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深刻读后感

时间:2020-11-22 18:25:17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我要投稿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深刻读后感

  马克吐温说过:19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暂且不提引领法国大革命的领袖人物拿破仑那金戈铁马的悲壮人生。海伦?凯勒,一个在无声、无光、无语的黑暗世界里幽禁了整整87年的生命,以她独有的顽强的生存方式震撼了整个世界。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深刻读后感

  我是在一种极度不可思议的情绪下读完了海伦?凯勒的自传体小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惊异于这个弱小女子的天才感知能力,对于她的生命而言,五彩缤纷、鸟语花香的世界仅仅持续了19个月,在她一岁半那年,一场高烧无情地夺去了她的视觉,听力,从此她的四周只有无边无际、无声无息的黑暗。我曾想,这个可怜的孩子该是多么的痛苦和绝望!的确,巨大的不幸曾令这个懵懂无知的女孩感到孤苦无助,她变得乖僻,易怒,任性,暴躁,与外界的无法沟通使她歇斯底里,像一只被囚困的野兽一般,狂怒暴跳却依然无法挣脱黑暗的桎梏。但慢慢地,她学会了平和,学会了坦然面对已经发生的一切,当她发现自己还有触觉,还可以用手去感知时,她便决定把手变成“眼睛”,去感觉周围的世界,和正常人一样体验一切的美好。我无法想象,当一个人仅仅依靠触觉去感知世界时,她究竟能够了解到几分世界的美好?然而,我却又真真切切被这个又盲又聋又哑的女子完全拉入了一个万紫千红,绚丽多彩的世界,在她的笔下,一切都那么生机勃勃:夏天碧绿的葡萄藤下一串串紫莹莹的葡萄硕大透亮,寂静的夏夜里满天的繁星闪闪烁烁,秋天枯草中有甲壳虫在窃窃私语,春天山中有清凉甜美的溪水在潺潺流淌……优美流畅的文字中没有任何悲伤的笔触,一颗充满爱的心灵与大自然的美丽如此融洽的结合。我不禁疑惑,一个只能靠手来接触外界的盲聋患者,如何能把她基本上算是从未谋面的自然美景描写得如此惟妙惟肖?这实在让人匪夷所思。后来,当我读到了海伦在写成自己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霸王》后,被人无情地指责为剽窃他人作品,她蒙受了连自己也没有想到的委屈时,才明白,读书也是她与外界沟通的重要方式,书中所描写的自然美景和种种有趣的故事不断满足着她渴望了解外部世界的好奇心,她竭力去想象书中描写的一切,以至于牢牢地将那些文字印在脑中,无法挥去,到最后,连自己也搞不清自己写出的究竟是谁的语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但我相信,年幼的海伦就是靠着这种执拗地不断模仿和绞尽脑汁地想象,如海绵吸水一般努力地从书中获取任何对外界的印象。书,成为了开启海伦心智的一把钥匙。

  我想,我们中的大部分人或多或少读过书。“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几千年来,人们带着各种各样功利的目的去读书,把它作为求取功名,踏入仕途的必经桥梁。古来不乏读书人,却有几个能真正把书作为一种营养去摄取?真正用书去开启心扉,认知世界呢?在这些手捧圣贤书的文人墨客的心中大概都深深隐藏着有朝一日能够金榜题名,衣锦还乡的荣耀梦吧。于他们而言,书,只是一种手段,读好了,光宗耀祖;读不好,百无一用。也许,只有海伦,才能带着一颗纯粹的透明的心去依恋着书本;只有海伦,才能够真切地领会到书本带给她的美好世界。

  当12岁的海伦坚定地宣布:“我要上大学,我要上哈佛大学!”时,所有的人都认为那只是小孩子的痴人说梦罢了,一个缺乏着重要感觉器官的残疾人想和视听正常的学子一较高下,向着全世界最优秀大学之一的哈佛发起冲击,这简直就是不可能。然而,这个世界从来就不乏奇迹,勇敢的海伦在她的亲爱的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学习,“在大学里,我将有充分的机会同那些像我一样思考,爱憎和奋斗的姑娘们携手前进。我热切地开始了大学生活。在我面前的,是一个正常开大门美丽而光明的新世界。我相信自己有能力掌控自己的命运。在心灵上像别人一样的自由。”海伦从没有将自己置身于正常人范围之外——“我的身体虽然不自由,但我的心是自由的。”海伦的身体虽然是残疾的,但她的心向往着阳光,她有梦想。梦想有多大,人生的舞台就有多大,我想,与命运顽强抗争的海伦用她毕生的精力和事业为我们很好地阐释了这个真理。让我们扪心自问一下,当视听正常的我们理所当然地享受着上帝赋予我们的感觉天赋时,又有多少人意识到了自己的幸福?我们只是把这些感觉当做了一种生存工具去利用,又有多少人把它们当做上帝的礼物一般去凭借它们认真感受生命呢?让我们想象一下,假如明天就是冰冷的、无声无光的黑暗世界,那么今天的我们还会像平常一样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那么的平淡无奇吗?难道我们不应该用一颗感恩的心去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吗?

  海伦不仅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德克利夫学院,她还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社会(尽管她看不见),她要用一颗博爱的心去关注着世上和她一样不幸的人们,这个一生被幽禁在黑暗无声世界中的弱女子用她全部的生命力量在社会上奔走呼吁,建立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用她不屈不挠的精神告诉世人,什么叫做忘我。在这个自己看不到光明的女子身上人类找到了光明,人类所谓的命运在强大的精神力量面前是多么的苍白无力。

  海伦是不幸的,但又是幸运的。深切爱怜着她的父母安抚了她从小被病魔深深伤害的心,并为她送来了莎莉文老师——这个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海伦,并改变了海伦一生的伟大女性。长大后的海伦遇到了很多好朋友:马克?吐温,布鲁克斯主教,霍姆斯博士,贝尔博士,赫顿夫妇,卡内基先生,爱迪生先生等等,他们或智慧,或幽默,或严谨,或和蔼,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与海伦交流,热情地帮助着海伦。人生的幸福有很多种,能够拥有许多帮助你开启人生心智的益友无疑是其中最大的幸福。他们的关爱和友谊犹如一双双托起阳光的手,共同支起了海伦黑暗世界中那一隅爱的艳阳天。

  而关于海伦的老师——莎莉文小姐,我想,阳光底下任何赞美的言辞都无法形容她的伟大,可以说,没有她,就没有20世纪的奇葩——海伦?凯勒。她用自己毕生的心智引导幼小的海伦一步一步从野蛮走向文明,从文明走向美好;她用自己半盲的视力为海伦阅读了成千上万本书,辅助她顺利考上大学;在大学课堂上,她为跟不上教授讲课速度的海伦详细记下笔记,陪着海伦熬过了一个又一个苦读的不眠之夜;她与海伦在社会上奔走呼吁,进行了上千场的演讲,为救助残疾人筹集善款……

  莉文小姐自小生活在贫民窟,命运多舛,她的`眼疾因为无钱医治最终变成了失明,双亲过世后,她便和患肺结核的弟弟被冷漠的亲戚送到了贫民收容所。在那里她痛失了挚爱的弟弟,尝尽了人间冷暖,悲惨的童年生活形成了她乖张的性格,她不甘心在收容所呆一辈子。在一次偶然中,她得到了去伯金斯盲人学校学习的机会,就在那里,她遇到了优雅温柔的莫美丽老师,是老师用自己的爱融化了女孩心中的坚冰,让她相信,爱,可以感动世界上的一切邪恶。而这份爱,也成了她后来教育海伦的基石和源源不断的动力,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她的眼睛在做了第七次手术之后,终于能见到些许光明,(尽管还是半盲状态),几年后,莎莉文以全校第一的成绩毕业,并受校长安那诺斯的派遣,去教育在一个南方偏远小镇里生活的聋哑儿童海伦?凯勒……

  海伦的偏执和任性令莎莉文小姐头胀欲裂,但有过同样失明痛苦经历的她深深理解海伦,更何况,眼前这个女孩不仅失明,连耳朵也听不到任何声音。为了教育好海伦,她与脾气暴躁的海伦进行了一次又一次斗智斗勇的较量,最终,善良的莎莉文用爱唤醒了小海伦在黑暗混沌中挣扎的心,她在海伦的手心拼写单词,教她理解单词与实物之间的关系,她带着海伦在田野间游玩,在大自然中,一点点向她灌输爱与美的思想……

  被开启了心智的海伦进步神速,这不得不归功于莎莉文老师。然而,有一次,当她带着海伦返回母校柏金斯盲人学校拜访时,校长安那诺斯惊异于海伦所取得的成绩,便要求莎莉文带着海伦留在学校一段时间,他认为,对于一个又聋又哑的孩子来说,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已经很不错了。但莎莉文坚决拒绝了校长的好意,她不同意海伦留在这里,这里的生活圈子太窄,海伦需要的是广阔的天空,而不是这样一个封闭的小池塘。“对于他们,你还能期盼什么?海伦的健康情形不可能恢复正常,安妮,你应该面对现实,不要蒙住眼睛,自我欺骗,这样子到头来只是一场空,只会令人伤心罢了,她和平常人不一样……”安那诺斯困惑道。”“我知道她不可能完全康复,我也知道她眼盲、耳聋,又是哑巴。这些生理上的缺陷逼得她与正常人的生活分开,可是……您说她与正常人不一样,也许您说对了,但我却要说,她与正常人一样,我也绝没有说错。她身体残障,但是她和你我一样,都具有她本身的内在性。她和其他正常人一样各具品质,各怀心志,请不要担心,我相信天无绝人之路,有志者,事竟成。”莎莉文老师的坚定回答给了海伦更加广阔的人生舞台。从某种意义上说,海伦的人生道路是老师为她选择的。在以后漫长的人生道路上,莎莉文老师犹如一盏明灯,无怨无悔地帮助海伦成为历史上第二个能用嘴巴讲话的聋哑人,她可能终生盲而不见,聋而不闻,但她不再哑而不语。莎莉文坚决支持并帮助海伦考上梦寐以求的哈佛大学,帮助海伦完成大学期间所有功课并取得优异的毕业成绩。走出大学,她帮助海伦进行一项一项的社会慈善事业,她成为了海伦的眼睛和耳朵,成为了海伦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

  光阴荏苒,年华似水,莎莉文老师渐渐老去,垂暮老境,她的眼睛全部失明了,“再开一次刀吧”莎莉文哀求医生,但医生的回答令她心如刀割,“请不要伤心,以往你用眼过度,该让眼睛休息的时候,你没有休息,为海伦拼命地读了那么多年的书,现在恐怕要付出代价了。好在你受过盲人教育,你那突出的盲文知识就够你读个心满意足了。”从此,莎莉文的眼睛再也没有看到过光明……,但为了海伦,莎莉文尽量提起精神,直到晚年,她终于力不从心的对海伦说:“这一次演讲我没有办法跟你一起去了,请另外再找一个人去吧。”曾有记者注意到这个和海伦如影随形的瘦小身影,想把她的故事予以报道,但她却不屑一顾地说:“我的生活是我的私事,不劳大家费心。”坚决拒绝了记者的要求。

  在中国,人们常用春蚕和蜡烛来形容老师的敬业精神,而莎莉文老师更是把自己的一生都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海伦。没有她的执着和高瞻远瞩的教育思想,也就没有后来的海伦,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厌其烦,付出了超出常人几十倍、几百倍的耐心和智慧,终于把外人眼中的不可能变为可能,创造出了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而当海伦最终成为享誉世界的作家,社会活动家之后,她却选择了默默退出。一句简单的“我的生活是我的私事,不劳大家费心”表现出她的低调和谦虚,在她看来,这些都是她应该做的,没有什么可以炫耀的,但是,当人们惊异于海伦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并被不屈不挠的海伦精神所鼓舞时,没有人能够忘记她的老师莎莉文——这个用自己的一生支持着海伦,不求名,不求利的伟大的好老师!

  在此,向这位生活在一个世纪前的可亲可敬的莎莉文老师表示我崇高的敬意!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深刻读后感】相关文章: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01-25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01-08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01-07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01-05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01-05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01-05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01-05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01-04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读后感01-04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