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过河》读后感

时间:2020-10-17 13:12:06 读后感200字 我要投稿

《小马过河》读后感

  《小马过河》是经典的童话,不知道你们读过之后,有什么样的感想呢?接下来小编给你们带来《小马过河》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小马过河》读后感

  《小马过河》读后感一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叫《小马过河》,它讲的是:小马要过河,不知深浅。就去问牛大伯,牛大伯说水很浅,没过它的小腿;可松鼠却说水很深,一个同伴都被冲走了。小马无奈,只好回去问妈妈。它的妈妈让它多想想,试一试。于是小马按着妈妈的话终于过了河。

  这篇文章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小马的领悟:水既没有牛大伯说的那么浅,也没松鼠说的那么深,只有自己亲自试一试才知道。

  是啊,世界上有很多知识、道理都是试一试才知道的。

  相传古代英国只把西红柿作为观赏植物,谁也不敢试着吃一吃,认为有剧毒。终于有位画家鼓起勇气吃了一个,他没有被毒死,反而第一个尝到了西红柿的那甘甜的滋味。还有中国的李时珍,他亲自尝试了一千多种草药,最终写出了医学名著《本草纲目》。

  我们有的同学很骄傲,当老师讲解题方法的时候,他一听就以为自己会了,可一做题才知道自己还没掌握。有的同学很自卑,总是以为自己不会,其实试一试才发现原来自己也会。

  所以凡事都要试一试才知道。让我们勇敢地试一试吧!

  《小马过河》读后感二

  《小马过河》一课生动有趣,对话很多,是分角色朗读的好材料。而要真正达到分角色朗读的目的,需要以读好每一个人的语言为前提。文中虽然“说”字相同,但“说”的语言与神态却不同。不同语气、神态、动作的“说”云集此课,如“连蹦带跳地说”“高兴地说”“认真地说”“叹了口气说”“难为情地说”“低下了头说”“亲切地说”;还有那些“说”的`“亲戚”,如“大叫”“问道”“吃惊地问”;更有六处单一个“说”字,至于语气和神态,自己心领神会便是。于是,教学此课,便抓住不同的“说”进行教学设计,强化朗读训练。

  先是让学生动笔墨读书,在文中用曲线划出各种各样的“说”,然后分组共同试读,要求入情入境,仿佛文中的角色乃自己,并以“谁读得有声有色,头饰将戴在谁的头上,角色将有谁来扮演”为“诱饵”,激发孩子读的兴趣读的水平。学生读得投入,又如“做游戏”般轻松,各种声音此起彼伏,朗朗的读书声不绝于耳。生读,师读,生生互读,师生互读等多种读的形式让孩子们“读书多遍也不厌倦”。等由“读的量变”到“读的质变”后,敲定分角色朗读的人选,示范过后,再以小组形式给人人担当角色的机会,让人人过把“读”瘾。此时此刻,课堂的精彩与高潮便水到渠成。

  《小马过河》读后感三

  《小马过河》一课是一篇浅显易懂的童话故事。故事说明的道理则由老马一语道破: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浅,你去试一试就知道了。从字里行间,孩子们轻易而举地悟出了“动脑筋”“去实践”的道理。等小马下了河,小心地趟到了对岸,它的体验是: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其中的“为什么”孩子竟也对答如流。

  如果就以孩子“明白了什么”为目的,心里忽然觉得不甘心。新课程倡导阅读教学要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加强生活世界与书本世界的沟通,注重生活体验与实践活动。我想:道理来源于生活,更要用于生活。不仅要让学生懂得道理,更要指导孩子实践道理。于是,我把问题抛向孩子:在你的生活中,遇到过与小马类似的事情吗?你是怎么做的?暂时的沉没过后,十几个孩子小手高举。

  “我背《论语》的时候,有一个字不认识,去问爸爸、妈妈,爸爸读一个音,妈妈读一个音,我不知道谁说的对,就想:还是去查吧。结果证实了妈妈读得对。”

  “爸爸给我买了一辆四驱车,让我自己插起来。楼上跟我一起玩的哥哥说很好插,而表弟说很难插。到底是好插还是难插,我决定亲自试试,没想到我一会儿就插好了。”

  “我与姐姐、弟弟去公园玩,在游乐场过独木桥时,弟弟说会掉下去,很危险,而姐姐说大胆走,不会有危险。虽然我很紧张,但我还是很快地跑了过去。第二次再走,我就不害怕了。”

  ……

  孩子们举得例子虽然有点幼稚,甚至牵强附会,但我相信:“死”道理已变成了“活”道理。以后的日常生活中,再遇到类似的事情,孩子们已不需要“妈妈”的指点了。

【《小马过河》读后感】相关文章:

小马过河100字读后感01-10

小马过河读后感200字12-22

小马过河读后感范文200字12-09

小马过河100字读后感7篇10-27

小马过河幼儿园说课稿08-20

小班音乐欣赏活动《小马过河》09-25

小马过河读后感范文的100字(精选10篇)04-02

拓展游戏:团队过河02-07

小泥人过河励志故事08-04

2017年拓展游戏《老虎过河》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