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最新调研报告:北京室内空气1/3时间属“污染”

时间:2020-12-21 15:53:05 调研报告 我要投稿

清华2015年最新调研报告:北京室内空气1/3时间属“污染”

  清华大学昨天发布首个室内PM2.5污染公益调研报告。调研结果显示,北京室内空气有1/3的时间处于“污染”等级,且由于现代人70%-90%的时间处于室内,人均室内PM2.5的吸入量是室外的4倍;同等外部条件下,办公环境的室内PM2.5等级略优于居住环境,楼层17层以上的室内PM2.5等级最优。此外,使用空气净化器、中央空调,对室内空气净化能起到明显作用。

清华2015年最新调研报告:北京室内空气1/3时间属“污染”

  报告内容

  PM2.5吸入量室内占八成

  本次调研由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清华大学建筑环境检测中心等单位联合发起。调研历时4个月,首次以参与式感知的方式,通过社交媒体面向公众征集志愿者。

  在2014年11月14日至2015年1月30日期间,调研组共获得北京市407名志愿者累计11万小时的室内数据,覆盖北京市13个区县的7703个地理位置。

  调研项目负责人、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副教授张林介绍,数据显示,调研期间志愿者日均PM2.5暴露量为2018.6微克·小时/立方米,人均日潜在剂量为787.3微克,其中室内暴露量(总量)和潜在剂量(吸入量)约占到每日总量的80%以上,是室外的4倍。结果显示,采样时间段内,北京室内平均PM2.5浓度为82.6微克/立方米,属于轻度污染,并且,在1/3的时间内,室内空气处于“污染”等级(大于75微克/立方米)。

  办公室空气质量比家里好

  研究发现,在总体平均意义上,室内浓度与同期室外浓度存在0.67的比例关系,这体现了建筑物对人体的防护效应。同时,随着室外污染程度的提高,室内外浓度比值呈现下降趋势。因此,张林在解读报告时称,室外污染程度高时,要尽量在室内活动。

  调查还发现,在同等外部条件下,办公环境内的PM2.5等级略优于居住环境,楼层17层以上室内PM2.5等级最优,距离主干道大于500米的建筑略优于小于500米。

  张林解释称,因为家中有很多污染源,如烹饪、吸烟等,而办公室通常会有中央空调,这对降低PM2.5浓度有很大帮助。17层以上室内PM2.5等级最优,是因为高层大气对流较好,扬尘主要集中在中低层。此外,主干道的汽车尾气排放也会增加PM2.5的浓度。

  空气净化器等有明显作用

  调研还发现,在客观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的主动行为对室内空气质量影响最为显著。“虽然室内外空气质量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但是我们发现人的主动行为是影响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的

  关键因素。”张林说,其中,空气净化器、中央空调对室内空气净化起到明显作用。但是,开窗通风的作用则因室外情况而异,在室外PM2.5监测值低于75微克/立方米时,开窗通风有利于室内空气质量的改善,而在室外PM2.5监测值高于150微克/立方米时,开窗通风则成为室内空气质量的破坏因素;另外,烹饪、吸烟、打扫等行为,也对室内PM2.5有影响。

  背景延伸 室内空气污染受关注不够

  有统计数据显示,现代人70%-90%时间处于室内,室内空气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体健康。对于室外PM2.5,人们可以通过肉眼观察、查看官方监测值等方式获知,并采取防护措施,但由于室内环境复杂性强,差异性大,专业PM2.5检测设备庞大昂贵,难以进行普遍实时监测,这使得人们一直缺乏对于室内PM2.5污染程度全面系统的`认识和研究。

  张林介绍,传统意义上的空气质量监测一般是由环保部门负责,但是环保部门所做的空气质量监测主要是大气质量,对于室内空气质量的监测,不管是认知上,还是标准上,都存在一定盲区。

  在他看来,人们对于室内空气污染的关注和了解还远远不够,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数据,可以进行更深刻的研究,最终能够促成更多的改变,比如建筑材料的更新,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制定,或者基于大样本量的数据,研究PM2.5与健康的关系,比如拓展现有对于呼吸系统疾病影响因素的研究等。

【清华2015年最新调研报告:北京室内空气1/3时间属“污染”】相关文章:

大气污染调研报告12-24

最新微调研报告11-27

最新实习调研报告11-11

最新超市调研报告范文11-08

最新农村调研报告08-25

最新校园欺凌调研报告06-20

室内空气污染物来源及治理工学论文08-19

最新关于教育的调研报告11-10

最新医药市场调研报告08-28

最新企业管理调研报告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