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文化是企业的灵魂

时间:2022-04-02 09:16:42 质量管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质量文化是企业的灵魂

  质量文化 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质量意识、质量精神、质量行为、质量价值观、质量形象以及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质量等的总和,下面小编整理的质量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欢迎阅读收藏。

  质量文化是企业的灵魂

  质量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能为企业注入强大的生命活力,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质量文化又是企业的灵魂,不断地推动企业的发展。

  这种质量文化将企业的技术系统、管理系统、社会心理系统、目标与价值系统等有机地组合起来,形成了企业在特定经营中的竞争优势,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活力,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之源。中原油田通信管理处广大员工,将进一步促进中国石化质量文化建设,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存在的问题

  首先,员工质量意识淡薄。员工质量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员工的观念落后,缺乏群体意识,缺乏市场观念、竞争观念、大质量观念、不能充分理解质量文化对企业的重要性,无法从企业的高度来看待质量文化,而是仅仅以个人的角度来定义质量文化。其二,企业没有树立适合本企业的质量价值观,企业所树立的质量价值观,没能充分考虑员工的利益、愿望、执行能力和工作动力等条件,从而使员工无法理解企业的质量观念,导致企业员工质量观念淡薄。

  其次,企业所处环境没有大质量文化观念。大质量文化观念是在质量范围的扩展过程中提出的。质量的范围从产品、服务、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质量拓展到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质量。质量服务的领域正由第二产业向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延伸,由主要针对企业向政府机构和非赢利组织延伸,由普遍化质量功能性服务向个性化差异性质量增值服务延伸。

  质量文化的功能

  质量文化对全体员工具有导向、凝聚、约束等功能,这些功能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如下:质量文化的导向功能是企业提升质量工作的基本保障。质量是企业永恒追求的主题,是企业稳定发展的保障。为了提高质量,很多企业绞尽了脑汁,又是开展全面质量管理(TQM),又是按照ISO9000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又是学习TPM,结果时间和金钱花了不少,但效果却不理想,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形成良好的质量文化。很多世界级优秀企业持续发展的基本经验就是要不断加强质量文化建设。

  质量文化的凝聚功能可以增强企业员工提高质量的主动性。在传统的以物或以过程为中心的质量管理理念下,员工缺少主动、自觉提高产品质量的积极性。我们知道,质量管理问题实际上就是人的问题,人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人的思想决定了工作的态度,决定了做人做事的方式。只有人的思想与态度的转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管理方法、规章制度成为每位员工自觉的行为准则,只有建立起强大的质量文化,企业才能真正建立起坚实的质量基础,才能真正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同时,质量文化所形成的“文化氛围”,使员工产生对企业的归属感、认同感和使命感,而这些又成为员工忠于企业的内在因素。

  质量文化的约束功能所产生的软约束可以使员工产生自我管理的效应。作为一种文化的形式,质量文化也具有约束功能。它给企业员工树立了正确的质量价值观的同时,也建立了以职业道德为中心的员工行为规范,使得员工潜意识里能对影响质量工作的各种行为做出对与否的判断,说是潜意识是因为这种行为已经成为一种自觉的、本能的反应。同时,正确的质量文化一旦形成,文化固有的排他性就使其他任何有悖于现有文化的行为都为道德和舆论所排斥,通过这些无形的软约束,使得员工能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

  质量文化建设

  首先要大力强化质量意识,建立全员共同的质量价值。提高质量意识是建立现代质量文化的中心环节。企业必须努力造就一支质量意识强、自觉维护企业质量信誉的职工队伍,以保持长期稳定地生产用户满意的产品。同时要强化市场观念、竞争观念、大质量观念、用户观念、整体观念、参与意识、问题意识和改善、创新意识。在加强质量意识教育方面,着重进行市场经济理论和市场竞争规律的教育、符合性质量和适用性质量区别的教育、职工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双重特征的教育。

  每年的4月7日作为 ”中国石化质量日”,中国石化对“质量永远领先一步”(中石化质量方针)、“质优量足、客户满意”(中石化质量目标)、“每一滴油都是承诺”(中石化质量承诺)、“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中石化质量口号)进行宣传贯彻,形成重质量、讲质量的良好氛围。一直以来,中国石化都在以打造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能源化工公司为目标,致力于以一流的质量铸造卓越的品牌。在多年的努力中,中国石化不断提高质量意识,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汽、柴油产品质量不断升级,化工产品质量保持领先优势,产品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工程质量合格率保持较高水平,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创造了一批国家或地方名牌产品。

  其次,积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培育质量文化,提高质量意识,必须在实践中才能生根、巩固和发展。因此,企业要积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和IS09000等国际标准,强化质量技术基础,建立、健全质量体系,实施卓越绩效模式,走追求卓越的质量经营发展之路,围绕市场变化,自觉运用PDCA循环,争创世界级质量。调查研究证明,部分员工的质量意识仍有待进一步提升,有些单位质量管理职能发挥不到位,服务质量有待提高。当前,抓质量水平提升、促发展方式转变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内涵。石油资源和成品油来源多样化,使质量管理任务繁重;炼油化工装置规模化、超大型化,对材料质量、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更苛刻的要求;石化产品市场竞争加剧,客户对产品质量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中国石化作为全球500强第5位的企业,就是得益于加强质量文化建设的结果。

  还有,领导要高度重视质量文化建设。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学家费根堡姆博士指出:“公司领导是质量成功的关键。有力的质量管理的领导对形成质量文化是十分重要的。当今的竞争趋势已经不是单靠个人在质量上的努力所能决定的,而是要有一种环境,在公司内建立一种框架,使每个员工都积极投入到质量改进活动中去。中国石化作为一家公众关注度和社会期望值较高的大型国企,对质量问题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中国石化领导高度重视质量文化建设,把质量事故列为危及企业根基的“四害”之一,努力把公司的质量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以质求生,以质求胜,质量是永恒不变的主题。企业的振兴,首先靠企业的觉醒:卓越的质量文化,是企业和社会发展的关键。以质取胜,走质量效益型道路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站在管理的制高点,努力塑造良好的企业质量文化,才能使企业处于竞争的优势,不断发展壮大。

  拓展阅读

  特征

  结构化特征

  质量文化作为一种与现代工业文明密切相关的文化现象,有其自身独特的结构化特征。通过对质量文化的结构化特征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可以为质量文化的定性评价与定量度量建立一个基本的框架或机制。

  从时间的横断面上看,质量文化的结构化特征由其物质层面、行为层面、制度层面和道德层面构成,这四个层面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共同组成了质量文化金字塔,与文化变革的抗性特征相一致,质量文化变革的抗性特征从物质层面到道德层面逐渐增强。其中,物质层面和行为层面具有较高的易觉察性,属于质量文化中的较浅层面,而制度层面和道德层面具有较低的易觉察性,属于质量文化中的较深层面。

  物质层面

  物质层面是质量文化的基础性层面,构成质量文化金字塔的基座。质量文化的物质层面由国家或地区经济中的现有物质性因素构成,包括财富的数量与结构、财富的质量、科学与技术水平、人力资源的状况等。一般来说,某一国家或地区经济中物质性因素水平决定着该国或该地区质量文化的基本力量,在一个物质层面相对薄弱的国家,其质量文化的强度也相对较弱。

  但是,就影响力的大小而言,与其它层面相比,物质层面对质量文化强度的影响力相对较小。日本经济的发展进程清楚地表明,通过强化其它层面的作用,质量文化的强度能够得到显著地加强,而强大的质量文化又能够促进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从而推动经济进入一个更高的物质层面——这就使得质量文化得以建立在不断提高的物质层面之上。

  行为层面

  质量文化的行为层面建立在其物质层面之上,物质层面是行为层面的载体。行为层面体现为群体使用物质层面的因素创造财富的行为模式。在同样的物质层面之上,不同的行为模式将导致不同的质量文化强度。然而,与物质层面相比,行为层面对质量文化的影响更大。从地区经济的角度看,在物质层面水平基本相同的城市之间存在的质量文化强度的差异,通常归因于群体的行为模式差异。可以用来测度行为模式与质量文化强度之间相关性的例子大多来自服务业,这是因为在服务业,组织的服务行为对顾客而言基本上是透明的,并与顾客的消费行为同时发生。

  制度层面

  质量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关系质量文化的制度层面是塑造行为层面的主要机制。制度层面涉及以下3个方面,即标准化与规范体系、奖励制度和法律体系。其中,标准化与规范体系提供了对行为及行为结果的指导与评价体系,揭示了质量实践活动的基本目标:满足既定的需要或期望。奖励制度体现出对行为模式的激励与导向作用,并传达出国家或地区管理当局的政治倾向。例如,80年代中期,美国政府由于意识到美国经济竞争力正在减弱,通过立法程序设立了马可姆·鲍德里奇国家质量奖,希望借此重振美国经济。而法律体系是行为层面的强制性塑造机制。法律体系对质量文化的影响力依赖于3个方面,即执法的公正性、执法的及时性和质量法律体系的健全性。

  道德层面

  质量文化的道德层面位于质量文化金字塔的顶层,既是质量文化的核心内容和最高境界,也是质量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它表现为群体积极主动地尊重与维护顾客主权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道德层面涉及以下4个群体价值取向,即尊重顾客主权;积极主动地维护社会质量文化的权威;追求行为结果的社会效益与完美主义;以及以连续与持久的眼光看待经济资源,倡导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维度分析

  重要性

  质量文化的结构化分析为我们认识和度量质量文化的强度提供了基本的框架,也为那些致力于建造强健的质量文化的国家或地区指明了方向。然而,作为复杂的文化现象,结构化分析还不足以理解质量文化现象的全貌,还不能充分地解释现实世界中已有的质量文化现象的模式特征和质量文化演变的过程,为此,我们还要进一步研究质量文化的维度特征。

  两项基本内容

  质量文化的维度分析包括两项基本的分析内容,即质量文化的主维度分析与质量文化的次维度分析。其中,质量文化的主维度包括公共性/私人性维度、继承性/变革性维度和开放性/封闭性维度,次维度包括质量文化的民族性维度、区域性维度与均衡性维度。图3展示了质量文化的主维度坐标系,图3中的A、B两点分别描述了两种不同的质量文化模式,其中A模式的特征是高公共性、高变革性、高开放性,B模式的特征是高公共性、高继承性、高封闭性。在质量文化形成的初期,其稳定性通常较低,不具有鲜明的模式特征,然而,质量文化的模式一旦形成,通常具有长期的稳定性。例如,要实现从模式B向模式A的转变可能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并经历许多渐变的中间状态。

【质量文化是企业的灵魂】相关文章:

企业文化对企业的作用10-25

企业的文化与战略的关系07-24

什么是企业文化09-08

我与企业文化之感恩企业03-10

企业战略与企业文化的关系04-08

企业文化对企业战略的影响06-02

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12-16

企业文化的企业发展的动力04-18

企业文化变革的路径04-02