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公开课听课随笔

时间:2024-05-07 22:25:50 志华 公开课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语文公开课听课随笔(精选10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或多或少都对随笔有些了解吧?随笔的创作非常随意,不需要有任何的负担,不需要华丽的辞藻,没有严密的结构,随心写。什么样的随笔堪称经典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公开课听课随笔(精选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公开课听课随笔(精选10篇)

  小学语文公开课听课随笔 1

  经过一个月的学习,聆听了十六位优秀教师执教的语文课教学。她们每一堂课都是那么优秀,值得我好好学习。看到每位老师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时激起一个个教学的浪花,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更让我连声赞叹。从中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尤其是剡明亮老师执教的《梅花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 教师语言要具有艺术的魅力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当我听着这十几位教师的课时,我想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剡明亮老师在教学《梅花魂》这一课时,他让学生一边观看课件,一边聆听着他自己编写的《乡下人家》一诗,田老师声情并茂地诵读,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引来了台下观课老师的一阵阵热烈的掌声。田老师和蔼可亲的语言,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老师课堂语言简洁,准确,用自己的挥洒自如的'语言引领着学生。

  二、读文章是心灵的对话

  讲课的这些老师语文功底非常扎实,语文素养很高,深入研读教材,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到了人物的情感和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田老师执教时,告诉学生读文章是心灵的对话。通过读文章是读者与文本的对话、

  与人物的对话、与作者的对话、与自己的对话四条线路展开教学。他的课严谨到“环环相套,丝丝入扣,行云流水,滴水不漏”。情景导入,教学设计是那么合理,流畅。老师王艳春欣执教的《去年的树》一课,她在上课开始“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思索,经历,从而解答疑惑”让他们充分体验思考所带来得成功,树立起学生我能行,我一定行的理念。看似平常的提问,却把学生的思路引向了更高层次的探究世界。王老师的课亲切、自然,突发事件的处理,彰显出了精湛的功底和高超的教学智慧。

  三、注意学生朗读训练。

  大部分老师都非常注重指导学生朗读,但决不是为了读而读,而是在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去读,并且对读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例如:都立老师在上《钓鱼的启示》这课时,首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给他们留下了什么印象,然后让学生大声自由的读并找出课文中描写父子俩动作、神态的语句,把自己想象父亲个儿子之间对话体会父亲和我的心理变化。李昕丽老师在教学《搭石》让学生先观察一幅农村生活情景图,再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读课文,体会那美好的情感;配乐读,让感情升华。其他老师在学习中还穿插着齐读、开火车读、示范读,进而激发同学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更好的领会文章所表达的的思想情感。

  四、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

  这一个月的课堂中,每一个老师会在课堂上穿插着一些学习方法,让学生收获这些学习的方法,当他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才能够用自己的力量解决。例如刘明轩老师就回顾了之前的学习方法,再用所学的方法去进行新的学习。她还要求在读文章时对有生字或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这样就能“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一个好的习惯成就一个人的生活。

  通过此次活动,不难看出大家对识字教学有了明显地重视,识字方法灵活多样,识字方法指导细致,语言文字训练有效,关注了学生发展意识。真正把课堂交给了学生。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也要力求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努力实现语文教学的真正美丽转身!

  小学语文公开课听课随笔 2

  这是一篇充满童心童趣、至情至真的课文。红气球是孩子平时喜爱的玩具,可在特殊时刻却成了小伙伴们传达内心感情的工具,从孩子们天真的想象和行动看到了孩子们心灵的纯洁、感情的纯真。但在教学中我认为有几点作的不到位:

  1、朗读指导不够到位。

  每次读都要有目的,但我不能很好的把握。课文留有许多的空白点,如:科利亚独自躺在病床上的孤独心理,同学们在升起气球前的争论,小伙伴在拉动气球的言行和心愿……这些空白点能为孩子们提供想像的空间,同时这些空白点也是学生们理解文本中小伙伴对科利亚的真挚情感的突破点、语言表达的'生成点。

  2、评价语太单调。

  我曾在一本书上肯到过这样一句话:“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足以可见,教师语言水平的高低、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成败优劣。许多特级教师之所以能染个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是因为他们精彩的课堂评价语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孩子的心灵,产生了心与心的交流,这样的课堂才有活力!

  小学语文公开课听课随笔 3

  教学叙事说这节课不同寻常,是因为韦校长和教导处的彭主任坐在教室的后面听课。

  早晨七点五十点名之后,董校长悄悄地告诉我:“校长和教导处的领导要听你的课。”不用掐指一算我也知道,周五的第一节课是我的语文课。低头看手机,已经八点零五了,第一节课上课时间是八点四十。

  回教室,把这个消息告诉学生,让他们有个心理准备。我们班的孩子,是五年级时从两个村小转过来合并到一个班的。村小的孩子,老实巴交,没见过多少场面,我接班时,连读书都用家乡话。上个学期,带他们到报告厅上青蓝课程校本展示课时,我事先带着他们在那里坐了两节课,让他们适应一下。要不然,真正上课时不敢张嘴说话,来段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可就把我晾在台上了。

  我特别崇尚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课件上课,色彩斑斓的画面,入境入情的音乐,直观形象的动画,能为理解感悟文本推波助澜水到渠成。怎奈我们借用的教室,多媒体设备已坏,如果要用课件上课,只能把学生带到报告厅去。教学的日子周一到周五,周而复始,不胜枚举,带学生去报告厅上课,也不现实。也罢,按部就班,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案一张嘴,也能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孩子的听说读写能力。

  昨天,已经结束了第二课《三亚落日》的学习,今天的上课内容是第三课《烟台的海》的第一课时。按照昨天准备的原始教案,开始了初读课文学习生字之旅。

  在诸多的教学方法中,我比较推崇随文识字。将生字放入课文的语言文字中理解识记感悟,学生便于记忆,便于感悟文本的主旨。第一课时,主要的教学任务,无非就是通读全文,学习生字新词,理清层次,初步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在本课的教学中,板书课题的环节,我进行分块板书的尝试。先板书“海”,让学生说说看到这个字儿,想到了哪些词语。这样的启发和提问,利于开启学生的词语库存,在形形色色的相关词语中,学生对大海有个整体的意象,为理解下文烟台的海的独特做下铺垫。接着,板书“烟台”,简介这座胶东半岛的城市。在齐读课题后,学生对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有了初步的认识。

  初读课文的过程中,根据我们班的学情,我先进行了范读课文,让学生说说聆听课文后的感受。由于这篇课文较长,文中有很多长句子,不易读通顺,这样做的目的就是给学生一个示范的作用,在听老师范读的过程中,对文本的句子有个初步的感知。

  在自读的环节,我布置了三个任务,首先是通读全文,找出生字新词,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第二是读通读顺课文;第三是初步了解一年四季的烟台的海的独特之处。交流的环节,我在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过程中进行了随文识字,以组词、结合上下文理解等途径来学会生字。

  最后一个自读的任务,是整体感知四个季节的烟台的海的特点。因为有了前面的阅读铺垫,学生总结起来轻而易举。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我相机板书,为下节课的精读课文做好准备。

  回眸本节课,最让我满意的是学生的表现。常态的课堂,部分同学虽然也聚精会神听讲,但发言不积极。今天的语文课上,可能事先我告诉他们有领导来听课,所以他们的表现很积极,在回答问题时,一片小手林立。在给生字“嬉”组词时,我们班的一个学困生的小手举得老高,大喊“嬉笑怒骂”。得到肯定和表扬后,他开心地坐下了。

  可能对学生而言,这也是不同寻常的一节课吧,从他们的课堂表现,我能读出。

  小学语文公开课听课随笔 4

  我的公开课《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语言优美的课文。课文从海面、海底、海滩、海岛四个方面向我们展现了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和物产丰富,从而来激发孩子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中,我抓住四个大块来进行:海面、海底、海滩、海岛。通过图文并茂、读读说说的形式,向孩子们展现了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中间穿插过渡句、比喻句、说话练习等教学环节。整篇课文上下来,我觉得还是一次比较成功的教学。

  课后,同组的老师一起就我的课堂进行了点评,其中有一个问题也很困扰我:课文第四自然段:(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大海里鱼真是太多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一段的中心句到底是哪句?在教学中我是先出示了课文的前2句,这两2句主要围绕“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平穿去,好看极了。”这句在写,其实这一句不仅写出了鱼漂亮,也写出了鱼多,第3、4句都只写出了鱼多,课后同组老师认为这整一段的中心句应该是“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我觉得这其中三句都是可以的,因为这三句都有写到鱼多,在课堂作业本上的作业练习和我上课时讲的稍有不同,课堂作业上是整一段的中心句,而我上课时讲到的只是为了说明“鱼漂亮”,从而说中心句是第一句,这样可能对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困惑,但我认为第一句也可以是整一段的中心句。

  小学语文公开课听课随笔 5

  读了蔡老师的《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公开课》感触颇多,公开课是值得肯定的这是很多教师的共识。参与公开课比赛可以让我们在很短时间内完成自我超越,而认真学习、研讨公开课同样可以实现我们业务能力的快速提高。尤其是一些省级或者国家级公开课,每一节课都倾注了很多人的'智慧在里面,如果能够踏下心来细心钻研,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多种教学的方式、方法。记得在和一个老教师讨论时,他说过一句话:公开课就是对平时工作经验的积累,就是把平时总结的各种方法以尽可能多的方式展现给大家。我很认同他的说法。公开课毕竟只是一节课,而我们平时各种内容,各个项目的亮点又岂止是一节课可以概括得了的。当然我承认项目不同方式方法会有所不同,很多东西不可能互通,但里面的一些理念和思想却是值得我们效仿的。虽然每个人上起来会各有特色,而这些特色和风格的展现,同样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在一节课中想把亮点用更多的方式呈现出来,就会有作秀的成分在里面,如地区公开课上小球操课最后放松后要求学生把各色的弹力球同时抛向空中,以放礼花的方式来表达大家这节课愉快的心情。虽然有作秀的成分在里面,但愉悦了身心,也给了我们不一样的视觉冲击。

  所以说公开课作作秀又有何妨,只不过是我们思路不一样,只不过是大家思考的方式不同罢了。

  小学语文公开课听课随笔 6

  这段时间,学校举行第三届数学园丁杯优质课比赛,于今天落下帷幕。很多老师问我为什么不参加,因为这次比赛的名次是作为市级奖励的。我对此置之一笑,我上了很多公开课,有学校的,有市级的,也有省级的,大多要花上几个星期甚至一两个月来备课、做课件、试教和多次修改,不但身心累,而且无暇顾及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觉得有点对不起学生。这次,虽然我知道上公开课可以不断锻炼自己的教学能力,但我真不想为了一节可能带给我荣誉的课,而浪费我原本是交给学生教育学生的'时间,做大量的甚至是无谓的准备工作,去和学生共同表演一场做秀课。

  有8位老师参加这次课例比赛,我听了大部分的课。除了比平时增加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外,这些课例在教学理念上还是属于穿新鞋走旧路,只不过执教老师多花些钱买教具和奖品,多说几句棒,棒,棒,你好棒,多奖了几个学生,多设计了几个游戏。有些课例好象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但是热热闹闹走过场,一节课下来学生并不知道学了多少东西。

  不过,这样的课还是得一级一级地上,要不然怎么样评出各类级别的教学能手、教学骨干?

  小学语文公开课听课随笔 7

  这周美术组的教研活动的主要任务就是听我的公开课,长达三周的等待终于在今天下午第三节课结束了,此时并没有丝毫的轻松感,反而让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不知道我今天的表现怎么样,但我知道给老师的感觉可能是有点紧张吧,这也是我一贯的毛病,不能面对很正式的场面。看来我还是需要改进,做到遇事不慌。

  其实我感觉我现在挺了解我的学生,也能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能够让他们都安静的做下来很乐意的去画画,这是我教学以来最快乐的事情,我现在很喜欢和他们在一起的感觉,很开心;很喜欢看他们认真画画的样子;更喜欢看到他们的优秀成果,此时也真正的体会到以前我的老师给我说的"你们好了,我就高兴",真的是这么回事,他们每画出一张优秀的作品比我自己画出一张自己满意的作品还高兴,我有时候感觉自己特象"祥林嫂",见到谁都要说"你看,好看不?是我学生画的,厉害把"。但是我就是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平时自己教他们教的挺好的,可是一到关键的时刻总掉链子,总是不能正常的发挥我的能力,看来就象别人说的`,我是一朵温室里的花朵,没有经历过风雨,所以注定会经受不了考验的;也许是曾经没有面对过这么多人,更没在长辈们面前"卖弄"过的原因把!哎。反正此时心情乱极了,这次公开课再次提醒了我: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刚刚在圆梦附近的广场买了2本美术的书,我必须要努力努力再努力,不断的充实自己,让自己变得足够"强大"起来,向自己理想中的自己而奋斗!

  小学语文公开课听课随笔 8

  从上周我得知一个星期后要讲公开课时开始,我心里就没有平静过,第一次代表学校去外校讲课,我压力有些大。

  这个星期里,我每天都会抽一节课时间找一个班的孩子试课,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每个班里的孩子都被我分成两拨,一次又一次的试课。有次试课时,因为班里多媒体出故障,我不得不带领孩子们跑到三楼多媒体教室上课,由于三楼教师长时间没有人用,多媒体的钥匙不见了。上课铃已经响了,我很着急,赶紧打电话给正在上课的李主任和郭老师,他们没有因为那是我自己的事情而置之不理,以最快的速度给我找来了钥匙,讲课顺利开始了,多亏了热心的同事们。

  每次试课,我对自己的课都会有新的认识,课后我自己反思,认真修改教案和课件。

  讲课的前一天晚上,我自己一个人在一间空教室里,打开多媒体,一次又一次的试讲。

  正式讲课那天,因为对讲课学校的路不熟,学校的郭老师带着我们走了好多弯路才到目的.地,一路上同行的老师放松的聊着天,我却怎么也融入不进去,一言不发,偶尔问一下郭老师什么时候才能到。

  本以为自己站在陌生的讲台上时面对着陌生的孩子和听课老师,自己会很紧张,可是因为准备比较充分,状态比想象中得好多了。

  讲课后,我和学校的老师们一起返校,我问给我录课的郭老师我讲得怎么样,“比在家里讲得好多了”,郭老师这样回答我,一个“家里”,让我的心一下子温暖了起来。

  是啊,我们是一个大家庭,虽然没有血缘关系,可是我们在一起的时间比和任何一个亲人在一起的时间都长,尽管在工作中会有各种不如意,但我会在这个大家庭里成长、进步!

  小学语文公开课听课随笔 9

  这篇《明天,我们毕业》对于这帮即将毕业的六年级同学来说最合适不过了。他们既有着对母校的深深眷恋之情,也有着对老师的敬爱,通过老师深情的引导和有关他们生活的课件的展示,唤起了学生们的真实情感。因此整个课堂充满着感动之情。而作为上课者的我来说,也被学生的这种情感感染着。

  课堂上当我问孩子们:“毕业在即,你想为老师做点什么?”代仁娟不假思索就举手了,她站起来一本正经地说:“我想唱一首歌给老师。”我接着问:“能唱两句吗?”没想到她非常大方地唱了起来,我被这突如其来的歌声感动了。是啊!这些孩子朝夕相处了整整一年能没有感情吗?他们即将毕业了,说心里话,我还真舍不得。尤其是像代仁娟这样懂事,善解人意又乐于助人的孩子。此时,我的鼻子酸酸的。

  在进一步升华学生的情感时,我用多媒体再现了校园环境、孩子们六年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学校的老师,然后让他们“在卡片上写下自己的临别赠言并送给自己的同学和难忘的老师”,此时孩子们文思如泉、笔走如飞,哪怕下课铃响起他们还是在卡片上奋笔疾书着,黄慧丽等几位女生写着写着已经泪流满面。交流时,学生真情流露,句句感人,是他们从心里流淌出来的天籁之音呀!在送卡片的环节时,许多孩子都送给了我,我唯有不断的对孩子们说“谢谢”!心中霎时被幸福拥抱着满满的。我想到编者多好,在这关键的结尾安排了这么一课可以让我们“互诉衷肠”!这不仅使我想到柏杨说过一句话:“小学教师的.重要,由于他们在孩子们洁白如纸的心灵上,写下的是永不能磨灭的痕迹,这痕迹往往影响孩子们的一生。”一年来,我的心血没有白费,他们已经学会了感恩,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明白了施爱远远比受爱要幸福的多的道理……今后的日子里,我会永远记得这课上的“一段情”!

  让我在文章的结尾再一次记下这些懂事的孩子的名字:代仁娟、孙甜甜、聂惠、黄慧丽、朱琪瑶……愿他们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上越走越宽广。

  小学语文公开课听课随笔 10

  “我展示,我倾听……”咦?这是哪里传来的声音?哦,原来是五(3)班的教室传出的声音,他们正在为星期六的公开课做准备。

  一进教室就听见了各个小组正在七嘴八舌地讨论,根本听不见某个小组讲的是什么,我们的小组也不例外,紧张地练习着,由于我们的小组资料与众不同,是把自己实践做山西面食的过程写为文章,展示时要朗诵自己写得最好的一段,就这一个要求,就需要有感情、声音洪大等,看似简单,可做起来就难了!我们小组前前后后花费了不少的时间,才勉强做好。

  只有准备充足才可以有好的`表现,但我们的准备可远远不止这些。

  就因为这次公开课,我们班从星期三到星期五已经预演了三次。每次演练时大家都很卖力,个个字正腔圆,感情到位,与六年级比起也豪不逊色,然而美中不足是当评价时,大家很少有人站起来,老师称“冷场”。我们还欠缺大胆、自信,还需多多练习。

  每天放学回到家,就开始背诵自己开始的导入语,因为只有背的滚瓜烂熟,在上公开课时才会让教室的气氛变好,如果背的不好的话,效果就像挤牙膏一样断断续续……

  做了这么多的准备,我都是为了到时候大显身手,为班级争光,也不辜负这几天我们的心思付出,辛苦奋斗。

《小学语文公开课听课随笔(精选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小学语文公开课听课随笔】相关文章:

各类公开课听课记录的范本03-05

某小学语文公开课总结03-05

小学语文公开课《阳光》教案01-23

小学语文《奇异的琥珀》公开课教案01-23

小学语文《詹天佑》公开课教案01-23

幼儿园公开课课听课通知06-19

小学语文公开课教案《球王贝利》01-23

小学语文《画风》公开课教案(精选12篇)12-28

2017年小学语文公开课《观潮》教案01-23

小学语文公开课《倔强的小红军》教案03-21

在线咨询

小学语文公开课听课随笔(精选10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或多或少都对随笔有些了解吧?随笔的创作非常随意,不需要有任何的负担,不需要华丽的辞藻,没有严密的结构,随心写。什么样的随笔堪称经典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公开课听课随笔(精选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公开课听课随笔(精选10篇)

  小学语文公开课听课随笔 1

  经过一个月的学习,聆听了十六位优秀教师执教的语文课教学。她们每一堂课都是那么优秀,值得我好好学习。看到每位老师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时激起一个个教学的浪花,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更让我连声赞叹。从中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尤其是剡明亮老师执教的《梅花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 教师语言要具有艺术的魅力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当我听着这十几位教师的课时,我想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剡明亮老师在教学《梅花魂》这一课时,他让学生一边观看课件,一边聆听着他自己编写的《乡下人家》一诗,田老师声情并茂地诵读,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引来了台下观课老师的一阵阵热烈的掌声。田老师和蔼可亲的语言,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老师课堂语言简洁,准确,用自己的挥洒自如的'语言引领着学生。

  二、读文章是心灵的对话

  讲课的这些老师语文功底非常扎实,语文素养很高,深入研读教材,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到了人物的情感和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田老师执教时,告诉学生读文章是心灵的对话。通过读文章是读者与文本的对话、

  与人物的对话、与作者的对话、与自己的对话四条线路展开教学。他的课严谨到“环环相套,丝丝入扣,行云流水,滴水不漏”。情景导入,教学设计是那么合理,流畅。老师王艳春欣执教的《去年的树》一课,她在上课开始“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思索,经历,从而解答疑惑”让他们充分体验思考所带来得成功,树立起学生我能行,我一定行的理念。看似平常的提问,却把学生的思路引向了更高层次的探究世界。王老师的课亲切、自然,突发事件的处理,彰显出了精湛的功底和高超的教学智慧。

  三、注意学生朗读训练。

  大部分老师都非常注重指导学生朗读,但决不是为了读而读,而是在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去读,并且对读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例如:都立老师在上《钓鱼的启示》这课时,首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给他们留下了什么印象,然后让学生大声自由的读并找出课文中描写父子俩动作、神态的语句,把自己想象父亲个儿子之间对话体会父亲和我的心理变化。李昕丽老师在教学《搭石》让学生先观察一幅农村生活情景图,再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读课文,体会那美好的情感;配乐读,让感情升华。其他老师在学习中还穿插着齐读、开火车读、示范读,进而激发同学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更好的领会文章所表达的的思想情感。

  四、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

  这一个月的课堂中,每一个老师会在课堂上穿插着一些学习方法,让学生收获这些学习的方法,当他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才能够用自己的力量解决。例如刘明轩老师就回顾了之前的学习方法,再用所学的方法去进行新的学习。她还要求在读文章时对有生字或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这样就能“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一个好的习惯成就一个人的生活。

  通过此次活动,不难看出大家对识字教学有了明显地重视,识字方法灵活多样,识字方法指导细致,语言文字训练有效,关注了学生发展意识。真正把课堂交给了学生。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也要力求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努力实现语文教学的真正美丽转身!

  小学语文公开课听课随笔 2

  这是一篇充满童心童趣、至情至真的课文。红气球是孩子平时喜爱的玩具,可在特殊时刻却成了小伙伴们传达内心感情的工具,从孩子们天真的想象和行动看到了孩子们心灵的纯洁、感情的纯真。但在教学中我认为有几点作的不到位:

  1、朗读指导不够到位。

  每次读都要有目的,但我不能很好的把握。课文留有许多的空白点,如:科利亚独自躺在病床上的孤独心理,同学们在升起气球前的争论,小伙伴在拉动气球的言行和心愿……这些空白点能为孩子们提供想像的空间,同时这些空白点也是学生们理解文本中小伙伴对科利亚的真挚情感的突破点、语言表达的'生成点。

  2、评价语太单调。

  我曾在一本书上肯到过这样一句话:“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足以可见,教师语言水平的高低、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成败优劣。许多特级教师之所以能染个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是因为他们精彩的课堂评价语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孩子的心灵,产生了心与心的交流,这样的课堂才有活力!

  小学语文公开课听课随笔 3

  教学叙事说这节课不同寻常,是因为韦校长和教导处的彭主任坐在教室的后面听课。

  早晨七点五十点名之后,董校长悄悄地告诉我:“校长和教导处的领导要听你的课。”不用掐指一算我也知道,周五的第一节课是我的语文课。低头看手机,已经八点零五了,第一节课上课时间是八点四十。

  回教室,把这个消息告诉学生,让他们有个心理准备。我们班的孩子,是五年级时从两个村小转过来合并到一个班的。村小的孩子,老实巴交,没见过多少场面,我接班时,连读书都用家乡话。上个学期,带他们到报告厅上青蓝课程校本展示课时,我事先带着他们在那里坐了两节课,让他们适应一下。要不然,真正上课时不敢张嘴说话,来段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可就把我晾在台上了。

  我特别崇尚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课件上课,色彩斑斓的画面,入境入情的音乐,直观形象的动画,能为理解感悟文本推波助澜水到渠成。怎奈我们借用的教室,多媒体设备已坏,如果要用课件上课,只能把学生带到报告厅去。教学的日子周一到周五,周而复始,不胜枚举,带学生去报告厅上课,也不现实。也罢,按部就班,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案一张嘴,也能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孩子的听说读写能力。

  昨天,已经结束了第二课《三亚落日》的学习,今天的上课内容是第三课《烟台的海》的第一课时。按照昨天准备的原始教案,开始了初读课文学习生字之旅。

  在诸多的教学方法中,我比较推崇随文识字。将生字放入课文的语言文字中理解识记感悟,学生便于记忆,便于感悟文本的主旨。第一课时,主要的教学任务,无非就是通读全文,学习生字新词,理清层次,初步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在本课的教学中,板书课题的环节,我进行分块板书的尝试。先板书“海”,让学生说说看到这个字儿,想到了哪些词语。这样的启发和提问,利于开启学生的词语库存,在形形色色的相关词语中,学生对大海有个整体的意象,为理解下文烟台的海的独特做下铺垫。接着,板书“烟台”,简介这座胶东半岛的城市。在齐读课题后,学生对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有了初步的认识。

  初读课文的过程中,根据我们班的学情,我先进行了范读课文,让学生说说聆听课文后的感受。由于这篇课文较长,文中有很多长句子,不易读通顺,这样做的目的就是给学生一个示范的作用,在听老师范读的过程中,对文本的句子有个初步的感知。

  在自读的环节,我布置了三个任务,首先是通读全文,找出生字新词,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第二是读通读顺课文;第三是初步了解一年四季的烟台的海的独特之处。交流的环节,我在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过程中进行了随文识字,以组词、结合上下文理解等途径来学会生字。

  最后一个自读的任务,是整体感知四个季节的烟台的海的特点。因为有了前面的阅读铺垫,学生总结起来轻而易举。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我相机板书,为下节课的精读课文做好准备。

  回眸本节课,最让我满意的是学生的表现。常态的课堂,部分同学虽然也聚精会神听讲,但发言不积极。今天的语文课上,可能事先我告诉他们有领导来听课,所以他们的表现很积极,在回答问题时,一片小手林立。在给生字“嬉”组词时,我们班的一个学困生的小手举得老高,大喊“嬉笑怒骂”。得到肯定和表扬后,他开心地坐下了。

  可能对学生而言,这也是不同寻常的一节课吧,从他们的课堂表现,我能读出。

  小学语文公开课听课随笔 4

  我的公开课《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语言优美的课文。课文从海面、海底、海滩、海岛四个方面向我们展现了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和物产丰富,从而来激发孩子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中,我抓住四个大块来进行:海面、海底、海滩、海岛。通过图文并茂、读读说说的形式,向孩子们展现了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中间穿插过渡句、比喻句、说话练习等教学环节。整篇课文上下来,我觉得还是一次比较成功的教学。

  课后,同组的老师一起就我的课堂进行了点评,其中有一个问题也很困扰我:课文第四自然段:(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大海里鱼真是太多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一段的中心句到底是哪句?在教学中我是先出示了课文的前2句,这两2句主要围绕“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平穿去,好看极了。”这句在写,其实这一句不仅写出了鱼漂亮,也写出了鱼多,第3、4句都只写出了鱼多,课后同组老师认为这整一段的中心句应该是“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我觉得这其中三句都是可以的,因为这三句都有写到鱼多,在课堂作业本上的作业练习和我上课时讲的稍有不同,课堂作业上是整一段的中心句,而我上课时讲到的只是为了说明“鱼漂亮”,从而说中心句是第一句,这样可能对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困惑,但我认为第一句也可以是整一段的中心句。

  小学语文公开课听课随笔 5

  读了蔡老师的《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公开课》感触颇多,公开课是值得肯定的这是很多教师的共识。参与公开课比赛可以让我们在很短时间内完成自我超越,而认真学习、研讨公开课同样可以实现我们业务能力的快速提高。尤其是一些省级或者国家级公开课,每一节课都倾注了很多人的'智慧在里面,如果能够踏下心来细心钻研,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多种教学的方式、方法。记得在和一个老教师讨论时,他说过一句话:公开课就是对平时工作经验的积累,就是把平时总结的各种方法以尽可能多的方式展现给大家。我很认同他的说法。公开课毕竟只是一节课,而我们平时各种内容,各个项目的亮点又岂止是一节课可以概括得了的。当然我承认项目不同方式方法会有所不同,很多东西不可能互通,但里面的一些理念和思想却是值得我们效仿的。虽然每个人上起来会各有特色,而这些特色和风格的展现,同样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在一节课中想把亮点用更多的方式呈现出来,就会有作秀的成分在里面,如地区公开课上小球操课最后放松后要求学生把各色的弹力球同时抛向空中,以放礼花的方式来表达大家这节课愉快的心情。虽然有作秀的成分在里面,但愉悦了身心,也给了我们不一样的视觉冲击。

  所以说公开课作作秀又有何妨,只不过是我们思路不一样,只不过是大家思考的方式不同罢了。

  小学语文公开课听课随笔 6

  这段时间,学校举行第三届数学园丁杯优质课比赛,于今天落下帷幕。很多老师问我为什么不参加,因为这次比赛的名次是作为市级奖励的。我对此置之一笑,我上了很多公开课,有学校的,有市级的,也有省级的,大多要花上几个星期甚至一两个月来备课、做课件、试教和多次修改,不但身心累,而且无暇顾及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觉得有点对不起学生。这次,虽然我知道上公开课可以不断锻炼自己的教学能力,但我真不想为了一节可能带给我荣誉的课,而浪费我原本是交给学生教育学生的'时间,做大量的甚至是无谓的准备工作,去和学生共同表演一场做秀课。

  有8位老师参加这次课例比赛,我听了大部分的课。除了比平时增加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外,这些课例在教学理念上还是属于穿新鞋走旧路,只不过执教老师多花些钱买教具和奖品,多说几句棒,棒,棒,你好棒,多奖了几个学生,多设计了几个游戏。有些课例好象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但是热热闹闹走过场,一节课下来学生并不知道学了多少东西。

  不过,这样的课还是得一级一级地上,要不然怎么样评出各类级别的教学能手、教学骨干?

  小学语文公开课听课随笔 7

  这周美术组的教研活动的主要任务就是听我的公开课,长达三周的等待终于在今天下午第三节课结束了,此时并没有丝毫的轻松感,反而让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不知道我今天的表现怎么样,但我知道给老师的感觉可能是有点紧张吧,这也是我一贯的毛病,不能面对很正式的场面。看来我还是需要改进,做到遇事不慌。

  其实我感觉我现在挺了解我的学生,也能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能够让他们都安静的做下来很乐意的去画画,这是我教学以来最快乐的事情,我现在很喜欢和他们在一起的感觉,很开心;很喜欢看他们认真画画的样子;更喜欢看到他们的优秀成果,此时也真正的体会到以前我的老师给我说的"你们好了,我就高兴",真的是这么回事,他们每画出一张优秀的作品比我自己画出一张自己满意的作品还高兴,我有时候感觉自己特象"祥林嫂",见到谁都要说"你看,好看不?是我学生画的,厉害把"。但是我就是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平时自己教他们教的挺好的,可是一到关键的时刻总掉链子,总是不能正常的发挥我的能力,看来就象别人说的`,我是一朵温室里的花朵,没有经历过风雨,所以注定会经受不了考验的;也许是曾经没有面对过这么多人,更没在长辈们面前"卖弄"过的原因把!哎。反正此时心情乱极了,这次公开课再次提醒了我: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刚刚在圆梦附近的广场买了2本美术的书,我必须要努力努力再努力,不断的充实自己,让自己变得足够"强大"起来,向自己理想中的自己而奋斗!

  小学语文公开课听课随笔 8

  从上周我得知一个星期后要讲公开课时开始,我心里就没有平静过,第一次代表学校去外校讲课,我压力有些大。

  这个星期里,我每天都会抽一节课时间找一个班的孩子试课,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每个班里的孩子都被我分成两拨,一次又一次的试课。有次试课时,因为班里多媒体出故障,我不得不带领孩子们跑到三楼多媒体教室上课,由于三楼教师长时间没有人用,多媒体的钥匙不见了。上课铃已经响了,我很着急,赶紧打电话给正在上课的李主任和郭老师,他们没有因为那是我自己的事情而置之不理,以最快的速度给我找来了钥匙,讲课顺利开始了,多亏了热心的同事们。

  每次试课,我对自己的课都会有新的认识,课后我自己反思,认真修改教案和课件。

  讲课的前一天晚上,我自己一个人在一间空教室里,打开多媒体,一次又一次的试讲。

  正式讲课那天,因为对讲课学校的路不熟,学校的郭老师带着我们走了好多弯路才到目的.地,一路上同行的老师放松的聊着天,我却怎么也融入不进去,一言不发,偶尔问一下郭老师什么时候才能到。

  本以为自己站在陌生的讲台上时面对着陌生的孩子和听课老师,自己会很紧张,可是因为准备比较充分,状态比想象中得好多了。

  讲课后,我和学校的老师们一起返校,我问给我录课的郭老师我讲得怎么样,“比在家里讲得好多了”,郭老师这样回答我,一个“家里”,让我的心一下子温暖了起来。

  是啊,我们是一个大家庭,虽然没有血缘关系,可是我们在一起的时间比和任何一个亲人在一起的时间都长,尽管在工作中会有各种不如意,但我会在这个大家庭里成长、进步!

  小学语文公开课听课随笔 9

  这篇《明天,我们毕业》对于这帮即将毕业的六年级同学来说最合适不过了。他们既有着对母校的深深眷恋之情,也有着对老师的敬爱,通过老师深情的引导和有关他们生活的课件的展示,唤起了学生们的真实情感。因此整个课堂充满着感动之情。而作为上课者的我来说,也被学生的这种情感感染着。

  课堂上当我问孩子们:“毕业在即,你想为老师做点什么?”代仁娟不假思索就举手了,她站起来一本正经地说:“我想唱一首歌给老师。”我接着问:“能唱两句吗?”没想到她非常大方地唱了起来,我被这突如其来的歌声感动了。是啊!这些孩子朝夕相处了整整一年能没有感情吗?他们即将毕业了,说心里话,我还真舍不得。尤其是像代仁娟这样懂事,善解人意又乐于助人的孩子。此时,我的鼻子酸酸的。

  在进一步升华学生的情感时,我用多媒体再现了校园环境、孩子们六年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学校的老师,然后让他们“在卡片上写下自己的临别赠言并送给自己的同学和难忘的老师”,此时孩子们文思如泉、笔走如飞,哪怕下课铃响起他们还是在卡片上奋笔疾书着,黄慧丽等几位女生写着写着已经泪流满面。交流时,学生真情流露,句句感人,是他们从心里流淌出来的天籁之音呀!在送卡片的环节时,许多孩子都送给了我,我唯有不断的对孩子们说“谢谢”!心中霎时被幸福拥抱着满满的。我想到编者多好,在这关键的结尾安排了这么一课可以让我们“互诉衷肠”!这不仅使我想到柏杨说过一句话:“小学教师的.重要,由于他们在孩子们洁白如纸的心灵上,写下的是永不能磨灭的痕迹,这痕迹往往影响孩子们的一生。”一年来,我的心血没有白费,他们已经学会了感恩,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明白了施爱远远比受爱要幸福的多的道理……今后的日子里,我会永远记得这课上的“一段情”!

  让我在文章的结尾再一次记下这些懂事的孩子的名字:代仁娟、孙甜甜、聂惠、黄慧丽、朱琪瑶……愿他们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上越走越宽广。

  小学语文公开课听课随笔 10

  “我展示,我倾听……”咦?这是哪里传来的声音?哦,原来是五(3)班的教室传出的声音,他们正在为星期六的公开课做准备。

  一进教室就听见了各个小组正在七嘴八舌地讨论,根本听不见某个小组讲的是什么,我们的小组也不例外,紧张地练习着,由于我们的小组资料与众不同,是把自己实践做山西面食的过程写为文章,展示时要朗诵自己写得最好的一段,就这一个要求,就需要有感情、声音洪大等,看似简单,可做起来就难了!我们小组前前后后花费了不少的时间,才勉强做好。

  只有准备充足才可以有好的`表现,但我们的准备可远远不止这些。

  就因为这次公开课,我们班从星期三到星期五已经预演了三次。每次演练时大家都很卖力,个个字正腔圆,感情到位,与六年级比起也豪不逊色,然而美中不足是当评价时,大家很少有人站起来,老师称“冷场”。我们还欠缺大胆、自信,还需多多练习。

  每天放学回到家,就开始背诵自己开始的导入语,因为只有背的滚瓜烂熟,在上公开课时才会让教室的气氛变好,如果背的不好的话,效果就像挤牙膏一样断断续续……

  做了这么多的准备,我都是为了到时候大显身手,为班级争光,也不辜负这几天我们的心思付出,辛苦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