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教《匆匆》后感

时间:2020-11-25 18:38:11 匆匆读后感 我要投稿

我教《匆匆》后感

  不止一次的教授《匆匆》,不止一次的与朱自清进行心灵的对接,更不止一次的徜徉在其优美隽永的文字中陶醉不已,流连忘返……

我教《匆匆》后感

  早早的就研读了名师支玉恒老前辈《匆匆》的课堂教学实录,总在回味中敬佩,他幽默而平实的话语让生学味盎然,看似毫无目的的信手拈来,却总是为词句的理解,文本的感悟铺下坚实的底垫,于无声处牵引孩子已在文学的殿堂走了个来回,习得精彩。于是乎,再一次面对《匆匆》审视中铁了心来个“东施效颦”,出乎意料的信息是未能“邯郸学步”,竟然像模像样。听到他们精彩的表白,个性化的体悟,我越加佩服支老高超的教技,精彩的设计,深厚的'积淀,愈加坚定了“学习改变方法,思路决定出路”的认识。

  上课了,支老的教学流程在我大脑里清晰地呈现,我有条不紊的进行,从“勿到匆”的出示课题,理解课题的过程中如支老般的轻松自在,我暗暗欣喜:有门,他们渐入佳境。继续如支老般的进行已然坚定不移。那秋湖中的圈圈涟漪激荡我的心扉。

  “老师,‘燕子去了,有再来的的时候……有再开的时候’我读后有淡淡的忧伤,我感觉作者非常的羡慕它们,燕子离开了家乡,明年还有机会回来相聚,杨柳枯了,还有重新披上绿装的时候,桃花这一季没开好,还有明年重新展露容颜,可是我们呢?今天过去了,就永远的没有今天了,这辈子过去了,等到后悔的时候已没有机会弥补了,作者对时间的流失是非常的无奈,甚至有深深的感伤。”我满意的报以肯定的目光。看到依然林立的小手,请他们继续表述。

  “老师,我觉得作者的比喻手法用的很好。比如: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的手中溜走了,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又比如: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下些什么痕迹呢?从中我感觉时间流失的非常快,可以说是瞬间就无影无踪了,稍纵即逝呀!作者面对自己没有把握的八千多个日子怎么不伤感,怎么不心痛呢?”“说的好极了,面对时光悄然飞逝,哪有不伤感不留恋,不心痛的呢?那有”——我稍作停顿,在这当空,孩子们已经补充道——他哪有不头涔涔,泪潸潸呢?进而把握时机,结合理解了头涔涔和泪潸潸,也进而感悟到作者面对飞逝的时光无奈中更加着急以至于直冒冷汗。

  “老师,我认为作者曾经虚度过时间?”这是多么可贵的课堂中异样的声音呀,我赞许的目光再次报以期待:“继续说下去……”“‘吃饭的时候,时间从……我掩面叹息’都可以看出他曾经在不经意的日常生活中徘徊过,浪费过,虚度过时间。”“是呀,你说的有道理,可是他醒悟了吗?你又从那里看出来的呢?”孩子们紧紧抓住“我赤裸裸的来到这个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中的两个问号,感悟出作者在与灵魂深处的自己对话,在责问自己今后该怎样做,反诘中告诉自己不能白来世间走一趟,要珍惜时间,留下点什么。我趁势追问:“聪明的,你告诉我,你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呢?”孩子们或引经据典,或现场发挥用平实的语言表达着自己的感悟。我知道,文本的价值观已经深入人心了。

  对于这样美妙的散文,支老师在讲解的时候强调:用心灵去诵读,去倾听,去感悟,和作者的心灵对接。我用他的方法在文本中感悟朱自清,在与孩子的交流中,我的认识得到了充实和深化,真是教学相长。听到那几个孩子“浪费今天的人,明天也会憎恨他;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将抛弃她。此刻,再次浏览支老师的《匆匆》教学实录,有些已经内化:

  1.教学的精彩不需要电子设备的浓妆艳抹,需要厚实的文化积淀。

  2.教学的精彩不需要教师的妙语连珠,需要教师的巧妙设疑与引导。

  3.越简单的是越有效的。

  4.抓住重点词句,反复诵读中让感悟逐步加深,切不可急于求成,越俎代庖,等待花开是一种智慧。

  5.个性化的解读是语文的最终目的。

  6.用语文的方法解决语文的问题,读是教和学的有效手段。

  一个人越知道时间的价值,越倍感失去时的痛苦……”,看到孩子们若有所思,受到震动的表情,我心安理得了,我知道起码他们懂得了用心灵阅读,懂得了珍惜时间,还有什么比这重要呢?

【我教《匆匆》后感】相关文章:

读《匆匆》后感02-21

读《匆匆》后_读后感03-09

“匆匆”读后感09-22

★《匆匆》读后感01-13

匆匆读后感01-06

★匆匆读后感01-06

匆匆读后感01-06

《匆匆》读后感01-05

《匆匆》读后感01-05

《匆匆》读后感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