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MPA评估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MPA的主要评估对象是银行,同时参与考核的还包括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银行业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同业交流和调研显示,MPA指标设置复杂、动态指标获取困难、考核标准和激励机制缺乏差异性等是各家机构关注的重点。
MPA 简介
MPA (Macro Prudential Assessment)全称宏观审慎评估,是人民银行为有效地发挥逆周期调节和防范系统性风险,根据《巴塞尔协议Ⅲ》建议推出的银行类金融机构宏观审慎评估体系。旨在从资本和杠杆、资产负债、流动性、定价行为、资产质量、跨境融资风险、信贷政策执行情况等七个方面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自我约束和自律管理。
MPA的主要评估对象是银行,同时参与考核的还包括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银行业非存款类金融机构。评估通常在人民银行的监督指导下进行,频率为每季度评一次,按月进行事中事后监测和引导。MPA评估的结果分为ABC三档,根据分档采取相应的奖罚措施:A档机构(七大类指标均为优秀90分),执行最优档激励;C档机构(资本和杠杆情况、定价行为中任意一大类不达标,或资产负债情况、流动性、资产质量、跨境融资风险、信贷政策执行中任意两大类及以上不达标)执行最低档激励;AC档外的机构归为B档,执行正常激励。
目前主要激励方式是实施差别化的准备金利率。对A档机构实施奖励性利率,法定准备金利率视情况上浮10%-30%;对C档机构实施约束性利率,法定准备金利率视情况下浮10%-30%;对B档机构继续保持法定准备金利率。具体实施过程中,央行将把MPA考核结果明确与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存款保险费率,MLF等公开市场操作业务资格挂钩。随着监管的趋严,未来MPA考核成绩的影响可能扩展到央行管辖权中的其他领域,包括银行间市场、外汇市场、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以及资本债的发行。
MPA评估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指标设置复杂,动态指标难以把握。
MPA框架体系中,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计算公式复杂,涉及结构性参数、储备资本、系统重要性附加资本、逆周期缓冲资本等多项的指标,以上指标目前银行无法直接取得。此外某些指标还涉及同行业的经营情况等动态数据,数据取得及时性、便捷性无法保证。因而,金融机构在模拟评估时缺乏准确的参数体系,进而会影响经营计划的制定。建议提供参数共享平台或直接提供线上模拟评估服务,从而使金融机构有更多的精力专注于经营管理和资产优化。
(二)考核和激励机制未充分考虑机构特殊因素。
目前MPA考核对法人机构实行“一视同仁”的考核办法,却没考虑各金融机构之间发展环境、水平的巨大差异。建议资本充足率容忍度与上期的机构的规模、业务发展水平、以及信贷政策执行情况挂钩,激励机构根据自身的优势协调开展各项新业务。同时,建议提供多种激励方式供机构选择,满足不同法人机构的需求,从而取得良好激励效果。
(三)进一步完善MPA考核沟通协调机制,对重要指标和管理要求的调整能够提前通知商业银行,并设置过渡期安排,给予商业银行调整的时间和空间,尽量降低监管指标调整对银行业务经营的影响。
建议进一步加强对MPA指标与参数设置的宣导和讲解,通过过程辅导、定期座谈扥机制,进一步畅通货币政策沟通渠道,以促进各银行强化自身管理,确保政策执行到位。
宏观审慎评估剑指系统性风险,可从全局的角度掌控机构的经营策略,也是货币政策顺利实施的重要引导工具。MPA 克服了微观审慎评估中加权求和导致的机构偏科现象和监管套利,配合微观审慎评估的实施可全面提升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和机构个体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尽管中小银行受制于业务起步晚,但MPA评估提供了调整发展思路的重要契机。
【MPA评估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相关文章:
企业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03-31
旅游市场营销的存在问题和对策11-23
人力资源规划存在问题和对策03-10
企业内部沟通存在问题和对策04-08
企业供应链管理存在问题和对策03-18
沙盘模拟实训教学存在问题和对策11-14
中层管理者的作用能力和存在问题08-18
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和应对措施03-17
政府采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3-11
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