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内部调研报告

时间:2020-09-02 10:58:29 调研报告 我要投稿

科技部内部调研报告

  新能源部分产业过剩就像两条腿走路,左脚走太快不怨左脚,右脚应该迈快一点。

科技部内部调研报告

  本报记者获悉,由科技部部长万钢亲自布置的两份内部调研报告已经完成。这两份报告以多晶硅提纯和风机设备设计规划产能与实际产量的比较,多组数据证伪了新能源产业过剩的说法。

  本报记者获得的一份报告的相关数据显示,2009年行业预计多晶硅产量1万7000吨,将生产3.5Gw光伏电池,预计需要消耗3.5万吨多晶硅,扣掉国内产量,还需要进口1万吨。

  不仅科技部对工信部关于对多晶硅过剩问题有不同判断,“国家能源局也是不同意过剩这个结论的,发改委内部对过剩问题也有不同看法。”

  但9月26日,由发改委、工信部等10部门联合发布的抑制产能过剩的若干意见表示,多晶硅是信息产业和光伏产业的基础材料,属于高耗能和高污染产品。

  多部委意见中表述的数据显示,从生产工业硅到太阳能电池全过程综合电耗约220万千瓦时/兆瓦。2008年我国多晶硅产能2万吨,产量4000吨左右,在建产能约8万吨,产能已明显过剩。

  这让刚刚起步的新能源产能陡然陷入过剩风波。

  非但不过剩反有万吨缺口?

  科技部下属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也向记者表示,将向国务院递交材料,反对多晶硅过剩说法(注:太阳能级晶硅以多晶硅为主,单晶硅仅有极少量)。因石的另一个身份是国务院参事、国家科技部原秘书长,石的报告能直达国务院高层。

  “实际上我们的新能源发展刚刚起步,前景非常广阔。我国风电和太阳能资源丰富,开发利用的比重还比较低”,月28日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表示。

  “老早万钢部长就在系统内表态了,多晶硅和风机设备并不过剩。”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常务理事、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所长崔容强向记者透露。

  科技部下属的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以下简称战略研究院)目前承担了科技部对新能源是否过剩的调研。战略研究院报告负责人,该院产业经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刘峰称,“科技部内部已就过剩问题正在展开深入的讨论。”

  不仅反对过剩论,报告坚持,晶硅生产能力不仅没过剩且尚存在缺口。

  本报记者获得的科技部战略研究院的调研显示,虽然我国晶硅产能扩张很快,但由于建设周期以及市场波动的原因,晶硅产业一直存在供不应求的现象。2008年,我国多晶硅环节产量为4500吨,多晶硅需求却超过2万吨,这就意味着四分之三左右需求还需依靠进口来满足。

  据其测算,如果2009年国内的光伏电池产量即使保持在2008年2300兆瓦的水平,按照每兆瓦光伏电池需要12吨晶硅的行业平均水平计算,共需2.8万吨多晶硅。据估计,2009年国内多晶硅产量有可能突破1万吨,这意味着还至少需要进口近2万吨多晶硅,才能满足国内的生产需求。

  一般理解,大型企业希望政府提高准入门槛,倾向于表示产业过剩,但国内一家大型多晶硅企业则站在反对过剩的一方,对记者表示,“多晶硅并没有过剩,但低端产品有在亏本销售。2009年中国多晶硅全部产量才1万多吨,每年还要进口很多吨。今年上半年,国内上市的光伏企业利润都不错”。

  刘峰告诉本报记者,目前产能过剩论者的主要观点是,在高利润驱动下,过热的投资拉着多晶硅产能一路向上,从2001年的80吨,连翻数个跟头,冲到了2008年的4500吨。且目前在建总产能可能在8万吨以上,明显过剩于当前2万吨左右的需求。

  常州天合光能运营总监邹西原向记者透露,很多企业设备上了,但并没有完全开工。“大厂很可能在明年上半年都还蛮热的,小厂的订单都已经接到11月,当时银行贷款都下来了”。

  邹西原说,这是短期现象,但是多晶硅产能过剩可能因此进入高层关注视野。

  过剩的由来:又是统计口径

  “9·26”通知对于行业的影响立竿见影。一位接近法改委的人士告诉本报记者,“银行听到过剩消息,马上就开紧急会议,对相关企业进行限贷”。

  该意见要求新建多晶硅项目规模必须大于3000吨/年,占地面积小于6公顷/千吨多晶硅,太阳能级多晶硅还原电耗小于60千瓦时/千克。

  这些苛刻的条件对先进入的大企业有利,但也直接抑制了新能源产业的市场准入。这也让多晶硅产业何以国家部委相关部门彼此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备受关注。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新能源协会负责人说,主要因为统计口径和出发点不一样。工信部是按照设备和工业途径,更多看到的是设备产能和规划产能。工信部报告的调研单位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很多数据都来自国家发改委。发改委又是按立项来统计。

  他举例说,四川一个大型多晶硅项目,设计产能是1万吨多晶硅,经济危机之后,连年产1000吨都开工不了。发改委按照立项来统计,科技部统计的是实际运转的开工的项目。“可研和设计产能转化为设计产能还早着呢。”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则认为现阶段多晶硅并不过剩。王列举的数字是:2008年中国多晶硅需求是25000吨,实际国内只生产了5000吨,还有80%是进口。目前虽然公告已经立项的项目,大概有50多家,但是实际上2009年开工的'企业只有26家,真正在2009年出产品的只有14家,今年产量预计在2万吨左右。

  “按国际上的经验,多晶硅即便是过剩也是阶段性过剩。2009年到2011年3年间,过剩,但是到2012年以后,又是新一轮的供不应求”,王斯成说,“市场需求还有很多不确定性。今年到底能生产多少,现在还说不准。而且今年3季度以后,太阳能电池形势已经明显好转。”

  争论过剩和不过剩,一些企业并不为所动。国内大型多晶硅企业,重庆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姚公达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只对新建项目有影响,对我们这样的企业并没有太多影响。”而该公司近期也在筹备加紧美国上市。

  那慢一拍的右脚:电网瓶颈

  左脚走太快不怨左脚,右脚应该迈快一点。科技部部长万钢公开表示,电网上网就是新能源发展的那个右脚。

  “2008年风电有30%电力没上网,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国外技术上都没有问题的,就在中国有问题”,一位业内人士抱怨,作为产业链条的最末端风电上网的阻滞,由此上溯必然让上游环节如多晶硅等面临阶段性过剩难题。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风力发电都能上网,为什么太阳能发电不能上网,主要还是电网没有利益,没有动力在。

  财政部积极性也很高,最后自己出了个金太阳,但现在还举步维艰,补贴根本不够。企业做了几个示范项目,有的企业就说,投资放进去了,成本回收不了。

  科技部部长万钢此前表示,新能源,或是新兴产业的发展会有一个阶段性的、节拍的问题,“就像一个人走路,当你把左脚迈出去而右脚没跟上时,不能说左脚迈得太远,更重要的是要把右脚跟上去”。“比如最近风能投入比较多,上网就成为了一个问题,但如果要考虑风能在我们整个能源结构中所占有的比例数就可以知道它还远远不够”,万钢说。

  刘峰认为,晶硅“过剩”,并非“长板”(产能)太长,而是“短板”(国内需求不足和电网基础设施不完善)太短。

  2008年太阳能电池产量为2300兆瓦,国内安装仅为50兆瓦,98%左右出口国外。受此次金融危机影响,国外需求大幅下降,而国内市场迟迟未能打开,导致全产业链的经营状况都遭受重大影响,出现“过剩”。

  他解释,太阳能发电具有随机性和间歇性的特点,使得电网运行控制的难度加大,安全稳定运行存在较大的风险,因此,光伏发电很难进入现有的电网体系。同时,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较高,各国主要依靠补贴运行,而我国入网支持政策落实不到位。这两方面的原因导致国内需求这一瓶颈尚未突破。

【科技部内部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公司加强内部控制的调研报告12-21

高校调研报告01-27

地热调研报告01-24

手机调研报告01-20

简易调研报告01-19

灾区调研报告01-14

地勘调研报告01-14

传媒调研报告01-14

废钢调研报告01-14

机构调研报告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