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鄂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答案)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试卷,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究竟学到了什么?需要试卷来帮我们检验。什么样的试卷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鄂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鄂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答案 1
一、(15分 每小题3分)
1.下列各词语中,加粗字音形全对的一项是( )
A.畸形jī 洗濯zhuó 睿智ruì 魂牵梦莺yín
B.执著zhuó 慷慨ki 猝然cù 晨曦xī
C.桎梏gù 寂寥liáo 憧憬chōng 义无返顾gù
D.悲恸tòng 逾越yú 馨香xīn 面面相觑xū
2.依次填入下了横线上的词恰当的一项是( )
你的作用无与伦比,可使二者 ;是人体运动富有 ;是动作变得 ,柔中含有 。
A.融为一体 节律 优美 坚毅
B.和谐统一 规律 完美 刚毅
C.和谐统一 节律 优美 刚毅
D.融为一体 规律 完美 坚毅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国成功发射并研制了“神九”。
B.由于汉字电脑录入技术的广泛运用,使人们书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
C.吸烟有害健康是人人皆知的道理,然而,吸烟的人数是有增无减。
D.能不能战胜自己思想上的弱点,是一个人在事业上成功的关键。
4.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光的速度是每秒30万公里,一天能走259亿2000万公里,这长度的35倍,就是一光年。
②什么叫做光年呢?
③比如从重庆到成都,有450公里,我们步行的话,每天走60公里,因此说重庆到成都有七天半的路程。
④这种用时间来表示距离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其实也时常用到的。
⑤光年是天文学上表示距离的单位,表示光一年所走的路程的长短。
A、②⑤①④③ B、 ②①⑤④③ C、 ②①③⑤④ D、④②①③⑤
5.下列加点词解 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子将安之 安:安家
B.吏二 缚一人诣王 诣:告诉
C.且作褥,寻作复裈 寻:寻思
D.蜀之鄙 鄙:边远的地方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宣 纸
①宣纸的原产地--安徽泾县,唐代隶属宣州府,宣纸因而得名。
②宣纸的制作方法与一般纸有很大的不同。一般纸的制法是利用造纸机把纸浆平铺在网上而形成薄薄的纸页,再经过烘干而卷成纸卷。宣纸却是用传统方法手工焊成一张张湿纸,贴在墙上干燥而成。由于这点不同,宣纸的性能也与一般纸不一样。
③那么,宣纸有哪些特性呢?
④宣纸有润墨性。落墨于宣纸时,纸面会产生“发涸”的效果。普通纸发涸会使字或线条模糊不清,也不 会出现晕状化开现象。而宣纸发涸会使墨色随水分逐渐向周围扩散,呈近似圆形 的波浪式的变化,如果水墨掌握得当,就能获得层次分明、色彩丰富的艺术妙味。
⑤宣纸有耐久性。宣纸的寿命至少是1050年,而普通纸大约在两三百年后就会因自然老化而破损。新闻纸的"寿命"更短,五六十年后就会变黄、发脆。所以,宣纸算是纸中的“老寿星”了。
⑥宣纸的耐久性与它的pH值有着密切的关系。经测定,绝大多数宣纸pH值都在8.3左右,呈碱性状态。因为宣纸呈碱性,这使其能够抵抗空气中“酸性气体”的侵蚀,其纸内纤维才不易发生化学变 化,纸也不易出现颜色变黄、强度下降等情况,所以宣纸的耐久性远超普通纸。
⑦宣纸有变形性。宣纸能够随自然环境的变化适当伸长或收缩。它不怕折揉,可以重新装裱,即使折揉很多次,一经装裱便能整洁如新。
6.下面对本文主要内容概括准确的一项是( )
A、宣纸的得名 B、宣纸的制作 C、宣纸的.特性 D、宣纸与普通纸的区别
7.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本内容的一项是( )
A.宣纸因原产地是唐代的宣州府而得名 B.宣纸的制作方法与一般纸有很大的不同
C.宣纸的寿命长,是纸中的“老寿星” D.宣纸呈酸性因而具有耐久性
8.下面人物语言与文本内容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A.一位顾客到商场买宣纸,不理解宣纸的价格远高于普通纸,服务员解释说:“宣纸的制作工艺比一般纸复杂,是用传统方法手工焊成一张张湿纸,贴在墙上干燥而成。”
B.画师王先生在给客人介绍一幅宣纸国画时说:“您看这是宣纸作品,‘发涸’效果好,着墨得当,层次分明,色彩丰富。”
C.国画交易会上,一位买家对作品的保存寿命不放心,服务员对他说:“这是明代宣纸作品,还可以保存几百年,您放心。”
D.国画展览会上,一位先生指着一张宣纸国画说:“这张画折叠过,已经没有多大价值了。”
三、(共9分,每小题3分)
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蔡磷,字勉旃①,吴县人。重诺责②,敦③风义④。有友某以千金⑤寄之,不立券⑥。亡何⑦,其人亡。蔡召其子至,归之,愕然不受⑧,曰:“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且父未尝语我也。”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纸。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卒辇⑨而致之。
注释:①旃:读zhān。②诺责:诺言和责任。③敦:重视。④风义:情谊。⑤千金:一千两白银。⑥券(quàn):票据,凭证。⑦亡(wù)何:不久。“亡”通“无”。⑧归之,愕然不受:省略了主语,应为:(蔡)归之,(其子)愕然不受。⑨辇(niǎn):车子,这里是“用车子运”的意思。
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亡何,其人亡 (死亡) B.且父未尝语我也 (经常)
C.而翁知我(父亲) D.故不语郎君 (因此)
10、下列句子中与例句中“之”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卒辇⑨而致之
A子将安之 B西蜀之去南海 C蜀之鄙有二僧 D吾欲辱之
11、对上面短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蔡磷的朋友“以千金寄之,不立券”,是因为了解蔡磷“重诺责,孰风义”。
B.朋友的儿子“愕然不受”,只是因为父亲不曾把这件事告诉他。
C.“券在心,不在纸”,意思是信守诺言重在内心和行动,而不在口头上或纸上。
D.这则短文以具体的事例赞扬了蔡磷的诚信。
四、(14分)
12.翻译(共6分,每小题3分)
(1)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
译文:
(2).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译文:
13.填空(6分)
(1). , 隔江犹唱后庭花。
(2).晴空一鹤排云上,
(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流露强烈的爱国热情,展报国之志的诗句是:夜阑卧听风吹雨, 。
14.回忆课文《袁隆平的“寻梦园” 》说说“寻梦园”是什么意思?(2分)
五、(15分)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5——18题。
命运随时可以转弯
①他是个出了名的问题孩子,逃学、捣蛋、捉弄老师、欺负同学,可谓“无恶不作”。同学怕他,讨厌他,避之唯恐不及;老师也对他渐渐失去了信心,放任自流;他的父母,一个重病缠身,一个苦于生计,想关也管不了。除了偶尔被老师拿着花名册点到名字外,他已经差不多被人遗忘了。
②这是个偏僻的农村学校,贫穷是笼罩在很多孩子身上的共同特征,每年,学校都会拟定 一份名单报教育局,以方便那些好心的捐助者选择资助对象。很显然,并非每个孩子都能上这个名单,有幸被选上名单的,都是品学兼优的孩子,学校会在每个名字的后面附一份该同学的学习和表现情况,这是关键的一张纸,很多捐助者就是据此选择他们要帮助的孩子。因此,能上名单,就意味着不但可能得到一份资助, 而且,也是一份“荣誉”,它说明了学校和老师对自己的肯定。
③又一批名单报上去了。
④一天早晨,还没有上课,他早早来到了学校。这是他第一次这么早走进学校。在班主任的办公室外徘徊了很久,他下定决心,走了进去。他从书包里,小心翼翼地摸出一张纸片,递到老师面前,“老师,这是我昨天收到的汇款单,是一位上海的叔叔捐给我的学费。谢谢老师!”
⑤老师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他也收到了捐助?而老师清楚的记得,报上去的名单里,根本没有他的名字啊。老师接过汇 款单细看,收款人果然写着他的名字。虽然心存疑惑,老师还是决定,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全班同学。
⑥当老师在班级里宣布这一消息时,班级里一时变得鸦雀无声,所有的眼睛都齐刷刷投向了他。疑惑,羡慕,感叹,什么表情都有。而第一次被这么关注,他激动的满脸通红,腰板挺得笔直。他从来没有坐的这么正过。
⑦这天他第一次没有在课堂上捣乱,每一堂课,听得都非常认真。
⑧放学了,他才收拾书包,跟在同学们后面,走出教室。这是他难得的一次没有早退,按时放学。
⑨第二天,他又是一早来到学校。教室里没有人,他将教室的地扫了一遍,然后,坐下来,打开书本,读书。同学们陆续走进了教室,惊诧地看着他。上课了,他第一次按时上交了作业本。
⑩他惊人地变化着。不再迟到。不再早退。不再恶作剧。不再四处捣蛋。上课时 ,他安静地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听老师讲课。老师提问时,他第一次举手发言。月考时,他的卷子上第一次没有出现红色……
⑾班主任对他做了一次家访。
⑿他拿出了一沓信。“这都是资助我的叔叔寄来的。”他忽然有点不好意思,“叔叔在信中说,是老师推荐我的,老师在推荐信里说我是努力、上进、优秀的孩子。我没想到老师会这么夸我。”他偷偷瞄了老师一眼,黒黑的脸,泛出红晕。“叔叔还说,他会一直支持我上学,直到我上大学。我不会让老师和叔叔失望的。”他紧 紧地咬着嘴唇。
⒀老师一脸迷茫,这份推荐信显然不是他写的。怎么会这样呢?老师也想不明白。但是,不管怎样,有一点可以相信,他彻底改变了。老师坚定地拍拍他的肩膀。
⒁谜底直到几年后,才揭开。他考取了一所重点大学。资助人也赶来庆贺。班主任老师私下问资助人,当初为什么会选择一个问题学生?资助人一脸错愕,你们的推荐表上写的是优秀学生啊。资助人正好带来了最初的那张推荐表。班主任一看,上面潦草地手写着许光军。那是另一名学生。而他的名字叫许辉。
15.文章开篇点出“他是一个出了名的问题孩子”,从全文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
16.梳理文章的故事情节,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他是一个问题孩子→____ ① __→___ ② ___→__ ③ ____→谜底揭开(3分)
17. 请结合描写手法的运用,品析下句的表达效果。(4分)
而第一次被这么关注,他激动的满脸通红,腰板挺得笔直。他从来没有坐的这么正过。
18.请分条概括主人公受捐后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文本,你觉得主人公命运拐弯的原因是什么?(6分)
六、我校开展以“走进奥运”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请答题(8分)
19.请写出此次活动拟定的选题(2分)
20.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你有怎样的发现?(3分)
21.杨阳同学认为“奥运离我们学生很遥远,我们只需要学好知识就行。”请你有针对性的这样劝说:(3分)
22.作文(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有一首流行歌曲唱道:“你在我心中最美……”生活中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对美的发现和体味。聚焦生活中那些平凡的人和事,定格那一幕幕动人的情景,我们为他们所绽放的人性之美而感动。
请以“在我心中你最美”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写一篇字数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2、文中不得透露真实的人名、班名和校名。
3、作文提纲(5分)、作文(45分)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1.B 2.C. 3.C .4.A. 5.D
6、C 7.D 8.D
9.B 10.D 11.B
12、(1)没有这样的事情,哪里有寄放千两白银却不立票据的人?
(2)人立志,难道还比不上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
译文:
蔡璘,字勉旃,吴县人。在意由于许诺或承诺失信而招致的谴责,重视情谊。有一位朋友将几千两白银寄放在他那里,没有立票据。不久,这位朋友就死了。蔡璘召唤那人的儿子来,把钱还给他。朋友的儿子感到惊讶不接受,说:哎!没有这样的事情,哪里有寄放千两白银却不立票据的人?况且我的父亲也没有告诉我这件事。蔡璘笑着说:“票据立在心中,不是立在纸上。你父亲知道我的为人,所以没有告诉你。”最终蔡勉旃用车子运着送还给他。
13、采用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1分),使情节有起伏,使故事发人深省(1分)。
14、学校上报受助名单(1分)、他得到 了捐助(1分)、受助后他发生了变化(1分)(语言需要简洁)
15、采用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写出一方面即可得2分),写出了他受捐后内心强烈的变化和振动。(2分)(意思相近即可)
16、变化:按时上放学、按时交作业、不再恶作剧、认真听讲、举手回答问题、考试成绩提高(不必全部概括,只需答出四点即可,一点1分)
原因:外因——来自师长、社会的鼓励和帮助(1分)内因—— 自身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奋斗(1分)
鄂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答案 2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抄写下面的句子,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胸存自信,手书华章;努力表现,永不言qì。
2、右边的图片是网友从电视节目的字幕中截取的真实图片,请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完成下面题目。(4分)
画面字幕上“皇帝故里拜祖大殿加紧筹备“这12个字中的两个错别字分别是 和 ,应该改为 和 。
3、根据下面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3分)
生命旅途中,拥有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提醒,该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啊。那是一双双关切的眼睛注视着我们的前行;那是一块清晰的路标,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那是 中的一盏明灯,那是 时的一缕清风,那是 中的一份勉励,那是落寞时的一语问询……
A、求索 B、陶醉 C、迷茫
4、在横线上填写古诗句子。(6分)
①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② ,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③崔颢的《黄鹤楼》中,表现游子的悲苦心情的诗句是 , 。
④《夜雨寄北》中诗人借“ , ”的诗句,把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寄托于对未来相逢的设想。
5、《三国演义》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写出一个与《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有关的歇后语,并简要介绍与之相关的故事情节。(3分)
歇后语: ——
故事情节:
6、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10分)
【绿色倡议】
(1)下面是班级倡议书的部分内容,请你找出画线部分中有语病的一处。( )(2分)
(A)共建绿色家园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我们深刻认识到,(B)环境治理一定要避免不能陷入污染——治理——再污染的恶性循环。这就需要从源头上治理山水。为了保护我们的“绿肺”,(C)黄鹤楼公园管理处已于去年年底提交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方案。作为中学生,(D)我们要积极行动起来,为建设绿色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绿色行动】
(2)下面是赵建同学有感于这次活动写的一篇随笔,请你根据语境为文中空缺处填写恰当的词语。(4分)
在共建绿色家园的过程中,我们有太多的感动。责任,感动着我们。改善城市形象,让环境更美好,让生活更舒心,这份责任激励大家迎难而上,负重拼搏。
① ,感动着我们。从城市到农村,从机关干部到普通市民,全市上下团结一心,共同诠释着“绿色环保”的内涵。
② ,感动着我们。树上的小鸟多了,水里的游鱼多了;大街小巷整洁多了,邻里相处和睦多了。如果留心,类似的细节还有很多很多。
【绿色展望】
(3)李响同学搜集到下面一组图,请你解说。(4分,每小题2分)
变 化
1979 2009 2019
①根据组图,简要说明国民日常使用交通工具的变化。
②1979年~2009年的变化体现了 ,对2019年的预测表明 。
得分 评卷人
二、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7—11题。(15分)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7、《木兰诗》中交代木兰从军缘由的诗句是:
;描写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是:
。(2分)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4分)
①当户织( ) ②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
③出郭相扶将( ) ④愿为市鞍马( )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译文:
10、下面是对木兰的几种评价,正确的是( )(3分)
A、木兰替父从军,表现了古代北方劳动妇女的英雄气慨和爱国精神。
B、木兰替父从军,表现了古代战争的残酷和对统治阶级战争政策的否定。
C、木兰替父从军,不仅表现了古代人民要求男女平等的愿望,而且反映出他们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
D、木兰替父从军,不仅表现了爱国精神,而且表现了古代人民对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的抗议。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运用了排比和互文的修辞手法。
B、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淳朴的优秀品质,这是一个深深扎根于中国北方大地上的有血有肉、人情味十足的形象。
C、诗中将途中的木兰的内心与外表构成鲜明的对照,一方面义不容辞地奔赴战场,一方面又难以摆脱对亲人的眷恋。
D、《木兰诗》语言丰富多彩,有朴实自然的口语,有精妙的律句。句型整齐划一,使它成为祖国诗歌遗产中的瑰宝。
E、“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四个句子以极其简练的笔法,高度概括了木兰从军十年的戎马生涯。
(二)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第12—14题。(10分)
“甲型H1N1流感”相对温和
①科学家认为“甲型H1N1流感”相对温和。尽管世卫组织29日提高了“甲型H1N1流感”疫情警戒级别,而且卫生官员也证实美国出现了首例“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但研究病毒的科学家们却渐渐达成共识,认为目前的混合型流感病毒变种并没有过去引起疫病大流行的那些病毒那么致命。
②事实上,上月底首先在加州圣迭戈和墨西哥南部出现的H1N1病毒变种,主要通过空气和接触传播,其破坏性可能不及每年冬天出现的普通的流感病毒。
③众所周知,流感病毒是不可预测的,这种变种可能在任何时候突变,成为更温和或者更危险的变种,但从基因工程实验室和流行病模型等渠道获得的越来越多的初步证据表明,目前的疫情其最坏的情况可能是可以避免的。
④田纳西州流感病毒学专家理查德维比说:“这种病毒与1918年的致命性病毒完全没法相比。”1918年暴发的流感造成全球大约5000万人死亡。
⑤目前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首次被查出时,它与1918年的流感病毒相似这一点是不祥之兆。它们都是在春天流感季节的末尾出现,两者似乎都是重点袭击年轻人和健康人,而不是老年人和婴幼儿,而且它们都是H1N1变种,因为他们有着相同的两个关键的蛋白类型,这两个蛋白类型主要决定着病毒的传染力和扩散力。
⑥美国疾病防治中心和国家卫生研究院周一上午公布了加州和德克萨斯州病人身上病毒的基因序列,成千上万的科学家立即开始下载那些信息。他们把病人身上的`病毒(1918年的病毒和禽流感病毒H5N1D等)进行对比,之后发表了令人欣慰的消息。
⑦纽约西纳山医疗中心微生物学家彼得帕勒斯说:“这种病毒缺少某些特征”。尤其突出的是,这种病毒缺少一种氨基酸。那种氨基酸似乎会导致肺部增生病毒粒子使之更致命。
⑧佐治亚大学流感专家拉尔夫特里普说,对这种病毒蛋白类型的初步分析表明,经历过1957年那场流感的人可能对这种病毒有一定的免疫力。1957年的那场流感疫情造成全球约200万人死亡。
⑨这或许可以解释墨西哥老年人没有感染上这种病毒的原因。迄今,墨西哥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最为严重。
(选自《参考消息》2009年5月)
12、科学家提出“甲型H1N1流感”相对温和的依据是什么?(3分)
答:
13、下面句子中划线部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但从基因工程实验室和流行病模型等渠道获得的越来越多的初步证据表明,目前的疫情其最坏的情况可能是可以避免的。
答:
14、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4分)
A、墨西哥南部出现的H1N1病毒变种的破坏性可能不及每年冬天出现的普遍的流感病毒。
B、流感病毒是不可预测的,这种变种可能随时突变,变为更温和或者更危险的变种。
C、“甲型H1N1流感”病毒首次被查出时,人们认为它与1918年的流感病毒完全相同。
D、墨西哥老年人没有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原因可能是对这种病毒具有一定的免疫力。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15分)
种植善良
那次回乡下老家,外婆叫住我,说给我看一张纸。外婆颤巍巍地从贴身衣袋里掏出那张纸,可以看出她对这张纸的珍惜。不过,纸上除了一个女孩的名字和一个远在千里之外的地址外,便什么都没有了。
外婆对我说,纸上写着向她借钱的人的地址,她借给了那人100元钱。那天中午她正在家门口晒衣服,一位蓬头垢面的女孩走了过来。女孩说她是被人骗卖到这个地方来的,好不容易才挣脱他人的监视逃了出来,想向外婆借点路费回家。外婆同情这女孩的遭遇,立即答应了。外婆便从里屋取出她的积蓄,那全是一元两元的小票,仔细地数好100元给了女孩。而女孩留下了这张地址千恩万谢地走了。
我一听就明白这是个骗局。这是一些骗子骗钱的惯用伎俩。外婆的钱来得艰辛,平时没有什么收入,只是靠偶尔为乡邻念念佛才挣得几元钱,给女孩的100元钱她可得挣上好些日子。可我却不敢直接与外婆说明这些,我怕外婆受不了这个打击。
思前想后了一阵子,我才轻声地问外婆:“你怎么就相信那女孩说的是真话?”外婆却显得很坦然:“那女孩这么可怜怎么会是骗子呢?即使她想骗人也不会骗我这老婆子。”我不好再和外婆说什么,我知道换了我是断然不会借钱给不认识的人,多年的城市生活已使我形成了不轻易相信他人的观念。我只是轻声地安慰外婆:“但愿那女孩别不小心把你的地址给丢了,那样就不能还钱给你了。”外婆却笑着说:“只要是真正帮助了那女孩,即使她不还钱给我也无所谓。”
再一次回到老家时,外婆又找到了我,她从衣袋里掏出了一封信,说这是刚收到的,有人给她在信里寄了100元钱,肯定是借钱的女孩寄来的。我一看信封上的笔迹,就知道这信是那女孩寄来的。信封里是一张薄薄的信纸,还夹着一张100元的纸币。女孩在信上坦诚地说其实上次她是骗人的,只是想利用人们的善良骗点钱用用。可看到外婆把那些一元两元的纸币凑起来给她时,她的内心却哭了。外婆的那份善良也触动了她心底的善心。现在她已在一家工厂里打工,这100元钱就是她第一个月的工资里的。
看着信,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外婆在一旁问我:“那女孩怎么说?”我不想告诉外婆事情的真相,我只是说:“那女孩平安地回到了家,把100元钱寄还给你,并且非常感激你的帮助。”外婆的脸上浮现出一丝笑意,为自己又行了一次善而欣慰。
我知道有一句话叫种植善良。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多了,便会产生许多的猜忌和怀疑。可善良是需要种植的,只要处处与人为善,在交往中多透出一份善意,那份善意的种子便也会在他人的心底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进而结成果实传播给他人。
15、为什么非要把做好事说成是“种植善良”?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3分)
答:
16、“外婆便从里屋取出她的积蓄,那全是一元两元的小票。”交待钱的数目时作者为什么还要强调全是一元两元的小票?只是为了说明钱的种类吗?(3分)
答:
17、“我”从哪些地方判断外婆肯定是受骗了?(3分)
答:
18、一开始“我”是怕外婆受不了被骗走钱的打击,没有揭穿骗子的真相,但在文章倒数第二段,“我”为什么还“不想告诉外婆事情的真相”?(3分)
答:
19、“看着信,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请你根据全文内容推测一下“我”当时的心理活动。(3分)
答:
得分 评卷人
三、作文(50分)
20、生活中,哪一颗星星点亮了你的眼睛?哪一幕情景震撼了你的心灵?哪一声喝彩吸引着你的耳朵?为了表示鼓励、赞美、自豪,也为了表示有决心,有信心,有志气,你一定想竖起大拇指!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1、书写正确、规范、端正2分,美观1分,拼写(弃)正确1分。(共4分)
2、“皇帝”应为“黄帝”,“大殿”应改为“大典”。(每处2分,共4分)
3、C、B、A(每空1分,共3分)
4、①天涯若比邻②山随平野尽③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④何当共剪两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①②各1分,③④各2分,共6分)
5、示例:歇后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故事情节:司马懿派兵来夺街亭,马谡因为纸上谈兵,自以为是,导致街亭失守。之前马谡曾立下军令状,诸葛亮虽不忍心,但为顾全大局,也只能处斩马谡。答题要点是歇后语和相关的故事情节,情节必须与歇后语相关联,否则不得分。出自《三国演义》的歇后语有很多,如: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歇后语1分,故事情节2分,共3分)
6、(1)B(2)①团结 ②细节
(3)①国民日常使用的交通工具在1979年主要是自行车,到2009年小汽车越来越多,而在2019年自行车将成为新宠。②国民生活水平大有提高“国民环保观念增强(或:国民崇尚绿色环保/国民健康意识增强)
7、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8、①门 ②只 ③外 城 ④买
9、将士们经过多年征战,有的牺牲了,有的凯旋而归。
10、A 11、D
12、(1)流感病毒是不可预测的,而它可能可以预测;(2)重点袭击年轻人和健康人,而不是老年人和婴幼儿;(3)缺少一种似乎导致肺部增生病毒粒子使之更致命的氨基酸(共3分。一点1分。)
13、示例:划线词语限制了获得初步证据的途径,从而说明这种证据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从而能更好的支持“目前的疫情其最坏的情况可能是可以避免的”这一结论。(2分)
14、C(4分)
15、“种植”在平常是栽种花草庄稼之类植物的意思。在本文中,“种植善良”这个词语表达了外婆把善良像植物的种子一样播撒出去,这个善良的品德能够像植物一样生根、发芽,传播到其他人的身上,使其他人也能生出善良之心。这样表达可以更形象,更具体可感,有力地突出了这种善良的长久和影响力。(3分)
16、不全是为了说明钱的种类,主要是要表现这些钱赚得非常不容易。是一块钱一块钱积攒下来的,从而对表现外婆能把这么来之不易的钱借给陌生人这份难得的善良起到衬托作用。(3分)
17、“女孩说,她是被人骗卖到这个地方来的,好不容易才挣脱他人的监视逃了出来,想向外婆借点路费回家”。而“纸上除了一个女孩的人名和一个远在千里之外的地址外,便什么都没有了。”(生活在乡下,为乡邻念念佛说明心地善良且为人坦然、又不识字)(3分)
18、“我““不想告诉外婆事情的真相”,是因为“我”的善意诺言对外婆来说是一种安慰,是外婆“种植善良”后应该收获的善果。如果告诉外婆真相,即使外婆能够理解事实也会对她造成无形的心理伤害。(3分)
19、(开放题,答案不唯一)提示;事情在我的意料之中,又在我的意料之外。外婆坦然的生活态度和与人为善的处世原则让文中“我”感慨万千。可以结合文章所表现的主题来作答,注意语言表达要流畅,贴切。例如:我想:“外婆您知道吗?您的善良如一颗神奇的种子,即使飞落在陌生人荒瘠的心灵土地上,也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那善果充满甜美的果汁,将会沁入每一个接触到它的人的心里。如果将每个人的善举汇集起来,那人间就会拥有许许多多温暖的河流。”(3分)
20、作文
鄂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答案 3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0分)
1.阅读下列文字,完成①-⑤题:
2003年10月15日。酒泉发射中心。
寥廓的戈壁上空晨星闪烁。无数目光聚焦这神圣一刻。
“5,4,3,二,1……点火!”指挥员下达最后指令的同时,托举着飞船的“长征”二号F型火箭在地动山摇的轰鸣声中拔地而起,宛若巨龙的桔红色烈焰划破秋日的戈壁长空。
穿云破雾,火箭直刺九霄,浩瀚太空迎来了从火箭故乡飞来的第一位访客。
“神箭冲碧宇,神舟傲苍穹,长征通万里,五星映太空。”万千火箭人十年磨一箭,为的就是将载人飞船准确送入轨道这一刻。
①给加点字注音。(1分)
寥廓 浩瀚
②描写火箭发射情景的句子是: ,用了 修辞手法。(2分)
③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火箭故乡:
火箭人:
④对“我国载人飞船首飞成功”这件事,谈谈你的感受。(2分)
⑤你能写出两句咏月的诗(词)句吗?(2分)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览室是读书学习的安静场所,有个同学却不守室规大声喧哗。请你说句得体的话劝其不要这样。你会这样说:
(要求:简洁、得体、有说服力)(2分)
3.阅读冰心的这首小诗,说说你的感受。(3分)
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便小了。
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下列横线上,仿照加点的句子再续写两个句子。〔2分)
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还要有:春天百花散发的缕缕芳香,夏日碧水带来的阵阵清凉, 。
5.填空。(4分)
①《观沧海》中最能反映诗人博大襟怀的诗句是: , 。
②《钱塘湖春行》的颔联是: , 。
③《次北固山下》刻画破晓日出,江上春早,抒发诗人情怀的诗句是 , 。
④《论语》十则中关于学与思关系的一则是 , 。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以下文字,完成6—11题(13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6.解释文中加点字。(2分)
藐:__________强:_________庞然:__________鞭:_____________
7.作者回忆童年生活,围绕________________,记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件趣事。(4分)
8.用文中原话回答,“时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2分) 9.找出下列句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1分)
A.观之正浓 B.驱之别院 C.时有物外之趣 D.项为之强
10.翻译。(2分)
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
11.作者观蚊如鹤,达到如此高妙的境地,其根本原因是什么?请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这方面的感受。(2分)
(二)阅读以下文字,完成12—19题(16分)
带上三句话上路
李小刀,你将要远行,孩子,将有一生的岁月等你去走,我送你三句话带在身边。
快乐是一种美德
要保持快乐,孩子,这是我们穷人最后的奢侈。不要轻易丢掉快乐的习惯,否则我们将更加一无所有。
你要快乐,在每一个清晨或傍晚。你要学会倾听万物的语言,你要试着与你身边的河流、山川、大地交谈。在你经过的每一个村庄,你要留下你的笑声作为纪念。这样当多年以后人们再谈起你时,他们会记得当年曾有一个多么快乐的小伙子从这里经过。
快乐是一种美德。无论你背着多少行李,你也不要把它扔到路边的沟里。即使你的鞋子掉了,脚上磨出了血,你也要紧紧地攥着快乐,不和它离开半天。
快乐是一种美德,孩子,这是因为快乐能够传染。你要把你的快乐传染给你身边的每个人,无论他是劳累的农夫还是生病的旅人,无论他是赤脚的孩子还是为米发愁的母亲,你都要把快乐传染给他们,让他们像鲜花一样绽开笑脸。
孩子,在你经过的每个村庄人们都像亲人一样待你,他们给你甘甜的泉水,给你的行囊里塞满干粮,你就给他们快乐吧!记住,快乐是一种美德,它能让你在人们的心中活上好多年。
不为一朵花停留太久
在你的旅途上,孩子,会有许多你没有见过的鲜花开在路边。它们守在溪流的旁边,在风中唱歌跳舞。
不要忽略它们,孩子,我们的眼睛永远不要忽略掉美。你要欣赏它们的身姿和歌声,你要因为它们而感到生活的美好。不管你的旅途多么遥远,不管你的道路如何艰险,你都要和鲜花交谈,哪怕只用你喝点水、洗把脸的时间。
不要看不见满径的鲜花。但我要告诉你,当你沉浸在花香中的时候,不要忘记赶路,不要为一朵花停留太久的时间。你只是一个路过的人,孩子,你要去的地方是前方,你的旅途依旧漫长,你的鞋子依然完整,你的双眼依然有神,你属于远方,而不是这里。
不为一朵花停留太久。相信这条路的前头还有千朵万朵花在等你。你要知道自己究竟要去哪里,在你没到之前,孩子,不要为一朵花停住脚步。
你去的地方是远方,孩子,你要知道,那是很远、很远的地方。
为帮过自己的人准备一份礼物
你会在某一天踩着满地阳光到达。孩子,只要你的身体里流着奔腾的热血,只要你举着火把吓退野兽,你就早晚会抵达那个你想要去的地方。那是远方,那是幸福之乡。就在你打点行装,准备返回的时候,我要对你说,孩子,别忘了为那些帮过自己的人准备一份礼物。
你要记得在你的旅途上你喝过别人给你舀来的泉水,你吃过别人给你送上的食物,你听过一位姑娘的歌声,你向一个孩子问过路,你在一间猎人的小屋中度过一个漫漫黑夜。要记住他们,孩子,你要记往这些人的声音、容颜。在你返回的前一天晚上,你要为他们准备好礼物。
你要把几块丝绸、几块好看的石头细心地包好。你要给姑娘准备好鲜花,你要给老人准备好烟丝,你要想着那些调皮的孩子,他们的礼物最好找也最难找。
这些就足够足够了。再带上你在路上看过的风景、听过的故事,再带上你的经历和感触,在燃着火的炉边,讲给他们听。
告诉缺水的人们前头哪里有水,告诉生病的人们哪种草药可以治病,把你这一路的经验告诉他们,把前方哪里有弯路告诉他们。
这些是最好的礼物。
不要忘了给帮过自己的人准备一份礼物,孩子,只有这样你的这次远行才算没有白走。
12.“不要为一朵花停留太久”中的“花”可以怎么理解?(2分)
13.你有没有为帮过自己的亲人准备礼物?请具体说说。(2分)
14.请找出一组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的句子。(2分)
15.为什么不要为一朵花停留太久?(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16.怎样理解“那是远方,那是幸福之乡。”中的“远方”、“幸福之乡”?(2分)
17.为什么给帮过自己的人准备礼物,“这次的远行才没有白走”?(2分)
18.文章一开始提到“我们穷人”。你认为拥有这三句话的人能被称为“穷人”吗?这两个“穷人”的概念有何不同?(2分)
19.除了文中提到的三句话之外,你认为还有哪些话应该被记得?你能再写几句吗?(2分)
(三)阅读以下文字,完成20——25题(11分)
(1)我读初中时,晚自习还一律都点煤油灯。那些家庭较富的,就点马灯,一般人都点玻璃灯,像我们这些家庭较贫寒的,则只能点用墨水瓶、破布条自制的敞灯。晚自习钟声一响,我就拿着那盏简陋的小灯,知趣地走到教室后不被人注意的角落,默默地看书。我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不和人逗笑、说话,甚至连招呼也懒得打。灯,给了我一个内向而孤僻的性格。当然,每天晚上,班主任总会如期来到身边,就着如豆的小灯,给我指正每一个哪怕是极其微小的错误。
(2)一个初夏的晚上,我照例坐到那个不被人注意的角落,闷头做作业。突然,我的小灯熄灭了。原来,一位班上调皮的孩子,正跷着脚坐在我前面的课桌上,一面高声炫耀自己的阔绰,一面用扇子乘凉。我(甲)______________地点上我的灯,可是,它又一次被扇熄了。“请你不要扇我的灯。”我(乙)______________地说。“怎么,扇着你的灯,你那也叫灯?到我家垃圾里去拣一个,保证不会被扇灭!”我只觉满腔热血直朝头上涌,(丙)____________地站了起来,要不是旁人拉住,我的拳头早揍扁了他的鼻子。
(3)那晚回家,我哭闹着要爸爸给我买一盏马灯。可是在我这个吃饭都要定量的家庭,买马灯谈何容易啊!
(4)自那以后,我不再去上晚自习,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有一天,班主任把我叫去,说了很久的话。话的内容大多忘却了,但有一段无论如何也忘不了:“一个人的价值,并不在于他拥有多少财富,而在于创造了多少财富。你能在比别人艰苦的条件下,取得比别人更好的成绩,那你就是一个真正了不起的人。”自那以后,我不再自卑和孤僻,而是每晚(丁)___________________地拿着那盏小灯出入教室。在那盏灯下,我从无知走向成熟……初中毕业,顺利得到了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
(5)以后的人生历程中,类似那一晚的事,还时有碰到,而每每此时,我总想起班主任的话……
(6)说老师是灯,这比喻似乎有些陈旧,可在那个危险的年龄,在那个迷雾蒙蒙的人生十字路口,把我照引到撒满阳光的正道上的,的确是我的那位班主任。
20.根据文意,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空白处。(2分)
A、怒不可遏 B、若无其事 C、气急败坏
D、尽量客气 E、悄无声息 F、不卑不亢
甲:_________乙:_________丙:________丁:__________
21.对第一段中词语“知趣”,结合句意解释最恰当的是( )(2分)
A、不去招惹人,也不许人招惹自己。 B、有自己的想法,自得其乐。
C 、由于自卑孤僻而想远离别人。 D、知道进退,不惹人讨厌。
22.第(1)段中有两句对“我”的自卑、孤僻做了具体的描述。请你任选出一句,用横线画出。(2分)
23.第(2)段中“闷头”一词与第(1)段中哪个词相对应?(2分)___________________
24.第(4)段有两处“自那以后”,“那”分别指代的是什么?(2分)
答:第一处: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处_________________。
25.最适合做题目的是下面的哪一项?将其字母填入括号内。( )(1分)
A、班主任 B、灯 C、人生的价值 D、往事
三、作文(40分)
26.
①请自拟题目进行写作,题目中必须含有“故事”一词。
②字数600字左右,文体不限。
提示:可以写家庭的故事、学校的故事,也可以写爸爸妈妈的故事、爷爷奶奶的故事;可以写老师同学们的故事,也可以写亲朋好友的故事;可以写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写太空里的故事;可以写真实的故事,也可以写虚构的故事……总之,你可以写的真是太多了,怎么样,思维的翅膀已经打开了吧,还等什么呢,开始动笔吧!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
【鄂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答案】相关文章:
2016~2017鄂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05-24
鄂教版小升初语文试卷及答案05-17
2016-2017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鄂教版)10-10
鄂教版中考语文复习计划范文10-08
七年级上册英语期末试卷(冀教版)01-11
2016~2017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10-24
2016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春》答案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