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如何语言早教宝宝
为什么现在的人对宝宝要进行早教呢?一位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语言是智力发展的基础,也是所有知识的宝库。”所以说无论是多小的孩子,都要教会其语言,而一个语言发展好的孩子,往往求知欲强、知识面广,智力发展也好。那么要怎样培养孩子的语言发展能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如何语言早教宝宝,欢迎大家分享。
如何语言早教宝宝
一、儿童语言发展的阶段
儿童语言的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语言的理解,二是主动说出的语言。孩子往往是先理解语言,然后才会说话。但是,孩子并不是生下来语言就能自然而然地发展的,从小和狼一起长大的狼孩,七岁时也只会嚎叫,而且语言很难再发展;从小生长在无人关注的环境中的孩子,语言能力也很贫乏。心理学家研究发现,0~7岁是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如没有及时的刺激和训练,最容易产生语言障碍,影响将来的心理发展。
瑞士学者多哥特·埃拉慈姆通过调查研究得出结论:4岁是培养儿童语言思维的最佳年龄。他对儿童的语言思维过程做了如下概括:如果1个1岁婴儿会说3个单词,那么1岁半时就能记住26个词,从4岁到4岁半时就已经会说920到1240个词了。因此,为使孩子将来有好口才,无论是孩子的父母还是亲属,都应该在孩子的儿童时期,特别是4岁时,侧重进行语言思维的培养,有意识地多和孩子说话。
二、如何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
1.提供各种机会,多与儿童交谈
不要担心孩子听不懂,其实孩子的接受能力超出成人的想象,听多了他自然会理解(除了特别抽象的专用名词),正如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所讲:“婴幼儿学习语言,并不是像成人那样仅靠记忆。他们是把听到的语言存入潜在意识中,并以如同高级计算机一样的能力进行分析、同一,然后将其出色地掌握并表现出来。”
2.尽量使用规范用语
家长对孩子讲话应尽量注意语音、语调的正确和语言的规范化。尽量用标准的普通话对孩子说话,尽量给孩子使用规范语言,这对他以后概括能力的发展很有帮助。家长在与孩子讲话的过程中尽量不用“儿语”,如指着小狗,就教他说“狗”,而不应教他说“汪汪”之类的“儿语”。当孩子说“儿语”时,不要重复,而应当用柔和的语调把正规的名称教给他,更不能迎合孩子,以免限制孩子语言和思维能力发展。家长要尽量用词准确,如准确用量词“一辆车”、“一棵树”、“一片树叶”、“一朵花”等。
3.要扩大孩子的眼界,丰富孩子的生活
生活是语言的源泉。没有丰富的生活,就不可能有丰富的语言。语言不是空洞的,它是代表着一定的内容的,这些内容,只有在孩子与周围环境的积极交往中,与具体事物的接触中,才能得到。儿童的生活丰富,眼界开阔,知识面广,可以说的内容就多,反之则不然。生活在城市的孩子与生活在偏僻山区的孩子相比,口语能力就大不相同。家长可以安排各种活动,让孩子接触各种事物。如带孩子出外散步、旅游,领略大自然、城市建筑的美景,了解周围环境的各种变化,观察人们的各种活动,参观一些博物馆、展览会,选看一些合适的电影和电视……家长应在这些活动中,不断与孩子交谈,启发开导孩子,使孩子能从各种活动中不断地发现新事物,增长知识,开拓视野,也就能“言之有物”,谈话的积极性也会随之提高。
4.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
儿童十分喜欢模仿,也极善于模仿,模仿是儿童学习口语的重要基础。孩子会模仿成人的准确而优美的语言;同样,对有缺陷的语言,也会照单全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有些孩子的发音、用语。甚至说话的声调、语气、速度与他身边的成人如出一辙。因此,为儿童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绝对重要。家长必须注意自身的语言修养,为孩子提供良好的语言范式,有意识地引导孩子模仿自己规范的语言。目前,幼儿园教师都用标准的普通话与幼儿交谈,越来越多的家长也开始使用普通话,这是很好的。不论用什么方言,或用普通话,重要的是,必须发音清楚。2-3岁的孩子常会混淆一些发音,如把“哥哥”发成“多多”,“外公”发成“外冬”,“老师”发成“老希”。这种“娃娃腔”的发音虽很可爱,但并不正确,家长要注意正确地引导,使孩子纠正这种发音。
宝宝语言早教方案
第一:父母对宝宝的要求不要反应太快
因为这会错失了宝宝说话的机会,例如:宝宝指着水瓶,父母应该先问他想要干什么?即使他只是说一个“水”字,这样可以让他懂得用语言来要求。
第二:最好不要用儿语来和宝宝说话
例如:很多家长都会说吃饭饭,或者是水水等,长期这样和宝宝说话,会拖延孩子讲完整话的时间。
第三:最好不要让宝宝置身复杂的语言中
有些家庭中,各有各的方言,语言环境复杂了,多种的言语就会存在,这样会让宝宝产生困惑,结果会导致宝宝说话比较的晚。
第四:不要让宝宝重复错误的发音
很多宝宝刚刚学讲话,发音都不准,例如:“苹果”说成“苹朵”等,或者成年人会觉得好玩,但这是不对的,应该要用正确的语音引导。
宝宝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宝宝语言早教方案,幼儿语言提升能力早教方法, 0-3岁是宝宝语言发展最快、也是最为关键的阶段,细心的父母在实践中不难发现,宝宝在这个时期的语言发展速度相当惊人,只要稍加引导,宝宝就能说出一些多词句的话语,并学会使用各种基本类型的句子,说话时还会出现一些复合句。
2-6岁要重视孩子的语言早教,4个方法就能练,小学后差距明显
1、鼓励孩子讲述生活中发生的事
想要提升孩子的语言能力,就一定要鼓励他多开口,多表达。和孩子聊天,让他说一说发生过的事,就是一个有效的训练方法。
比如前一天,你带孩子去动物园、游乐场玩,或者只是在楼下散步,去水果店买水果,这些经历都可以变成你们的话题。让孩子说一说“你们去了哪里,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事,感受如何”。
这个过程可以训练孩子的记忆力、表述能力和概括能力。
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他们很难有条理地完整描述发生过的事。在他说的时候,我们一定要保持耐心,不要急于补充或纠正。
等孩子说完后,我们再用重复的方式回应孩子,教他如何完整地表达一句话,可以用哪些不同的方式表达同一个意思,从而完善、丰富他的语言表达能力。
比如孩子说“昨天看到了熊猫”,你可以这样补充,“是的,我们昨天在动物园看到了两只大熊猫,他们正在吃竹子,吃得津津有味。”
用这种方式重复孩子说过的话,他不会觉得你在批评、纠正他,反而会认为你很认真地听他说话,更有兴趣和你交流。
2、让孩子说出物品的名称和用途
这个训练方法可以提升孩子的表达能力,鼓励他思考,进而提升认知能力。
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可以鼓励他说一说常见物品的名称和用途。
比如洗澡的时候问他,“这是什么呀?”孩子回答,“这是肥皂。”然后你可以回应道,“哦,这是肥皂。肥皂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孩子可能会回答你,“用来洗澡”,或者说“用来搓出泡泡”。不管他的回答是不是你心里的答案,这都没有关系。让孩子知道物品的用途不是唯一的,对于培养他的发散思维和创造力很有益处。
所以,如果他说出了物品的常规用途,你可以再补充一些有创造性的答案。
对于5、6岁的孩子,你可以扩展物品的范围,说一些不常见物品的用途。比如砖头可以用来盖房子,也可以用来压住东西。筷子可以用来夹菜,也可以敲杯子发出好听的声音。
经常和孩子玩这类游戏,他的思维会变得很开阔,不容易拘泥于常规的框架,更有想象力和创造力。
3、鼓励孩子讲故事、编故事
一直以来,讲故事、读绘本好像都是父母的专利,孩子总是扮演听众的角色,没有机会表达。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和孩子交换角色,当他熟悉某一个故事后,请他讲给我们听。
讲述的过程中,孩子可能会发现自己遗忘了一些内容,或者讲得比较乱,没有逻辑性。这个时候不要直接纠正他,可以用录音或者拍视频的方式把孩子讲故事的过程记录下来。孩子会自己找到不足的地方,下一遍讲得更好。当他进步的时候,记得一定要称赞他。
除了讲故事,我们还可以鼓励孩子编故事,改变故事原本的走向和结局。
也可以搜索同一个故事的不同版本,比如灰姑娘、白雪公主都有不同版本的结局。可以找来讲给孩子听,避免他陷入思维定势,让他的思维更有灵活性。
4、说同义词,反义词
同义词和反义词不仅是小学语文的一种题型,也是我们在幼儿园阶段可以经常陪孩子玩的一种早教游戏。
人在记忆词汇的时候,大脑会把词汇分成不同的类别,分类储存。我们在教孩子词汇的时候,也可以把词语分成同义词和反义词,让孩子分别记忆,提升他思维的条理性,促进他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
比如我们用到“高”这个词时,可以告诉孩子“高”的反义词是“矮”。说到“开心”的时候,可以顺便教他“高兴”这个同义词。
和孩子比赛谁能更快说出反义词,或者说出更多个同义词,这本身就是一个有趣的亲子游戏,还能在无形中帮孩子积累词汇,提升今后的作文水平。
【如何语言早教宝宝】相关文章:
宝宝如何早教06-05
在家如何给宝宝早教07-17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教08-26
如何对宝宝进行早教09-23
父母如何对宝宝早教10-31
如何在家对宝宝早教10-03
如何对宝宝进行早教呢07-03
1岁宝宝如何早教07-25
浅谈如何对宝宝进行早教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