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水浒传黑旋风李逵的故事》读后感(通用11篇)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水浒传黑旋风李逵的故事》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水浒传黑旋风李逵的故事》读后感 1
寒假里,我读了《水浒传》中许多章节,在打开“接老母李逵杀四虎”这一章节时,立刻被李逵孝顺、讲义气的情节所吸引。
该章节讲了李逵见宋江父子团聚后,也想念自己的老母,便去沂水县的百丈村接自己的母亲。回家途中遇见李鬼扮成的假李逵威胁“要想过此路留下买路钱”,但李鬼却战败求饶,说他尚有九十岁老母,杀他就是把他和他的老母一块杀了。李逵可怜他,便饶了他,而且还给了他十两银子,让他不要再行凶作恶。李逵回到家中接了已瞎了眼的母亲,走上山间小路,母亲口渴要喝水,可等他端着水回来时却发现母亲已被老虎吃了,故连杀四虎。
当我看到李逵在路上遇见李鬼时听说其老母快饿死而放了他,并给了十两银子时,我想李逵一定觉得李鬼和自己一样也有老母在家挨饿受冻,需要用钱,故主动给李鬼银子让他改邪归正。而后来李逵背着老母过沂岭时杀虎的场景最为精彩。先是去打水,然后发现老母不见了,又发现两只小虎和两条人腿,愤怒之下杀死小虎,公、母虎分别来寻仇均都被杀。
读完整篇故事,我觉得李逵是一个孝顺、讲义气的`人,更是一个极富正义、充满抗争的英雄豪杰。故事同时告诉我们要珍惜现在所拥有的,要孝顺长辈,尊敬师长,认真学习,长大后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水浒传黑旋风李逵的故事》读后感 2
在这个世界上,母亲的爱是伟大而又无微不至的,但如果突然间失去了母亲,那种愤怒的力量是不可阻挡的,《水浒传》中李逵接母亲的这段情节就充分反应了这一点。
话说一天,李逵从梁山泊回家中,发现母亲双目失明,不由得泪流满面。为了不再让母亲伤心,李逵没告诉母亲在梁山泊落了草,说是做了大官,来接母亲,母亲高兴不已。却在这时,李逵的`兄弟李清归来,看见了官府要捉拿的李逵转生便去找帮手。李逵为了不让母亲受到牵连,将一锭银子放在了桌上,希望李清不要来追赶。李逵背着母亲徒步走到一座山上时,母亲喊渴了,李逵便飞快的去取水了。当李逵回来时,却不见了母亲的踪影,任凭怎么喊也不回应。李逵焦急万分,忽然发现地上有一摊血迹,遍跟着血迹走,却找到了一个虎穴。李逵看到了穴中的两只小老虎正舔着一只剩下的人腿,心中大怒。一股愤怒之火从心底油然而生,仿佛快要从口中喷出来。李逵操起腰间的两把板斧,把两只幼虎多成了肉泥,接着又连斩二虎,为母亲报仇雪恨。是啊,母亲始终爱着子女,顺从自己,为子女们无私奉献。母亲的爱就像清冽的河水,滋润着子女们这群种子,母亲的爱像从天而降的雨露,子女们如禾苗般吮吸着雨露的甘甜……“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正如这首诗所言,母亲爱的伟大而又无微不至的。母亲时常对我们放心不下,问这问那。虽然有时也会责备我几句,但是严厉的话语挡不住对子女们无限的关心……我们一生一世被母亲爱着,也一生一世爱着母亲,我们与母亲是不可分离的!
母亲们啊,我们所有的子女永远感谢您们。树高千丈也不曾忘记根,更何况我们呢?等我们长大后有了作为,定当给予厚报。
《水浒传黑旋风李逵的故事》读后感 3
他是一团火,一团抗争的烈火。在他身上,永远体现着性格的彻底自由与无拘无束。他不是神化的孙悟空,他只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现实中桀骜不驯的人。一切的封建束缚他都不放在眼里。他要用他那两把板斧砍尽天下不平事。施耐庵将自己对于社会、制度、正义不得伸张的不满淋漓尽致地挥洒在李逵身上,同时又寄托了作者对反抗和自由的热切向往。我想,李逵未免是激进的。但在社会文明的今天,人们是否被处处是规条条是律的社会磨光了个人主体思想的棱角,在其中个性不也是被磨平了吗?我对李逵的赞扬,并非赞颂他处处违规犯律,而是欣赏他在严酷的社会中依然保存着人心最底处的激进思想,他没有成为时代的奴隶,没有套上社会的枷锁,他要反抗时代的不平,这正是他的可贵之处。
可现在的人们,精神与思想的无拘无束似乎被条条框框束缚了,被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所消磨。社会的文明,人的精神与思想理应进入更为人性化的深层境界。人的社会不能没有规定、条例,人们理应遵守,但人们本应在叱咤千里无拘无束的'思想境界中开拓更广阔的空间,让精神理想超越古人,却没想到反让古人当了自己的模范。李逵反抗与自由的思想精神永远都昭示着人的行为可以有所依托、管制,但人的精神与思想决不可消沉、低迷与戴上世俗的枷锁。
《水浒传黑旋风李逵的故事》读后感 4
李逵是《水浒传》里的一条好汉,人称黑旋风李逵,小名铁牛,是个粗人。自从他投奔梁山后,日夜思念着自己的母亲。有一天,他要回家接母亲到梁山享福,好汉们没有阻拦他,李逵就直奔家乡。
李逵回到家里,看到他的母亲想他想得泪都哭干了,眼都哭瞎了,就立刻背起母亲到梁山去。李逵背着母亲一口气跑到沂岭,母亲口渴了,李逵就去找水。没想到,李逵找水回来的时候却不见他的母亲,李逵大吃一惊,是谁大胆偷走了他的母亲?他顺着地上的血迹,一直找到一个老虎洞,只见洞内的老虎正在残忍地吃他的母亲,李逵悲愤交加,举起大刀,劈头盖脸朝着老虎一阵乱砍。不知砍了多少刀,洞里的两只小老虎早已倒在了血泊中。这时,从洞口走进来一只母老虎,李逵用刀对准母虎尾巴底下,使出了平生气力,舍命一戳,正中母虎粪门。由于同力太大,连同刀靶都到母虎肚子里了,母虎死了。接着,又跳出一只大虎李逵不慌不忙的砍中大虎颔下,大虎伤了气管,顿时死在岩石下。李逵就这样杀了四只老虎,但是他的`母亲已经被老虎吃了一大半,看着可怜的母亲,李逵心如刀绞,他含着泪把母亲的尸骨埋了,又大哭一场,哭声振破山岗,让人心碎。
读了这个故事,我深受感动,李逵的一片孝心被无情的老虎断送了,是赤子的孝心让他一口气杀死了四只老虎,报了仇,同时也给附近的老百姓除了大害,李逵是我心中的大英雄。
《水浒传黑旋风李逵的故事》读后感 5
上个学期,我读了经典名著《水浒传》。其中,《闹东京李逵误解宋江》这一章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书中写到:宋江首次有了招安的想法,于是,元宵节将至,宋江让李逵在城外的客栈等候,他带少数弟兄到东京城内观灯,企图通过宋徽宗的宠姬李师师,打探徽宗有无招安的可能。可说来不巧,刚见到李师师不久,皇帝就来了,他们只能匆匆离开。第二天也就是元宵当晚,李逵和宋江他们一行人又来到李师师家。李逵先是在门口等候、不耐烦地叫骂,被请进屋以后,还开始喝酒。李逵喝完酒,就更加冲动。李师师家人说皇帝来了需要回避的时候,他按捺不住了,又被杨太尉一激,就操起了板凳家伙打起来,把李师师家闹了个底朝天。皇帝当然惊慌失措,赶紧从密道离开。
读这一章节的时候,我不禁为宋江等人感到可惜,这本是按照他的决策和计划完成招安的'好时机,却因为李逵的莽撞、冲动坏了大事。李逵是一个心地善良、性格直爽的人,但是却一直有一个性格上的大缺点——冲动莽撞、有勇无谋。在《黑旋风接老母家乡除四虎》这一章节中就有体现,李逵孝顺,接母亲去梁山。路上母亲口渴,他却将老母独自放在山中去寻水,结果,母亲被老虎吃掉了。这是何等的粗心、莽撞啊!由此,我就想到了智勇双全的重要性,毕竟打江山要靠武力,治理国家、维护长治久安靠的是头脑。
《水浒传黑旋风李逵的故事》读后感 6
《水浒传》时我国最早的长篇小说之一,成书于元末明初,是一部描写和歌颂农民起义的伟大史诗。它以发生在北宋末年的宋江起义为题材,生动地叙述了起义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塑造了一系列农民起义英雄形象,直接鼓舞了封建社会人民大众对统治者阶级的.反抗斗争。它运用纯粹的白话,达到了绘声绘色、惟妙惟肖的艺术效果,确立了白话文体在小说创作方面的优势,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地位,对后代文学具有深远影响。
李逵见宋江父子团聚后,也想念自己的老母,便去沂水县的百丈村接自己的母亲。
去时,途上遇见李鬼扮成的假李逵威胁,李鬼战败求饶,说他尚有九十岁老母,杀他就是把他和他的老母一块杀了,李逵可怜他,便饶了他,而且还给了他一锭银子,让他走了。
我觉得是作者很反感像李鬼这样的人,所以就让李鬼和李逵再次遇上,而且让李逵把他杀死。一是作者可以出一下气,二是让那些读者也赞同他,并看完后有一种豪迈气质,似乎自己就是李逵。李逵杀李鬼是很精彩。
但是后来的李逵背着老母过沂岭时杀虎的场景最为精彩。先是去打水,然后发现老母不见了,又发现两只小虎和两条人腿,愤怒之下杀死小虎,公、母虎分别来寻仇都被杀。
只可惜杀了虎,还被人请到家里做客,后又被擒。这让人看完之后,都想替李逵打抱不平,可见作者的用心良苦。
《水浒传黑旋风李逵的故事》读后感 7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小说,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座巍然屹立的丰碑,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这本书具体而生动地描写了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的发展的过程。在那一百零八条好汉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便是李逵了。
李逵的身上,具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精神。宋江被发配江州时,吴用写信让戴宗照应。李逵当时正是戴宗手下的一名小兵,就和宋江认识并成为好兄弟。当宋江被押服刑场杀头时,他率先挥动一双板斧,冲去救他。
在梁山的大小战役中,李逵大多是充当“先锋”的角色,他总是赤膊上阵,勇往直前。一阵黑旋风刮过,犹如一辆黑色战车奔驰。可见他对梁山事业赤胆忠心,万死不辞,奋战到底的战斗精神,他是一名“义士”。
在后来的阅读中,我忽然发现,这个动不动就抡板斧的李逵,他还是个孝子,一心地细腻的人。他上梁山后过上了好日子,便不远千里回到家中想把老母接上山想几天清福;老母亲年迈走不动,他就背着母亲走;为母寻水解渴,没想到老母为虎所害,他为母报仇,冒死杀死四虎。
李逵的性格里透着“直”和“真”的天性,我很欣赏他这种超凡脱俗的自由心态。虽然他也有些小毛病,小不足,但这正丰富了他的人物形象。
我所认识的`李逵,实实在在,不矫情,不造作,想说就说,想做就做,一直保持着生命的自由张力和绿林好汉的野性。对朋友讲义气,对长辈重孝心,我希望我们生活中能有更多李逵这样的“忠孝”人士,那样的世界便也是“直”和“真”的了。
《水浒传黑旋风李逵的故事》读后感 8
“真假李逵”的故事,出自《水浒传》中的第四十三回:“假李逵剪径劫单人,黑旋风沂岭杀四虎”。李逵是梁山泊一百零八将中著名的好汉之一,他不仅嫉恶如仇,还劫富济贫。手拿两把板斧,冲锋陷阵。既令贪官污吏们闻风丧胆,又令恶霸豪绅们惶惶不安。
由于李逵为解救在浔阳楼题“反诗”而险被处斩的宋江,在江州大闹法场,一时名声大振,大宋朝几乎妇孺皆知。于是一些不法之徒就借着他的名号,干起了打家劫舍、欺凌百姓的.罪恶勾当。
一个名字和李逵相近的匪徒李鬼,就自称为李逵,在李逵的家乡沂岭境内拦路打劫、弄得不明真相的老百姓都以为是李逵所为。说来也巧,一天,李鬼正在山路上等过往的行人,恰好碰见了要回家接老母亲上梁山泊的李逵。结果可想而知,真假李逵交锋,假的就是假的,实在是不堪一击,几个照面,李鬼就被李逵轻松制服。由于李鬼苦苦的哀求李逵说自己还有一个九十岁的老母无人照料,并信誓旦旦表示要痛改前非,绝不再做强盗害人,心慈的李逵就放了他。可李鬼禀性难移,竟然利用李逵到他家歇脚机会,在李逵的菜里下麻药,想把李逵交给官府请赏,幸好被李逵识破,最后成了李逵的刀下之“鬼”了。
尽管时下无论衣食住行甚至户口都有造假,可正如陈毅爷爷所说:“手莫伸,伸手必被捉”。他们可以蒙骗于一时,“假的终究是假的”,就像这真假李逵一样,迟早要在阳光下露出其真面目。我们学生正在成长时期,一方面要学会识别造假骗子们的卑鄙伎俩,另一方面也一定要学会诚实做人。只有努力学习,将来才能收获真正属于自己的一切,而决不能寄希望于弄虚作假。
《水浒传黑旋风李逵的故事》读后感 9
最近,我看完了《水浒传》这本书,很喜欢梁山108将中的李逵,最喜欢他的忠义、莽撞和傻劲。
先说义。在第四十回中,松江、戴宗被黄文炳陷害,被判死刑。在法场时,梁山伯众好汉及时来救,只见一人赤身赤脚,挥舞两柄大斧,一阵乱砍乱杀,领头冲入法场。众好汉在他身后,拼命的杀出了一条血路,终于救出了宋江和戴宗。这个人就是李逵。可以想象,劫法场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可是他为了救宋江和戴宗,全然不顾自己的`生命,冒着可能被冷箭射死,被枪刺死,被刀砍死的危险,奋力冲杀。这个情节,把他那“黑旋风”的绰号表现得淋漓尽致,也不负“天杀星”的称号!
其实,他最突出的是莽。在第四十三回中,他接了老娘回梁山泊,在经过一座山时,他老娘要喝水,他好不容易才弄到了半碗水,结果老娘却被老虎吃了。悲痛万分的他连杀了四只老虎。虽然杀了四只老虎,为母亲报了仇,可是他全然不顾实力,多么莽撞啊!
傻,也是他一大有趣的特点。在第三十八回中,为了给宋江抓鱼,和张顺发生了摩擦,打了起来。在陆上,他把张顺打得鼻青脸肿。张顺跳入水中大骂,激他下水,他果然也跳了下去。可是人家浪里白条的称号可不是白吹的,结果他被连按水中N次,喝了满满一肚子江水,上岸后直吐白水。他的水性不好,可仍然放弃了自己的
优势,入水和因水性好而闻名的张顺斗,用自己的劣势和人的优势比,自然吃了大亏。
不过,虽然李逵又傻又莽,但是,每次想起他干的那些事都是让人又好气又好笑,我还有一点佩服。我喜欢这样的李逵,义、莽、傻俱全的李逵!
《水浒传黑旋风李逵的故事》读后感 10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名著之一,书中真实地描写了宋代农民起义,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及统治阶级的罪恶。故事波澜起伏,人物很有个性,栩栩如生,很有感染力。
《水浒传》里,这么多的英雄人物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黑旋风”李逵了,发生在他身上的事很多,如:江州劫法场、沂岭杀四虎、元夜闹东京、刀劈罗真人等,将他粗中有细、直爽率真、脾气火爆、忠义两全、勇猛无比性格表现的淋淋尽致,他孤身“江州劫法场”,营救因在浔阳楼醉题反诗而被抓处斩的宋江;宋江每次出兵作战,他都充当步兵先锋,用他标志三板斧冲锋陷阵;当一心指望朝廷招安的宋江好不容易迎来了钦差光顾梁山时,他敢于“扯诏谤钦差”,公然宣称:“大宋皇帝姓宋,我哥哥也姓宋,他做的皇帝,我哥哥也做的。”好在众人都来解劝,把黑旋风推下堂去,李逵这才罢休。真是让人肃然起敬。
李逵虽然性格直率,但也粗中有细,是一个孝子。为了对老母尽孝,他冒着官府悬赏缉拿的危险,返回老家把老母接上梁山享福。可惜的是因为一时疏忽,他的瞎眼老母不幸被猛虎吃了。为了给母亲报仇,他一路搜寻,竟然在沂岭把一窝大小四只猛虎全数杀了。
征方腊结束后,梁山头领只有少数存活,李逵是其中之一,获封镇江润州都统制之职。后来蔡京、高俅等人,以御酒之计,要毒死宋江。宋江饮了御酒,知道已经中毒,因怕李逵为了报仇再度啸聚山林,便请他到自己所在,使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也饮下毒酒,事后宋江告知李逵真相,李逵表示:“生时服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后来果然毒发身亡。
《水浒传》虽然读完了,但书中许多情节令我回味无穷!回味作者精湛的'语言,精准披露封建社会的黑暗,我仿佛置身于那个黑暗腐朽的年代,和那些梁山英雄们一起“替天行道”。
《水浒传黑旋风李逵的故事》读后感 11
武松打虎这篇文章是《水浒传》里第二十三回中的故事。
武松在柴进的家中碰到了宋江,然后一起喝酒,关系很好。过了一些天,武松想回家看看哥哥,就辞别宋江和柴进二人拿着哨棒一人往阳谷方向走去,这一天武松走到阳谷地界,又渴又累,就到一家酒馆休息并点了牛肉和酒,店主人给武松倒了三碗酒就不再给他喝了,武松很不高兴就和店主人吵,店家说他的酒叫“三碗不过岗”,酒劲很大,再喝会醉倒的',而且最近山上来了一只老虎,喝了酒更不能过岗了。武松不信,一连喝了十几碗。武松从酒店出来,才感觉刚才的酒真的很厉害了,然而在店老板那里说了大话,不好意思回去,只好摇摇晃晃的往山岗上走去。
到了山上,武松已经醉的走不动了,就在一块大石板上休息,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听到老虎来了,吧武松吓了一跳,酒也吓没了,老虎看到武松就想吃了他,冲着武松就扑过去,武松一躲,老虎扑空了,武松用手里的哨棒去打老虎,结果棒子打到了树枝上,哨棒也断了,武松干脆吧断成两截的哨棒也仍了,用拳头和老虎打起来。老虎一扑二掀三扫没有抓住武松反倒被武松抓住摁到了地上,武松抓住老虎再也不敢松手了,就一手抓着另一只手攥成拳头使劲往老虎身上头上打,打到最后武松自己都没力气了才敢停下,发现老虎已经死了。
武松真厉害,不过现在不能打老虎了,我们要保护老虎了。
那大只望李逵势猛一扑。那李逵不慌不忙,趁着那大虫的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大虫颔下。那大虫不曾再展再步,一者护那疼痛,二者伤着他那气管。那大虫退不够五七步,只听得响一声,如倒半壁山,登时间死在岩下。那李逵一时间杀了子母四虎,还又到虎窝边,将着刀,复看了一遍,只恐还有大虫。已无有踪迹。李逵也困乏了,走向泗州大圣庙里,睡到天明。次日早晨,他逵却来收拾亲娘的两腿及剩的骨殖,把布衫包裹了,直到泗州大圣庵后掘土坑葬了。李逵大哭了一场。
【《水浒传黑旋风李逵的故事》读后感】相关文章:
水浒传李逵读后感12-03
水浒传李逵读后感6篇12-03
水浒传李逵读后感(通用34篇)03-27
水浒传李逵读后感范文(精选11篇)08-01
读《水浒传》之李逵有感(精选10篇)08-29
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水浒传》中的两种忠义观—以宋江、李逵为例03-04
李逵的性格特点和主要事迹11-02
水浒传故事之一读后感05-08
改编水浒传的幽默笑话故事(通用18篇)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