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时间:2020-12-13 13:55:03 调研报告 我要投稿

渔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篇一:开阳县渔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渔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为全面了解我县渔业发展现状,正确认识渔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岗位工作实际,笔者就近年来全县渔业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总结分析当前渔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下一步发展建议,为政府和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研究制定渔业发展措施、推进全县渔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一、开阳渔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一)渔业发展主要指标

  20xx年,全县水产品总量完成313吨,其中:淡水养殖产量272吨,淡水捕捞产量41吨,实现渔业产值376万元(现价)。稻鱼养殖面积316公顷(其中:稻田生态渔业176公顷),稻鱼总产106吨;全县淡水养殖总面积250.47公顷(其中:池塘养鱼14.47公顷、山塘养鱼57.33公顷、水库养鱼178.67公顷),成鱼产量分别56吨、32吨和78吨。

  (二)发展特点

  1、宜渔水域快速增加,渔业发展潜力显著增强

  (1)是全县现有小型以上水库32座(其中:小一型10座、小二型22座),总面积4589.2亩,水库库容量3175万立方米;

  (2)是正在启动实施白安河、毛竹林等3座小一型水库和詹家湾等4座小二型水库建设,又可以增加水库面积1629亩、新增水库库容量1240万立方米;

  (3)是构皮滩、大花、格里桥、南江、紫江等5个电站将相继建成,5年内开阳将形成总面积32.12平方公里的淹没区,新增水面48795亩(其中:构皮滩水库—开阳库区40935亩、大花电站—开阳库区2365亩、格里桥电站—开阳库区1757亩、南江电站库区1318亩、紫江电站—开阳库区2420亩),可新增加库容量19.48亿立方米。5.5万亩大水面为开阳渔业产业化发展创造了条件,发展潜力显著增强。

  2、池塘、山塘、水库养殖发展步伐加快

  近年来,随着渔业养殖比较效益变化,开阳渔业养殖结构逐步调整,从20xx年以前以稻田养殖为主逐步调整为以池塘、山塘、水库养殖为主的结构模式,2008年,池塘、山塘、水库养殖面积增加到250.47公顷,水产品产量达166吨、占养殖产量的61%,总产量的53%。

  3、特种养殖起步,设施渔业从无到有

  20xx年,我县申请国开资金实施《开阳花梨田坝大鲵养殖小区养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新建大鲵养殖房280平方米、专用养殖池100口、配套饵料鱼养殖池塘1560平方米,饲养大鲵170尾。该小区建设标志着我县特种养殖已起步实施,设施渔业从无到有。此外,通过考察选址,冯三双山、双流三合等地有流水资源,为下一步特种水产养殖开发创造了资源条件。

  4、执法力度加强,渔政管理工作有新的突破

  (1)是自20xx年起,连续实施“乌江流域—开阳段”春季禁渔管理、开展非法捕捞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渔业违法行为,实施天然水域渔业资源及环境保护;

  (2)是通过市场检查和质量抽检等形式,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以保障水产品消费安全;

  (3)是通过养殖宣传、兽医经营户培训以及开展水产养殖用药专项检查等形式,实施渔业生产投入品监督管理以保障水产品生产安全,我县渔政管理工作有新的突破。

  调查统计:5年来,渔政部门共立案查处渔业违法案件26起,行政处罚37人,没收电鱼机等作案工具多台,罚款5000元;实施市场水产品质量抽检17批次,抽检水产品52样次,样品检测全部为阴性;开展渔业投入品宣传17次,专项检查46次。

  5、开展增殖放流活动,启动天然水域渔业资源保护

  自20xx年起,我县连续实施了天然水域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在清龙河“十里画廊”水域累计放流鱼种达220万尾,并实施河段承包管理、春季禁渔管理、非法捕捞专项整治行动等措施,开展天然水域渔业资源的恢复与保护工作,天然水域渔业资源枯竭得到遏制,并出现恢复势态。

  6、县级渔业服务机构逐步完善

  在建立健全渔业公益性服务机构—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的基础上,于20xx年成立了赋予管理职能的县渔政执法大队,于20xx年成立了赋予渔业生产安全职能的县渔业船舶检验站,县级渔业服务机构逐步完善,为下一步渔政管理、渔业安全监督和渔业生产服务体系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二、渔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基础薄弱、宜渔水域资源利用率低

  目前,开阳县渔业以池塘养鱼、山塘、水库养殖为主。但养殖品种单一、养殖管理原始粗放,效益低下,水域开发利用仅为27%,资源利用率低,而且渔业生产总量小、渔业产值仅占农业总产值的0.0027%,全县渔业发展落后。

  (1)是全县无鱼种繁殖场,县内使用的鱼种全部依靠外进,鱼种繁育体系缺失,成为我县渔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2)是在网箱养殖等产能较高,价格优势明显的集约化养殖产品的冲击下,造成大部分养鱼户因亏损而放弃养鱼,水产部门多年引导和培植的稻鱼工程以及池塘等水面闲置较多,宜渔水域资源利用率低。

  (3)是渔业生产总量小,与市场消费需求量相差甚远,全县各集贸市场大量冲斥着从县外调进的商品鱼,全县渔业发展严重制后。

  (二)生产手段落后,渔业产量效益极差

  由于水产养殖技能普遍欠缺,绝大部分水产养殖户管理原始粗放,渔业养殖单产极低,效益极差。

  (1)是养殖品种单一,具有价格优势的名优品种养殖微乎其微。有近70%的养殖水体仅养了一两个品种,大多数为鲤鱼、草鱼,且放养量不足、投放的鱼种规格偏小,水体利用率低,单位产量小;

  (2)是投放的饲料原始,并且严重不足。通过调查,有相当一部分养鱼户养殖过程中不投放饲料,成为典型的“白水”养鱼,而投饲的养鱼户也大都选择畜禽粪便、饲草等营养成分低的饲料,选用专用颗粒饲料的极少,全县鱼用颗粒饲料年销售量不到5吨,目前我县尚无一家鱼饲料经营店;

  (3)是养殖技术落后,管理粗放,因水质管理不当造成的死鱼事件时有发生。

  (三)设施渔业近乎空白,名优养殖开发不力,渔业结构调整停滞不前 一是除2008年建成1个大鲵养殖小区外,再无其它设施渔业项目建设,县内设施渔业近乎空白,集约化水产养殖更是无从谈起;二是虽然水产技术部门曾经开展过云斑鮰、斑点叉尾鮰、克氏鳌虾等名优品种的试验示范养殖,但未能得到推广应用,县内水产养殖仍然停留在常规品种上,名优水产品开发不力,渔业养殖结构调整停滞不前。

  (四)执法装备缺乏,渔政管理工作滞后,资源环境保护和渔业安全生产无法保障

  我县渔政管理工作滞后,除了有渔政执法队伍不完善、渔政执法人员缺乏原因外,还有渔政执法装备缺乏,执法条件落后等因素。天然水域春季禁渔管理、非法捕捞专项整治、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渔业生产投入品监管、渔业船舶检验等都无法到位,渔业资源环境保护和渔业安全生产无法保障。

  调查统计:自20xx年县渔政执法大队成立以来,县财政没有安排过渔政执法经费,也没有添置过任何渔政执法装备、水产品整理检测设备和渔业船舶检验设备。

  (五)服务体制机制不健全,先进适用水产技术推广不力,渔业发展缺乏科技支撑

  (1)是渔业科技服务体制不健全,县级水产技术推广机构是水产站、渔政执法、渔船检验的三合一综合站,加挂牌子,却不增加编制,而乡级则无水产机构,出现水产技术服务体系断层;

  (2)是水产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现全县农业系统水产专业技术人员仅有4人,乡镇无法配备专职水产技术人员;

  (3)是水产技术宣传普及不力,大部分养鱼户无水产养殖技术,生产盲目,水产乡土人才稀缺。全县渔业发展缺乏科技支撑。

  调查发现:全县仅有的4名水产专业技术人员,而且还有两人工作不在岗。

  (六)投入机制不完善、且投入严重不足,渔业发展缺乏动力

  多年来,由于县、乡政府对渔业发展的投入近乎空白,长期投入缺失导致产业基础薄弱、渔业经济总量小、人才稀缺、渔业科技无法提高、产业发展停滞不前,渔业发展缺乏动力。

  调查显示:自19xx年成立水产站以来,县乡对渔业发展的投入为零,使我县的渔业发展水平已经远远落后于周边区县。

  三、下一步发展建议

  (一)充分利用构皮滩等5个电站相继建成在开阳形成近5万亩大水面资源契机,科学制订《开阳县渔业发展规划》,实施大水面健康养殖和集约化网箱养殖,把开阳库区定为为“贵阳市名优水产品网箱养殖基地”, 加快渔业基础设施建设,为渔业快速发展创造条件,做大作强开阳水产业

  (1)是科学界定各水域养殖功能、合理布局各水域养殖类型、科学确定各水域养殖容量;

  (2)是积极推广渔业新品种、新技术,优化渔业养殖结构,提高渔业经济效益;

  (3)是根据《渔业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实施《水域、滩涂养殖使用证》审核管理,规范渔业养殖行为;

  (4)是在开阳港设立渔业专用码头、修建水产品交易市场1个在花梨乡翁昭村新建面积200亩的水产苗种繁育基地和50亩的天然鱼类驯养繁育基地,加快渔业基础设施建设,为渔业发展创造条件。

  调查测算:到20xx年,最终实现年生产水产品5000吨(其中:养殖产量4600吨、天然水域捕捞产量400吨),年创渔业产值7200万元(静态值),使渔民通过渔业养殖增收致富的目标。

  (二)加大渔业水域环境保护力度,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确保养殖健康,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1)是严格按照水面1‰的自净环保比例设置以名优水产品为主养品种的投饵型网箱养殖。按照水面1%的比例设置投饵型网箱养殖,以加强渔业水域环境保护,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2)是加强水生动物病害监控工作,制定《开阳县水生动物疫病防控应急预案》及实施方案,指导渔民预防控制水生动物病害。

  (3)是开展水生动物及其产品的产地检疫工作,有效控制疾病传播,确保渔业健康养殖。四是加强渔业生产投入品监督管理,加强渔业水域环境保护,提高我县水产品质量,确保渔业可持续发展。

  经过评测:全县大水面投饵型网箱养殖设置总量在40亩以内,不投饵型网箱养殖设置总量在400亩以内。

  (三)完善渔政管理执法装备、提升渔政管理能力,确保渔业生产安全

  (1)是结合我县天然水域广、库区水域面面积大(5万亩),库岸线长,渔政执法和水上安全救护涉及面广、任务艰巨的实际情况。尽快落实构皮滩水域中型多功能(含水上救护功能)的渔政执法船1艘、渔政执法快艇1艘、执法车1辆以及相应的渔政通讯、渔政宣传和渔政执法工具。大花水库—开阳库区配备渔政执法快艇1艘,及相应的渔政通讯、渔政宣传和渔政执法工具配备,完善渔政管理执法装备,以迅速提升我县的渔政管理能力,保障大水面渔政管理的需要,

  (2)是依法实施全县天然水域捕捞许可管理,指定水域、按捕捞限额规定作业捕捞。全县《捕捞许可证》核发数量严格控制在40个以内,年许可捕捞总量控制在400吨以下,以保护天然水域鱼类资源;

  (3)是“三证”管理渔业生产用船和渔业捕捞船舶,确保渔业船舶生产安全。

  调查测算:按每1000亩天然水域水面为1个作业单位核发捕捞渔船登记,全县《捕捞许可证》核发数量在30个以内。

  (四)培育渔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快渔业产业化建设

  (1)是培育和扶持渔业经营合作组织,引导、鼓励、支持渔业生产者组建渔业养殖协会、渔业经纪人营销协会等,逐步建立和完善全县渔业互助合作组织,加快渔业经营组织化建设,逐步实现全县渔业产业化发展目标。

  (2)宣传、动员、引导渔民参加“全国船东互保”保险,增强渔民应对市场风险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保障我县渔业稳定发展。

  篇二:关于我县稻田养鱼的几点思考

  稻田养鱼是把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有机结合起来的'立体生态农业的生产方式,它符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循环高效的农业经济发展要求。稻田养鱼实现了在同一稻田内既种稻又养鱼,稻田养鱼、鱼养稻,合理地改善了水稻的生长发育条件,促进了稻谷的生长,实现稻鱼双丰收的目标,收到了“一田多用、一水多用、一季多收”的最佳效果。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有效地节约了水土资源,改善了土壤通透性,提高土壤肥力,控制了水稻病虫害。它具有投资少、收益大、见效快、增粮、节地、节水等优点,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使广大农民尽快富裕起来的有效途径。因此,xx县具有丰富的梯田资源优势,稻田养鱼是当地人民对其所处生存环境的积极适应与能动创造,在xx县发展稻田养鱼,既符合县情,又符合效益原则;既可以与xx生态环境相适应,又能与当地社会文化运作高度协调,有着特别的现实意义,的确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和研究任务。

  一、xx稻田养鱼的现状

  xx县是一个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四位一体的国家级重点扶持县。全县国土面积2189.88平方公里。总人口3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4.75%,世居哈尼、彝、汉、傣、苗、瑶、壮七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8%。20xx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2.49亿元,财政总收入8022万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20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50元。境内一般海拔高200—1900米,平均气温17.1℃,年降水量1113毫米,无霜期271天。总幅员面积2189.88平方公里。在海拔1600米至800米的地区,全县有大小河流上千条水面达50万亩,且水质良好,符合无公害稻田养鱼标准,有利于渔业的发展。

  xx县有19万亩连片的梯田资源,无平川坝子,稻田养鱼历史悠久,建国前就有部分哈尼族、彝族、傣族等民族群众利用稻田进行养鱼的习惯,但均采取粗放粗养方式,单产低,多为自食,不成商品生产。20xx年实施稻田养鱼工程示范项目1600亩,落实在新街、胜村、牛角寨等三个乡镇四个点,已完成投放鱼种工作。全县养鱼面积64450亩,圆满完成计划,同比增长7.47%;水产品产量2500吨,同比增3.31%;生产鱼苗400万尾、鱼种80吨,与去年相比分别增长33.33%和31.15%;投放鱼种248吨,同比增长9.25%。

  1、加强领导,增加投入。

  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建设和谐社会的工作中,稻田养鱼在保证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效、提供安全优质水产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各级党委、政府将推广稻鱼工程作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农民增收的亮点来抓:

  一是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县、乡、村层层签订合同,做到责任明确,专人负责,奖惩分明;成立领导小组协调稻田养鱼项目资金、物质,制定技术方案,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咨询服务和鱼苗鱼种调供等事务;形成了以政府组织协调,业务部门牵头实施,农民投工投劳受益的网络化管理体系。

  二是措施有力,各乡镇围绕实施稻田养鱼项目相应出台了一系列推动政策,把稻田养鱼作为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措施来抓。

  三是加大扶持,各乡镇党委政府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仍然克服困难,增加投入。

  2、扩大面积,农民增收。

  一是扩大了示范养殖范围,增加了项目区农民收入。xx县通过水产技术部门大力开展稻田养鱼技术推广工作,从20xx年开始,连续八年承担实施省级“稻田养鱼工程示范村”项目,共实施稻田养鱼工程示范面积7385.9亩,涉及农户2661户,受益人口11970人。项目涉及14个乡镇,43个村民小组。示范工程共投放规格30克以上的鱼种106821.7公斤,平均每亩投放14.5公斤,共产鱼553.94吨,平均亩产75公斤,比常规养殖亩产17.6公斤增57.4公斤,并实现稻谷的增产。

  二是综合利用,提高了社会效益。发展稻田养鱼,能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收到“一多两用、一水多用、一季多收”的好效益,稻田养鱼使项目区水稻平均单产增5%,保障了水产品市场的有效供给,丰富城乡菜篮子,改善人们的膳食结构,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推动了苗种场的发展,带动了农家乐等休闲渔业及旅游业的发展。

  三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了生态效益。稻田养鱼具有减少田间杂草,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通透性,降低水稻病虫害,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等优点,种养结合的生态模式能使稻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向有利的方向发展,并且随着稻田养鱼的推广和普及,缓解了天然水域野生渔业资源的压力,保护生态环境,从而获得较好的生态效益。

  3、稻田养殖向深度和广度扩展。一是养殖区域不断向宜渔区域扩展。沙拉托乡通过推广稻田养鱼技术,解决了山区半山区吃鱼难的问题。

  篇三:201x渔业热点问题解答

  1、我市在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方面采取的措施及水产品质量安全的现状如何?

  近几年来,我们认真贯彻实施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严格执行《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大力推行无公害水产养殖技术标准,全面开展无公害基地建设,加强苗种生产管理和水生动物防疫检疫,强化渔药、渔饲料使用监管,查处经营、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药物及不符合规范的饲料、饲料添加剂的行为,开展水产品质量监测,促进了养殖水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近几年对生产基地和水产品市场的水产品质量抽检结果表明,全市养殖产品无药残超标,不带特定疫病,抽查合格率达到100%。

  2、国家规定的水产品抽检中不得出现的药残品种有哪些?

  在水产品生产过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 5071-2001)规定的32种禁止使用的药物都不得检出;目前,在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风险检测中,对上市鲜活水产品质量安全药残抽检检测主要是:孔雀石绿,氯霉素,硝基呋喃类代谢物(呋喃唑酮),霍乱弧菌。

  鱼饲料质量监控抽检中不得检出添加剂主要是:已烯雌酚、喹乙醇、瘦肉精。

  3、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的行政许可有哪些?办理程序怎样?

  目前,我市渔业行政管理中办理的行政许可有5 种:

  (一)江河渔业捕捞许可

  按照《渔业法》规定,在江河、湖泊等天然水域从事水生动物、水生植物采捕作业的单位或个人,须向船舶登记所在地县级以上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捕捞许可证,同时还规定在批准发给捕捞许可证时,应有渔船检验证书和渔船登记证书。

  (二)水产种苗生产许可

  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实施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生产水产种苗的单位和个人,应向县级以上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并发给水产种苗生产许可证后准予生产。

  水产种苗生产许可办理程序:向县级以上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发证机关接到申请后对其生产条件和技术条件等进行综合审核,30日内完成核发,不予许可的要书面通知申请人。

  (三)水域养殖许可

  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实施办法第十一条规定,使用全民所有的水域、滩涂,从事养殖生产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依据申请领取养殖证。农业部《完善水域滩涂养殖

  证制度试行方案》要求,集体所有或全民所有由农业集体经济组织使用的水域滩涂,承包人按规定签订承包合同后,到所辖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进行注册登记,领取养殖证。

  发证程序:

  ①申请。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填写申请表,单位提交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的资信证明材料,养殖技术条件说明等。②审核。发证机关审查申请材料并会同有关单位人员进行现场勘验,确认标界,核实有关情况。

  ③批准。发证机关收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完成审核,对符合规定的,报请有审批权的人民政府批准,颁发养殖证。

  (四)水生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经营许可(如前所述)。

  (五)国家和省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 国家及省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应有适宜驯养、繁殖水生野生动物的固定场所和必需的设施,必需的资金、人员和技术、设备。其办理程序是:

  ①申请单位和个人提供上述情况的书面报告。

  ②县级渔行政部门提出初审意见,属国家二级鱼类和省重点保护的,报市渔政部门审核后转报省水利厅批准,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由省转报农业部批准。

  4、渔业资源保护措施有哪些?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以及四川省关于这两部法律的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为维护水生野生动物资源正常繁衍和水域生态环境,促进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及渔政管理机构主要采取以下保护措施:

  (一)实施江河渔业捕捞许可制度,严格控制捕捞渔船数量;

  (二)对国家和省重点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经营利用实施许可证制度;

  (三)每年2月1日至4月30日,所有天然水域实施春季禁渔制度,禁止一切捕捞作业(包括游钓);

  (四)对重要的渔业资源水域,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禁渔区,禁渔区内常生禁止一切捕捞活动;

  (五)禁止炸鱼、毒鱼、电鱼及禁用的渔具渔法捕鱼;

  (六)有条件的地方开展人工放流鱼种增殖渔业资源;

  (七)加强水域环境监测,水环境治理,严禁污染渔业水域;

  (八)在天然江河修建电站、建闸筑坝或其他水下工程作业,对渔业资源的影响,建设单位应采取补救措施,并给予必要补偿。

  5渔业资源保护的效果如何?

  渔业法颁布以来,我市依法建立了市、县(区)渔政管理机构,深入开展渔业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实施渔业各项许可制度,严厉打击电、炸、毒鱼行为,处罚各种违章作业,查处水域污染,加强天然水域渔业资源保护。近几年,通过政府的水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渔政部门实施的人工增殖放流活动,我市渔业资源得到了有效的恢复,特别是在绵阳城区“三江”水域鱼类资源增长较快,保护效果非常明显,现在天气好时,每天在城区70公里的江岸上有数千根钓鱼杆游钓,有人钓到二十多斤重的鲤鱼、草鱼,这在以前是不可能出现的情况。

【渔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县留守儿童生存与发展状况调研报告09-18

青年思想状况调研报告12-05

心理状况调研报告范文03-20

女性创业状况调研报告10-20

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范文05-06

儿童健康状况调研报告12-21

女性创业状况调研报告范文10-17

药材发展调研报告02-07

企业财务状况调研报告05-20

单位养老保险状况调研报告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