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廉政的故事

时间:2022-04-01 19:34:33 我要投稿

古代廉政的故事

  廉洁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自正方能带人,无私方能感人。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代廉政的故事,欢迎阅读与收藏。

古代廉政的故事

  7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事业单位的“铁饭碗”将被进一步打破。

  其实,古代也没有“铁饭碗”一说,很多官员端的都是一碰就碎的“瓷饭碗”。

  朱元璋时期,全国有七成官员因各种原因离开岗位

  在明朝,朱元璋对违法乱纪的官员严惩不贷,先是借户部侍郎(财政部长)郭桓“空印案”杀掉官员1.5万人;然后又借丞相胡惟庸、大将蓝玉谋反案,大开杀戒14年,受株连被杀的各级官员4万余人,至于那些被关进监狱、辞退、开除的更是不计其数。

  据不完全统计,朱元璋时期,全国有七成官员因各种原因离开岗位。当时,有的官员在早晨上班时要跟家里举行告别仪式,说今天走了就不一定能回来;熬过一天回到家里,长舒一口气又对老婆说一句:“哎哟,今天总算又活了一天,明儿再说吧。”

  官员如此“朝不保夕”,连平头百姓还不如,这时的公务员端的饭碗,只怕都称不上“瓷饭碗”。或许有人说,这是建朝之初须用重典,不足为凭,和平时期的古代公务员应该端的是“铁饭碗”吧!答案是:也不见得。

  明朝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考成法》,据此办法,万历三年(1575年),查出“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巡抚(相当于省部级)、抚按(相当于中央驻各省纪委书记)官员54人。其中凤阳巡抚王宗沐、巡按张更化、广东巡按张守约、浙江巡按肖廪,因未完成事件数量太多而罚停俸三月。万历四年,山东有19名、河南有12名地市级官员,因征赋不足九成受到降级和革职处分。张居正当政期间,按《考成法》裁革的冗员约占官吏总数的十分之三。

  由此可见,在和平时期,朝廷对“未完成工作任务”的地方官员,动辄扣工资、降级、降职甚至干脆辞退,稍不注意,饭碗就可能被打碎。

  不仅省部级官员的饭碗随时被打破,相当于国务院总理的首辅的饭碗有时也好不到哪去。明崇祯在任17年,撤免宰相多达50多人,罢黜国防部长14人、巡抚11人。

  类似的情况并不只发生在明朝。西汉时,丞相一职的平均任期也不长,平均四年多;东汉时,“三公”(古代最显贵的三个官职太师、太傅、太保)的平均任期还不到两年半。

  为“公家”服务的师爷、衙役等基层公务人员,朝廷是不管的

  说古代“公务员”捧的是“瓷饭碗”,重要的还不是指上述“通过读书考试或其他途径”成为朝廷命官这个群体,因为此群体数量在古代实在太少。

  一般说来,在古代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供养、俗称“吃皇粮”的官员最多到八、九品,也就是到县令下属的捕头(县尉),类似如今的公安局长,再往下的公务人员,朝廷是不管的。换句话说,占到古代公务员队伍90%以上、在各级政府机关上班、为“公家”服务的师爷、衙役等基层公务人员,端的更是比朝廷供养的命官还易碎的“瓷饭碗”。

  “师爷”是比较常见的基层公务员,属于吏的范畴,专指那些读书却科举不中,转而研读并精通行政事务的读书人。被朝廷任命为县(市)长的,大多是科举出身,尽管能写一手好字,能背四书五经,但要处理一个不熟悉地方的复杂行政事务,一窍不通的大有人在。于是,地方官为完成政务,就须在当地招聘熟悉地方社情民意的师爷,辅助他们处理政务和事务。师爷发挥的作用大致相当于现在的秘书长,具体负责“官府职簿书”等。

  “衙役”也叫“胥”,他们的具体工作是“任奔走供役使”。“胥”又可分为“皂”和“隶”。皂负责具体执行收税、抓捕和市场管理等具体行政事务;隶就是官员车夫、轿夫、伙房厨师等,负责官员后勤服务工作。

  古代“师爷”和“衙役”等基层公务员,不占国家编制,也没有国家财政每月拨付的工资,他们的吃穿用度全靠聘用他们的县(市)长给予。有钱的、大方的多给一点,没钱的、吝啬的少给一点,没个准头,全国各地师爷、衙役拿的工资千差万别。

  这些基层公务员的出路通常是:要么辞职,要么被开除,要么干一辈子,而且不准参加科举,永远不能晋升。对那些干不好的,县令老板说辞就辞,极少废话,也无须废话,因为那时对基层公务人员的管理本来就无章可循。

  这些基层公务员的社会地位如何呢?元朝时有人分十等之说,所谓一僧二道,三官四吏,五皂六隶,七倡八优,九儒十丐,官吏之下便是这皂隶,只比演员、儒生体面些。

  有个故事也可说明这一点:满清时,有群差兵处决海盗,刀砍不动,只好拿锯子锯,整得惨不忍睹。一个农家少年路过,大骂他们是饭桶,差兵不服,叫少年来,少年手起刀落,麻利地砍掉一堆脑袋,差兵奖励少年许多金钱,还叫少年隔日去衙门报到。可是,少年回家却挨了父亲一顿揍,原因就是父亲不愿儿子去做政府的衙役、皂隶,可见其职业声望在百姓心中地位之低。

  那么,师爷、衙役(皂隶)们的工资水平咋样呢?沈榜的《宛署杂记》记载,明朝宛平县衙门里的这班皂隶,每年可领取“工食银”三两六钱,恰好是书办(师爷)的二分之一,基层公务员的工资待遇之低,由此可见一斑。

  尽管古代官员和师爷、衙役们,在位时多会贪、贿赂大搞灰色收入,为自己准备后路,但无论如何,他们的确端的是“瓷饭碗”。形象地说,各级官员是皇帝的打工仔,师爷和衙役等基层公务员是官员的打工仔,和现在给老板打工的白领、蓝领十分相似。

  官员这碗饭并不好吃,但一辞职就会变成“三无”

  如果你觉得官员这碗饭不好吃,想辞职却也没有现在这样自由。比如你不幸遇到朱元璋,你说你不干了,啥意思?绝对“杀无赦”!

  秦汉时代,凡任公职、吃财政者,通称为官,除了替朝廷出勤打工外,别无脱离职务的身份和权益。当时的讲法叫“臣尽死力以与君市,君垂爵禄以与臣市”,近似现在人们帮老板打工的意思。一旦因奔丧生病、任满更替、罢免辞官等各种缘故退休,老板和雇员的关系即告解除。那么往往就会变成“三无”了。

  哪“三无”呢?

  一无退休金。就是无论原先俸禄多少,只要离开职位,一律停发俸禄(除非有皇帝特诏照顾)。譬如汉朝俸禄本来就薄,俸禄低或负担重的人积蓄不易,所以不少官吏一旦休官停俸,就要另觅生计。

  二无工龄。就是除了曾任二千石(郡守的通称)以上高官者在休官以后重新出仕时,可授予“比六百石”职位以示优惠外,其他二千石以下的休官者,如果再当官,都得回到起跑线,和新任菜鸟官员一起竞争。总之,既没有可以保留的干部身份,也没有可以累计的连续工龄。

  三无余荫。就是“人走茶凉”,在职时候的特权和影响,就此一笔勾销。

  朝廷要官都没有失业保障、没有连续工龄,也没有情义体恤,官阶更小的官员自然待遇就更差了:二千石“时有纤微之过者,必见斥罢”,中低层官吏,则有“司隶、部刺史”等纪检官员随时“察过悉劾,发扬阴私,吏或居官数月而退”,就是动不动便会打碎了饭碗。

  退休后,便开始了“房奴”生涯

  自隋唐开始,官、职分离,所谓休官,其实只是休职,就是由于奔丧、病伤、候选、罢免、离任、致仕等各种缘故,脱离了能行使一定权力的职位(或差使)而已,但代表个人资格权利的官员身份依然存在。

  换句话说,秦汉魏晋的“公务员”休官以后就是平民(原有贵族身份者例外)。从隋唐开始,“公务员”休官以后依旧是官,在许多方面享有老百姓企望不及的特权:比如涉及诉讼时可以不在公庭抛头露面,犯罪了可以用官告抵刑,又如住宅厅堂可以有几间几架,车舆骑乘可以怎样装饰,衣冠可以穿什么样式和颜色,乃至死后可以按什么规格办丧事、起坟墓,都可以根据官资高低采取与级别相应的排场。虽然说费用都需自掏腰包,但对比布衣即使有钱也不得僭越的种种禁限,“官有常尊”的身份意义就弥足珍贵了。

  此外,从唐代后期起,退休的官员无论级别高低,都可以享受“半俸”养老,更是过去连做梦也想不到的。但尽管如此,唐宋时休官的实际含义,也不止是失去了在某个职位上行使权力以及支领全额官俸的特权,还有很重要的一项——房屋居住权。

  古代官员授职有回避原则,就是不许在原籍或有家族产业的地方任职,所以当时的公务员如果经常在职的话,就得到处宦游。一方面少有时间精力在原籍营建房产之类,另一方面无论到哪儿工作,总有条件优越的官邸供你和家属居住。

  可是一旦休官,马上就得搬出官邸让给继任者。而且往后定居何处还有限制,比如南宋规定,凡各级地方政府官员休官后,三年内不许在任职地居住,倘在当地有亲属,或置有财产,三年以后也不许居住,违反者处一年徒刑。所以若要盘点休官所带来的实际损失,迫在眉睫的就是再也不能继续居住设备齐全的官邸了。

  唐玄宗登基后,前朝宰相李日知瞒着家人向朝廷提出辞职申请,待皇帝批准下来,回家后即命家人整理行装,马上搬出官邸,移居乡村住宅。夫人惊问何故,他说他已经退休了。夫人大怒:“家产屡空,子弟名宦未立,何为遽辞职也?”

  宋仁宗时做过宰相的杜衍,因为一生“不殖私产”,退休后,连迁居乡间住宅的退路也没有,只好长期借居南京(今河南商丘)车院(教习驭车技艺的单位,近似后世的驾校),直到去世,“第室卑陋,才数十楹,居之裕如也”。

  宰相尚且不能占住官邸,其他休官者当然更得靠自己设法解决居住问题。苏辙退居许州后,眼看李方叔起盖新居,羡慕不已,“我年七十无住宅,斤斧登登乱朝夕……不如君家得众力,咄嗟便了三十间”。于是他决心盖房,享受一下老有所居之福,“平生未有三间屋,今岁初成百步廊”。不过心愿满足了,一生积蓄也耗尽了,于是又自责“我老不自量”,到了这把年纪还来做房奴。

  拓展

  以廉为宝

  春秋时,宋国司城子罕清正廉洁,受人爱戴,

  古代廉政故事

  有人得到一块宝玉,请人鉴定后拿去献给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说:“您以宝石为宝,而我以不贪为宝。如果我接受了您的玉,那我们俩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倒不如我们各有其宝呢?”

  杨震拒金

  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山来拜访他,并怀金十斤相赠。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没听明白杨震的责备之意,说:“天黑,无人知晓。”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这才明白过来,大感惭愧,怏怏而去。

  一钱太守

  东汉时,一位叫刘宠的人任会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废除苛捐杂税,为官十分清廉。后来他被朝廷调任为大将之职,临走,当地百姓主动凑钱来送给即将离开的刘宠,刘宠不受。后来实在盛情难却,就从中拿了一枚铜钱象征性地收下。他因此而被称为“一钱太守”。

  陶母退鱼

  晋代名臣陶侃年轻时曾任浔阳县吏。一次,他派人给母亲送了一罐腌制好的鱼。他母亲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动退回给他,并写信给他说:“你身为县吏,用公家的物品送给我,不但对我没任何好处,反而增添了我的担忧。”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

  吴隐之不惧饮贪泉

  晋代人吴隐之任广州太守,在广州城外,见一池泉水名“贪泉”。当地传说饮了贪泉之水,便会贪婪成性。他不信这些,照饮不误,饮后还写了一首诗:“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他在任期间,果然廉洁自律,坚持了自己的操守。

  一贫如此

  南宋大臣张浚因与奸相秦桧政见不和,被贬往湖南零陵做地方官。他出发时,带了几箱书随行,有人诬告他与乱党有关系,结果被高宗检查书信和破旧衣物,高宗叹息道:“想不到张浚贫守到如此地步!”很可怜他,于是派人骑快马追上张浚,赏赐他黄金三百两。

  两袖清风的于谦

  明朝名臣于谦居官清廉。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返京时,人们买些当地的绢帕、蘑菇、线香等土特产回京分送朝贵,他没有接受。同时还写了一首诗表明心迹: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指百姓)话短长。”

  不私一钱

  明朝时,嘉兴知府杨继宗清廉自守,深得民心。一次,一名太监经过这里,向他索要贿赂,他打开府库,说:“钱都在这儿,随你来拿,不过你要给我领取库金的官府印券。”太监怏怏走了,回京后,在明英宗面前中伤他。英宗问道:“你说的莫非是不私一钱的太守杨继宗吗?”太监听后,再也不敢说杨继宗的坏话了。

  手好不要钱

  清乾隆进士王杰为人刚直敢言,不附权贵。当时和坤在朝中专权,大臣都不取得罪他。惟王杰每每与其据理力争。有一次,议政完毕,和坤有意戏弄王杰,拉着他的手说:“好白嫩的手啊!”王杰正颜厉色地回答道:“王杰手虽好,但不能要钱耳!”和坤羞愧而去。

  季布“一诺千金”使他免遭祸殃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勤俭一生

  在北京的西城,有一个小胡同,叫“小羊圈胡同”。“小羊圈胡同”非常小,全是低矮的草棚一样的房子,住的老百姓都是些穷苦人家。每逢刮风下雨,小胡同里低洼的地方就成了水塘。冬天,这里奇寒无比,屋里和屋外一样冷,缸里的水常常冻得结成冰。这里的老百姓吃的东西,常常是盐拌小葱,冬天是腌白菜帮子,有的人家长年只能从菜市场里找些烂菜叶子。

  1899年2月3日,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代表人物老舍就降生在这个小胡同里。老舍上面有4个姐姐和3个哥哥,他最小。由于生活艰苦,长大成人的只有5个——大姐、二姐、三姐、三哥和老舍。老舍出生时是狗年,姑母就给他起了个很不好听的名字——小狗尾巴。老舍的妈妈靠拼命地给人洗衣裳,来养活一大家人。由于长年地洗衣裳,妈妈的手始终都是鲜红和微肿的。而晚上,她还要在一盏小煤油灯下,做白天接下来的'缝纫活。过年了,老舍喜欢到大街上看人家放焰火,看人家穿新衣、戴新帽。每当他看到街上谁家又宰了两头大猪,谁家又弄了一大筐冬天看不到的水果,妈妈总是说:“孩子,我们家的饺子肉少菜多,是北京城最好吃的,不要去看人家的了。别看咱们家穷,可咱们要穷出志气来,让别人看到咱的腰不是泥做的,硬着呢。”穷要穷出志气来,这句话深深地印在了老舍的心里。

  老舍上小学那年,已经出嫁多年的姐姐,给小弟弟做了一双新袜子。她兴高采烈地给老舍穿上了,看着弟弟一蹦三跳地去上学了。可是弟弟放学回来时,她发现弟弟的脚上却是空空的。她问老舍:“弟弟,你的新袜子呢?”老舍从书包里掏出那双新袜子,说:“老姐,我一出校门就脱掉了,我怕穿坏了。我上学时穿,放学了就脱掉。姐姐,我要和那些有钱人家的孩子比学习,不是比阔气。”

  第二天上学,老舍仍穿着以前穿的旧袜子,头抬着上学去了。走着走着,老舍想,我把鞋也脱下来,不就可以少磨些鞋底吗?于是,大街上多了一个光着脚走路的小小读书郎。一天中午放学回到家,老舍问正在洗衣服的妈妈说:“有没有吃的?”妈妈正在洗衣裳,头也没抬地说:“没有啊,我还没有时间做呢。”老舍听了,扭头又回学校去了。中午当别的孩子在玩耍,在家里吃饭的时候,他一个人在教室里埋头写作业,头也不抬地写,他希望这样能让自己忘记饥饿。下午上课,他仍然若无其事地和同学有说有笑。穷人的孩子特别看重自己的尊严,他不希望自己因为贫穷而被人看不起。

  梅花香自苦寒来。老舍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培养了勤俭节约的精神,树立了远大的志向。当他功成名就之后,仍然保持着勤俭的好习惯。一次,朋友邀请他参加一个舞会。舞会是一个隆重的场合,穿着自然要讲究一些,可是老舍只有两套灰布中山装,洗过几次后,就显得旧了,穿在身上像个清洁工。老舍就穿着这套衣服进了舞会,他对投来不解目光的朋友说:“对不起了,这已经是我最好的衣服了。

  老舍以是中国的大文豪,但他依然那么的勤俭,那么的廉洁。这都是儿时培养了精神。

  悬鱼拒贿的羊续

  羊续(142—189),字兴祖,东汉太山平阳人。以祖荫拜郎中,后任庐江、南阳太守。

  汉灵帝中平三年,羊续临危受命,出任南阳太守。为了尽快掌握当地的真情实状,他只带一名小书僮,简衣陋衫,以踽踽闲行之态,悄悄进入南阳地界,观街市,问风谣,把当地官吏的贪廉良劣,事先摸了个清清楚楚。因而,当他突然出现在南阳府衙时,当地官吏无不惊竦震慑。

  上任后,羊续立即颁布宣政令,治弊兴利,黎民百姓为之欢欣鼓舞。

  南阳地方多权豪之家,风尚奢华。羊续对此深感蹙额疾首。他带头素衣薄食,出行时,瘦马一匹、旧车一辆,决心以自己的清俭来影响、转变世风。

  俗话说“新太守敌不过老府丞”。作为一地长官的羊续带头节俭躬行,对那些一向挥霍惯了的府丞属吏,显然是一个很大的约束。于是,有一天,一位老府丞笑嘻嘻地给他送来了一条老大的活鱼。想不到,没多费口舌,羊续竟收下了。老府丞暗暗得意,想道:“羊续啊羊续,你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今日收鱼,明日就会拿肉,后天就能受钱啦!”于是,几天后,他又笑呵呵地拎来了一条更大的活鱼。

  羊续招招手,让他到庭廊之下,然后指着檐梁上挂着的那条前些天送来的鱼,威声正色地对那个老府丞说:“你上次送的,我都没有动。你这一次、下一次再送,我还会收、还会动吗?你的这条鱼,我要一直挂在这里,作一个不要再来送钱送礼的活告示。

  明代清官于谦写过一首《初度》诗:

  喜剩门庭无贺客,绝胜厨传有悬鱼。

  清风一枕南窗卧,闲阅床头几卷书。

  羊续的清廉成了史学家笔下“廉吏”的典范,《后汉书》也曾为羊续专门立传。

  包拯清廉拒馈“不持一砚归”

  康定二年(公元1041年),(包拯)因在天长县(今安徽省天长县)明察善断,办案如神,政绩卓著,升任岭南端州(今广东省高要县)知州(一州的最高长官)。

  北宋年间,朝廷规定每年都要向皇宫交纳一定数量的砚台,或留皇室使用,或赐公卿大臣。当时的权贵、大臣、学士们都以家中存有几方端砚为荣。因此,历任知府为巴结权贵、讨好上峰,都要向民间工匠和作坊无偿索取比进贡数量多几十倍的砚石,弄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包拯到任后,翻阅前任文卷,发现上任知州额外征收端砚太多。按朝廷进贡的要求,每年要供奉八块。可去年的登记中,写的都是“三十又六方”。这三十六方比朝廷的要求高出数倍!包拯十分惊讶,当即了解原知州的下属官员。官员们皆异口同声地说:“大人,你哪里知道,前知州为贿赂当朝权贵,才动得大手大脚啊!”包拯诙谐地说:“对待权贵,恐只能小手小脚吧?”于是他下令:按朝廷规定,进贡之端砚每年只做八块。

  一日,一个贵门亲临州府,送包拯一方石砚,说道:“大人每日躬笔耕耘,急需上砚。现送得一方,呈与大人,以为万民造福。”包拯说:“我这多年皆用普通石砚,如此高贵的,当呈圣上所用,我用则糟蹋了。”说罢,他坚辞不受。

在线咨询

古代廉政的故事

  廉洁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自正方能带人,无私方能感人。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代廉政的故事,欢迎阅读与收藏。

古代廉政的故事

  7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事业单位的“铁饭碗”将被进一步打破。

  其实,古代也没有“铁饭碗”一说,很多官员端的都是一碰就碎的“瓷饭碗”。

  朱元璋时期,全国有七成官员因各种原因离开岗位

  在明朝,朱元璋对违法乱纪的官员严惩不贷,先是借户部侍郎(财政部长)郭桓“空印案”杀掉官员1.5万人;然后又借丞相胡惟庸、大将蓝玉谋反案,大开杀戒14年,受株连被杀的各级官员4万余人,至于那些被关进监狱、辞退、开除的更是不计其数。

  据不完全统计,朱元璋时期,全国有七成官员因各种原因离开岗位。当时,有的官员在早晨上班时要跟家里举行告别仪式,说今天走了就不一定能回来;熬过一天回到家里,长舒一口气又对老婆说一句:“哎哟,今天总算又活了一天,明儿再说吧。”

  官员如此“朝不保夕”,连平头百姓还不如,这时的公务员端的饭碗,只怕都称不上“瓷饭碗”。或许有人说,这是建朝之初须用重典,不足为凭,和平时期的古代公务员应该端的是“铁饭碗”吧!答案是:也不见得。

  明朝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考成法》,据此办法,万历三年(1575年),查出“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巡抚(相当于省部级)、抚按(相当于中央驻各省纪委书记)官员54人。其中凤阳巡抚王宗沐、巡按张更化、广东巡按张守约、浙江巡按肖廪,因未完成事件数量太多而罚停俸三月。万历四年,山东有19名、河南有12名地市级官员,因征赋不足九成受到降级和革职处分。张居正当政期间,按《考成法》裁革的冗员约占官吏总数的十分之三。

  由此可见,在和平时期,朝廷对“未完成工作任务”的地方官员,动辄扣工资、降级、降职甚至干脆辞退,稍不注意,饭碗就可能被打碎。

  不仅省部级官员的饭碗随时被打破,相当于国务院总理的首辅的饭碗有时也好不到哪去。明崇祯在任17年,撤免宰相多达50多人,罢黜国防部长14人、巡抚11人。

  类似的情况并不只发生在明朝。西汉时,丞相一职的平均任期也不长,平均四年多;东汉时,“三公”(古代最显贵的三个官职太师、太傅、太保)的平均任期还不到两年半。

  为“公家”服务的师爷、衙役等基层公务人员,朝廷是不管的

  说古代“公务员”捧的是“瓷饭碗”,重要的还不是指上述“通过读书考试或其他途径”成为朝廷命官这个群体,因为此群体数量在古代实在太少。

  一般说来,在古代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供养、俗称“吃皇粮”的官员最多到八、九品,也就是到县令下属的捕头(县尉),类似如今的公安局长,再往下的公务人员,朝廷是不管的。换句话说,占到古代公务员队伍90%以上、在各级政府机关上班、为“公家”服务的师爷、衙役等基层公务人员,端的更是比朝廷供养的命官还易碎的“瓷饭碗”。

  “师爷”是比较常见的基层公务员,属于吏的范畴,专指那些读书却科举不中,转而研读并精通行政事务的读书人。被朝廷任命为县(市)长的,大多是科举出身,尽管能写一手好字,能背四书五经,但要处理一个不熟悉地方的复杂行政事务,一窍不通的大有人在。于是,地方官为完成政务,就须在当地招聘熟悉地方社情民意的师爷,辅助他们处理政务和事务。师爷发挥的作用大致相当于现在的秘书长,具体负责“官府职簿书”等。

  “衙役”也叫“胥”,他们的具体工作是“任奔走供役使”。“胥”又可分为“皂”和“隶”。皂负责具体执行收税、抓捕和市场管理等具体行政事务;隶就是官员车夫、轿夫、伙房厨师等,负责官员后勤服务工作。

  古代“师爷”和“衙役”等基层公务员,不占国家编制,也没有国家财政每月拨付的工资,他们的吃穿用度全靠聘用他们的县(市)长给予。有钱的、大方的多给一点,没钱的、吝啬的少给一点,没个准头,全国各地师爷、衙役拿的工资千差万别。

  这些基层公务员的出路通常是:要么辞职,要么被开除,要么干一辈子,而且不准参加科举,永远不能晋升。对那些干不好的,县令老板说辞就辞,极少废话,也无须废话,因为那时对基层公务人员的管理本来就无章可循。

  这些基层公务员的社会地位如何呢?元朝时有人分十等之说,所谓一僧二道,三官四吏,五皂六隶,七倡八优,九儒十丐,官吏之下便是这皂隶,只比演员、儒生体面些。

  有个故事也可说明这一点:满清时,有群差兵处决海盗,刀砍不动,只好拿锯子锯,整得惨不忍睹。一个农家少年路过,大骂他们是饭桶,差兵不服,叫少年来,少年手起刀落,麻利地砍掉一堆脑袋,差兵奖励少年许多金钱,还叫少年隔日去衙门报到。可是,少年回家却挨了父亲一顿揍,原因就是父亲不愿儿子去做政府的衙役、皂隶,可见其职业声望在百姓心中地位之低。

  那么,师爷、衙役(皂隶)们的工资水平咋样呢?沈榜的《宛署杂记》记载,明朝宛平县衙门里的这班皂隶,每年可领取“工食银”三两六钱,恰好是书办(师爷)的二分之一,基层公务员的工资待遇之低,由此可见一斑。

  尽管古代官员和师爷、衙役们,在位时多会贪、贿赂大搞灰色收入,为自己准备后路,但无论如何,他们的确端的是“瓷饭碗”。形象地说,各级官员是皇帝的打工仔,师爷和衙役等基层公务员是官员的打工仔,和现在给老板打工的白领、蓝领十分相似。

  官员这碗饭并不好吃,但一辞职就会变成“三无”

  如果你觉得官员这碗饭不好吃,想辞职却也没有现在这样自由。比如你不幸遇到朱元璋,你说你不干了,啥意思?绝对“杀无赦”!

  秦汉时代,凡任公职、吃财政者,通称为官,除了替朝廷出勤打工外,别无脱离职务的身份和权益。当时的讲法叫“臣尽死力以与君市,君垂爵禄以与臣市”,近似现在人们帮老板打工的意思。一旦因奔丧生病、任满更替、罢免辞官等各种缘故退休,老板和雇员的关系即告解除。那么往往就会变成“三无”了。

  哪“三无”呢?

  一无退休金。就是无论原先俸禄多少,只要离开职位,一律停发俸禄(除非有皇帝特诏照顾)。譬如汉朝俸禄本来就薄,俸禄低或负担重的人积蓄不易,所以不少官吏一旦休官停俸,就要另觅生计。

  二无工龄。就是除了曾任二千石(郡守的通称)以上高官者在休官以后重新出仕时,可授予“比六百石”职位以示优惠外,其他二千石以下的休官者,如果再当官,都得回到起跑线,和新任菜鸟官员一起竞争。总之,既没有可以保留的干部身份,也没有可以累计的连续工龄。

  三无余荫。就是“人走茶凉”,在职时候的特权和影响,就此一笔勾销。

  朝廷要官都没有失业保障、没有连续工龄,也没有情义体恤,官阶更小的官员自然待遇就更差了:二千石“时有纤微之过者,必见斥罢”,中低层官吏,则有“司隶、部刺史”等纪检官员随时“察过悉劾,发扬阴私,吏或居官数月而退”,就是动不动便会打碎了饭碗。

  退休后,便开始了“房奴”生涯

  自隋唐开始,官、职分离,所谓休官,其实只是休职,就是由于奔丧、病伤、候选、罢免、离任、致仕等各种缘故,脱离了能行使一定权力的职位(或差使)而已,但代表个人资格权利的官员身份依然存在。

  换句话说,秦汉魏晋的“公务员”休官以后就是平民(原有贵族身份者例外)。从隋唐开始,“公务员”休官以后依旧是官,在许多方面享有老百姓企望不及的特权:比如涉及诉讼时可以不在公庭抛头露面,犯罪了可以用官告抵刑,又如住宅厅堂可以有几间几架,车舆骑乘可以怎样装饰,衣冠可以穿什么样式和颜色,乃至死后可以按什么规格办丧事、起坟墓,都可以根据官资高低采取与级别相应的排场。虽然说费用都需自掏腰包,但对比布衣即使有钱也不得僭越的种种禁限,“官有常尊”的身份意义就弥足珍贵了。

  此外,从唐代后期起,退休的官员无论级别高低,都可以享受“半俸”养老,更是过去连做梦也想不到的。但尽管如此,唐宋时休官的实际含义,也不止是失去了在某个职位上行使权力以及支领全额官俸的特权,还有很重要的一项——房屋居住权。

  古代官员授职有回避原则,就是不许在原籍或有家族产业的地方任职,所以当时的公务员如果经常在职的话,就得到处宦游。一方面少有时间精力在原籍营建房产之类,另一方面无论到哪儿工作,总有条件优越的官邸供你和家属居住。

  可是一旦休官,马上就得搬出官邸让给继任者。而且往后定居何处还有限制,比如南宋规定,凡各级地方政府官员休官后,三年内不许在任职地居住,倘在当地有亲属,或置有财产,三年以后也不许居住,违反者处一年徒刑。所以若要盘点休官所带来的实际损失,迫在眉睫的就是再也不能继续居住设备齐全的官邸了。

  唐玄宗登基后,前朝宰相李日知瞒着家人向朝廷提出辞职申请,待皇帝批准下来,回家后即命家人整理行装,马上搬出官邸,移居乡村住宅。夫人惊问何故,他说他已经退休了。夫人大怒:“家产屡空,子弟名宦未立,何为遽辞职也?”

  宋仁宗时做过宰相的杜衍,因为一生“不殖私产”,退休后,连迁居乡间住宅的退路也没有,只好长期借居南京(今河南商丘)车院(教习驭车技艺的单位,近似后世的驾校),直到去世,“第室卑陋,才数十楹,居之裕如也”。

  宰相尚且不能占住官邸,其他休官者当然更得靠自己设法解决居住问题。苏辙退居许州后,眼看李方叔起盖新居,羡慕不已,“我年七十无住宅,斤斧登登乱朝夕……不如君家得众力,咄嗟便了三十间”。于是他决心盖房,享受一下老有所居之福,“平生未有三间屋,今岁初成百步廊”。不过心愿满足了,一生积蓄也耗尽了,于是又自责“我老不自量”,到了这把年纪还来做房奴。

  拓展

  以廉为宝

  春秋时,宋国司城子罕清正廉洁,受人爱戴,

  古代廉政故事

  有人得到一块宝玉,请人鉴定后拿去献给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说:“您以宝石为宝,而我以不贪为宝。如果我接受了您的玉,那我们俩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倒不如我们各有其宝呢?”

  杨震拒金

  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山来拜访他,并怀金十斤相赠。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没听明白杨震的责备之意,说:“天黑,无人知晓。”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这才明白过来,大感惭愧,怏怏而去。

  一钱太守

  东汉时,一位叫刘宠的人任会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废除苛捐杂税,为官十分清廉。后来他被朝廷调任为大将之职,临走,当地百姓主动凑钱来送给即将离开的刘宠,刘宠不受。后来实在盛情难却,就从中拿了一枚铜钱象征性地收下。他因此而被称为“一钱太守”。

  陶母退鱼

  晋代名臣陶侃年轻时曾任浔阳县吏。一次,他派人给母亲送了一罐腌制好的鱼。他母亲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动退回给他,并写信给他说:“你身为县吏,用公家的物品送给我,不但对我没任何好处,反而增添了我的担忧。”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

  吴隐之不惧饮贪泉

  晋代人吴隐之任广州太守,在广州城外,见一池泉水名“贪泉”。当地传说饮了贪泉之水,便会贪婪成性。他不信这些,照饮不误,饮后还写了一首诗:“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他在任期间,果然廉洁自律,坚持了自己的操守。

  一贫如此

  南宋大臣张浚因与奸相秦桧政见不和,被贬往湖南零陵做地方官。他出发时,带了几箱书随行,有人诬告他与乱党有关系,结果被高宗检查书信和破旧衣物,高宗叹息道:“想不到张浚贫守到如此地步!”很可怜他,于是派人骑快马追上张浚,赏赐他黄金三百两。

  两袖清风的于谦

  明朝名臣于谦居官清廉。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返京时,人们买些当地的绢帕、蘑菇、线香等土特产回京分送朝贵,他没有接受。同时还写了一首诗表明心迹: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指百姓)话短长。”

  不私一钱

  明朝时,嘉兴知府杨继宗清廉自守,深得民心。一次,一名太监经过这里,向他索要贿赂,他打开府库,说:“钱都在这儿,随你来拿,不过你要给我领取库金的官府印券。”太监怏怏走了,回京后,在明英宗面前中伤他。英宗问道:“你说的莫非是不私一钱的太守杨继宗吗?”太监听后,再也不敢说杨继宗的坏话了。

  手好不要钱

  清乾隆进士王杰为人刚直敢言,不附权贵。当时和坤在朝中专权,大臣都不取得罪他。惟王杰每每与其据理力争。有一次,议政完毕,和坤有意戏弄王杰,拉着他的手说:“好白嫩的手啊!”王杰正颜厉色地回答道:“王杰手虽好,但不能要钱耳!”和坤羞愧而去。

  季布“一诺千金”使他免遭祸殃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勤俭一生

  在北京的西城,有一个小胡同,叫“小羊圈胡同”。“小羊圈胡同”非常小,全是低矮的草棚一样的房子,住的老百姓都是些穷苦人家。每逢刮风下雨,小胡同里低洼的地方就成了水塘。冬天,这里奇寒无比,屋里和屋外一样冷,缸里的水常常冻得结成冰。这里的老百姓吃的东西,常常是盐拌小葱,冬天是腌白菜帮子,有的人家长年只能从菜市场里找些烂菜叶子。

  1899年2月3日,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代表人物老舍就降生在这个小胡同里。老舍上面有4个姐姐和3个哥哥,他最小。由于生活艰苦,长大成人的只有5个——大姐、二姐、三姐、三哥和老舍。老舍出生时是狗年,姑母就给他起了个很不好听的名字——小狗尾巴。老舍的妈妈靠拼命地给人洗衣裳,来养活一大家人。由于长年地洗衣裳,妈妈的手始终都是鲜红和微肿的。而晚上,她还要在一盏小煤油灯下,做白天接下来的'缝纫活。过年了,老舍喜欢到大街上看人家放焰火,看人家穿新衣、戴新帽。每当他看到街上谁家又宰了两头大猪,谁家又弄了一大筐冬天看不到的水果,妈妈总是说:“孩子,我们家的饺子肉少菜多,是北京城最好吃的,不要去看人家的了。别看咱们家穷,可咱们要穷出志气来,让别人看到咱的腰不是泥做的,硬着呢。”穷要穷出志气来,这句话深深地印在了老舍的心里。

  老舍上小学那年,已经出嫁多年的姐姐,给小弟弟做了一双新袜子。她兴高采烈地给老舍穿上了,看着弟弟一蹦三跳地去上学了。可是弟弟放学回来时,她发现弟弟的脚上却是空空的。她问老舍:“弟弟,你的新袜子呢?”老舍从书包里掏出那双新袜子,说:“老姐,我一出校门就脱掉了,我怕穿坏了。我上学时穿,放学了就脱掉。姐姐,我要和那些有钱人家的孩子比学习,不是比阔气。”

  第二天上学,老舍仍穿着以前穿的旧袜子,头抬着上学去了。走着走着,老舍想,我把鞋也脱下来,不就可以少磨些鞋底吗?于是,大街上多了一个光着脚走路的小小读书郎。一天中午放学回到家,老舍问正在洗衣服的妈妈说:“有没有吃的?”妈妈正在洗衣裳,头也没抬地说:“没有啊,我还没有时间做呢。”老舍听了,扭头又回学校去了。中午当别的孩子在玩耍,在家里吃饭的时候,他一个人在教室里埋头写作业,头也不抬地写,他希望这样能让自己忘记饥饿。下午上课,他仍然若无其事地和同学有说有笑。穷人的孩子特别看重自己的尊严,他不希望自己因为贫穷而被人看不起。

  梅花香自苦寒来。老舍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培养了勤俭节约的精神,树立了远大的志向。当他功成名就之后,仍然保持着勤俭的好习惯。一次,朋友邀请他参加一个舞会。舞会是一个隆重的场合,穿着自然要讲究一些,可是老舍只有两套灰布中山装,洗过几次后,就显得旧了,穿在身上像个清洁工。老舍就穿着这套衣服进了舞会,他对投来不解目光的朋友说:“对不起了,这已经是我最好的衣服了。

  老舍以是中国的大文豪,但他依然那么的勤俭,那么的廉洁。这都是儿时培养了精神。

  悬鱼拒贿的羊续

  羊续(142—189),字兴祖,东汉太山平阳人。以祖荫拜郎中,后任庐江、南阳太守。

  汉灵帝中平三年,羊续临危受命,出任南阳太守。为了尽快掌握当地的真情实状,他只带一名小书僮,简衣陋衫,以踽踽闲行之态,悄悄进入南阳地界,观街市,问风谣,把当地官吏的贪廉良劣,事先摸了个清清楚楚。因而,当他突然出现在南阳府衙时,当地官吏无不惊竦震慑。

  上任后,羊续立即颁布宣政令,治弊兴利,黎民百姓为之欢欣鼓舞。

  南阳地方多权豪之家,风尚奢华。羊续对此深感蹙额疾首。他带头素衣薄食,出行时,瘦马一匹、旧车一辆,决心以自己的清俭来影响、转变世风。

  俗话说“新太守敌不过老府丞”。作为一地长官的羊续带头节俭躬行,对那些一向挥霍惯了的府丞属吏,显然是一个很大的约束。于是,有一天,一位老府丞笑嘻嘻地给他送来了一条老大的活鱼。想不到,没多费口舌,羊续竟收下了。老府丞暗暗得意,想道:“羊续啊羊续,你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今日收鱼,明日就会拿肉,后天就能受钱啦!”于是,几天后,他又笑呵呵地拎来了一条更大的活鱼。

  羊续招招手,让他到庭廊之下,然后指着檐梁上挂着的那条前些天送来的鱼,威声正色地对那个老府丞说:“你上次送的,我都没有动。你这一次、下一次再送,我还会收、还会动吗?你的这条鱼,我要一直挂在这里,作一个不要再来送钱送礼的活告示。

  明代清官于谦写过一首《初度》诗:

  喜剩门庭无贺客,绝胜厨传有悬鱼。

  清风一枕南窗卧,闲阅床头几卷书。

  羊续的清廉成了史学家笔下“廉吏”的典范,《后汉书》也曾为羊续专门立传。

  包拯清廉拒馈“不持一砚归”

  康定二年(公元1041年),(包拯)因在天长县(今安徽省天长县)明察善断,办案如神,政绩卓著,升任岭南端州(今广东省高要县)知州(一州的最高长官)。

  北宋年间,朝廷规定每年都要向皇宫交纳一定数量的砚台,或留皇室使用,或赐公卿大臣。当时的权贵、大臣、学士们都以家中存有几方端砚为荣。因此,历任知府为巴结权贵、讨好上峰,都要向民间工匠和作坊无偿索取比进贡数量多几十倍的砚石,弄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包拯到任后,翻阅前任文卷,发现上任知州额外征收端砚太多。按朝廷进贡的要求,每年要供奉八块。可去年的登记中,写的都是“三十又六方”。这三十六方比朝廷的要求高出数倍!包拯十分惊讶,当即了解原知州的下属官员。官员们皆异口同声地说:“大人,你哪里知道,前知州为贿赂当朝权贵,才动得大手大脚啊!”包拯诙谐地说:“对待权贵,恐只能小手小脚吧?”于是他下令:按朝廷规定,进贡之端砚每年只做八块。

  一日,一个贵门亲临州府,送包拯一方石砚,说道:“大人每日躬笔耕耘,急需上砚。现送得一方,呈与大人,以为万民造福。”包拯说:“我这多年皆用普通石砚,如此高贵的,当呈圣上所用,我用则糟蹋了。”说罢,他坚辞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