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1-04-22 11:23:40 读后感1000字 我要投稿

《文化苦旅》读后感1000字(3篇)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的第一部散文合集,它主要通过山水风物探求文化灵魂、人生真谛、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下面小编给你们带来《文化苦旅》读后感1000字,供大家参考,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文化苦旅》读后感1000字(3篇)

  《文化苦旅》读后感1000字一

  有幸读到了余秋雨所著的《文化苦旅》,这是一本文化散文集。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密谛,搜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阳关雪”和“柳侯祠”描述了大漠荒荒的黄河文明的盛衰和历史的深邃苍凉,“白发苏州”和“江南小镇”把清心婉约的江南文化和世态人情表现的形神俱佳,“寂寞天柱山”和“青云谱随想”则直接笔触指向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展示出中国人艰难的心路历程。书中还包括早已传为名篇佳作的论析文化走向的文章《上海人》以及充满文化感想的回忆散文《牌坊》、《庙宇》、《家住龙华》等。

  读了这本书,我了解到了许多平时没有听说的地方,了解到了许多我所不知道的事情,了解到了众多的人物和其事迹,了解了历史中的种种...... 我想,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有这种感觉,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作者余秋雨先生认为:“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我想,这个原因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同样适合。

  这本书中第一篇文章叫“道士塔”,讲的是敦煌石窟的罪人——王圆箓。他将许多莫高窟中的壁画用石灰刷白,砸掉了中间的塑像,并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换给了外国的“强盗”,从而得到了一笔“资产”——口袋里的化缘化不到的一些银元。文中写道:略略交谈了几句,就知道了道士的品位。原先设想好的种种设想纯属多余,道士要的只是一笔最轻松的小买卖。就像用两枚针换一只鸡,一枚纽扣换一篮青菜。要详细复述这笔交换账,也许我的笔会不太稳,我只能简略地说:“1905年10月,俄国人勃奥鲁切夫用一点点随身带着的俄国商品,换取了一大批文书经卷;1907年5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叠子银元换去了24大箱经卷、5箱织绢和绘画;1908年7月,法国人波希和又用少量银元换去了10大车、6000多卷写本和画卷。1911年10月,日本人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用难以想象的低价换取了300多卷写本和两尊唐塑;1914年,斯坦国第二次又来,仍用一点银元换去了5大箱、600多卷经卷;„„

  道士也有过犹豫,怕这样会得罪了神。解除这种犹豫十分简单,那个斯坦因就哄他说,自己十分崇拜唐僧,这次是倒溯着唐僧的脚印,从印度到中国取经来了。好,既然是洋唐僧,那就取走吧,王道士爽快地打开了门。这里不用任何外交辞令,只需要几句现遍的童话。

  王道士频频点头,深深鞠躬,还送出一程。他恭敬地称斯坦因为“司大人讳代诺”,称伯希和为“贝大人讳希和”。他的口袋里有了一些沉甸甸的银元,这是平常化缘时很难得到的。他依依惜别,感谢司大人、贝大人的“布施”。车队已经驶远,他还站在路口。沙漠上,两道深深的车辙。

  不同的人读这篇《道士塔》,感觉可能都是相同的,就是余秋雨先生的那三个字的感慨:“我好恨!”恨那位愚昧无知的王道士、愚蠢透顶的王道士。恨他看着被人把文物经书带走,还深深的鞠躬,送出一程,他恭敬地称斯坦因为“司大人讳代诺”,称伯希和为“贝大人讳希和”。竟然还感谢这些人!;恨斯坦丁、伯希和、吉川小一郎„„他们尽情地、冠冕堂皇地把书卷、画像、雕塑掠走“抢走”、“偷走”;恨那些贪官污吏随意的糟蹋那珍贵的文物;恨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但是,无论恨还是不恨,那珍贵的,充满历史价值的一洞古物,已绝不再全属于中国了。中国用这些文物经卷换回来的,只有还须用高价买回的微缩胶卷。

  那位日本学者虽然说:“我想纠正一个过去的说法。这几年的成果已经表明,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 但是,中国所蒙受的损失不是这几个字,一个学说的所有所能代替的。

  这篇文章在写作手法上也极为优秀,讽刺、反语用得恰到好处,抒发感情时磅礴有力。一声憨厚的笑、一具无知的身躯、一方惨白的石屋、一缕尖锐的炊烟、一支载着一个文明古国文化的车队、一抹凄艳的晚霞、一片颤抖的清单,还有一群为了敦煌文献倾入一生心血的专家。

  一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需要一些历史事件才能得以丰富,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古迹,陈年的石头和木块也才能深深的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而文人的作用,也就是把古迹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与人类精神感悟出来。因此,文人也是丰富历史古迹的内涵的要素。没有了历史事件与人物,人们对于无论有着任何意义的景观都只会有:“自然的力量多大啊!”或者“古人的智慧与技术多高啊!”之类单纯的赞叹,而永远也不会有更层次的感慨。旅游的更高层次,就是要领悟我们祖先的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传统精神。

  《文化苦旅》读后感1000字二

  余秋雨先生的散文是一种典型的文化散文,它摆脱了沉淀于自我小天地的小家子气,而表现为一种情怀,更为慷慨豪迈的大散文。散文一字一句都感于心,思于心。其人,其文,始终是心头情感的积淀;其思,其忧,更是我们精神皈依的图腾。体现在一种沉甸甸的历史感和沧桑感,一种浩然而不矫情的雍容与大气,一种俯仰天地古今的内在冲动与感悟,一种涌动着激情与灵性的智慧与思考。落笔如行云流水,舒卷之间灵性激溅,有博雅的文化内涵,笔端饱蘸着深切的民族忧患意识,字里行间充盈着越迈千年的睿智哲思。

  中国的历史走了太远了,中华的文化也沉积了太久了,迎面是一个新的千年,一个新的世纪,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也该抖抖身上的尘土,盘点一下自己的包裹了,余秋雨先生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开始了他的“文化苦旅”。余秋雨散文《文化苦旅》写道:“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废墟是课本,让我们把一门地理读成历史;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废墟是进化的长链。”“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在心灵与心灵的撞击中,发出了“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的呼唤。文章中没有细节,没有历史人物,没有山水胜迹,但却充盈着闪光的智慧,蕴涵着深刻的思考。残垣断壁中,那优美的语言,独特的视角,深刻的思想,就像磁石一般强烈的吸引了我。走进废墟,体会着历史的沧桑,品味着文化的内涵。在敦煌,他怀着无比的热情赞美民族代代相传承的对美与善的艺术的追求与表达;也在夕阳西下的时候面对“道士塔”,揭开民族的伤疤,目光黯淡地心痛于近代内忧外患中民族精神的沦陷和流失。他驻足桃花、春雨、小桥、流水的“江南小镇”,面对“白发苏州”怆然发问——现代的中国社会中,从那些紧闭的老房子里“应该走出什么样的人”;我们的“文化与传统应该怎样的保留与传承”才可以使“中国的文化在人格方位和地理方位上实现双相自立。”

  他告诉我们,江南小镇的重生、历史归属感的重生、民族归属感的重生,需要“一点真正的文化智者”,需要“一点隐潜在河边小巷的安适的书斋”,需要“一点足以使这些小镇产生超越时空的吸引力的艺术灵魂”。

  他反省整个民族的文化。他从“一个王朝的背影”中,评论一个民族的兴衰成败、一个文化盛败的因由。在晋商大院里,在“历史的暗角”思索民族软肋与民族精神的缺陷。他关心文人的命运,关心孕育这些文人的母语文化,关心我们的文化根源。

  他的面前是一个繁衍、昌盛了数千年的民族的文化的沉淀,那么,就注定了余秋雨先生的这个思索将是整个民族的,整个历史的。这个思索纵横了五千年,必定是漫长而艰辛的。而余秋雨先生就在这样的时代,平静一下自己内心的情绪,整装出发了,纵马思想,游走于整部民族的千古春秋。

  在这些思索面前,余秋雨先生也有无奈:为什么我们有这么好的文化却忘记了去继承?为什么我们要让文化在那样的“江南小镇”里渐渐萎缩、褪色?这是余秋雨先生要问的,也是我们年轻一代人应该思考的。

  感谢余秋雨先生,您的“文化苦旅”带给我们很多的精神食粮。新的观念和审美取向,在感悟人生的同时,又富于人生更高的智慧。

  《文化苦旅》读后感1000字三

  《文化苦旅》很早之前就听说过,一个关系很好的朋友也推荐我读一下,他是在与家人自驾去西藏的旅途读这本书的。在川藏线上,越野车狂奔在公路上,车窗外就是美丽的风景,两旁的景色蔓延到天边,大地与天空巧妙地连结在了一起。在旅途中,他认真读这本书,切身体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对此有了更深刻的印象,而不是泛泛的理解。

  回来之后,我们与他交流,他给我们讲述沿途的风景,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与奇闻异事,并与我们分享一些照片。其中印象深刻的两张,一张是冲锋衣头戴牛仔帽拥抱蓝天的画面,一张是车中读《文化苦旅》的照片,前者那位同学给我有一种粗犷豪放的康巴汉子的感觉,而后者那位同学戴着金丝眼镜读《文化苦旅》更有一种读书人的感觉,我想这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吧!

  学校系学生会举办读书分享会,推荐阅读的书籍便是《文化苦旅》,我为积极参与学生会的活动和源自自己也想读一下的原因,参加了这一次活动,买下了这本书。

  粗读了一遍,精读两遍后,这本书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余秋雨先生的文笔和逻辑性不必多谈,而书中许多小小的细节都耐人寻味,仔细思考过后感触颇深。例:

  书的开篇作者讲述自己出钱为先生雕像的事,这件事,牵涉到很多话题。例如,艺术与对象的关系,主体与客体的互代,人的自我改造可能;原版初序中,作者写到“我们这些人,为什么稍稍做点学问都要以生命的枯萎为代价,那么世间学问的最终目的又是什么?如果知识文化总是给人们带来沉重的身心负担,那么再过千百年,人类不就要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如果精神和体魄总是矛盾,深邃和青春总是无缘,学识和游戏总是对立,那么,何时才能问津人类一直苦苦企盼的自身健全?”

  《牌坊》中年轻石匠与潘木公关于牌坊的谈话和外国小说《热冰》的故事,作者才如雷击一般,蓦然追悟,傻坐半日,浮想联翩,有了新的认识。

  《寺庙》中尼姑奄废弃时,风光全都到了吴山庙。等到尼姑奄变成小学,一切又变了。衰的,静的,冷的,是吴山庙;荣的,动的,热的,是学校。

  两个小和尚救了小羊,把羊拴在小树上。刚种下的小树,羊可能小树挣断。他们两个和尚主张的“惜生护生”,主要是指人和动物,却对植物不太在乎。他们明白小羊要保护,却不明白小树也要保护。

  学生们唱李叔同先生写的歌,老和尚明明觉得却认为:法师持戒森严,对于这种歌舞娱乐,他一听就会掉头离去。三位老师去立磊寺拜弘一法师,但法师已持杖远行。三位老师说:

  “果然是他!我们的学生唱着他的歌和和尚比赛,没想到自己做了和尚!”

  “那么精通现代文化教育,怎么回头投向了佛教?”

  “这是倒退,还是提升?”

  “肯定是提升,只是我们还太还浅薄,悟不了”

  《信客》信客与木渡情同手足,木渡却怕信客做手脚,在红缎子画小圆圈,信客因有事截了一条,最后失去大家的信任。他帮助家里没了男人的女人,却被误认为处处留情。他的一次无心之举,送了一个小女孩几本书,小女孩却因此改变了命运。

  《中国之旅》有人向作者提问:“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关系如何?”“没有两者。路,就是书。”

  从学术上说,我是从文本化走向了生态文化。

  在严严实实的封闭结构,中华文化拥有三条最大的天地之线,那也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经纬。按照重要程度排列,第一条线是黄河;第二条线是长江;第三条线比较复杂,在前两条的北方,是四百毫米降雨量的分界线,也就是区分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天地之线。

  读《文化苦旅》并不是在欣赏山水,而是对历史的回顾对内心的探索。对所游历的地方所发生的事,修建的文物,有什么样的历史名人进行回顾。对自己内心游历而产生的感悟进行探索。

【《文化苦旅》读后感1000字(3篇)】相关文章:

文化苦旅2000字读后感11-18

《文化苦旅》读后感1500字11-01

文化苦旅读后感1500字10-29

《文化苦旅》读后感1500字12-26

文化苦旅语录09-07

文化苦旅读后感范文1500字12-20

文化苦旅读后感作文1500字08-26

《文化苦旅》读后感范文800字12-12

文化苦旅读后感范文1000字10-31

写文化苦旅读后感1000字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