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跳芭蕾舞的呼吸技巧
芭蕾舞,是一种欧洲古典舞蹈,芭蕾舞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即女演员表演时以脚尖点地,故又称脚尖舞。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跳芭蕾舞的呼吸技巧,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技巧1:
一、呼吸韵律与音乐的关系
呼吸的韵律与音乐的节奏在芭蕾舞训练中是相辅相成的,呼吸可以赋予芭蕾舞者有节奏的动作以色影,同歌唱演员学会用呼吸控制声音的方法一样,芭蕾舞者也可以用猛烈的吸气或用慢慢地吸气与呼气的方法来辅助舞蹈动作。一个芭蕾舞者应该准确地把握音乐节奏与动作韵律的配合统一并完整巧妙地运用音乐节奏完成动作。
初级训练时应该让练习者很好地掌握最简单的节奏类型如2/4和4/4等的音乐节拍和舞蹈节拍,然后再逐步进入到比较复杂的3/4和6/8等节拍,从慢速度过渡到快速度并加强完成时的力度这里提到的速度是指舞蹈练习的表演速度和表演性格是同音乐作品的运动相类似的可以非常之慢——largo(广板),较慢——adagio(慢板)安详平稳——andante(行板)快速——allegro(快板),非常之快——presto(急板)。相应的这些音乐性质也影响着呼吸韵律的变化,呼吸也有助于开始做动作——在音乐节拍的Ta上呼吸使身体准备好合着拍了跳舞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们提前准备动作,即在音乐的准备拍中身体各个部分已经开始兴奋随时可以启动了也随时可以跟上呼吸。
我们不仅要善于运用音乐呼吸和形体呼吸来将动作之间的过程作为独立的动作去完成还要将规定动作及节奏在内心的潜在节奏中去展现。练习或表演时如果能够通过节奏旋律充分地理解和把握作者赋予音乐的情感和想象并把这种情感通过呼吸用肢倬舞蹈为舞蹈形象将是提高芭蕾舞者音乐修养的根本内涵。
所以在营蕾训练课堂中在可能允许的范围内可以改变一下完成某个组合的性质加强或减弱节奏的重音或者个组合连续做第二遍同样动作但节奏加快使学生可以更加明确地感觉到动作性质的变化性并要相应的迅速调整呼吸。不再把教学课题抽象地当作节奏准确的动作图形只注重它的力学方面而是具有创造性地表现舞台表演的造型。当然这个过程(节奏主题旋律音调的把握)需要按照学生的年龄知识程度和练习的特点是在古典芭蕾整个教学过程中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逐步加以培养的
二、呼吸韵律与动作的关系
(一)呼吸与动作的节奏性
掌握某种舞蹈的真正契机是它的节奏节奏控制着动作变化的速度和力度掌握着呼吸韵律。芭蕾舞训练中的呼吸由于动作的变化破坏了呼吸的平均节奏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既适应动作又适应呼吸唯一的办法就是根据动作对呼吸进行调节。这种调节首先应顺应动作的性质和节律同时尽可能保持呼吸的节奏性。配合多样的音乐节奏和不同性质的组合动作呼吸的搭酝也是千变万化的在呼吸与动作的关系上总的来说是动作起主导作用,即按照动作的强度频率来安排呼吸。但在具体的动作中保持呼吸的相对主动性。
1、化整为零合零为整
化整为零合零为整的方法可以争取在不规则运动中呼吸的相对节奏性。化整为零一般作用于Adagio(慢板动作)处理慢板动作的呼吸可以参照自然深呼吸的节奏。我们将大段慢板依其动作的变化结合音乐和课呼吸的节奏切割威尽可能完整的小块一次呼吸吃掉一块,合零为整主要用于Allegro(快板动作)根据快呼吸的最大深度一个动作换一发呼吸或几个动们可以争取到总体不规律而具体规律的呼吸运动而反过来以这种具体规律的呼吸组合成的舞蹈呼吸又会成为一种整齐变化的有节奏的呼吸运功。
2、快吸慢呼
呼吸的特点就是节奏性如果在芭蕾舞训练中吸气快呼气也快缺氧会越来越急促渐渐掌握不住呼吸的节奏,一堂课九十分钟的训练时间就不能够保证动作的质量。所以我们用慢呼来控制呼吸的节奏并刺激呼吸的深度这样就可以把有时不得不加快的呼吸维持在最低限度内。
不论是Adaglo还是Allegro呼吸在芭蕾舞训练中常常出现一种特殊节奏。它已经不能以均速运动了吸气往往在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中进行这口气要求不能够马上放掉要上提直至动作主体的结束。而动作之间的衔接相对来说是比较短的所以吸气要快。由于完成动作的需要又要将气提住再根据需要慢慢呼出所以呼气相对来说要慢一些。
这种呼吸韵律的快慢不仅是一种需要也是一种锻炼。吸要快而且要多呼虽然慢但是还要少因为吸气少而呼气慢是不可能的。这种方法不仪训练呼吸机的大幅度急剧收缩并训练对它的良好控制呼气时细如雨丝,不知不觉才能够保证表演者动作的轻盈。
3、起要吸止要呼
任何动作的起范儿都用吸气而在动作结束,复原时易用呼气。前者有引起动作的作用,后者不仅是一种自然反映而且也加强练习者心理上和动作上的结束感。
4、上要吸下要呼
这里一般指跳跃动作也适用于舞姿的变化。跳起或向上伸展动作用吸气下蹲或向下动作则呼气。吸气有提长感使跳轻盈自如落地呼气又使plie延续流畅。
下面先简单列举几个芭蕾舞动作来分析一下如何掌握呼吸韵律的训练:
Port de bras中的呼吸
一般来说学生们吸气较好些,而吐气则般当特别鼓励吐气时要在练习中寻找这些瞬间就非常重要,port de bras就是显而易见的例子。
1—8像练习1一样在一位上做plie练习先吸气后呼气。
1-4先吸气头看手allonge再呼气port de bras前头部保持在完全树直的脊柱的直线上手下到位慢慢吸气恢复原位手经二位到三位。
5—8先向上吸气慢慢呼气port de bras后,吸气拉起身体同时手切到七位1-8在二位脚上做同样plie的练习。1-4吸气头看手到三位呼气同时向把杆侧屈感到肋骨腔的上移两肩保持与脊柱的正确关系吸气拉直。
5-8向把杆外侧屈做同样动作。
1-8在五位做plie的练习。
1-8吸气吐气port de bras前,手一位,直接吸气圆周port de bras到旁,手三位,再接着呼气到后吸气拉直身体手到七位。
1-8在四位上plie的练习。
1-8向外的圆周port de bras,吸气port de bras到杷杆外侧屈手七位直接呼气到后手三位强气到把杆里侧屈呼气到前吸气拉直身体。
Pirouette中的呼吸
般来说练习者应在用力时吸气例如做pirouette时在releve吸气。在芭蕾训练中从准备姿势上升到demi-polnte或pointe而开始旋转时,一次控制良好的吸气有助于将身体提起并控制平衡可以增加各种类型的pirouette稳定性特别是到后期阶段当男女舞者开始进行双人舞中的pirouette的时候对两人呼吸配合的要求就更要精确。吸气时间的延续应该贯穿旋转的始终点到旋转停止在支撑腿上的一瞬间还要再往上提一下气然后当动作脚落到某个位置或举到某个舞姿上的时候呼气。
技巧2:
在国人眼中,芭蕾舞是个洋东西,它在中国萌芽于19世纪,在随后的几十年中,由于战乱不断,这“东西”就一直处于休眠状态中。直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以及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芭蕾舞才正式登陆中国普通百姓的视野,并逐步有所发展。
笔者从事芭蕾舞的教学工作已经有十儿年了,在教学期间,通过自身的学习以及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得了不少经验和体会,特别是对学生在技巧的训练上有些许认识。芭蕾舞的技巧主要分为三大类:跳、转、控制。转在芭蕾舞表演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此,我想谈谈在芭蕾舞教学中对“转”的儿点认识
首先是基本功的练习。对于任何一位学习舞蹈的人来说,基本功和技巧都是必不可少的,但又由于每个人自身条件不同、理解和接受能力不一样、接触的多少不等,所以学习进度也就有快有慢了。怎样才能使一个舞者、演员把技巧训练得更好呢?这就需要科学的训练方法。
我们不管在芭蕾舞、古典舞、民间舞、现代舞还是当代舞中都能看到不同的旋转—二位转、跨腿转、挥鞭转、旁腿转、平转、吸腿转、阿提求转等。我们都会不约而同地去看他(她)转了几圈,如果我们以专业的眼光来看的话,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是评判一个舞者旋转技术水平高低的核心标准之一。数量的多少就不用说了,那么什么是质量呢?那就是说在旋转的过程中,舞姿是否规范、空间的定位是否标准、停止时是否稳定、结尾时是否有固定的姿态等等。就拿《天鹅湖》中《黑天鹅双人舞》的三十二个“挥鞭转”来说吧,如果没有规范的舞姿、空间的定位、停转时的稳定和结束时的舞姿以及旋转的数量,怎么能引起观众一次又一次的掌声呢?
我们在训练中往往只注重“圈”的数量,而把结尾时的固定舞姿忽视了,如果把这个“圈”放在舞蹈作品中,那它又怎么能“天衣无缝”地去接下一个动作呢?舞蹈讲究“美”.讲究流畅感和连贯性(按照中外传统舞蹈的路子,编舞家和观众都习惯要求舞者动作的线条和舞台调度的线条畅若流水)。如果转完了不能更好地去接下个动作,那么这个“圈”在整个舞蹈中还有什么意义呢?
要想把“旋转”练好,还需要注意训练以下几个方面:
一、半脚尖的“立”是旋转中最主要的一点。只有把脚尖立到最大限度,这样脚与地面的接触面才会减小,我们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同一质量的物体,只有接触面小了,摩擦力才会变小。摩擦力小了,才能够用很小的劲,转得更快、转得“圈”更多。如若不然,我们用全脚掌去转“二位转”,想转个八九圈那简直比登天还难。从舞蹈上讲,用力一大就会从面部表现出来,舞蹈讲究的是美.在完成动作之前和之中,不应表现出任何不安来,而应给人一种轻松感和自如感以及一气呵成的整体感和舒适感。再说如果把一切力量都放在这个“圈”上,那么跳完一部作品又要费多大劲呢?怎么能有更多的精力去表现作品中的人物思想感情呢?
二、膝盖腰背脊如果不直立,胸是扣着的,那么想转好也是很难的。例如在“二位转”、“旁腿转”中,如果主力腿不直,腰背脊和胸不挺,那么力量就会被分解.也是不可能转好转多的。如果膝盖不绷直,特别是在芭蕾舞中,那就葬送了芭蕾的那种挺而苍劲的美感了。
三、在起法儿时,“蹲”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常说“没有好的蹲,就没有好的跳”。其实我们也可以说“没有好的蹲,也就不会有好的转”。只有我们把蹲做好,才能有更好的“立”。
四、练习“旋转”的技巧,还要解决头部“晕”的问题.只有把“晕”解决掉,才能在转的过程中,把握方向。这其中有个小窍门就是“盯着看一点”,这是很关键的。所谓“盯着看一点”指的是舞者在以躯干为垂直轴做急速旋转时,必须用眼睛盯住正前方的某一个点不放。即使整个身体先转,也要把头部.特别是双眼要留在后面,以便继续“盯着看一点”,直到整个头部与身体的分离程度达到最大极限时,也就是当身体要进行第二圈旋转之前的那一瞬间,才将头和双眼猛的甩过去,并且要快于身体的速度,赶上身体转完第一圈之前还要找到刚才那个“点”,盯住不放,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留头甩头”,可以说它是避免舞者头晕最好的方法。
五、“开”也是“转”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也是芭蕾舞中要求的最重要的一点,在“转”时,无论是起法儿,还是旋转过程中.都要求从下而上的脚踝、膝关节、胯关节的开度.如果都是“关”的。即使能转,舞姿也不会好看。
六、在“二位转”、“挥鞭转”、“旁腿转”时还要特别注意保持“空点转”的完美.即身体各部位的动态平衡。无论哪个部位失控下垂,旋转中的身体都会不自觉地往那儿跑,相反哪个部位过于紧张,旋转中的身体就会往相反的那侧跑。所以身体每个部位都要协调好,这样脚尖才能固定在一个点上完成几圈甚至几十圈的转。这就要求主力腿的稳定性了,完成这个动作的理想化标准,除了膝盖和脚背要绷直外,主力腿还要如板上钉钉一样,一动不动。
七、手臂在旋转时可以起到保持身体平衡和加速的作用。旋转时,手臂有时也有变化,但手位的变化只有顺着整个身体的旋转动势而动。才能即美化旋转本身,又不至于使它失去平衡〔A、每个动作完成之后都要有个结尾,“旋转”也不能例外.旋转完一定要能平稳的停住.身体不能松懈,舞姿不能变形,这也是我们在训练中往往被忽视的。这就要求我们不管是训练还是表演,都要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把每个动作、每个技巧都做完整。
总之,技巧的练习应该坚持不懈,在练习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某个转中有不足,就要把它挑出来单独练。解决一个问题之后再去发现另外的问题,这样常此以往就会在技巧上有长足的进步。
【跳芭蕾舞的呼吸技巧】相关文章:
练习芭蕾舞的呼吸技巧10-19
跳芭蕾舞踢腿动作的技巧11-09
跳芭蕾舞的10大技巧03-18
跳芭蕾舞旋转中的几个技巧03-20
盘点跳芭蕾舞的十大技巧03-20
跳旋转芭蕾舞的七个技巧03-14
跳芭蕾舞旋转中的七大技巧03-18
跳芭蕾舞的口诀03-18
芭蕾舞转的技巧03-27
芭蕾舞扶把技巧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