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书笔记

时间:2020-07-21 17:50:57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书笔记1000字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以下是应届毕业生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书笔记1000字,欢迎阅读本文!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书笔记1000字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书笔记1000字一】

  即使没出过国门,在电影里我们还是可以多次看到,在欧美国家或者日韩的乡镇农村,大片的沃野和森林掩映着上百年的古堡、木房子,汽车悠闲地开在寂静无人的公路上,原始古老与现代生活交相辉映,彼此遗忘了界限,厌倦于都市拼搏的人在这里诗意地栖息。

  而中国今天的绝大部分乡村,则是另外一种面貌:古老民居荡然无存,现代建筑光怪陆离,读书成才者谋生都市,打工的年轻人鲜有归来,村头巷尾寥落的是妇弱老幼,费孝通念念不忘的那个“乡土中国”已经渐行渐远,破碎的乡村中唯有江河山川和日月星辰依旧古老。

  比起“原始也原始,现代也现代”的西方小镇,我们的乡村真是“原始得不原始,现代得也不现代”。何以至此?读熊培云的新作《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或许能找到一些答案。

  在熊培云“唐德刚式”的诙谐和幽默之中,我们听他以沉痛却乐观的笔触用家乡小堡村的经历串起他对百年中国乡村大视野的梳理和重建:农民与土地的拥有与被拥有,革命和运动时期的农村,鬼子来了之后的农村,城乡不平等的起源,乡村民主和乡村精神,乡村生活的救赎与信仰,以及随处可见的他自己的乡村成长见闻和其家乡父老的生活命运纪事。

  他的小堡村乡村叙事,晓白通畅,入眼入心,既讲故事也讲历史,既有调查也有理论,更有文学、名言和电影,目的不仅在于为一个个沦陷的故乡进行抒情式祭祀,更为了寻找今天乡村面貌的历史和现实逻辑,以及几千年来中国乡土社会的自治经验和自济精神,以期在眼下的城乡治理中,为当今的中国农村破碎的面貌和残缺的权利,在理论远景上开凿一条城市反哺乡村、乡村人才走出之后再归来的改良之路,以达到法国那种城乡两忘的乡村新貌。

  多少年来,在“鲤鱼跳出农门”的思想照耀之下,出身于农家的知识精英,要么出于对故乡的自卑,要么出于对都市的拥抱,要么出于对名利的匍匐,唯恐不“知识”,唯恐不“精英”,唯恐不“权贵”,与过去再见,对现实大地和故乡落日缺少一种最基本的观照与回望。

  同是70后一代崛起的知识精英,许知远和熊培云的道路有两种代表性。前一种是城市青年匍匐于西方理念后的都市和中国代言,用家国山河诠释别人的理论,是对“他乡的全面拥抱”;而后一种则是乡村青年进城读书继而西方游学之后归来的故土沉思,用别人的理论来审视故国河山,是对“故乡的再次拥抱”。在“他乡”和“故乡”的分野和历史渊源之中,我们似乎隐隐可以看到近现代一百多年来中国知识阶层对救国救乡的两种精神传承。

  这两种分野,其实并无实质上的好坏优劣之分,也并没有绝对中西之分,我相信他们两人的思路转进也都其来有自,与他们的生活经验、家庭熏陶和城乡成长环境都密不可分。但比起许知远的情绪性、拿来主义和自陷于理论的方阵,熊培云的这种明朗开阔、深浅转换自如和扎根于苦难之上的浪漫性,确实有一种阅读上的沉浸感,以及阅读之外的现实感。

  所以熊培云的著书立说、田野调查、乡村介入,更让我看到他从云端落到大地后的坚实感。留学法国、游历海外、文学电影也让他身上也被撒上了一层西方思想学说和普遍人性的光辉,同时他承接着费孝通、梁漱溟、晏阳初、卢作孚等乡村建设先驱的梦,熊培云甚至说,以后会像他们一样更多地回到乡村甚至扎根于乡村。这种上个世纪没能完成的乡村实践,或许将是未来中国乡村的根本出路。

  熊培云的这种理想主义,面临今日中国磐石般的巨大现实,或许是稍显浪漫,但他对乡村的这种关怀和敬意,却引起无数出身农家在城里站稳了脚跟和尚未站稳脚跟的人的共鸣,更讲出了像我这样到他乡寻梦而梦不在、回故乡暖心而故乡不在的年轻农家子弟的心声。

  回首建国60多年来,在“农村包围城市”成功之后,城市却不愿意包围农村了,城市在物质建设的马车上奔驰,而乡村却是大踏步地后退,“二元分治”却是越治越远了。而更悲哀的是,我们既没学会怎么样建设城市,同时也丢掉了怎么样乡村自治。在宗法宗族被破坏掉之后,在乡村礼数和历史传统被破坏掉之后,农村终于丢掉了几千年来形成的灵魂。

  今天,大多数的乡村或远或近地都通上了公路,纵向比较乡村的发达确实进步有加,但是横向比起来,城市和乡村的绝大落差拉开了两者之间的鸿沟巨壑,让彼此异为天壤。

  前些年,为了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当地政府会在很多地方刷一条标语,叫“要想富先修路”,这些年公路修得差不多了,但是农村发展依然面临巨大问题,修路或许不是最主要的,正像熊培云说的,如果修路只是为了更方便地从农村抽血补给城市,为了让更多农家子弟读书成才后留在城市贡献税收,为了让更多打工者披星戴月地建设城市,这路还不如不修。

  最缺少也最重要的,是结束城乡对峙,为人心铺一条回乡的路———回到故乡、建设故乡、享受故乡,不是为了寻找记忆,而是为了寄托未来,就像欧美乡镇的人们一样,在城市中谋生,在乡村中谋心,在鸡鸣狗吠中安卧而睡,在风霜小径上漫步人生,回归亘古的人世夙愿。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书笔记1000字二】

  这是一本每一个漂泊在异乡的人都应该读的书,也许书里的小堡村只是熊先生的故乡,但是发生在那里的事无不同样发生在我们的故乡,那些难以抗拒的变化,那些令人难过的变化,那些带来希望的变化,当我们通过这本书联想起故乡的这些年,你会看得更明白那些发生过的和正在发生的变化究竟意味着什么。当然,作者的用意并不只是简单的唤起读者的乡愁而已,他旨在通过文字撩起人们对农村里发生的一切的关注。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断的回想起自己的故乡,我的老家虽然不是农村,但也只是比农村稍微发达一点的小镇而已。在我居住的单位大院里,也有一棵如书中所写的老树,约莫两三个人才能抱的住,那棵树曾经给我带来过很多欢乐,虽然我至今不知道它的科属,我只记得它很高大,有茂盛的枝叶,在炎热的夏夜,睡不着的大人们会待在树下乘凉聊天,而如我一般大小的孩子们则会围着树打闹嬉戏,到了秋天,树下洒满了落叶,我们便把它扫拢,然后点起篝火,我和小伙伴们围着篝火,莫名其妙的开心着,笑着往火堆里投各种东西,直到火堆熄灭,这是我最喜爱的游戏之一。而这棵树在一次商品房的建设中被砍伐了,连根刨起,大人们虽然一边砍着一边叹息着可惜了,但是这一切抵不过新房带来的喜悦,后来,随着商品房市场的兴起,大院里的树也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新楼的矗立,在我的印象里,大院永远是郁郁葱葱的,是干净的,然而今年过年回去时,走在路上,只有深一脚浅一脚的泥水。我是2000年离开家北上求学的,似乎,从此以后,我每次回来,家乡都会得意洋洋的向我展示它的新变化,拆掉了我走了将近十几年的有着近百年历史的青石板小街,变成了索然无味的商业步行街,公共体育馆也没有了,田径场变成游乐园,老房子一片片的拆掉,建起了奢华的政府广场,山顶上的那个古塔也装模作样的锁住了塔门,禁止人们进入,要知道我年少时,每天早起晨练都会爬到塔顶,然后吹着风,俯视着整个城镇在渐起的喧嚣中慢慢的苏醒,那是多么惬意的事啊。然后有了环路,一圈一圈的环城公路,劈开山,趟过农田,有了新的地标,地名,而这一切都不再是我所熟悉的,每次和家人聊天时,当他们说起某个地方时,我总是听着那些新地名一脸的茫然。就这样,我的故乡在这些变化中渐渐消失殆尽,今天的我也只能在梦中在记忆中再见熟悉的家乡了。

  其实,这些变化确实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好处,它们也只是紧紧跟上国家的发展而已,同时,从它的变化也能看出一个国家的变化,城镇如此,农村亦如此。我想这也是作者的书名的由来吧。

  在书里,作者回顾了小堡村的历史,也描述了其现状,介绍了宗族制度在过往农村里的重要性,也谈到了如今农村的执政组织的局限性,从曾经的只会种田,到现在的外出打工,介绍过农村在战争时期的动作,也说起现今农村的娱乐活动,在这些描述里,不难看出,农村在不断的适应着国家的发展,而这一过程充满了痛苦和心酸。

  农民工是如今人们提起农村不得不提起的一个族群,在工地上,在工厂里,在路边,在街头,在如劫难般的春运里,到处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或者抛家弃子,或者拖家带口的,从事着最底层的工作,希望可以赚到更多的钱,寄回老家盖新房,亦或在城里买下房子定居,每年都有不少的无良商人卷走他们的血汗钱,每年也有不少的民工因为工作落下伤残甚至丢掉性命,但是,他们依然顽强的生存着,努力的适应着社会的发展,没有保障,小心翼翼的奔波在城市里。我曾经在深圳关外的一个小村里住了两个多月,这里虽说是一个村庄,但这里只有少得可怜的`几块田地,大多的都是台湾人或本地人开办的小工厂,这里的外来民工要多过本地人,他们通过各种途经来到这里,有的进了工厂有固定工作,有的流落街头打零工,有的成了失足妇女,有的成了罪犯。我曾经和他们中的一些人聊过,他们身后大多都有着含满泪水的痛苦的故事,有个大姐四十多岁了,之前生了几胎都是女孩,本来都结扎了,可是熬不过男人的逼迫,最后又手术松扎,千辛万苦终于生下一男孩,可是男人却跟别的女人跑了,把大姐和刚满两岁的儿子扔在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指望那一亩三分田是难以养活的,大姐只好跟着老乡跑到这里来,靠着接零工,勉强拉扯着孩子,我离开那里时,赶上当地工厂淡季,大姐彻底失业了,我还记得,大姐坐在她不满十平米的出租屋里,房间里潮热难堪,孩子在屋外玩耍,平房外是一座高高的高压电铁塔和正在动工的宽阔的建筑工地。我也还记得第一次在另一家工厂见到那群稚气未脱的打工妹时,我的震惊,她们最小的刚满16岁,最大的不过20岁,我很天真的问她们为什么不去上学,我甚至很生气她们浪费了自己的青春和埋葬了未来,但是她们只是很冷淡的笑了笑,这不是她们的第一家工厂,也不会是最后一家,她们似乎觉得这才是她们的生活,至于我说的那些更像是另一个世界的东西。在那里通过她们我接触到了一个完全颠覆了我认知的世界,甚至我觉得那才是这个世界的这个国家的本来面目,我不过一直活在一个虚构的层面,自那时起,我才了解,农村和那里的人的生活远非我们从电视里和道听途说里所知道的那样,自那时起,我开始关注他们,因为我觉得那才是真正的生活,真正的世界。

  而我上面所说的这些也是我在阅读这本书时不断想起的,我很后悔我没有在那里多待一段时间,虽然我刚去时极端不愿意。不过我想还会有机会的,而熊先生这本书也将会帮助我更好的去了解和关注他们,是的,这片土地和之上的人们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关注,也许帮助。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书笔记1000字三】

  春暖花开的季节,玩伴三三两两在田埂间追逐嬉闹,看那油菜花将大地装扮成一块芬芳柔软的绒毯,这是我对故乡儿时的记忆。时光流逝,如今我离开故乡在外求学。当我走向城市,城市也悄悄的吞噬着我的故乡。在浩浩荡荡的城市化进程中,如作者熊培云在《一个村庄里的中国》里所说:“在中国,浩如星海的无数个自然村里,它不过是卧于万花丛中的一粒微尘。”正所谓谁人故乡不沦陷。

  《在一个村庄里的中国》一书中,作者回顾了自己的故乡小堡村的历史,描述了它的发展现状,介绍了宗族制度在农村中的重要性,谈到了农村行政组织的局限性,农村在不断的适应国家的发展,而这一过程充满了痛苦和辛酸。

  “又有几十人来到,有的人手拿盾牌,头戴钢盔,用推土机推进。”这是书中所描述的拆迁的一幕。原本宁静祥和的小村庄骤然间笼罩在“战时气氛”中。媒介发达的今天,我们几乎每天都能在各大媒体或报纸上看到类似消息。因村民不满征地,守卫自己的土地而被烧死在帐篷中。农民对土地的感情正如《一个村庄里的中国》书中所说:“自古以来,农民相信传给儿子的最好东西就是地,地是活的家产,钱是会用光的,可是地却取之不尽。农民占有土地的动机也与这种安全感有直接的关系。”只是他们没想到的是,这别人偷不走的土地,在特定的年代却可以像变戏法一样没了。

  普天之下,莫非国土。当农民在拆迁中失去了对土地的所有权,而在抗争中又会被弱肉强食的剥夺生命权,或是受到威胁。一个国家的文明取决于对弱者的态度。尽管农民失去土地后会获得相应的补偿,但是失去了最大的财富——土地。而由于严格的户籍制度,他们又无法成为城市人,一方面他们失去了自己的土地和家园,另一方面城市的大门并未向他们敞开。这就像船即将沉没,而船上所有的乘客被禁止弃船逃生。

  英国一位首相威廉皮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是说穷人的房子可能很破旧,风雨飘摇,但是国王不能踏进,即公权力不能进入私领域,财产权对于穷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我国的《物权法》同样保护公民的财产权不受侵犯。然而现实中的拆迁往往让那些手持农具的农民们感到无助。用生命来捍卫自己的土地更多的是出于无奈,若不是被逼至极,谁会选择以命相搏。

  我国自古就是农业社会,我国的历史和文化与农业息息相关,而农村作为这一切的摇篮,如今却在被以建设之名,配上一个“拆”字判处极刑。然而如作者在《一个村庄里的中国》中所述,不仅小堡村,中国的农村几乎都有一段悠久的历史,每个村庄都是如圆明园般珍贵。那里有代代相传的宗族文化,传统技艺,甚至是那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幸的是雨果笔下的两个强盗已不在中国存在,体现了弱肉强食的暴力却并没有在这土地上消失,消失的反倒是一些具有历史价值的老建筑和村庄,而这又往往被美其名曰“保护性拆迁”。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书笔记1000字】相关文章:

江村经济读书笔记08-10

《曼哈顿的中国村》高中读后感1500字08-10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09-14

《乡土中国》的读书笔记范文12-16

江村经济读书笔记(通用5篇)12-28

费孝通乡土中国读书笔记12-09

《中国人的精神》 读书笔记11-23

中国画论史读书笔记11-23

吕燕-中国第一个世界超模10-31

只有一个地球课文读书笔记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