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合肥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研究的调研报告

时间:2023-04-06 16:56:29 调研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推进合肥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研究的调研报告

  20**年11月,合肥被批准为全国第一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科技创新型试点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合肥跨越式发展的重大举措。三年多来,试点市建设受到广大政协委员的高度关注。根据市委批转的《市政协2008年工作要点》,我们组织部分委员和有关部门同志,围绕推进合肥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听取了市创新办、科技局等部门的情况汇报,实地考察了示范区的建设情况,邀请8个职能部门、21位专家学者和企业负责人分别进行了座谈研讨,并赴上海、深圳、大庆等城市学习考察科技创新工作的经验。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关于推进合肥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研究的调研报告

  一、科技创新资源现状及试点市建设进展情况

  我市是较早确立科教兴市战略的城市之一。特别是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启动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围绕服务知识创新、突出企业创新、探索区域创新,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努力探索一条依靠自主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路子,总体呈现投入增加、实力增强、贡献提升、环境优化的良性发展态势,科技创新试点市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为工业立市战略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区域创新体系初步形成。

  (一)高校和科研院所数量众多,科教资源雄厚

  合肥拥有以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为代表的国家和省属科研单位76个;拥有中国科技大学为代表的各类高等学校59所,博士点171个。拥有国家同步辐射、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火灾科学等国家级与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0个,其中国家级4个。中科院等离子所已成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国际计划的主要参加单位。

  (二)人才资源丰富,智力优势明显

  我市共有两院院士31人,其中科学院院士24人,工程院院士7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和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人数,在中部城市均排序第一;从事科学和教育工作人员比例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每万人口专业技术人员数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2006年底在肥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人员9953人,其中科学家工程师 6473人。

  (三)知识创新活跃,成果丰硕

  近年来,在肥的科研机构、高等学校承担“863”、“973”和国家科技攻关等课题数百项,获得了大批科技成果及奖项。同步辐射和火灾科学研究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在《science》、《nature》上发表论文数多年来名列中部城市第一。“量子通信实验”、“可控热核聚变实验研究”等5项成果7次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十大新闻和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2007年全市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发展到51个(其中国家级5个),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2个(其中国家级2个),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12个(其中国家级5个);博士后工作站14个。2007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安徽省科技进步奖108项。通过企业自主创新,我市在语音合成、汽车与工程机械、家电制造、雷达制造、交通事故预防、生物医药、纳米材料、作物育种等技术领域形成在国内乃至国际具有领先水平的优势技术。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450 家,其中,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5家;上市高新技术企业13家。过亿元高新技术企业70家,过10亿元20家。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比重52.28%。

  (五)拥有自主创新品牌的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我市产业发展已形成了一批“龙头企业—产业链—产业群”相互衔接的特色产业集群。一是以江汽集团为主体的汽车产业集群;二是以美的、海尔、格力、美菱、荣事达集团为主体的家电产业集群;三是以叉车、日立挖掘机为主体的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四是以科大讯飞、四创电子、芯硕半导体、科大立安、易能公司、开尔纳米等企业为代表的微电子信息与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五是以丰乐种业、荃银高科、隆平高科、天禾农业、合肥绿宝为代表的(两系杂交水稻、玉米、小麦、油菜、西甜瓜品种)高新区种子产业园初步形成规模,以长丰草莓和肥西苗木为代表的农业产业逐渐形成特色,具有越来越强的品牌效应。

  (六)示范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经过努力,6.6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建成道路里程总计17.8公里,区域框架路网和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科技资源有效聚集,目前区内建成项目6个,在建项目20个,签约项目20个,合作开发项目4个,意向项目近百个,计划总投资86亿元。产业集群日益显现,机电产业园以光机电一体化为特色,兼具科研孵化、行政商务功能,集聚了一批电子类、机械类产品为主的中小科技企业。创新工业园以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为主,打造科技创新工程化平台和孵化基地,实现集约利用土地资源。软件外包园规划设计方案和项目可研报告已经完成。动漫产业园规划已经完成。

  (七)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来示范区进行专题调研,XX市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试点市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设立了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工作办公室,组建了示范区建设指挥部。下发了《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若干政策》、《XX市科技创新专项基金管理办法》、《XX市科技创新专项基金资本金投入实施细则》、《XX市科技项目风险投资损失补偿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制定了一批突破性的鼓励新型工业化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为试点市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强效能建设,转变工作作风,为试点市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服务环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科教优势不等于经济优势,二者的有效结合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调研中了解到,我市丰富的科教优势并没有真正转变为经济优势,科技创新资源亟待合理配置与有效整合。

  (一)产学研联合的体制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健全

  试点市建设以来,市委市政府积极推动高校科研院所成果转化,探索促进产学研合作模式。但是,长期条块分割的局限,落后观念的影响,加之缺乏促进产学研合作的配套政策和协调机制,目前企业尚未真正成为联合创新的决策主体、投入主体、利益主体和风险承担主体。产学研合作的重心没有落到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人才、成果、设备等资源优势难以向产业有效聚集。

  (二)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长期以来,科技与经济的脱节,制约了我市科技创新的进程。一方面是高校、科研院所更多关注国家重点项目和科研任务,其科研成果与地方经济结合不紧,转化率不高;另一方面,我市科研成果转化始终没有走出“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尴尬局面,有相当一批科研成果是在外地实现转化的。

  (三)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作用有待于进一步发挥

  我市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规模小,社会公信力不高,存在体制机制政策障碍,对于区域创新和科技发展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难以适应市场需求,为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高水平的服务。科技中介服务从业人员中,综合素质普遍不够高,特别是复合型人才更是缺乏,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四)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风险投资机构发育缓慢,对高新技术企业投入不足。全市现有风险投资机构8家,资金总额52.8亿元,总量偏小。同时风险意识较强,运作手段趋于保守,大投小不投,强投弱不投,后投前不投,零风险投有风险不投,科技风险的投资和退出机制没有形成。多渠道、社会化的投融资体系仍需完善,孵化的中小创新企业融资难问题没有根本解决。

  (五)高层次人才仍然紧缺

  总体上说我市人才资源丰富,相关的人才统计指标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但具有战略决策能力的企业家和高素质、高层次、高水平的复合人才以及高技能的职业技师仍然缺乏,企业普遍感到人才饥渴。

  三、几点建议

  今年年初,胡锦涛在安徽考察工作时强调,“只有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始终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增添发展的新优势”,并要求“安徽教育资源比较丰富,科技实力比较强,应该在自主创新方面有更大作为”。建设科技创新试点市是实现合肥跨越式发展的最佳途径,是我市发展中难得的机遇与后发优势。科技创新试点市建设是国家赋予合肥的艰巨任务,也是合肥跨越式发展的迫切要求,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前不久,中国城市创新能力科学评价课题研究组发布了2006至2007年度中国城市综合创新能力综合测评结果,地级以上城市排名前10名的为XX市、XX市、XX市、XX市、XX市、XX市、XX市、XX市、XX市、XX市。今年6月12 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深圳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市。由此可见,创新热点城市的不断涌现,科技创新活动的风起云涌,使合肥的试点市建设形势更加严峻,面临的压力更为巨大。为使我市在国家创新体系中能够发挥引领作用,我们一定要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视察安徽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举市而为,围绕试点市建设总体目标,以知识创新体系为源头,以技术创新体系为主体,以创新服务体系为保障,形成科技资源配置合理,科技人才辈出,体制运行高效,创新能力倍增,具有合肥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以资源整合为重点,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1、强化创新协调功能。目前,市创新办承担了试点市建设的大量协调性工作,人员少任务重,特别是每年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教育部、财政部、中科院等单位参加的部际会议,协调任务更是繁重。因此,加强试点市建设的领导力量和办公室建设十分必要。同时,应强化试点市建设的目标与责任管理,每年年终应召开一次政府专题常务会议,对试点市建设当年任务分解完成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对各部门的相关工作实施绩效考核。

  2、强化校(院)地合作机制。建立领导联系高校院所制度,加强与高校和院所的信息沟通,促进产学研合作,调动高校和院所参与试点市建设的积极性;建立高校专家组、博士团与企业对话互动机制,开展现场技术咨询、成果转化、技术培训,构建高校科技资源参与合肥试点市建设的无障碍通道。

  3、强化科技交流机制。搭建区域技术成果和交流合作平台,积极探索构建省会经济圈、合淮同城化的区域创新协作联动机制。建立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联席会议机制,加强与长三角城市的科技协作,在创新资源、创新人才上打造区域一体化体系,使合肥成为区域创新合作交流中心。加强与国内外广泛的科技合作,将试点市建设融于国际创新实践之中。

  (二)以打造战略联盟为抓手,构建产学研合作机制

  1、加速打造产学研创新合作联盟。加强制度创新,打破条块分割,在科教资源整合与利用上探索经验,促成校(院所)企共建基地;瞄准重点产业,集中优势资源,引导建设一批校(院所)企双方形成开发、生产、销售紧密结合的产学研战略合作联盟,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研发机构,搭建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施设备协作平台,针对产业发展重大关键技术开展联合攻关。

  2、提高科技成果就地转化能力。发挥现有科技资源优势,以创新示范区、高新区、经开区和蜀山科技园等为依托,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打造具有合肥特色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进一步优化税收、金融政策,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我市的成果转化,促进高新技术的产业化。积极加强与国家相关部委的联系,争取更多项目落户合肥,提高科技成果在我市的转化率。创新科研人才组织机制,打破单位界限,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提升重大科研项目攻关能力,催生有重要影响的原始性创新成果在我市更多涌现。

  3、强化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建立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进一步发挥科技社团在产学研合作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围绕新兴交叉学科和区域高科技人才相对积聚的优势,组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装备制造等高新技术领域专业协(学)会。建议以政府授权委托科技社团履行区域科技规划、科技咨询、科技评价、职称评定、科技交流、科技奖励等社会服务职能,促进协(学)会依法依章开展考察、学习、培训、联谊等活动,促进协(学)会各成员单位之间的交流与联系,产生聚集效应,使各专业协(学)会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形成产学研联合互动的长效机制。

  (三)以创新基础设施为载体,打造资源整合平台

  1、完善科技服务平台体系。加强省市联动,全力打造中国(合肥)科技成果转化交易服务平台,强化科技成果的集散和交易功能,为我市以及国内外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技术产权的交易提供全方位的专业化服务。加强区域科技文献系统和科技资源保障系统建设,建立区域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尽快形成平台服务网络化。建设成果工程化研发与转化平台,培育和发展等离子体技术、激光检测等成果工程化服务平台,推进科技成果工程化研究,使我市成为国内知名的成果工程化技术转移基地。

  2、强化平台服务功能。实行注册费奖励、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国内外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进入平台为企业提供服务。进一步调动各类平台的服务热情,使其做到主动面向企业,为企业科技成果孵化、产业化、技术升级以及成果交易推广提供科研场所、测试设备、技术支撑、信息咨询服务,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四)以中介服务为桥梁,促进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1、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借鉴上海张江开发园区的政府花钱买服务的做法,对新成立的科技中介机构,实行注册资金全免,并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重点扶持和培养若干大型骨干科技中介机构,扶持现代金融、信息、科技服务业的发展。选择有优势的科技推广、技术中介机构,重点给予资金和技术信息上的支持。对现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进行整合与重组,促进不同科技中介机构的联系与合作。

  2、强化科技中介机构自身能力建设。加强中介服务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水平,规范行业管理,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与互动,建设科技创新服务网络体系。建立区域技术经纪人互动培训、资质互认机制,加强对科技中介机构现有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其整体素质。鼓励高校师生、科研院所及企业的科技人员从事科技中介服务,逐步培养一批兼具业务水平与服务意识的科技中介人才,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科技中介队伍。

  (五)以创新政策体系为支撑,优化科技创新环境

  1、完善扶持创新、引导创新的政策体系。深圳的自主创新之所以取得成功,离不开完善的政策体系支撑。近年来,深圳出台了多个文件和上百条政策, 涉及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以及产业导向、财政补贴、知识产权保护等各个方面,营造了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公共服务环境。建议我市对现有的政策进行一次梳理、修改和完善,形成对试点市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以及成果转化具有针对性和突破意义的政策体系,加速人才、资本、技术等创新要素的积聚。抓紧修订《XX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以法律的形式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保障。

  2、完善科技人才引进动力机制。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树立科学人才观。加大创新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畅通高层次人才进出口通道,不断优化调整人才结构。完善人才政策,积极营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环境。完善科技人才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人才信息政务平台,提高人才创新能力。进一步放宽人才引进条件,为企业引进人才提供服务,为引进各类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提供支持和便利。采取团队引进、项目开发引进等方式,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加大人才培训力度,鼓励企业建立内部长期培训制度,加快培养高水平研发人才、高技能生产人才、高层次管理人才,不断提高企业人员素质,不断提高企业创新能力。设立“XX市科技创新日”,开展区域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活动,奖励为科技创新试点市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各类人才,努力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创新创业、脱颖而出和各类人才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学习苏州等城市的做法,对高新技术企业引进战略性高层次人才,实行政府薪酬补贴的办法,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向我市聚集,努力将人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为合肥跨越式发展和科技创新试点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六)以示范区建设为先导,探索科技创新新经验

  1、完善示范区基础设施。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项工作。争取省政府早日批准“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示范区”及“示范核心区”的总体规划,把科技创新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对科研孵化用地给予计划单列,提前划拨,以便成片推进,集中布局。提高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尽快完善公交、水、电、气、通讯、员工宿舍等生活配套设施。

  2、完善企业研究开发奖励措施。建立科技开发准备金制度,鼓励各类企业对高科技产品的投入。实行有针对性的财政奖励政策,鼓励科技成果就地实现产业化。在示范核心区及拓展区范围内,对新入驻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自入驻之日起一定期限内,省级及以下部分的各类税收全额返还企业,免收省级及以下行政事业性收费,年审年检等有偿服务收费项目一律减半收费。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在示范区落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3、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支持企业积极申请专利,在专利技术的申请、授权、维护等各个阶段给予补贴,对重点专利技术的产业化实行专项扶持。有关部门要帮助企业制定专利规划,协助企业开展技术人员知识产权培训,引导企业开展专利工作并予以跟踪服务。鼓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校院所将科技成果在本地转化。

  4、完善政策执行的效果评估和反馈机制。制定有别于一般工业园区XX县区的考核指标体系,把创新环境的优化、创新能力、创新产出等绩效指标作为对示范区评价考核的重点。在不违反国家政策的基础上,促成上级有关部门放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执行标准。

  5、完善科技创新扶持资金体系。加大对示范区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在原先省、市财政每年7000万元扶持资金的基础上,建议省、市财政每年再拿出1亿元资金,支持示范核心区建设,支持区内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发展。设立产学研合作专项资金,鼓励我市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科技合作项目,奖励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设立专利技术转化和产业化资金,支持重大专利技术成果的产业化项目。进一步落实风险投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开展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制定科技从业人员的税收优惠政策,激发高新技术人员的创新热情。促进地方商业银行、金融机构与创新型企业开展资金合作,增加科技信贷品种,扩大科技信贷规模。鼓励担保机构对科技型企业的担保力度,促进科技型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设。

【推进合肥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研究的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新型社区调研报告11-03

特色城市建设调研报告07-23

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可持续发展调研报告范文06-21

推进内蒙古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03-16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四个城市建设调研报告08-13

双创调研报告 中国双创发展报告12-19

关于推进乡镇改革的调研报告07-25

新型农村社区调研报告12-03

新型社区调研报告 10篇11-03

新型城镇化调研报告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