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信读后感

时间:2020-12-01 20:44:29 弟子规读后感 我要投稿

弟子规信读后感八篇

  《弟子规》是我们生活的典范,让我看了深有体会,“凡出言,信为先”这句话在这么多道理中,是对我印象最深的。它的意思是:人与人之间,只要是说出口的话,就要讲信用,不能食言。下面是关于弟子规信读后感八篇的内容,欢迎阅读!

弟子规信读后感八篇

  【篇一:《弟子规·信》读后感】

  今天的语文课上,老师带领我们继续学习了《弟子规-信》这一部分。经过老师的讲解,我读懂了《弟子规-信》,它让我受益匪浅,尤其是它里面讲的“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形象地点出了,讲话也需要懂一定的礼仪,才能让人们听了你的话之后,觉得你是个懂礼貌的小孩子。

  其实,话说得不清楚,就很容易让对方误解你的意思。就拿我来说吧,有一次,我跟同学在一起做游戏,我在跟大家讲游戏规则的过程中,由于说得很急,大家没听清楚,结果玩得很不愉快。这个例子也让我感受到了稳重、舒畅的说话是多么重要。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有各种各样的人,他们有的会对自己的不足之处加以改正,并且慢慢地进步,最终到达成功的顶峰;有的会把老师给自己的表扬当作前进的动力,争取获得最好;有的则因为一点点进步就骄傲自满,从而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其他人获得成功,自己则永远生活在黑暗边缘。

  信,这个字眼,看起来很简单,实际去遵守却很难,只要在生活中能够时刻提醒自己,就可以了。

  【篇二:《弟子规》信的读后感】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开口说话,诚信为先,答应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诺,没有能力做到的事情,不能随便答应。

  一天中午回家,我和小红一起回家,小红说:“明天去龙山公园荡秋千吧!”反正我也已经好长时间没有去那里轻松轻松了!况且明天有事星期六!“好!”所以我很爽快的答应了。

  这天晚上,爸爸又对我说:“明天去肯德基吧!”啊!肯德基!那不是我向往已久的地方么?每次一听同学们提起,我就心驰神往,恨不得就长一双翅膀飞到那里好好地大吃一顿!

  我刚想答应爸爸,可是长年一项,明明明天是是答应了小红去公园的,怎么能失信呢?可是去肯德基,如错过了这个机会,又不知何时才能去。怎么办呢?我心里矛盾极了!终于我决定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孩子,于是我拒绝了爸爸,并向他说明了不去的理由,爸爸直夸我是一个诚实的好孩子。

  第二天一早,我和小红登上了龙山公园山顶,面对那凉爽的风,我真是快乐,但是这中快乐不仅仅是因为开心的玩耍,更是我没有失约于小红。

  诚信是一种快乐,也是做人的基本!

  【篇三:《弟子规·信》读后感作文】

  最近,拜读了清代用家李毓秀的作品《弟子规》,这本书全文不过360句,计1080字,其基本内容,是融合古代圣贤对青少年学生的训诫,教诲青少年如何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弟子规》先后有序地讲解了学童们孝敬父母、关爱兄弟、修身养性、为人处世、读书求学的生活基础规范。这本书分为入则孝、处则弟、谨篇、信篇、泛爱众、亲仁和余力学文。

  细细品味后茅塞顿开,平时里对人生的点滴感悟都在圣贤的教诲中有明确的答案,字里行间充满着人性的真正体现。

  在弟子规第四课“信”,我知道了能实践诺言,便是守信;不能实践诺言,无论是出自不得已,还是故意食言,都违反了做人的基本要求和处世的基本原则。

  母亲履行的责任像奏多情的细雨,润物细无声;父亲实践的责任像冬天狂舞的雪,寒面净心田。

  父母永远的付出,不曾为回报等待,一心守候,只为子女成材。

  我学了《弟子规·信》后,懂得了要做一个诚实、诚信的人。如果一个不诚信的人,在人生的道路上跌跌撞撞行走,最后付出的代价也是很大的。

  【篇四:《弟子规》读后感:凡出言,信为先】

  《弟子规》是我们生活的典范,让我看了深有体会。这本书是根据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它告诉我们许多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谨慎。看见别人有了进步,就要虚心向他学习,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慈……

  “凡出言,信为先”这句话在这么多道理中,是对我印象最深的。它的意思是:人与人之间,只要是说出口的话,就要讲信用,不能食言。这让我想起了博玄说过的一句话:“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意思是:对人诚心诚意,本来不相信,也会相信了;但对人虚伪无信,就是本来相信的,也再不敢相信了。看,他说得多有道理啊!

  我们应该讲信用,这样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记得在思品书上,有一篇文章,是写宋庆龄的。宋庆龄小的时候,折纸折得十分好看,栩栩如生。有一天,她又在折纸了,她的同学小珍看见了,羡慕地说:“你折纸折得真好看,明天我到你家去,你教我折纸,好吗?”“没问题”宋庆龄一口答应下来。第二天,宋庆龄一家本来要去一位老奶奶家的,但宋庆龄想到了昨天答应小珍的事情,便没有去老奶奶家,一个人在家里准备了许多纸等小珍来,然而,小珍却没有来,她失信了。但宋庆龄一点儿也不后悔,她说:“小珍虽没有来,但我做到了一个讲信用的人!”从小就有着优良品质的宋庆龄,长大后成为了一代伟人,受到人们的爱戴。

  最后,我奉送大家一句:

  人而无信,万事皆虚。

  【篇五:读《弟子规?信》有感】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想必我们都熟悉这流传千古的名句吧!《弟子规》这本书,历代被奉为经典,从中我们可以学到世间上的真理,如何为人处世,从而为我们今后的道路照亮一盏盏明灯。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每个人在说话前,必须要把诚信摆在首位,有了诚信,才会有立足之地。还记得那个一诺千金的诚信者——马云吗?马云创立的'阿里巴巴集团被国内外媒体、硅谷外国风险投资家誉为互联网商务流派代表之一。马云认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最重要的社会责任就是讲信用,就是一诺千金,就是“言必行,行必果”。“信用不是金钱,但它比金钱更重要。”马云说:“阿里人从创业的第一天起,就珍惜每一个客户,只有得到他们的信任,公司的发展才会越来越好,以诚信赢得尊重,以诚信积累财富。”他都做到的,他让世界再次见证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创业奇迹。

  “事非宜,勿轻诺。”事情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做到,就不要轻易地承诺别人。列宁是一位很讲信誉的人,即使对孩子也不例外,他曾经许诺过逢年过节要与孩子一起欢度节日,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有一次,新年快到了,他因生病不能起床,但他坚持守信,答应孩子们的一定会做到,于是他便坐着轮椅参加晚会,华盛顿曾说过:“自己不能胜任的事切莫答应别人,一旦答应了别人,就必须实践自己的诺言。”诚信是中华民族流传千年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有多少人遵守承诺以致名扬千古。唐太宗以诚治天下,他相信用至诚之心能治理天下,不愿像以前帝王那样用诡诈的手段对待臣下。商鞅立木树信的故事家喻户晓,因此商鞅的新法也获得了人们的信任。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更应该将这一美德传承下去,“天才因素有三:第一是诚实,第二是毅力,第三是才智。”承诺是金,我真诚地希望每个人都能成为信守诚诺的人。“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篇六:《弟子规》信篇读后感】

  为了进一步提升员工的思想素质,并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集团人事企管部特组织全员学习《弟子规》。通过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的讲解,我对“诚信”二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在这里与大家进行分享。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儒家伦理的重要内容,更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早在中国古代文献《说文解字》中就提到:信,诚也;诚,信也。可见诚与信是分不开的,“诚实守信”正是对其最好的诠释。

  古今中外,关于“诚信”的格言典故着实不少。孔子曰:“民无信不立。”墨子曰:“言不信者,行不果。”左拉也说:“失信就是失败。”罗素认为:“在一切道德品质中,善良的本性是世界上最需要的。”还有一言九鼎,一诺千金,郭汲守信,柱下期信等都是关于“诚信”的典故,足见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那么,我认为:诚信重在一个“守”字,即守时,守约,守承诺,对社会要守责任,对企业要守岗责,与人相处要以诚相待、以信相待。既然作了承诺,就要履行;既然身在其位,就要履行相应的责任;既然接受工作任务,就要尽最大努力完美落实。可见,“诚信”渗透于我们周围的每个角落,也是社会文明,企业发展的标志。

  在我们的企业文化中,“诚信”不仅是第一要义,也是贯穿整个企业文化体系的重要元素。“诚信·人性”是我们的企业精神,“细微之处做到精致”是我们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中强调:注重细节,完美达成目标,它指导员工如何完成工作目标,如何高效的履行自己的职责,这何尝不是员工对企业的“诚信”。

  此外,“与员工共赢,与伙伴共赢,与社会共赢”的企业价值观则体现的是企业对员工、对伙伴、对社会的“诚信”,有以下三层含义:

  第一,在员工创造价值的同时,企业为其提供不断提升和发展的机会,并尊重员工的选择;第二,与合作伙伴诚信协作,双赢共进,在行业内树立良好的口碑;第三,之于社会,我们诚信经营,勇担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回馈大众。

  “任人唯贤,用人不疑”的用人理念;“互尊、互信”的团队理念等都体现了“诚信”这一重要思想。我们说:“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这就要求我们的员工要养成慎重、踏实、负责任的工作习惯。同时,还要树立“见贤思齐”的工作态度,要有目标,不断向先进学习,努力提升个人能力。

  总之,做一个善良、正直、诚实守信的人,对社会有益,对企业有益,对自己也有益。

  【篇七:读《弟子规·信》有感】

  晚上,伴着习习凉风,我翻开了《弟子规》,映入眼帘的是“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这样一句话。细看底下的注释,我看到了这句话的意思:至于外表穿着,或者饮食不如他人,则不必放在心上,更没有必要忧虑自卑。猛然间我想了“君子忧道不忧贫”这句古话。

  躺在床上,思绪随着凉风飞呀飞,飞到了西晋这个时期,我看到了年轻时的阮咸。虽然他家里并不富裕,吃的穿的也很平常。但是他在有钱人面前却泰然自若,一点也不自卑。六月六日这一天,每一个都把自己的衣服拿到太阳下面晒。阮咸也不例外,他根据当时的风俗,也把自己的衣服晾起来,路上看见阮咸晾晒自己的旧衣服,都来观看。但阮咸一点也不在意,他认为:富贵不是可以夸耀的资本,贫寒也不是耻辱,人活着是否有尊严关键在于他的德行和学识。

  思绪不再飘飞,回到了现在的生活。我看到了在一个幼儿园门口,一个小女孩竟然对他的同伴说送自己上学的父亲是她们家的司机!可笑可悲的背后是深深地思考:我们的社会怎么啦?我们的孩子怎么啦?讲究物质的奢糜与攀比竟让纯真的孩童至此!试想一下,假如都以现在的这个趋势发展下去,那么10年后,20年后,甚至100年后的今天,我们的子孙后代将变成怎么样的人呢?到时候吃穿的攀比又将如何呢?无数的问号在我脑海中回荡,久久不能散去……

  多亏了这本《弟子规》,他提醒了我们,他唤醒了我们,他告诉了我们做人的道理,告诉了我们将怎样做好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过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

  【篇八:读《弟子规》“信”篇有感】

  我们的祖国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许多经典诸如《论语》、《弟子规》、《史记》等文章传诵久远,寓意深刻。在这些经典文章中我最喜欢《弟子规》的“信”篇。

  在“信”这一章,古人这样说:“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这教育我们开口说话时,诚信为先。我们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诺。当我们没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随便答应。至于欺骗或花言巧语,我们更不能用来骗人。《弟子规》的“信”篇还教我们怎么说话:“说话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切戒之。”说话多不如说话少和好。说话要恰到好处,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与此同时我们该说的就说不该说的就决对不能说。在我们跟他人交谈时,谈话的内容要实事求是、口齿清晰。不要听信花言巧语,因为这些话虽然好听却靠不住。奸诈取巧、下流肮脏以及无赖粗俗的语言,都尽量不要沾染。

  有一天是星期五,而明天就是星期六了,我经过爸爸同意,邀请一位跟我关系比较好的同学来我家做客。他同意了,并且跟我说好,在我家早上8:00不见不散。

  第二天,我早早的起了床,打开电视机,一边看着节目,一边吃着我准备好的零食,一边等待客人的到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怎么还不来?”我嘟囔了一句“也许因为路上堵车吧,应该马上就会到了。”我自我安慰道。光阴似箭,转眼间又过去一段时间,我打了一个哈气,抬起头漫不经心的扫了一眼钟:已经是9:30了!这是怎么回事?他不会不来了吧?不可能!最后我忐忑不安的拨通了他家的电话,在电话里我得知令我大吃一惊的消息:他去别的同学家玩了!令我忍无可忍的是,星期一,当我怒气冲冲的找他算账,他不仅不承认,还反咬我一口,只见他“彬彬有礼”的说道:“你并没有邀请我去你家玩,你这属于x谤行为……”“什么?”我火冒三丈,结果他把我气的一个星期都没理他。

  在《论语》中有一句话:“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表示人要遵守与别人的约定,不能失去信义。如果人人都像这位同学那样不守信誉,那么世界岂不是乱了套?

  诚信并不难做到:我心想。只要人人认真去做,那么诚信的世界离我们还会远吗?

【弟子规信读后感八篇】相关文章:

凡出言,信为先——《弟子规》读后感01-20

凡出言,信为先——《弟子规》读后感05-12

《弟子规》信篇读后感700字10-10

★《弟子规》读后感01-07

《弟子规》读后感01-07

★弟子规读后感01-06

《弟子规》读后感01-05

弟子规读后感01-04

弟子规读后感12-31

弟子规读后感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