉的良好愿望。这次重建使李坑文昌阁名气大振,远近闻名,于是就有了“+亩祠堂、八田阁”的说法。村里人至今还津津乐道,以此为骄傲。现在我们进文昌阁里看看。
[至文昌阁内]现在大家看到的有关文昌阁历史变迁的简介,背面是我们李坑自宋至清担任七品以上文武官员的官宦榜和村人所著的29部传世著作目录,中堂上这幅清式魁星点斗图,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古老的神话传说。传说天上的北斗七星,每颗星都主管着我们生活的某个方面,文曲星是主管文运的星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魁星,他面似鬼容,右手高举神笔,左手执一方墨斗,只要他这轻轻一点(叫做“魁星点斗"),被他点中者就将迎来大运、金榜题名、功成名就,大家看他脚下鳏着的.这条鲤鱼经他这么一点不就跳过“龙门”,成龙了吗?
这幅图除讲述了一个道教文化中的神话传说外,还是一幅隐字图,你们看!魁星右手高举的神笔,象不象“魁”字的第一笔-左脚后勾象不象“魁”字中“鬼”的竖弯勾,左手拿着墨斗,不就是“鬼字左边的“斗”字吗?这幅魁星点斗”图,真是设计巧妙、形态逼真,乃上乘之作。
下面请随我上楼参观[至二楼],这里供奉的是文昌帝君,过去读书人常来此烧香叩拜,为的是祈求文昌帝保佑科举中榜,一旦科举及第,便会千里迢迢赶回还愿,诚心可鉴。这里还有我们李吭村18位进士中的8位进士画像,大家可随意看看。登高望远,观景怡情,请各位随我一道上三楼观光,从高处领略下我们李坑的水口风光。
[清石板路]漫步在乡间小路上,青山作伴,溪水浅唱,田野在望,好一番清新、自然、宁静的乡村景象,而我们脚下的青石板路,虽说走着舒坦,却总让人有一种岁月月悠悠的感觉,总让人想起当年那行色匆匆、外出经商和进京赶考的身影。青石板路是婺源常见的乡间道路。据说,徽州人都有一个爱家乡、造福乡里的习惯,一且他们做了官或经商发了财,便会回乡资助公益事业,修桥、铺路、造祠、建亭,善行义举无不乐施。就这样,婺源境内几乎所有的乡间道路,都是青石铺就,曾有人这样形象的比喻“一路走到头,石路跟到头,出门脚无泥,来家鞋不洗”"。
[至路亭]“出门想歇息,不远找路亭"对于当地人来说,这样的常识人人皆知,在婺源民间,各种路亭、桥亭、岭亭随处可见,三里一亭、五里一.段路便有一亭,这些连串在道路上的亭子,是为过往行人提供歇息的场所,也为进山耕作、砍柴的农夫提供避雨歇息方便,许多路亭里有干柴、简易灶,可供路人热饭取暖,烤衣之用,靠近村庄的路亭,还由村里祠堂拿出部分田租请人或轮流烧茶待客,这在民间叫“施茶",可惜今天我们已无法享受到这样的服务了,据说这种做法已延续了好几百年。
刚才我们走进路亭,亭子上方有“见田”二字,什么意思呢?说来话长,这是李坑这支李姓氏族,当年移居南方ト居所遵守的一句风水术语。相传宣宗的孙子李京,在唐朝灭亡后隐居饶州昌水,为求子孙世代兴旺,决定请人帮助选一块风水宝地择居,结果“得乾九二之占”即所谓的“见田吉”称李氏子孙迁居有“田”字的地方,就能吉利兴旺。因此李京后代笃信“九二在田”之占,三个儿子分别迁往祁门浮溪新田,婺源严田和浮梁界田,果不其然,三地李氏人丁兴旺,被称为“三田李”。这里顺便说一下,李宗仁先生就是“三田李”的后代,李鸿章也曾与在京城坦任六部中五部侍郎的李坑人李昭炜过宗亲,但无结果。当年李洞由新田迁居这里,取名“理田”,其中的“田”字,就是遵守“见田吉”择居而取的村名
。
对面小溪旁那座旋转的小水车,我想很多人在电影中都曾见过其实在当地叫“水碓”,过去村民们用它来春谷,把稻谷加工成米,他们利用小溪水流做动力,驱动水车转动,从而带动春杵在石白中春米,不难想象,过去的农家就是利用这样的原始加工方法解决吃饭问题的。听村里老人说,以前这一带小溪边有五支水確,忙起来日夜不停,十分热闹。
[双桥叠镇]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古桥叫“彩虹桥”。因桥拱建得高如一道彩虹横卧溪上,故名“彩虹桥",其实这座桥不是专供行人走路的,而是一座用来补风水的风水桥,早在明朝景泰年间,村里就有位德高望重的名士捐资修建了前面那座呈岗岭桥,解决了村民过岭进庙的问题。而为什么后来在这座桥的后面又建了一座桥呢?说起这事,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明末清初我国著名的堪舆大师、李坑人李景溪。据《婺源县志方伎》篇记载,李景溪精通堪舆,曾著《阳宅秘诀》和《雷選心法》二书传世,他依据风水学理论“水养财"之说,认为一村水口,为一村风水命脉所系,水口紧,则村安财旺,而李坑“地户”不济(紧),则需补风水以护卫乡里,于是便差人在这里筑碣建桥,拦财锁气、提“卫乡”于桥之上,以示建桥之用意。从此,村里又多了一道景观,谓之“双桥叠锁"。
[至李坑村ロ]现在我们来到了李坑的内水口,也就是李坑村口,古木森森,溪水潺潺,青石小路径直村庄,透过树梢,李坑村已依稀可见。村口,是村庄的象征,过去每当村里有人出门远行,家人总是恋不舍地送至村口,干叮万嘱,依依惜别。出外多年的游子返乡回家、只要见到村口,便会激动不已,格外亲切。在村口种植樟树,是徽州人的习惯,茂密的村口水口林,能保佑村民、美化村庄。因此村民们从和植樟树、爱樟树、敬樟树到神化樟树,把樟树当作神来供奉。大家看!树底下搭建的这庄神龛,就是村里人用来祭拜樟老爷的樟神庙庙”,村里如果有小孩病难养家里人就会用红纸写小孩的生反八字贴在德树上,说是将小孩过寄给樟树老爷,可治病消灾保平安。到今天,村民们依然还是这样做的,由于对樟树的过份崇拜和信率,民间衍生出一句这样的顺口溜叫“樟树底下走一走能活九十九,樟树底下摸一摸能活一百多”,各位游客朋友,不妨我们们也来试一试。
[进入李坑村]有人说,来到李坑,就仿佛走进了江南水乡秀丽的画画卷,一条清澈的小溪从村中流过,小溪两岸是一栋栋枕溪而建具有江南徽派特色的古老民居,一座座小桥凌架于溪上,古朴、灵秀而典雅,为我们展示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精美画面,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眼前的这条小溪是由东向西流的,古徽州有句老话叫“东水西流吃穿不愁”。当年李氏先祖选择在这里筑屋建村,是不是也相信了这句风水术语,把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奇托在村址的选择和布局上呢?
大家看!这些古老的徽派民居是不是很独特?说到徽派民居,我想给大家作个简要介绍,徴州民居建筑形成于明朝中叶,由在苏浙一带经营盐业的徴商吸取杭州、场州一带的建筑形式加之徴州本地的“古风”溶合而来,其主要特点是,外部特征:粉墙黛瓦马头墙;内部特征三间五架加天井;精华部分是“三绝"(砖雕、木雕、石購)。你们看!风火培两头的装饰部分各不相同,头是“中斗”.俗称“文头",一头翘首直刺苍穹,形似雀尾,“叫鸣尾"(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鸟),俗称“武头"。一文一武,文武兼备备这里给各位介绍一下徴派建建筑的一个小常识就是徴派民居的大门鼓是开在武头方向的,因为人们相信,武能镇妖避邪,保一家平安吉祥;而“文头”其后,指望文振家声,在古徽州由于深受理学文化思想影响,朱子格言,始终是每个家庭恪守的箴言“读书起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勤俭治家之本,循理保家之本”,只有崇儒务本、读书人仕,方可振家声,知晓了这么ー个小小的常识,今后遇到这种徽式建筑,就能从风火墙上的装饰判断出大门的朝向。也许有些朋友要问,为什么在婺源的每个村庄,都能见到不少这样样建筑气派、雕刻精美、风格独特的明清古建筑呢?说到这一点,就不能不谈到明清时期,雄居东南、称中国商业舞台三百年之久、十大商邦之首的徽商了,李坑是著名的徽商故里,历史上曾涌现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商业俊オ,他们“商贾四方”,以自己的勤劳和才智,为李坑续写了最辉煌的一页。下面请随我一道;去参观一下清乾嘉年间木商李瑞材的故居。
江西梅关古驿道导游词3
梅关古道始通于秦汉,是古代沟通中原与岭南的五条交通要道之一。唐开元四年(公元720__年),为适应当时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张九龄又奉诏另凿新道。前后用了二年的时间,开通了一条宽1丈,长30华里,两旁广植松梅的大道。
江西母亲河千里赣江的上游,五岭之首大庚岭的北麓,有一个美丽如画的地方,青山巍巍,绿水长流,古道悠悠,雄关屹立;梅花漫漫,牡丹亭秀。这方灵山秀水造就了有“南枝花落,北枝始开”的千亩梅花奇观;有江南现存最长,最完整的千年梅关古驿道及古关楼;有充满怀古幽思情调的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的汤显视笔下南安府衙后花园牡丹亭十景;有江南最大的明代寺庙群落——江南名刹丫山灵岩古寺;有集“险、奇、特”为一身的龙山瀑布群;有景色幽美的河洞热水温泉度假区;有令人留连忘返的钨都奇观——“雅丹沙漠城”和“地下迷宫”,有理学名字王阳明陨落纪念亭;有清纯玄妙的三江口原始森林;有奇花异草汇集的瑞香花卉生态观赏园;有湖光山色俱美的油罗口风景区;有陈毅元帅隐蔽处……诸多景观韵味隽永,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向往的'旅游胜地。
梅关,位于南雄市城北28公里、粤赣两省交界处的梅岭上,是古代连接长江、珠江水系陆路最短的交通要道。梅岭是五岭(南岭山脉)之一的大庚岭一段,故梅岭又称大庚岭,一向以梅花出名。越王勾践的子孙汉将梅娟,曾在此筑城据守,并在岭上广种梅树,因而得名。
江西梅关古驿道导游词4
2号傍晚,踏着暮色,带着婺源的沉思,来到景德镇。
走进这座历史悠久的磁都,一切的景象都沾染着磁气。青花的街灯,沿街沿路大幅的城市磁版画,一家接一家的商铺都做着与瓷器有关的生意,人流如织,车水马龙。抬的、搬的、运的、说价的、品玩的、闲聊的、清坐的,空气中能闻到磁的幽香,听到磁的玲珑叮咚声......
也算历史与文化科班出身,更加之倾心痴迷于中国古典文化,所以便有了一顿超长的晚餐。
吃的什么早已忘得一干二净,因为一直在和几位朋友聊着景德镇的历史,聊着磁的话题。磁的历史氤氲了文化的烟云,令人如沐清风明月,坐而忘归。
别时,朋友约我第天去看看古窑。
一大早,我们来到古窑。
景德镇陶瓷艺术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其手工制瓷工艺与制瓷历史并存,制瓷业始于汉代,历经宋、元,在明、清时期达到最高峰。
这座古窑是明宣化年间的官窑,至今保存完好。
步入古朴的徽派门堂内,青砖小径,细竹横斜,松木参天,茵茵幽凉。
景德镇手工制磁工艺多达七十二道,专业化程度强,分工细致,工序紧扣,早在明《天工开物》中已有记载。
手工制磁工艺最主要的包括拉坯、利坯、画坯、施釉和烧窑五道,20__年它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这个古窑内,所有的传统工艺都得到保存和再现。
跨过第二道门堂,进入古窑作坊。作坊呈长方形四合院状,中间的青砖空地,架了很多正在晾晒的初坏,空地周围一圈排水沟,回绕空地的是主要工序的作坊,顺序相连,显示了古代官窑的合理布局和成熟的工艺流程管理。
瓷坯的制作先由拉坏开始,工匠利用双手在飞旋的车盘上把瓷泥拉制成粗坯。
初坯拉好以后,放在一块狭长的料板,在工位上方的坯架上阴干至半干半湿,便可进行印坯工艺的操作。
印坯,就是对初坯体内外侧及底部定型的操作。
经过印坯的磁坏重新放到料板上,移到作坊中间空地晒坯架上露天干燥。
我发现每个晒坯架的下方都有一个水池,觉得有些不解。朋友告诉我,这是古作坊里的重要晒坯设施。水池和晒架一上一下,利用了空间,减少了占地。水是会蒸发的.,蒸发量随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而变化。天气炎热、干燥的时候,池内的水分蒸发加快,增加了上方晒坯区域的水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晒坯架上坯体的干燥速度,使坯体干燥不至于过快,这样坯体的收缩就比较均匀,在高温烧成时,可以减少或消除成瓷出现开裂的毛病。
小小细节,竟有如此讲究,令人在了解知识之余,对瓷器更有了一重神秘。
筛好的坯体勾上青花或粉彩,再均匀上釉,就可以窑内烧制了。
朋友热忱地慢慢相陪,不时从旁指点介绍。
在一排排古朴的木架和磁坯之间,随着我们视觉和步履,幼滑温润的磁泥,不断变换了形象,散发出迷人的光彩。
穿过制坯作坊,眼前又是一片幽静开阔的院落,一排青泥色外墙的古朴建筑安静地立在其间。拾级走上残漏的青石台阶,苔痕黛冷,松林苍翠,古意怏然。朋友说,这就是宣化古窑烧制原址,并且至今还在生产景德镇特有的手工磁。
古窑在构造、砌筑技术及烧成工艺方面具有许多独特和巧妙之处。全窑不用一块耐火材料,而只用普通的粘土砖,就能使窑体经受住1300℃以上的高温。不仅从力学角度考虑到了窑体各部位的受力情况,而且从热力学角度上考虑整个窑体的高温烧磁工艺。
古窑以松柴为燃料。前段温度高火力强,用来装烧高级细瓷和高温颜色釉瓷;中段温度略底,用来装烧普通细瓷;后段低温区,用来装烧普通瓷和低温颜色釉瓷。这样就能同时烧制粗精不一的各类瓷器了。
古代烧窑,没有任何机械与测温仪器,一窑的瓷器能否成功,全在把桩师父一人。
顺着朋友的指引,我们看到窑顶上方的一个小圆孔。朋友介绍说,烧窑的时候,这个小孔上用一个小碟子盖住,把桩师傅凭借唾沫在小碟子上的变化和反映来判断窑内火候。
当我们触手抚摸那些温润冰洁的瓷器,不禁叹为观止,千百年来这些精美的瓷器就是这么出炉的?!
景德镇瓷器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瓷质“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合称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
江西梅关古驿道导游词5
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梅关古道始通于秦汉,是古代沟通中原与岭南的五条交通要道之一。唐开元四年(公元720xx年),为适应当时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张九龄又奉诏另凿新道。
前后用了二年的时间,开通了一条宽1丈,长30华里,两旁广植松梅的大道。 江西母亲河千里赣江的上游,五岭之首大庚岭的北麓,有一个美丽如画的地方,青山巍巍,绿水长流,古道悠悠,雄关屹立;梅花漫漫,牡丹亭秀。这方灵山秀水造就了有“南枝花落,北枝始开”的千亩梅花奇观;有江南现存最长,最完整的千年梅关古驿道及古关楼;有充满怀古幽思情调的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的汤显视笔下南安府衙后花园牡丹亭十景;有江南最大的`明代寺庙群落——江南名刹丫山灵岩古寺;有集“险、奇、特”为一身的龙山瀑布群;有景色幽美的河洞热水温泉度假区;有令人留连忘返的钨都奇观——“雅丹沙漠城”和“地下迷宫”,有理学名字王阳明陨落纪念亭;有清纯玄妙的三江口原始森林;有奇花异草汇集的瑞香花卉生态观赏园;有湖光山色俱美的油罗口风景区;有陈毅元帅隐蔽处……诸多景观韵味隽永,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向往的旅游胜地。
江西梅关古驿道导游词6
梅关古道梅岭的得名相传是根据南迁越人首领梅绢的姓氏得来的。在战国时期,中原战乱不堪,大批越人迁往岭南,其中一支以梅绢为首的越人,翻山越岭来到大庚岭上,被眼前的岭南风光所吸引,决定在梅岭一带安营扎寨,他们发扬了越人勇敢顽强、刻苦坚韧的民族传统,艰苦创业,使这带迅速兴盛起来。因为梅绢是首率队的拓荒者,后来又因破秦有功而受项王封为十万户侯,因此人们就把这一带称之为梅岭。梅岭在岭南经济文化发展史上起了重要作用。梅岭自越人开发后,成了中原汉人南迁的落脚点,中原文化逐步在梅岭生根开花,并向岭南传播开去。梅岭既是古战场,也是革命战争年代红军多次战斗过的地方,特别是陈毅同志带领部队在这一带坚持了三年游击战,并在临危之中写下了壮志凌云的《梅岭三章》,使梅岭的.知名度更高。
梅岭得名的另一说法是梅树多梅树,故称梅岭。梅岭的梅花树遍布岭南岭北,每到冬天梅花怒放,漫山遍野,成了梅花的世界。“庚岭寒梅”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四大探梅胜地之一,梅岭的梅花有两个特点:其一,据《南雄府志》记载:“庚岭梅花微与江南异,花颇似桃而唇红,亦有纯红者。岭上累经增植,白者为多。”其二,由于岭南岭北气候的明显差异,出现了南枝先开,北枝后放,界限分明的奇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登梅岭赏梅赋诗云:“梅花开尽杂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不趁青梅尝庚岭寒梅煮酒,要看红雨熟黄梅。”他从岭上梅花到古道行人,从梅花开放到花落、梅熟都作了生动的描绘。
梅关古道被两峰夹峙,虎踞梅岭,如同一道城门将广东、江西隔开。南雄梅关历来是南北交通要通,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史称南雄“居五岭之首,为江(西)、广(东)之冲”、“南北咽喉,京华屏障”。南雄的县名也与梅关有关,南雄乃南粤雄关,而雄关指的就是梅关。现存的关楼建于宋嘉佑年间,为砖石结构,古朴雄伟。明万因年间南雄知府蒋杰在关楼上立匾题刻,北面门额署着“南粤雄关”四字,南面门额则写着“岭南第一关”在关北侧,有一块高2.4米、宽1.4米的石碑。上刻“梅岭”两个楷书大字,每字约6平方尺,字体刚劲有力。这块碑为清康熙年间南雄知州张凤翔立。关楼两侧有一对联“梅止行人渴,关防暴客来”。
【江西梅关古驿道导游词】相关文章:
江西导游词05-15
江西的导游词01-27
怀柔河防口村古关2017迎春活动06-25
玉门关导游词08-13
江西最新导游词08-21
江西宜春导游词08-23
江西庐山的导游词11-22
江西婺源的导游词02-16
江西庐山导游词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