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高兴》读后感

时间:2020-12-10 10:42:1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中国不高兴》读后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不高兴》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不高兴》读后感

《中国不高兴》读后感1

  最近在网上下了这本书读着很好。虽然有很多地方看的我很茫然不能理解。哈哈

  《中国可以说不》冷静地梳理了中西方关系,在当时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讨论和争议。看到从《中国可以说不》到《中国不高兴》走过了12年的历程,中国也从“只想领导自己”将变成“有能力领导世界”的国家。它是一本呼吁“正视内政愤懑”“呼唤高尚集团”“要做英雄国家”的“复兴宣言”。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不高兴》的确称得上是《中国可以说不》的“升级版”。

  “中国需要建立大目标,否则就没机会了。”在书中提了不下20遍。的确。一定要有大目标,方能实现自己的复兴计划。哈哈 对于每个人也是如此。

  “持剑经商”是大国行事之道。美欧尚且都是这般径向。咱们也应该这样。于是就有了派军舰岛索马里护航、请外国使者来华参加海军军演....真希望我们能越走越远。先写到这吧。

《中国不高兴》读后感2

  前一段时间,有凤凰卫视著名评论员宋晓军,国内左派学者王小东,《中国可以说不》作者宋强以及其他一些作者合作的杂文集《中国不高兴》在民众中引起强烈反响,销量直线上升,我也拿来阅读这本书,因此不得不有些想法,读后感《《中国不高兴》读后感1500字》。

  使“中国不高兴”的可以概括为下面三个方面:

  1.逆向民族主义的复辟

  2.中国精英阶层的精神下跪

  3.我国持剑经商,成为具有大目标的国家的战略国策

  第一,逆向民族主义的复辟。众所周知,在战争时期,此类人就一般被称为汉奸了,而在和平发展时期,这类人摇身一变堂而皇之的成为国家精英,并且毫不犹豫的向外国精神下跪。记得去年有位上海第二外国语大学的黄姓教授大放厥词曰:“中国人给与外国人的印象不应该再是龙这样一种呈现霸气凶恶的形象,而应该换成大黄狗,因为大黄狗代表了温顺服帖的形象。”此言一出,举国上下一片哗然,且不说龙乃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精神图腾,经历上下五千年而不变,就说为什么这位黄姓教授要拿狗来代表中国人呢?根源就在于骨子里的奴性。客观的讲,我们以前是缺资源缺技术缺人才缺各种各样能使自己富强的因素,但是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一些基本的发展条件我们已经具备,所以不必在有“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外国的月亮格外圆”之类的理论。诚然,随着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国家与国家的界限也会越来越模糊,民族与民族的融合也会越来越融洽,文化与文化的冲击也会越来越缓和,但是决不能认为西方的民主主义自由观就可以短期之内取代民族主义,因为民族主义从根本上来讲也是民主主义的基石,一个不具有民族主义的国家或民族,怎么能够保证其中的个体拥有自由呢?

  第二,中国精英阶级的精神下跪。现在的中国,总有这样一批人,他们拥有着较为丰厚的财富,在社会阶级中有着较高的地位,或者具有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这批人中有一些人可谓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劣根性表现的淋漓尽致。这也是我国历史因素造成的,我国自古以来就人口众多,资源虽然丰富(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但是人均平均数还是较为低下,因此造成的竞争就非常激烈,所以当一个人通过各种努力各种形式站立于社会中的较高位置时,也必然会面对后来者凌厉的挑战和大众的质疑,因此拉虎皮做大旗,欺上瞒下,暴力镇压这样的事情就屡见不鲜了。中国人自古以来还有个特点,就是别人不侵略你,就自己搞内讧,并且内讧的不是一般厉害。所以当年的“攘外必先安内”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为什么后来抗日战争中全国人民会如此团结呢?亡国之忧与民族血性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中国那个时候没有了所谓的精英了,大家都明白了若是亡国皆不存的道理,从反方面分析,这也是日本人失败的原因之一,把所有中国人都打成光脚的了,难道还会怕你穿鞋的么?

  第三,持剑经商之道与大国崛起的大目标。中国的衰败,起源于清政府的闭关锁国夜郎自大,造成的客观结果就是,,当别人的大舰巨炮敲开我们国门的时候,我们没有力量再去保证贸易平等的信条,接踵而来的是大量的商品倾销,对中国萌芽期的工业体系的冲击,巨额的贸易逆差等等。反观今日,竟然还有人提出减少国防支出增强自由贸易这样的问题,难道看不到美国的11个航母战斗群在也在保护本国的贸易自由么?就简单的拿海军来说事,中国现在最先进的驱逐舰052B,052C(168兰州号170广州号)以及054B,054C这样的舰艇,美国有80艘,日本有40多艘,而且还要比我们的先进,航母就不用再说了。这样强大的武力难道不是保护所谓西方的贸易自由么?而且西方的贸易自由对于我们从很大程度上来说也正是一种贸易保护罢了。所以我们有力量才能站在真正贸易平等的一边,若是没有这样一种武力,拿什么来保证贸易平等呢?

  说到底,大时代大目标,我们的内忧外患总是有的,我们的不高兴是为了将来能够有资本足够高兴,也不必为我们的不高兴而愤怒和不知所措,这是一种态度而不是情绪。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对于民族,国家来说也是一样,因此记住大目标,记住自己流淌着的还是华夏五千年中华民族的热血,发挥你自己的价值才是使我们富强的根本之道。

《中国不高兴》读后感3

  曾经幼稚的认为,爱国只是一个口号。古人有黍离之悲,近人有国家遭受侵略之痛。时值卢沟桥事变72周年,有良知的国人都应追忆过去,掩卷沉思! 而今读了《中国不高兴》,收获了不少道理,顿悟原来爱国……爱国并非喊口号!

  有人说: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所以没有祖国,没有爱国主义思想,也能生存、发展。事实果真如此吗?

  问一下大家,将来想当什么?回答肯定不超出明星、政治家、科学家等社会精英。但是我告诉你,除了少数精英和专业技术人员外,华人在美国收入普遍不高,在纽约唐人街打工的华人,平均月收入在1000美元至20xx美元之间,在美国的主流社会,并没有多少华人的声音,闪烁在电视屏幕上的华人形象少之又少。?另外,俄罗斯最近释放了关押100多中国商人,逮捕他们理由是在俄罗斯经商手续不全或者某方面不合法,把在俄罗斯中国市场也关了,扣押据说数十亿美元物品。大概有数万中国商人一下变成穷光蛋,如果算上他们家庭至少有数十万人受到影响。包括前一段,俄罗斯海军打死一艘般上10多名中国人,说是闯入俄罗斯边界,鸣枪警告后才开枪的。这些例子道破了华人在美国和俄罗斯的地位之低,使我们义愤填膺。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还不是因为我们没美国及‘俄罗斯强大,所以他们轻视我们,敢于欺负我们吗?再想想几十年前,“华人与狗不得入内”不正是我们民族国力虚弱,卑躬屈膝的产物吗?所以,国家尊严和个人尊严本就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没有国格,哪有人格?

  而增强我们国格的唯一方法是,增强我们的国力,甚至超越美国!而超越美国是什么含义?仅仅是GDP第一吗?不,我们有了自己的微软,自己的intel,自己的底特律,自己的硅谷时,我们才算真正的超越美国!而这些超越,不正要我们每人为祖国贡献力量吗?而且,国家是人活动的支撑,而是这股支撑发挥力量的前提,它能帮助人们有信念,有勇气,有信心克服困难,使同一民族的同胞同舟共济,度过难关。

  班超当年横行西域三十年,曾三十六人杀匈奴数百人,曾平息疏勒叛乱,曾使西域50余国皆归大汉,没有爱国主义的信念支持,哪能成功?二战期间犹太人惨遭灭顶之灾,没有它的支持,犹太人哪能互帮互助,克服重重困难,使这个古老民族幸存?

  如此来说,爱国主义是世界上最有情感最有思想最有文化最有力量最有价值的思想之一。没有爱国主义思想,也能生存、发展,是绝对的谬论。

  说到这话,有人就要跳起来了:我不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将来去当工人怎么了?邹韬奋不是要一句话“能当将军的我们让他当将军,能当小兵的我们让他当小兵”吗?工人还是中国发展的中坚力量呢,当工人不也能贡献祖国吗?

  的确,这句话放在以前是对的,但时过境迁,在现在已经不一样了。我们可以说,改革开放三十年,凭借大量廉价劳动力,我们从事低端制造业取得了大量收入,取得了世界GDP第二大国的地位,赢得了世界的认可和“世界工厂”的称号。

  但是这一套到现在已经行不通了,原因很简单,一、低端制造业污染环境,三十年以来,环境问题逐渐凸显,政府不得不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整治。二、科技发展到今天,大量从事低端制造业的人力被机械取代,许多厂房实现了半自动化甚至全自动化,从事低端制造业的人口剧减,就业率下降。三、虽然我们的GDP很高,但被十三亿人口一分,人均生产总值就很少了。所以,产业升级是中国的必经之路,低端制造业会逐渐降低它在所有产业中的比值,让位于赚钱更多的高端制造业(如汽车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如软件业)等。而这些行业要求职员有更多科学文化知识,更多专业技能。所以,我们只有顺应时代潮流,当上“将军”,才能更好地贡献祖国。

  中国想要强大,要少一些奴性,多一份骨气!我想,只要我们人人为祖国,中国,将不仅仅是世界核工业大国、世界航天工业大国、世界农业大国,还应该是世界军工产业大国、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大国、世界重工业大国。个人的短期利益无足轻重,只有国家强盛了,个人才幸福。”只要我们人人为祖国,我们绝对可以成为世界超级大国,就因为,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他的名字就叫中国,遥远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都是龙的传人……”

《中国不高兴》读后感4

  我不知道那些"学者"们是否有买这本书,并且是否去看了这本书,首先要说的是如果您没有看过这本书,仅仅是在网络或者别人嘴里听了几句的话,那么还是请您先闭上您的嘴,等看完了再评价也不迟。

  中国从建国以来几乎是每30年一个变化,改革开放快30年了,30年前中国是怎样一个环境,也就要面对怎样一个心态来处理国家前途。今天我们国家所处的环境和背景不同,我们是该继续用30年前的观念来建设祖国呢?还是用新的观念来推动国家发展呢?我认为这本书不见得就怎么"民族主义"了,当你用一种审视和批判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时候你会发现,作者们的本意是希望我们不要沉迷于改革开放的成果之中,要了解我们目前面临的环境,要懂得在不同的时期做不同的人!做个比喻:以前你穷,没办法你只能用一个穷心态来生活,现在你成中产人士了,是不是你还得用穷心态来面对社会?是不是等你都住上别墅了您还用贫困时期的心态来生活呢?每个人在每个时期的眼光和抱负都不一样,国家也是这样。我们完成了一个目标之后就是要有一个新的目标!要不国家怎么发展?原地不懂?接着"贩卖"裤子、鞋子给西方?老祖宗交给我们的:居安思危!先天下之忧而忧那里去了?泡小秘吃海鲜去了?

  有的时候不是我们不理解"老人们"的心里,就像我们面对自己的父母一样,现在你跟你父母讲一些新时期的事情,他们可能不理解,甚至不接受,因为他们那个年代没有这样乱七八糟的事情。但是结果怎么样?社会不还是发展,"老的"终究要"老去"。那些已经接近"老去"的"学者"们,你们是否还跟的上这个时期的变化?你们脑子里的"286"处理器是否还能处理当今社会的大量信息?要不您先"升级"一下,这样我们才能站在一起。

  新时代的年轻人从观念上和处理事情的思维上有很大不同,大家面对事情的时候通常都目标明确,不喜欢通过"附加值"来达成目的,就像现在"有话直说"一样。我在一家公司做管理层,当要与其他公司处理合作事情的时候,通常都是直奔主题,阐明自己的实力和诚意,原则利益说清楚,大家来均衡利益,然后就签合同了。但是我们老一辈怎么做?先是私下拜访对方领导,然后送礼吃饭泡个澡,然后再研究研究最后才签合同。这就是新时期年轻人与老一辈的不同。我们更注重实际的东西。更注重目标的东西

  这本书之中有很多话题和论点是指责那些"学者""教授"的,不好听的话当然谁都不爱听,忠言逆耳嘛,但是它利于行。很多话题都是很直接的说出问题点,我们是该反思呢?还是一推三干净?

  最后我觉得这本书是值得一看的,纵然书中的论点富有激情和民族主义倾向,但是他的出现与热销有他存在的道理,存在即合理。

  中国从来没有动辄向世界展示不高兴,即便是受到外强凌侵,也会先礼后兵,也会首先争取以智慧取胜,也会首先以人民的生命安危为重。中国人的不高兴是在忍无可忍愤怒至极的情况下才有的表现,而且一旦表现,将是世界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了的。但是,在当今世界文明趋于融合的时代,中国不会出现不冷静、不理智、不智慧的行为。中国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和渗透力不允许中国出现狭隘和过激的行为,中国十几亿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生命安危不允许任何人软弱,也不允许任何人逞强。

  几千年的文化,凝练了中国的性格:和谐包容自强不息。只有和谐包容,世界才会变得宽广;只要自强不息,强权能奈我何?无需刻意向谁送笑脸,也不必向谁不高兴。我们能容纳一个巨大的世界,我们也不会对不属于我们世界的人显示我们的强大与傲慢。世界文化的融合是必然趋势,一切优良的文明最终会化育全人类共有的文明。在这个化育过程中,坚定不移地保持和谐包容自强不息的国家性格,中国的文化才有可能成为人类共有文明的核心,人类共同崇尚的文化。

  近年来,一本《中国不高兴》异军突起,引起了众多的关注。新近的这本畅销书的基调却是一种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无论是从书的作者群还是书的畅销来看,人们都有理由重视这本书以及从中反映出的社会情绪。

  百多年来,我们民族的情绪起起伏伏,时而激昂、时而悲愤。百多年来,生存竞争压倒一切,中华民族的情绪及其表达也必须符合生存竞争的需要。大家是平等的,那我们就不必时时处处看着别人的眼色行事,就不必时时处处把自己的情感埋藏于内心深处。这个世界上有不公平,这个世界上有人还想欺负我们,我们就可以不高兴,就可以把不高兴说出来,而且不必为把不高兴说出来而感到害怕。

《中国不高兴》读后感5

  我们确实很难说这个世界是公平和完美的,大国欺负小国的事情时有发生,恐怖主义经常挑战和平秩序,能源压力,粮食危机……凡此种种,都会令许多人头疼和痛心,不高兴油然而生。有了不高兴,人就想着法子高兴起来。最近,有人写了一本名叫《中国不高兴》的书,讨论的就是中国高兴的目标以及怎样达到高兴的目标。我看了大约三分之一,就再也看不下去了。拿着书请一个同学替我看看,让他看完后再告诉我这本书讲了什么。我同学死活不看,撂下一句话:“这么垃圾的书!你还叫我看,这不是浪费我的时间吗?”我想这本书还不至于到“垃圾”的程度,但是其结构松散不堪,论证不严谨,很多论点定义又不明确,只会高喊着看似雄伟的口号,却毫无现实指导意义,发着吓人的愤怒,却闪烁着可笑的幼稚。稍微看一眼便知此书继承的是国内极左分子和狭隘民族主义者的风格,也难怪我同学连书都没看就完全拒绝了。用王小东(《中国不高兴》五个作者之一)自己的话说就是:“我就是认为他是一个臭鸡蛋,因为他的臭味我闻到了。而且他的臭味把我熏得吃不下去!”

  但话说回来,我觉得还是有必要说一些话,为什么呢?别人的荒谬和错误对你自己无疑是个好的警醒,通过批评别人的错误和荒谬有助于自己建立起完善的、实事求是的理论和观念体系,这叫前车之鉴;另外,通过百家争鸣的辩论将有助于多数人摆脱谬论的干扰,这叫以正视听。

  《中国不高兴》这本书中最为强调的就是中国的“大目标”。这也是本书的主要观点之一。何为他们所说的“大目标”呢?“作者认为第一是要在这个世界上除暴安良,第二是要管理比现在中国所具有的更大更多的资源,给世界人民带来福祉。”

  “但我认为,如果中国只是要给世界提供一个新的榜样,那这个目标太小了,中国应该提供的是真正的管理和领导。”

  “如果把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比作一个拳坛的话,我们近期中期目标就是打倒拳王,终极目标是打碎拳坛。”

  “我们中国需要一群英雄,一个真正的英雄集团。”

  对这些观点进行总结,我们可以知道“不高兴”们所说的“大目标”分成两个方向:一、对内的“大目标”,即形成一个英雄集团;二、对外的“大目标”,即获得领导世界的权力,占有更大更多的资源,除暴安良,给世界人民造福。

  这几个目标,一般人粗看之下可能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好的,但如果细细考究起来,却大有可讨论的余地。比如说“英雄”有很多种,有些人说屠杀了几百万犹太人的战争贩子希特勒也是英雄,这个说法估计大多数人不敢苟同。“不高兴”们没有直接具体的定义他们的“英雄”和“英雄国家”,如此一来,此目标的现实指导意义就很低了,说了等于没说,这就好比有人提出要做个优秀的学生,却不给“优秀学生”提出相应的标准一样。不过从“不高兴”对如何实现英雄国家的论述中,我们还是能够找到一些他们间接对“英雄国家”的定义:“我们需要这样一个英雄集团带领我们这个民族,完成在这个世界上管理、利用好更多的资源,并且除暴安良的任务。我们要有制度建设,也要有文化建设。文化建设,就是尚武精神。”

  目的往往决定手段,如何做是受要做什么指导的,“不高兴”说我们需要文化建设,又说文化建设是尚武精神,似乎暗示“英雄”必须具有尚武精神,“英雄的国家”必须起码是一个尚武的国家。倘若这真是他们的目的,那就有提倡军国主义的嫌疑。因为只有军国主义国家才会用“尚武”精神教育人民,希特勒就说:“战争其实是一个极自然的东西,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必要的东西.....战争就是生活”。而一个国家的人民一旦备用尚武精神统一了心智,那么向其他国家发动战争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按照“不高兴”的说法,英雄国家的建设为的是领导世界,除暴安良,占有更多的资源以及给世界人民带来福祉。第一个目标现在看来显然是不切实际的,要获得世界的领导权,起码要在实力上把美国比下去。根据美国08年发布的《第十次全球综合国力排名》,美国排名世界第一,中国排名第四。尽管相比三十年前,中国的综合国力有了巨大的提升,但是我们在许多领域和美国的差距还十分巨大,中国的军事实力仅相当于美国的36%,经济实力相当于美国的25%,经济总量相当于美国的25%,人均GDP位列全球第100位,仅相当于美国的5.5%,科技实力相当于美国的20%,教育实力相当于美国的12%。另一方面,“不高兴”在沾沾自喜于中国巨大的经济总量的时候(世界排名第三),却往往忘记了这样巨大的经济总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口的规模优势,并非是因为先进的'生产方式和优质的制度结构。而恰恰是低级的生产模式和不健康的制度结构构成了中国由发展中国家向较为发达国家前进的主要瓶颈:1、资源分配不公平,中国的基尼系数在06年就已经达到0.47,这意味着中国的贫富差距超过了国际上0.4的警戒线,超过了世界所有发达国家的水平,也超过了绝大多数的发行站中国家;城镇居民中20%最高收入组(25410.8元)是20%最低收入组(4567.1元)的5.6倍,农村居民中20%最高收入组(8474.8元)是20%最低收入组(1182.5元)的7.2倍;2、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中国近年来平均每年的环境污染大约在2830亿左右;我国万元GDP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要高10倍。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具有如此众多的问题,靠豪言壮语决定不了国家的命运,否则只能是现代的拔苗助长。

  “除暴安良”听起来让人有点占据道德制高点的感觉。“不高兴”暗示“暴”指的是西方国家“问题在于一些西方国家在利用非市场手段破坏这个趋势……”,

  尤其是美国——“至少不会像美国那样:好吃懒做、不负责任、堕落到抢、骗的地步,而是整个世界陷入到经济衰退当中。”

  现实告诉我们,世界政治和国内政治一个很大的区别在于世界处于无政府的状态,在一个国家内,一个人如果对另一个人犯罪,该国政府会以法律对他进行相应惩罚,但在国家舞台上,如果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犯罪却没有一个超越于所有国家的权力去执行正义。联合国就显然不是这样的机构,它的许多决议还得依靠大国的推动方能生效。事实是,大国特别是超级大国在世界秩序的维持和制定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然世界秩序是由某一个强大国家提供的,那么这个秩序提供者就难免不凭着它自身独一无二的实力欺压弱小的国家,破坏秩序,为自己谋私利。这说白了就是霸权主义。而要消除大国的霸权主义行为,要么是霸权国勤于律己,要么霸权国之外的力量能够对其进行有效的制约,要么就是结束霸权国的霸权地位。“不高兴”暗示“除暴安良”的逻辑关键在于中国替代西方(特别是美国)成为世界的新领导者,这就涉及到霸权的转移问题。历史告诉我们,世界霸权的转移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和平的,一种是战争的,前者的例子就是美国,一方面,在二战以前,美国的综合国力已经大大地超越了西方各国,西方各国的实力又在二战中大为减弱,客观上没人能够和美国争夺世界霸主的地位,另一反面,美国在二战后客观上为世界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满足了些许国家的利益,赢得了这些国家的支持,比如它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长期有效地保持了世界经经济的稳定发展,它向西欧国家实行的马歇尔计划有助于西欧国家的战后重建;希望通过战争的形式获得世界霸权的例子在现代最为典型的就是德国和日本,为了获得霸权,他们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果显而易见:两者都战败,德国先是被盟国一份为四,后来又被美国和苏联一分为二,日本则被美国长期占领。对于这样的结果,米尔斯海默的解释颇有道理:“大国不但寻求获取多于对手的权力,而且其目标是阻止对手以损害它们为代价获得权力。”随着某大国的实力增长,其它大国对其的猜忌和担心必定会有所增加的,特别当实力增长的大国希望通过武力获取世界霸权的时候,“受威胁的国家可从两种战略中做出选择:建立均势或是推卸责任。”

  “通过建立均势,一个大国直接承担阻止侵略者颠覆均势的责任。其初次目标是阻止侵略,但如果目标失败,建立均势得到国家就将投入随后的战争。”

  当大国形成联盟之后,通过发起战争的国家就容易失去明显的实力优势,从而难以赢得战争。对于两种获得世界领导权的途径,中国首先面临的门槛在于中国的实力还远不及美国,选择战争途径又是极其冒险的,尤其是在诸大国拥有核武器的今天,大国之间的常规战争很可能会升级为核战争,最终导致所有人的毁灭。“不高兴”在这个目标上的模糊论述实在是留下了过大而且危险的选择空间。

【《中国不高兴》读后感】相关文章:

中国不高兴读后感2000字范文01-01

中国梦读后感09-08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200字(精选39篇)07-31

《建设幸福中国》读后感11-24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范文600字(通用5篇)11-26

《没头脑和不高兴》的读后感400字(通用8篇)05-28

《没头脑和不高兴》的读后感300字(精选12篇)05-27

《没头脑和不高兴》的读后感范文300字(通用5篇)05-27

同心中国梦读后感10-09

有关中国梦读后感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