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旧村改造向服务型社区转型的调研报告

时间:2020-12-14 18:22:29 调研报告 我要投稿

关于农村旧村改造向服务型社区转型的调研报告

  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的发展,农村旧村改造、社区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成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和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途径,居民对社区服务、社区安全、居住环境、文化生活、医疗卫生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社区建设的任务越来越重。如何科学民主地管理,打造服务型社区,让旧村改造的成果发挥更加充分,成为重要的社会课题。为了进一步加大社区建设工作力度,加快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全面提高农村社区居民生活水平,探索适合社区管理服务的新路子,我以任职村浚东为例就农村社区管理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采取走访、征求建议和意见、外出参观学习等形式,充分听取所在街道和社区居民不同意见。调研期间共走访街道部门5个,居民16户50人,外出参观学习2次,各拆迁还建村内部交流5次。在此基础上,本人经过认真梳理、总结,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关于农村旧村改造向服务型社区转型的调研报告

  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农村积极探索出了一条打造服务型社区的新路子。调研发现,农村社区化一方面统筹了穷村与富村的经济资源,一方面统筹了乡村和城镇的社会管理功能,无论在发展城乡经济还是实现有效社会管理方面都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一、社区基本信息

  (一)社区建设情况

  浚东社区位于平邑县城东1公里,西邻浚河,社区共有人口613户,2163人,社区两委干部4人,耕地面积1600亩。2012年浚东村被县委、县政府纳入县东城新区建设规划范围,3月23日,搬迁工作启动,用2个月的时间,共搬迁房屋1012位,利用10个月时间,42幢楼16余万平方米安置房全部竣工。现在,浚东居民已经全部入住。浚东扎实开展“便民服务、医疗保健、文化体育、适龄教育、治安消防、商贸物流、环境保护”等“七进社区”活动,投资600余万元建成了3600余平方米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其中,社区便民服务大厅600平方米,社区超市600平方米。投资80万元建成了2000余平方米的文体活动广场,设有篮球架、门球场、健身路径、休闲凉亭等设施设备。投资270万元建成可安置44户老年人居住的幸福院一处。投资300余万元建成800平方米集社区医疗卫生、老年人日间照料于一体的高标准康复中心。其中,床位60张。先后投资50多万元,新建生活超市和大型粮油蔬菜批发市场2处,投资300万元新建街心花园、绿地休闲广场2处,配套健身器材200套;栽植各类树木200余株,新增绿化面积3.3万平方米;新建日处理能力20吨的污水处理厂一处,铺设污水管道200米;协调奥德燃气以优惠价格安装入户,一期燃气入户600余户,铺设燃气管道3000余米。

  (二)社区工作人员情况

  社区共有党员70人,社区“两委”干部5人,街道选派“第一书记”2人,社区村官1人,其他负责计划生育、党建、民政、综治、物业管理等聘用人员共20人,楼栋长42人,社区保洁人员4人。

  (三)社区管理情况

  多方筹措资金500余万元,建成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各项功能设置一应俱全的社区综合办公服务中心。在综合服务中心内设立了志愿服务工作站、农业综合服务站、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综合治理办公室、党组织办公室、村委会办公室、群众工作办公室、村务监督办公室、党员活动室、妇女儿童活动室、文体活动室、图书电子阅览室、多功能室、老年活动室、警务室等服务办公机构,并配备了设施设备,建立健全了规章制度。投资10万元配套开发浚东社区规范化建设智能软件“一点通”服务平台。设置了专人负责党建、计划生育、社会事务、物业管理、群众工作、综治、消防、妇联、团委、统战、老年人工作等。

  二、社区管理运行情况

  (一)拓宽管理渠道,完善社区服务。积极开发社区规范化建设智能软件“一点通”服务平台,平台开设了社区事务公开、社区党建、联系服务群众、小区广播、服务监督、物业管理等8个栏目,初步实现了居民管理网格化、服务群众常态化、民主监督智能化、党员管理积分化和物业管理标准化,打造党务、村务一体化管理系统,提升了社区管理水平和社区服务档次,给社区群众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通过该平台,社区管理服务人员实现了便民服务的网络信息化办公,并通过社区贴吧和党务、村务公开实现社区管理和服务的公开化、阳光化,真正实现社区居民自治、基层民主决策。以此为契机,完善社区事务管理的各项规定和居民办事的各项流程,规范管理和服务运行程序。并专门设立了党建园地板块,结合远程教育、党建活动日实施对党员的动态化教育和管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提升党员素质。

  (二)实行社区居民的网格化管理,细化居民管理服务。全社区居民以楼宇为大网格,以楼栋为小网格,每栋楼根据个人表现和楼栋居民推选综合考虑选派一名楼长,负责本栋楼政策宣传、民意收集和矛盾调解等工作,并配合本栋楼联系干部开展工作。

  (三)社区积极配套科学现代的物业管理制度,为居民生活提供便利和服务。为了保障社区服务落到实处,设立为民服务大厅,解决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真正实现“一站式”办公,同时实施为民代理服务,对于社区无法处理的事务,通过记录在册统一由社区服务人员代理村民到街道、供电单位、派出所等单位办理,并及时通知回馈办理过程和结果。为保障居民事务落到实处,社区实施服务监督、反馈制度,设立了便民服务监督台,创设了村干部轮流值班制度,保障居民事务咨询、办理、委托代办、结果通知、意见反馈全程监督。促进了村级干部由传统“管理型”向现代“服务性”转变。

  (四)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全面提高社区工作效率。街道选派两名“第一书记”挂职,全面协助社区管理计划生育、党建、综治、违法建筑、劳保等事务,为社区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社区狠抓社区自身服务人员教育,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促进的工作方针,组织全体成员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技能培训,通过学习培训和外出参观考察,进一步提高了社区干部对社区工作的认识,开拓了视野,增强了工作能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五)社区各项功能逐步趋向完善。社区全面完善社区各项功能,社区党建、社区精神文明、社区治安、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社区卫生、社区计生、社区保障等机制运转良好,充分发挥了各自的功能,基本达到社区服务的要求,健全了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开展了“平安社区”、“文明和谐小区”、“幸福院”、“邻里守望1+1志愿服务活动”、“七彩小屋”关爱留守儿童、“义诊活动”等系列创建活动。强化了“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文明意识、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自觉美化家园,爱护环境,推进了社区共驻共建工作,合疗、卫生、救助制度得到健全,实现了社区资源共享、快速发展。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积极打造服务型农村社区以来,成效明显。但同时,农村在建设服务型社区中还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进一步完善。

  (一)社区管理工作的行政化倾向严重、工作任务繁重。首先,社区居民自治功能尚未到位。通过调查发现,各社区服务中心的功能当前还未能突破办理行政事务为主,办理社区事务为辅的现状,还习惯于上级领导布置什么就干什么,工作中表现较强的依赖性,自主性、自治性没有得到体现。尤其是在社区服务层面,除物业管理、活动开展较为完善外,其他事物基本未开展。其次,社区工作任务繁重。社区必须要协助政府部门做好社区治安、公共卫生、优抚救济、最低生活保障、计划生育和青少年教育等有关工作。通过调查,以上这些职责应该是社区通过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等形式开展的`,但是大多数情况是街道要求社区进行大量的填表格、建档案、出具证明材料等行政性工作;同时政府部门临时性的统计、调查任务也都通过社区来执行。还有社区承担了街道许多部门的上级迎查、现场会等检查工作,这使得居民自治和服务居民的作用被行政化所覆盖。

  (二)社区业务经费不足。自社区建设之初,各级政府部门给予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但是由于社区建成后,社区集体经济发展刚着手部署,集体收入事项较少,社区业务经费捉襟见肘。一是发挥自身职责,调动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活动经费较少。社区要做好社区治安、社区教育、社区文体活动、美化社区环境等工作,这些都需有必要的经费作保障,否则很难形成居民的广泛参与和工作效果。二是日常办公经费紧张。在各项工作中,召开会议、报送信息和数据,建立台帐等文件资料的办公消耗,加上社区自身水、电、暖以及电话费,日常的上网费和消耗,政府部门部署要求制度上墙,制作展板等支出繁多,业务经费严重不足。

  (三)社区专职工作者待遇较低。通过调查发现,各社区专职工作者待遇较低,但社区专职工作者承担的工作繁重,每个人仅有1000元左右的月收入,直接影响了工作积极性,影响了社区服务的成效。

  四、改进对策与建议

  (一)调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与参与性,切实实行居民自治。虽然农村变成了社区,农民变成了居民,但在具体运行中,村民的意识和生活方式尚未转变。应该村民议事会、村务公开、党建集中日、组织学习远程教育、道德讲堂、开展多种形式的居民活动等多种方式,将成为居民的农民以更加高效的方式组织起来,成立各类的兴趣组织,增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谋思路、想办法,实现集体群众双增收。因地制宜,积极采取集体建设用地入股分红,招商引资兴建工厂等方式,增加集体收入,解决了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为解决好“失地农民”就业安置问题,根据劳动力特点,建立“政府搭台、学校唱戏”培训运作机制,分批组织村民,到人社局定点培训单位,免费接受机床加工、家电维修等技能培训,输出劳动力,进一步拓宽了劳动力就业渠道。社区集体创收,同时实现社区居民增收。

  (三)理顺街道与社区关系,积极为社区减负。理顺关系要改变过去领导与被领导、命令与服从的关系,成为指导与协助、服务与监督的关系。进一步明确社区的任务。明确哪些属于上级的工作,哪些属于社区的工作;明确哪些是政务性工作,哪些是事务性工作。同时,社区要明确其功能定位,发挥社区自治功能。一要搞好社区服务。主要是抓好四项服务:即抓好社区安全服务,保持社区的长治久安;抓好社区的文化服务,满足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抓好社区的健康服务,培养居民良好的生活习惯;抓好社区生活服务,解决居民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二要保证社区的自治权得到有效行使。社区自治权应主要体现在社区民主决策权、社区管理权、社区财务自主权、社区依法协管权以及社区对政府部门的监督权上,真正把社区服务搞活。

  (四)努力提高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待遇。结合社区实际,适度调整社区专职工作者待遇,在提高月工资的基础上,依据社区实际,考虑缴纳养老、失业、医疗等保险,切实解决工作人员的实际困难,保障社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于农村旧村改造向服务型社区转型的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农村社区调研报告范文(通用7篇)11-27

转型发展调研报告范文05-28

倾力打造“服务型”法院_调研报告07-23

关于社区矫正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08-18

农村低保的调研报告04-30

农村贷款调研报告12-23

农村产权调研报告12-22

农村用水调研报告06-21

关于农村沼气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07-29

传统报刊向微媒体的转型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