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遇见一个人》读后感

时间:2022-12-27 23:44:58 赛赛 读后感1500字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当我遇见一个人》读后感(精选11篇)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当我遇见一个人》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当我遇见一个人》读后感(精选11篇)

  《当我遇见一个人》读后感 篇1

  第一次知道这本书是在一个阅读群里,当时群里的许多妈妈极力推荐这本书,我在想是什么样的一本书让这么多妈妈引起共鸣,推崇备至呢?我一定要读一读。

  《当我遇见一个人》讲的是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书中除了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理论,还有很多生动鲜活的故事,是作者长期担任心理咨询师收集的各式各样的家庭案例。读起来轻松好懂,并且我们往往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我一直相信抚养孩子,最基本的功课就是要懂人心、懂人性,那么了解心理学就成为必要。有的父母凭借父爱、母爱的直觉以及对人性本能的把握把孩子养得很好,要恭喜他们的孩子,遇到了懂爱的父母。遗憾的是,这样的父母并不多。李雪在书中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她说:每个人成为自己现在的样子都有很深的原因。她说的这个很深的原因很大部份来自于原生家庭。

  现实生活中,持糨糊逻辑的家长不少见。有一次跟一个熟人谈到育儿,她说我不用费心听育儿课,我瞪大了眼睛看着她,她解释说因为孩子跟奶奶住,我说教育的`责任还在你呀,她说因为没住一起,所以都是他奶奶管了呀。好吧,我只能说我词穷了。事实上她跟孩子就住在一个小区里,这样的家长今天可能会觉得自己不带孩子很轻松,很享受,但她不知道从此孩子幼小的心里就埋下了没有安全感的种子,这粒种子会伴随他一生,在他的心田生根、发芽。

  前天从西安飞回来的时候,在长沙闺蜜家呆了一天。闺蜜跟我说,孩子有两个同学特别喜欢到她家玩,而这两个同学在她家发出了同一个感叹:“阿姨,你们家好幸福!”闺蜜很疑惑,问我:“你说我家也就是居家日子平常过,他们怎么就觉得我们家特别幸福呢?”我问了一下这两个孩子的大概情况,心里有了答案。这两个孩子父母做生意,鲜有时间照顾他们的日常,而闺蜜家整洁干净,生活有序,闺蜜又是一个温婉细致的人,家中自然流动着温馨有爱的气场,虽然才八、九岁的孩子,但他们的内心是能感受得到这股气场的。

  “感受”,这个词是李雪在书中一再强调的,还有一个词,“看见”也在书中屡屡提及。看见和感受是不可分割的,看见什么,看见孩子本然的存在,而不是用外在价值体系去定义孩子。我们常说,孩子和你对着干的时候,用什么方式去沟通?就是“事实+感受”,感受是心的语言。孩子有情绪的时候,怎么安抚?“拥抱——了解事情的经过——共情”。其实“看见”是前提,有“看见”的能力,你才有“感受”的能力、“共情”的能力。

  《当我遇见一个人》读后感 篇2

  经常听身边的家长说要对孩子实行“延迟满足”,而延迟满足的真相又是什么?到底值不值得提倡?这个问题无论是在《当我遇见一个人》还是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2》里都是非常明确的否定答案。至于为什么,我希望家长们多从靠谱的育儿书里找答案,而不是一味翻翻手机、看看电脑就觉得可以了。信息泛滥的时代,伪科学是很容易盛行的,并且信息就只是信息,它替代不了知识。

  还有一个问题,不得不说,孩子到底该穷养还是富养?对此,李雪说:真正的富养,是内心丰盛流动。决定孩子将来能物质丰盛的是心灵,而不是现有的物质条件。真正的高手只需轻轻一点,即切中要害,直击问题的本质。纵观现实,寒门可以出贵子,也可能出败家子;富二代可以是坑爹的`,也可能是青出于蓝胜于蓝的精英份子。

  书中还探讨了譬如多动、无界限感的心理原因,这些都是时下比较关注的话题。

  除了“看见”、“感受”、圻妈还总结了几个关键词:体验、觉知、能量、不评判。

  在这里,我不一一阐述,有兴趣的家长可以自己去看书,毕竟读书这个事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当我遇见一个人》读后感 篇3

  这本书从关系分析的角度,阐述了人的各种关系是如何建立的,好的关系和坏的关系都是如何发展而来的。作者认为,母婴关系决定了一个人和自己、他人、社会、财富等一切关系。良好的母婴关系始于母亲对婴儿的无条件的及时满足,不评判孩子的要求,婴儿充分得到安全感并对自己和外部世界产生信任,从而发展出一系列良好的品质,如延迟满足,积极乐观等。而母亲能否建立高品质的母婴关系,则取决于母亲的母亲及其原生家庭。母亲婴幼儿时期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和爱,则能给予自己的孩子充分的爱,如果没有,那么母亲各种关系的问题也会传递给自己的孩子,一代又一代在痛苦的`关系中轮回。作者结合了自己和其他案例,给出了疗愈自己的方法论,通过回忆自身的母婴关系和原生家庭,去感受、觉知,然后放下。书中还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案例,如妈宝男是如何炼成的,为什么有的女孩总是情路坎坷等等。

  上面是看了一遍书之后的简要总结。整本书的编排顺序逻辑不明显,内容有重复,举例随意(有几个对我来说缺少说服力如P158),语气偏激,给我的感觉是,作者过往写过的一些文章拼凑在一起,出了一本文集。书中举了好几次小孩吃糖的例子,作者说让孩子吃个够,自然以后就不会对糖果着迷,打游戏看电视也是这样。这样的方法我是抱怀疑态度的;作者书中大部分的例子说的都是作者本人的经历,敢于袒露自己固然勇气可嘉,但未免说服力不足。

  这本书我用了一个周末的碎片时间,读了一遍半。

  为什么是一遍半?因为周末的零碎时间只支持读这么多,如果有更多的时间,我肯定会完成第二遍;为什么连续读了一遍半?因为我太想记住这书里面的内容了,用的是艾宾浩斯记忆曲线中“马上回顾”的记忆方法来回来去的读。

  《当我遇见一个人》读后感 篇4

  《当我遇见一个人》是我近年来第一篇读书笔记,这本书配得上这个第一次。书是借来的,非借不能读也。

  1、孩子婴幼儿期的母婴关系决定了未来孩子的一切关系

  这里的母婴关系,在孩子婴儿期、幼儿期所处的一切家庭场景下的关系,因为这个时期,孩子没有别的社会关系,只有家庭成员关系,包含父母与孩子,包含老人与孩子。

  当然最重要的是母亲,当孩子夜哭需要奶的时候,母亲是不是第一时间满足了他;当孩子大哭需要抱的时候,是否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是否“身心临在”的及时、第一时间满足了孩子。

  如果第一时间满足,孩子所得到的安全感和信任感,让他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自信自立;因为当母婴合一的阶段,孩子会将母亲的回应作为自己的一部分,这个阶段任何的“不及时”会加速孩子的不信任、不自信,最重要的是不安全。

  而安全的需要,是最基本的需求,也是人格性格等等建立的基本基础。

  2、第一抛开“我与它”集注在当下的“我与你”

  我们和我们自己的孩子,是天造地设的所在,对大多数人来讲,这是一次上天的恩赐;所以我们会出现界限不清的问题,这也是几乎所有中国家庭、中国家长的问题。也就是把孩子当成我们的私有财产,而忘记了孩子将来要成为一个独立完整的人。

  书中提到的“我们任何带有改造、改变目的的,向孩子发起的所谓教育”其实都是一种破坏,我们强调了我们脑子当中的“它“,也就是我们觉得孩子应该是什么样的。

  他应该吃这个不应该吃那个,他不应该玩游戏不应该跑跑跳跳以免碰伤等等等等,所有这些,都是我们认为的”它“,我们过分强调之后,都会让孩子失去选择的权利,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上感受到受限,尤其是婴幼儿时期那些我们不让做的事情,会成为孩子”受限性“性格的根源。

  不自在、不自由的感觉,伴随孩子长大,后让他缺乏对自己真实感受的体验,从而失去更多。

  3、“不干扰”需要我们的“放下”和智慧

  “在起跑线上超前几步,却可能要在整个人生之路上付出代价”

  逼着孩子认字、逼着孩子唱歌,然后不停的称赞他唱得好、认得多,这些都进入了一个成年人的怪逻辑,而不是孩子以喜欢和内心觉得有趣为出发点的逻辑。

  这就像成年人的世界里一些事情,比如你喜欢旅游,但是却要用旅游次数、旅游总结、旅游计划来考核你的旅游,那么估计马上也没有什么乐趣了。孩子更是如此,如果我们在他读书的时候夸奖、催促、评价,那么很快,读书这件事就成了你的`事儿,他对此的专注就会下降,慢慢失去乐趣和动力。

  “最好的教育是不教育,在爱的陪伴下,不打扰就是对专注力最好的培养”现实当中每天都在发生这样的事情,孩子在看书,我们却要凑上去问:闺女你饿不饿啊、冷不冷啊?孩子难得的一次专注,就这样被破坏了。

  尊重孩子其实就是在尊重自己,我们需要做的,其实只是拿本书,坐在他旁边,看起来就行。他不说话、你也不说话,他不发问、你不回答,不要试图影响他,不要试图评价他、更不要试图打断他,就停留在当下,让他专注的能量和你陪伴产生的爱,流动起来。

  仅此而已!

  4、保护是大人的事、体验才是孩子的事;不要轻易投射限制给你的孩子

  刚刚提到的打断的场景当中,我们发现自己问孩子最多的问题是“冷热饥饱否、疼否、累否、难过否”等等基于安全的需求。安全当然是孩子需要的,这些也是我们父母必须提供的;但是却不能是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强调的,更不能以此为理由去打扰他的专注、 打断他的体验。

  因为专注和体验才是“他”,而我们横空而出的那些都是“它”;并没有正视孩子的需要,而不停的满足我们自己内心的需要,不论我们强调的是基于安全、基于我们自己的面子(自己实现)等等,这都是我们自己的,不是孩子的。

  孩子读书、看绘本、玩玩具,这才是他的,不要冲上去说“饭好了,我们赶紧吃饭吧”;孩子被别的孩子打哭了,不要冲上去说“没事儿”或者“你也打他啊”,而是要过去给一个拥抱,问他发生了什么事,问他现在什么感觉,疼不疼,哪儿疼,越具体越好;如果他哭,你就告诉他疼的话,就哭出来;如果他的东西掉地上,不去伸手帮他捡,如果他的东西坏了,不要马上买个新的,而是让他自己去体验距离和失去。

  还是那句话:让能量流动起来,不要阻塞。LET IT BE,需要的是我们更多的爱,仅仅陪伴即可。

  我们确实要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但那是我们自己要私下完成的我们的事情,屋子里面很温暖,衣服很温暖,桌子板凳的边边沿沿都贴上了柔软的3M贴,仅此而已。

  不要在他看书的时候不停的告诫他要注意眼睛,而是要拿本书跟她一起看,做出并且坚持住一个正确正规的姿势示范给他。所有的正确获取知识和技能,都来源于体验而不是任何其他人的说教。

  “投射是有能量的,如果父母坚持不懈的把负面的担心和评判投射给孩子,就等于在给孩子创造一个负面的现实;再好的孩子,也会被父母长期的负面催眠搞砸。”

  在孩子玩玩具的时候,不要不停的催促他吃饭,更不要不停的告诫他再不吃就凉了,不按时吃饭肠胃可就不好了;更不要为他做主,使用“你吃了这么点儿怎么能饱呢”这样的句式。

  这些都是孩子的事。我们长期透射这些内容给孩子,他就真的不按时吃饭、不认真刷牙、不好好看书、不注意眼睛;我们要做的仅仅是参与、不打扰、示范、给予安全感但又不说给他听,让他在我们打造的安全环境下,去体验、去体验、去自己体验。

  只要起心动念要改变孩子,孩子感受到的就不是爱,而是能量被阻塞;我注意到每逢这样类似催促、评判甚至批评的场景下,孩子都会产生不适感,有的是要哭,有的是吵闹。这些都是能量阻塞的典型,这些都是混淆了“他”和“它”。

  5、请务必重视婴幼儿的陪伴过程,因为这是一次“我们回到母婴关系当中、疗愈自己”为数不多的人生机会

  我们在陪伴孩子,我们寻找如何陪伴孩子的科学方法,我们用心感知、用心体验;同时这是一次退化之旅,陪伴的种种场景让我们退回到自己小时候的母婴关系当中,让我们有了一次退化回去、疗愈自己的机会,处理的好的话,我们能够让自己和孩子从中活得更多。

  我们感受孩子、我们疗愈自己,我们把当下放大,看到了我们的爸爸和妈妈;我们塑造孩子,时刻审视自己和孩子,重塑一个新的自己。

  当我遇到一个人、当我再次遇到自己。

  《当我遇见一个人》读后感 篇5

  其实在看到书名的那一刻我就在想,“当我遇见一个人”那个人是谁?是什么样的?他与作者是什么关系?又与我会产生怎样的精神交流?但从开始打开书的第一页,我慢慢认为“那个人”是指自己,那是在爱意包围下的本我,也是可以去传达爱意的本我……

  当我以为我开始逐渐读懂了这本书感到有丝欣喜的时候,猛然发现,这本书什么时候开始从爱自己,爱孩子,不打扰,不阻止,开始变成了去认同,从教你放手到教你回应,我急忙放下那丝欣喜,重新跟上作者的步伐,还好还没被落太远。

  书中说不同回应,带来不一样的人生,给孩子生命最好的滋润,是确认孩子的感受。我想这就是常说的共情吧,“我尝试站在你的角度,感受你的'感受,做出对你而言最贴切的回应。”但是我想,共情感受能力也是分等级的,就像老师在读书会上说的,如果有一个能完全感受到你的感受的人,那你一定要珍惜他,因为他将是你最好的灵魂伴侣。原来看《看见》这本书柴静曾经说过“只有同样经历过无边黑暗的,才有资格说,我理解你”我想这句话的意思应该叫做感同身受,应该是共情能力的最高等级吧。

  既然学习了,我也试着去运用,发现效果貌似还不错,当然可能也偶尔体会错了对方的感受,弄出笑话,但是在彼此的关系上更进了一步,因为他同样也感受到,我开始去理解他了。我想我阿姨家的弟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好像天生叛逆,爱自由,有爱冒险,有天马行空的想象,也有远大的抱负,但是他早已过了不惑之年的父母,实在难以理解他的年少轻狂,但是我可以,我可以感受到他的目标,可以体会到他的热血,所以我们之间有很好的沟通,他也愿意多听我说几句话,当时只觉着很神奇,以为是我们同样年轻,现在看到书才知道,是因为我确认了他的感受,他觉着他的感受,他的热血有好好的被认同,被尊重。

  共情力真的很重要,当然有过亲身体验之后的共情力更珍贵,比如现在的我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已经不会再去催促商家的上菜速度,打包速度,不再会那么的不耐烦,也不会再认为任何事情都是理所应当,因为高三毕业之后,我当了两个多月的暑假工,一开始因为不熟练耽误了顾客和外卖小哥的许多时间,我现在依然感到愧疚,但我更能体会一个前台有多忙碌,以至于当我现在在看到有像我当时一样手忙脚乱的前台时会努力保持微笑然后我告诉他,不急可以等。

  我一直认为有共情力是一个人懂得爱的表现,现在发现共情力也是一个人懂得沟通的表现,虽然书中是在说家长与孩子的关系,但是在对短时间内还用不上母婴关系的我来说,这同样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当我遇见一个人》读后感 篇6

  爱孩子,便是“如他所是”,而非“如我所愿”。我不要改变你,我只是“如你所是”地爱你。——李雪《当我遇见一个人》

  孩子到底该穷养还是富养?对此,李雪说:真正的富养,是内心丰盛流动。决定孩子将来能物质丰盛的是心灵,而不是现有的物质条件。真正的高手只需轻轻一点,即切中要害,直击问题的本质。

  想起我小时候,家庭生活并不富裕,不过爸爸妈妈总是竭尽所能把最好的东西都留给我,不管在什么事情上都不会让我等,比如学校要交钱了,妈妈总是第一时间把钱给我让我去交,不会因为暂时没钱给我就让我等着,即使真的因为一些特殊原因,妈妈也是跟我讲清楚的。

  好习惯无法培养,换习惯只因匮乏爱。一提到习惯,我就会想到小时候养成了边吃饭边看电视的习惯,那时候看西游记特别迷,一次吃饭的时候吃了一两个小时,饭都凉了,并且把碗摔了。

  又一次妈妈把刚买的.盘子放在柜子里,我就去开柜门玩,玩着玩着把妈妈刚买的盘子都给摔碎了,当时非常害怕,就吓哭了,但是后来妈妈并没有因为这件事情打我,在我的印象中妈妈什么也没说,看我哭了就抱着我,过一会就去给打扫干净了。

  后来,我吃饭的时候并没有只盯着电视看,知道自己应该先吃完饭再看电视,或者是看电视的时候也得好好吃饭。

  《当我遇见一个人》读后感 篇7

  卷卷刚刚过了两岁的生日。最近我感觉到她已经有了同理心。吃过晚饭后,通常是我和卷卷单独相处的时间,我会问她是出去玩还是在家玩。这天,她选择在家玩扑克牌。玩了一会儿,我已经给她放了一半的洗澡水了。她突然想出去玩。我同意了。

  小区里有个“广场舞天后”,应该是有过舞蹈基础的阿姨,舞姿优美,我也是她的粉丝。

  我们出去的时候,恰逢“天后”在教新的舞蹈动作,我便学起来。此时,卷卷跑向旁边的滑滑梯。跑了一段路后,看我没跟上,又停下来等我,嘴里说着“玩滑滑梯”。我便过去跟她说“妈妈想学会儿舞蹈,我们在这里跳舞好不好”。她同意了!

  于是我们就继续跳舞,结果抬手时不小心碰到了卷卷,原来她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我身边了。好在只是轻轻的碰到,我赶紧蹲下来给卷卷道歉,发现她眼里含着泪水,喃喃道“滑滑梯,玩滑滑梯”,很明显的,是压抑了自己玩滑滑梯的欲望。她很爱妈妈,所以选择陪伴妈妈。

  最近,我在微信读书上读了李雪的《当我遇见一个人》,书中提到:接纳并完善自己,教育是一种传递,当自己杯满之后,孩子自然会顺着对的方向蔓延。这本书的很多观念与我们的“常识”相背:“好习惯无法培养,坏习惯只因缺乏爱”。但值得仔细读读。

  幸运的是,从卷卷很小的'时候,我就请教过长辈,学习了与《当我遇见一个人》中提到的类似的教育理念,倾听孩子的需求,竭力去满足,尽量不评价孩子(详见:不评价的交流方式是怎样的——李松蔚,惭愧,自己有些时候还做不到完全不评价)。所以,即使卷卷偶尔淘气的乱扔东西,我也只是默默收起来,不批评。现在看来,只要多回应孩子,她自然的就培养了同理心,健康的成长。

  读了《当我遇见一个人》,我又学习到了一些具体的与孩子交流的方式。比如提到了:我们最容易犯的错误是试图解决对方的情绪,其实只要确认对方的感受就好了。孩子失去心爱的小猫,非常想念。如果父母提出解决方案——别太伤心了,再买一只。其实是否定了孩子对小猫的爱。如果父母只是陪伴或者回应——妈妈看到了你的悲伤,孩子就完整的体验“失去”的悲伤,变得自然平静,或许自己就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再买一只小猫。

  《当我遇见一个人》读后感 篇8

  历时半月,精读一本书《当我遇见一个人》(李雪著)写了12篇笔记,每一次都能让思绪飘向很远的地方——童年,一切关系始于母婴关系,对‘母爱伟大’的理解,不再只停留在十月怀胎的辛苦,一朝分娩的勇敢,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不易,而是从孩子呱呱坠地起,每一分每一秒的相处模式,母婴关系就是从这时候真正开始建立的。母爱便在这个时候开始对另一个个体彰显她的威力,选择什么样的相处模式便成就孩子什么样的未来!从前只是自己觉得给了孩子母爱,却从未问过是否是孩子所需之母爱,是否真正看见了孩子,爱他就如他所是,而非如我所愿,看见,是真正的`爱!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哭诉‘我站在你面前,你却看不见我’,看见,是看见对方的感受,并赞同它、支持它,感受对方的能量流动,形成共振,如此简单。

  每个人成为今天的自己都自有其原因,不必抱怨社会、抱怨他人、或是抱怨原生家庭的影响!当我们认为孩子有‘问题’时,是否想过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是的,都是我的问题,可问题在哪里?——我不应该吵他,应该控制自己的情绪,应该多些耐心,应该……一顿安慰过后,没过几天又开始重演这一幕,如此反复,像是一个地洞,自己却出不来!其实孩子并没有‘问题’,问题确实是在我们身上,具体在哪里,需要我们去向内觉知,和自己进行心灵对话,对话自己‘内在的婴儿’,一次次的自己觉察,摒弃固有的信念,让冻结的能量得以释放,问题也一同融化,便能拨云见日。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或许我们改变不了父母,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因为我们也会成为孩子的原生家庭,我们之所以会不假思索地对孩子做一些‘后悔’的行为,或许是我们曾经也被这样对待过,或许是我们曾经从来没有感受过的匮乏感在作怪,又或许是看了太多的育儿定律……然后可能会去看一些‘心灵鸡汤’,希望借由它们能安慰一下自己,可是有一天,猛然发现:这不是我以前喝过的鸡汤嘛,怎么又来了呢?——对呀!怎么又来了呢?因为还没有觉察到真正的问题所在,真相就像树根,而非树干,它往往是被我们埋藏了很多年,一眼望不见,所以才需要不断去自己觉察找到它。

  做诚实的父母,遇到事情,不去指挥控制孩子,而是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孩子便能看到我们,他们自己也会去想办法。不仅锻炼了他们,也解决了我们的烦恼。心口不一,孩子是可以真切感受到的,所以敷衍孩子是没有能量流动的,比如道歉,为什么道了很多歉,还是会再犯?可能只是嘴上在道歉,心里却并不承认自己做错了,所以还会有下一次再一次。只有自己对自己坦诚,才能看清真相,和孩子的情感连接上,满足孩子也需要父母诚实以待,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多多益善,当我们遇到无法满足的时候,要如实告诉孩子:你的需求,我看到了,它很美好,只是我舍不得/不愿意给你。虽然孩子可能会有些失落,但不会形成心理创伤比如觉得自己不配拥有或者有欲望是贪婪的等,而是会明白:我有需求是正常的,这不是我的问题,是父母的问题。这样孩子就不会受影响,继续按照自己的节奏去成长。

  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是爱和自由,感受他的能量场,及时回应,竭力满足他,让他自由体验。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成长历程,一路上可能他们会遇到很多‘麻烦’,为什么我们还要再给他们添加更多的麻烦,而且将是根深蒂固的?比如,两个好朋友一起玩,抢玩具打架了,通过语言或者身体的扭打把不开心或生气的能量释放了,不一会儿又可以一起开心玩起来,好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样。我们偏偏要拉开他们,‘教育’一番,给孩子头脑写入了限制性信念不说,还把孩子的这份能量冻结在体内,无法释放!很多时候追溯我们自己的信念,大都是在童年时候就被植入我们,内化于心了,然后再继续投射给孩子!所以我们要相信孩子,让他自由体验,不干预,不评判,不控制,对自己负责任就好,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易,所以才需要自己觉知,放轻松去感受当下,体验真正的自由,孩子的成长,父母的修行,原来是这样。

  《当我遇见一个人》读后感 篇9

  本书其实也是作者李雪自身经历的一些体验和提炼,从客体关系心理学的角度认为母婴关系决定了这个婴儿长大后的生命底色。婴儿出生的头两个月里处于“正常自闭期”。这个阶段的婴儿对外界的反应很少,基本上只有吃和睡。因为这时候的婴儿的感觉里,世界和自己是一体的,就像还在子宫里一样,尚不存在外在的母亲。母亲的积极关注和陪伴,维持了婴儿的这种“全能自恋”,即“世界与我一体,呼奶换抱。无所不能”。

  当婴儿的“全能自恋”得到较充分的满足后,心智自然向前发展,逐渐把自己和外部世界分开,不仅仅关注自己,也开始关注别人。爱向内灌注满了,自然回流向外界。这就是所谓的“主客体分化”。完成这种分化后,婴儿对世界产生了最基本的信任,将来不会再遇到挫折时想要毁灭一切。如果婴儿在最初的体验里体验到自己的“无所不能”,他以后的生命底色将是温暖多彩的,反之则将是孤独灰暗的。

  在没有接触到本书前,我们听说的”哭声免疫法”、”哭声控制法”、”定点定时哺育”、”睡眠训练”、”延迟满足”等,觉得会很好的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规范孩子成为一个有秩序的人,本书中却恰恰反对这样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教育方法,这样做的后果会让婴儿的“全能自恋”的心理基础严重受损,为以后的心理问题埋下了隐患,有损婴儿的生命底色。

  本书中还介绍了满足孩子的“全能自恋”后孩子的表现,使父母对孩子的各种认为不乖的行为表现不至于太焦虑。同时本书还举例说明了很多对孩子的评判行为,转变评判思维,而不是一味的规范价值取向,需要通过事件本身来说明问题,而不是直接主观用自己以为的价值取向思维去规范孩子,作者主张最好的教育就是不教育,多一种规则就给孩子的无限可能多了一道枷锁。

  通过这篇书籍的学习,我联想到了大学时期渐渐快遗忘的专业课程社会心理学:人格的形成是在婴幼儿时期就养成了,比如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儿童是人类之父,人格主要决定于童年经验”。

  他把心理发展阶段分为:口唇期(0—1岁)、杠门期(1.5—3岁)、性器期(3—6岁)、潜伏期(6—8岁)和生殖阶段(成年人);还有美籍的德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新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这些心理发展阶段以及心理理论不禁让我想到了与本书的关联与差异,关联在于孩子都有各种心理时期以及不同的心理实际的满足程度对孩子的人格形成有影响,差异在于具体操作方法上是否使用行为主义心理学方法还是使用充分满足孩子的”全能自恋”,例如:当婴儿饿了需要哺乳满足”口唇期”阶段时是使用“迟滞满足”原理还是使用本文中作者观念,这样的差异也许只能在不断的认识和共同成长中慢慢的印证。

  《当我遇见一个人》读后感 篇10

  今天我们要推荐的是一本李雪老师的作品《当我遇见一个人》,李雪老师的这本书给我完全不一样的感受,因为她真的是直击我的内心。

  在我阅读这本书之前,我先去网上查了关于这本书的内容还有书评,褒贬不一的说法让我对这本书更加感兴趣。这本书说的是母婴关系,而我觉得这反映出的问题或者是建议不仅仅是婴儿时期的问题,只要是还在父母监护范围的孩子都适合。当我读第一遍的时候我就把小时候的记忆代进去,当我读第二遍的时候我把我自己所接触过的问题学生代入,我觉得毫不违和,甚至完全符合。

  这本书紧紧围绕“爱和自由”去写,从孩子的角度去整理所遇到的问题,她跟别的心理学书籍不一样的地方是不忽略孩子本身的需要,不单从家长的角度出发。其中“限制是伪造的爱”,我真的很认同。孩子表现出的行为背后的想法大部分家长是不愿去想的,因为他们觉得作为父母所经历的.事足以得出正确的观点,而他们要做的是直接给孩子正确的结论就行,孩子的错误想法是没有必要的。可是这往往忽视了孩子对事物的好奇导致的心理思考过程。

  曾经有好几个学生跟我说过他们想要玩游戏,而他们的妈妈总是不让,甚至连手机都不让碰,他们的妈妈越不让孩子玩,孩子就越想玩,这不单单是逆反心理,这是被限制的孩子的正常反映。后来我跟孩子说如果你成绩进步了老师愿意跟你的妈妈谈谈,让他把玩游戏作为奖励。半信半疑的孩子最后还是很兴奋的满口答应,他跟我说他不相信他的妈妈会答应。紧接着,我要求孩子的班主任开了家长会,把情况跟孩子的妈妈做了说明,让妈妈尝试让孩子作为奖励玩游戏,并让妈妈主动亲口告诉孩子。最后孩子的成绩真的有了很大进步,因为他不再在游戏上纠结了,游戏也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使然,是孩子内心的真实需要。随着孩子成绩的不断进步,自己主动减少了玩游戏时间,从事老师这个职业以来,我逐渐发现去辅导班补差的孩子在行为习惯上有很多大大小小的问题,而且一个孩子的成绩跟智力的关系没有想象中那么大。读完这本书,让我更加觉得这些孩子的心理需要我们去关注。也许是信任,也许是关注,也许是共振,也许是鼓励.......当爱和自由同时满足时,这个孩子的进步是我们想象不到的。

  《当我遇见一个人》读后感 篇11

  朋友推荐《当我遇见一个人》这本书,并说:“你一定要读呀”。我相信朋友的眼光,随后就买来了这本书,列入了寒假必读书目中。

  我是在半天之内把它读完的,并在笔记本上摘录了很多的章节,用两个字可以概括这本书带给我的感受就是“颠覆”。我甚至想把书里的主要观点都背诵下来,化成自己真实的行动与实践。这本书究竟有什么的魔力让我产生如此的疯狂举动呀!

  这本书的作者叫李雪,是一位美女心理学家。《当我遇见一个人》重点关注母婴关系的书,认为母婴关系就像人生的背景色,童年的关系模式与长大后的事业、婚恋、养育等有着丝丝入扣的对应。如果能通过高质量的陪伴在孩子初期为其输入温暖扎实的人格基础,那么这个基础将犹如一枚定海神针,无论外界风浪有多大,都能稳住中心,化解度过。

  “爱,是‘如他所是’,而非‘如我所愿’。”“爱本身不存在“过度”的问题,真爱永远不会过多,就像储存再多的金子也不会变成铁块一样。至于溺爱,他是家长的需要,而不是孩子的需要。”“延迟满足能力始于婴儿期的及时满足”。“退行,是内在疗愈的种子在发芽”。“孩子的好习惯无法培养,坏习惯背后都是匮乏爱的痛苦呐喊”。“父母和孩子建立怎样的沟通模式,孩子在未来就会重复怎样的关系模式”…….看到这一句句犀利而睿智的话语,你是否和我一样被拨动了内心的某根神经?对于我,很多的观点却是颠覆性的。

  关于延迟满足能力。所谓“延迟满足能力”,是为了追求更大的目标,获得更大的享受,可以延缓眼前的利益满足。心理学研究表明,具有延迟满足能力的人,在社会上更容易获得成功。于是,“育儿专家”就拿著名的棉花糖实验当做科学先进的育儿理念,提倡父母延迟满足孩子的需求,让孩子知道需求是必须等待的,从而训练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之前,我也是这样理解延迟满足能力的,还曾给家长们赠书《孩子,先别急着吃棉花糖》,引导家长们训练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

  李雪老师说,延迟满足能力真正的成因,恰恰是父母经常及时回应和满足孩子,使孩子深信自己的需求会被满足,因为信任,所以能安心等待。婴儿的饥饿、微笑、哭闹着寻找母亲等情感表达,得到的回应越及时,越零延迟,长大后越具有延迟满足的能力。因为孩子对世界充满信任,自然能安心等待最合适的时机。相反,那些幼时需求经常被刻意延迟回应的孩子,很多时候都处在得不到的恐惧中,反而会歇斯底里地要求父母立刻兑现。她还说,若孩子经常被批评,被刻意延迟满足,他成年后可能走向两个极端,一是像填不满的无底洞,再多的物质也弥补不了爱的空洞。二是压抑的老好人,不敢为自己的争取利益,该拿的都不敢要,同时也很难拒绝别人,人际关系中经常只付出,不索取,老是吃亏,积攒一肚子怨气。

  关于溺爱。通常,我们很多家长担心过度的自由会变成溺爱,导致孩子不断侵犯自己的界限。然而,李雪却认为,爱本身不存在“过度”问题,真爱永远不会过多,就像储存再多的金子也不会变成铁块一样。自由同样也是多多益善,越自由的孩子越智慧,活得越精彩。至于溺爱,它是家长的需要,而不是孩子的需要。也就是说,溺爱是家长在满足自己“内在缺爱的小孩”,并将之投射给孩子,跟孩子真实的需要并没有关系。

  关于习惯养成。李雪老师认为,任何顽固的坏习惯背后,都是孩子爱匮乏的痛苦呐喊,例如那些长期沉溺于游戏,以致影响到正常生活和工作的人,缺乏从现实人际交往中收获快乐的能力,而游戏正好能带给他们掌控感和虚拟的社交。

  孩子的好习惯无法培养,只要有充足的爱,好习惯自然呈现。她认为,孩子的学习成长是通过内化与抚育者的情感关系得来的,是孩子与父母的各种情感关系内化到心里,形成以后的性格。好的性格是得到充足的爱和允许之后,灵魂自发、自然的选择形成的,从而影响到人一生的命运。

  关于沟通模式。在我们身边有多少父母和孩子朝夕相处却无话可谈,“我心里有你,口头的沟通就不必了”,这是以爱为名的借口。所以李雪老师认为父母和孩子建立怎样的沟通模式,孩子在未来就会重复怎样的关系模式。生活中负面的沟通模式无关反应和情感逆转型比较常见。

  无关反应就是父母的反应与孩子关注的内容完全不相关。比如,孩子抓到一只蚂蚱,兴奋地拿给妈妈看。如果妈妈说“好可爱的蚂蚱啊”或者小心蚂蚱咬人,这些都是对孩子所关注内容的反应,不管是正向反应还是负向反应,至少和孩子关注的.是同一个内容。但如果妈妈说“你的手脏,快去洗手”,那么她的反应与孩子所关注的内容完全不相关了。若孩子经常得到父母的无关反应,甚至是漠然的无反应,就会造成孩子的虚伪感,缺乏关爱的感觉。

  情感逆转的沟通方式中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反人类情感。就是与正常人的情感反应相悖。例如:孩子对妈妈说,妈妈我在楼下看到一只小狗,眼睛大大的,还会站起来跟人握手,真可爱!妈妈却说,别碰它!有个人养狗得了传染病,最后连肝脏都切掉了。孩子说,妈妈我毕业了,准备去大城市好好打拼一番!妈妈则说,报纸上说了,连博士毕业都找不到工作……这样的沟通方式,总会把任何气氛都逆转成压抑的、扭曲的、痛苦的,造成沟通不畅,爱不流通。

  一般父母是在“无关反应”和“情感逆转”的环境中长大的,那么很难与孩子产生自然丰沛的情感呼应,但至少可以有意识的觉察自己的反应模式。最理想的沟通模式,李雪认为应该是共振互助的,父母以孩子的感受为中心,与孩子共振,给予积极的回应与关注,给孩子生命最好的滋养,是确认孩子的感受。

  《当我遇见一个人》关注的是母婴关系,它的主要观点同样适用于学校的师生关系和学校管理中。老师和学生相处时,让学生形成延迟满足的能力,就要及时地回应和满足学生需要;让老师具有延迟满足的能力,管理者同样要及时地回应和满足老师的需要。老师对学生的爱,只要是真爱就不会过多,要尊重的爱,“放手”的爱;管理者对教职工的真爱不会过多,生活上的照顾,工作上的引领与服务,温暖而有力量的团队文化建设会上老师们把这种爱的满足感带给学生。老师与学生形成互振互助的沟通模式,会让师关系和谐,学生信任老师,喜欢学习;管理者与教职工形成互振互助的沟通关系,则会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学校的事就是我的事,形成学校的共建共享团队文化建设……

  书中还有很多真实存在而又常被我们忽略的现象,“控制是对孩子的情感勒索”、“父母无须完美,但需诚实”、“ 对孩子真正的富养是内心丰盛的流动”等等,都很有启迪作用。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需要且读且思且行。朋友推荐的书,也推荐给你,朋友!

【《当我遇见一个人》读后感】相关文章:

《当我遇见一个人》读书笔记11-09

遇见一个人的说说11-12

遇见一个人的伤感句子11-17

遇见一个人很幸运的句子12-23

表示遇见一个人很幸运的句子12-23

当我想你的时候的句子02-04

当我能够真正地倾听07-04

遇见的说说04-18

经典遇见语录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